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王磊-《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1及答案

合集下载

化学教学论试卷AB(含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卷AB(含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卷A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1、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

2、根据教学系统的层次结构,教学目标有()目标、()目标、()目标和()目标之分。

3、化学教学方法是由相互联系着的化学()方法和化学()学习方法两部分组成。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分类,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模式分为单机课件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以及()三类。

二、名词解释(共四道,每道5分,共20分)1、教学模式:2、化学教学策略:3、教学情境:4、教学设计:三、简答题(共5道,共40分)1、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6分)2、化学教学活动是指什么?包括了哪些活动?(8分)3、化学实验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的主要工作任务又是什么?(8分)4、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5、学习策略的涵义和特征是什么?并简要分析学习策略的构成。

(12分)四、论述题(共2道,每道15分,共30分)1、化学教学设计含有的理论要素主要包括化学教学理念、化学教育(教学)目标、化学教学模式、化学教学策略等。

其中化学教学理念在当前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急需更新的内容包括了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试就这一教学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15分)2、创设教学情境,使知识融入情境当中,有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请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设置教学情境。

(15分)化学教学论试卷B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总计10分)。

1.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

化学教学论答案

化学教学论答案

《化学教学论》练习题参考答案一一.填空题1.19世纪60年代。

2.讲授法和实验法。

3.实验探究法。

4.讲授法和练习法。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教的方法;学的方法。

7.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统一。

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10.教学内容。

二、辨析题1.(错)2.(错)3.(错)5.(错)6.(错)8.(错)9.( 对 )10.( 错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 简述STS 教育的基本思想。

STS 是英文Science ,Technology 和Society 的缩写。

它的两个基本点就是突出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STS 教育STS 教育就是在STS 思想的指导下,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后果、能积极参与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决策、具有一定科学素质的普通公民而进行的教育。

(展开:参阅1章,9节相关内容)2.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有什么区别?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模拟科学家探索科学问题、发现科学规律的基本活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化学科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实践活动。

区别:内容:略方法:略过程:略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引导。

教师要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创设一定的情境,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一些建议和简单的评价等。

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担任着参与者、组织者和顾问的角色。

虽然同接受式学习相比,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探究式学习的进行仍需要教师积极、能动地参与。

3. 用图示表示化学教学系统所包含的要素。

4. 简要说明中学化学教学的特征。

(1)中学化学教学与化学科学研究的差异性(2)中学化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差异性(3)中学化学教学与其他层次的教学的区别(详见2章,1节相关内容)化学教学系统教的活动学的活动学生教学手段5. 简要说明现代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

化学教学论王磊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1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王磊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1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1师X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双基2、探究式教学3、活动表现评价二、简答(每个5分,共10分)1、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

2、你认为新课程高中必修教材有哪些特点?从内容、体系和呈现方式进行说明。

三、论述题(共25分)1、请概括现行化学教学评价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2、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及教学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金属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2)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育中都含有哪些内容?写出这些内容在现行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大体学习顺序,并简要分析这样学习顺序的原因。

(3)谈谈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师X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任课教师XX:胡久华X小英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科学素养2、探究式教学3、档案袋评价二、简答(每个5分,共10分)1、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2、简明分析现行高中教材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体系。

三、论述题(共25分)1、请概括现行化学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2、请设计“盐类水解”一课时的教案。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师X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双基答题要点:传统的双基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包括:有关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最基本概念和初步原理;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重要事实及其基本规律;实验观察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简单化学计算的技能;运用科学语言和化学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技能。

(3分)现代双基中的基本知识除了包括传统中的基本知识外,还有能够反映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与社会生活和技术进步相互关系的知识以及有关化学问题的知识;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性知识,有关化学问题的知识。

化学教学论复习题与答案

化学教学论复习题与答案

化学教学论复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化学教学论主要研究的是化学教学的哪些方面?A. 化学知识的传授B. 化学教学方法C. 化学教学过程D. 化学教学理论答案:C2. 化学教学论的核心是什么?A. 化学实验B. 化学理论C. 化学教学实践D. 化学教学评价答案:C3.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通过讲解化学方程式B. 通过展示化学实验C. 通过讨论化学历史D. 通过分析化学应用答案:B4.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A. 以教师为中心B. 以学生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考试为中心答案:B5. 化学教学论认为,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选拔优秀学生B. 提高教学质量C. 促进学生发展D. 增加教学负担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化学教学论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教学效果?A. 教师的教学方法B. 学生的学习态度C. 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D. 教学环境的舒适度答案:ABCD2. 化学教学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扮演哪些角色?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学生的评价者D. 课堂的管理者答案:ABCD三、简答题1. 简述化学教学论中的教学设计原则。

答案:化学教学论中的教学设计原则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体性;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以实践为基础,强化学生操作能力;以评价为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描述化学教学论中的教学评价方法。

答案:化学教学论中的教学评价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总结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同伴评价,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相互学习。

四、论述题1. 论述化学教学论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案:化学教学论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化学教学论考试和答案

化学教学论考试和答案

化学教学论考试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A. 化学教学规律B. 化学教学方法C. 化学教学理论D. 化学教学实践答案:A2. 化学教学论的主要任务是()A.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B. 培养化学教师C. 研究化学教学规律D. 指导化学教学实践答案:C3.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A. 文献研究法B. 实验研究法C. 调查研究法D. 以上都是答案:D4.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A. 理论学科B. 应用学科C. 交叉学科D. 边缘学科答案:C5.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包括()A. 实践性B. 理论性C. 综合性D. 以上都是答案:D6.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化学教学目标B. 化学教学内容C. 化学教学方法D. 以上都是答案:D7.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意义包括()A. 指导化学教学实践B.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C. 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8.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趋势是()A. 重视化学教学理论的研究B. 重视化学教学实践的研究C. 重视化学教学方法的研究D. 以上都是答案:D9.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文献研究法B. 实验研究法C. 调查研究法D. 演绎法答案:D10.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性质不包括()A. 理论学科B. 应用学科C. 交叉学科D. 基础学科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______。

答案:化学教学规律2. 化学教学论的主要任务是______。

答案:研究化学教学规律3.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4.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______。

答案:交叉学科5.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实践性、理论性、综合性6.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 蒸馏水B. 空气C. 纯金D. 蔗糖答案:B2. 化学反应中,哪种能量转换是最常见的?A. 电能B. 化学能C. 热能D. 机械能答案:C3. 根据化学计量学,2摩尔的氢气与1摩尔的氧气反应生成水,生成的水分子数是多少?A. 2摩尔B. 1摩尔C. 3摩尔D. 4摩尔答案:D二、填空题4. 化学键是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力,其中最常见的两种化学键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离子键;共价键5. 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________,它在酸性环境下呈现红色,在碱性环境下呈现蓝色。

答案:酚酞6.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它与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答案:克/摩尔(g/mol)三、简答题7.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请简述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意义。

答案: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无论发生何种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系统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在化学反应中,这意味着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只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物质。

8. 描述一下实验中如何安全地使用酒精灯。

答案:使用酒精灯时,首先确保灯内酒精量不超过其容量的三分之二,以防溢出。

点燃酒精灯时,应使用火柴或点火器,避免使用明火。

加热物质时,应使用外焰,因为外焰温度较低,加热更均匀。

加热过程中,不得离开,以防酒精灯倾倒引发火灾。

使用完毕后,应用灯帽盖灭火焰,不要吹灭。

四、计算题9.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0.05分钟^-1,反应时间为10分钟,求该反应的速率。

答案:反应速率R = k × e^(kt),其中t为时间。

将给定的k和t代入公式,得到R = 0.05 × e^(0.05 × 10)。

10. 一个学生在实验室中测量了不同温度下水的pH值,发现在25°C 时pH为7.00,在50°C时pH为6.95。

请问温度每升高10°C,水的pH值平均降低多少?答案:温度从25°C升至50°C,共升高了25°C,pH值从7.00降至6.95,共降低了0.05。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完满版)化学授课论期末试卷⋯ ⋯⋯⋯化学授课论期末考试一试卷⋯⋯ 开 /闭卷 闭卷A/B 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化学授课论学分2⋯⋯⋯ 命题人 (签字 ) _____________ 审题人 (签字 )__年月 _ 日⋯⋯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根本附加分⋯号 ⋯ 得分⋯ 评卷人座⋯ ⋯⋯⋯ 一.单项选择题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_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 ⋯ ⋯ ⋯ ⋯⋯ 号⋯学)封⋯答 ⋯ 不 ⋯内⋯⋯ ⋯封 ⋯ 密⋯名 ( ⋯姓⋯⋯⋯ ⋯ ⋯ ⋯ ⋯ ⋯ ⋯ 密⋯业⋯专⋯⋯ ⋯ ⋯ ⋯ ⋯ ⋯ ⋯ ⋯⋯院⋯学 ⋯⋯ ⋯ ⋯ ⋯⋯(完满版)化学授课论期末试卷1、以下哪些是化学课程目标的特色〔A 〕A、突出科学研究目标B 、确定科学研究的问题C 、设计并进行科学研究D 、增进对科学的认识2、以下出名化学教材中,哪一项属于第一类教材理念?〔B 〕A 、?社会中的化学?B 、?化学系统?C 、?化学:与变化的世界相联系?D 、?索尔特化学?3、以下哪个选项为教材单元内容的设计的正确序次? 〔 C 〕○1成立教材的内容框架 ○2确定教材整体目标和根本思路○3从整体对各个单元教材的功能和内容表现进行谈论○4研究每一单元的围观组成 A 、○1○2○3○4B 、○4 ○2○3○1C 、○2 ○1○4○3D 、○4 ○3○2○14、初中栏目设计偏 ______和 ______。

〔A 〕A 、启示性合用性B 、合用性启示性C、启示性功利性D、合用性理论性5、化学授课要以提高学生的〔C〕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张开A、心理涵养B、学习涵养C、科学涵养D、学习能力6、教师供应的情境必然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的实质,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作用。

这是属于感情作用的。

〔D〕A、全面性B、张开性C、全程性D、可接受性7、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术有〔C〕A、听课、自学、练习、谈论、复习、实践B、听课、自学、谈论、练习、合作、实践C、听课、练习、自学、合作、谈论、研究D、听课、自学、练习、实验、谈论、研究8、〔 B〕是老师经过起初设计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问题惹起,引导学生做出思虑做出正确答复,姨师生对话方式围绕课题的重点,难点张开谈论,从而教授授课,检查学习的一种授课方法。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G)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G)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G)第一篇:《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 G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G)一、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题3 分,共30 分。

每小题有1 ~2 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1 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 0 分。

)、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D)A.教学科目B.教学进程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D.前三项都包括2、化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AD)A.特殊的认识过程B.实践过程C.科学认识过程D.知识的再发现过程 3、用于指考试的可靠性、一般性指标是(A)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D.难度、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BC)A.图式B.同化C.顺应 D.平衡、探究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CD)A.第一层级B.第二层级C.第三层级D.新的综合的方法、8、已知Q 与 R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9 : 22,在反应 X + 2Y = 2Q+R 中,当1.6gX 与 Y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R,则参加反应的 Y 和生产物 Q 的质量之比为(2005 年全国高考题)(D)A.46 : 9 B.32: 9 C.23 : 9 D.16 :9 7、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

这是由于石墨(2000 年全国高考题)(C)A.有放射性B.易燃、易爆C.能导电D.有剧毒、10gMg、Zn、Fe 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气体4.48L(标况),则Mg、Zn、Fe 总的物质的量是(A)A.0.2 mol B.0.3 mol C.0.225 mol D.0.4 mol 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侦察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戒备森严的军火厂。

上级要求小分队在3 天内必须炸毁它,结果他们用 10 多只涂有化学药剂的老鼠完成了任务。

化学教育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育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育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化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A. 记忆能力B. 计算能力C. 实验操作能力D. 科学探究能力答案:D2.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教学内容?A. 理论知识B. 实验技能C. 化学史D. 所有选项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化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模拟实验法答案:D4. 化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实验错误?A. 严厉批评B. 忽视错误C. 分析原因并指导改正D. 惩罚学生答案:C5. 化学教育论认为,化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A. 科学素养B. 人文素养C. 技术素养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化学教育论强调化学教学应该以______为核心。

答案:学生2.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______和______。

答案: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______,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

答案:科学探究4. 化学教育论认为,化学教学应该与______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答案:社会实践5. 化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______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答案:环保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化学教育论中提到的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答案:化学教育论中提到的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强调实践性教学,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倡导跨学科整合,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论述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

答案: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化学教育通过教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化学教育强调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化学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北京师范大学2012-2013化学教学论_王磊_《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2012-2013化学教学论_王磊_《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任课教师姓名:魏锐卷面总分:100 分考试时长:100 分钟考试类型:闭卷 开卷□其他□院(系):化学学院专业:化学年级:2008级姓名:学号: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中学化学课程为什么要设立三维目标?举例说明三维教学目标的具体内涵。

2、说明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模块设置和学分要求,并举例说明课程内容分层构建和螺旋上升的特点,以及不同模块不同课程取向的特点。

3、结合实例简述新课程教材的主要变化和特点。

二、分析题(共30分)下面是一节必修阶段的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教学课例:课堂引入:“我们在必修一的学习中了解了,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知识系统化,还可以发现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请同学对一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学生对这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问:你是根据什么标准分类的?(学生回答教师所提问题)问:你觉得可逆反应有什么特点?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在反应进行程度上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拿出其中的两个具体反应来分析。

1molCO与0.5molO2反应生成多少CO2?1molCO与1molO2反应生成多少CO2?讲:我们通常都认为不可逆反应是能进行到底的,计算时是按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比完全转化为产物的,即使给定的反应物的量没有按计量数关系,最后也是过量的反应物剩余,另一种反应物完全转化为产物。

问:1mol SO2与0.5molO2反应生成多少SO3?过渡:这是某研究员从实际工业生产中给我们测量出的一组数据。

请大家阅读这组数据看能发现什么问题?小结:由此数据我们找到了可逆反应的一个特点:反应是不能进行到底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

现在的问题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为什么此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呢?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如果学生不会回答再启发学生是不是因为条件?)教师梳理:有两类假设:(1)条件(催化剂、浓度、温度、压强)不够。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A. 研究化学知识B. 研究化学实验C. 研究化学教学过程D. 研究化学教育政策答案:C2.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教育科学D. 工程技术科学答案:C3.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包括:A. 化学知识体系B. 化学教学方法C. 化学教学过程D. 所有选项答案:D4.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 实验研究B. 理论研究C. 调查研究D. 所有选项答案:D5. 化学教学论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依据:A. 教师的主观意愿B. 学生的学习需求C. 课程标准D. 社会需求答案:C6.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体现在:A. 知识的掌握B. 技能的培养C. 创新能力的培养D. 所有选项答案:D7. 化学教学论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遵循的原则是:A. 系统性B. 连贯性C. 逻辑性D. 所有选项答案:D8. 化学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学生发展的促进者D. 所有选项答案:D9. 化学教学论认为,有效的化学教学应:A. 强调知识的传授B.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C.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D. 所有选项答案:D10. 化学教学论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B. 指导教学活动C. 促进学生的发展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化学教学的____、____、____、____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答案:目标、内容、方法、过程2. 化学教学论认为,化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____、____和____。

答案: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3. 化学教学论强调,化学教学应与____、____和____相结合。

答案:生活、生产、社会4.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____、____、____等。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开/闭卷 闭卷A/B 卷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学分2命题人(签字) _____________ 审题人(签字) __年 月 _ 日 (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些是化学课程目标的特征( A )A 、突出科学探究目标B 、确定科学探究的问题C 、设计并进行科学研究D 、增进对科学的认识2、下列著名化学教材中,哪一项属于第一类教材理念?( B ) A 、《社会中的化学》 B 、《化学体系》 C 、《化学:与变化的世界相联系》 D 、《索尔特化学》3、下列哪个选项为教材单元内容的设计的正确顺序? (C ) ○1建立教材的内容框架 ○2确定教材整体目标和基本思路○3从整体对各个单元教材的功能和内容呈现进行评价 ○4研究每一单元的围观组成 A 、○1○2○3○4 B 、○4○2○3○1 C 、○2○1○4○3 D 、○4○3○2○14、初中栏目设计偏______和______。

(A )A 、启蒙性 实用性B 、实用性 启蒙性C、启蒙性功利性D、实用性理论性5、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 C )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心理素养B、学习素养C、科学素养D、学习能力6、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的实际,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作用。

这是属于情感作用的。

( D )A、全面性B、发展性C、全程性D、可接受性7、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能有(C)A、听课、自学、练习、讨论、复习、实践B、听课、自学、讨论、练习、合作、实践C、听课、练习、自学、合作、讨论、探究D、听课、自学、练习、实验、讨论、探究8、(B)是老师通过预先设计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问题引发,引导学生做出思考做出正确回答,姨师生对话方式围绕课题的重点,难点展开讨论,从而传授教学,检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A、提问B、谈话C、讲授D、副语言行为9、(B )是实验者发挥主体性,控制和认识实验对象的重要工具。

化学教学论试题

化学教学论试题

化学教育《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1. 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是( )A. 化学基础理论课B. 化学复习课C. 化学实验课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2. 教学目标是指( )A. 预期的教学效果B. 教学目的C. 培养目标D. 课程目标 3. 探究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 )A. 第一层级B. 第二层级C. 第三层级D. 第四层级4. 下列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行为动词是( )A. 知道B. 理解C. 独立操作D. 经历尝试 5. 用于表征考试内容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程度的指标是( )A. 信度B. 效度C. 区分度D. 难度6. 化学学科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化学学习中,学习者心理上形成化学学习中特有的“三重表征”形式,下列哪项不属于( )A. 宏观表征B. 微观表征C. 符号表征D. 元素表征7. 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 )A. 图式和同化B. 同化和顺应C. 同化和理解D. 顺应和平衡 8. 下列属于化学新理论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是( )A. 自主性B. 探究性C. 合作性D. 以上都对 9. 关于电解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005年全国高考题)( )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 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10.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2005年全国高考题)( )A.BF 3B. H 2OC. SiCl 4D.PCl 51.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 的一门学科。

2. 教学目标的作用为 、 、 。

3. 化学教师自我反思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 、 、 四种。

4. 高中化学新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两部分构成。

其中选修部分包括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2017年春季《化学教学论》期末考核

2017年春季《化学教学论》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化学教学论》满分100分一、辨析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用“√”表示,不正确的用“Ⅹ”表示,并简要说明理由。

)1.化学课程就是指化学教科书。

Ⅹ2.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是确定化学教学时数和开课年级的重要依据。

Ⅹ3.理科教育现代化运动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改革Ⅹ4.化学教学目标是进行化学教学评价的手段和依据。

√5.“钠”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Ⅹ6.化学教材内容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Ⅹ7.要发挥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就必须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Ⅹ8.中学化学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按照从个别到一般的原则编写的。

Ⅹ9.化学课程标准是评价教师教学情况的重要依据。

Ⅹ10.边讲边实验属于学生实验。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述STS教育的基本思想。

答:STS是英文Science,Technology和Society的缩写。

它的两个基本点就是突出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STS教育STS教育就是在STS思想的指导下,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后果、能积极参与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决策、具有一定科学素质的普通公民而进行的教育。

2.科学态度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2)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3)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4)培养诚实谦虚、脚踏实地的态度(5)培养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6)培养刚毅顽强、百折不回的科学精神3.举例说明实验设计的原则。

答:(1)科学性原则指实验的原理、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与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相一致。

如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的鉴别中品尝的方法。

(2)可行性原则实验方案切实可行、仪器药品可以满足。

如(3)安全性原则防止人身伤害防止污染环境(4)简约性原则(5)装置简单、药品节约4.中学化学教学有哪些特征?答:记忆性强化学中有许多知识需要记忆。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试题答案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试题答案

《化学教学论》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或多个答案,每题2分,共10分)1关于STS教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目的是精英教育;B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C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D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整合;2关于探究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学生做实验,就表明学生在探究;B讨论是一种探究形式C能探究的内容,就一定要探究;D教师演示实验不是探究活动3化学课程与教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教材和课本是一回事情;B一个课程标准,只允许编制一套教材;C高中学生至少修6学分的化学课程;D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4下列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内容的是(A)A化学与社会发展;B化学实验;C物质的化学变化;D物质构成的奥秘5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是(BCD)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B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C重视学习情景的创设;D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二、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每题2分,共计10分)1、氢气和氟气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能发生化学反应。

(√)2、观察方法就是指看的方法。

(×)3、挂在教室墙上的化学家画像也可以认为是课程。

(×)4、新课程中,讲授法也可以用。

(√)5、进行实验是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主要探究形式。

(√)1三、简答题(共计40分)。

1、怎样理解化学教学的“两贴近”?(5分)答:化学教学的“两贴近”是指“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这应当看成是化学教学改革的一条原则,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或体现化学重要性的一种策略。

所以在组织教学和选择教材时,应该把握住二者之间的差别。

过去的教材所采用的手法,应当认为是很不理想的,也许当时认为讲一点和生活或健康有关的常识,就是贴近生活,很少考虑这里所讲的生活和中学生的实际生活或思想是否真正贴近?也许认为讲一些基本化学工艺过程,介绍一点环保常识或概念就算是贴近社会,很少考虑这样的内容是否真能使中学生产生贴近社会的感觉和萌生出社会责任感。

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卷闭卷A/B开/闭卷…化学教学论学分2课程编号课程名称…_ 日月__年签字)_____________ 审题人(签字) 命题人(……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基本题附加………1、下列哪些就是化学课程目标得特征(A )………A、突出科学探究目标B、确定科学探究得问题……C、设计并进行科学研究D、增进对科学得认识………2、下列著名化学教材中,哪一项属于第一类教材理念?(B )号…_学_)封_《化学体系》B、A 、《社会中得化学》题_…__答…_ _…、《索尔特化学》C、《化学:与变化得世界相联系》D不_…_内__ …_ )3、下列哪个选项为教材单元内容得设计得正确顺序? (C 线_ …__ …封__ …建立教材得内容框架○1密__ …名_(…姓2确定教材整体目标与基本思路○……从整体对各个单元教材得功能与内容呈现进行评价○3……研究每一单元得围观组成○4 ………42A 、○1○○3○密…3○○1 4 B、○○2 …业…专…31C 、○2○○4○……1○○D、○43○2………(A)。

与、初中栏目设计偏4____________……启蒙性B 实用性A 、启蒙性、实用性…院…学…功利性 C 、启蒙性、实用性D 理论性…………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5、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得( C )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心理素养B、学习素养C、科学素养D、学习能力6、教师提供得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与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得实际,才能被学生理解与接受,发挥其作用。

这就是属于情感作用得。

( D )A、全面性B、发展性C、全程性D、可接受性7、组织、指导学习活动得技能有(C)A、听课、自学、练习、讨论、复习、实践B、听课、自学、讨论、练习、合作、实践C、听课、练习、自学、合作、讨论、探究D、听课、自学、练习、实验、讨论、探究8、(B)就是老师通过预先设计得一系列相互联系得问题引发,引导学生做出思考做出正确回答,姨师生对话方式围绕课题得重点,难点展开讨论,从而传授教学,检查学习得一种教学方法。

化学教学论试题A

化学教学论试题A

化学教学论试题A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A)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D)A. 教学科目 ?B. 教学进程 ??C. 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 ??D. 前三项都包括2、教学目标是指( A )A. 预期的教学效果 ???B. 教学目的 ???C. 培养目标????D. 课程目标3、探究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CD )A. 第一层级 ???B. 第二层级????C. 第三层级???D. 新的综合的方法4、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是(BC)A. 化学基础理论课??? ?B. 化学习题课?????????C. 化学实验课?????????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5、下列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A )A. 标准差 ??B. 标准分 ???C. 算术平均数???D. 区分度6、10gMg、Zn、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气体(标况),则Mg、Zn、Fe总的物质的量是( A)A. mol??B. mol????C. mol? mol7、24g硫和32g氧气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在标况下是(C)A. ???B. ???C. ?????D.8、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果,Ku rt Wü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B )(2003年高考题*上海卷)A. 13C 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 13C 与15N互为同位素 ???????????D. 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9、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B)(2004年高考题*上海卷)A. 含磷洗衣粉????B. 酒精????C. 氟里昂 ??????D. 含汞电池10、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B)(时间120分钟)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B)(时间120分钟)

化学专业《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B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 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0分。

)1、化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A. 特殊的认识过程B. 实践过程C. 科学认识过程D. 知识的再发现过程 2、教学目标是指( )A. 预期的教学效果B. 教学目的C. 培养目标D. 预期的学习结果 3、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 )A. 教学科目B. 教学进程C. 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D. 前三项都包括 4、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 )A. 图式B. 同化C. 顺应D. 平衡 5、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巩固知识、技能为主的课是( ) A. 化学基础理论课 B. 化学复习课 C. 化学实验课 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6、若以w 1和w 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 -1和b mol·L -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2003年高考题*江苏卷)A. 2w 1=w 2B. 2w 2=w 1C. w 2>2w 1D. w 1<w 2<2w 1 7、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今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

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2003年高考题*上海卷) A. 无机物 B. 有机物 C. 盐类 D. 非金属单质 8、据报道,今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HC C C C C C C C C N 。

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2004年高考题*上海卷)A. 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 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9、500ml 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的FeCl 3溶液,加入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所需加入NaOH 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 1.5 molB. 3 molC. 2 molD. 4 mol1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侦察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戒备森严的军火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教学论- 王磊-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1 及答案《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1 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卷)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 分,共15 分)1、双基2、探究式教学3、活动表现评价二、简答(每个5 分,共10 分)1、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

2、你认为新课程高中必修教材有哪些特点?从内容、体系和呈现方式进行说明。

三、论述题(共25 分)1、请概括现行化学教学评价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2、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及教学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金属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2)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育中都含有哪些内容?写出这些内容在现行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大体学习顺序,并简要分析这样学习顺序的原因。

(3)谈谈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 卷)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任课教师姓名:胡久华刘小英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 分,共15分)1、科学素养2、探究式教学3、档案袋评价二、简答(每个5 分,共10分)1、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2、简明分析现行高中教材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体系。

三、论述题(共25 分)1、请概括现行化学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2、请设计“盐类水解”一课时的教案。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卷)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 分,共15 分)1、双基答题要点:传统的双基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包括:有关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最基本概念和初步原理;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重要事实及其基本规律;实验观察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简单化学计算的技能;运用科学语言和化学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技能。

(3 分)现代双基中的基本知识除了包括传统中的基本知识外,还有能够反映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与社会生活和技术进步相互关系的知识以及有关化学问题的知识;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性知识,有关化学问题的知识。

基本技能除了包括传统双基中的基本技能外,还有科学探究的过程技能;高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能。

(2 分)2、探究式教学答题要点: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1 分)。

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2 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分)3、活动表现评价答题要点: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评价方式(1 分)。

它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2 分),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认识和应用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多方位的评价。

(2 分)二、简答(每个5 分,共10分)1、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

答题要点: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为模块、学分制,共有8 个模块,分为2个必修和6 个选修。

必修为化学1 和化学2,共4 学分;选修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

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需要学习两个必修模块和一个选修模块,达到6 学分。

(3 分)这样的课程结构,让全体学生都学习化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

必修模块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的,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例如比较喜欢文学或英语的学生,可以学习化学与生活,满足生活中需要的化学知识;喜欢化学的学生可以选择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等模块,了解更深入的化学知识;喜欢实验的学生可以选择实验化学等。

(2 分)2、你认为新课程高中必修教材有哪些特点?从内容、体系和呈现方式进行说明。

答题要点:新课程高中必修教材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应用,引导学生认识真实的化学。

采取学科中心、认知过程中心、社会生活问题中心相融合的多元课程设计取向。

在内容上,选择核心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根据必修模块的定位和作用,必修教材的内容面广而难度较低,为的是给学生学习其他选修模块奠定必要的基础。

内容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分)在体系上,元素化合物知识打破了原来的以族和周期为组织线索的方式,采取是核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织方式。

概念原理知识的编排考虑学生的认识顺序和知识的逻辑顺序,再结合概念原理的作用和功能进行编排,在必修化学1 中主要是电解质与电离、氧化还原反应等,放在主要元素化合物之前,作为元素化合物学习的理论基础。

在必修化学2 中,主要有原子结构、化学键、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

主要是在必修化学1 的基础上提升对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的认识。

(2 分)在呈现方式上,采取以栏目和正文结合的方式,附加各种精美的图片,从而引导教学方式的改变。

学习活动性栏目如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迁移应用等,资料性栏目如身边的化学、化学与技术、化学前沿等。

(1 分)三、论述题(共25 分)1、请概括现行化学教学评价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10分)答题要点:主要特点:化学教学评价正在经历着从知识取向→双基取向→能力取向→实际应用取向→科学素养的多元取向的转变,以及从单纯基于考试和测验的评价向基于多样化的评估手段的转变。

但是这个转变过程非常艰难和缓慢,还远未完成。

(4 分)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观念陈旧落后;评价功能过分偏狭;评价手段过分单一,例如评价仅只作为对于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的工具;过分强调评价的竞争刺激作用;将评价等同于考试和测验;将考试和测验全部集中在对知识学习水平的评价上;评价过于追求客观、标准、量化,已经严重的要素化和细节化;将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与中考甚至高考完全对应起来等方面。

(3 分)如何改变:以质性评定统整、取代量化评定;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景性;过程评价鱼结果评价并重;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纸笔评价、档案袋评价与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

(3 分)2、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及教学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5 分)(1)设计“金属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答题要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金属钠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等);过程与方法(观察方法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鲜明的实验现象激发兴趣,对金属的研究充满好奇等)(3 分)教学重难点:化学性质中金属钠与水的反应(2 分)(2)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育中都含有哪些内容?写出这些内容在现行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大体学习顺序,并简要分析这样学习顺序的原因。

答题要点: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具体内容:初中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金属铁、酸碱盐等,高中有:律前元素X2(Cl)、氧族(S)、碱金属(Na),律后元素氮族、碳族、镁、铁、铜等(3 分)大体学习顺序如上所呈现的顺序。

原因:从简单到容易,从学生熟悉的物质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和知识的逻辑顺序;与概念原理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发挥概念原理的指导作用,同时为获得概念原理知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2 分)(3)谈谈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答题要点: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贴近生活、贴近社会重视学生的科学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培养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发挥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网络物质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共5 分)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 卷)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 分,共15分)1、科学素养答题要点: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的的比喻说法。

科学素养强调普通教育定向。

现在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2 分)。

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学者对科学素养的具体含义的阐释不相同。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将科学素养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分)2、探究式教学答题要点: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1 分)。

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2 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分)3、档案袋评价答题要点:档案袋评价是一种学业成就评定方式(1 分)。

档案袋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地收集起来的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和学业成就。

(2 分)学生在学习档案中可收录自己参加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料,如实验设计方案、探究活动的过程记录、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有关的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总结等。

教师根据档案袋中资料的数量和质量等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可以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

(2分)二、简答(每个5 分,共10分)1、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答题要点: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为模块、学分制,共有8 个模块,分为2 个必修和6 个选修。

必修为化学1 和化学2,共4 学分;选修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

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需要学习两个必修模块和一个选修模块,达到6 学分(2 分)。

这样的课程结构,让全体学生都学习化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

必修模块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的,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例如比较喜欢文学或英语的学生,可以学习化学与生活,满足生活中需要的化学知识;喜欢化学的学生可以选择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等模块,了解更深入的化学知识;喜欢实验的学生可以选择实验化学等。

(3 分)2、简明分析现行高中教材的元素化合物和概念理论知识的体系。

答题要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主要是按照族来组织的,例如高一学习碱金属、卤素、氧族、碳族,高二学习氮族;有机化合物知识主要分为两大类:烃和烃的衍生物,分别从典型的具体代表物的学习上升到类别。

(2 分)概念理论知识主要是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穿插编排,一是考虑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需要,一是考虑学生的认识顺序。

主要的体系为:高一: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化学键),高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含平衡常数、盐类水解、中和滴定、电离度删)高三:晶体的类型与性质(含金属晶体),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配平、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离子反应的本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电解原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