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
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
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第一首:《春望》《春望》是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在长安所作,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流离失所。
在教授这首诗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国破家亡后的哀痛以及对平民百姓遭受战乱之苦的同情。
通过对“国破山河在”与“城春草木深”等句的对比分析,学生可以体会到杜甫对国家的忧虑和春天景色的反讽意味。
第二首:《登高》《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此时杜甫已经五十多岁,身处异乡,心情沉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境,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通过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诗的深入解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杜甫晚年的孤独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在草堂时期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对学问和道德的追求。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与坚韧。
教师在讲解时应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千古名句,让学生领会到杜甫超越个人困境,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博大胸怀。
在设计这三首诗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创作绘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深入理解杜甫诗歌的内涵。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思考诗歌中反映的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总结这三首诗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到杜甫诗歌的深度与广度,不仅在于他那精湛的艺术造诣,更在于他那颗关注时代、关爱人民的炽热之心。
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还能够深刻理解历史与现实,培养出对社会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4篇)
杜甫诗三首教案《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作者整理了4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春望教案。
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难点】1、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
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
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抽背),领略了李白的浪漫风格,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另一种风格:杜甫《春望》。
二、学习《春望》(一)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
(课件显示)杜甫,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一、课时设计本课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诗歌鉴赏》(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节课,全课时为40分钟。
二、课程目标1、理解杜甫的三首代表性诗歌的主题和思想。
2、学习分析诗歌的方法,包括诗歌表达的感情,意象和声音。
3、培养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杜甫的三首诗歌:《登高》、《春望》和《登高壮观》。
2、教师准备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流程一、热身(5分钟)1、播放音乐:唐代乐曲《阳春白雪》。
2、请同学快速朗读《春望》。
二、教学(25分钟)1、导入(5分钟)请同学口头说说他们对杜甫的认识和他的代表作品。
2、讲解分析方法(5分钟)教师讲解分析诗歌的方法,包括诗歌表达的感情,意象和声音。
3、教学杜甫诗歌(15分钟)教师依次讲解《登高》、《春望》和《登高壮观》三首诗歌。
讲解时,教师要突出诗歌的感情、意象和声音,并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诗歌主题和思想。
三、归纳(5分钟)1、教师总结三首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并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诗歌的前进方向。
2、让同学们总结课堂所学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四、作业(5分钟)请同学每人选取一首杜甫的诗歌进行鉴赏,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课是一堂鉴赏杜甫诗歌的课,内容紧凑,设计得当。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讲解和探讨鉴赏方法,使学生对杜甫的三首代表性诗歌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组合使用了听、说、读和写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听、思考、交流和写作中逐渐掌握了课堂所学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设计很好地展示了如何鉴赏杜甫的诗歌。
教师的讲解探讨方法很直观,涵盖了诗歌的表达方式、意象和声音等多个方面,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和主题。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交流和总结所学,同时写作作业梳理课堂所得,使得课堂效果得到了优化。
第30课《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9篇
第 30 课《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 9 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我精心为您带来了第 30 课《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 9 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望岳》《春望》《石壕吏》) 【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主题;探究诗作风格的变化。
2.熟读成诵,涵泳体悟。
3.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1. 涵泳背诵。
2.理解诗歌主题。
3.把握诗作风格。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屏显杜甫图片)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
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
今天就让我们与诗圣同行,去感受他博大的思想情怀。
(板书标题、作者;屏显:与诗圣同行。
) 二、活动建构——与诗圣同行 1.第一板块:忘情吟诵 (屏显) 。
(1) 教师范读。
听清读音,把握停顿、重音。
(2) 自由朗读。
(3) 指生朗读。
校正读音,明确节奏。
(4) 齐读全诗。
(5) 合作译诗。
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2.第二板块:诗意描述 (屏显) 。
(1) 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描述的口吻描写泰山的雄伟景象。
(2) 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感叹的口吻抒写你站在战乱后的长安城上的感受。
(3) 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讲故事的口吻再现当年石壕那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先自行准备,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推荐同学向全班描述。
活动的全部目的在于通过诗意地描述,检验、强化、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因此活动完毕后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说是否准确 (符合原意) 、清晰 (顺序合理) 、生动 (描绘细致) 。
一句话,关键考查活动参与者对文本理解的准确度。
教师可视其情况做点必要的补充,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就要指出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杜甫诗优秀教案篇1一、师生共同观看《唐之韵》第九集、第十集“千秋诗圣”。
二、师生共同回忆与三首诗作相关的杜甫主要生平事迹。
三、阅读鉴赏《登高》(教师导学)1.诵读(鉴赏音韵美)(1)按照要求自由诵读(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四是读出感情)(2)展示教师范读(教给方法:标画韵脚、节拍和平仄)(3)选读(师生简评,鼓励为主)(4)齐读,初步感知诗人情感(悲伤、忧愁、孤独……)2.品读(示范操作步骤,教给学生方法)(1)理解词句含义,培养习惯能力(教给方法:结合注释和语境,联系所学相关材料,推敲词句含义,做好笔记;教师示例:猿啸哀、鸟飞回、百年、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2)感受意象意境,想象贯通诗意(教给方法:抓住意象,联想想象,口述或笔述再现画面,走进意境;教师示例:秋风强劲,蓝天高远,猿啼哀啸,十分悲凄;清清河堤,白白沙洲,鸥鹭盘旋,鸟儿飞舞。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奔腾而去。
万里漂泊,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悲伤;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登临,独自孤苦。
世事艰难,生活困顿,十分遗憾,鬓如白霜;浊酒消愁,怎奈潦倒,病体日衰,需要停杯。
)(3)逐句玩味感情,鉴赏表达方式(教给方法:分析描写景物的形态、色彩、神韵,概括意境特征;理解概括意象意境中寄寓的情感;分析鉴赏表达方式和作用,在课本空白处批注评点。
教师示例:首联、颔联,意境、情感、写法、作用,营造悲凉氛围、情景交融;颈联、尾联,“万里”与“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表达忧思深广,国难家愁、悲忧难遣、矛盾心情、尽展无遗。
高中杜 甫诗三首教案
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及诗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并背诵杜甫诗三首,包括《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杜甫诗歌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体会诗人在困境中仍坚守理想的高尚品质,激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领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引导学生将诗歌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深入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字词含义、艺术特色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视频,引出杜甫这位生活在唐朝动荡时期的伟大诗人。
提问学生对杜甫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杜甫简介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其家族世代为官。
他年轻时游历四方,希望能一展抱负,但仕途坎坷。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历经战乱,生活困苦,却始终心系国家和人民。
他的诗歌广泛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被后世誉为“诗史”。
2、诗歌创作背景(1)《秋兴八首(其一)》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 年),当时杜甫寓居夔州。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随着高中教育的不断深入,文学知识与阅读素养的提升也成为一种必要的追求。
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学生们必须要深入研究的。
在高一阶段,人教版《必修》系列中的《唐诗宋词元曲选》是一本很好的经典诗歌集。
同时,杜甫的诗歌自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本书中,人教版高一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正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
本文将针对这个学习单元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让学生们明白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史之一。
2.理解杜甫的《登高》、《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首诗歌的意义,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掌握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归纳杜甫的主旨思想。
3.培养学生对于诗文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同时,让学生了解杜甫的人生境遇,体会到诗歌与人生的哲学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杜甫的《登高》、《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首诗歌的含义和特点。
(2)诗歌语言的鉴赏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由于杜甫的诗歌创造背景和历史文化背景非常丰富、复杂,为了让学生对杜甫的诗歌怀有更大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导入:(1)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李益登高题壁》。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李益如何在场上登高,创作了《陋室铭》这首著名的诗歌,从而引出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歌。
(2)《出塞》这首著名的古典诗歌。
让学生通过阅读这首诗歌,了解到唐朝大兴安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边塞区域,阐述唐朝盛世的兴起和衰落。
进而引出杜甫的《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首诗歌,讲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2.整体阅读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整体阅读,必需带上课文中的注释,了解杜甫的创作背景、文化背景和创作特点。
逐一分析三篇诗歌的含义,了解作者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本篇文章旨在分享一份《杜甫诗三首》的优秀教学设计,适用于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本次教学设计以“感受杜甫诗意”为核心,注重学生对杜甫诗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杜甫诗歌的情感表达,感受其内在情感。
2.学生掌握杜甫诗歌的语言特点,词汇运用等语言技能。
3.通过三首诗的分析,以及诗人的人生经历等多维度的解读,加深学生对杜甫的背景和作品的理解。
4.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艺情趣。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节课:杜甫的人生经历在第一节课中,老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资料的介绍,向学生展示杜甫的生平和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进而感受杜甫诗歌的内在情感。
在展示中,老师可以穿插一些优美的杜甫诗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杜甫的艺术风格。
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以下问题:1.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2.杜甫早年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经历。
3.杜甫创作的思路和创作风格。
第二节课:《春夜喜雨》在第二节课中,老师让学生阅读杜甫的诗歌《春夜喜雨》,进一步感性地理解杜甫的情感表达和诗歌意境。
在阅读之前,老师先简单介绍诗歌的背景与意义,引起学生对诗歌内涵的关注。
然后,老师通过一些问题的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杜甫诗歌的构思以及情感表达,如:1.诗歌中雨声、吟哦、霁后景象的描绘和有情人独自听雨的情景表现。
2.结合杜甫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天街夜归子规声,秦岭雪深马hoofing”一句的寓意。
通过这样的分析与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杜甫诗歌的情感表达。
第三节课:《登高》在第三节课中,老师再次让学生阅读杜甫的另一首著名诗歌《登高》。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同样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与意义,引起学生的思考。
然后,老师针对诗歌中的词语、句式、表达手法等方面展开解读,引导学生掌握杜甫诗歌的语言特点。
《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5篇】
《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5篇】《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5篇】杜甫诗教案篇1教学要求:1、了解诗人生平。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望岳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
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
)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岱宗”两句。
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
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 “造化”两句。
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
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
)“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
)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
大意已见注释。
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
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教案: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美和魅力
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教案: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美和魅力一、教学背景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其独特的意境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让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美和魅力,成为了教育界的一大挑战。
本教案以杜甫的三首古诗词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美和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杜甫及其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抒情主题和语言特点;2. 学生能够通过对具体的诗歌的解读,理解古典诗歌的内涵和趣味;3. 学生能够热爱古典诗歌文化,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学习杜甫诗人及其创作背景杜甫作为唐代诗人之一,其诗歌以慷慨悲秋、宏博深厚、文句精美著称。
让学生学习杜甫的创作背景,可以让学生了解杜甫的人生境遇和创作情况,为正确理解杜甫的诗歌奠定基础。
2. 学习杜甫的诗歌本教案以杜甫的三首古诗词为主要教学内容:(1) 《赠卫八处士》苍茫菊陌洛阳秋,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闲言道德钟,颜色恭谨中。
自古帝王家,治事有常成。
教学重点:表达对宫女和玄宗的怀念,褒扬德政。
(2)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教学重点:表现自然景色和危难感受。
(3)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教学重点:描绘战乱时期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的疾苦。
3. 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美和魅力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具体的古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学生也可以自己欣赏,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解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精神。
4. 课堂互动为了增加互动性,可以让学生分为小组,分组讨论和展示课上学习的诗歌。
老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杜甫诗三首教案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教案必修三教案标题:杜甫诗三首教案(必修三)教案目标:1. 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杜甫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 分析和理解杜甫诗歌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模仿杜甫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杜甫的画像和简要介绍,引起学生对杜甫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杜甫,了解他的诗歌创作特点。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历史背景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 分析并讲解杜甫诗歌的主题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3. 分析杜甫诗歌的语言特点,如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诗歌欣赏(20分钟)1. 选择三首杜甫的著名诗歌,如《登高》、《月夜忆舍弟》、《春望》。
2. 分析每首诗歌的主题、情感以及诗歌结构和语言特点。
3. 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模仿创作(20分钟)1. 选择其中一首杜甫的诗歌,让学生模仿其写作风格,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
3. 学生互相交流并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鼓励他们分享和欣赏彼此的作品。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杜甫诗歌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
2.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杜甫的诗歌,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杜甫的画像和相关图片)2. 杜甫的诗集或选本3. 学生的诗歌创作材料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对课堂讨论和诗歌欣赏的参与程度。
2. 诗歌创作:评估学生创作的诗歌是否能够模仿杜甫的写作风格,并表达出自己的主题和情感。
3. 口头回答问题:提问学生关于杜甫的生平、创作背景和诗歌特点的问题,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春望》、《月夜忆舍弟》、《登高》三首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解析、讨论,培养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三首诗的情感表达,把握杜甫的诗歌风格。
2.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春望》1.导入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及其诗歌风格。
引导学生关注《春望》这首诗的背景。
2.朗读与理解让学生齐读《春望》,感受诗的韵律美。
解析诗中的关键词句,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破”、“深”等,探讨其象征意义。
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如忧国忧民、悲壮等。
4.小结第二课时:《月夜忆舍弟》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杜甫的诗歌风格。
引导学生关注《月夜忆舍弟》这首诗的主题。
2.朗读与理解让学生齐读《月夜忆舍弟》,感受诗的意境。
解析诗中的关键词句,如“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3.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戍鼓”、“一雁”等,探讨其寓意。
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如思乡、念亲等。
4.小结第三课时:《登高》1.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回顾杜甫的诗歌风格。
引导学生关注《登高》这首诗的意境。
2.朗读与理解让学生齐读《登高》,感受诗的节奏。
解析诗中的关键词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落木”、“长江”等,探讨其象征意义。
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如孤独、忧虑等。
4.小结1.分析三首诗的共性与个性让学生对比三首诗的题材、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引导学生思考杜甫诗歌的共同特点。
2.课堂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杜甫的诗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5篇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意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2.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3.体味杜甫诗歌的风格,学习寓情于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及内容第1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导入“草堂有诗魂,诗成泣鬼神。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生澜。
” 由以上诗句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
生于河南巩县。
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
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
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人称“杜工部”。
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
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59岁。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兵车行》《北征》《秋兴八首》等。
有《杜工部集》传世。
2.解题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即茅屋被秋风吹破了。
“歌”是古代乐府诗的一种,写法上比较自由灵活,形式上以五言、七言、杂言居多。
3.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
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教案标题: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杜甫的三首诗,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杜甫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分析杜甫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
2. 《登高》、《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三首诗的文本分析和理解。
3. 杜甫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的探讨。
4. 杜甫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的分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
第二步:文本分析(15分钟)1. 分发《登高》、《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三首诗的文本给学生。
2. 学生阅读诗歌并回答以下问题:-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诗歌中有哪些意象和修辞手法?- 诗歌中的文化内涵是什么?3. 学生交流讨论他们的答案。
第三步:主题和表达方式的探讨(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杜甫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他们的观点。
3.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点,并进行全班讨论。
第四步:意象、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的分析(15分钟)1. 通过诗歌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杜甫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文化内涵,并尝试解释其意义。
3. 教师提供必要的补充说明和解释。
第五步: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对于杜甫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资源:1. 杜甫的三首诗的文本。
2.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3. 学生讨论和分享的工具。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对于杜甫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的书面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杜甫诗歌的文章或写一首仿杜甫风格的诗歌。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阅读更多的杜甫诗歌,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文化展览或演出,加深对于杜甫和他时代文化的理解。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优秀15篇】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优秀15篇】《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知识教育目标:⑴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
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
⑵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⑶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的创作风格。
2、能力培养目标:⑴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⑵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3、德育目标:⑴欣赏大自然的美。
⑵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
⑶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⑷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由于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隐晦情感的把握上。
本单元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准确定义,可回顾意象的知识,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投入诗的境界。
解决办法如下: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
建议学生课前完成3首诗的背诵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人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
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
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自读课可把填补的任务交给学生。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
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
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
读诗要总结方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⑴熟读背诵3首诗。
⑵标出诗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鉴赏。
2、课内:⑴精读课教师讲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⑵自读课揭示出诗中最能体现意境的诗句或诗歌的特点,学生思考发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本课是近体诗,首先要了解两种诗体的区别。
学习品赏意境,要注重抓关键词语进行联想与感悟。
二、整体感知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乎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
杜甫诗三首教案范文五篇
杜甫诗三首教案范文五篇杜甫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理解诗歌内容及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准确流畅地背诵这首诗歌。
3、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唤起学生深入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
突破方法:在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知诗歌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3、活动式教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组有关战争题材的*,感受到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疾苦。
反映战争的文学作品自古就有,古代文学作品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杜甫的诗歌。
他的诗歌立足于现实,广泛而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这一题材的代表作品。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1、杜甫(712-770),字子美。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浓郁悲壮、语言瑰丽,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在文学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
着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
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动起来。
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
一路上他所见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
着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的。
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三、出示目标1、熟读、背诵全诗。
2、体味作者情感和作品意蕴。
四、朗读诗歌,感悟内容。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感情的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赏析课文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尾联在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2、结合上一个问题,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
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
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
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
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
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
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艺术特色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
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
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
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
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
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
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
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
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
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三、小结主题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
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四、关于练习前人评《秋兴》(其一)前两联“因秋托兴”,后两联“触景伤情”。
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情怀的?设题意图:引导学生参照古人的评点,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并探寻作者隐藏在“秋兴”后面的思想情感。
【篇二】一、说教材《秋兴八首》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以想望长安为主题的一组七言律诗,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
“秋兴”这个题目,意思是说因感秋而寄兴。
这兴也就是过去汉儒说《诗经》的所谓“赋比兴”的“兴”(在四声应读去声)。
晋代的潘岳有《秋兴赋》,也是一篇感秋寄兴之作。
但《秋兴赋》的体裁是属于辞赋类。
而杜甫的《秋兴八首》则是律诗,是唐代新兴的一种诗体。
若论它们创作的成就和对后世发生的影响,杜甫的《秋兴八首》当然不是潘岳的《秋兴赋》所可比拟。
这八首律诗是组诗,它从夔州的秋天景物说起,抒写了对长安想望的种种心情。
而以第一首为全诗纲领。
它的开头四句:“玉露彫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这正和宋玉《九辩》所说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感叹相同而沉深郁勃过之。
接着写诗人留滞峡中的凄紧情状。
而“孤舟一系故园心”句,就已经隐约地说出对长安的想望。
第二首第三首虽然仍旧是写夔州景色。
而“每依北斗望京华”句已明白指出望京,可以说是为整组诗点出了主题。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也就是由望京所引起的对诗人自己身世遭遇的回忆和伤叹。
到了第四首就直接转入长安,是这组诗的大转捩。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等句,表明了对“安史之乱”后局势的无限感慨。
这以下数首都是着重对长安想望的描写。
诗人想望长安,当然首先要回忆起往年疏救房琯①这一件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事。
因为诗人在这次政治斗争中所遭受的打击是他生命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痕,所以在诗里用匡衡、刘向②自比,而发出了“功名薄”和“心事违”的感叹。
匡衡、刘向都是以直谏而遭到当时统治集团排斥,这里用来作譬是具有它的深刻意义的。
一提到长安,也不能不使诗人想到大唐的宫殿以及昆明池、曲江和渼陂诸名胜。
特别是曲江,它给予诗人的印象更其深刻难忘。
“花萼隔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把“通御气”和“入边愁”③联系起来说,这就可以想见诗人对时事的感慨是多么深长!天宝祸乱的爆发不是没有原因的。
前人曾经认为杜甫的《秋兴八首》可以当得庾信的《哀江南赋》(王梦楼语)。
而其实,《秋兴》这组诗也正可以与屈原的《哀郢》相比拟。
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对祖国的怀念和对战乱的忧伤,确有其胎息相同之处。
无可讳言,生活在封建时代的诗人,他们的思想大都有一定程度的局限。
这在杜甫也不例外。
《秋兴八首》虽然描写的着重在当时政治中心的长安,显示了作者忧时伤乱的情绪,但是他的眼光总是超越不出那个腐朽的朝廷。
如第二首所提到的“画省④香炉违伏枕”,第五首所提到的“几回青琐⑤点朝班”,都表示着对自己的过去经历和现在的仕宦前途未能忘怀。
而“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⑥,更不免眷恋着那个封建统治者——皇帝的尊严形象,流露了思想的庸俗的一面。
这组诗从夔州写到长安,又从长安写到夔州,回环往复而章法井然。
从表面上看,每首诗都是独立的,而实际上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的确具有了前人所说的“脉络相承”,“首尾相应”等特点(陈子端语)。
作者善于把那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情感在这个有约制性的格律形式里完美地艺术表现出来。
这和他同时代的诗人比较起来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
例如和杜甫齐名的大诗人李白,他的诗长于歌行而不长于律句,在他的现存诗集中,七言律则写得更少。
向来被人所传诵的《登凤凰台》这首七律,它的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和上下联平仄失黏,只能算是拗体,还不是七律的正格,未可与杜甫《秋兴》这些精深而又严整的律诗等量齐观。
其它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们所写的七律,也没有象杜甫《秋兴》这样精心独创的作品。
在《秋兴八首》里,也表现了作者艺术手法的多样化。
用《秋兴》作为诗题,原是要抒写一种凄怆悲凉的情绪的。
但作者却偏在对长安的回忆中运用了不少辉煌华美的句子来烘托这种情绪,迸射出了既沉郁而又绚烂的艺术色彩。
例如第五首的“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第六首的“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第八首的“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所描绘的长安景色,正和前面几首诗里所叙写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听猿实下三声泪”那种凄怆情景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杜甫另一首的《曲江对雨》里也有同样的描写手法,它用“林花着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等华丽句子来反衬出曲江的凄清情景。
凡此,都显示了诗人在律句方面所独创的多样化的艺术特色。
此外,《秋兴八首》艺术手法的多样化还表现在句子的对仗上。
七律和五律一样,都是唐代的新体诗,有一定的格式。
它们当中的两联——即颔联和颈联,需要讲究对仗。
开头两句和结尾二句则可以不拘。
而《秋兴八首》除了当中两联讲究对仗外,如第二首的“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第七首的“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就是连末尾两句也都用对仗作结。
又《秋兴》这组诗在当中两联的对仗上也还很有变化。
例如第一首颈联的“丛菊两开”和“孤舟一系”是顿句,而它们紧接着的三个字则是“他日泪”和“故园心”,这就使句子有了转折而增加了一层意思。
如第八首的“香稻啄馀”、“碧梧栖老”一联,是倒装句,意思是说香稻是鹦鹉啄馀之粒,碧梧是凤凰栖老之枝。
因为描写的主要是在香稻和碧梧,所以用了倒装的句法。
这些也都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为后来的律句创作开了法门。
这里还需要指出,写律诗一般的都脱不了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套,例在第五第六这一联运用转笔;《秋兴八首》对这方面也能突破格套。
这组诗除前面三首在第五第六两句运用转笔外,其余的几首都在末后两句才用了转笔。
最值得注意的是第八首,它描写渼陂景物,一直到了末句:“白头吟望苦低垂”才用转笔作结。
这种写法,在唐宋诗人所作绝句中偶亦有之。
如李白的“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金殿,只今唯有鹧鸪飞”;陆游的“细倾西国葡萄酒,小嚼南州豆蔻花,更拂乌丝写新句,此翁可惜老天涯”,都是仅在七言绝句的末句用转笔作结。
但是在律诗里则很少见。
从这些地方也可以看出杜甫《秋兴八首》的艺术手法的多样化。
他能周转驰骤于格律形式之中而不为格律形式所拘限,表现了七律创作的高度成就。
杜甫曾经说他自己:“晚节渐于诗律细”(《见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所谓“诗律细”,并不是专指雕章琢句的工巧,而是说诗律达到了一种“从心所欲”、“不烦绳削”的熟练境地。
《秋兴八首》就是“诗律细”的很好范例。
二、说教学过程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