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汉语对英语外来词的吸收与使用

合集下载

浅议汉语中英语外来语的借用形式

浅议汉语中英语外来语的借用形式

浅议汉语中英语外来语的借用形式罗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外语学院,海南三亚572022[摘要]汉语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表意文字形成的语言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的生命力旺盛,最主要的特点是随着历史变化而不断丰富自己。

汉语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语言,也不断吸收国外的语言词汇,才形成今天这样浩瀚的文化形式。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和世界交流日益频繁,一些外来词语也逐步进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

这些外来词语,除了具有东方特色的日韩语言词汇之外,更多的是英语词汇,这些词汇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外来语;音译;借用[作者简介]罗谚(1980-)女,贵州安顺人,硕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外语学院(原琼州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技术一、外来语的含义和历史外来语指的是除了汉语之外的其他语种,包括世界上目前通用的英、法、德、俄、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希伯来、阿拉伯和梵文。

英语外来词指的是从英语中引进来的外来词汇。

因为目前英语是世界通用语,因此英语外来词对我国的影响最大。

我国的汉语有丰富的词汇,并不是在古代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吸收新词语而壮大起来的,这些新词语就包括外来语。

我国的外来语在汉朝就出现了,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不仅带回了西域的乐器和水果,还带来了一批新词语,如琵琶、葡萄、石榴、狮子、骆驼等。

到了东汉,随着佛教的传入,佛陀、菩萨、阿弥陀佛、转世、投胎、轮回、舍利等佛家词语也成为汉语的新词汇。

随着信仰佛教的人增多,慈悲、苦海、超度这些具有佛教特征的外来词逐渐成为人们交流中的口语,被中国人熟悉。

佛教用语是我国外来语借用的第一次高潮,第二次高潮出现在清朝末年。

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进入到我国,和这些先进文化科技同时而来的还有大量的英语外来词。

佛教用语所涉及的是宗教方面,而清朝末年引进的英语外来词涉及面更广,包括科学、军事、医学、政治、文学、数学、哲学、历史各个领域,一些和人们生活相关的英语词汇后来成为汉语的一部分,如席梦思、沙发、白兰地、咖啡、幽默、浪漫、钢琴、小提琴、逻辑、图腾等,这些词汇都是十九世纪末才出现在汉语中。

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功能体现以及语义内涵

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功能体现以及语义内涵

2021年03期总第547期ENGLISH ON CAMPUS【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不断深入,英语外来词也迅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

外来词的引进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的发展,展示出汉文化强大包容性和兼容性。

本文从英语外来词的功能体现以及语义内涵方面来分析外来词被汉化的概貌,以便于提高人们对英语外来词的认知程度,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英语外来词;汉语;功能体现;语义内涵【作者简介】周永强(1977.06-),满族,辽宁人,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引言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莫过于英语,而改革开放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此同时语言交流和文化沟通也日趋频繁,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进了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来词。

一、英语外来词概念外来词也被称之为借词,主要是指直接或间接吸收过来的新词语,在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汇。

尤其是从英语引进的词汇在表达方式上与其他语言相比更为丰富,使用起来也更加便捷,也给我国的语言和文化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英语外来词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接受汉语语音、构词等规则方面的变化。

从构成形式来看有音译外来词,就是通过发音直接进行翻译比如cool(酷)、伊拉克(Iraq)等等;音意兼顾,主要是指一部分是来自于原有词的音译,而另外一部分则是采用了意译,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摩托车(motor-car);借译外来词,这类词语已经抛弃了原来的构词结构,已经是完全中国化,比如绿色食品(green food)等等,从中也可以看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以英语外来词为主体的外国文化,也在更大范围和更广的领域与汉语进行全方位接触。

二、英语外来词的功能体现1.接受和传播西方文化。

比如美国有线新闻网正式名称为Cable News Network,但是我们只要记住了他的字母缩略写CNN,就很容易记住。

谈英汉词汇的相互借鉴及影响

谈英汉词汇的相互借鉴及影响

谈英汉词汇的相互借鉴及影响作者:刘娅来源:《语数外学习·下旬》2013年第08期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汉族与外民族的语言文化接触也更加密切,许多外来词频繁地出现在日常交谈中,逐渐被人接受,并被广泛使用。

中西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诸多领域中相互影响,表达中国独特事物的汉语词汇大量涌入英语中,在词汇、句法以及语篇等方面,都对英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们在中西方交流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从英语、汉语对对方吸收借鉴的方法、领域,分析其所蕴含的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对我们了解域外文化,促进中西方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汉语中的英语借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突飞猛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满足交流的需要,大量独具特色的新词应运而生。

外来词(借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而迅猛发展。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来自英语的外来词日益增多,特别是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外文化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为词语的借用提供了多种条件。

中国成功加入WTO,也促使更多的英语词汇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从古至今汉语从英语中吸收的词汇举不胜举。

但是,“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一般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要从语言、语法、词汇、甚至字形上进行一番改造,使它适应现代汉语结构系统,成为普通话词汇的成员”。

概括而言,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汇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⒈音译词大部分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商标等和部分表示一般事物的非专有名词是通过拟声音译进入现代汉语的。

例如:咖啡(coffee)、沙发(sofa)、尼龙(nylon)、巧克力(chocolate)、迪斯科(disco)、基因(gene)、克隆(clone)等。

⒉意译词即保留英语词汇原有结构形式,按照其字面意思用相应的汉字表达出来。

这是外来词汇进入现代汉语的主要方式之一。

例如:电子邮件(E-mail)、网络援助(Net Aid)、软饮料(soft drink)、金领(golden collar)、热点(hot spot)等。

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探析

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探析

参考内容
在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存在和影响不容忽视。这些外来词的引入,不 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广泛的思想和交流工具。本次演示将从历 史背景、外来词类型、影响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对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进行深 入探讨。
一、历史背景
自19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大量英语词汇开始进入汉 语。最初的进入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政治等领域。例如,“”、“电脑”、 “民主”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互联网的普 及,英语外来词的数量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涉及到社会、经济、娱乐等各个领域。
3、对汉字书写和规范产生一定 影响
随着英语外来词的不断涌入,一些汉字的原有书写方式被改变,甚至出现了 一些不规范的汉字组合和书写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字书写的规范性和 美观度。
四、英语外来词的规范化问题
为了维护汉字的规范性和纯洁性,需要对英语外来词进行规范化处理。具体 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确定规范化的原则和方法
应明确规定英语外来词的借用方式和规范化原则,明确规定哪些类型的英语 词汇可以借用、哪些不能借用,以及借用时应遵守的书写和发音规范。
2、建立专门的英语外来词词典
可以编写专门的英语外来词词典,方便人们查询和学习规范的英语外来词。 此外,还可以为词典中的每个单词提供相应的英文原文和注释,帮助人们更好地 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
四、未来展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的普及,英语外来词在未来还将继续进入汉 语。我们应当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谨慎选择和引入英语外来词,以适应时代的 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我们也应该加强对英语外来词的研究和教育,使人们能够更 准确、更恰当地理解和使用这些词汇。
总结: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丰 富了汉语词汇,为我们的表达提供了更多选择。我们应该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加强对英语外来词的研究和教育,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浅谈外来词介入现代汉语的问题

浅谈外来词介入现代汉语的问题

科技信息阶层、某种职业的人服务的。比如对一个从未看过电影的人满口卡通、占士邦,对一个没上过学的老人大谈Jazz、摇滚、popmusic等外来词,只会让人费解、反感。结束语外来词是“异文化的使者”,是本族语言的必要的补充,也是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汉语在国际上的使用率仅次于英语,过多地在汉语书面语或口语中使用外来词会损坏汉语的国际形象。但维护汉语的“纯洁”反而又有可能限制语言的发展,限制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不少国家都在使用两种语言:一方面用本国共同语继承传统文化,一方面用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英语发展经济和科技,各国的报纸和电视也都注意使用本族语,同时使用外语传递外部世界的信息。在信息时代,双语成为国家现代化的需要,因此在中国也涌现了不少双语学校。总之,外来词给汉语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异民族的文化和知识感。所以我们应该保持正常的心态,合理地吸收和消化外来词。参考文献[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2]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胡开宝.英汉词典历史与汉语现代化进程[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2005[4]高燕.汉语外来词的名与实探析[J].长春: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5]郭鸿杰.英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语言认知研究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6]黄洪志.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可接受性及对汉语的影响[J].福州: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胡孙贵.外来词———新时代条件下对汉语的影响及我们的态度[J].武汉: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8]李慧玲.英语外来词规范问题的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上接第558页)当历史的画卷缓缓绘制本世纪最后十年时,从南到北、从东至西,伴随着“西学东渐”、西学冲击中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人们突然变得恋旧怀古,关于传统文化的讨论也日渐鼎盛,涉及的领域及研究课题颇广,国学热由此兴起。一、国学热的表现上世纪初,国学大师章太炎曾给国学下了一个定义:“国学即国故,就是本国固有学术的意思”[1]。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运转,国学也得到了不断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国学热呈现出不断扩展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直接表征。1992年初,北京大学正式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并着手筹办了大型学术集刊《国学研究》,并与美国南海公司合作拍摄中华文化系列讲座电视片。1993年5月,《国学研究》第一卷出版。199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署名文章,题为《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以《国学研究》第一卷为基础,报道了北京大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自此,在北大及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地反响。2002年4月,由张岱年老先生题写馆名的“安定门国学馆”在北京孔庙正式开馆;2003年12月“,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并发表甲申文化宣言;2005年11月19日,北大哲学系“乾元国学教室”正式开课。2006年伊始《,光明日报》设《国学》专版,大力推动国学的研究与传播。2.外围表现。张立文教授曾指出:“国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见证者和文化载体,其间有哲学的智慧、深邃的洞见、豁然的启示、成金的点化,培育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塑造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宗教信仰乃至风俗习惯。国学是中华民族生命智慧的源头活水,价值理想的理论依据,是重建新国学的累土基础”[2]。在国学兴起的历程中,孔子一直被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2004年7月,中国教育部宣布要在海外成立100所孔子学院。2005年9月28日,在孔子诞辰2556周年之际,全球首次联合祭祀孔子活动在世界各地同时展开,现今,随着孔子思想的不断传播,举办关于孔子的活动也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二、国学热的实质国学作为中华文明之根,就像流水一样,滋润着中华民族;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特有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在相当长的时段中引领世界历史发展的风骚。在现代看来,国学热的发展,究其实质而言,可分为以下两点:1.传统文化的自我反思。在五四运动以前,从未有人提出过反对孔教的问题,但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五四大师们开始感到要想实现真正的社会变革,就必须打破以孔教为核心的封建意识形态。陈独秀曾针对当时的情形说“:这腐旧思想布满中国,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对共和的理论、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的干干净净不可”。[3]到了文革时期,文化批判中的民族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相结合,使得人们与传统文化更为彻底的决裂。“文革”结束不久,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人们终于从“左”倾教条主义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从五四运动到本世纪80年代末,批判、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一直是思想文化界的主流。但进入9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形成了寻找和弘扬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国学热”。2.民族意识的自我觉醒。国学是中华国学是中华文明之根。所以,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增强民族意识的自觉性,建设现代新文化,就必须重振国学、振兴国学。然而,鸦片战争以后,传统文化的存在变得岌岌可危。但庆喜的是,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以后,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79年至2004年间,我国的GDP年均增长达到9.4%。而世界同期的年均GDP增长率仅为2.8%,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多。[4]经济繁荣发展不断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中国人文化复兴的强烈愿望。面对复杂社会矛盾,人们开始怀念过去那种呆板而平静、守旧而安定的生活模式,而新儒家思想及后现代思潮正好回应了此时国人复杂的心态,形成了一股研究传统文化的热潮。可以说,国学热的出现是我们民族意识的自我觉醒,是对我们中国百年沧桑历史的反思。三、国学在弘扬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辩证地看待国学。在当前的“国学”文章和“国学”宣讲中,既有专指儒学或孔子的,也有精华和糟粕不分的,可谓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国学”也好,传统文化也好,其中包括任何一种思想学说或思想体系,都有精华和非精华的成分。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不能用二元对立思维来看待国学,不能用某些极端的看法和做法而全盘否定国学,也不能因其火热而一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大肆宣扬它,而应自觉地选择一条在充分吸收先进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既不忘记本民族的地位,也不轻贱本民族的文化智慧,经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调适,使其成为新时代的思想文化资源,从而使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保持民族文化的认同。2.应正确地引领它,使其正常的发展。姜义华学者也指出,在文化上,提倡国学也好,提倡西学也罢,都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经由重新估定,重新构建,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命力。[6]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将其置于主体地位,对国学研究起到指导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既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其实质;又要认真研究国学、分辨出精华与糟粕。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弘扬了“国粹”,既有了科学的方法论,又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使国学能够真正地既保持民族的形式和优秀的文化遗产内容,又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参考文献[1]章太炎.国学概论[M].成都:巴蜀书社,1987.3.[2]张立文.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5-6.[3]陈独秀.旧思想与旧国体问题[J].新青年3卷3号,1917.5.[4]习明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分析[J].科教文汇,2007(6):156.[5]姜义华.近代以来国学的重估和重构[N].社会科学报,2006-4-13.如何看待国学热的兴起安徽大学哲学系程红何玲[摘要]国学是�

汉语中接受英语外来词的新倾向及其心理透视

汉语中接受英语外来词的新倾向及其心理透视

汉语中接受英语外来词的新倾向及其心理透视
金其斌
【期刊名称】《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13)001
【摘要】本文探讨了汉语中英语外来词译法的新趋向,即港台译法引入、专业术语进入普通词汇、音译增多、直接引用四种趋势,并就这些变化产生的文化心理进行了剖析.
【总页数】5页(P8-12)
【作者】金其斌
【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广东,深圳,5180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分析 [J], 巩丹丹
2.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可接受性及对汉语的影响 [J], 黄洪志
3.当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及其民族文化心理透视 [J], 徐宜良
4.浅析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J], 陈景瑞
5.汉语、修纳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对比研究 [J], 李开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借用与外来词分析

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借用与外来词分析

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借用与外来词分析现代汉语作为一个丰富多样的语言体系,词汇的来源也极为广泛。

其中,词汇的借用和外来词成为了现代汉语的一大特点。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借用和外来词进行分析,揭示其特点和影响。

一、词汇借用的基本概念词汇借用是指汉语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词汇并加以使用。

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语义、音形和语用等多个层面。

词汇借用可以分为直接借用和间接借用两种方式。

直接借用是指词汇在引入汉语时,保持原词的音形和语义不变;而间接借用则是指在直接借用的基础上,经过音形和语义的变化而形成新词。

二、外来词的特点与分类外来词是指汉语引入自其他语言的词汇。

外来词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满足新事物、新概念、新现象等的表达需求。

外来词具有以下特点:音形特点方面,外来词往往保留原词的音形特点,但也会根据汉语的音韵规律进行相应的调整;语义特点方面,外来词的语义往往与原词存在差异,需要根据语境适当理解;词类特点方面,外来词的词类多样,既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也包括虚词如介词、连词等。

外来词按照其引入的语言分类,可以分为英语借词、日语借词、法语借词等多种类型。

其中,英语借词是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一类外来词。

这些英语借词通常是因为英语是现代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主要语言,而对现代汉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词汇借用与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词汇借用和外来词的引入,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词汇借用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资源,使得汉语能够更好地表达新事物、新概念和新现象。

例如,手机、电脑等词汇的引入,丰富了汉语中关于通信和科技的词汇;外来词的引入还加速了汉语的语言变化,促使汉语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其次,词汇借用和外来词的引入对汉语的语言风格和文化造成了影响。

外来词的引入会对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产生冲击,部分外来词的使用方式与中文思维模式不完全匹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适度调整。

借用词和外来词的使用也反映出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改革开放以后,与外界的接触增多,海外的新文化、新思想、新科技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指称这些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语作为外来词大量地进入现代汉语。

外来词的产生并非现在所独有,其实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例如“葡萄、石榴、狮子、玻璃”等,就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后来各个朝代陆续有所借用。

现代汉语的外来词主要包括直接引用的原文字母形式、音译词、音译兼意译、半音译半原文的词汇等。

一、拿来主义——直接用外文字母近年来,很多人把像OK这样的口头用语挂在嘴边,成为“好”的常用替代词。

各种报刊杂志和社会用语中直接借用原文的现象趋势频繁,尤其是英语的缩略语,译成汉语冗长难懂,直接采取“拿来主义”,既简单又省心,补充到汉语词库里别具特色。

当今现代汉语中增加了不少属于英语缩略语的借用词汇,这些外来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逐渐增高。

例如:CEO(首席执行官)、CPU (英语“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缩写)、SOS (国际通用船、飞机呼救信号)、NBA (美国职业篮球赛缩写)、AC米兰队(意大利一支著名的足球队)、DNA (英语“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IQ (英语“智力商数”的缩写)、UFO (英语“不明飞行物”的缩略语)、MTV (音乐电视的缩写)等等。

诸如GDP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之类的词已经被国人普遍接受了。

二、拟声处理——音译词通常,英语词汇进入中文不是原装,大多数词汇要“去英语”化,符合中国的习惯模式才能被承认接纳,最后接受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音译是最简便的处理方式,按照英语词的发音转换成汉字,比如:英美人名,奥巴马(Obama)、布莱尔(Blair)。

还有地名,如:纽约,伦敦,加拿大等等,一旦确定,重要的政要译名不可随便改。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英语词汇的翻译,有的还很巧妙。

比如:粉丝、派对、咖啡、沙发、巧克力、模特、雷达等。

“逻辑” 这个外来语是当过民国教育总长章士钊老先生翻译拟定,他早年在《国风报》发表《论翻译名义》一文,第一次提出将西方“Logic”直接音译为“逻辑”,从此替代“名学”、“辩学”等译名。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这 充 分 说 明 了语 言 的 鲜 活 性 和 生动 性 。 英 汉 结 合 使 用 的 主 要形式有英语字母加汉字 ,如x 光 、o 形腿、V 字领 、A A 制、
我 国 作 为 一 个 改 革 开 放 的 大 国 , 随 着 与 世 界 交 流 T 恤 ( T — s h i r t )、 E 时代 ( e m e a n s e l e c t r o n i c ) 、C 语言 ( C
织)、C D( 光盘 )、U F O( 不 明飞行物 )等就直接 以音译或 I d e n t i t Y M o d e 1 ) 等 词 汇 。 还 有 字 母 缩 写 加 汉 字 的 形 首字母缩 略语 的形式进入 了我们 的语 言。汉语外来词 中英 式 , 如P C 业 ( p o 1 i C e c o n S t a b 1 e )、I T 业 ( i n f o r m a t i o n
语 外 来 词 汇 占 了 总 量 的一 半 , 这 是 不 可 忽 视 的 语 言 现 象 , 英 语 外 来 词 汇 不 仅 丰 富 了汉 语 的 词 汇 系 统 , 而 且 增 强 了 汉 语 的表 达 方 式 ,促 进 了汉 语 的发 展 。
t e c h n o 1 o g y )、I C 卡 ( I n t e g r a t e d C i r c u i t )、I P 地 址
世 界 第 一 通 用 语 言 ,把 英 语 作 为 官 方 语 言 的 国 家 遍 及 欧 、 也 有 部 分 的 音 意 结合 的 翻 译 是 在 音 译 的 外 语 成 分 之 前 或 之
美、亚 、非 、大洋洲 ,英语 已是世界科技 进步 ,国际经济 后加 上一个表示 事物 属性或类 别的汉语词汇 ,表 现 出汉语 发 展与文化交流 的必备工具 。而英语外来 词 已经是现代汉 对 外 来 词 汇 的 改 造 和 凝 聚 力 , 例  ̄ N b e e r( 啤 +酒 ) 、 g o l f 语 的一个组成 部分 ,现代汉 语对英语外来 词汇的吸收和利 用 是 一 个 逐 渐 扩 展 的 过 程 ,英 语 外 来 词 的 引 入 是 中 国逐 步 对 外交流 的体现 ,既顺应 了时代的发展 ,又体现 了现代汉 语的兼收并蓄。 二 、现 代 汉 语 中 的英 语 外来 词 ( 高尔夫+球 )等 。 ( 四 )英汉 相 结 合 英汉 结合的使用 使得汉语语言 中出现 了英语 的身影 ,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语现象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语现象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语现象李娜娜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摘要]汉语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表意文字的载体,具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汉语不断吸收外来语词汇,才有今天浩瀚的词汇量,也形成了丰富的生命力。

汉语吸收外来语在历史上有几次高潮阶段,到了近代,随着国门的打开,英语外来词被大量引进,在我国各行业之间大量使用,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

在今天的网络时代,英语外来词再一次被引到汉语中,丰富了人们生活,也使汉语的表达形式形成多样化。

[关键词]现代汉语;英语;外来词[作者简介]李娜娜(1980-)女,汉族,湖北鄂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

一、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外来词指的是母语之外的语言词汇,对汉语而言,包括目前世界通用的英语、西班牙语、法、得、俄、意大利等语言。

外来词被引进到汉语中,不是近代才开始,古已有之。

我国的汉语有丰富的词汇量,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壮大形成的。

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吸收周边民族语言词汇和外国词汇,才形成丰富的词汇量。

早在汉武帝时代,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在带回西域乐器和水果的同时,还带回了诸如“琵琶”“葡萄”“石榴”“狮子”“骆驼”这样的新词汇。

到了东汉,随着佛教的传入,一些和佛教相关的词语也被汉语吸收,像“轮回、转世、慈悲、投胎、佛陀、菩萨、阿弥陀佛、因果报应”这一类词汇,逐渐成为人们的口头语。

到了唐朝,我国对外交流越来越来越频繁,一些外来音乐传入我国,因而出现了“菩萨蛮”“苏幕遮”这样与音乐相关的外来词汇,这些词汇在宋朝的填词中,成为词牌的名称。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对汉语的影响开始于19世纪末,我国古老的国门被打开。

大量英语外来词进入我国汉语中,如果说佛教外来词影响了我国宗教,丰富了宗教词汇,唐朝的外来词汇丰富了我国的音乐词汇,那英语外来词对我国科学、军事、医学、政治、文学、音乐、数学、哲学这些学科的专用名词都产生了影响,丰富了这些学科的内涵表达,像细胞、坦克、雷达、阿司匹林、病毒、细菌、社会主义、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小提琴、交响乐、定律、方程式、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逻辑等。

论现代汉语外来词吸收方式的变化及原因

论现代汉语外来词吸收方式的变化及原因

论现代汉语外来词吸收方式的变化及原因作者:贺琛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1期摘要:现代汉语在对外来词汇进行吸收的变化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纯音译到意译、音译的表意化、纯音译和字母词,不同的变化表现了现代汉语的特点和社会进步对于现代汉语外来词汇吸收的影响。

现代汉语外来词吸收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现代汉语的自身特征、文化心理、社会进步。

关键词:现代汉语;外来词;吸收方式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巨大的包容性与创新性,在吸收外来词汇的时候,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吸收方式,并且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对于外来词汇进行优化和融合,表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包容性。

一、现代汉语外来词吸收方式变化(一)纯音译到意译现代汉语进行大量音译是从晚清到五四运动前后,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中华民族的爱国人士纷纷进行各种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各种新思潮、新文化涌入国家,具有新思想的词汇被现代汉语吸收。

当时大规模的西方文化给东方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尽快接受西方先进文化,对于外来词汇主要采用了音译的方式进行拿来,许多音译过来的词汇不仅仅冗长而且拗口,容易产生歧义,具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1]由于音译的严重缺陷和我国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人才的不断增多,意译由于更加符合民族习惯和特点并且表意清楚,逐渐替代了早期的纯音译,早期音译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也被“民主”和“科学”所代替,意译替代了没有联想意义的纯音译,使得外来词汇从单纯的拿来吸收到与中华文化进行融合,表现了外来词汇只有经过汉化,更富有中国民族风格才能够被更好的接受。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密切联系的外来词汇依旧保持了音译的形式被广泛使用,比如:巧克力、咖啡等。

(二)音译的表意化一种语言中事物的概念被翻译为另一种语言中的时候,纯音译的话只是彼此之间的发音略微相似,语音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意译更符合汉语的特点,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但是音译毕竟是接受外来词汇最基本的方式,而且很多外来的词汇无法进行完整准确的翻译,为了避免因为纯音译给理解带来的困难,在遵循音译的原则上尽量选取具有某种关联意义的字词来构成外来词汇,这样可以确保表意性汉子能够把握外来词的大概含义而且又可以顾及音译对于翻译和原词之间的音节对应要求。

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探析的开题报告

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探析的开题报告

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探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语言互通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需求。

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外来词在语言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外来词是指来自其它语言的词汇。

在现代汉语中,英语是最主要的外来词源之一。

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意义本论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探析,从词汇的来源、语义、形态等方面研究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影响。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首先,对于对英语外来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语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研究至关重要;其次,可以探究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应用情况,为汉语的翻译和教育提供帮助;最后,本文还可以为汉语的语言变化及其原因进行研究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析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应用情况:1.英语外来词的来源: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来源有哪些?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起源和发展情况如何?这一部分将对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来源进行研究,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2.英语外来词的语义及其扩展: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语义如何扩展?英语外来词的语义变化对于汉语的发展和语言变化有何影响?这一部分将从语义角度探讨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应用情况。

3.英语外来词的形态变化: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形态变化的规律和变化情况如何?英语外来词的形态变化对于汉语语法的影响如何?这一部分将从形态变化角度研究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应用情况。

四、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调查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搜集有关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应用情况的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

五、预期结果通过对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探析,本文预期得出以下几个结果:1.英语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与增加情况;2.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语义变化情况;3.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形态变化规律和变化情况;4.英语外来词对于汉语语法和文化的影响。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英源外来词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英源外来词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英源外来词王永明【摘要】外来词是语言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近现代汉语中的英源外来词展现反映了中国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英源外来词被广泛认同可以分为四类:音译词、意译词、音意兼译词和字母词.【期刊名称】《潍坊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5)005【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英源外来词;汉语;词汇学分析;借词【作者】王永明【作者单位】伊万弗兰科国立大学,利沃夫7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外来词又称借词,是语言发展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民族交流与融合的产物,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也会相互影响和渗透。

当某些事物的名称在交际另一方使用的语言中并不存在时,该语言就会从其他民族的语言中借用词汇,这些借自其他语言的词汇便被称为外来词或借词。

外来词对丰富和发展各国家和民族的语言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如美国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的观点“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

随着国家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不同的语言之间也必然会相互影响渗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吸收和使用外来词成为语言词汇变化的重要因素,即语言通过外来语词汇的借入来丰富自己。

本文拟就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的词汇特征展开分析探讨。

一、英源外来词研究先驱们的研究成果(进入汉语的英源外来词词汇收集简要回顾)相比较而言,近现代特别是近一百年来,英语外来词汇借入汉语的数量大量增加,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被翻译成汉语。

大量外来词的涌入,催生了汉语外来词词典的诞生。

1958 年,高明凯、刘正琰的先河之作《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文字改革出版社)一书中列举了英法德日俄意西班牙等国以及我国满蒙藏维各语言的外来词1500 余条。

这些外来词中也包括了一些货币和度量衡名称。

比较有影响的外来词词典有:刘正琰、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编写的《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年出版),该词典是较早一部较权威汉语外来语词典,根据史有为统计,该字典共收录古今汉语外来词11639 条,其中英源词5456 条,其中已进入日常交际的一般借词达340 个,(史有为:“汉语外来词”,商务印书馆,2000 年,第186 页)并且提供了原型词。

汉语中的英语词汇渗透

汉语中的英语词汇渗透

汉语中的英语词汇渗透当代汉语中每年出现1000个左右的语文性新词语。

gene、carton、e-mail、开party……这些词汇本来是源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现在被汉语吸收并接受,并成为汉语中运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汉族与外民族的语言文化接触也更加密切,许多外来词频繁地出现在日常交谈中,逐渐被人接受,并被广泛使用。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凡是社会上出现了新的东西,它们就一定会千方百计地在语言中表现出来。

外来词正是这种新“东西”在语言中的特殊表现。

外来词,也叫外来语或借词,指“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它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而迅猛发展。

外来词,特别是英语外来词,通过各种渠道涌入现代汉语,数量日渐增多,随时随处可见,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

一、汉语所吸收的英语外来词许多都是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新事物、新产品不断涌现,这些在外来词吸收上可以得到明显反映。

如在饮食方面:绿色食品(green food)、肯德基(Kentucky)、麦当劳(McDonald’s)等。

英语词汇运用到艺术、娱乐、体育方面,如:爵士乐(jazz music)、肥皂剧(soap opera)、迷幻摇滚乐(acid rock)、摇滚舞音乐(big beat)等。

大众传媒迅速发展使不同文化相互融合,有关西方道德文化价值观念的词也不断涌现:代沟(generation gap)、文化差距(culture gap)、单身母亲(bachelor mother)、应召女郎(call girl)、嬉皮士(Hippies)、雅皮士(Yuppies)、荫皮士(Yuppies)、朋克(punk)、裸体飞跑(streaking)等。

新的科学理论的创立和新技术的出现也产生了一批新词:高科技园(hi-tech park)、硅谷(silicon valley)、传真(fax)、激光打印机(laser printer)、电视电话(videophone)、IC (集成电路)、DNA(脱氧核糖核酸)、试管婴儿(test-tube baby)、克隆羊(clone sheep)等都是近年才出现的新词。

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浅谈

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浅谈

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浅谈作者:陈师瑶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19年第03期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大量英语外来词涌入汉语。

本文总结了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借入领域,并从词义层面分析了英语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

关键词:英语外来词;词义;扩大;缩小;词性褒贬作为人类交流的媒介,语言并非一层不变。

相反,语言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跟随人类的活动在不同民族间转换渗透。

在这个过程中,外来词产生了。

外来词,或外来语,也称借词,是“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大量英语外来词涌入汉语,丰富了汉语词汇。

一、涉及领域1.日常生活领域T恤(T-shirt)、比基尼(bikini)、牛仔裤(jeans)、星巴克(Starbucks)、麦当劳(McDonald’s)、吐司(toast)、可乐(cola)、自助餐(buffet)、软饮料(soft drink)、培根(bacon)、奶酪(cheese)、香波(shampoo)、隱形眼镜(contact lenses)、空客(airbus)、地铁(metro)、波音飞机(Boeing aircraft)、超市(supermarket)、汽车旅馆(motel)等。

2.艺术文化领域摇滚乐(rock)、爵士乐(jazz)、芭蕾(ballet)、尊巴(zumba)、健身(fitness)、吉他(guitar)、小提琴(violin)、蹦极(bungee)、高尔夫(golf)、肥皂剧(soap opera)、奥林匹克(Olympic)。

3.专业科技领域硅谷(silicon valley)、高科技园(hi-tech park)、视频通话(video call)、试管婴儿(test-tube)、集成电路(IC)、数据库(data bank)、智能手机(smart phone)、激光打印机(laser printer)等。

4.社会领域派对(party)、社区(community)、代沟(generation gap)、蜜月(honey moon)、白领(white collar)、丁克(DINK)、雅思(IELTS)等。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作者:刘文珍来源:《校园英语》 2018年第50期【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发展,众多英语词汇涌入了汉语中,丰富了汉语言,但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汉语的纯粹,英语外来词始终保持补充的地位。

【关键词】汉语词汇;英语;外来词【作者简介】刘文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本身是按照自身的规律随时随地都在变化和调整。

随着全球国际化的发展,不同语言进入彼此国内已是必然现象。

现谈谈汉语中英语“外来词”。

英国曾凭借其强大势力影响整个世界,在经贸、科技、文化上影响着汉语,英语外来词一般会有多种形式在汉语中存在,主要盛行有两种方式:1. 在汉字形体的掩饰下行使英语赋予它的含义,即音译词和一些汉语无实际意义的意译词,也包括音译加表意,如beer(啤酒);2.明目张胆地以原形原音示人,即字母词,也包括英汉合成词,如B超。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科技医疗外国的科学技术先进,新发现、新发明层出不穷,而汉语中却没有现成的词与之对应匹配,或者匹配的词用起来太麻烦,索性就用外来词。

如:马达(motor),盘尼西林(penicillin),凡士林(vaseline),克隆(clone),基因(gene),DNA(脱氧核糖核酸),因特网(internet),赛博(cyber,泛指一切与电脑、网络技术有关的),艾滋病(AIDS:Acquired Immure Deficiency Syndrome,获得性免疫功能丧失综合症),CT(机)(Computerized Tomography,电脑断层扫描),DVD(Digital Vision Disc,数字式激光视盘),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等。

另外有一些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也有对应词,只是因为使用起来比较时髦,所以与汉语平分秋色,如:引擎(engine,发动机),伊妹儿(E-mail,电子邮件),拷贝(copy,复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一个民族语言借用、吸收另一民族的词语,是语言的普遍现象。

历史上汉语在自身的发展中,很早就有吸收外民族词语的传统,并在不同时期借鉴和吸收了许多外来词。

外来词的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汉语的面貌。

有些外来词经过吸收、融合和同化,人们在长期的使用之后甚至感觉不到它们是来源于外民族的语言。

本文分析探讨了现代汉语借用和吸收外来词的途径和方式,分析了新形势下现代汉语在外来词影响下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并对当今社会大量使用外来词的现象做了简要的分析。

1.引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随着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语言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

在语言的动态变化中,词汇的变化是最敏感、最快捷、最频繁的。

吸收和使用外来词成为语言词汇变化的重要因素。

借用外来语是语言词汇发展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英语中的外来语词大约占其词汇量的一半。

“外来词”这一术语,有多种叫法,如“外来语”(1902年从日语中的汉字借到国内)、“借字”、“借词”(源于英语中“borrowed word”,“loanword”等术语,英语中只要词源是外族的本族词语都被当作外来词)、“音译词”、“外来概念词”(相当于意译词)等。

外来词是不同语言文化交流、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产物。

吸收和使用外来词是一个民族语言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

任何一种语言,在与外族的社会交流中,都会受到外族语言的影响,吸收一定数量的外来词语,以丰富本族语言的词汇系统,增强自身语言的表达能力。

“一个民族语言借用、吸收另一民族的词语,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自古有之,各民族语言皆有之”[1]。

历史上汉语在自身的发展中,很早就有吸收外民族词语的传统,并在不同时期借鉴和吸收了许多外来词。

有些外来词经过吸收、融合和同化,人们在长期的使用之后甚至感觉不到它们是来源于外民族的语言。

外来词的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汉语的面貌。

2.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主要方式语言的发展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就是新名词的产生。

一种新名词就表示一个新的事物。

人们在和别的民族交往过程中,不断会传递一些新的词汇。

汉语吸收外来新词汇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翻译来表达新的外来词。

从表达方法看,现代汉字是“表意和表音文字”。

汉字既有表意功能,又有表音功能。

因此,外来词有音译词和意译词或音意兼译词等形态。

2.1通过音译借用吸收。

由于语音系统的差异,汉语也是按照自己的语音系统对外来词进行了吸收改造。

纯音译词。

语音和语义全部借自外族词,有时也叫做纯借词,这是狭义的外来词。

例如,“歇斯底里”,这四个字内部并无一定的语义关系,它只是音译了英语(hysteric)。

再如:罗曼蒂克(romantic)、吉他(guitar)、布丁(pudding)、巧克力(chocolate)、克隆(c1one)、比基尼(bikini)、麦当劳(Mc Dona1ds )、拜拜(bye bye)、马拉松(Marathon)、高尔夫(golf)、坦克(tank)、雷达(radar)等。

2.2通过音意兼译。

2.2.1音译加义标。

传统意义上的音译兼意译词,也就是音译加义标(义标表示这一个词的类属),词的前一部分借用原外族词的读音,后一部分采用汉语固有的语素表明词的类属,音译部分为三音节或多音节的。

在使用过程中,义标有时可以省略不说。

例如:艾滋病(AIDS)、桑拿浴(sauna)、芭蕾舞(ballet)、踢踏舞(tittup)、蹦极跳(bungee)、啤酒(beer)、酒吧(bar)等。

2.2.2将原外语词的一部分音译,另一部分意译。

这些词语中的语音形式一部分借用外族语词相对应的部分而另一部分则意译外族语词相对应部分。

例如:冰淇淋(ice cream ),“冰”是意译“ice-”部分,“淇淋”是音译“-cream”部分。

再如,“因特网(Internet)、摩托车(motorcycle)、新西兰(New Zealand)”等。

2.2.3谐音加表意的外来词,严格说这部分词不能算真正的“兼意译”,因为这些谐音翻译过来的词字面义与原词义相去甚远,只是在保持语音同原词相近的前提下,采用谐音的方法进行翻译,利用汉语文字的表义性,使人产生联想,表达或诙谐或讽刺或美好等含义。

如:“黑客”(hacker)、“托福”(TOE FL)、“雅思”(IELTS)等。

2.3通过意译改造融合。

汉语具有强大的吸收和同化能力,对外来词的吸收并不是对原义进行照本宣科。

“意译词既指称了外来事物,构造上又符合汉民族的语言习惯和构词特点要求,词形简短而意义明确,便于理解记忆,具有很多优点,比音译更有发展前途,因此意译己成为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主要方式,许多音译外来词,后来都被意译词取代了。

”[2]意译按照汉语的语素和组合规则来进行语义合成,意译词与汉语中很多词语一样,具有语义透明的特点,词的总体意义很容易从组成成分的意义推得,这是汉语语素单音节的特点使之然,因此汉语更倾向于用意译的方法吸收外语词。

根据统计,在《外来语词典》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中有好多意译词最早是由日语借用过去的,然后再从日语辗转借用到汉语系统中的。

例如,把英语“德谟克拉西(democracy)”译为“民主”,把“赛因思(science)”译为“科学”。

再如,“传真(fax)”、“安乐死(euthanasia)”等。

还有一种方法是“摹借”,即仿译词(直译)。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词汇部分中指出:“摹借是把外语中的一个词(或一个成语),用同样的构成方式搬到自己的语言里来”[3]。

这种词往往有两个以上的构成部分,摹借的时候就按照这些构成部分进行意译,然后拼凑成词。

如英语railway中的rail意为铁条,way意为路,合起来就译成铁路。

蜜月(honeymoon),其构成成分是直译,同外语原词对应,如将“honey”直译为“蜜”,将“moon”直译为“月”,结构形式也是直接照搬,同外语原词同构,如原词“honeymoon”,译词也作“蜜月”。

再例如:“马力(horse power)、篮球(basketball)、白领阶层(white collar)、超市(supermarket)”等。

2.4字母词形借词。

在借入语词读音的同时还把词的书写形式一并借入,可以分为两大类:2.4.1中英文混形词。

该词的一部分借用原词形,另一部分加上汉语的词来标明它的所属和性质,如“BB机、AA制、BASIC语言、VCD光盘、SOS儿童村、IBM公司”。

2.4.2直接使用英文的缩略形式,保持原词词义、词形不变的一种外来词,这是最彻底的一种借入方式,完全采用外文字母标记词语。

如“IT、MTV、CEO、CD、WTO”等。

一般的外来词经过汉语的吸收、使用和同化后,往往会改造成地道的汉语词汇,有的就演化为“外来概念词”,有的保留外来语的形态,但大都变成了汉语的基本词汇。

例如大家所熟悉的“可口可乐(英Coca Cola)”,《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将其解释为“流行的非酒类充碳酸气的饮料”,而音译汉字则表达出了“可口美味,饮而生乐”的含义;同为饮料的“雪碧(英Sprite)”则从另一个方面让人感到“清爽似雪、晶莹如碧”。

不仅音译词如此,某些音译兼意译词的声音部分也有这种情况。

如“保龄球(英bowling)”,选取“保龄”二字,其“保持青春年龄”使人不由联想到了“保健、青春永驻”等意思。

3.新形势下英语外来词使用的特点及对汉语的影响英语作为一种快速传播的国际化语言,深刻地影响到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外文化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为新词语的借用提供了多种条件,外来词的借用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大量的英语外来词借入到汉语中来。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尤其是近几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外来词涌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加深,新事物、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源源不断地从西方涌入中国,而表现这些新事物、新概念、新方法的外来词也随之而来。

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外来词语能通过各种媒体进入汉语,极大地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许多外来词语(主要是英语外来词,这与全民学英语有关)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熟悉。

2004年12月6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杨光接受《瞭望东方周刊》的专访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语言受到了外来语的影响和冲击,每年至少可以进来一千到两千个新词语,包括许多字母词。

中科院有专门的科技名词术语委员会。

我们也有专门的科研组,收集整理、规范研究新词语并适时进行规范引导。

”应该看到,大量不同形态外来词的引入和使用对汉语言文字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普通百姓平时口头交际用语中不难发现,说“拜拜(bye bye)”的似乎比说“再见”的多,况且从幼儿时期就开始操练。

年轻人见面看到对方穿着入时,一定会赞叹地说“哇塞(Wow),好酷(Cool英语表示好,棒)啊!”。

技术人员往往说的是“IT行业”的词。

官员们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可能就会直接用“APEC”表达。

“麦克风”(microphone)作为一种外来的新事物,中国原来没有,“麦克风”是最早的音译,后来改用“话筒”,“麦克风”几乎已从我们的语言中退出,但现在人们又开始越来越多地用“麦克风”,还发展出“耳麦”、“麦霸”等等。

同样,“巴士”(bus)也是一种车的音译,早已被“公共汽车”、“面包车”取代,但现在又“卷土重来”,有“大巴”、“中巴”、“小巴”,还有的城市成立了“巴士公司”。

人们通过看电视认识或户外广告记住很大一部分商业品牌词语外来词,例如:“金利来、耐克、潘婷、松下、雪碧、舒肤佳、高露洁、乐百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皮尔·卡丹”[4]。

由于英语外来词的渗透,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英语的影响,大量新兴类词缀的出现是英语外来词影响下出现的一大特点。

一部分外来词进入汉语后参与构词,从而成为汉语的词缀。

如“卡”(card)是早先就引进的外来词,可是随着各式各样的卡在中国频频出现和使用,利用这一词语再次参与构词,形成了一个“卡”词族,如“借记卡、提款卡、银行卡、金融卡、社保卡、电信卡、条码卡、电子贺卡、手机卡、电话卡、积分卡”,以至于社会上出现了专门的“持卡族”。

再如“平台”(plateform),由它二度参与构词形成的新词语有“对话平台、信息平台、服务平台、经济平台、通信平台、交换平台、对接平台、考试平台”。

这些外来词参与二度构词的能力很强,往往能够利用汉语构词时的类推机制形成新的词族。

再如最初只是为了记录英语当中“bar”这一词语的发音,由于与表示义标的“酒”字组合在一起表示“西餐馆或西式旅馆中卖酒的地方”,由于这一个词语的高频使用,“吧”意义渐渐泛化取得了“小型的休闲场所”、“地方”的意义,在这一意义之上构成的新词有“咖啡吧、冰吧、果吧、玩吧、书吧、画吧、氧吧、网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