喜看家乡新变化调查报告
家乡变化的相关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家乡变化的相关调查报告(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e7a803b9f3f90f77c61bb8.png)
家乡变化的相关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家乡变化的相关调查报告一、吃的讲营养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
_______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 1269元比_______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
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 24.32%比_______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_______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_______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_______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_______年增加26元增长 36.84%。
二、穿着讲时尚过去农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农民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
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
_______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67元比_______年增长70.42%年均增长11.21%。
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18元比_______年增长 118.54%年均增长16.93%;购买面料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83%。
_______年农村居民人均鞋帽袜类支出40元与 _______年的32元相比增长了25.11%。
三、住房讲宽敞“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住上了楼房。
_______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09元比_______年增长70.73%年均增长11.33%;年末住房面积人均36.4平方米比_______年多了7.1平方米增长 24.23%年均增幅4.42%。
其中楼房面积26.6平方米增长40.71%年均增长7.13%占住房总面积的73.12%。
钢筋混凝土面积 20.5平方米增长49.64%年均增长8.44%;砖木结构面积15.9平方米增长5.33%年均增长1.10%。
家乡变化情况调查报告三篇
![家乡变化情况调查报告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46a06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c.png)
家乡变化情况调查报告三篇家乡的变化状况调查报告(一)随着经济的进展,每个地区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
我的家乡是广东高要禄步镇。
由当时的一个很小且贫困落后的城镇变成了当今一个比较富强得城镇。
家乡是花园。
有着鲜花的芳香: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盼望:家乡是生命的摇篮,记载着自己人生的轨迹。
随着时间的进展,我的家乡变得越来越漂亮。
随着现在的经济进展,人民的生活条件和水平渐渐的提高了。
这一个年,我回到自己可爱的家乡去探究着这里的变化。
逛了一圈之后,发觉现在的所城变化真不少。
以前大鹏所城是个打战的地方,分散了多少战士的汗水泪水。
他们日夜的为了百姓们的平安而战斗。
而当今,在这个没有战斗的时代里,大鹏所城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到大鹏的人民都会来参观大鹏所城,来领悟历史的变化。
现在也有一些人不情愿搬离那个地方,都在那里居住,虽然那房子破旧,但却是他们祖先他们的前辈留下来的东西。
这让他们一代传一代感到了特别的傲慢。
此时此刻,我感觉到了家乡的变化,我们这一代的新青年,因该要更加的努力,使自己的家乡更富有起来。
大鹏山歌,是大鹏客家文化最出名的地方。
在以前,人民的生活贫困困难,起早贪黑的。
早上早早起来就得下田去工作,一起来,大家都会唱着山歌去工作。
和我一起走着工作人员,带来来到了一条客家村,哪里的人民都会唱山歌。
我们来到了一个老奶奶的家里,坐在那,听她讲诉着以前他们生活的故事,并且她唱起了一段小山歌。
想到老家的牧牛儿郎的乐观,也来掌牛仔呀掌牛哥,手提牛索唱牛歌,随时随地随牛走,一年到暗乐呵呵。
勒杜鹃花开遇彩云,乌头鱼赶滩流水停,做件衣裳线又纺不匀想送你凉帽。
盼天晴。
听着老奶奶唱着山歌,我们仿佛能想得到那一辈生活的情景。
虽然是那么的辛苦,但他们的生活过的充实。
现在时代进展了,家乡也变化了,像我们这一辈还能有多少人连续唱着山歌呢?莫非的大鹏山歌文化莫非就要被流失了吗? 我问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说每个人都会在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保留着自己家乡的文化,所以不会被流失的。
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精选5篇)
![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fe280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3.png)
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精选5篇)一段充实的社会实践又告一段落了,我们一定积累一些相应的社会经验,感觉我们很有必要对自己的社会实践做一下总结。
那要怎么写好实践报告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滋润了后起的华夏大地。
30年的风雨洗礼,30年的改革发展,30年的风云巨变让一个大国重新崛起,让中华民族重新登上世界的舞台,让世界感知中国的发展与壮大,让世界为中国的辉煌而喝彩。
改革的浪潮推动了整个民族的进步,解放发展了中国的生产力,使其更加适应了中国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同时世界也在不断的注视着中国的发展,关注着中国的一举一动,因为我们的发展影响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回忆往昔那段童年的记忆,耳畔依稀萦绕着一个名词-供销社。
记住中,当时我幼小的身影也曾来回穿梭其间。
我幼小的心灵感觉偌大的一个供销社有些空荡荡的,记住有些模糊,只记得那展柜上的商品不多而且都有点古董的感觉。
里面的灯光也有些昏暗。
现在供销社的面貌基本完全被颠覆了。
由一个变成了五六个小店面,由国营变为了个体经营。
商品的品种变繁多而且门面变得更加敞亮了。
不言而喻,不难看出我们镇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物质需求也增长了。
这种个体经营模式也更适应了人们的人生观个价值观的发展水平。
同时也反映了现代人还没有共产主义思想的观念和觉悟而且人们的趋利性更趋向于金钱和权力。
纵观这几十年的发展这种趋势越发明显。
说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副作用似乎有些不恰当,或许说这是社会发展的水平限制了教育水平,影响了人民的素质水平。
看着脚下的路慢慢由黄变灰,少了些风尘仆仆,多了些平坦舒心。
镇上的小洋房也如雨后春笋,慢慢取代了黑旧歪斜的老木屋。
这些面小洋房也更注重外表了,不再是红砖残露,水泥粉面。
个个都安上了磁砖,显得分外夺目。
房子好了车子有了!记得我只有五六岁时,当时有自行车的也没有几家。
没过两年自行车几乎是每家每户必有的。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3篇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8e25d1f524ccbff0218408.png)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3篇国庆的一天,我访问爸爸、妈妈、姥姥、姥爷,深深了解了家乡几十年来的巨变。
我的家乡是吉利区,虽然前些年还是一个小小的农村,但是,经过我们上一代人的努力,终于换来硕果累累。
大到城镇建设,小到衣食住行,都有惊人的改善。
在“衣”的方面,从改革开放前单调乏味的蓝绿制服,还打着大大小小的补丁,粗糙简单。
到如今的色彩缤纷,衣着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三大件”发生了几次变化,从最初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住房、装修”,消费水平大大增加。
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填饱肚子就算富裕人家”,买粮食还要粮票,到现在的每日必吃得健康、营养,食品供应现在根本不在话下,水果、糕点、菜肴、海鲜······丰富极了,现在很多人为吃得太多而发愁,以前可从来没有这种烦恼,听说以前还有许多人为营养不良着急呢。
在“住”的方面,原来大片的砖瓦平房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二十多年前,七十平方米的房子算宽敞得很。
而如今,吉利区住房达到一百多平方米的居民已不少见。
而且室内的装修、家具和家居用品也与早年不可同日语。
在“行”的方面,从“自行车王国”进入“汽车社会”,是我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
近几年来,我区的私家车数量急剧上升,光是河阳新村到了晚上,找个停车位都难啊。
这些仅仅是我们吉利发展变化的几个方面。
随着我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好,我更加喜爱我的家乡。
为了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会付出我最大的努力,好好学习,更要献出自己的一份汗水和力量。
关于家乡变化的调查报告范文xx市xx镇xx村是我美丽的家乡,村内有条小河,养育着当地人民。
改革开放以来,xx村经济和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优秀10篇)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6072b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d.png)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优秀10篇)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篇一一、过去的状况过去的马路,说白了就是土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不小心脚就崴到了。
晴天还好,但车子一过就尘土飞扬,连连让人咳嗽。
雨天就更让人烦恼,雨水一浇,路上泥泞一片,一辆车子过来,泥水就溅了行人一身。
有的水积在坑里,大冷天的,便结了冰。
人走在上面,一不注意就滑倒了,摔伤不说,咱这面子往哪搁啊……妈妈小时候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别的不说,以前这路啊,非常的窄,一人过还行,要是几人一起过,恐怕就得侧侧身了,人挨人,人挤人,程咬金来了恐怕就得爬着走了。
交通不便,导致各地的货物、资源流通不快捷。
那时候,人们过黄河都是摆渡,人们过江都是坐旱船的。
妈妈上师范可就难了……二、现在的状况沥青铺成的大道平坦极了,而且十分宽敞。
两边的绿化带更给灰灰的公路添加了一些生机。
两边的汽车整整齐齐的,没有人越过分道行驶线,司机们都十分守规矩。
一道到汽车,成了一道风景线。
宽宽的马路,四辆大卡车过也不挤。
一个个“不下岗的警察”——红绿灯、斑马线、摄像头,特别是指示牌,禁停、勿转等等,指挥着人们的交通安全。
路面非常的平坦,不像以前那样坑坑洼洼的,高低不平。
人们走在上面,从心底感到舒适。
在一九七四年,洛阳市又修筑了黄河大桥使吉利区和孟津县相通。
两地的人民都非常的喜悦,那年,“建桥”成了潮流的名字。
三、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变化巨大。
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人民富起来了,经济好了。
在还没有修路时,人民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对,修路!只有路变了,这个城市的经济看起来就很好。
于是,家乡轰轰烈烈的开始修路。
修完后,人民都皆大欢喜,心底都高兴自己能走上平坦的大路了,是的,中国的经济、科技事业也走向了平坦的大路,步步高升。
四、我的想法和建议现在的人们虽然普遍都遵守交通规则,但是仍有一些素质低的人冒犯这规则。
比如:有的三轮车,觉得只有汽车闯红灯才会被罚款,所以在马路上无所顾忌,横冲直撞,让别人吓一跳。
2024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5篇)
![2024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60753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5.png)
2024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5篇)2024最新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精选5篇)2024最新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原因还没放假的时候,就有同学问我:“胡双,你们暑假社会实践做什么?”我会告诉他:“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小学教育这方面的,在我家乡做。
”很多时候,别人只关心你做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而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很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潢川县一个普通的村子。
家乡所在的镇——双柳树镇(又简称双柳)——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不多,但一个典型的特点是,整个信阳地区是河南省劳务输出大军的主力。
表现在我们村就是,每年村里大约95%以上的青壮年都会到江浙一带打工,他们仅在春忙秋种、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家看看。
外出务工的大潮使得双柳人渐渐富裕起来,条件变得好了,但是家乡在很多方面的情况却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更糟糕的是,有些甚至比以往更坏了,比如环境,比如村小学的教育问题。
我们村的小学叫做彭畈小学。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有学生400人左右。
每年秋季的开学典礼上,窄小的操场上总是挤满了活泼可爱的孩子。
那时,学校有不少年轻、富有激情与活力的老师,他们给我们讲过《三国演义》,办公室有过钢琴声;那个时候,村小的毕业生和镇上中心小学的小学毕业生基本上没有差距。
而现在,彭畈小学20__-20__学年在校学生人数不到80人,只开班到三年级,今年秋季开学以后可能连三年级也开不下去了。
学校有八个老教师,我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在教,现在还是他们留在彭畈小学,年底之前还有两个要退休了;学校校舍十多年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曾经狭窄的操场,现在反而种上了树,树下杂草丛生;无情的蜘蛛网默默查封着这所历经沧桑的小学。
无独有偶,彭畈小学的变迁在双柳并非个案,其他村的情况与之相似,也是也不容乐观。
总之,整个双柳的基础教育现状令人痛心疾首!我在家乡的田间地头长大,走在家乡的路上,要是无知无觉、没心没肺也就罢了,可是有所挂念,有所关心,关心则乱。
家乡新变化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
![家乡新变化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1414f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77.png)
家乡新变化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充实的社会实践已经告一段落,想必你的视野也得到了开拓,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做一个实践报告。
千万不能认为实践报告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新变化实践调查报告(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新变化实践调查报告篇1两年前,随着升学的缘故,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南宁,虽然远离家乡,但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一草一木,在我的心里永远是那么的熟悉。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贵港覃塘,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独特。
地处贵港市西北部,是贵港市乃至广西最具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城乡结合部,是桂中地区重要商品集散地。
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距贵港市区中心和郁江港口仅20公里,千吨级货轮可上溯南宁,下达港澳,黎湛铁路复线横贯覃塘;209线、324线国道、南梧二级公路纵横贯穿全境,并交汇于管理区党政机关驻地—覃塘镇,日平均车流量达3万多辆。
虽然出门在外不经常回家,但每次回家我都会惊奇地发现家乡也在变化着,并且,近几年来我发现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下面就是我发现的家乡的一些变化:一、交通家乡很多年前就铺水泥路,基本都通到家门口,所以家乡的交通可以说是很便利的,上次回家我还发现村里还出资弄路灯,晚上出门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黑漆漆的一片,晚上出门还要拿着手电筒,黑夜行车也相对更安全了。
并且在路上基本不见自行车了,人们骑的更加多的是电动车和摩托车,这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加高,环保意识也相应加强了。
二、住房家乡基本每家每户住的都是楼房,几年前人们很少装修,但现在基本都装修的很漂亮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
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人口素质以前家乡出一个大学生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家乡的孩子基本都是读完初中就去工作了,但现在人们的思想觉悟更高了,家长都努力督促子女读书,现在大学生已经不是稀奇的了。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范文4篇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f6f9e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e.png)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范文4篇本文目录家乡变化调查报告范文家乡变化社会调查报告家乡变化调查报告关于家乡变化调查报告范文乡镇xx规划后,农村发生很大的变化,下面是第一整理的一篇家乡的变化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一、实践目的:通过对朝阳的调查反映近年来的发展面貌,从而体现出朝阳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生活和经济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为朝阳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和经验。
并为将来的朝阳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实践安排:①从报纸、新闻、网上查询资料文件;②走访个别乡镇,调查相关部门;实践时间: xx年寒假。
实践地点:朝阳各乡镇及相关部门社会实践内容:1、五年来家乡取得的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xx年,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奋进,埋头苦干,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6亿元,增长2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6亿元,增长45.1%;国地税收入完成67.7亿元,增长45.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8亿元,增长60%,实现了"奋战三年、再造朝阳'的首战告捷。
回顾过去五年,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常态化的新形势、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新机遇、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各种要素制约的新考验,我们朝阳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实现了"xxx'规划的高起点开局和高质量运行,连续三年在省政府工作指标考评中进入前三名,绘就了朝阳历史崭新的篇章。
2、五年来城乡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五年来,我们以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突破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工作全面展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连续两年保持下降态势,空气质量优良率由79%提高到95%。
我市还主张还林还草,荒山更是栽上了各种果树,城市的绿化建设更是无以言尽。
家乡变化的调查报告
![家乡变化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2707a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d.png)
家乡变化的调查报告几年前,我曾经离开我的家乡,直到最近才回来探望家人。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心中充满着很多感触。
这次回来,我惊讶地发现我的家乡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家乡变化的主要方面,展示一个城市如何改变它的面貌。
首先,我注意到的是家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现在,道路宽敞平坦,通行方便,不再是以前的泥泞小路。
公共交通也得到了改善,新的公交车和出租车在街上穿梭,让市民可以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交通信号灯和道路标识被安装,使路况更加安全,更加顺畅。
此外,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摆放着更多的垃圾箱,使城市更加整洁,环境更加美好。
其次,我惊讶地发现家乡有很多新的建筑物被建造。
除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五星级酒店,还有许多漂亮的公共建筑物,如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和科技中心。
这些新建筑物表明城市正在向更加先进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第三,我也注意到家乡的商业活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商场和超市不断涌现,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购物选择。
此外,越来越多的咖啡馆、酒吧和餐馆也在城市中拔地而起。
这些地方不仅仅提供食物和饮料,同时也成为市民交流和放松的场所。
这种商业发展表明城市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工作者前来发展。
最后,我注意到家乡的人口正在急速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搬到家乡生活和工作,这对整个社区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
这些新来的市民带来的经济活力和文化价值会使整个城市更加繁荣发展。
总结起来,这次回家探望,我看到了许多家乡发生的变化。
基础设施,建筑和商业活动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提高。
这些改变肯定会对家乡的居民和社区带来可喜的影响。
我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和高兴!。
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通用5篇)
![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df522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7c.png)
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通用5篇)当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时,我们通常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且最终的调查结果会写在调查报告中。
那么你真的会写调查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篇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国家的改革政策,家乡的变化也越来越大了。
我的家乡是浙江建德,我从小生活的地方是建德的一个小镇的一个普通小村——汪家村,建德是草莓之乡,农民占了80%,大部分的家庭是以种草莓为主要经济来源,草莓种植户从一开始在自己村里到扩展到外省。
村里的90%以上的村名的生活水平也挺高了,带动了村里的发展。
主体:我根据我的调查,从经济水平、住房、道路交通、教育、娱乐设施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汪家村这十年来的变化。
经济水平:十年前:经济比较落后,大部分的村名靠在自己村种草莓来获取一定的收入,但是,由于当时的草莓市场不是很景气,只是靠种草莓,收入还是微薄的,家中通常还有人在外地打工赚钱。
并根据一年四季,种相应的作物,来获取收入。
十年间:随着草莓市场的扩大,大部分的种植户了解了外省比如海南、广东、福建等靠南德省份草莓的销售量大,且这些地方供不应求的局面。
于是,开始有几乎村民出去种草莓,一、二年下来,收入不少,远远比在村里种草莓的收入高。
于是,接下来,村里的种植户知道了在外省能赚到更多的钱,大家都相继离开村子出去种草莓了。
在外地种草莓的人大部分赚到了钱,也尝到了甜头,就持续在外地承包土地种好几亩的草莓。
现在,很多在外省种植草莓的村民回来了。
生活水平、经济水平提高了不少,大部分村名富裕了起来。
住房:十年前:村里的房子90%是泥瓦房,甚至还有比较陈旧的木头房,有些房子已经经受不起风吹日晒了,有些已经被废弃,面临的就是倒塌了。
房里的家具也很陈旧了,当时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电器。
十年间:一幢幢陈旧的房子开始拆迁,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开始重视物质享受,首先就是住房问题,国家的政策也很好,在要建造新房时,国家会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这也极大鼓励了村名们建房。
家乡的变化实践报告6篇
![家乡的变化实践报告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ae44d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c.png)
家乡的变化实践报告6篇随着现在的实践占据了大家的一大部分时间,那么在实践结束后是时候写一写实践报告了,实践报告是可以给领导以及同事留下一个好的印象的,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乡的变化实践报告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乡的变化实践报告篇1实践时间:20__年2月1日至20__年2月22日实践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我的家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利用寒假的闲暇时间,走遍了大半个村庄,研究了近几年来家乡的变化。
实践内容:我的家位于一个小县城中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边缘的推进,我的家乡也是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裕了。
十几年前,村里的路大多都是土路,最好的也就是一条砖头路而已,一下雨就变得泥泞不堪,行走十分困难。
雨过天晴之后,土路就变得坑坑洼洼。
后来村里修进了柏油路,慢慢的覆盖了整个村庄,修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人们的出行变得方便了。
现在,泥土小路已经不多见了。
过去村里村外都有大片大片的农田,一年四季都不会闲着。
冬春种冬小麦,夏秋便种上玉米,有时候也有一些人种各种杂粮,例如红薯、黄豆、芝麻等等。
收获是最开心的时候,割小麦,掰玉米,刨红薯,摘棉花……虽然有些累,但是每个人都很高兴。
如今,大片的田地被侵占,或者干脆荒废,在田地里辛苦耕耘的人越来越少。
许多耕地被建造上了工厂,厂房和办公楼如雨后春笋迅速耸立起来。
剩余的耕地也不如从前那样茂盛,专心种地的农民越来愈少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打工,或者在新建的工厂里上班。
村庄里的人们渐渐地从农民转变为工人。
打工拿到的工资要比种地的收入多得多,耕地被占也让不少人拿到了钱。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上升,便不再满足于过去的小房子。
于是,越来越的人扒掉了他们住了几十年的红砖瓦房,盖起了二层的小楼,装修的精致无比,十分体面。
如今小楼房随处可见,而红砖瓦房越来越少,仅有的不多个也掩盖在小楼的阴影之下,而青砖土墙的房屋早已不见了踪影。
家乡新变化调查报告范文
![家乡新变化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c46f9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5.png)
家乡新变化调查报告范文家乡新变化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家乡新变化调查报告范文篇1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以前是一个被废弃的海岛,后来经过人们的改造才成为如今这样美丽的衢山岛。
它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北部,衢山岛总面积73.6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3.8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七大岛。
全岛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平均宽度4公里。
是一个镶嵌在万顷碧波之中的海岛。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十个春秋过去了,我们可亲可爱的家乡,也就是衢山岛换下了破旧的棉袄,穿上了时尚的新装。
这几十年来家乡的变化真可谓翻天覆地,先拿我们的衣着来说吧!妈妈说,以前,在他们那一辈,他们穿的都是很粗糙的布衣,在冬天时,虽然穿得很多但刺骨的寒风还是会从衣袖,衣领还有裤脚里钻,冻得瑟瑟发抖。
如今就不一样了,穿的都是用棉、纤维、牛仔等材料做的衣服,在冬天穿上羽绒服,棉袄等保暖的衣服,在围上围巾,戴上帽子,套上手套,又怎会惧怕这冬天的寒冷呢?再说说我们食物方面的变化吧!以前,他们吃的都是米糟,虽然是杂粮,但是营养还是不够啊,有时根本就吃不饱。
那时的大麦、小麦、大米、面粉等对他们来说都是奢侈品,更别说什么鱼肉了,连自家养的鸡鸭也是拿到菜场卖掉的。
哪像我们现在,整天大鱼大肉,每餐都吃的饱饱的,有时都嫌弃起这些东西来了。
再来看看我们住的变化吧!以前,人们住的都是简陋低矮的小屋子,遮不住风,挡不住雨。
每当遇上刮风下雨天,屋内就一片潮湿,甚至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出门走的都是泥泞的小路,又滑又窄,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嘴啃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每月都有稳定的工资收入。
住的都是宽敞明亮的二层楼房,生病时还有医疗保障,过得别提有多美了。
最后来说说我们的出行。
家乡富有了,大街小巷的车辆自然也多了起来,几乎到处都是私家车,一辆辆五颜六色的车辆成了街上一道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线,一辆辆崭新的公交车也驶进了小岛,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家乡变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家乡变化的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0654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0.png)
家乡变化的社会实践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乡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亲自观察并体验到了家乡发生的巨大变迁。
下面,我将详细报告这次实践的成果。
一、城市规划与建设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家乡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以前狭窄拥挤的街道被重新规划,变得宽敞整洁。
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城市中的绿化环境也得到了重视,公园、花坛随处可见,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交通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家乡发展的瓶颈之一。
但在这次实践中,我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新建的高速公路与城市路网的相连,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得更加紧密。
公共交通也得到了改善,地铁、公交线路的拓展,提高了市民的出行便利性。
三、经济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家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许多新建的工业园区和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这不仅为家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社会环境的改善家乡的社会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过去,街头巷尾的乱搭乱建、垃圾乱堆乱倒等问题困扰着当地居民。
但现在,这些问题已经得到有效整治,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城市干净整洁,社会治安良好,这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文化和教育在实践中,我也注意到了家乡文化和教育方面的进步。
不仅有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举办,还有了现代化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修建。
教育资源的不断增加也让家乡的教育水平得到提升,这为后代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总结起来,家乡经历了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文化和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改善,更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舒适。
作为家乡的一份子,我为家乡的变化而自豪,也更有信心家乡的未来会更加繁荣。
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深切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也让我更加关注家乡的发展。
家乡变化实践报告范文五篇
![家乡变化实践报告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d3ae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9.png)
家乡变化实践报告范文五篇家乡变化实践报告1 一、社会调查目的:1)对自己的家乡的地理环境做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以便让自己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的家乡;2)认识自己家乡在镇、县、市、省的一个发展格局及自己家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善的良策,积极配合周边的兄弟地区共同协调发展;3)了解人民生活状况、幸福指数,了解国家政策在推动“三农”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是否切实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4)调查人民群众对政府、基础组织的满意指数,并了解政府、乡镇基层组织是否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5)了解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及医疗保险的落实情况,是否还存在上学难、看病贵等现象,了解乡镇医疗卫生状况、硬件设施、人员力量的安排状况及教育设施的建设状况;7)了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条件的改善,交通方面发生的巨大改变以及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发展经验;8)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分配、协调机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方面有哪些作用、影响及对当地“三农”的改革与发展产生哪些深刻影响;二、社会调查的内容:1)时间:20XX年1月20日至20XX年2月20日,共30天;2)地点:我的家乡———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3)内容:通过实践了解家乡近些年来的宏观(如: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变化以及其三者发展变化背后的多方面因素)和微观变化;4)实践的流程:a、收集一定量介绍家乡状况的文稿材料b、整理文稿材料,并作分析c、动笔写作在自身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受某些因素的的影响,导致未能获取全面、综合的信息,通过了解、探究自己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增强了与他人的交际能力;三、实践的结果和体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党和国家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纲要时,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为此奋斗。
我的家乡位于滇东北的一个坝子里,它是云南最大的坝子,是滇东粮仓具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它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四季如春)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水、矿产),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范文3篇
![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c43c1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6.png)
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范⽂3篇【⼀】 ⾐:改⾰开放前,农村居民⽣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三年”,那⼀句农村⾥流⾏的“⼀件⾐裳,⽼⼤穿了⽼⼆穿,⽼⼆穿了⽼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改⾰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趋成⾐化。
各种⽪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
⾷: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眼⾥都不会陌⽣,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
随着改⾰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平随着收⼊的快速增长消费⽔平逐步提⾼,农村居民的⾷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为主转⼊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质量。
市场上丰富的⾁、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
主⾷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逐渐转⼊讲究质量。
住:改⾰开放前,⼏乎家家户户住的房⼦都是茅草房,下⾬天的时候,屋外下⼤⾬,屋内下⼩⾬,后来⽤砖砖⽡⽡建了个⼟砖房,下⾬天依然受此待遇。
现如今,⼀踏进村庄,⼀幢幢⼆、三层⾼的新楼房,展现在眼前。
每户⼈家⼀块五、六分⼟地的宅基地,. 四⾯⽤宅沟围起来,沟⽔清澈,鱼翔浅底,既可捕⾷,⼜可防⽕。
宅前宅后,还种上了花果林⽊,绿树成阴、鲜花争妍,家家住的是个鸟语花⾹、环境优美的“农民别墅”。
尤其值得⼀提的是:在乡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接通了⽔、电,既可饮上洁净的⾃来⽔,⼜能⽤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活。
同时,户户添了三件“宝”:⼀是修了个洁净厨房,⽤上了燃⽓灶、电冰箱、微波炉;⼆是建了卫⽣厕所;三是造了沼⽓池,把粪便、垃圾统统灌到沼⽓池⾥,经发酵后制成沼⽓,供厨房作为清洁能源使⽤、其残渣⼜是农⽥需要的有机肥料。
这样,既节省了燃料⽀出,⼜保护了农村环境,还提供了有机肥料。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范文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9fac4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6.png)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范文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为了了解家乡的变化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内容涵盖了家乡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家乡的经济发展迅速。
新建了许多工厂和企业,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农村也开始推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家乡的城市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高楼林立,交通便利,商业繁荣。
其次,从社会方面来看,家乡的社会形势越来越稳定。
社会治安显著改善,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风气逐渐好转。
一些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也得到了加强,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再次,从文化方面来看,家乡的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建立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各类文化活动也层出不穷,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最后,从环境方面来看,家乡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治理了一些重点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家乡的空气质量和水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总的来说,家乡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希望家乡的发展能够持续向前,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024家乡变化调查报告(3篇)
![2024家乡变化调查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92d0e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f.png)
2024家乡变化调查报告(3篇)2024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精选3篇)2024家乡变化调查报告篇1暑假的一天,我走访了涪陵城上下,深深了解了家乡几十年来的巨变。
我的家乡是涪陵,虽然前些年还是一个小小的区县,但是,经过我们上一代人的努力,终于换来硕果累累。
大到全国经济,小到衣食住行,都有惊人的改善。
在衣的方面,从改革开放前单调乏味的蓝绿制服,还打着大大小小的补丁,粗糙简单。
到如今的色彩缤纷,衣着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着装上的花费往往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消费水平勾勒出一条上升的曲线。
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三大件发生了几次变化,从最初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住房、装修,消费量大大增加,咱们买衣裳呀,那是成百成百地花。
这可是过去的人根本不敢想的,我们的生活水平的到了大大的提高。
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填饱肚子就算富裕人家,买粮食还要粮票,到现在的每日必吃得健康、营养,食品供应现在根本不在话下,水果、糕点、菜肴、海鲜丰富极了,而且内地人也能吃上海鲜,海南人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了,现在很多人为吃得太多而发愁,以前可从来没有这种烦恼,听说以前还有许多人为营养不良着急呢。
在住的方面,原来大片的砖瓦平房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20__年前,七十平方米的房子算宽敞得很,左邻右里都得羡慕得咂舌。
而如今,住房达到二百平方米的居民已不少见。
而且室内的装修、家具和家居用品也与早年不可同日语。
而且随着旧城区改造力度的加大和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将会有更多的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在行的方面,从自行车王国进入汽车社会,是我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
近两年来,我区的私家车数量急剧上升。
随着人们的需要,道路宽敞了许多,公路四通八达地铺向我们的城市,走进涪陵,感受到一片现代化的气息。
这些仅仅是我们这个城市发展变化的几个方面。
随着我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好,我更加喜爱我的家乡。
调研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
![调研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f5dfc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7.png)
调研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1. 调研目的作为一名具有关注社会发展的现代青年,我一直对家乡的变化充满关注和好奇。
家乡是我生长和成长的地方,我对这个地方有着特殊的感情。
因此,我决定开展一次对家乡变化的调研,希望通过这次调研,了解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调研,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调研方法为了深入了解家乡的变化,我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第一,实地考察。
我走访了家乡的各个地方,包括城市和农村,观察了家乡的城市规划和乡村发展,了解了家乡的城乡差距和发展趋势。
第二,社会调查。
我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家乡的居民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家乡变化的看法和感受,同时也收集了家乡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数据分析。
我搜集了家乡的发展数据,包括城市的人口增长率、经济增长速度等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了解了家乡的发展情况。
3. 调研内容通过这次调研,我了解到了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首先,家乡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家乡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建筑更加现代化,城市生活更加便利舒适。
同时,农村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农民收入逐渐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农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家乡的社会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家乡的治安状况明显改善,犯罪率下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高。
同时,家乡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绿化覆盖率明显增加,家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最后,家乡的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化设施更加完善,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同时,家乡的社会服务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明显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明显提高。
4. 调研收获通过这次调研,我对家乡的变化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让我感到欣慰和自豪,同时也让我对家乡的未来有了更加乐观和期待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看家乡新变化调
查报告
暑期实践报告
——喜看家乡新变化调查报告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信息0901
姓名:费佳月
学号: 0622
实践地点:辽宁沈阳
实践时间: 8月
序言
30年岁月如歌,30载非凡年代。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
这场在中国历史上最为生动、最为深刻的伟大变革,改变了中国,同时也影响并改变着世界。
经过30年
的改革开放,
中国的综合国
力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经
济实力大增,
政治局面稳
定,社会进步发达,民族团结兴旺,伟大的祖国正昂首阔步前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
老工业基地沈阳在改革开放中焕发了青春,30年来的改革历程展示着与众不同的发展轨迹,值得我们仔细回味和思索。
一、实践目的:
1、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理论教学奠定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指导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在实践中经受着不断检验,实践性强是它的突出特点,只有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深刻领会理论所蕴含的道理,才能理解理论的实质。
2、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
当代大学生生活面相对狭窄,她们的生活基本局限于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这一范围,这造成了当代大学生一个普遍的弱点,那就是脱离实践,对国情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
这种先天性的不足,成了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大障碍。
同时,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崇尚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的素质,也必须经过社会实践来培养。
二、实践内容:
调查沈阳公交车和地铁的发展轨迹
调查方式:
1、查阅相关书籍
2、登陆网站搜索
3、对老一辈人进行访问
三、实践结果:
(一)沈阳公交变迁史
曾经是顶着两条“大辫子”的电车,到今天豪华舒适的环保
公交车的出现……30年来沈
城公交实现巨变!
1978年,当时拖着两
条“大辫子”的无轨电车在
沈阳公共交通中扮演重要角
色。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沈城开始尝试公交以外的多种形式的运营模式,一时间小公共汽车、公交联营线路全都应运而生,给市民带来惊喜的同时,出行也日益方便。
“电改汽”使沈阳公交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变,而沈阳公交进入“卡”时代也成为沈城公交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这也是发展数字化沈阳的重要内容之一。
沈阳公交的市场化。
10月28日,沈阳客运集团公司与康福德高巴士有限公司签订《资产转让合同》,康福德高一举接受了客运集团的50条线路。
公交行业的这一巨变标志着国有企业主导
客运市场的格局彻底打破,沈阳公交事业实现真正意义的“市场化”。
从开始,沈阳以每年增车500-1000台的速度迅速为公交“扩容”。
到当前为止,沈阳市公交线路已由72条增加到现在的160余条,公交车总数有2107台增至近5000台,公交线路的触角探到三环附近,而且还向沈北新区、浑南等城市边缘进一步延伸。
沈阳公交30年大事记
1、交通局管理公共交通
2、双铰接公共汽车试制成功
3、小公汽上线
4、通勤捎客开始
5、线路承包开始
6、票价改革
7、公交联营成立
8、组建沈阳客运集团
9、第一条双层无人售票线
路
10、无轨电车全部停止
运行
11、沈阳丰城公交有限
公司成立
12、启用公交汽车乘客IC卡
13、新建沈阳康福德高巴士有限公司
14、辽宁移动电视正式开播
15、沈阳市被授予“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荣
誉称号
16、组建沈阳市公共交通指挥调度中心
17、小公汽取消
18、开夜车通宵服务
19、奥运公交专线
(二)沈阳地铁发展轨迹
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至今最便捷的城市现代化交通工具之一。
沈阳市轨道交通的历史之悠久,应属全国之首。
沈阳地铁的筹备和建设过程,也可谓“三起三落”。
早在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期间,日本大阪电气化局曾编制了4条线路共52公里的“奉天地铁线网规划和设计文件”。
后因日本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而告终。
新中国成立后,在1965年因战备需要,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沈阳修建地铁工程,后因“文化大革命”而停建。
“文化大革命”后,于1979年5月绘制出“啥意思区人防、地铁建设规划图”。
1990年8月20日成立“沈阳市轨道交通筹建办公室”,沈阳启动轻轨一期工程建设。
1992年国务院批准立项,同年成立“沈阳市轻轨交通建设指挥部”,后更名为“沈阳市地铁建设指挥部”,着手筹划沈阳电器轨道交通(轻轨、地铁)建设。
1993年沈阳轻轨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批准,后因各种原因没能实施。
1999年12月,沈阳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家计委。
,沈阳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精神,编制了《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当年10月经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评审, 3月经过建设部的初步审查。
10月,辽宁省人民政府正式上报《关于报请国务院批准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请示》。
8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沈阳市快
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11月8日,国家发改委
批复《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一
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月18日,沈阳市人民
政府在地铁一号线沈新路站
址举行沈阳地铁一号线工程
开工奠基仪式。
沈阳地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