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
第一章 机械运动-课堂作业-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梳理知识点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 m,1m= cm,1m= mm,1m= μm,1nm= m。
知识点2长度的测量(1)选择和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和。
(2)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选、观、放、看、读、记。
(3)读数:正确读取测量数据,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读到的下一位,一个完整的数据=准确值+估计值十单位。
知识点3时间的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
还有小时,符号是;分钟,符号是。
(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调(归零);二按(启动);三停;四读。
(3)读数=小盘的分钟读数+大盘的秒读数。
知识点4误差(1)误差是测量值与之间的差异,误差是(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减小误差的测量方法一般有:①;②;③。
点拨: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能够避免的。
课堂练习1.[知识点2]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2.[知识点4]误差产生的原因与()A.测量工具有关,但与测量人无关B.测量人有关,但与测量工具无关C.被测物体有关D.测量工具有关,也与测量人有关3.[知识点1]某同学身高是167.4 ,课本每张纸的厚度是7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6400。
4.[知识点2]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甲尺的分度值是;乙测量的结果是,乙尺的分度值是。
尺测量较准确。
5.[知识点2]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测多算少”的方法,如图中紧密排绕的铜丝,若这些紧密排绕的铜丝一共有20圈,则铜丝的直径为 mm;如果在将细铜丝缠绕在粗细均匀铅笔上的过程中,没有紧密排列,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知识点3]如图甲所示,机械停表的读数是 min s;如图乙所示,电子秒表的读数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24张PPT)
【理解与运用】
1.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S t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点拨:隐含了v一定)
2. 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 内通过 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 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运动的快慢
情景创设
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 前一阶段,“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快。判断依据是什么? 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 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你同意“裁判员”的观点吗?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课件展示】:下图是甲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起跑6秒后的 情景,谁运动的快?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下图乙是决赛成绩表, 谁运动的快?依据又是什么的?
➢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 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
也可以用公式
来计算它的速
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说到某一物 体的平均速度, 一定要指明是在 哪段路程内的平 均速度。
自行车运动员做 变速运动
【强调】
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掌握其不变性,理解并牢 记匀速直线运动概念。
v/(m/s)
t/s
• 【拓展】-----生活中的物理 • 例:交通标志牌的意义 • (以小轿车的限速为例) • 表示该路段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是
120Km/h; • 从该标志牌处到徐州还有 100Km
• 【活学活用】
• 在不违反交通的情况下,上图中的轿车从 此刻到达徐州至少需要多少min?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米m,(成人两步约1,5m)
2、1km=1000m=10³m
1dm=0.1m=10﹣¹m
1cm=0.01m=10﹣²m
1mm=0.001m=10﹣³m
1um=0.000 001m=10﹣m
1nm=0.000 000 001m=10﹣m
3、长度测量:刻度尺(量程、分度值、单位)
4、刻度尺使用:a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一端、b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歪斜、c 视线正对刻度线、d记录时不要忘单位
5、时间测量:秒s,小时h,分min
多次测量求平均
6、误差:不能消除,但可减小使用精密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7、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2、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物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1、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v=s/t),单位:米每秒(m/s、km/h,1m/s=3.6km/h)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数值越大,运动越快
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变速直线运动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刻度尺,秒表,v=s/t。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__线____且_速__度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
运 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不__相__等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的 平均速度:
快 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V=s/t=15km/0.5h= 30km/h (3)t=s/v=15km/40km/h=0.375h=22.5min 答:(1)标志牌“熊家塚15km”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的路程 s=15km;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30km/h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
慢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其通过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常考速度估测: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m_/_s_;男子百米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 度约为1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5 m/s;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3_4_0_m__/s__。
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 错误的是( 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长 教室每层楼高约3 m;课桌的高度约75_cm__;物理课本的
度 和
长度约26 cm,宽度约18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 cm;
时 间
一张纸的厚度约0.1 _m_m__。
第一单元《机械运动》单元复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2)返回时的时间为t1=30min=0.5h,小明一家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 v1=s/t1=24km/0.5h=48km/h
答:(1)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24km; (2)小明一家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48km/h。
再由速度公式,得汽车通过该特大桥主桥大约需要的时间为
t s 1.8km 1.8102 h 64.8s v 100km / h
答:汽车以设计时速通过该特大桥主桥,大约需要64.8秒。
二、专题突破
典例11、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汽车以6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4 h才到达旅 游景点.傍晚,他们沿原路返回,从景点到家用了30 min.求: (1)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 (2)小明一家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
行驶的平均速度
v1
s1 t1
306km 1.5h
204 km
h
(2)小明观察到车厢上显示的速度是300km/h,通过隧道用了整整3分钟,则该隧道的
长: s vt 300 km h 3 h 15km 1500m
60
二、专题突破
(五)利用图像分析运动情况 运动图象也是一种科学表达“语言”,图象能把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 地表示出来,有直观、简明的优点,为解决物理问题提供思考的依据。 在物理学中,常用路程(s)-时间(t)图象和速度(v)一时间(t)图象来描 述物体的运动情况。(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它是一 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象,应知 道图线是否为直线反映了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的倾名斜程度反映 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图线越陡,说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即运动 得越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运动的快慢
2.有些公路旁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如何利用里程 碑估测自行车的速度?
答案:可以从一个里程碑处开始计时并骑着自行车往 前行,到另一个里程碑处停止计时,算出经过两个里程碑 所用的时间t,再用速度公式 算出自行车在两个里程 碑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 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答:刘翔的平均速度为8.52m/s.
计算题解题规范
①写明已知条件,写明必要文字描述,写好解。 ②写明使用的公式,计算过程中需要带有单位。 ③进行总结,写好答。
小练笔
下列哪一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A.正在启动的汽车
B.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C.被抛出去的石块
D.在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
归纳总结
解析:前50 m的平均速度: 后50 m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前50 m的平均速度为8.33 m/s;后50 m的平均 速度为7.14 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7.69 m/s。
4.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 (2011)如下表所示。
站次 1 2 3 4
站名 北京南 济南西 南京南 上海虹桥
那么这些速度之王的速度是 如何判断的呢?
知识点1 速度
判断速度的实验方法有两种: ①通过比较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谁经过的路程长,谁就速度快。
②通过比较两个物体经过的路程相同,谁花的时间越短,谁速度快。
物理学规定,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越大,速度就越大;或单位路程内时间越少,速度就越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单位(1) 1 nm=1×10-3μm=1×10-6mm=1×10-7cm=1×10-8dm=1×10-9m(2) 1 nm2=1×10-6μm2=1×10-12mm2=1×10-14cm2=1×10-16dm2=1×10-18m2(3)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长度的测量(1)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看量程和分度值;( 所有测量工具第一步都是选择测量、分度值)②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③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⑤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后一位(初中物理只有刻度尺要估读)⑥注意单位(2)中考常考长度估值①中学生身高约1.6—1.8m,手掌宽度约10cm,②指甲宽度约1cm。
③中学生步长约50—70cm。
④居民楼房每层约3m。
教室门高约2m。
⑤考试所用答题卡宽度约30cm。
⑥一只新铅笔长度约18cm。
⑦物理课本长约26cm,宽18cm。
⑧1元硬币直径约2.4cm,10元人民币长约14cm。
⑨课桌高度约0.8m,椅子高度约0.4m。
⑩一张纸的厚度约0.1mm时间的测量(1)1h=60min=3600s(2)常见的计时工具:石英钟、电子手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3)机械停表的使用①读数: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
②先读小盘的读数,单位分钟,③每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④读大盘的读数,单位是秒,前半分钟就读0-30s,后半分钟读31-60s。
(4)中考常考时间估值①人脉搏跳动的频率约为70次/min,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1s。
②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时间为3s。
③做一次眼保健操时间为5min。
④中学生百米成绩约15s⑤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时间约0.3秒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为“机械运动”,旨在让学生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相应的物理量。通过本章节学习,学生应能够:
1.理解机械运动的定义,掌握机械运动的分类,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周期性运动等;
2.学会使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知识梳理: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如机械运动的分类、物理量的描述、力的作用效果等,巩知识点。
2.方法总结:总结解决机械运动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如参照物的选择、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等。
3.情感态度:强调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
6.方法指导:针对学生计算速度、加速度时的困难,教师可提供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如利用公式、图象等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7.课堂小结:在每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内容。
8.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
9.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利用尺子、手表等工具,测量并计算该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拍摄实验过程的照片或视频,撰写实验报告。
3.思考题:针对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以下问题:
(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2)如何利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这些现象?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以文字形式回答问题,要求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2.难点: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与应用、物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等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共4节)参考答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长度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长度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0”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m,一本书的厚度为10mm,一张纸的厚度为100um 。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18.4cm ,估计值是0.01cm ,单位是厘米。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2.31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0.01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1.70 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2.00 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 1.90 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0.1 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1.7 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秒、分、时。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秒。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 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 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观看动画并思考
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 子弹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 速度很小或两者的速度大小 一样,它们之间可以认为是 相对静止。
思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 物体是静止的?
思考
图示中用厚刻 度尺测量物体 长度,哪个是 正确的?
3.读:即读数,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
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 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丙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
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2.78cm
总结为四个 字:选、放、
读、记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用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12cm 。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文具盒
选定参照物
课桌
判断位置 是否变化
运动
课本
静止
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 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第一章__机械运动
•例:关于误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 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 无论用什么精密的测量仪器,都不可 能没有误差。 C 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 减少误差。 D 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 能的。
三、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
常用的单位还有分(min)和小时(h)
知识巩固
3.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 3.05cm _____ (3.02cm-3.08cm都正确)
4.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 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 A 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 1mm 2.20cm 是 , 该物体的长度为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配合法
辅助工具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替代法
1、下列哪个长度最接近于18cm( D ) A.一般墨水瓶的高度 B.圆珠笔芯的直经 C.课桌桌面的宽度 D.物理课本宽度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 的是( B ) 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5
6
7
8
9
10
会看
看对: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不要斜视或俯视。
×
√
×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④ 读对:必须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 一位。(读数包含两部分:准确值和一位
估计值)
⑤ 记对:数字加单位。 ⑥算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会读
会记 分度值1cm ; 物体长度 2.7cm .
2cm+ 1.00cm 2.70cm 准确值 0.7cm 估读值(分度 值的下一位)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共30张PPT)
4
10.下列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D )。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N; B.立式空调正常工作电流大约为0.2A; C.此时你所在考场内的温度约40°C; D.我国高铁正常运行的时速可达350km/h
能力提升
11.(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 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 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2~4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 0~4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 3s 时甲在乙的前方
4
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2__.4__5_cm。
4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
4.(2019·河北)卫星是通过 电磁波 传递信息的,它从图中所
示位置向近地点运行时势能 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站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同步卫星静止不动,选取的参
照物是
地球或地。面
4
5.春暖花开,我县净心谷景区甲定山头映山红漫山遍野, 吸引了很多游客驱车前往,进入景区,远处的花海扑面而 来,这是以 运动的汽车 作为参照物。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
与 所用时间的平方 成正比,表达式为:s=
0.3m/s2×t2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
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7.5m .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
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
(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
8.古隆中距襄阳市区某中学16km,该中学在游古隆中研学活动 中,有学生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着 地磁场 ,同学们的步行速度大约4km/h,则同学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古隆 中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4 h。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机械运动 (共56张PPT)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累计法
测纸厚,细丝直径
辅助工具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化曲为直法(替代法)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二、运动的描述
新课导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 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 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问题: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飞行的子弹?
自行车运动员做变速运动
交通标志牌
• 表示该路段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是 120Km/h;
• 从该标志牌处到徐州还有 100Km
4.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v s t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金属片
测量器材: 刻度尺、停表
置变化。 若有位置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 若无位置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没动,路
旁的孩子们赞叹他前进得真快,一个说他静止,一 个说他运动,谁说得对?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
第一节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国际主单位:米 符号:m
千米、米、 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km m dm cm mm μm nm
103 10
10
10 103 103
2、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 :刻度尺
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 值.
零刻度线 量程
单位
分度值
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参照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共65张)
平均速度:如果只做粗略的研究时,可以利用v=s/t来计 算,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注:讲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 内的平均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1、特点:是快慢不变和运动路线是直线即方向不变;
运动的快慢不变即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都相等。
2、公式:V=s/t
3.v=s/t的物理意义: (1)对于同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不变 的,是一个常量,所以,S与 t成正比。 (2)匀速直线运动中,v与s、t无关,但可以用s/t来计 算
V1 V2 2
一人沿一平直马路步行,前五秒钟走了 十米,后二十秒走了五米,求该人的平 均速度是多少?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 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 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
讨论:利用公式
v=
s
t
计算出来
的速度,能够精确地描述匀速直线运 动的快慢。它也能精确地描述变速直 线运动的快慢吗?
在能变够速计运算动物中体,在利一用段公时式间内v或= 一s段t
路程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注意: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 记住:公式只有一个:
v 总路程 全 总时间
而绝对不能用:
v全
(2)单位必须统一;
(3)符合计算题解题格式——已知、求、 解、答四步必须明确。
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速度:
人步行:1m/s –1.5 m/s 3.6km/h --5.4km/h
骑自行车:5m/s 18km/h 汽车: 30m/s 108km/h 声速: 3光40速m: /s3×108m/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全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主要介绍了机械运动的概念、分类和描述方法,以及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概念。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初步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但对于物理学的抽象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掌握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逐步理解和掌握机械运动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分类。
2.学会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机械运动。
3.理解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分类。
2.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定义和运用。
3.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探索机械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形象地展示机械运动的现象和原理。
3.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通过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多媒体课件和教具。
2.准备实验器材,如尺子、计时器等。
3.准备典型例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机械运动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讲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分类和描述方法,以及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定义。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的机械运动现象,引导学生运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进行描述。
4.巩固(10分钟)通过填空、选择题等形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机械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讲解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复习课件优秀课件PPT
的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1).找出要判断的是哪个物体。 (2).选择参照物。
(3).看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的变化。 一位跳伞运动员从直升飞机上跳下时,看到地面
向他扑来,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直升飞机 C、自己 D、
无法判断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时间, 比较路程;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 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做到一
看、二放、三读、四记。 一看:看零刻度线的位置、看刻度尺是否
磨损,看量程和分度值。 二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值的一侧要 紧貼被测物体,不要利用已磨损的零刻线。
三读: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四记:记录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 录估计值,还应注明测量单位。(结果由
●1mm=1000μm 1μm=1000nm
例题
某次列车19:20出发,次日凌 晨6:35到达目的地。历时多
少小时,多少分?
组合单位
1m/s=3.6km/h 1g/cm3=1*103kg/m3
例1 建在公路边的速度标志牌写 着60km/h,它表示经过这一路程 的车速不允许超过这个速度,这 个速度合多少m/s?
数字和单位组成)
刻度尺的使用
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刻度尺的使用
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 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某同学以刻度不同的直尺测量同一支铅笔 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哪一次测
量结果的记录是正确的?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1章 机械运动
难点突破
比较速度快慢的方法 1、相同路程比时间:在行驶路程相等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 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 2、相同时间比路程: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行驶路程的长短, 行驶的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 3、比较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难点突破 速度
定义
公式
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 时间的比叫做速度。
特点:①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保持不 变.②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难点突破 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分析
图像特点:匀速直线运动的 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 大小;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 直线。
难点突破
典例精析:
例题7:如图路程-时间(s-t)图象中,物体不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
难点突破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会认: 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难点突破
2、会放: 使用时应将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
0 cm 1
2
3
4
567
8
9 10
× ×
0 cm 1 2
34
5
67
8 9 10
√
知识梳理
3、会看: 读数时视线应经过被测物体末端与尺相交的位置并与尺面垂直。
难点突破
典例精析:
例题1:小明用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A ) A.cm B.km C.m D.mm
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 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水性笔的长 度略小于18cm,在15.10cm左右. 故选A.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结
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1. 长度单位及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 、m 、dm 、cm 、mm 、µm 、nm .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以下图所示);需实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 与cm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113+1+151km=101010cm=10cm=10cm ⨯⨯;又如要知道nm与d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311331181nm=10101010dm=10dm=10dm ---------⨯⨯⨯.知识点2.准确选择、使用刻度尺、理解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 ,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 、量程是150mm 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 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4)一本书的厚度为8_mm _; 课桌的高度约为80_cm _;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_cm _;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_cm __;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_cm __;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_mm__;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_mm__; 教室门的宽度是0.95_m __。
手指的宽度约为1_cm __; 自行车的高度约为1.1_m __。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100_μm __。
一元钱硬币的厚度约为2_mm__; 手掌的宽度约为1_dm__; 一个分子的直径是20_nm __;分析:先把长度的几个单位都写出来,然后代入原题的数字,看一下是否符合常理,就能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运动》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B.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短
C. 物体的速度由运动的时间决定
D. 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无关
2、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 河岸和行船
B. 行船和河岸
C. 都是行船
D. 都是河岸
3、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
C.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0.5dm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4、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A.2∶9
B. 2∶1
C. 9∶2
D. 1∶2
6.有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5s内通过了35m,则该物体在第3s内的路程为()
A.6m B.7m C.14m D.21m
7、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5m/s B.10m/s C.15m/s D.20m/s
8、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V的大小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
9.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
10、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二、填空题
11、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_,此时两物体之间处于相对____________。
12.上初三的王宁同学今年15岁了,身高17.2 .(请填写合适的单位)他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km,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5km/h,则他骑自行车上学上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h
13.某同学郊游时,用半小时走完2km的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再用30 min走完2.5k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 km/h,中间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 km/h,后30 min的平均速度是 km/h,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14、单位换算:(1)2.54m= cm= μm。
(2)15m/s= km/h。
(3)5.5min= s。
(4)72 km/h=________ m/s
1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前半句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后半句是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16、小明乘坐公交车去学校时,看到车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运动,小明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作出的判断(填“公交车”或“地面”)。
若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4km,乘车时间为6min,那么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17、2007年4月18日全国第六次列车大提速,国产动车组开始正式投入营运,下表是空调动车组D517次列车从北京到北戴河的时刻表。
车次序号车站时刻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公里数
D517 1 北京当日————06:25 0
D517 2 北戴河当日08:15 ————277
由表中数据可知,北京到北戴河的里程为___________km,D517次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km/h(保留一位小数)
18、小明同学在做一些测量后忘了在记录的数据后面标明单位,请帮他补上:某同学的身高是15.8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 。
三、实验题
19、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_________
20、如图4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则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
21、某同学用一把如图5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 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F.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3、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 的速度行驶500s ,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 的速度行驶100m 。
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4、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
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
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⑴15km 指________________;40指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 ,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
25、某人在100 m 的短跑道上步行,要用80 s 从起跑线步行到终点,他的运动可以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求:(1)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大?(2)如果他在最初20 s 以0.8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通过跑道全程的时间还是80 s ,那么,在余下的路程中它的速度是多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A
5、A
6、B
7、A
8、D
9、C 10、B
填空题 上桥 15km 40
11、相同、静止 12: dm 、0.1h 13 : 4 、0、 5、0.83 14 :2.54×102、2.54×106、54、330、20 15 :青山、竹排 16:公交车、40 17: 277、123.8、 18:dm、1.2lm/s
19、分度值
20、1mm、4.80cm
21、(1)刻度尺没有放正,(2)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3)有刻度的一面没有与物体对齐,(4)零刻度线磨损了,没有从某一整数刻度线量起,
22、A、C、用细铜丝的圈数总长除以圈数、DBEF
23、(1)4100m (2)8.1m/s
24、30km/h 22.5min
25、1.25m/s 1.4m/s
初中物理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