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第3课-远古的传说-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优秀课件

讲授新课
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没 被考古资料证明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洪 荒时期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 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涵着某些 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历史事实:被考古资料证明的、完全真实存在 的客观事实。
课堂小结: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第三课远古 的传说 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第三课远古 的传说 优秀课 件
二、禅让制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第三课远古 的传说 优秀课 件

舜 禹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第三课远古 的传说 优秀课 件
什么是 “禅让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的 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第三课远古 的传说 优秀课 件
三、故事分享(2)



通过讲述故事,了解炎帝、黄帝等人的主
要发明或贡献,并说明这些人物身上体现了怎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第三课远古 的传说 优秀课 件
样的精神和品质。
精神和品质:舍己为公;乐于奉献;勤 劳勇敢;不怕艰难困苦;勇于创新,不拘一 格;善于思考;克己奉公。
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训练
课堂练习:
1.在我国,汉字的渊源可以追 溯到传说时代,相传文字的发 明者是( A )
A、仓颉
B、嫘祖
C、黄帝
D、伶伦
随堂训练
2.今天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是通过民主 选举产生的,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 通过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部落联 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 B )
A、推选制
B、禅让制
C、民主制
D、选举制
随堂训练

第3课远古的传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远古时期的中国,了解远古祖先的生活和思想文化;2.学习古代传说故事《大禹治水》的主要内容和故事背后的道理;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大禹治水》的相关内容,探讨中国远古时期的文化和思想;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理解传说故事背后的含义和道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古代中国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远古时期的地理环境、人文发展和文化历程,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

2.学习《大禹治水》(20分钟):让学生分组阅读《大禹治水》的相关内容,了解其中的主要故事和人物形象。

然后,通过学生讨论和老师的解释,了解该传说故事背后的道理和文化内涵。

3.想象与创造(15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远古文化和思想,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智慧,创作和演讲一个关于远古文化和传说故事的小故事。

4.发表与分享(15分钟):让每组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小故事,讨论和评价,选出最出色的一个,由其代表全组向全班演讲,展示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

5.总结与评价(5分钟):通过教师的点评和总结,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对远古文化和传说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四、课堂作业1.整理自己的小故事稿,并将其转化为可读性强的文字版本;2.继续了解中国远古时期的文化和历史。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认识中国远古时期的文化和传说故事,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创造能力。

但是,还有一些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发言中表现抵触,需要我们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知识梳理】与同步练习(有解析)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知识梳理】与同步练习(有解析)

【知识梳理】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炎黄联盟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其中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是炎帝和黄帝。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对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炎黄结盟。

炎黄部落在涿鹿与东方的蚩尤部落激战,黄帝部落运用能辨明方向的指南车,最后打败蚩尤。

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传说中炎帝的发明炎帝部落主要活动与陕西渭河流域。

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

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传说中黄帝的发明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实以避寒暑。

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

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相传黄帝时期,仓颉创造了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尧舜禹的禅让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

为了抵御黄河泛滥带来的灾难,三个部落走向了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禅让制:是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舜禹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禹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禹总结父亲鲧治水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次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年努力,解除了水患。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其中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是炎帝和黄帝。

2、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3、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4、炎帝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

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5、黄帝已能建造宫实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知识点归纳总结、教材习题解答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知识点归纳总结、教材习题解答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知识点归纳】一、炎黄联盟1、部落联盟: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2、重要战役(1) 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打败炎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

3、历史影响: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三、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尧、舜、禹时期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首领成就(1 ) 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2)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3)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消除水患,被尊称为“大禹”。

【教材问题解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教材P15“材料研读”)华夏民族的形成,众多部落交融的结果。

众多部落在接触、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去小异存大同,最终形成了华夏族。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教材P16“问题思考”)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的变化。

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虽然都是古人的传说,有些内容还近乎神话,但无一不有社会发展的相似事实作为根据。

近年来,大量的考古发现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子虚乌有。

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样的精神?(教材P17“问题思考”)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具有创新精神;禹与民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具有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1、说说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材P18“课后活动”)(1)区别: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一种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历史事实则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2)联系:远古传说中有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是真实的历史,并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件】(3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件】(34页)

背井离乡
(三)舜帝的传说

舜帝,姓姚名重华,号称舜帝,即孝顺

友爱的君主。舜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处处以
身作则。功绩: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
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让位于禹。
舜帝陵雕像(湖南)
虞舜孝行
(四)大禹治水的传说
1.禹的父亲鲧主持治理黄河水患9年却以失 败告终,被舜处死于羽山。
(四)大禹治水的传说
——《古史考》
发明:2.黄帝制造船只
——《拾遗记》
发明:3.黄帝发明弓箭
——《古史考》
(1)传说中黄帝的发明
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
挖掘水井
这些传说哪些是可 信的?(用你学过的
知识举例证明)
制造船只
炼铜
发明弓箭
发明指南车
浙江跨湖桥独木舟出土现场 距今8000年“世界第一舟”
(2)传说中黄帝部属的发明——仓颉造字
2.禹用疏导的方法,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趋势,疏通九河引水 入海,平息了洪水。
3.大禹治水精神: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 奉献和敬业精神。
【认识提升】
治水主管
治水方法
治水结果

堵塞
失败
大禹
疏通
成功
想一想: 从鲧和大禹治水的对比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失败乃成功之母,要坚定信念 ➢ 勇于创新,以民为本 ➢ 做事要根据事物的规律去做 ➢ 解决问题时,治标只是一时得利,治本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这些考古发现, 反映了我国原始 社会晚期的社会 发展水平。
问题·思考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发生了 哪些变化?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们在衣、食、住、行、医药等方 面发生了变化。考古材料证明先民的传说是有科学根据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共25张PPT)
说明舜宽厚待人, 以身作则谦让的品德 对周围人产生好的影响
禹是怎样的一个人?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 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 而不入。
大禹治水像
“禅让”是怎么回事?读教材进行说明。
“禅让”的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 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
“禅让”表现为: 1、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 2、首领没有特权。
部落,因此新的图腾就包括了马脸、鹿角、鹰爪、蛇
身等,因此龙图腾诞生了。
中国龙的特征 Features of Loong
蛇身
猪 鹿征 头 角龙 牛 耳的
羊须
鹰 爪特
鱼鳞
一、炎黄联盟
阪泉之战
黄炎联盟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 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 展。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
炎帝部落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阪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如何看待远古传说
活动背景:原始社会末期,由于文字尚未成熟,人们纪 录历史事件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往往会对历史故事加以主观的改造。这样就形成了远古 传说。过去,人们认为传说不足为信。后来,随着考古发掘 的进展,人们发现这些传说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于是人们 开始重视对传说的研究了。

中国历史上传说的古帝王之一。 受尧识拔,摄行政务,终至膺受历 数为天子,最后又南巡而身死,葬 于苍梧之野。

夏代开国的君主。颛顼之孙,姓姒氏, 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 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 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
禹是中国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他 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贵为天子,保持本 色,亲近百姓,为民谋利。是帝国君主制 度下的君主典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共19张PPT)

涿鹿之战(炎黄战蚩尤):
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运用能 辨明方向的指南车,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 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 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 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 孙”自称。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 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 和蔬菜;制作陶器,发 明纺织,学会煮盐,教 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 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 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首领的制度。
相传,尧年老时, 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 见,推举舜做他的继 承人。舜年老时,采 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 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通过民主推举部 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历史上叫做
思考: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禅让图
德才兼备, 以身作则, 没有特权, 是社会的公仆。
生产发展
剩余产 品出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 炎黄联盟
• 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 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 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 的部落,如炎帝、黄帝、 蚩尤等部落。部落之间展 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 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 部落联盟首领。
• 阪泉之战(炎黄联盟):
•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 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 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成功人民治理水 患。
说明尧生活俭朴, 克己爱民
尧帝像
山西临汾的尧庙
舜宽厚待人, 以身作则,谦让的品 德对周围人产生好的 影响
禹采用“疏”与“堵”相 结合的方法,领导人民治 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 而不入。
大禹治水像
从禹的故事中我们概括下尧舜禹身上有 哪些优秀品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远古的传说(27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远古的传说(27张)

盘古开天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2)五六千年前,中国步入部落联盟时期 (3)黄河流域的主要部落:炎帝、黄帝、蚩 尤等部落。
2、炎黄联盟——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
(1)阪泉大战: 交战双方: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 地点:阪泉 结果: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三位杰出首领之一
炎帝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 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医药 之神,“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毒” 。
汉族
蚩尤
涿鹿之战
其他部落
华夏族形成和发展
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不断融合临近的部落,构成华 夏族的骨干,而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 为祖先。
两岸同根同祖 共是一家人

祭祀黄帝








2005年5月6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 率领大陆访问团祭祀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轩辕黄帝。
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学习目标:
1、能简述华夏族形成的过程(两场战争) 2、能概括炎帝、黄帝的发明创造。 3、能说出尧舜禹禅让的史实。 4、了解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与区 别。
传说
1、背景
一、炎黄联盟
(1)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 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
B 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 )
A、推选制
B、禅让制 C、民主制 D、选举制
内容归纳
炎黄联盟,促进统一进程 发明创造,丰富人文环境 禅让传说,彰显政治民主
蚩尤
九黎族的首领。传 说他铜头铁额,打仗非 常厉害。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件-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件-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你知道“炎黄子孙”所特有的“青斑”吗?
竟然没有想到,如此平凡的我也是龙的传人!!
请阅读下面的故事: 一对美国的夫妇,带著自己的小儿子去游泳池游泳,而在他们游完回家后不久,就
忽然有一男一女两个社会服务部门的美国人上门开了,说他们接到了举报电话,说在游 泳池有人发现,他们的孩子身上有多处青斑,怀疑是受父母虐待所致,他们是来调查此 事的。按照美国的法律,如果孩子受到虐待的话,那他们有权将被虐待的孩子带走。而 后的结果就是是一场误会,因为他们是侨居美国的华人,而孩子的青斑,也就是中国小 孩的印记了。 青斑就是胎记,是炎黄子孙的生理印记之一,区别于黑种人和白种人。
中国人独有“三大印记”:第一是
,第二是
,第三则是
中华文化精神密码:













伏 羲 画
卫 填


神农尝草、嫦娥奔月、天衣无缝、八仙过海、牛郎织女、百鸟朝凤、水漫金山……
远 古 的 传 说
第3课 远古的传说—中华文明起源的那些事儿
1
炎黄涿鹿战蚩尤

2
炎黄是人文初祖


3
部落首领禅让制


联 盟




位 的
距今约70 万—20万年
距今7000年 左右
距今约6000 年
距今约四五千年
约公元前2070 年


事 儿
考古 资料

传说 故事

历史 典籍

史前 历史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 3 课 远古的传说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 3 课 远古的传说 (共21张PPT)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炎 黄
阪泉 之战






约四、五千年
黄帝战蚩尤(画像砖)
炎 黄
涿鹿 之战



蚩尤
炎帝 黄帝
阪泉之战
黄炎联盟
华夏族
汉族
蚩尤
涿鹿之战
其他部落
华夏族形成和发展
涿鹿之战后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不断融合 临近的部落,构成华夏族的骨干,而华夏族就是汉族的 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




• 含 义: • “禅让”是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 盟首领的办法
• 基本原则:• 选贤任能 • 实行时间:• 原始社会末期 • 实 质:• 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鼓励开垦农田,发展历法 适时耕种。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又
舜 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治水:采用疏导的方法, 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炎帝陵
打破部落界限,为华夏族 形成奠基。
将发明创造归于炎黄名下, 认为他们对中华早期物质 和精神文明做出卓越贡献, 称“人文初祖”。
黄帝陵
三、尧舜禹的“禅让”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 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听老师和同学讲故事,梳理历史要点:
公祭黄帝陵
嫘祖
《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 妻,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嫘 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 的元妃。
陕西白水县仓颉庙
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 汉字创始人,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 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 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23张(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23张(2024版新教材)

二、
传 说
(1)生产—耕种、制作工具、种植;
中 (2)生活—制陶、纺织、煮盐、

通商、制乐器等等。
帝、





炎帝
种五谷
制作陶器
二、 传 说 中 炎 帝、 黄 帝 的 发 明
建造宫室
黄帝
造船 嫘祖养蚕织布
制造指南车
仓颉造字
学习探究二 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炎帝、黄帝的众多发明创造反映出 当时社会发展水平,为人们生活的 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为人类文 明生活做出极大贡献。
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 B )
A、推选制
B、禅让制
C、民主制
D、选举制
随堂练习
2.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
域,下列发明与炎帝无关的是( C )
A.教民开垦耕种,制作乐器
B.学会煮盐
C.创造文字,制作音律,擅长纺

D.制作陶器,通商交换
随堂练习
3.材料分析
他全身心的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因治水有功,舜年老时,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 让给了他。
2.被称为华夏祖先、人文始祖是( 炎帝和黄帝 )
3.炎帝的贡献有: 开垦耕种 ,制作工具,种五谷和蔬菜,制陶, 纺织,煮盐,乐器,通商交换,天文和历法 知识。 4.黄帝的贡献有: 制衣,挖水井,造船,炼铜,发明弓箭和 指南车。 5. 尧舜禹继位方式:( 禅让制 )
随堂练习
1.今天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在 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通过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民主推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炎帝黄帝的发明。
学习难点: 1、尧舜禹的禅让中“禅让”的含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 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燧人氏钻燧取火。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炎黄联盟
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 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在东方,蚩尤领导者一个强大的部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课堂小结
炎帝和黄帝 的传说
1.炎帝、黄帝及蚩尤部落 2.传说炎帝、黄帝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3.华夏族的祖先
禅让的传说
1.尧、舜、禹的“禅让” 2. “禅让”的实质
治水的传说 大禹治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尧舜禹的禅让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黄帝以后很久,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当尧年纪大了的 时候,部落首领们推举舜作尧的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了长 期考察,舜的表现十分优异。尧逝后,舜接替了首领的位 置。
尧像
舜像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湖南祭祀炎帝的典礼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传说黄帝姓姬,
称轩辕氏。黄帝是
传说中历法的创立者, 他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 变化播种、收割。黄帝 还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 煮食物的用具。传说铜 器、车船也是黄帝发明 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黄帝泉 (黄帝泉位于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黄帝城,古称之为阪泉, 即为黄帝族饮水之处。 )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尧、舜、禹相续接替担任部落联 盟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 选,这样的制度被称为“禅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课标要求】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二、能力与方法
1、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2、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

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
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贵的品行
二、难点:
1、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战争与融合
2、“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炎、黄帝的肖像挂图、对二人陵墓的简介课件、祭奠活动的图片、禹治水的幻灯、布置学生收集我国历史上的传说。

学生准备:了解、收集我国古代的传说。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述法、归纳法、图示法、比较法和讨论法。

【教具媒体】计算机与课件。

【教学过程】
(结合旧知识导入新课)
师: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我国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我们主要是通过考古资料来了解这些历史的,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相关的确切的记载。

但是,从我国广为流传的大量关于远古时代的历史传说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远古的农耕文化相印证。

传说虽然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了极有价值的内容。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
(出示课题)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1.农业起源的传说
(选定一位或两位同学上台讲述炎帝或黄帝的传说,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联系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开展讨论,根据课本介绍的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事迹,总结归纳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演进所做的贡献。

师:大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为有名。

华夏族的形成与炎黄部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究竟谁的功劳最大?谁才是真正的华夏之祖呢?
师:通过同学们激烈的争论,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炎帝还是黄帝都对华夏族作出了巨大贡献。

让我们一起走进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

(课件展示:中国古代地图、炎帝画像,《白虎通》记载的传说:“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老师讲解:炎帝又号称神农氏。

传说他姓姜,生下来是牛头人身。

他刚做首领的时候,人们主要靠采集、狩猎为生,经常挨饿。

想到人们今后的生活,炎帝愁得整日寝食难安。

后来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自然界的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于是他想,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果实能吃,那些果实不能吃,将那些能吃的果实采集起来,春天把它们埋入地下,秋天就会结出果实。

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问题不是解决了吗?于是他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尝遍百草。

据说,他在尝百草、定五谷的过程中,有时一天就中毒达70多次,最后终于知道了哪些东西可以吃。

传说中炎帝首先教人选择土地的干湿、肥瘠、高低,教人观察气候,选择五谷的类别,并制作劳动工具。

所以后世把炎帝称为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

师:农业真是炎帝发明的吗?那么这个传说有没有真实成分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农业的发展确实经历了传说中的这样一个过程,原始农业的确是由采集发展来的。

正是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住处附近驯化和栽培这些植物,才出现了原始的农业。

远古
时候的任何一件发明或改进,都是积无数人力,经历漫长岁月摸索的结果,绝不是一个人短时的功劳。

但是,后人在追述历史时,总爱将一些发明创造集中附会在他们的杰出代表身上。

除炎帝外,黄帝也是这样,传说黄帝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

他还发明铜车、车船、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等。

(课件展示:黄帝画像和传说中黄帝的发明)
师:传说中黄帝、炎帝对原始农业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作出了巨大贡献。

炎帝因此被尊奉为神农,黄帝更被尊奉为中华人文始祖,他们另外一个巨大贡献是推动了华夏族的形成。

2.华夏族的形成
师:随着炎帝、黄帝部落逐渐发展壮大,为争夺土地和财富,双方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在战争中各个部落逐渐融合在一起,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并且思考回答: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课件展示:华夏族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师:炎黄部落联盟不断融合其他民族,称为华夏族的主干。

华夏族即是汉族的前身,故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炎帝、黄帝也因此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受到世世代代华夏儿女的尊敬和纪念,在湖南的炎帝陵和陕西的黄帝陵是华夏族的祖陵,是世界各地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千百年来扫墓祭祖的人络绎不绝。

(多媒体播放《海内华夏子孙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盛大祭祖活动》或者指导学生看图)
(组织学生讨论)在黄帝陵举行祭祖活动究竟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点拨:结合炎帝和黄帝的贡献、说明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华夏儿女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我们应学习体会使学生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和情感的教育。

师: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其中尧舜禹及其“禅让”的传说最为著名。

二、禅让的传说
(本目内容简略,学生理解禅让较难,为化难为易,宜用归纳法由具体到抽象,最后给禅让下定义)
(展示传说中尧舜禹的画像)
老师先提出如下问题:
1.三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顺序是怎样的?
2.舜和禹接替前任经过了哪几个步骤?他们为什么能够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3.在你看来什么是“禅让制”?“禅让制”最突出的特征(或实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过渡:禅让制其实就是通过部落首领民主推荐贤能的、能为各部落接受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舜以其高尚品质得到部落首领的信任被举荐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禹则因为治水有功被推荐为部落联盟首领,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大禹治水的传说。

三、治水的传说
(本目故事性强,文字也无障碍,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点拨)(课件展示《大禹治水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1.禹和鲧治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
师:疏导——成功:堵塞——失败
(展示《史记·夏本纪》记载的禹治水的传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
2.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师:传说大禹治水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尽艰辛,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3.你认为禹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能答出1、2其中之一方面就应该肯定。

4.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师引导:远古发生过大水;水灾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与洪水进行艰苦的斗争;那时人们通过民主选举治水的人;通过多次失败,人们总结出治水经验,用疏导的方法取得治水成功。

5.大禹治水成功对部落联盟发展和禹个人有什么重要意义?
师:大禹治水成功,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同时也使他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为他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创造了条件。

【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大量远古传说中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传说。

我想知道同学们有怎样的感想,得到了哪些收获?
学生自主发言,畅谈本课学习的感悟和收获。

【课堂延伸】
1.探讨传说与历史的区别和联系。

2.收集有关炎黄、尧舜禹的成语或典故
3.收集本课涉及的远古传说或其他远古传说。

巩固练习:
1.大约在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
A. 黄帝部落
B. 炎帝部落
C. 蚩尤部落
D. 夏部落2.下列传说中与炎帝无关的是
A.制作耒耜,教民耕种
B.尝百草,寻药物
C.创制历法
D.发明陶器
3.传说中铜器和车船的发明人是
A.炎帝
B.黄帝
C. 蚩尤
D.嫘祖
4.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是不打不相识
B.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C.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
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
5.“禅让”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舜→尧→禹
B. 尧→舜→禹
C. 禹→舜→尧
D. 舜→禹→尧
6.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下来
A.战争
B.世袭
C.禅让
D.谦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