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所处易燃可燃性或化学活性物质的量至少为 454kg 或 0.454m³,评价结果才有意义。 评价程序 (1)选择工艺单元 (2)确定物质系数 (3)计算工艺单元危险系数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 (4)计算火灾、爆炸危险指数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单元危险系数(F3) ×物质系数(MF) (5)计算安全补偿系数 (6)计算暴露半径和暴露区域 暴露半径 R=F&EI×0.84,单位为 m(0.3048m=1ft) 实际暴露区域面积=暴露区域面积+评价单元面积 ⑺ 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的更换价值 更换价值 = 0.82×原来成本×增长系数 (8)确定破坏系数 (9)计算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Base MPPD) 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Base MPPD)=暴露区域面积×暴露区域财产价值 (10)计算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Actual MPPD) 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Actual MPPD)=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11)确定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 (12)确定停产损失 22、 蒙德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泄漏、火灾、爆炸、中毒 23、 PHA 预先危险性分析 危险性分级 I级.可忽略的,不至于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损害。 Ⅱ级.临界的,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的损坏,并且可能排除和控制。
i 1
i 1
3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判断题 1)功能分区 将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含动力区、储运区等) 、管理区和生活区按功能相对集中分别布置.布置时应考虑 生产流程、生产特点和火灾爆炸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以减少危险、有害因素的交叉影响。 管理区、生活区一般应布置在全年或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侧或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辅助生产设施的循环冷却水塔(池)不宜布置在变配电所、露天生产装置、铁路的冬季主导风向的上风侧和怕 受水雾影响设施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①应远离管理区、生活区、中央实(化)验室、仪表修理间,尽可能露天、半封闭布置。应布置在人员集 中场所、控制室、变配电所和其他主要生产设备的全年或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并保持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当评价出的危险、危害半径大于规定的防护距离时,宜采用评价推荐的距离。储
存、装卸区宜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 ②有毒、有害物质的有关设施应布置在地势平坦、自然通风良好地段,不得布置在窝风、低洼地段。 ③剧毒物品的有关设施还应布置在远离人员集中场所的单独地段内,宜以围墙与其他设施隔开。 ④腐蚀性物质的有关设施应按地下水位和流向,布置在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的下游。 ⑤易燃易爆区应与厂内外居住区、人员集中场所、主要人流出入口、铁路、道路干线和产生明火地点保持 安全距离;易燃易爆物质仓储、装卸区宜布置在厂区边缘,可能泄漏、散发液化石油气及相对密度大于 0.7(空 气=1)的可燃气体和可燃蒸气的装置不宜毗邻生产控制室、变配电所布置;油、气储罐宜低位布置。 ⑥辐射源(装置)应设在僻静的区域,与居住区、人员集中场所、人流密集区和交通主干道、主要人行道保持 安全距离。 (5)工艺布置防火防爆 1)生产装置的平面布置,除应按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外,还应考虑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范的要求。 2)生产装置中处理同类火灾爆炸危险物料的设备或厂房,应尽量集中布置,便于统筹安排防火、防爆设施。 3)生产装置内的设备,应尽量布置在露天、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建筑物、构筑物内,以减小火灾爆炸时造成的损失。 4)室内有爆炸危险的生产部位应布置在单层厂房内,并应靠近厂房的外墙.在多层厂房内易燃易爆的生产部位应布 置在最上一层靠外墙处.在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等管理设施。 ▲设计所选用的控制仪表及控制回路必须可靠,不得因设计重复控制系统而选用不能保证质量的控制仪表。 ▲仪表的供电应有事故电源,供气应有储气罐,容量应能保证停电、停气后维持 30 min 的用量。 ▲当仪表的供电、供气中断时,调节阀的状态应能保证不导致事故或扩大事故。 ▲引进技术所选用的监测控制仪表不应低于我国现行标准的要求。 ▲控制室不得兼值班人员休息室。 (9)其他安全防护 1)通风 机械通风的进风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比较清洁的地点。 ②应尽量在排风口上风侧(指全年主导风向),且应低于排风口。 ③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 2m。 ④降温用的进风口宜设置在北墙外。 机械通风的排风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放散的可燃气体较空气轻时,宜从上部排放。 ②放散的可燃气体较空气重时,宜从上、下部同时排出,但气体温度较高或受到散热影响产生气流上升时,宜 从上部排出。 ③当挥发性物质蒸发后,被周围空气冷却下沉或经常有挥发性物质洒落到地面时,应从上、下部同时排出。 有可燃气体的生产车间应设事故排风装置。 2)非活泼性气体保护 其作用是缩小或消除易燃可燃物质的爆炸范围,从而防止燃烧爆炸。 工业上常用的稳定气体保护有氮、二氧化碳、水蒸汽等。 ①具有爆炸性的生产设备和储罐; ②易燃固体的压碎、研磨、筛分、混合以及呈粉末状态输送时; ③易燃固体的粉状、粒状的料仓; ④可燃气体混合物在处理过程中。 ⑤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装置、储罐、管道等连接稳定气体管,以备在发生火灾时使用稳定气体充灌保护; ⑥用非活泼性气体(如氮气)输送爆炸危险性液体; ⑦在有爆炸危险性的生产中,对能引起火花危险的电器、仪表等; ⑧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装置停车检修时,在动火之前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对有爆炸危险的设备、管线、容器等 进行置换;
Ⅲ级.危险的(致命的) ,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的损坏,为了人员和系统安全,需立即采取措施。 Ⅳ级.破坏性的(灾难性) ,会造成人员死亡或众多伤残、重伤及系统报废。
24、 计算 例如,已知某岗位具有易燃易爆、冒顶片帮、透水、有毒等种种危险因素,每种引发 事故的可能性很小,属完全意外,事故后果均为死亡。这样,一个在该岗位作业的职工所承受的 职业风险指标值 F,按公式(2-5)计算为: n 25、 将 Li=1,Ei=6,Ci=15,n=4 代入得: F LiEiCi F= 4×1×6×15 = 360 i 1 F=360,说明职业风险很高。 2)确定 t 值。若该岗位职工文化程度为高中,则 t=12(年) 。 3)确定 J 值。这 4 种事故一旦发生,个人作用有限,很难取得有效地降低 t J 伤害程度的效果,因而只能取 J=1。 50tJ T 50 12 1 n n 4)计算 A。这种情况,根据式(2-9)计算得: A 3 360 LiEiCi 3 LiEiCi
正 式 生 产 运 行
安全现状评价 8、 9、 安全评价基本原理主要包括:1.相关性原理;2.类推原理;3.惯性原理;4.量变到质变原理 10、 安全评价的原则:1.权威性;2.科学性;3.公正性;4.严肃性;5.针对性 11、 安全法规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以下 6 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国 际法律文件 12、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 13、 危险有害因素从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固有危险有害因素、其他相关危险有害因素、贮运行业危险有害因素 14、 将重大危险源分为贮罐区 (贮罐) 、 库区 (库) 、 生产场所、 压力管道、 锅炉、 压力容器、 煤矿 (井工开采)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和尾矿库等九个方面。 15、 化学 品 安 全 技 术 说 明 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 泄露应急处理 、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16、 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有限个确定范围的单元进行
评价,该范围称为评价单元。 17、 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 工艺装置、 物料的特点、 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 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 18、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 (优缺点) 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 -金尼法或 LEC 法)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 (优缺点) 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 19、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合理性。 20、 计算 例如,某外资企业生产某种品牌的电扇,购置了一种无安全装置的冲压设备,生产过程中发生多 起冲手事故。厂方并未因此而对该设备进行改造,采取措施,致使事故仍时有发生。按以往发生事故情况看, 一般为轧掉手指,最严重的伤害是轧掉一只手,但还不致使受伤害者死亡。为了评价这一操作条件的危险性, 分别确定三种因素的指标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对于这种情况,事故发生属“相当可能” ,其指标值 L=6;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工人每天都在这样的条件下操作,其指标 E=6。 发生事故产生的伤害后果 C。可能后果处于“重大,致残”和“严重,重伤”之间,其指标值 C=5。 按式(2-3) ,计算得 危险等级划分 D=6×6×5=180,180 处于 160~320 之间,危险等级为“高度危险,需立即 整改” 。 指标值 >320 160~320 70~16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指标值 20~70 <20 危险程度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 安全评价 (Safety Assessment ) ————以实现安全为目的,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 辨识与分析工程、 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 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评价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定的 区域范围。 2、 根据 AQ8001-2007 《 安全评价通则》分为三类: 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3、 安全评价机构必须依法取得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许可,并按照取得的相应资质等级、业务范围开展安 全评价。 同一对象的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宜由不同的安全评价机构分别承担。 安全评价人员不得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安全评价机构从事安全评价工作。 安全评价人员应在所登记的安全评价机构从事安全评价工作。 安全评价机构应编制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规范安全评价过程和行为、保证安全评价质量。 4、 安全评价的程序包括: 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5、 安全评价机构应根据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严谨、明确的做出安全评价结论。 6、 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的具体体现和概括性总结 7、 安全评价规范: 1、安全评价通则《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2、安全评价导则《安全预评价导则》 (AQ8002-2007) 、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AQ8003-2007) 、 《安全现状评价导则》 3、安全评价实施细则
5)评价。A=0.55,说明这个岗位该职工的职工安全度处于不安全状态。 26、 木桶原理 整个被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往往不是取决于某项先进的安全设施, 而是取决于这个系统的整体状况, 特别是取决于安全设施不到位存在突出问题的薄弱环节。
27、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 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28、 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4)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 29、 安全技术措施应遵循的具体原则: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告 30、 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对策措施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设计规范的规定。 31、 安全对策措施的内容 厂址及厂区平面布置、防火防爆、电气、机械伤害、职业危害、安全管理安全对策措施等。 32、 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 ① 代或控制用量 ②加强密闭 ③通风排气 ④惰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