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评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多样化中追求优化
——张丽萍老师执教的《找次品》解读与评价
三完小罗教逢
今天,有机会也非常荣幸的在警予学校听了由长沙市芙蓉区名教师张丽萍老师送教中执教的《找次品》一课,在这眼花缭乱,令人窒息的教改浪潮中,如一缕春风,让人倍感清爽;如一抹阳光,照亮了我迷乱的教改心房。
听君一堂课,胜教十年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真正的名师胸有成竹的风范,顺水推舟,水到渠成的韵味!整堂课朴实无华,简约而不简单,整个知识建模逻辑严密,过渡轻松、自然,如小溪潺潺,不拖泥带水;从感性到理性,然后揭示规律,浑然天成;教学环节设计巧妙搭配,悬念迭起,却又链接无缝……一堂充满教师睿智的数学课,体现数学价值的数学课,魅力无穷的数学课!
“找次品”是一个关于最佳策略的课题。
9个物品中,有8个完全一样,另一个稍轻(或稍重),称之为次品。
我们需要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找出这个次品。
一般而言,要解决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难度,只要一次次进行两两比较即可。
我们的问题是:怎样保证称量次数最少,即要寻找最佳策略——通常表述为:分成3份,尽量平均分。
策略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这一策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尝试和调整,通过观察与推理,概括与总结、分类与比较等活动寻找并确认最佳策略。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经历这上述过程,张老师从一个很简单的生活问题着手:3瓶口香糖中有一瓶少了几片,如何用天平称量的方法把那一瓶找到。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经历观察、比较与推理的过程:天平两边各放一瓶,如果不平衡如何,如果平衡又如何。
在天平不平衡的情况下,次品由观察而得到,在天平平衡的情况下,次品由推理而得到。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学生体会到了很重要的两个词:保证、至少。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采用了较为民主的方式,引发学生提出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地思考,为轻松的课堂打下了和谐的基础。
二、尝试表达,体验过程
“如果现在有4瓶口香糖,其中一瓶少了几片,有天平最少称几次就能找出来?请你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表示你的推理过程和结果。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表达,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最后仍用天平进行验证。
”要把思维过程以外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对小学生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特意让学生参照上一环节3瓶的推理模型,先让学生独立用画简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再在组织交流中第二次结合天平的演示再次感知,使学生清晰地理解两种不同的推理方法,为后面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三、循序渐进,无缝链接。
在解决9个物品中找次品的过程中,张老师创造性地给出了“次品组”、“成果”、“饱和”的概念。
这三个概念有很好的概括性。
事实上,找次品的过程就是不断缩小“次品组”规模的过程,充分运用前面研究出来的”成果”的过程。
9个物品若平均分(4 4 1),则通过一次称量,能保证次品组的规模不超过5个。
若平均分成3份,则可保证次品组的规模不超过3个。
这是最佳策略。
从9个物品中找次品的问题解决后,张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运用表格研究从5、6、7、8个物品中找次品的问题。
然后引出10个物品中找次品的问题,恰如其分地运用了“次品组”、“饱和”、“成果”这几个概念让学生科学合理地分组很轻松地找到了最佳策略。
在通过这一系列研究中,师生尝试总结出一般规律:通过1次称量,可以解决3个以内物品中找次品的问题;通过2次称量,可以解决9个以内物品中找次品的问题;通过3次称量,可以解决27个以内物品中找次品的问题。
并不忘思维的启迪,4次可以解决多少个以内物品中找次品的问题,学生的回答让人惊叹:一生脱口而出81个!
四、板书设计简约不简单,灵动富于魅力
板书设计是一堂课的眼睛,更是一堂课的灵魂。
本堂课中,张老师没有用课件,但却吸取了传统的精华,整个构思异常巧妙。
她的的板书设计分为四大块:第一大块,数学建模,第二大块图形分析,第三大块数据分析,第四大块,关键词提炼。
透过板书设计,本堂课的内容一目了然,令人赏心悦目。
它使原本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多一点画蛇添足,少一点美中不足。
整个板书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堆积,张老师运用了设悬,插入等手段,使本堂课的内容悬念迭起,画龙点睛,灵动富于魅力。
五、全面兼顾,水到渠成。
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思路是清晰的,学生的活动是充分的。
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虽疑虑重生,但嵌入巧妙,从感性到理性,整个知识建模逻辑严密,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5
4的学生掌握了解决9个以内物品中找次品的问题,53的学生掌握了解决27个以内物品中找次品的问题,5
1的学生找到了解决超过27个物品中找次品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数学的真正价值体现。
人无完人,金无赤足。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本课中唯一略感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对“平均分成3份是获得最佳策略的充分条件”这方面的分析稍嫌不够。
但这丝毫挡不住这堂课放射出的光芒,她既注重了学生的四基训练,又兼顾了优生的思维培养,不同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的收获,让有着30年教坛生涯的我感慨万千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又不由想起苏轼的《题西林壁》(稍有改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今识庐山真面目,幸缘身在此山中!
2018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