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咪寨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59ba3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4.png)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引言•煤矿地质概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目录•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水资源评价与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1目的和背景23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资源开采与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因此进行煤矿水文地质调查十分必要。
本次调查旨在查明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范围和方法研究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为某矿区及其周边区域,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
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收集资料、现场踏勘、钻探、抽水试验、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其中,钻探是本次调查的主要手段,共完成了3个勘探钻孔,并进行了抽水试验。
地球物理勘探包括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两种方法,以查明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和地质构造特征。
02煤矿地质概述该煤矿位于XX省XX市XX县,地处XX山南麓的丘陵地带,距离XX市约XX公里。
煤矿位置该区域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地形最大高差达XX米。
地形地貌煤矿位置和地形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该区域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内,经历了多期次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
矿区地质构造特征该煤矿所在区域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了以断裂和褶皱为主的地质构造特征。
其中,断裂主要有XX断裂和XX断裂,褶皱主要有XX褶皱和XX褶皱。
这些构造对煤层的形成和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煤矿地质构造该区域主要由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组成,其中侏罗系地层中分布着大量的煤层。
该煤矿的煤质以中高灰分、低硫分、低磷分为主,其中烟煤的发热量较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利用价值。
同时,该煤矿的煤质受到后期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变化。
含煤地层煤质特征含煤地层和煤质03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报告应详细描述地下水的类型,如基岩裂隙水、岩溶水等,并给出其分布范围。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分析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径流路径和排泄方式,阐述其对煤矿开采的影响。
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651f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6.png)
将矿区内的地下水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潜水含水层、裂隙含水层等。
地下水系统划分
详细描述每个地下水系统的特征,包括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
系统特征描述
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的划分及其特征
地下水类型
根据矿区的地质和水文条件,确定矿区内的地下水类型,如潜水、裂隙水等。
分布特征
描述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包括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区域分布、埋藏条件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宣传教育
06
水文地质图件编制与报告编写
基础图件
应包括地形地貌图、气象水文图、区域水文地质图、矿区水文地质图等;
专门图件
应包括含水层分布图、地下水位等值线图、地下水流向图、地下水动态变化图等。
水文地质图件编制内容及方法
水文地质图件编制要求及规范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
01
02
03
04
05
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04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与技术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调查
地层与构造调查
地下水类型及储量调查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查明地层层序、岩性、接触关系及构造特征。
确定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储量。
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包括隔水层、含水层、涌水通道等。
建议
优化开采方式
报告建议优化矿山的开采方式,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具体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开采区域、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和工艺、减少废石和尾矿的排放等。
加强环境监管
为了保护当地环境,报告建议加强对矿区开采活动的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格限制超标排放和非法开采行为。同时,应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矿区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894f6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e.png)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⒈引言
⑴背景介绍
⑵调查目的
⑶调查范围
⑷调查方法
⒉煤矿概况
⑴矿区位置
⑵矿区地质情况
⑶矿区煤层情况
⒊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⑴自然水系概述
⑵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⑶矿区地下水位分布与变化规律
⒋水文地质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⑴矿区地下水位观测点布设
⑵地下水水质采样与分析方法
⑶地下水位和水质数据处理
⒌地下水资源评价
⑴矿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⑵矿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评价
⑶矿区地下水岩层压力评价
⒍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⑴矿区水文地质影响评价
⑵矿区地下水水质污染评价
⑶矿区地下水开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⒎水文地质调查结论
⑴矿区地下水位变化趋势
⑵矿区地下水质状况评价
⑶矿区开采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
⒏附件
附件1:矿区地下水位观测点布设图
附件2:地下水水质采样分析报告
附件3:矿区地下水位和水质监测数据
法律名词及注释:
●地质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法,是为了管理地质工作,保护地质遗产,促进地质科学研究与利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法律。
●水利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是为了管理水利事业,维护水资源安全,保护水环境,促进水利科学研究与利用,发挥水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而制定的法律。
●矿业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法,是为了管理矿业资源,推动矿业科学研究与利用,维护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e8aae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1f.png)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目的和任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对煤矿矿井水害防治工作的监管,督促各矿做好水害的防治工作,有效避免煤矿水害的发生,营上镇大树脚煤矿对该矿井水文地质进行初步调查,查明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充水因素,预测矿井涌水量,为矿井建设和安全生产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此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1.收集矿区以往地质、勘探资料及矿井开采的有关资料;2.调查矿区气象、水文及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情况;3.调查矿界范围内及以外100m内的老窑、泉水点、废弃井巷的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并对积水情况进行调查、预测;4.调查矿界内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河流、水库、含水层和隔水层特征,断层富水性、导水性;5.分析矿井充水因素,论述充水特征;6.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7.对矿井涌水量进行分析预测,并实地进行矿井涌水量观测,提出矿井防治水方案;8.编制《富源县营上镇大树脚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及相关图件。
第二节成立调查领导小组我矿为改扩建矿井,于2010年3月26日取得煤矿开工备案回执,同年4月2日下发开工通知,4月18日正式组织施工建设,设计能力为9万吨/年,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9.1年,开采煤层为K19、K19+1、K20、K21等四层煤。
开采标高为+2050m 至+1700m水平,矿井设置一个主水平、一个辅助水平,主水平标高+1860m,辅助水平标高+1920m,矿井采用分区式布置,平均走向长约560m,平均倾斜长约600m。
井田范围为2.1527km2。
即:水文地质调查小组组长:向绍荣(法人)副组长:向乔怀(矿长)、尤荣方(技术负责人)成员:蒋国普、向绍奎、王学礼、陈正朋、张爱国、蒋石稳、郭加旭、邓全礼第三节位置、范围和交通一、位置、范围大树脚煤矿位于云南省富源县城东南140°方向直距32.5km,行政区划隶属云南省富源县营上镇管辖,地理坐标:东径104°24′20″~104°25′00″北纬25°25′49″~25°27′22根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12月6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300002009021120005555),采矿权人:富源县营上镇大树脚煤矿有,矿山名称:富源县营上镇大树脚煤矿有限公司大树脚煤矿,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模:9万吨/年,矿山面积:2.1527 km2,有效期限:1年(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开采深度由+2050m至+1700m标高,共有11个拐点,见表1-1。
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a4e61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b.png)
水闸门设计及安装建议
总结词
水闸门是矿井防治水的重要设施之一, 需要合理设计及安装。
VS
详细描述
水闸门的设计需要考虑井筒直径、井壁结 构、水压等因素,并采用可靠的止水材料 和密封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水闸 门的精度和稳定性,并进行严格的测试和 验收。
水文地质资料整理及防治水措施建议
总结词
全面整理水文地质资料,提出针对性的防治 水措施建议,是矿井防治水的关键环节。
矿井充水强度与规律
分析矿井充水的强度和规律,包括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为 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矿井涌水量预测
01
02
03
预测方法
介绍矿井涌水量预测所采 用的方法,如数值模拟、 经验公式等。
预测结果
给出矿井涌水量的预测结 果,包括不同开采阶段的 涌水量预测。
应对措施
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应 的应对措施,如建立排水 系统、加强水文监测等。
地质钻探。
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水文 地质条件的评价方法,特别是在复杂地 质条件下如何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矿井
涌水量。
对于已经确定的注浆加固区域,需要进 行详细的施工设计和实施,以确保矿井 的安全生产。同时,对于其他可能存在 的安全隐患区域也需要加强监测和研究
。
06
CATALOGUE
参考文献
矿井水文地质调 查报告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区域地质概述 •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 防治水措施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CATALOGUE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了评估矿井开采活动的潜在水文地质风险,本次调查旨在 收集和分析矿井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数据,以提供关于地下 水资源、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详细信息。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08fc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9.png)
1. 建立健全煤矿水文地质档案,全面掌 握煤矿所在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2. 采用先进的探测和监测技术,加强对 地下水系统的监测和管理。
THANKS
感谢观看
水温
该煤矿区域的水温一般 在15-20摄氏度左右, 水温较为稳定。
水压
该煤矿区域的水压较高 ,一般在2-3MPa左右 。
水量分析
01
补给来源
该煤矿区域的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其中,大气降水
为主要补给来源,占全年补给量的70%以上。
02 03
储存量
该煤矿区域的地下水储存量较为丰富,但分布不均。其中,砂岩含水层 和石灰岩含水层的储存量较大,但受到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可 利用的储存量有限。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煤矿水文地质条件 •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结果 • 煤矿水文地质问题及解决方案 • 结论与建议
01
CATALOGUE
引言
项目背景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水害问题严重,给煤 炭生产和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因此,开展煤矿水文地质调查 对于保障煤炭生产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估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为矿 井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项目重要性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对于保障煤炭生产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矿井安全生 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有效降低或避免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
XXX煤矿水文地质调查
![XXX煤矿水文地质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4a62cc59be23482fb4da4cb8.png)
XXX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为了确保本矿安全生产及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同时为防治水、探放水提供必备的依据,本矿通过深入实地勘测及对周边能给我矿带来水患威胁的报废矿井的情况进行调查。
具体情况如下:一、水文地质特征本矿区主要由下石炭流地层组成的平缓丘陵溶蚀地貌,顶部往往基岩裸露,溶沟、溶蚀现象普遍,地形起伏不大。
地表标高自+365~+290m,相对高差75m,矿井为斜井开拓,井筒穿越梓门桥组和测水组地层,虽然梓门桥组含水层含水丰富,但距主采煤层较远,且煤层比较平缓,无煤系地层风化带,同时含煤地层测水组本身为良好隔水层,矿井驻外水不大,一般随大气降水强度变化而变化。
因而旱季排水量小,暴雨时排水量增加,主要充水因素是井筒穿过组地层,而从各层流入井下。
根据我矿多年水文资料,矿井正常涌水量7m3/h,最大涌水量为14m3/h。
二、矿井充水因素(1)大气降水本矿区煤层埋藏较浅,在开采浅部煤层时,由于采动而产生裂缝,使大气降水易于沿裂缝涌入地下造成矿井涌水量增大,因此大气降水是矿坑充水的主要补给因素。
(2)组含水量该含水层位于煤层顶板之上,含中等的岩溶裂隙水,局部地段含水较富。
但含水深度有限,一般至下部或深部存在不含水段,厚度一般有20-30m,最厚有70-100m,在正常情况下,该层地下水也不能对矿井直接充水,只能井筒充水。
(3)老窑水老窑及采空区蓄水是本矿矿井充水的实发性补给源,我们的调查情况是,因本矿区煤层向西南倾斜,对于东北方向自10多年前报废,但此老窿水经我矿于2007-2008年多次排放,所存水量已不多,只有少量下部废巷积水,西南方向积水属我矿区下部,但积水如果超过+270m,当采矿误穿老窿水时易发生水害。
因此,开采时必须采用探放水的方法,以防老窿水事故的发生。
3、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综上所述,本区含煤地层测水组含水性弱,该组上部不含煤段只局部含微弱的风化裂隙水,中部含煤段是良好的隔水层。
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断裂构造不发达,当地侵蚀基准面积标高为+280m左右,可采煤层大部分位于侵蚀其次面以下,区内地表水系和水体发育一般,地表水与地下含水层水力联系甚微,故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属充水岩层以岩溶裂隙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7bf91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3.png)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煤矿名称】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第一章前言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是为了深入了解煤矿的地质构造、地下水文特征以及地下水对煤矿生产的影响而进行的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煤矿名称】煤矿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第二章调查范围与目的1.调查范围:________包括【煤矿名称】煤矿及周边区域。
2.调查目的:________了解煤矿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评估地下水对煤矿生产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
第三章调查方法与数据采集1.调查方法:________采用现场勘察、地质钻探、水文观测、实验室分析等综合调查方法,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
2.数据采集:________收集地质资料、地下水位、水质、水量、水文地质勘探数据等。
第四章煤矿地质构造分析1.地质概况:________【提供煤矿的地质特征、地层分布、构造形态等相关信息】。
2.矿区构造特征:________【描述矿区的构造特征及对煤矿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
第五章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分析1.地下水位:________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分布特征及季节性变化等。
2.水文地质特征:________描述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水文特征等。
3.地下水动态分析:________分析地下水的产生与补给来源、流向及补给强度等。
第六章地下水对煤矿的影响评估1.地下水对煤矿生产的影响:________分析地下水对采掘工作面的影响、对瓦斯抽采和煤矸石处理的影响等。
2.地下水防治措施建议:________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地下水防治的对策建议与技术措施。
第七章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________1.相关地质地图、地下水位测量记录及水文地质调查数据。
2.实验室分析报告及水质监测数据。
3.其他相关资料。
第八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________注释1。
2.法律名词2:________注释2。
3.。
xx煤矿周边矿井水情水患调查报告
![xx煤矿周边矿井水情水患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399310f0740be1e650e9aa0.png)
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周边矿井水情水患调查报告二〇一四年六月一日会审签字表单位签字时间矿长技术负责人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编制审批意见:xxx煤矿周边矿井水情水患调查报告为了确保我矿的安全生产,掌握我矿周边矿井的巷道布置情况、煤炭回采情况及可能积水情况等资料,防止我矿出现老窑透水等安全事故。
我矿组织相关人员对矿井周边的煤矿进行了走访和实地勘测,其调查情况如下:一、调查时间2014年5月29日、30日、31日。
二、参加调查人员xxx、xxx、xxx、xxx、xxx、xxx三、调查方式对周边矿井的封闭情况,井口位置、方向、开采深度及井下巷道和方向等进行询问、调查和走访了解,采用手持式GPS定位仪对相邻矿井井口位置进行实地勘测记录;并对各老窑及现存矿井采空区(老巷道)相对应地面进行踏查。
四、调查情况(一)相邻矿井情况和水情水患分析相邻矿井多为平硐+暗斜井开拓,少数为斜井开拓,多数开采8#煤层。
一般是沿倾向掘进100~200m后,再沿煤层走向掘进,采用后退式开采。
巷道有不同程度的坑木支护,多数矿井有绞车提升设备、抽水设备、通风设备,使用矿灯照明。
1、xx煤矿(1)井口坐标:X:xxxxxx,Y:xxxxxx,Z:xxxxxx;(2)与本矿位置关系:处于xxx煤矿井田中部;(3)xx煤矿年产3万吨,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开采3#、8#煤层,3#煤平均煤厚1m,8#煤平均煤厚3.2m,斜井方位84°,煤层倾角10~15°,开采最低标高至+280m,产煤情况不清,属于闭坑矿井。
据调查了解,矿井+400m以上的3#煤层和+280m以上的8#煤层全部开采,形成采空区,但是在+350m以上的采空区均无积水,积水区主要是+280m至+350m的8#煤采空区。
我矿是经“xxxxxxxxxxxxx煤矿”、“xxxxxxxx煤矿”、“xxxxxxxxx煤矿”三个矿井进行资源整合而成,原xx煤矿开采情况比较清楚,在开采过程中,留设相应防隔水煤柱,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原xx煤矿的采空区水防治水工作。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111efae33687e21ae45a942.png)
XXX煤矿水文地质情况调查报告一、概况本煤矿概括情况坐标如下二、自然地理条件1、地势矿区地势总体是北部或北西部较高而南部或南东部较低,呈向南倾斜,区内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大隆组和三叠系下统夜郎组分布地段地形较陡,煤系地层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分布地段较缓,含煤地层多被第四系残坡积物所覆盖,最高海拔标高2121.4m,最低海拔标高1790m,最大相对高差约331m。
2、气象矿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长夏短、春秋相近、多雾、多阴雨、少日照。
根据XX县气象局多年统计资料,本区年平均气温11.8℃,极端最高气温34.5℃,极端最低气温-9.3℃,年平均相对温度84%,年平均降水量1126.71mm,雨季(5~9月)降水量占75.3%,日最大降水量101.2mm。
3、地表水体xx县xx乡xx煤矿,所在区域位于贵州西北部,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六冲河支流,区内地形以中山为主,内部多盆地缓坡,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如溶丘、洼地、溶斗、伏流分布普通,区内地下水主要可分为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分布于裸露岩溶山区,泉水流量大、裂隙水为大气降水渗入分化裂隙,构造裂隙而形成,泉水流量小。
xx煤矿区内无常年性河流等大的地表水体,但北西---南东向冲沟发育,地表沟溪水、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最终通过岩溶、漏斗、落水洞、裂隙、导水断裂等形式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溶蚀裂隙含水层中,另一部分则以岩溶泉的形式流出矿外,排泄到六冲河中。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通过风化带、裂隙、洼地、漏斗、落水洞等渗入地下,形成基岩裂隙水、溶洞水、其运动受地表、地下水分水岭、局部侵蚀基准面、岩性和地质构造等的控制,总体由北、北西向南、南东方径流。
4、地貌矿区为溶蚀侵蚀中山沟各斜坡轻微切割地貌,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上统茅口组(P2m)、龙潭组(P2l)、长兴组和大隆组(P3c+d)以及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中的碳酸盐覆盖范围广,峰丛、洼地、溶洞等喀斯特地貌较发育,在逆向坡地带易形成陡崖、陡坡、龙潭组(P3l)含煤地层等经多次风化剥蚀形成低凹或缓坡地形。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4a0a68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d.png)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煤矿的水文地质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评估矿区水资源的状况和可持续利用的潜力。
通过对煤矿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为煤矿的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区域描述2.1 煤矿基本情况煤矿位于X市,总占地面积约XXX平方公里,煤矿在XX年开始投产,目前已经运营了XX年。
主要矿区的地质构造为XX,矿井设计为XX。
2.2 矿区地质特征根据对矿区地质地貌的初步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矿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XX岩层组成,岩石稳定性良好,不存在明显的断层和地震活动。
3. 水文地质调查3.1 水文地质资料搜集通过对煤矿周边的地质图、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地层结构资料等进行搜集和整理,获取了有关煤矿水文地质的基础信息。
3.2 地下水水位和水质监测在煤矿及其周边地区设置了多个地下水位监测井和水质监测点,对地下水位和水质进行了定期监测。
结果显示,煤矿的地下水位水平和水质稳定,未出现明显的异常情况。
4. 煤矿水资源评价4.1 地下水资源量评估通过对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煤矿区域的地下水资源总量为XXX万立方米,水资源较为丰富。
4.2 地下水水质评价通过对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到煤矿周边地区的地下水水质以及主要污染物的分布状况。
结果显示,煤矿地下水水质良好,未受到明显的污染。
5.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建议5.1 水资源保护对策针对煤矿水资源保护的需求,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强化煤矿周边地下水水污染源的管控,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煤矿附近水体的监测与保护。
5.2 水资源管理建议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煤矿水资源,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建立煤矿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
6. 结论通过对煤矿水文地质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煤矿地下水位稳定,水质良好,地下水资源量较为丰富。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b9151e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a.png)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是对X煤矿进行的水文地质调查的结果总结和分析。
通过该调查,旨在了解煤矿地下水环境状况,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目的1.了解煤矿附近地下水的来源、渗流方向及水位变化情况。
2.研究煤矿地下水对矿井运营的影响,包括水量、水质等。
3.评估地下水对矿井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水灾风险。
三、调查方法1.采集井田地下水的水样,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2.安装水位测量设备,记录地下水的水位变化情况。
3.钻探取样,获取煤层和地下水层的岩心样品。
4.利用地球物理探测手段,进行地下水流方向的测量和分析。
四、调查结果1.地下水来源根据调查结果,煤矿附近的地下水主要来自降雨补给和河流入渗。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可以发现地下水中含有硫酸盐、氯离子等成分,说明矿区地下水受到了工业废水的影响。
2.地下水水位变化通过水位测量设备的记录,我们发现煤矿地下水水位有周期性的变化。
在雨季,地下水水位上升明显,而在旱季则会下降。
这些水位变化对矿井运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水质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煤矿地下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悬浮固体和重金属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会对矿井的生产设备和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和污染。
4.地下水流动性地球物理探测结果显示,煤矿地下水的渗流方向主要为由高处向低处。
根据水位变化和地下水渗流方向的数据,我们可以估计出地下水的流量和渗漏速率。
这对于预测煤矿周边地下水灾害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调查结论1.煤矿附近的地下水主要受降雨和河流水的影响。
2.地下水水位变化周期性明显,对矿井运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3.矿区地下水中有一定量的悬浮固体和重金属物质,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4.地下水渗流方向从高处向低处,地下水的流量和渗漏速率相对较高。
六、建议措施1.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和水质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水污染问题。
2.合理利用降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a2194f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4.png)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尊敬的领导:我单位近期完成了对某煤矿水文地质的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目的本次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煤矿的水文地质特征,为煤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包括煤矿所在地的水文地质状况,涵盖煤矿的地下水位、水化学特性、水源补给途径等方面内容。
三、调查方法1.采集水文地质资料:借助现场勘探和地质钻探等方式,采集煤矿周边的地下水位、地下水落水量、水质等数据。
2.水样采集及分析:根据野外勘测结果,采集地下水样品,在实验室通过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水质分析,包括PH值、电导率、溶解氧等指标。
3.数据处理及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比较分析,得出关键水文地质特征参数,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图表展示。
四、调查结果1.地下水位及水质状况经过对煤矿周边井点的调查,得出了周边地下水位的具体数据,并通过水质分析,了解到地下水的水化学特性,包括PH值、电导率、溶解氧等参数。
2.补给途径分析基于地下水位数据分析,得出了煤矿地下水补给途径的具体情况,包括降水、地表径流以及附近河流水源等。
3.调查结论通过对煤矿水文地质的调查工作,得出以下结论:(1)煤矿周边地下水位较稳定,具备一定的水资源供应能力。
(2)煤矿地下水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可以作为矿井使用的供水来源。
(3)煤矿地下水的主要补给途径为降水和附近河流水源。
五、建议1.煤矿应加强对地下水位的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为矿井的生产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2.建议煤矿在水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加强对地下水质的监控,确保供水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煤矿应与附近相关部门建立联络机制,加强地下水补给途径的监控与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总结本次煤矿水文地质调查全面了解了煤矿的水文地质特征,为煤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调查结果及建议将为煤矿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帮助实现煤矿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cc13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1.png)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 引言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而水资源则是矿井系统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进行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报告将对某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分析。
2. 研究区域概况该煤矿座落于某省某市,地处山区。
矿井开采煤炭深度达到1000米以上,地质条件复杂,水文地质具有一定的特点。
研究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地下水系统发育,降水量较大。
3. 主要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和实验室分析,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岩性、地层分布等特征。
3.2 水文调查通过测量地下水位、地下水流速以及地下水水质等参数,全面了解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
3.3 地下水监测在研究区域内设置地下水监测站,定期对地下水位、水质进行监测,以及对地下水体的运动进行跟踪研究。
4. 调查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4.1 地质特征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花岗岩、页岩和砂岩组成。
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砂岩层中,富含矿物质和溶解氧,水质较好。
4.2 水文特征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下水位较高,且水流速度较快。
降水量较大,地下水系统发育。
4.3 水质特征研究区域的地下水水质较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但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区域附近存在一些矿区排放废水的影响,对地下水水质形成一定的威胁。
5. 建议与措施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5.1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对研究区域的水资源保护,限制矿区废水的排放,加强水质监测与治理工作,确保地下水水质符合要求。
5.2 加强地下水监测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网,加强对地下水位和水质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地下水的变化情况,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依据。
5.3 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对研究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力度,积极探索煤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6.研究区域具有复杂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矿井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矿井水文地质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1a7dd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4.png)
矿井水文地质分析报告矿井水文地质分析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能源等资源不断被挖掘和开发,然而在采矿过程中,通常会有大量的水进入矿井,这种水称为矿井水。
对矿井水的水文地质分析,是采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通过分析矿井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可以帮助采矿企业合理的规划和安排采矿工作,同时还能提高矿山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二、研究内容2.1 研究地点本次矿井水文地质分析的研究地点位于某煤矿,矿井深度约为350米。
2.2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矿井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包括矿井水水质、水量、渗透性等方面的分析,并对矿井水的成因进行探讨,为后续的采矿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2.3 数据来源本次研究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煤矿的水文监测数据和地质勘探数据。
3.1 矿井水水质分析首先,我们对矿井水的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矿井水的水质优良,能够直接被人类生活所使用,同时也符合矿山抽采的要求。
3.2 矿井水水量分析其次,我们对矿井水的水量进行了分析,发现矿井水的水量相对较大,能够满足一定的生产需要。
3.3 矿井水渗透性分析最后,我们对矿井水的渗透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矿井水的渗透性较强,能够在矿井内自由流动,但也需要注意矿井地质构造的限制。
四、研究成果通过对矿井水的水文地质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4.1 矿井水水质良好,能够直接使用;4.2 矿井水水量适中,能够满足一定的生产需要;4.3 矿井水渗透性较强,能够自由流动,但需要注意矿井地质构造的限制。
同时,我们还对矿井水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发现矿井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矿井所处的地质构造条件较好,是地下水的主要储集场所。
本次矿井水文地质分析报告,通过对矿井水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了矿井水的水质、水量和渗透性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并探讨了矿井水的成因。
这些结论对于矿山的规范化生产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xxx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报告
![xxx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7466b3960590c69ec3766d.png)
XXX煤矿水害普查报告及综合防治方案XX市水文地质调查小组二OO七年五月主编:参加人员:审核:技术负责:目录1前言 (1)2 井田概况 (4)2.1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4)2.2 矿区地质概况 (5)2.3 矿井水文地质 (9)2.4 矿井的开拓情况和邻近矿的相互关系 (16)2.5 矿井排水现状 (18)3 充水源分析 (20)3.1 大气降雨 (20)3.2 地表水和地表水体 (21)3.3 地下水和地下水体 (21)4 水体分布及其危害性分析 (23)4.1 地表水体及其危害 (23)4.2 老窑水体及其危害 (23)4.3 本矿井下水体及其危害 (24)4.4 邻近矿井的积水体及其危害 (25)5 综合防治水方案 (26)5.1 现有采掘工作面的调整 (26)5.2 其它方面的改造与完善 (27)6 主要防治水措施 (34)6.1 井下探放水的管理 (34)6.2 井下探放水的实施 (36)7 水害防治规划 (41)7.1 水害的五年规划 (42)7.2 年度防治水计划 (44)附表 (47)水文地质调查委托书浏阳水文地质调查组水灾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也是煤矿重特大事故的隐患之一,更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主要防治对象。
为了查清我矿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控开采范围内的水文安全状态,防范水灾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现委托贵调查组对我矿合法开采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害安全状态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为此,我们将积极配合调查组工作并提供调查过程中所必须的原始资料,保证原始资料的真实性。
特此委托煤矿(章)法人代表二00七年四月1前言㈠概述⑪位置、隶属关系XXX煤矿位于XX市东南部的XX镇,距XX市直线距离约为20km。
由工业广场经5公里乡村水泥混凝土公路可至XX镇连通G319、G106国道。
交通较为方便,参见交通位置图。
交通位置图⑫矿井性质XXX煤矿属股份制私有煤矿,隶属XX镇管辖。
矿井水情水害调查分析报告
![矿井水情水害调查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0ef9ce2cc58bd63186bd76.png)
神达栖凤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情水害调查分析报告2013年3月矿井水情水害调查分析报告第一章矿井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一、目的与任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进一步查清本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为探放水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我矿采掘活动的安全。
经矿委研究决定组织技术人员对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
本季度通过对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我矿老井采空区清查,与历史老窑调查,相邻矿井的采掘情况进行整理上图,特编制本报告。
二、矿井概况1、地理及交通位置山西忻州神达栖凤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宁武县城西北直距约3km处,行政区划属宁武县凤凰镇管辖,西南与石碣上煤矿相接,东部有宁苛、朔黄铁路通过。
井田东部有水泥路通往宁武县城,交通较为方便。
北纬:39°00′18″─39°02′01″,东经:112°14′57″─112°16′53″。
2、地形地貌井田地处宁武轩岗矿区(北部),井田内地形起伏较大,总体地形为西高东低。
井田最高处位于井田西北部,海拔为1798m,最低处位于井田内东部的沟中,海拔为1447m,最大相对高差351m,属中高山区。
区内局部地段被黄土覆盖层受到强烈的侵蚀、切割、多形成土梁、峁地形,一般呈南北向展布,同时发育近东西向冲沟,冲沟两侧分支沟谷发育,沟谷底大部分比较开阔,多呈“U”字型,部分地段狭窄,呈“V”字型出现。
3、地表水区内无大的河流。
矿区内无地表水体,有季节性溪沟,但对矿床充水性影响较小。
4、气象井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全年气温最低在1月份,为-27.2℃;最高34.8℃,在7月份,年平均气温 6.2℃。
春季干旱多风,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降水量为468.1mm,降水量最少在1月份,平均为15mm,年平均蒸发量为1902.3mm,最大在5、6月份,最小在1月份。
霜冻期为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无霜期约189天。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7eb770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8.png)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目录1.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简介1.1 调查目的1.2 调查范围1.3 调查方法1.4 调查成果2. 地质背景2.1 地质构造2.2 地质年代2.3 地层特征3. 水文特征分析3.1 地下水位3.2 水质分析3.3 地下水流动方向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4.1 地震风险4.2 泥石流风险4.3 地表沉降风险5. 建议与措施5.1 地质灾害防范措施5.2 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议5.3 地质环境保护建议1.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简介1.1 调查目的本报告旨在深入调查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为相关规划和工程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支持。
1.2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包括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质年代,地质地层等内容,旨在全面了解地质情况。
1.3 调查方法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地质调查、水文调查、实地勘探等多种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1.4 调查成果通过调查工作,获得了该地区地下水位、水质、地下水流动方向等重要数据,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 地质背景2.1 地质构造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包括多种构造形式,如断裂、褶皱等,对地质灾害形成有一定影响。
2.2 地质年代经过年代测定,该地区地质年代横跨多个时代,形成了独特的地质特征。
2.3 地层特征地层分布较为复杂,包括不同的岩层和土层,对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3. 水文特征分析3.1 地下水位根据水文调查数据分析,该地区地下水位变化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强管控和调整。
3.2 水质分析经过水质分析,该地区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存在轻微污染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3.3 地下水流动方向地下水流动方向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的影响,流向多样,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4.1 地震风险根据地震危险性评估,该地区存在一定的地震风险,需要加强防范和准备工作。
4.2 泥石流风险由于地形陡峭,该地区存在一定的泥石流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95eb3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a.png)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煤矿水文地质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以便为煤矿的规划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结果,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目的】本次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煤矿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矿井开发的影响。
2.确定煤矿区域的地下水特征、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
3.分析煤矿下水和渗水对矿井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4.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范围】本次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范围:煤矿区域A、B、C三个主要矿区。
2.时间范围:根据工作计划,调查时间跨度为2023年至2023年。
3.调查对象:地下水系统、地表水系统、地下水动态变化等。
【方法】为了达到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我们采取了以下主要调查方法:1.野外调查:对煤矿区域进行全面、系统地野外勘测,包括地质剖面观测、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样品采集等。
2.水文地质样品分析:对采集到的水文地质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包括水质分析、地下水层析分析、渗流力学特性分析等。
3.监测仪器布设:在煤矿区域内设置地下水位监测井、地表水位监测站等监测仪器,实时记录地下水位变化、地表水位变化等数据。
4.地质勘探:进行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以获取地下构造、地下水分布等信息。
【结果】通过以上的调查方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地下水位和地表水位的分布图。
2.地下水的水质特征和演化规律。
3.地下水和渗水对矿井工程的影响程度。
4.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所得数据的地质构造解释等。
【结论】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煤矿区的地下水位呈现特定的分布规律,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降雨。
2.地下水位与煤矿开采工程有较大的关系,在采煤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煤矿区域存在一定的地下水资源,但开采利用需要进行受控管理。
4.渗水会对煤矿工程的施工和运行带来一定危害,需要加强渗水防治工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雍县姑开乡田咪寨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贵州省黔美基础工程公司二〇一一年十一月纳雍县姑开乡田咪寨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拟编:罗春晓审核:肖丽佳制图:杨梅平总工程师:罗福义队长:李国华证书类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丙级证书编号:52200811500027报告编制单位:贵州省黔美基础工程公司报告提交时间:二〇一一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概况 ................................................................................ - 4 - 第一节目的 (4)第二节任务 (4)第二章矿井及井田概况 ................................................................. - 5 - 第一节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5)第二节矿井位置与交通 (5)第三节地形地貌 (6)第四节气象、水文 (6)第五节地震 (6)第六节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7)第三章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 8 - 第一节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 (8)第二节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8)第三节本次工作情况 (8)第四章地质概况 .......................................................................... - 9 - 第一节地层. (9)第二节构造 (12)第五章区域水文地质 ...................................................................- 16 - 第六章井田水文地质 ...................................................................- 18 - 第一节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18)第二节含水层 (18)第三节隔水层 (19)第四节矿井充水条件 (19)第五节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21)第六节矿井充水状况 (21)第七章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 22 - 第一节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22)第二节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3)第八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5 -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25)第二节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5)附件:1、委托书2、采矿许可证副本3、编制单位资质证书附图: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近年来,我省小煤矿水害事故频发,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为加强对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监管,督促各矿做好水害防治工作,有效避免煤矿水害的发生,2007年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三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小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通知》(黔煤办字[2007]37号)文件,要求在全省各地方煤矿进行水文地质调查,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28号令颁布了《煤矿防治水规定》,贵州省予以转发,2011年4月贵州省安监局颁发了《关于开展全省煤矿瓦斯和水害防治技术会诊的通知》(黔安监办[2011]54号)的文件,要求对全省煤矿的水害进行排查,补充完善水文地质资料,为防治水方案提出确切的依据,杜绝水害发生。
受纳雍县姑开乡田咪寨煤矿委托,贵州省黔美基础工程公司对纳雍县姑开乡田咪寨煤矿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其目的是结合原有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及近几年生产变化情况,进一步查明矿井因生产开采而影响变化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充水因素,预测矿井涌水量,为矿井建设和安全生产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第二节任务此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1、收集矿区以往勘探资料及矿井开采及采空区的有关资料;2、调查矿区气象、水文及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情况;3、调查矿井井界范围内及以外100m内老窑老硐、废弃井巷的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并对积水情况进行预测;4、调查矿界内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含水层和隔水层特征,断层富水、导水性;5、分析充水因素,论述充水特征;6、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7、对矿井涌水量进行分析预算,并实地进行矿井涌水量观测,提出矿井防治水方案;8、提交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及相关图件。
第二章矿井及井田概况第一节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田咪寨煤矿于2007年6月取得采矿证(证书编号为:5200000711291)是年生产能力9万t/a的在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企业性质为私营,开采矿种为煤炭,矿区面积为2.4834km2。
纳雍县姑开乡田咪寨煤矿是根据纳雍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批准年产9万吨的在建矿井项目。
矿山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斜井开拓方式,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自矿山建井至今,主要井筒建成主斜井1个,行人斜井1个,回风斜井1个。
矿区主要开采煤层为5#、6#、13#煤层。
第二节矿井位置与交通田咪寨煤矿位于纳雍县城北西直线距离约36公里,行政区划属姑开乡管辖。
由纳雍城关至田咪寨有乡村公路相通,公路从矿区中部通过,姑开乡至毕节、赫章、六盘水有县、乡道公路,交通较为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
矿区范围地理坐标:东经:105°02′15″-105°03′30″北纬:26°56′30″-26°57′15″其法定矿界拐点坐标见下表:表1-1 纳雍县田咪寨煤矿拐点坐标交通位置图第三节地形地貌矿区属高山侵蚀地貌,煤系地层出露地段相对较缓,总体地貌形态呈走向北东——南西山脉,剖面上呈南高北低,走向上较为平缓,倾向上为北西低南东高,矿区位于高山斜坡变缓地带,海拔高程在1568.0—2288.5米,相对高差720.5米。
最低点位于矿区北西朱家岩洞,海拔高程1568.0米,最高点位于矿区南东石大人梁子,海拔高程2288.5米。
第四节气象、水文一、气象矿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受南、北气流和高原地貌的双重制约,季节更替不分明,气温变化也不大,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属温和气候区,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风速为20.0m/s,风向多为东风。
据历年气象资料,极端最高气温为38℃,极端最低气温-3℃,年平均气温13.5℃,无霜期265d。
区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50mm,多集中在5~8月,此段时间内降雨量累计可达670~680mm。
二、水文区域上处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六冲河支流,普查区范围位于金盆复式向斜北西翼中部,可作为一个单独水文地质单元。
边缘水系不甚发育。
没有大的沟谷影响普查区,区内地表水流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
第五节地震据国家地震局1992年颁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该矿区地震烈度小于Ⅵ度,据了解不会造成该地区活性断裂。
第六节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本矿区设计水仓净断面积6.29m²,掘进断面积7.62m²,水仓要求设主副水仓,考虑到矿井存在老窑水,设计主水仓长度取72m,有效容量452.88m3,副水仓长度取35m,有效容量220.15m3。
选用三台MD85-45×4型多级分段式离心泵3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其流量为85 m³/h,总扬程为180m,功率75kW。
上述水泵选择3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作为井底水仓排水用。
见矿井充水性图(附图3)。
图2-1 田咪寨煤矿区域水系分布示意图第三章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第一节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1、1972年由六盘水煤田地勘公司地测大队提交了《织纳煤田地质普查找煤报告》,2、1973年贵州省地矿局区调队开展毕节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区内煤层、地层、构造、火成岩等作概略、系统了解,提交了1:20万毕节幅区域调查报告;3、1974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地质测绘大队编有《贵州省毕赫纳地区普查报告》,报告对该区的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有进一步了解。
4、2000年12月由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查研究院提交《贵州省纳雍煤田地质图说明书》为本次矿区普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料。
5、2011年5月由毕节区地方煤矿勘测设计队提交的纳雍县姑开乡田咪寨煤矿安全专篇。
第二节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本次工作仅收集到的地质资料,包括:可采煤层资料、《田咪寨煤矿水污染防治专项评价》、《田咪寨普查地质报告》及《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0000遵义幅)》和《区域地质普查报告(1:200000遵义幅)》等资料,其完整性、可靠性好。
第三节本次工作情况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组织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于2011年11月11日至11月12日对该矿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
本次调查按照《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煤矿防水治水规定》及地方煤炭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收集纳雍县姑开乡田咪寨煤矿区域范围内水文地质资料及生产地质资料,使用矿方提供的井上井下对照图和生产报告的地质成果,修测了水文地质填图内容,采用GPS定点、定位,CAD成图,完成矿区范围及其矿界周边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具体工作量包括:调查面积约3km2,调查发现老窑及老硐共7个,水仓:净断面积6.29m²,掘进断面积7.62m²,有效容量452.88m3,副水仓长度取35m,有效容量220.15m3。
详见附图1。
本报告利用了上述成果的部分资料,得出的工作成果包括:编写《纳雍县姑开乡田咪寨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文本一份、绘制《纳雍县姑开乡田咪寨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附图4张。
通过上述工作取得的基础资料,基本满足本次提交报告的需要。
第四章地质概况第一节地层一、区域地层根据区域地质图,区内及邻近区域内出露的地层均为沉积岩。
区域地层层序由老到新依次为震旦系(Z)、寒武系(∈)、奥陶系((O))、二叠系(P)及三叠系(T)之碎屑岩与碳酸岩,以及第四系(Q),区域地层见表3-1和图3-1。
表3-1 区域地层简表系统组(群) 地层代号厚度(m)矿产第四系Q 0~6侏罗系中统遂宁组J2s 145~390 下统上沙溪庙J1s 851~1329下沙溪庙J1x 100~391自流井组J1zl 313~442三叠系上统二桥组T2e 120~432 中统杨柳井组T2y 120~364关岭组T2g 115~567 下统永宁镇组T1yn 315~668夜郎组T1y 345~674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30~60龙潭组P3l 60~158 煤中统茅口组P2m 179~372栖霞组P2q 60~179下统梁山组P1l 0~20奥陶系上统观音桥组O3gy 0~8.8五峰组O3w 0~17.2涧草沟组O3j 0~6.2中统宝塔组O2b 0~45.8十字铺组O2s 0~60下统牯牛潭组O1g 2.2湄潭组O1m 113.9~306.4红花园组O1h 15.3~64.8桐梓组O1t 43.6~206寒武系上统娄山关组∈2-3ls 703~930中统石冷水组∈2s 185~315高台组∈2g 12~76下统清虚洞组∈1q 119~275金顶山组∈1j 106~148明心寺组∈1m 265~492牛踢塘组∈1n 12~243.2 钼钒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dy 420~490二、矿区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龙潭组(P3l)、长兴组大隆组(P3c+d),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n)及第四系(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