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教学创新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一门重要的农业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家畜环境卫生问题的认
识与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的
增加,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
人才。
需要将创新创业思维融入到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内容中。
传统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
学多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际应用和创新的环节。
可以通过增加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需要建立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传统的家畜环境卫生
学实验室大多为基础设施简陋,无法提供学生与实际现场环境接轨的机会。
可以通过建设
模拟实验室和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需要加强与企业合作的机制,提供更多的实际机会和项目合作。
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
学内容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因此与企业的合作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与养殖企业进行合作,提供学生实习、毕业设计和创业项目等机会,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行业发展需求,并能
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内容、实验室建设、与企业合作和开设选修课程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可以更好地培
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一、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未能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
因此,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首先,采用案例教学与问题导向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场景中出现的疾病及环境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实战能力。
其次,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整合VR、AR、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造虚拟的生产场景、实践环境,促进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度。
二、优化课程内容与教材课程内容是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的核心,优化课程内容与教材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理论和技术层出不穷。
因此,优化与更新课程内容与教材必不可少。
首先,将新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教学内容中。
增加课程内容中关于环境污染的现象、原因、控制方法、评价标准等内容,增加对环保技术的新方法、新理论的阐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效性。
其次,更新教材,按时更新第二,第三季度的教材,通过专业学者和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将本专业所涉及的最新成果、前沿知识、新技术整合到教材中,使教材内容与现实世界紧密接轨。
三、多元化的考核手段传统的考核方式只是传授知识,对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缺少考核。
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多元化的考核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利用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
如策划文案、调研报告、演讲比赛等方式,明确要求“实践操作技能”、“尤其是实现开发潜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查询能力”的学习目的,从而更好地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
其次,引入互联网考核方式。
通过大数据分析,平行比对等互联网思维,引入互联网考核模式,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考核。
综上所述,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是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加强教学内容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畜牧兽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对家畜环境卫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使他们具备创新和创业的能力。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融入其中。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培养。
传统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而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中,应增加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熟悉各项实践技能。
可以设置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进行家畜环境卫生的检测和处理,了解实际操作流程和操作技巧。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需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也是创新创业人才所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可以通过讨论课、研讨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畜环境卫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可以邀请一些家畜环境卫生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思维的启发和机会。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需要注重实际应用的培养。
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在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畜环境卫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邀请一些从事家畜环境卫生管理的企业代表来校内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需求,并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应注重团队合作的培养。
创新创业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中,可以设置小组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和研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可以引入评价机制,对团队合作和个人贡献进行评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应注重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实际应用和团队合作的培养。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对于家畜环境卫生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我们需要对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进行改革,使之更符合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将着重就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模式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缺乏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的主要是书本知识,缺乏实地调研和实践训练,导致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不足。
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也相对滞后,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家畜环境卫生学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改革内容1. 实践教学与理论结合改革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实地调研和实践训练。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相关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2. 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通过课程设置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 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整合和共享各类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材、实验设备、实践基地等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实践机会。
引入新颖的教学手段和科技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 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更新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使之符合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引入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教育内容。
1. 培养创新创业意识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2.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实践操作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团队项目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家畜环境卫生学是家畜养殖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家畜生产环境卫生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在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改革也需要符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家畜环境卫生管理过程中,需要多个专业人员协作完成任务。
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和课程设计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还可以邀请相关企业或行业专家进行客座讲座,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随着家畜养殖业的发展,家畜环境卫生管理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创业机会,培养学生的市场洞察力和商业思维。
可以开设创业实训课程,指导学生编写创业计划书,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到家畜环境卫生管理对于保障家畜的健康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教学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养殖场、参与环境监测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环保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些改革,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做出贡献。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家畜环境卫生学是家畜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关注家畜生活环境的卫生和健康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家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的改革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探讨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的改革。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创新创业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也是未来社会所需的重要资源。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能够提高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使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 强化实践教学传统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改革后,应增加实验教学、实地考察和实习实训等环节,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掌握现代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知识和技能。
2. 提升综合能力家畜环境卫生学需要学生具备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实验设计,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应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自主创新和创业能力。
三、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1. 更新教材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用性和应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 引入创新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创新实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验设计,培养其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4. 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如科技创新与创业管理等,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将来的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5. 建立创新平台建立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创新平台,提供学生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训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通过对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估,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评价问卷和面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改革的看法和反馈,从而了解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影响。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畜牧兽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环境与生态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课程的综合应用。
在现代畜牧发展中,环境卫生问题已成为限制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家畜环境卫生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已受到广泛关注。
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创业人才是指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够在各个领域中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的人才。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改革中,已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纳入教育目标之中。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国际竞争的压力,使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因此,高校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就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二、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1.拓宽教学内容以家畜环境卫生为核心,拓宽教学内容,增加环境卫生相关知识的讲解。
包括饲养管理、动物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修复等。
探究与解决畜牧业生产环境卫生问题,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将环境卫生知识运用于实践,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交互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加强互动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实验进展,并利用实验结果传承到实践中去。
同时结合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创新的科技成果和项目研发,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实践环节是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需要采取具体措施,提高实践能力培养效果。
比如引入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增加环境卫生现场勘察,特别重视学生的课程设计和创新创业实践。
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还可在实践中加入创业模拟、团队合作和职业规划等内容。
三、教学改革的效果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拓宽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注重实践环节培养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畜养殖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家畜环境卫生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
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新当前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内容大多停留在传统的理论知识阐述和简单的技术操作上,缺乏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引入。
为此,可以通过重新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将最新的家畜环境卫生科研成果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精神。
二、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在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方式,了解家畜环境卫生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点。
还可以引入创新创业的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的创业项目,学会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为了实现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学校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培养一支既懂得家畜环境卫生理论知识,又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
可以通过组织专家讲座、行业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教学激情。
四、与产业合作深化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需要与产业深化合作,将产学研结合,促进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匹配。
可以通过与养殖企业、环保机构等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工作经验,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五、创新创业实验专题在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设置创新创业实验专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市场调研、方案设计等环节,提前感受创新创业的乐趣与挑战。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家畜养殖的环境卫生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环境卫生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养殖的需求,需要引入新的理论和技术。
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内容应该加强对现代化养殖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环境风险评估等内容的教学和培养,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新的环境管理需求。
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创新。
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引入更多的实践教学内容。
可以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环境卫生管理的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设置专门的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
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体系也需要进行改革。
传统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体系主要围绕着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展开,缺乏与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
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应该将家畜环境卫生学与其他相关科目相结合,设置跨学科的教学内容。
可以引入管理学、信息技术、环境科学等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家畜环境卫生学的也能够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还需要注重实际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应该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分析、课程设计与实际操作等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需要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展开,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际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畜牧兽医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掌握现代养殖技术、保障家畜养殖健康和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当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下,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的改革。
一、课程目标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具备市场竞争意识、领导才能、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等特质。
在这个背景下,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需要紧密结合畜牧业产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设置符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目标。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掌握家畜环境卫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养殖环境对家畜生长、繁殖和健康的影响。
2.了解家畜养殖企业的运营管理、市场需求、政策环境和发展趋势,掌握创业思维和商业运营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4.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提供解决家畜环境卫生问题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家畜环境卫生学需要注重以实际案例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卫生基础知识。
包括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环保法规、污染物的种类、环境生态学等。
帮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2.养殖环境管理。
包括养殖场选址、建设和管理等。
帮助学生了解养殖场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养殖环境改造的方法。
3.污染控制与治理。
包括污染物的监测、分析和治理措施等。
帮助学生掌握污染物处理技术和方法,寻找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的解决方案。
4.卫生健康管理。
包括家畜疾病预防、防治、免疫、消毒等。
帮助学生掌握家畜健康管理的技能和方法,以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针对家畜环境卫生学这门课程,采用多元化、实践性强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座谈讨论和现场调研等多种形式来传递知识、加强实践和提升创新能力。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操作环节的设置。
通过实验教学、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熟悉真实的家畜环境卫生工作。
与实际工作场所合作,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了解行业需求和实际工作情况。
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家畜环境卫生学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需要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才能解决复杂的问题。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团队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合作、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并通过团队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动力。
四是加强实践创新平台的建设。
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学校应加强实践创新平台的建设,提供实验室、农场、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的场所和设备。
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实践创新项目,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挑战性的实践环境和任务,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加强实践创新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创新资源。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农业科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家畜生产环境的卫生问题,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农业人才提供了基础知识和技术支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
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家畜养殖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对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
进行改革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目标的改革应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使其能够了解家畜养殖业的发展历程、环境卫生的基
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
过实验教学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家畜环境卫生的实际工作中,掌握相关的技术
和技能;三是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创新创
业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和新机遇,培养他们具备创新创
业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一是采用案例教学法,通
过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二是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
方法,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
创新能力;三是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法,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小组评估等方式,全面评估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情况。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是当前家畜养殖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农学教育的需要。
通过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以及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农业人才,为家畜
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北京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北京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家畜环境卫生学》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以物理学、化学、气象学、气候学、微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家畜行为学、病理学等为基础,其内容对动物科学专业各门课程都有所涉及。
《家畜环境卫生学》在培养应用性畜牧人才的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北京农学院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建设,注重加强在师资队伍、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建设,2010年该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一、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的要求有一流的教师队伍。
北京农学院《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注重从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等方面建设教学团队。
1.知识结构。
本课程教学队伍由6名教师组成,其中博士占50%,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班毕业。
分属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两个一级学科。
动物科学教师队伍学科方向涉及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伴侣动物三个二级学科。
总体知识结构合理。
2.年龄结构。
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整体组成的2/3,主讲教师平均年龄为42岁,均为本学科业务骨干。
教师队伍中两人教龄27年,两人教龄15年,两名讲师则是本学科重点培养对象。
整体队伍年龄梯度与配比合理,“老中青,传帮带”的局面,为本课程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学缘结构。
教学队伍建设中注重不同院校间的交流,最后学历分别毕业于国内外不同的高等农业院所(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意大利都灵大学、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学缘结构合理。
4.师资配置情况。
课程负责人高校教龄27年,负责课程的建设与规划,其他教师配合,共同完善课程建设与实施。
近3年该课程组承担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市级科研课题近10余项,研究经费1100多万元。
共获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市级科研奖励2项;申报专利5项。
二、教材建设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依据,与时同进的教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
多年来,《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团队一直非常重视教材建设,自80年代初本课程由温书斋教授开设以来,就参编东北农学院《家畜环境卫生学》、东北农业大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多版本高校统编教材、《家畜环境卫生学实验指导》自编教材,2001年由刘凤华教授申报的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2004年10月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家畜环境卫生学》,2008年8月第二次印刷,2007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证书。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和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由于家畜繁殖及其生长过程中需要的环境要素与人类居住调节的要求不同,因此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卫生问题,如畜禽粪污处理、疾病预防控制、饮用水安全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介入,通过创新创业来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大学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知识点分散等方面。
为此,我们需要重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以满足应对畜牧行业环境卫生问题的需求。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将课程内容组织成为案例研究或者实验探究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家畜环境卫生问题的实际处理过程。
另外,同学们还可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项目,通过探究家畜环境卫生问题,开发出新型技术或产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这样不仅会让同学们系统掌握家畜环境卫生相关知识,还可以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其未来就业和创业的成功。
其次,我们应该增加课程的紧迫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将课程作为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让同学们能够充分体验相关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同时,还可以发挥创新创业实践引领作用,鼓励同学们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与行业实际需求深度结合。
建立与企业、农村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渠道,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实地指导和管理。
此外,为了推广创新创业教育,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同学们提供实习、就业和创业机会。
总之,针对当前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以创新创业为目标,重新构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通过引入案例学习、实践探究和创新创业实践等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紧迫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其创新创业能力,以推动畜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探讨

《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探讨家畜环境卫生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宗旨是促进家畜的健康和安全。
它将营养学、动物疾病学、药理学和兽医学综合起来,研究家畜的环境有害物的来源、形成、中和以及防治措施。
环境卫生学研究成果在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畜环境卫生学,我们应该以探究式教学为指导,以创新性地展开教学,让学生自主发现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知识,通过讨论和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我们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前期准备:首先,要把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概念、性质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所有教学的基础;其次,要结合家畜疾病防治,充分发挥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实际功能;第三,要注重实践,因为学习家畜环境卫生学,应当结合实际操作,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次,我们应按以下六个方面,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1、以实际疾病为出发点,结合具体栖息地,及与家畜环境卫生学相关的政策,对家畜环境卫生学进行探究;2、探究家畜的环境卫生,了解影响家畜环境的各种有害物质及其来源;3、研究家畜疾病的相关知识,如病原物、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4、分析家畜环境卫生学在预防和控制有害物质中的作用;5、发挥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在家畜环境卫生学中的应用;6、在实践实习中运用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进而形成系统的家畜环境卫生学知识结构。
最后,我们应当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在正确的思路指导下,多练习,多实践,多反思,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总之,在探究式教学中探究家畜环境卫生学,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实际功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知识的能力,为家畜环境卫生学学习提供新的思路。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我们可以更好地探讨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家畜养殖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由于传统养殖方式对环境的污染以及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家畜环境卫生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能够推动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基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探讨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
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目标应当明确。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三方面。
知识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家畜环境卫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政策法规等;技能方面,学生需要具备家畜环境卫生检测和治理的技术实践能力;能力方面,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家畜环境卫生问题。
教学内容应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内容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实验室实践、模拟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家畜环境卫生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和实验为主,而对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来说,需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评价方式要科学合理。
评价方式应该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包括理论考试、实验成绩、综合实践项目等多个方面。
可以引入专家评审和同行评议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应当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发展和应用。
《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探讨

《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探讨家畜环境卫生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它涵盖着家畜的环境卫生控制,营养学,疫苗,药物,保健等多重内容。
它是家畜科学专业学生们深入学习家畜健康与病理相关知识的必须课程。
因此,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已成为家畜科学类专业学生们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
下面就以《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探讨为标题,结合课程实际,谈一谈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和意义。
一、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1、围绕实践活动展开课程教学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主要内容是家畜的环境卫生控制和防病防治知识。
因此,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应围绕实践活动展开,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家畜环境卫生控制与防病治疗,以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家畜科学实践人才的培养水平。
2、让学生参与现场实习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极为复杂,实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让学生到有关设施,如畜牧场、良种场等现场,进行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家畜的健康管理,营养学,疫苗与药物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3、注重研究型课程教学研究型课程教学是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手段。
通过研究型课程,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家畜疾病的控制对策及预防措施等,最终掌握家畜环境卫生控制的知识。
另外,还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有趣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参与,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实施研究性教学。
二、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意义1、提高家畜科学实践人才的培养水平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是家畜科学专业学生深入学习家畜防病治疗与环境控制相关知识的必修课程。
实施研究性教学,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和现场实习等形式,学习家畜环境卫生控制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培养水平。
2、有效促进家畜科学的发展实施研究性教学,使学生掌握家畜环境卫生控制的知识,从而有效促进家畜科学的发展。
另外,学校应及时关注家畜科学发展的前沿,把最新的科技进步将涉及到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技术及产品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加快家畜科学的发展。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畜牧、兽医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主要涵盖了家畜环境、污染因素、卫生管理等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日益提高,传统的家畜饲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现有的环境问题。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改革必不可少。
一、引领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大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从传统的“讲授”、“板书”走向以“探究”、“讨论”为主的探索式学习。
在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探究性学习、问题导向学习、案例教学、互动式讲述等,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实践和探索。
二、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传统教学方法讲究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实践教学重点在于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家畜环境卫生学应该以实用性为出发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开展课程项目或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当前市场对家畜环境卫生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家畜环境卫生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高度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应该从课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此来培养学生有益于职业转型发展的技能和能力。
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同时也是为了凝聚和弘扬社会的精神力量。
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家畜环境卫生学与创新创业思维结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家畜环境卫生学专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家畜环境卫生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创业课程,了解创业的流程和方法,学习市场营销理论和技巧,增强市场判断力和实践能力,以此积累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
结论为满足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当务之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分析调研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教学创新杨彩梅,王永侠,茅慧玲,许英蕾(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临安311300)中图分类号:S8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0084(2019)03-0095-02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和变革的新时期,教育部对本科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是发挥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功能的重要措施。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主要教学内容为家畜环境生理、家畜环境控制与改善、家畜对环境的影响、家畜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家畜环境检测技术与环境质量评价等内容。
优良的品种、合理的营养、完善的兽医防疫体系及适宜的环境是现代化畜牧业的四大技术支柱=近年来.品种、营养和防疫都受到充分重视,但家畜的养殖环境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高效发展:因此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动物科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重要性近年来,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但随着健康养殖、以畜为本和动物福利观念的普及,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如温度、湿度和有害气体等来实现畜禽的健康状况和保障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共识;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合理的利用和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也成为畜牧业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家畜环境卫生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自然的和人为的环境因素及其变化对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制定出利用、控制、保护和改善环境卫生的要求和措施,以达到促进家畜健康养殖、预防疾病、减少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和提高生产力及经济效益的目的。
通过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学习,能合理利用环境与动物的互作关系,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减少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对培养动物科学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家畜环境卫生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而且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目前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2.1教材内容落后由于动物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包括动物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营养和遗传育种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目前大多数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材多编撰于2004年之前,内容相对比较陈旧,与新形势下畜牧生产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别:2.2课程涉及的知识点纷繁复杂课程涉及物理、化学、生理营养和兽医等多个学科,收稿日期:2019-01-22作者简介:杨彩梅(1973-).女.湖北天门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生态健康养殖方面的研究.个别章节学科跨度很大°如环境因素中涉及很多物理概念,畜牧场规划设计中涉及到较多的建筑学理论,这些内容对于动物科学专业学生比较难理解;2.3课程的实践性特别强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是应用性课程,如果没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很难进行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讲解.而且由于学科交叉多,导致教学内容松散和枯燥,如果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容易使学生抓不住重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的创新针对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
浙江农林大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3.1创新教学内容,增加新知识近年来,随着畜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的饲养方式、养殖设施、环境检测设施和污染处理设施不断在实践中应用,所以教学过程中不能依赖于教材,要及时添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
比如关于畜牧场有毒有害气体处理方面,教材中讲述的新方法较少,而目前关于畜牧场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方法有了很多的新技术,比如通过安装氨气自动报警装置,定时进行通风及利用微生物和植物提取物进行处理等,因此通过在讲授过程中添加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现代化畜牧场环境控制方法,以利于将来在畜牧养殖过程中能拥有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3.2利用影像资料,增强学生曲感性认识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涉及养猪学、养禽学、养牛学以及养羊学等课程的知识以及大量的生产实践知识。
而大三第一学期学生在专业实践知识方面还很薄弱,造成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在课程设计上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动眼、动脑和动口相结合的感性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内容上采用大量实际生产中的图片资料,讲解生产一线的实际案例.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
比如课程中有关于养殖设备方面的内容,教材中的内容以文字表述为主,图片很少,为使学生了解畜牧场养殖设备和布局,通过PPT进行课程讲解时主要以图片为主.穿插录相,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畜牧场的养殖设备、喂料设备、通风设备、除臭设备和环境处理设备等都有充分的了解,通过图像刺激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信息的获取量,必要时回放画面随机提问,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2019年第3期饲料博览95分析调研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的学习兴趣,3.3利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家畜环境卫生学是一个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课程,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比如课程中讲到不同的养殖模式时,针对“发酵床养猪模式的应用”这个专题,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发酵床养猪的特点,然后让学生从猪的行为特性、养殖过程中温度控制、有毒有害气体控制和发酵床垫料处理等方面谈谈发酵床养猪模式的优缺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发酵床养殖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向学生展示同位发酵床和异位发酵床等发酵床养殖模式的实例并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发酵床养殖模式的应用情况,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3.4釆用应用性教学,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点纷繁复杂,内容比较多,要使学生真正的掌握所学内容,必须通过应用式和实践式教学,使学生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畜牧场设计是家畜环境卫生学中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内容,需要将畜牧场生产工艺、畜舍布局、畜舍外部设计、畜舍内部设计、兽医防疫和环境污染控制等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进行合理的畜牧场设计。
在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中,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畜牧场设计,然后通过PPT进行展示和讲解,教师引导全体学生进行讨论,指出每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修改建议,学生再进行改进和完善。
通过这种应用性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通过知识的运用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通过鼓励学生上台演讲,大胆表达自己观点,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思考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小结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学生对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学习兴趣增强;通过启发式和应用性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上接第94页)合作组织发育不足。
全市皮毛动物合作组织普遍运营不够规范,合作方式比较松散。
经济开发区狐狸、水貂、貉等特种养殖合作组织备案8家,目前3家运营良好,其他5家仅局限于互通有无、交流信息等松散的合作方式。
加工环节和合作组织发育不足,导致临沂市动物皮毛在市场上缺乏定价话语权.尤其在行情较差时更是倍显被动。
散户较多。
虽然存栏>500只毛皮动物的比重相对过去有提高,但存栏>2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仍然较少。
2.5环保因素制约水貂、狐狸、貉等特种养殖管理不规范,设施落后,养殖异味大,急需进行设施提升、技术更新。
2.6土地、资本因素临沂市皮毛动物养殖强势县区如经济开发区、沂水等是新兴城镇化、工业化区域,土地紧俏,禁锢了养殖场户扩大经营。
同时.临沂市皮毛动物养殖场户融资大部分主要依靠自身积累、银行贷款等传统渠道.近年来动物皮毛行情较差,企业运营资金匮乏。
3临沂市发展皮毛动物养殖的建议、对策临沂市发展皮毛养殖业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物流和批发商业发达,交通网络密集,为特种养殖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适宜的气候条件,适合大多数特种动物的生长与繁育,特别是皮毛质量强于南方市场。
3.1完善产业链条要积极引导特种养殖业走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的道路,即分散养殖、基地建设、集中加工、系列开发,形成拳头打出去,用“农户+基地+公司”的方式,通过多元化、多层次的开发模式,把农户和市场连接起来,尽可能解决农户散养过程中•家一户不能解决的问题,化解市场风险。
大力推行“合作组织+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做大做强龙头形成集团优势。
积极引导现有皮毛动物经济合作组织,扩大规模,拓展业务,把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连接起来,形成稳定的产销和利益关系,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
3.2协调金融部门积极协调银信部门,简化贷款手续,加大对特种动物资金扶持力度,信贷资金要以利民便民为原则,根据企业发展生产的需要,可以采用抵押贷款等多种形式到银信部门申请贷款,重点支持养殖户购买良种、扩建房舍、流动资金等。
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公司制、股份制企业或者合作组织。
3.3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重新定位特种养殖业,将其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计划。
要根据自身自然资源和生产优势,制定特种养殖业发展战略规划,以加强宏观指导与调控,优化特种养殖业发展环境,特别要增加和落实对特种养殖业的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
3.4加强良种体系建设积极保护、做大做强苍山黑貂等皮毛动物良种,加强良种推广工作。
把提高种畜质量放在首位,以质取胜。
规范种畜的发展和流通渠道,从源头上遏制炒种、倒种的泛滥。
3.5强化产销服务要下大力量抓好服务组织的建设,加大支持力度。
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为企业创造条件,搞好产销服务,帮助企业走向市场,重点解决好防疫、良种、饲料、产品销售问题,保证产销环节的畅通。
3.6大力推动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指导养殖场户提升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运转水平;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要求,加快推进“三退一进”工程,引导小、散养殖户逐步“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适养区”养殖.实现适度规模养殖。
96饲料博览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