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登革热应急预案
幼儿园登革热紧急预案
![幼儿园登革热紧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08074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c.png)
一、预案背景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随着气温升高和蚊媒密度增高,登革热进入高发季节。
为确保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在幼儿园的传播和流行。
3. 提高幼儿园应对登革热疫情的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幼儿园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幼儿园登革热防控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
2. 成立幼儿园登革热防控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登革热防控措施。
3. 各班班主任为班级登革热防控责任人,负责本班级的登革热防控工作。
四、防控措施1. 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家长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师生普及登革热防控知识,提高师生防病意识。
(2)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定期清理校园卫生死角,清除蚊虫孳生地,保持校园环境卫生。
(3)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4)使用蚊帐:睡觉时使用蚊帐,防止蚊虫叮咬。
(5)使用驱蚊剂:在室内外使用驱蚊剂,驱赶蚊虫。
(6)使用杀虫剂: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杀虫处理,消灭蚊虫。
2. 早期发现与报告(1)密切关注师生身体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登革热病例,立即报告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对疑似登革热病例,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隔离观察,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疫情调查、采样等工作。
3. 隔离治疗(1)对确诊的登革热患者,按照卫生部门要求进行隔离治疗。
(2)患者治愈后,需隔离观察14天,确保病情稳定。
4. 人员调配与培训(1)加强防控人员培训,提高防控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2)合理调配人员,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5. 资源保障(1)储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如杀虫剂、驱蚊剂、隔离服、防护口罩等。
(2)确保防疫物资的供应,满足防控工作需要。
五、应急处置1. 疫情报告(1)一旦发现登革热疫情,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2)按照卫生部门要求,做好疫情调查、采样等工作。
幼儿园登革热应急预案
![幼儿园登革热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1e8c3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e.png)
幼儿园登革热应急预案一、登革热基本情况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热带病,主要通过由种蚊叮咬传播。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重症病例可导致出血、休克和死亡等严重后果。
在幼儿园中,孩子们因为年龄较小、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成为登革热的易感人群。
二、登革热应急预案一旦幼儿园出现登革热疫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最大程度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是一份幼儿园登革热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
1.应急预案组成一名责任人员负责组织协调疫情响应,召开应急小组会议制定应对计划,清点幼儿园室内和室外的所有垃圾、下水道、水塘等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及时开展消毒工作;幼儿园的卫生保健人员和教师应该负责检查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报告病例。
2.疫情报告和应急响应当发现有学生体温升高、出现发热、呕吐、皮疹等症状时,应立即使用携带的快速检测方法检测血清中的登革热病毒抗体,同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采样,尽早发现祸患,以减少病毒传播范围和有效遏制疫情扩散。
并将情况及时报告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采取隔离策略对患儿进行集中管理、观察、治疗。
3.室内和室外消毒针对所有学生和员工,应检查幼儿园内所有可能滋生蚊子的区域,例如植物、花盆、玩具等,并加强排水设施,消灭孳生蚊虫的源头。
使用高效杀虫剂,如滴滴香、灭蚊灯、灭蚊水等,清理所有垃圾,防止病毒传播范围扩大。
4.教育和倡导幼儿的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缺乏对病毒的免疫力,需要更高的警惕性。
为此,我们需要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和传播,教授正确的健康保健知识和检验方法,提高预防登革热的意识。
5.关注学生和员工的症状室内空气要保持清新,保持室内温湿度,让室内环境不利于蚊子的繁殖和传播。
每天关注学生和员工的体温、症状,并定期通报疫情信息,督促学生和员工保持干净卫生,并及时检查其身体健康状况,确保幼儿园的环境和健康安全。
必要的情况下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病例。
6.应急预案的实施如果出现疫情,则实施应急预案。
幼儿园防控登革热应急预案
![幼儿园防控登革热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0349b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5.png)
一、指导思想为保障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园长副组长:分管后勤园长、分管教学副园长成员:两部负责人、分管教学的副园长及助理、保健教师、人事干部等职责: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调整幼儿园登革热防控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登革热疫情。
2. 应急处置小组组长:保健教师成员:班主任、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等职责:负责日常登革热防控工作的落实;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筛查;配合卫生部门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
三、防控措施1. 宣传教育(1)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登革热防控知识,提高家长对登革热的认识。
(2)在幼儿园内张贴登革热防控海报,普及登革热防控知识。
2. 环境整治(1)定期清理幼儿园环境,消除蚊虫孳生地。
(2)加强校园绿化管理,及时清理枯枝落叶。
(3)对校园内积水进行清理,确保无积水孳生蚊虫。
3. 蚊虫防治(1)定期对校园内进行蚊虫消杀,使用环保、安全的杀虫剂。
(2)对蚊帐、蚊香、驱蚊剂等防蚊用品进行储备,确保师生需求。
4. 健康监测(1)对师生进行登革热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
(3)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确保疫情不扩散。
四、应急处置1. 疫情报告(1)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卫生部门报告。
2. 隔离观察(1)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2)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3. 清理消毒(1)对病例所在班级、宿舍、卫生间等进行彻底消毒。
(2)对校园内蚊虫孳生地进行清理,防止蚊虫孳生。
4. 联防联控(1)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疫情动态。
幼儿园登革热应急处置预案
![幼儿园登革热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d38fb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b.png)
一、预案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在幼儿园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幼儿及教职工的生命健康,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登革热疫情的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等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幼儿园登革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1)组长:园长(2)副组长:分管副园长、卫生保健医生(3)成员:各班班主任、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清洁工、保安等2. 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幼儿园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2)制定幼儿园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3)监督、检查幼儿园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4)组织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5)处理幼儿园登革热疫情突发事件。
3. 各部门职责(1)班主任:负责班级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宣传教育、日常巡查、病例报告等;(2)保育员:负责班级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积水,做好防蚊灭蚊工作;(3)食堂工作人员:确保食品安全,加强食堂环境卫生管理,做好防蚊灭蚊工作;(4)清洁工:负责幼儿园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积水,做好防蚊灭蚊工作;(5)保安:负责幼儿园周边环境巡查,防止蚊虫孳生。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向幼儿及家长宣传登革热防控知识;(2)利用幼儿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普及登革热防控知识。
2. 环境整治(1)定期清理幼儿园环境,消除蚊虫孳生场所;(2)对幼儿园周边环境进行巡查,防止蚊虫孳生。
3. 防蚊灭蚊(1)使用蚊帐、纱窗等物理防蚊措施;(2)定期喷洒杀虫剂,消灭蚊虫;(3)对蚊虫孳生地采取针对性灭蚊措施。
4. 食品安全(1)加强食堂环境卫生管理,防止食物污染;(2)做好食品加工、储存、分发等环节的防蚊灭蚊工作。
五、应急处置1. 病例报告(1)发现疑似登革热病例,班主任应立即向保健医生报告;(2)保健医生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判断,并通知园长。
2. 疫情处置(1)园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置;(2)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并送往医院就诊;(3)对疑似病例所在班级进行消毒处理;(4)通知家长,告知病例情况及防控措施。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3410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7.png)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一、背景介绍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在幼儿园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的环境中,预防登革热的工作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制定一份幼儿园预防登革热的预案是必要的。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预防登革热病毒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的健康。
2. 原则:科学防控、全员参与、综合施策、及时响应。
三、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1. 幼儿园园长: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预防登革热的工作。
2. 幼儿园保健医生:负责制定健康宣教计划和培训教师、家长及幼儿的健康知识。
3. 幼儿园教师:负责监测幼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并报告。
4. 幼儿家长:负责配合学校的预防工作,确保幼儿的健康。
四、预防措施1. 消灭蚊源:定期对幼儿园内外的蚊源进行清理和消灭,包括清理积水、修复水管漏水等。
2. 环境改造:安装纱窗、蚊帐等防蚊设施,减少蚊子进入幼儿园的机会。
3. 教育宣传:加强对幼儿、教师和家长的登革热预防知识宣传,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
4. 健康监测:每天对幼儿进行体温测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并报告。
5. 疫情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配合做好疫情调查和溯源工作。
6. 环境卫生:保持幼儿园的环境清洁,定期对教室、卫生间等进行消毒。
五、应急响应1. 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患病幼儿,通知家长前来接回,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疫情调查。
2. 确诊病例出现:采取紧急措施,对幼儿园进行全面消毒,停课并通知家长做好个人防护。
3. 疫情扩散: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病例追踪、隔离和治疗工作,向家长和社会公布疫情信息。
六、预案评估和完善1. 定期评估:每学期对预防登革热预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2. 完善预案:根据评估结果,对预防登革热预案进行完善,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七、预案宣教和培训1. 幼儿园保健医生负责制定健康宣教计划,向教师、家长和幼儿传授登革热预防知识。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9ea4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7.png)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一、背景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幼儿园作为儿童集中活动的场所,需要制定预防登革热的预案,以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幼儿园师生对登革热的认知水平,增强预防意识;2. 建立健全的登革热防控体系,减少病例发生;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做好应对措施。
三、预案内容1. 教育宣传(1)开展登革热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向师生及家长普及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2)组织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工的防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3)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张贴在校园内显眼位置,提醒师生注意预防登革热。
2.环境改造(1)消除校园内的积水,及时清理花坛、水池、水塘等潜在孳生蚊虫的场所;(2)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卫生间等场所的清洁和干燥;(3)安装窗纱和蚊帐,阻断蚊虫进入室内。
3.蚊虫防治(1)定期开展校园蚊虫防治工作,如喷洒杀虫剂、放置灭蚊灯等;(2)加强对蚊虫孳生源的巡查,及时清除和处理;(3)鼓励师生佩戴防蚊虫涂剂或穿长袖长裤等防护措施。
4.疫情监测(1)与当地卫生部门建立联系,及时掌握登革热疫情信息;(2)建立登革热病例报告制度,教职工如发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3)定期进行学生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和报告。
5.疫情应对(1)制定疫情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疫情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2)发现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措施,并通知家长及相关部门;(3)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做好幼儿突发病状的处理和救治工作。
四、预案落实与评估1. 落实责任(1)明确预案执行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2)制定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3)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预案的有效执行。
2. 预案演练(1)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提高师生对应急处理的熟悉程度;(2)根据演练情况,总结经验,及时修订完善预案。
幼儿园登革热预防应急预案
![幼儿园登革热预防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99bb5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0.png)
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内发生的登革热疫情,以及预防登革热的相关工作。
三、组织领导1. 成立幼儿园登革热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园登革热预防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
组长:园长副组长:副园长、保健医生组员:各班级班主任、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等2. 设立登革热预防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
主任:保健医生成员:各班级班主任、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等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利用园内广播、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家长的防范意识。
(2)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师生掌握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方法等。
2. 环境卫生整治(1)定期清理校园内的垃圾,消除卫生死角。
(2)对校园内的绿化带、花坛等区域进行定期修剪,防止蚊虫孳生。
(3)加强校园内积水管理,及时清除积水,防止蚊虫繁殖。
3. 蚊虫防治(1)使用生物灭蚊剂,对校园内的蚊虫进行杀灭。
(2)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采取物理防蚊措施,如安装纱窗、纱门等。
(3)加强校园内防蚊设施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日常监测(1)建立师生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2)加强校园内环境卫生监测,定期对蚊虫孳生地进行检查和清理。
(3)对师生、家长进行登革热疫情报告培训,提高疫情报告意识。
五、应急处置1. 发现疑似病例(1)立即隔离疑似病例,通知家长带其到指定医院就诊。
(2)对疑似病例所在班级进行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治疗。
2. 发现确诊病例(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对确诊病例所在班级进行隔离,通知家长带其到指定医院就诊。
(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治疗。
幼儿园登革热应急管理预案
![幼儿园登革热应急管理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59605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4.png)
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教职工及家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幼儿园登革热疫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幼儿园登革热疫情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园长副指挥长:副园长、保健医生成员:各班班主任、保育员、食堂管理员、门卫等2. 各成员职责(1)园长: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幼儿园登革热疫情应急工作。
(2)副园长:协助园长开展登革热疫情应急工作,负责协调各部门和人员。
(3)保健医生:负责组织、指导幼儿园登革热疫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
(4)班主任:负责班级登革热疫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负责与家长沟通。
(5)保育员:负责班级环境卫生的清理和消毒工作。
(6)食堂管理员:负责食堂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7)门卫:负责外来人员的登记和体温检测。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向幼儿、教职工及家长宣传登革热疫情防治知识。
(2)利用宣传栏、海报等,普及登革热疫情防治知识。
2. 环境卫生管理(1)定期对幼儿园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2)清理蚊虫孳生地,如积水、废弃物等。
(3)加强食堂、宿舍等场所的卫生管理。
3. 日常监测(1)每日对幼儿、教职工进行晨检、午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
(2)对幼儿、教职工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 加强门卫管理(1)对外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2)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幼儿园。
五、应急处置1. 发现疑似病例(1)立即将疑似病例隔离,通知保健医生进行诊断。
(2)对疑似病例所在班级进行消毒。
(3)向家长通报情况,做好心理疏导。
2. 确诊病例(1)配合疾控部门做好病例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报告。
(2)对确诊病例所在班级进行消毒。
(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4)向家长通报情况,做好心理疏导。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ffb9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7.png)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一、背景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儿童是登革热的易感人群之一,幼儿园作为儿童集中活动的场所,预防登革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和安全,制定一份完善的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是必要的。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师生对登革热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2. 防止登革热病毒在幼儿园内的传播。
3. 提供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及时有效的救治。
三、预案内容1. 教育宣传1.1 组织开展登革热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包括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等。
1.2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教育材料,张贴在幼儿园显眼位置,提醒师生注意预防登革热。
1.3 定期组织登革热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工的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环境整治2.1 幼儿园周边环境清理,消除蚊虫滋生的条件,如清理杂物堆放、清除积水等。
2.2 定期检查幼儿园内外的排水系统,确保畅通,防止积水。
2.3 定期对幼儿园内外的花草、植被进行整理和修剪,减少蚊虫滋生地。
3. 室内环境管理3.1 室内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3.2 定期清洁室内环境,包括地面、墙壁、家具等,减少蚊虫滋生的可能性。
3.3 定期检查和修复门窗,确保密封性,防止蚊虫进入。
4. 学生健康管理4.1 学生体温监测:每天上午上学前,由班主任进行学生体温检测,如发现体温异常,及时报告家长并隔离患病学生。
4.2 学生个人防护: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穿长袖长裤、使用蚊香等。
4.3 学生室外活动:避免在蚊虫活动频繁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室外活动,尽量选择在清晨和傍晚时段进行。
5. 紧急处置5.1 幼儿园设立登革热应急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5.2 预先准备登革热应急物资,包括体温计、退烧药、消毒液等。
5.3 如发现有学生出现登革热症状,立即隔离患病学生,并及时通知家长,引导其及时就医。
四、预案实施与监督1. 幼儿园负责人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预案培训,确保每个人都了解预案的内容和要求。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ff53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f.png)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引言概述: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为了广泛的关注和耽忧。
幼儿园作为儿童的重要学习和生活场所,预防登革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就幼儿园预防登革热的预案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幼儿园的安全与健康。
一、了解登革热1.1 登革热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传播。
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感染一种血清型后,对其他血清型会产生交叉免疫。
感染后的人体可成为病毒的携带者,进一步传播给蚊子,形成传播链。
1.2 登革热的症状和危害登革热的潜伏期普通为3-7天,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皮疹等症状。
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彻底发育,其反抗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登革热的威胁。
1.3 登革热的预防措施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在于控制蚊子的繁殖和传播。
幼儿园应加强蚊虫防治工作,定期清理周围环境,消除积水,减少蚊子滋生的场所。
此外,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和家长的防范意识,鼓励儿童佩戴防蚊用品。
二、幼儿园预防登革热的管理措施2.1 建立健全的预防登革热制度幼儿园应制定完善的预防登革热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包括指定专人负责登革热预防工作,制定预防登革热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演练,确保幼儿园的预防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2.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幼儿园应定期清理校园环境,消除积水和杂草,保持校园整洁。
特殊是花坛、水池、花盆等易滋生蚊子的地方,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蚊虫防治。
定期检查校园周边环境,及时清理垃圾和积水,防止蚊虫滋生。
2.3 强化宣传教育幼儿园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登革热的宣传教育工作。
可以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宣传展览等活动,向师生和家长普及登革热的知识和预防方法。
同时,可以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单张等宣传材料,提醒大家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三、幼儿园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处理3.1 及时发现疫情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机制,定期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及时发现可能的登革热病例。
登革热传染病应急预案(精选3篇)
![登革热传染病应急预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a8933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3.png)
登革热传染病应急预案(精选3篇)登革热传染病篇1为了防治各类传染病在我校的暴发和流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解决好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保证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的稳定,我校特制定本措施预案:一、健全领导机构,成立领导小组二、健全值班制度,狠抓落实,值班人员要尽职尽责,对出现的疫情及时上报、处理,坚决杜绝疫情的延续发展。
三、规范晨检报告,做到有记录。
保健老师和班主任亲自把关,组长签字。
四、落实“传染病“防空报告制度,做到零报告,日报告。
五|、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彻底大扫除,做好通风、消毒工作,对小卖部定期检查,保证饮食方面的卫生,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六、通过健康课向同学们传授健康知识的教育,提倡学生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
七、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立即隔离,通知家长,并向医院联系就诊,向主管部门报告。
八、加强门卫管理,禁止外人出入。
九、学校做到“三管”、“四灭”。
管粪便、管垃圾、管污水;灭蚊、灭蝇、灭鼠、灭蟑螂。
十、定期对学生进行防疫教育,做好家庭学生防范工作。
登革热传染病应急预案篇2为了积极做好预防登革热传染病,确保幼儿园师生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我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园的应急预案。
一、做好预案的基础工作1、在强调园长是防范各类传染病的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建立阶梯负责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实行分层承诺制(家长向班主任承诺、教师向幼儿园承诺)。
2、健全和完善园内通讯联系网络,建立两极双向联系通讯网:(1)班主任向家长公布住宅电话、手机号;将班级幼儿的家庭地址和家长的通讯联络重新核对整理。
(2)园长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宅电、手机号;将幼儿园教职工的宅电、手机号等通讯联系核对整理成册,提供给全体教职员工。
(3)规范应急情况上报顺序,将有关联系电话整理备用,并备案张贴于门卫值班室和园长室内。
二、预防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三、工作要求:1、学校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班主任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向园医上报情况,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5def5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d.png)
一、预案背景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为确保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在园内的传播,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幼儿园师生的登革热防治意识。
2. 建立健全登革热防控机制,确保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安全。
3. 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登革热疫情,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幼儿园预防登革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预案的执行。
组长:园长副组长:副园长成员:保健医生、班主任、保育员、食堂管理员等2. 小组成员职责:(1)园长:全面负责幼儿园登革热防控工作,定期听取防控工作汇报,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2)副园长:协助园长负责登革热防控工作,督促各部门落实防控措施。
(3)保健医生:负责登革热防控技术指导,定期检查、评估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4)班主任:负责班级登革热防控工作,落实防控措施,定期向保健医生报告班级防控情况。
(5)保育员:负责班级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积水,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6)食堂管理员:负责食堂环境卫生,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防止蚊虫孳生。
四、防控措施1. 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控意识。
(2)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
2. 环境整治(1)全面清理校园内的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2)定期检查校园内的花盆、水桶、储水容器等,及时清理积水。
(3)加强校园绿化带、排水沟、雨水井等区域的清理工作。
3. 防蚊灭蚊(1)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定期开展防蚊灭蚊工作。
(2)在教室、宿舍等场所安装纱窗、纱门,防止蚊虫进入。
(3)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等防蚊设备,降低蚊虫密度。
4. 健康监测(1)建立师生健康监测制度,定期开展健康检查。
(2)发现疑似登革热病例,立即隔离治疗,并报告上级卫生部门。
(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5. 应急处理(1)发生登革热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灭蚊等措施。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bb94e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2.png)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幼儿园作为儿童集中活动的场所,需要制定预防登革热的预案,以确保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一份标准格式的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一、预案背景登革热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近年来在我国的流行趋势呈上升态势。
为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预防登革热的传播,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幼儿园师生对登革热的认知和防范意识;2. 预防登革热在幼儿园内的传播;3. 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登革热病例。
三、预案内容1. 登革热知识宣传a. 在幼儿园内张贴登革热相关知识宣传海报,包括病因、症状、传播途径等;b. 组织定期的登革热知识讲座,向师生及家长普及防护知识。
2. 环境整治a. 定期清理幼儿园周边的积水,消除蚊虫滋生的环境;b. 加强对幼儿园内花坛、花盆等容易滋生蚊虫的区域的清理和管理;c. 检查并修复幼儿园内的漏水点,防止积水。
3. 蚊虫防控a. 定期进行蚊虫防治,采用环保、无毒的方法,如喷洒蚊虫驱避剂等;b. 安装蚊帐、蚊香等防蚊设施,确保幼儿室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4. 个人防护a. 教育幼儿正确使用蚊香、蚊液等防蚊用品;b. 鼓励幼儿穿长袖长裤,尽量减少暴露皮肤的机会;c. 定期检查幼儿是否有被蚊虫叮咬的情况,及时处理。
5. 病例监测和报告a. 幼儿园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b. 如发现有疑似登革热病例,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配合做好病例的隔离和处理工作。
6. 应急处置a. 预先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应对措施;b. 如发现疑似登革热病例,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和消毒措施。
四、预案执行1. 幼儿园应建立相应的预案执行机构,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2. 定期组织演练,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 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预案。
五、预案宣传1. 将预案内容纳入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和培训中,确保每位师生都了解和掌握预案内容;2. 制作宣传册、海报等宣传材料,向家长宣传预案内容;3. 在幼儿园的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预案内容,提供下载和咨询服务。
幼儿园登革热防控紧急预案
![幼儿园登革热防控紧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98d7d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a.png)
一、预案背景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近年来,登革热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保障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在幼儿园的传播,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幼儿园师生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2. 建立健全幼儿园登革热防控体系,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3. 保障幼儿园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幼儿园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幼儿园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统筹协调。
2. 设立防控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防控措施。
3. 各班级设立防控小组,负责班级内的防控工作。
四、防控措施1. 宣传教育(1)利用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向师生及家长宣传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知识。
(2)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加强登革热防控知识的普及。
2. 环境卫生(1)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垃圾、杂草,保持校园整洁。
(2)对校园内的积水容器、树洞、花盆等进行清理,防止蚊虫孳生。
(3)对校园内的绿化带、操场等区域进行喷洒杀虫剂,降低蚊虫密度。
3. 蚊虫防控(1)加强对蚊虫的监测和防治,定期对校园进行灭蚊工作。
(2)采用生物灭蚊、化学灭蚊等多种方法,降低蚊虫密度。
(3)在蚊虫出没频繁的季节,加强校园内的蚊帐、纱窗、纱门等防护措施。
4. 健康监测(1)建立师生健康档案,对有登革热疑似症状的师生进行跟踪观察。
(2)对有登革热接触史或居住史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病毒传播。
(3)加强对师生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5. 应急处理(1)一旦发现登革热疑似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2)对确诊病例所在班级和宿舍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3)配合疾控部门做好病例调查、隔离治疗等工作。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各部门、各班级要认真落实本预案,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58a0b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e.png)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一、背景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近年来,登革热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给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安全,制定一份全面的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预案目的本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幼儿园全体师生预防登革热,提高幼儿园的防控能力,确保幼儿园的健康安全。
三、预案内容1. 登革热的认知1.1 登革热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疾病,传播主要通过感染登革病毒的蚊子叮咬。
蚊子主要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1.2 登革热的症状和预防措施登革热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皮疹等。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清除蚊子滋生地、使用蚊帐、穿着长袖长裤等。
2. 幼儿园的登革热防控措施2.1 环境整治幼儿园要定期清理和消毒教室、操场等场所,清除积水和杂草,减少蚊子滋生的环境。
2.2 教育宣传幼儿园要加强登革热的宣传教育,向师生及家长普及登革热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预防能力。
2.3 蚊虫防治幼儿园要定期进行蚊虫防治工作,如使用杀虫剂、灭蚊设备等,确保幼儿园内没有蚊虫滋生。
2.4 健康监测幼儿园要定期对师生进行健康监测,如体温测量、皮肤观察等,及时发现疑似登革热病例,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治疗措施。
2.5 紧急应急预案幼儿园要制定完善的紧急应急预案,包括疫情报告、隔离措施、家长通知等,以便在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四、预案实施1. 幼儿园全体师生必须参预预防登革热的教育宣传,了解预案内容和防控措施。
2. 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的登革热防控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
3. 幼儿园要定期组织登革热防控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幼儿园要与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及时报告疫情,共同应对突发情况。
五、预案评估与修订1. 幼儿园要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2. 幼儿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政策的变化,及时更新预案内容,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幼儿园登革热的应急预案
![幼儿园登革热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b68b9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b.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在幼儿园的发生、发展,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3. 《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4.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程》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内发生登革热疫情时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应急组织与职责1. 成立幼儿园登革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园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设立疫情防控办公室,负责疫情防控的具体实施工作。
3. 各班级设立疫情防控小组,负责本班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实施。
五、疫情监测与报告1. 加强疫情监测,对疑似病例进行密切观察,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
2. 疫情报告程序:班级疫情防控小组→园疫情防控办公室→县疾控中心。
3. 报告内容包括:病例基本信息、发病时间、症状、接触史等。
六、疫情处理措施1. 隔离与治疗(1)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并按照医疗机构要求进行治疗。
(2)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并通知其家属。
2. 环境消毒与灭蚊(1)对幼儿园内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重点消毒蚊虫孳生地。
(2)采用生物灭蚊、化学灭蚊等方法,降低蚊虫密度。
3. 健康教育(1)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控意识。
(2)教育师生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蚊虫叮咬。
4. 疫情跟踪与评估(1)对确诊病例进行跟踪观察,了解病情变化。
(2)对疫情处理措施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七、应急物资储备1. 隔离设施:隔离病床、隔离衣、口罩等。
2. 灭蚊药品:生物灭蚊剂、化学灭蚊剂等。
3. 消毒用品:消毒液、消毒剂等。
4. 防护用品: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八、应急演练1. 定期开展登革热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疫情报告、隔离与治疗、环境消毒与灭蚊、健康教育等。
九、预案修订1.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防控技术指南及幼儿园实际情况,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162e1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6.png)
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在幼儿园这样一个集体生活的场所,预防登革热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幼儿园应制定完善的预防登革热预案。
下面将从预案制定、环境管理、个人防护、教育宣传和应急处置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幼儿园预防登革热的预案。
一、预案制定1.1 确立登革热防控责任人员:明确负责登革热预防工作的责任人,包括园长、保健医生等。
1.2 制定预案流程:明确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特点、预防措施等,制定详细的应对流程。
1.3 定期演练:定期组织登革热预案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环境管理2.1 消灭蚊虫滋生地:定期清理校园内的积水,消灭蚊虫滋生地,减少蚊虫数量。
2.2 定期杀虫灭蚊:定期进行杀虫灭蚊工作,采取有效的灭蚊措施,降低蚊虫传播风险。
2.3 定期检查校园环境:定期检查校园环境,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蚊虫滋生地。
三、个人防护3.1 穿长袖衣裤:建议幼儿穿着长袖衣裤,减少被蚊虫叮咬的机会。
3.2 使用驱蚊涂剂:给幼儿使用驱蚊涂剂,有效防止蚊虫叮咬。
3.3 定期体温监测:定期对幼儿进行体温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四、教育宣传4.1 开展登革热知识宣传:定期开展登革热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幼儿和家长的防范意识。
4.2 制作宣传资料:制作登革热防控宣传资料,向幼儿和家长进行宣传教育。
4.3 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中加入登革热相关知识,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
五、应急处置5.1 预留应急物资:预留应急物资,如退烧药、驱蚊涂剂等,以备突发情况使用。
5.2 配备急救人员: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及时处理发病幼儿。
5.3 做好病例报告:发现登革热病例后,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做好疫情监测和处置工作。
综上所述,幼儿园预防登革热预案的制定至关重要,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各幼儿园能够认真制定并执行预防登革热的预案,为幼儿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幼儿园防登革热应急预案
![幼儿园防登革热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2dd3d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5.png)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幼儿园防登革热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幼儿园防登革热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协调和监督实施。
组长:园长副组长:分管卫生保健的副园长、分管安全的副园长组员:保健医生、全体班主任、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保洁员等2. 成立幼儿园防登革热应急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防登革热工作。
组长:保健医生副组长:班主任组员: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保洁员等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幼儿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家长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登革热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组织教职工和幼儿学习登革热的防控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 严格卫生管理(1)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整治,及时清除垃圾,消除蚊虫孳生地。
(2)定期对幼儿园室内外进行消毒,特别是教室、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
(3)对校园绿化带、花坛等区域进行清理,防止蚊虫滋生。
3. 加强师生健康监测(1)建立健全师生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关注师生健康状况。
(2)对疑似登革热病例,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并通知家长。
4. 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1)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上报。
(2)对疫情报告不实、延误治疗等情况,追究相关责任。
四、应急处置1. 疫情发现(1)发现疑似登革热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立即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并通知家长。
2. 疫情调查(1)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接触史、活动史等。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治疗。
3. 疫情控制(1)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2)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发展。
(3)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4. 疫情解除(1)经专家组评估,认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可解除应急预案。
(2)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继续加强防登革热宣传教育。
11幼儿园登革热应急预案(文档)
![11幼儿园登革热应急预案(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701dc1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e.png)
幼儿园登革热应急预案为保护全校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稳定,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将常见登革热预防与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形成工作常规,特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登革热病应急工作领导工作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xxx 各班班长登革热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联络组: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监督全园教师防登革热情况。
预防组:落实督查全国传染病工作的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登革热管理工作;指导全园教职工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教室内的灭蚊工作,指导教职工了解登革热知识。
宣传组:教职工对幼儿、家长进行防治登革热病知识的普及宣传。
后勤组;落实督查全园防治登革热病工作的物质储备;负责防治疫情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
三、工作要求:1、学校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班主任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向保健员上报情况,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
否则,要严肃追究各班主任的责任。
2、保健员每日向园长报告情况。
3、各班主任,生活老师要积极、密切配合幼儿园预防登革热病领导工作小组工作,不得任何借口阻扰或延误登革热防控工作。
二、工作处理问题流程表:发现问题—→班主任—→保健员··记录存档—→园长五、应急处理办法一旦学校发现登革热传染性疾病后所采取的一些措施:1、我园幼儿或教职工一旦出现登革热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幼儿园请假,不得带病回园、上班。
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园上课、上班;2、幼儿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登革热疑似患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疑似登革热病患到幼儿园隔离室休息,并由班主任立即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园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
如果是本园教职工出现登革热,也要求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园的由学校派专人护送去医院。
3、在园内发现登革热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祥云幼儿园登革热应急预案
为保护全校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稳定,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将常见登革热预防与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形成工作常规,特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登革热病应急工作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陈静
副组长:张智灵、陈焕珍
组员:谢慧勇、陈晓榕、杨晓君、朱詠仪、李玉梅、邓秋婵
二、登革热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联络组: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监督全园教师防登革热情况。
(二)预防组:落实督查全国传染病工作的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登革热管理工作;指导全园教职工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教室内的灭蚊工作,指导教职工了解登革热知识。
(三)宣传组:教职工对幼儿、家长进行防治登革热病知识的普及宣传。
(四)后勤组;落实督查全园防治登革热病工作的物质储备;负责防治疫情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
三、工作要求:
1、学校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班主任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向保健
员上报情况,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
否则,要严肃追究各班主任的责任。
2、保健员每日向园长报告情况。
3、各班主任,生活老师要积极、密切配合幼儿园预防登革热病领导工作小组工作,不得任何借口阻扰或延误登革热防控工作。
四、工作处理问题流程表:
发现问题—→班主任—→保健员··记录存档—→园长
五、应急处理办法
一旦学校发现登革热传染性疾病后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1、我园幼儿或教职工一旦出现登革热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幼儿园请假,不得带病回园、上班。
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园上课、上班;
2、幼儿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登革热疑似患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疑似登革热病患到幼儿园隔离室休息,并由班主任立即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园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
如果是本园教职工出现登革热,也要求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园的由学校派专人护送去医院。
3、在园内发现登革热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
4、学校对登革热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毒蚊大消杀,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
7、上报新市教育指导中心、区教育局和三元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决定是否实行停课。
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8、幼儿园领导发现登革热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
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维护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广州市白云区祥云幼儿园 2014年9月15日
登革热临床表现
潜伏期2~15d,平均6日左右,潜伏期长短与侵入病毒的量有关。
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
登革热常见的症状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
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
一般持续2~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
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并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
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颜面及眼结膜出血,颈和上胸部皮肤潮红。
脉搏早期加快,可出现相对缓脉,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2、皮疹于病程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延及颈部及四肢。
可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
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稍有痒感,皮疹持续3--4日,一般与发热同时消退,但也有热退皮疹明显者,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3、出血于发病后5-8日,25~50%病例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及阴道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及触痛。
5、其他可有肝脏肿大,脾大不常见,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重型登革热于病程3-5日出现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常因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死亡。
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
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
登革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著,而出血倾向严重,如鼻衄、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
在热退前后的1-2日突然病情加重,出现:
1、休克在病程2-5日,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
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躁不安、昏睡、昏迷等。
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10小时内死亡。
2、出血出血倾向严重,有皮肤大片瘀斑、鼻出血、呕血、便血、咯血、血尿,甚至颅内出血。
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
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
多发群体
此病在新疫区普遍易感。
1980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86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
在地方性流行区,20岁以上的居民,100%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
疾病危害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病例数百万计。
在东南亚一直呈地方性流行。
1978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首先发生登革热,迅速波及几个市、县,并分离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毒。
此后,于1979、1980、1985年小流行中分离出Ⅰ、Ⅱ、Ⅲ型病毒。
1980年3月海南省开始流行,很快席卷全岛。
此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可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
病死率0.016%~0.13%,但有报告,严重且致命的登革出血热(denguehemorrhagicfever;DHF)或登革休克综合症(dengueshocksyndrome;DSS),其病死率可达12%至44%,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传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