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口服液的 制备 成分检测

合集下载

建立HPLC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以及方法学验证

建立HPLC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以及方法学验证

建立HPLC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以及方法学验证1040314 潘明对原实验选用方法进行改进的原理:黄芩苷有两个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78nm和315nm,因为双黄连口服液中另一主要成分绿原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26nm,为保证得到良好峰形,仍采用278nm为检测波长。

黄芩苷为黄酮类化合物,有多酚羟基结构,在低温和酸性条件下稳定,一般将pH控制在3-4之间。

原实验用冰醋酸调节pH,但醋酸有易挥发不稳定的缺点,所以改用0.4%的磷酸溶液(低浓度减少磷酸盐对色谱柱的侵蚀),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50∶50)。

改进后实验条件:色谱柱:C18(250mmX4.6mm,5μm );流动相:甲醇-0.4%磷酸(50∶50)流速:1.0ml/min进样量:20µl柱温:室温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样品含量的测定方法:取样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方法学验证:1.专属性实验空白溶液:甲醇-0.4%磷酸(50∶50)黄芩苷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量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制成0.1mg/ml溶液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双黄连口服液1ml,置5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波处理20min,放置至室温,用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不含黄芩苷的阴性对照供试品溶液制备:原则上需要,制备复杂,本实验不做取上述溶液分别进样,测定,观察在相同位置上是否有与标准品溶液对应的峰,表明空白对照无干扰2 回收率实验取制得的供试品溶1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共6份。

精密量取黄芩苷对照品0.013g,0.016g和0.019g各两份,分别加入上述6份溶液中,依法测得其含量,并计算回收率。

(加入的标准品一般为供试品含量的80% 100% 120%)加样回收率=(测得量-本底量)/加入量×100%3.线性范围考察精密量取上述黄芩苷对照品溶液1,2,3,4,5,6m1分别置于lOml 量瓶中,加5O% 甲醇稀释至刻度,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取20µl进样,记录色谱图。

双黄连口服液pH值检测

双黄连口服液pH值检测

双黄连口服液的PH测定pH值测定法:是测定药品水溶液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方法。

《中国药典》规定糖浆剂、合剂、露剂、滴鼻剂和滴眼剂等一般要测定pH值,例如儿康宁糖浆剂为4.0~5.0,双黄连口服液应为5.5~7.0,珍视明滴眼液为7.0~7.8。

除另有规定外,水溶液的pH值应采用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的不低于0.01级的酸度计进行测定(现已广泛使用将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组合一体的复合电极)。

测定前,应采用药典规定的标准缓冲液校正仪器,也可用国家标准物质管理部门发放的各种标准缓冲液(标示pH值准确至0.01pH单位)校正仪器,酸度计应定期检定,使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要求。

一、检验依据双黄连口服液药品标准(《中国药典》正文部分611页)。

【处方】金银花375g 黄芩375g 连翘750g【检查】pH值应为5.5~7.0(《中国药典》附录ⅦG)。

2.pH值测定法(《中国药典》附录ⅦG)。

二、检验原理双黄连口服液为合剂,由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连翘提取物组成,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稳定性与溶液的pH值有密切关系,且溶液的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防腐剂的抑菌能力也有影响。

因此,《中国药典》规定此类制剂测定pH值来控制其质量。

三、仪器与试剂饱和甘汞电极玻璃电极酸度计小烧杯分析天平标准缓冲溶液双黄连口服液等玻璃电极酸度计小烧杯分析天平仪器校正用的标准缓冲液(1)草酸盐标准缓冲液精密称取在54℃±3℃干燥4~5小时的的草酸三氢钾12.71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2)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精密称取在115℃±5℃干燥2~3小时的邻苯二甲酸氢二钠10.12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3)磷酸盐标准缓冲液精密称取在115℃±5℃干燥2~3小时的无水磷酸氢二钠3.55g与磷酸二氢钾3.40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4)硼砂标准缓冲液精密称取硼砂3.81g(注意避免风化),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塞,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

双黄连口服液质量分析

双黄连口服液质量分析

双黄连口服液质量分析发布时间:2021-12-31T05:48:34.16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5期作者:于永杰李卉[导读] 测定18批双黄连口服液的合格率为33.33%:而定性检测合格的比例为66.67%;黄芩苷含量范围为0.17%~439.61%,黄芩苷含量合格率为61.11%;绿原酸含量范围为0.02%~231.48%,绿原酸含量合格率为33.33%;连翘苷含量范围为0.46%~341.87%,连翘苷含量合格率为38.89%。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69摘要:双黄连口服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精制而成,具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双黄连口服液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

对治疗畜禽感冒、炎症、细菌感染等疾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且其毒副作用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

关键词:双黄连口服液;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8批双黄连口服液的合格率为33.33%:而定性检测合格的比例为66.67%;黄芩苷含量范围为0.17%~439.61%,黄芩苷含量合格率为61.11%;绿原酸含量范围为0.02%~231.48%,绿原酸含量合格率为33.33%;连翘苷含量范围为0.46%~341.87%,连翘苷含量合格率为38.89%。

源于18个厂家的双黄连口服液的合格率仅为33.33%,且双黄连口服液中主要成分含量相差较大,因此,应从中药材的源头控制及制剂生产环节全过程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一、方法1.定性鉴别。

(1)黄芩苷、绿原酸的定性鉴别方法。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量取18个厂家的双黄连口服液1mL,分别加75%乙醇溶液5mL,摇匀,既得。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11.49mg、绿原酸对照品1.14mg,加入75%乙醇分别定容在10mL量瓶中,浓度为1.122和0.114mg/mL。

方法测定: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36%乙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实验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福立FL-2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五号宋体)(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对流动相、样品处理的要求及注意事项;(3)能根据测定数据计算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4)了解中药制剂质量检测的方法。

【实验原理】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及连翘经提取精制而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功效,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病毒性肺炎等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疗效。

其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汉黄芩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本试验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方法对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进行测定,以便控制制剂质量。

【仪器和试剂】1. 高效液相色谱仪(福立FL-2200):2. 黄芩苷对照品(中食品药品检定所)【实验步骤】1.按操作说明书使用仪器,其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C18 反相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50:50:1)检测波长:274nm。

柱温:30℃流速:1.0ml/min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 1500。

2.【含量测定】黄芩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 10mg,置 100ml 量瓶中,加 50%甲醇适量,置水浴中振摇使溶解,放置至室温,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 1ml 中含黄芩苷 0.1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装量项下的本品 1ml,置 50ml 量瓶中,加 50%甲醇适量, 超声处理20 分钟,放置至室温,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支含黄芩按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 80mg。

【数据处理】采用外标法进行含量计算。

【思考题】1. 高效液相色谱仪在样品检测过程中设置的主要仪器参数有哪些?2. 高效液相色谱仪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3. 高效液相色谱仪在样品检测中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相比,具有哪些不同和优势?。

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

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

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一、药品简介双黄连口服液是以金银花、黄芩、连翘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的抗菌抗病毒的纯中药制剂。

(1)处方:(1000ml)金银花380g 黄芩380g 连翘750g 蔗糖350g 香精适量(2)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3)主要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4)药理作用:双黄连口服液对多种病菌抑制作用,如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葡萄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福氏杆菌、宋内氏杆菌、志贺氏杆菌、鲍氏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等。

抑制病毒作用有流感病毒甲、乙型、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艾可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

还具有消炎、解热、阵痛作用。

还具有提高细胞免疫作用,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多种免疫功能。

二、制备步骤a、每1000mL口服液的原料组成为金银花350~400g、黄芩350~400g、连翘700~800g、蔗糖300~400g。

b、金银花加水温浸3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冷却后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5-10倍量水水沉,滤过,滤液浓缩,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得金银花提取物。

c、连翘加水温浸30分钟后,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清膏,冷却后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5-10倍量水水沉,滤过,滤液浓缩,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得连翘提取物。

双黄连口服液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双黄连口服液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问题 9 :外标一点法的优缺点 ?
优点:操作简单,计算较简单,适合大 样本数据分析 缺点:要求严格控制进样体积,误差较 大。
问题 10 :流动相如何处理?
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动相需是色谱 级别,水用纯化水。流动相需要经过除 杂和排气泡处理。装置如下
0.45μm 滤膜 滤器 流动相过滤(除杂) 超声清洗器 流动相超的 浓度,无法准确测量其峰面积,下列公 式中 CR 、 AR 不准确,故无法计算结果
问题 8 :为什么配制供试品的 溶剂是 50% 甲醇,而不用其他 溶剂
答:本次实验的流动相甲醇占得比例即 50% ,用 50% 甲醇在进样前充分溶解样品,保证 样品在仪器内部也能溶解,不会析出而堵塞色 谱柱和管路
问题 3 :紫外检测器有何优缺 点
优点: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快速 缺点:不是通用显色器,只针对有共轭 系统的有机物才响应。
问题 4 :什么样的溶剂才能作 为流动相?
答: 1. 溶解样品 2. 不与样品进发生反应 3. 适应相应的检测器(如紫外检测器的 溶剂要无紫外吸收,或者其紫外吸收不 影响样品的测定)。 4. 黏度不大。
实验 双黄连口服液口服液 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 1 :实验中为什么要超声
解答:本次实验溶剂(甲醇、水)需要 超声,目的是除去溶剂中的气泡;样品 需要超声,是使双黄连口服液中的黄芩 苷充分被溶剂溶解
问题 2 :为什么样品要进三针 ?
解答:增加平行操作次数为了考察数据 的精密度,减小偶然误差
问题 5 :检测器对温度有何要求 ?
高效液相色谱仪在室温下进行就行了, 不需要控制温度。 气相色谱根据柱温控制温度
问题 6 :压力与流量不稳定怎 么办
答:检查仪器管路是否有堵塞。观察压 力表,压力恒定即可

双黄连口服液中多种有效成分测定

双黄连口服液中多种有效成分测定

双黄连口服液中多种有效成分测定张斌【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栀子苷、丹皮酚和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安捷伦C18的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采用乙腈-0.6%磷酸的水溶液,梯度洗脱的流速为1.0mL·min-1,色谱柱温为30℃,检测波长分别为238nm(栀子苷),274nm(丹皮酚),280nm(黄芩苷),327nm(绿原酸).结果:绿原酸、栀子苷、黄芩苷、丹皮酚进样量分别在0.005~0.173μg(r=0.9998)、0.026~1.231μg(r=0.9995)、0.041~1.682μg(r=0.9997)、0.006~0.249μg(r=0.9994)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24%、99.10%、98.46%、98.65%,精密度RSD均小于1.0%,重复性RSD均小于1.0%,供试品溶液放置24h内稳定.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了不同生产企业之间各成分的含量不尽相同,部分生产企业不同生产批次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结论:本法适用于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栀子苷、黄芩苷和丹皮酚的含量.【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年(卷),期】2017(000)011【总页数】3页(P137-139)【关键词】双黄连口服液;绿原酸;栀子苷;黄芩苷;丹皮酚;HPLC【作者】张斌【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甘肃 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双黄连口服液于中国药典2005、2010、2015版中均有收录,其具有辛凉解表,疏风解热作用,适用于感冒所引起的咳嗽、发热、咽痛。

处方由金银花、连翘、黄芩这3味药材组成,标准规定是以栀子苷和黄芩苷为指标成分,利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但不能有效的多样的测定其内部含量。

目前中外文献中关于双黄连口服液的含量测定已有很多的研究和报道,但是大多都集中在测定其某种单一成分的含量,仅有少数的研究和报道使用单波长测定2-3个成分的含量,鲜有同时测定其四种或以上成分的报道,而且测定药品中各种成分所需要的色谱条件也都不尽相同。

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检验

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检验

4、样品溶液的测定
❖ 分别精密吸取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根据峰面积来计算每支 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即得。
5、计算公式
(1)计算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计)
n5.54( tR )2 W1/2
(其中:A=1.065×h×w1/2) (2)计算分离度
R 2(tR1 tR2) W1 W2
实验内容
鉴别试验
含量测定
鉴别试验的项目
A
性状鉴别

薄层鉴别
❖ 性状鉴别
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薄层鉴别实验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1ml,加甲醇5ml,振摇使溶解,静置, 取上清液,即得。
对照药材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置 水浴上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即为。
药物分析实验
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检验
1
实验目的
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
实验内容
4
实验注意事项
5
讨论与思考题
实验目的
1、掌握中成药特征成分的薄层对照品法及药材 法的鉴别。
2、掌握中成药的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
实验仪器与试剂
❖ 仪器:回流提取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微量进样 器、层析缸
❖试剂:黄芩苷 、连翘药材、氯仿、甲醇、冰醋酸
(3)计算黄芩苷的含量(外标法)
C A 样 样 C A 标 标 C 样 C 标 A A 样 标 m VC 样 D
其中:C—浓度(mg/ml); A—峰面积; m—黄芩苷的质量(mg); D—稀释倍数; V—每支样液的体积(ml)
实验注意事项
❖ 制备样品时,一定要用唯恐滤膜过滤 ❖ 进样时进样器一定要清洗干净 ❖ 进样前色谱仪一定要用流动相平衡 ❖ 进样完毕后,一定要清洗色谱柱后方可关机。

双黄连口服液内控质量标准

双黄连口服液内控质量标准

制药GMP管理文件一、目的:制定双黄连口服液的内控标准,规范公司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与检验。

三、责任者:生产部、检验员、仓库保管员四、正文:双黄连口服液【处方】金银花375g 黄芩375g 连翘750g【制法】以上3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备用。

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0.5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谋为1.20~1.25(70~80℃测),冷至40℃时缓慢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黄芩提取物,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冷藏(4~8℃)72小时,滤过,滤液调节PH值至7.0,加水制成1000ml,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明液体一,久置可有微量沉淀;味微苦。

【鉴别】(1)取本品1ml,加75%乙醇溶液5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及绿原酸对照品,分别加75%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ul,分别点于同一以羟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8.5:2.5: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实验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实验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实验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一、目的要求1.练习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2.学会用外标法定量分析二、实验原理外标法可分为外标一点法、外标二点法及标准曲线法。

当标准曲线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进行定量。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双黄连口服液中的黄芩苷,在λmax274nm 处进行检测。

在药物分析中,为了减小实验条件波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采用随行外标一点法定量,即每次测定都同时进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

三、仪器与试药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超声波提取器、分析天平、微量注射器、ODS-C18反相色谱柱、容量瓶(25ml,50ml)2.试药黄芩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双黄连口服液(三精制药)、甲醇(色谱纯)、冰醋酸(A·R)、双蒸水。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

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峰计应不低于150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60℃减压干燥4小时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 的溶液,0. 45μm滤膜滤过,即得(浓度为0.1216mg/ml)。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1ml,置5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置至室温,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0. 45μm滤膜滤过,即得。

4.样品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黄芩以黄芩苷计不得少于8mg。

五、思考题1、HPLC中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几种?外标一点法有何优缺点?2、紫外检测器的优缺点是什么?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2012-06-27 192246)转载▼标签:杂谈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

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一测多评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4种指标性成分

一测多评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4种指标性成分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 Taking Chlorogenic acid as internal referenceꎬthe 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s of Galute ̄
olinꎬForsythinꎬBaicalin luteolin we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ꎬso as to realize one test and multiple evaluation At the
果 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ꎮ 实验所测得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ꎮ 4 批不同生产厂家的双黄连口服液样品中绿原酸、
木犀草苷、黄芩苷、连翘苷的含量范围分别为 1 03 ~ 1 56、0 81 ~ 1 01、0 50 ~ 0 74、0 49 ~ 0 54mgmL - 1 ꎮ 结论 一测多评法可以用于双黄连
oral liquid samples from 4 batches of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were respectively 1 03 - 1 56mg mL - 1 ꎬ0 81 -
1 01mgmL - 1 ꎬ0 50 - 0 74mgmL - 1 ꎬ0 49 - 0 54mgmL - 1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feasible and e ̄
HuangLian oral liquid METHODS Using ZORBAXSB C8 (4 6mm × 250mmꎬ5μm) ꎬ0 8% glacial acetic acid so ̄
lution ̄acetonitrile as the mobile phaseꎬThe flow rate was 1 0mLmin - 1 ꎬdetection wavelength of 300nmꎬand the

双黄连口服液中有效成份含量测定技术

双黄连口服液中有效成份含量测定技术

双黄连口服液中有效成份含量测定技术目的利用HPLC法对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科学测定。

方法其固定相主要是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对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进行选择。

其中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60:50:1)。

结果黄芩苷所呈现的线性良好,但是为范围在25~220μg范围内,注意其平均回收率需要控制在100.59%。

结论该种方法不仅可实现对杂质的有效分离,对该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意义。

标签:高效液相色谱法;黄芩苷;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是双黄连口服液处方的主要成分,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是双黄连口服液的主要功效,在缓解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症状方面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中国要药典针对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测定工作所使用的质量指标为HPLC法。

通过实验发现黄芩苷峰与杂质峰之间呈现出无法分离的状态。

效果好,快速准确,重现性好是改变流动相比例的明显优势,因此我我们说将其用于制剂质量控制工作过程中至关重要。

一、仪器与试药1.SSIⅣ型液相泵是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仪器,该仪器由美国生产,M525紫外检测器,Anastar色谱工作站也是同一公司所提供的试验仪器。

电子天平也是试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其型号为赛多利斯BP-211D。

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200512的黄芩苷是本次试验的对照品。

双黄连口服液主要由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吴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长征制药厂以及中国黑龙江完达山制药提供,批号分别为05117-1、050114以及050301。

甲醇(色谱纯)、冰乙酸(AR)以及重蒸水也是在试验过程中所必须使用的材料,在实际准备过程中必须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检验。

KromasilC18柱(5μm,250mm×4.6mm)是药典流动相样品的HPLC色谱条件色谱柱,甲醇:水:冰乙醇(60:50:1)作为流动相存在于上述试验中,注意其温度最高不可超过40°C,检测波长也需要借助必要的措施与手段控制在274nm。

双黄连口服液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

双黄连口服液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

双黄连口服液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目的:测定双黄连口服液化學成分含量,建立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为双黄连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25%冰乙酸(B),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μL。

结果: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化学成分含量并建立了指纹图谱,标定12个共有峰,以9号峰(即黄芩苷)为参照。

方法学考察符合规定,RSD均小于30%。

结论:建立了以黄芩苷、连翘苷和绿原酸为参照物,测定不同厂家的双黄连口服液的含量及化学指纹图谱方法,结果显示不同厂家制剂的指纹图谱存在差异性,此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以为双黄连口服液质量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

标签:双黄连口服液;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指纹图谱双黄连口服液是临床抗菌抗病毒常用药,由金银花、黄芩和连翘三味中药提取精制而成,具有抑菌[1]、抗病毒[2-3]、解热抗炎[4]的作用,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及咽痛等。

此三味中药主要成分为绿原酸、黄芩苷以及连翘苷,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5],黄芩苷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抗炎、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6],连翘苷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保肝等作用[7],这三种化合物是双黄连口服液中主要活性及药效成分。

目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是主要的检测方式[8-10],且指纹图谱是国内外公认的鉴别中药品种和评价中药质量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厂家及批次的制剂中这三种成分的含量及指纹图谱进行研究,为此建立了本文的研究方案,可能会对控制药品质量、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起到积极的作用。

1仪器与材料11仪器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四元泵,DAD 检测器,柱温箱,工作站,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AR2140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奥豪斯公司);METTLER AB135-S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瑞士);超声提取仪(240W,50-60Hz,上海必能超声仪器公司)。

高效液相-双黄连口服液质量检测 17中药

高效液相-双黄连口服液质量检测 17中药

实验结果/硅胶薄层
处方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 净化回收率均超过98.0%。说明用氧化铝进行前处理,效果较好。 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 斑点。
1 2
图2 双黄连口服液中连翘鉴别薄层色谱图
实验结果/液相
处方
前处理,效果较好。
图3 连翘苷标准品色谱图
图4 双黄连口服液供试品色谱图
实验结果/液相
CONTENTS 目录
6.
7.
实验结果
Experimental result
实验讨论
Experimental discussion
CONTENTS 目录
6.
7.
实验结果
Experimental result
实验讨论
Experimental discussion
PART 1
实验目的
Experimental Purpose
实验结果/检查
处方
PH值为5.05,在5.0~7.0 之间, 前处理 ,效果较好。 符合药典要求。
PART 7
实验讨论
Experimental discussion
实验讨论
1、在跑聚酰胺薄膜时,可能由于双黄连口服液中糖分含量高,点
样时易达到饱和,斑点不易分离。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有效成分分离较好,制剂中的其它成分基本不形成干扰。该方 法简便、稳定、准确、重现性好,与薄层扫描法结果基本一致,更为稳定准确,可作为该制剂含量测定的检测方法。当 甲醇分离不彻底,所以跑板显色不明显。 制备供试溶液时 ,采用氧化铝柱进行供试品的前处理,能有效地除去干扰杂质;氧化铝柱的净化回收率均超过98.0%。说 明用氧化铝进行前处理,效果较好。

双黄连口服液成品质量标准

双黄连口服液成品质量标准

XXXX公司GMP管理文件1.本文件规定了双黄连口服液的技术指标、检验方法、贮藏条件、包装规格等内容。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双黄连口服液成品的质量控制。

3.责任本文件由质保部QA主管负责起草,质保部部长负责审核,厂长负责批准。

4.物料名称商品名:品名:双黄连口服液汉语拼音:Shuanghuanglian Koufuye英文名:5.物料代码6.引用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处方及剂型金银花 375g黄芩 375g连翘 750g吐温80 5g纯化水加至 1000ml本品为口服液。

8.技术指标性状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微苦。

鉴别8.2.1取本品1ml,加75%乙醇溶液5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及绿原酸对照品,分别加75%乙醇制成每1ml含的溶液,作为对照液。

照《薄层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编号:BZLCZTY01501)实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黄芩苷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绿原酸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以颜色的荧光斑点。

8.2.2取本品1ml,加甲醇5ml,摇匀,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连翘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编号:BZLCZTY01501)实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包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8.3.1PH值取本品适量,依pH值测定法操作规程(编码:BZLCZTY01701)检查,应为。

8.3.2相对密度按相对密度比重瓶测定法检查,相对密度应不低于。

双黄连口服液成品质量标准

双黄连口服液成品质量标准

XXXX公司GMP管理文件1.本文件规定了双黄连口服液的技术指标、检验方法、贮藏条件、包装规格等内容。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双黄连口服液成品的质量控制。

3.责任本文件由质保部QA主管负责起草,质保部部长负责审核,厂长负责批准。

4.物料名称商品名:品名:双黄连口服液汉语拼音:Shuanghuanglian Koufuye英文名:5.物料代码6.引用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处方及剂型金银花 375g黄芩 375g连翘 750g吐温80 5g纯化水加至 1000ml本品为口服液。

8.技术指标8.1性状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微苦。

8.2鉴别8.2.1取本品1ml,加75%乙醇溶液5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及绿原酸对照品,分别加75%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液。

照《薄层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编号:BZLCZTY01501)实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黄芩苷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绿原酸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以颜色的荧光斑点。

8.2.2取本品1ml,加甲醇5ml,摇匀,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连翘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编号:BZLCZTY01501)实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包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8.3检查8.3.1PH值取本品适量,依pH值测定法操作规程(编码:BZLCZTY01701)检查,应为5.0-7.0。

8.3.2相对密度按相对密度比重瓶测定法检查,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2。

双黄连口服液(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双黄连口服液(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GMP管理文件一、目的:为规定双黄连口服液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操作要求,特制定此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双黄连口服液成品的检验。

三、责任者:生产部经理、检验员、生产人员四、正文:【质量标准】见双黄连口服液成品内控质量标准【检验内容】【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久置可有微量沉淀;味微苦。

【鉴别】(1)取本品1ml,加75%乙醇溶液5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及绿原酸对照品,分别加75%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u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8.5:2.5: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品1ml,加甲醇5ml,摇匀,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pH值应为5.0-7.0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2.其他应符合合剂项下的有关各项规定。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置水浴中振摇使溶解,放置至室温,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1ml,置5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置至室温,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成分检测

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成分检测

双黄连口服液拼音名:Shuanghuanglian Koufuye书页号:X9-4标准编号:WS3-131(Z-43)-95(2)批准文号:(91)卫药准字Z-83-2号(91)卫药准字Z-83-3号本品为金银花、黄芩、连翘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口服液。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鉴别】取本品1ml,加水5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连翘对照药材0.5g,加75%乙醇10ml,振摇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黄芩甙、绿原酸对照品,分别加75%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5×7cm)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黄芩甙、绿原酸对照品及连翘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12(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34页)pH值,应为5.0~7.0(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40页)。

其他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1990年版附录15页)。

【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品1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置热水中充分振摇,放冷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芩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3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7页)试验。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14×17cm)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照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5页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275nm,λR=4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含黄芩以黄芩甙(C12H18O11)计,不得少于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黄连口服液拼音名:Shuanghuanglian Koufuye书页号:X9-4标准编号:WS3-131(Z-43)-95(2)批准文号:(91)卫药准字Z-83-2号(91)卫药准字Z-83-3号本品为金银花、黄芩、连翘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口服液。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鉴别】取本品1ml,加水5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连翘对照药材0.5g,加75%乙醇10ml,振摇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黄芩甙、绿原酸对照品,分别加75%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5×7cm)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黄芩甙、绿原酸对照品及连翘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12(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34页)pH值,应为5.0~7.0(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40页)。

其他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1990年版附录15页)。

【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品1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置热水中充分振摇,放冷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芩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3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7页)试验。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14×17cm)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照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5页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275nm,λR=4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含黄芩以黄芩甙(C12H18O11)计,不得少于0.8%。

【功能与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规格】每支10ml【贮藏】密封,避光,置阴凉处。

【使用期限】二年一种用于生产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剂中主要含有金银花、黄芩、连翘三种药材。

制备时,主要采用的是现代分离、精制技术,采用酸沉、醇沉、利用不同pH调节、萃取、高速离心等方法,且对药料的深度加工,使药料的有效成分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药物浓度增大、有效成分含量提高;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因为有效成分含量提高、单位体积内有效浓度增加,其口服用量相应减少,使服用、携带更方便。

1、一种用于生产浓缩型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依次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将黄芩切片后加入8-10倍量水煎煮1.5-2.5小时,滤过,药渣再加5-6 倍量水煎煮二次,各0.5-1小时,滤过,合并三次滤液,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3以下,保温1小时,放置过夜,将下部沉淀加6~8 倍量水搅匀,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1-3,在60℃保温30分钟后放置过夜,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6-8,挥尽乙醇得黄芩粗提取物;再用4-6倍量水混悬,调节PH值至6-8,搅拌至溶解,并加入黄芩粗提取物量2-5%活性炭,搅拌,在80℃以上保温30-40分钟,过滤,滤液加入稀盐酸,PH 值调至6-8,在搅拌下加入等量95%乙醇,抽滤,用盐酸调至2-4,60℃保温30-40分钟,放置过夜,经抽干得到精制黄芩苷提取物。

(b)金银花、连翘加入10-14倍量水温浸半小时后,加热至沸腾,微沸保持1-2小时,过滤得滤液,药渣再加6-8倍量水微沸保持1-1.5小时,得滤液,弃去药渣;合并两次滤液,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在70~80℃条件下测),放冷,在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5-75%,置冷藏室内静置24-48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乙醇适量,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放出,得金银花、连翘粗提取物;再用一定量的正丁醇分3-4 次进行萃取,收集正丁醇萃取液,减压回收正丁醇,得精制金银花、连翘提取物。

(c)按配方量将精制黄芩苷提取物、金银花、连翘提取物混合,并加水适量,搅拌至均匀,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8,搅匀,放置冷藏罐内,在4~8℃条件下冷藏72小时,之后通过高速离心方式除杂,离心液加入溶解过滤后的蔗糖适量,搅拌,再加入香精适量并调节PH值至6.5-7.5,加水制成总量,灌装,灭菌,即得。

【摘要】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甲醇∶水∶冰乙酸(60∶50∶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4nm。

结果黄芩苷在25~22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5);平均回收率100.59%,RSD为1.02%(n=9)。

结论本法快速准确,杂质分离完好,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黄芩苷;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处方中含金银花、黄芩和连翘,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之症状。

中国药典[1]采用HPLC 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作为控制制剂质量的指标,结果样品黄芩苷峰与杂质峰无法完全分离(图1)。

本文通过改变流动相比例测定,结果分离效果好,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美国SSI Ⅳ型液相泵,M525紫外检测器,Anastar色谱工作站;赛多利斯BP-211D电子天平。

1.2 试药黄芩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200512);双黄连口服液(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05117-1;江苏吴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长征制药厂,批号050114;中国黑龙江完达山制药,批号050301);甲醇(色谱纯)、冰乙酸(AR),重蒸水。

图1 药典流动相样品的HPLC色谱图2 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 C18柱(5μm,250mm×4.6mm);流动相:甲醇:水:冰乙醇(60:50: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4nm,柱温40℃。

3 试验方法和结果3.1 对照品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20.60mg,置20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置水浴中振摇使溶解,放置至室温,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3.2 标准曲线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0.25ml,0.50ml,0.75ml,1.00ml,1.25ml,1.50ml,1.75ml,2.00ml,置10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

进样20μl,记录色谱图(图2)。

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量(μg)为横坐标绘制回归方程:Y=6535.7X+9508(r=0.9995),结果黄芩苷在25~22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2 改进流动相后对照品的HPLC色谱图3.3 精密度试验分别精密进对照品溶液20μl,重复进样6次,按上述色谱条件记录峰面积,结果RSD%=0.89%。

3.4 样品分离度按样品测定法制备供试液进样20μl,记录色谱图(图3),结果峰与相邻杂质峰分离完全,分离度≥2.5。

3.5 重现性试验取同一批样品(05117-1),按样品测定法制备供试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行5次平行测定,结果RSD=1.56%,表明本法测定的重现性好。

3.6 稳定性试验取批号05117-1的供试品溶液,分别在制备后0,2,4,8,12h测定,结果黄芩苷的峰面积RSD=1.82%,表明溶液基本稳定。

3.7 阴性干扰实验取阴性对照样品(按《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缺黄芩苷制剂),精密进阴性对照品溶液2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记录色谱图(图3)。

结果黄芩苷对照品相应无干扰峰出现,说明处方中其他成分对测定结果无干扰。

图3 改进流动相后阴性对照的HPLC色谱图3.8 回收率试验采用加样回收法。

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样品1ml,置50ml 量瓶中,分别精密加入浓度为10.30mg/ml;黄芩苷对照品溶液1ml,2ml,3ml,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

进样20μl,测定峰面积,计算回收率。

结果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3.9 样品测定精密量取各样品1ml,置5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20min,放置至室温,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45μm液膜过滤,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20μl,记录峰面积(图4),计算黄芩苷含量,结果见表2。

图4 改进流动相后样品的HPLC色谱图表2 双黄连口服液含量测定结果4 讨论本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的黄芩苷的含量,操作简单易行,以甲醇:水:冰乙酸(60:50:1)为流动相,样品中黄芩苷与杂质峰完全分离,出峰时间短,峰形稳定,进样量在20~22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回收率高且稳定,可以选定上述色谱条件的流动相,作为该制剂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18-419.2 周玉新.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8.【关键词】HPLC【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双黄连口服液和败毒颗粒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上,以乙腈:0.1%磷酸(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

结果绿原酸含量在(17.84~89.20)μg/ml范围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

双黄连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9.1%~104.3%(RSD=2.02%,n=5);败毒颗粒样品加样回收率为100.2%~103.7%(RSD=1.72%,n=5)。

结论测定双黄连口服液、败毒颗粒中绿原酸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及回收率均较好,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败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和产品质量控制。

【关键词】绿原酸HPLC法双黄连口服液败毒颗粒含量测定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为多种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抗细胞衰老,对消化道的癌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1]。

还具有增色和护色作用,可用于食品、果品保鲜等[2]。

双黄连口服液为中药黄芩、金银花和连翘的提取物[3,4],其中除黄芩苷外,绿原酸也是主要成分之一,在《中国药典》、《中国兽药典》中尽管未提及含量要求,但其重要性并不亚于黄芩苷,也可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另一指标之一;福建金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败毒颗粒,主成分也是绿原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