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海南旅游业发展弊端

合集下载

(完整版)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完整版)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一、海南省基本概述 (2)(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2)(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2)二、海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3)(一)海南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3)(二)海南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三)加快海南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9)三、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9)(一)发展优势 (9)(二)现状分析 (10)(三)发展缺陷 (13)四、海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与规划 (14)五、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15)六、总结 (16)七、附录 (17)一、海南省基本概述(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

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7.15万人。

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常年有台风,雨量充沛,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1、总概况目前,海南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保持旺销,财政收入和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但是房地产销售面积降幅继续扩大。

表1-1海南省2014年经济发展基本情况2、分区域经济运行情况(1)服务业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稳步回升,前三季度,服务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由上半年的29.9%提高到40.5%。

(2)受房地产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回落。

当前,东部地区贡献了全省近六成经济总量,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3)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支撑作用依然强劲。

工业经济对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对全省经济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三亚城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三亚城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3年02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三亚具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度假城市。

三亚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为其大力发展城市度假休闲游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际旅游岛战略的执行,又为三亚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及政策的支持。

虽然三亚城市旅游发展前景看好,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暴露出许多的问题。

一.三亚城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城市规划布局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987年底,三亚升格为地级市,并于1988年12月,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三亚市完成总体规划,确定三亚市性质为:重点发展旅游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人口规模远景控制在50万(2005年城市人口30万),城市建设总用地规模控制在50—6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47. 97平方公里)[1]。

从全国现行的总体规划内容和深度范围看,单纯依靠总体规划的三亚市本身难以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

旅游城市是个多变的载体,必须不断创新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布局,才能使城市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但三亚的城市规划仍然采取按部就班的方式投建和改造,只有一套城市发展总纲,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旅游市场需求,难以满足游客对城市差异化的追求,因此说城市规划改扩建速度滞后,一定程度影响了城市的竞争力。

另外,三亚市城市建设管理基础差,技术力量薄弱,也对三亚城市旅游发展造成了限制。

(二)城市建设不合理1.三亚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存在许多不足。

三亚城市的主体骨架——市区路桥建设,市政道路50多条,总长110多公里,在贯穿市区的东西河河面上,架设桥梁8座,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市区交通网,市区面积因此达到27平方公里。

但在多年的建设改造中,却因城市规划的限制,市区面积的限制,造成城市内交通网络的拥堵[2]城市交通网络建设恶评如潮,乱、堵、霸是三亚城市交通的真实写照。

2.三亚城市整体形象不突出,缺乏明确的城市定位。

三亚城市定位未能在其城市整体形象设计中得到恰当的体现,具体表现在:三亚将自身定位为国际城市,其中,外国游客的可进入性和进入率是国际定位的重要标志,遗憾的是,三亚国际游客进入率与其游客比例为6:100,远未达到国际化定位条件;三亚将自身定位为滨海城市,但就目前来看,三亚旅游产业呈多元发展,政府与旅游部门未对三亚滨海旅游的发展引起高度重视,滨海旅游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相应设施的开发建设滞后无法满足三亚滨海城市定位的要求;三亚将自身定位为风景城市,但三亚城市的无序扩建,使得其自然景观未能得到较好的保护,三亚城市的自然形态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加之三亚城市建设中与自然融合的景观设计过少,三亚城市的自然亲和力理所当然大打折扣。

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的不利影响旅游开发弊大于利

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的不利影响旅游开发弊大于利

旅游开发弊大于利一、旅游开发对经济的不利影响1.影响经济收入:旅游地流动人口大,当地收入呈淡季旺季变化,收入不稳定;景区保护与经济收入往往呈反比,也就最终制约经济的开展;靠天吃饭,投机生意较多,一定程度给经济收入带来负面影响。

2.旅游过度超前开展:由于对旅游产业经济特点的片面理解,有些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过度超前开展,旅游产业配套设施例如交通、通讯投资很大,其结果旅游经济效益不高,对区域经济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3.过分依赖旅游业: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作为现代旅游活动主要组成局部的消遣度假旅游有很大的季节性。

旅游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源地居民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和有关旅游度假的流行时尚,而这些都是旅游接待国或地区所不能控制的。

从供给一方来看,旅游需求还会受到接待地区各种政治、经济、社会乃至*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4.影响产业构造发生不利变化:效劳行业的高收入会使传统行业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旅游地居民参加效劳行业,出现弃农从商现象等。

5.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上升:旅游者消费能力高于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他们能够出高价购置食、住、行以及旅游纪念品为代表的各种物质商品。

在经常有大量游客来访的情况下,则难免引起旅游目的地的物价上涨,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开展,土地价格也会迅速上升,影响当地居民的住房建立与开展。

6.旅游招商引资中的制度时机主义:在旅游招商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地区与投资者的权力关系不平等、信息不对称以及地方官员考核制度不合理等因素的存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往往会演变为一种制度性时机主义行为二、旅游开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1.对自然环境:1>.旅游与植物 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

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

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安康。

海南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最新范文

海南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最新范文

海南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摘要:全域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形态,也是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创建全域旅游省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全域旅游自提出以来,全国各地的旅游城市积极响应,备受关注。

目前,国内全域旅游理论和实践均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并完善。

阐述海南省全域旅游的含义和特点,结合海南省现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分析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资源;乡村旅游;特色旅游产品;旅游品牌2016年1月19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李金局长提出了“全域旅游”这一新的概念。

为此,全国各地的旅游城市积极响应,争先提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做法。

海南省作为全国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成为我国第一个创建全域旅游的省份。

为此,海南省政府出台了《海南省全域旅游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计划从2016—2018年三年的时间初步建立“全域旅游示范省”,并计划到2020年能够发展成为集开放、绿色、文明与和谐为一体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规划指出,海南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经济特区战略地位、国际旅游岛这三个方面。

利用这三大优势,以“点、面、线”项目的推进计划为路径,吸取国外创建休闲度假旅游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海南旅游资源的特点,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019年9月23日,正式公布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中,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入选上榜。

由此可见,研究海南省全域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的意义。

一、全域旅游的含义和特点所谓全域旅游,是指以旅游业作为主要发展产业,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与其相关的产业、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居民素质等一系列要素的发展,从而达到关联产业发展相融合、社会资源有机整合的一种全域发展的目的。

全域旅游的景点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的景点,而是把整个旅游城市作为一个景点,强调整个城市的整体面貌建设。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愿景分析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愿景分析

摘要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是我国八大重点旅游区之一。

旅游业成为海南最具优势、最具特色、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其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却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市场发展要求,也缺乏国际竞争力。

通过分析,海南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服务水平较低、政府监管不到位、旅游要素单一、国际化不足、旅游业服务信息化不健全、整体配套不够完善等,这些是目前海南旅游业发展所需要解决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要想实现海南旅游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旅游业现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政府、企业、个人等各个层面综合进行改变、完善、监管等。

作为海南旅游资源中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缺乏保护,没有真正做到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吸引客源的噱头,而是一个实实在在需要用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

通过改变传统的旅游模式,多元化规划发展,打造一个真正生态、绿色、安全的旅游胜地。

关键词: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生态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ourism in HainanAbstractHainan as China's largest special economic zone and the only tropical island province, is one of the key tourist area of China's eight. Tourism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in Hainan, the most advantage of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the most potential and competitivenes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but also has many problems, the tradit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has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modern market development, lack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 tourism industry, the main problems ar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low level of service, government regulation is not in place, lack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elements, single tourism information service is not perfect, the overall matching is not perfect, which is currently the Haina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must be solved. To achieve a sustainable long-term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ainan's tourism, we must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in all aspects of the comprehensive change, perfect supervision etc..As the most important tourism resources in Hainan's natural resources, lack of protection, there is no truly eco tourism. Eco tourism is not just a slogan, a gimmick to attract tourists, but a real ne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ng natural resources act. By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tourism planning mod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build a truly ecological, green and safe tourist destination.Key Words:Hainan,tourism,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ecology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引言 (1)1导论 (1)1.1背景及研究意义 (1)..............................................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海南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海南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海南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SWOT分析法(自我诊断方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现实情况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如何去规避的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文中借助这一方法,对海南旅游业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适合海南旅游业实际的发展战略。

(-)优势(Strengths)分析1.海南区位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旅游局编制的《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认为,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海南是唯…具备条件建成热带海岛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的地区。

海南是我国唯的热带岛屿省份,中国第一个生态省,位于东经108度37分-111度05分,北纬18度10分-20度10分之间,年平均气温23-25℃,最冷的2月平均16-20C,最热的8月为25——29C,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长夏无冬、四季如春。

海南具备国际旅游流行的五大要素——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和洁净空气,在我国,能与世界著名的海岛度假胜地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相媲美的只有海南.在海南岛长达1528千米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000多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

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

热带海岛风情、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民族,造就了海南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

三亚万年人类遗址落笔洞表明,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海南历史文化遗迹保存完整,有着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石山火山口及其火山溶洞,有一批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很高的人文景点:五公祠、琼台书院、东坡书院、宋庆龄故居,及明代名臣邱浚和清官海瑞的墓陵等。

金融支持海南游艇经济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金融支持海南游艇经济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金融支持海南游艇经济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摘要】海南岛拥有丰富的海域资源和旅游资源,游艇经济潜力巨大。

要发展海南的游艇经济,金融支持至关重要。

本文对海南游艇经济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如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

最后提出建议,包括建立专门的游艇产业金融支持政策、优化融资渠道等。

金融支持海南游艇经济是发展的关键,有助于推动海南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海南、游艇经济、金融支持、现状分析、问题、建议、发展、关键、潜力、巨大1. 引言1.1 海南游艇经济潜力巨大海南地处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是中国最大的海岛省份之一。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海南游艇经济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海南拥有长达千余公里的海岸线和众多优美的海湾,是游艇运动的理想之地。

而且,海南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游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海南游艇经济潜力巨大还体现在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的政策方面。

海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游艇产业发展的政策,如提供资金支持、优惠税收政策、简化审批手续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游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到海南的游艇产业中。

海南游艇经济潜力巨大,具备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政府大力支持的政策保障,为游艇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海南游艇经济有望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金融支持对海南游艇经济至关重要金融支持对海南游艇经济至关重要,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省级全面深化改革试验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游艇经济的良好条件。

游艇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金融支持。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供贷款、融资、保险等多种金融产品,帮助游艇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升竞争力,推动游艇经济的发展。

金融支持不仅能够帮助游艇企业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为游艇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海南省康养旅游作为海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康养旅游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动康养旅游的健康发展。

首先,海南省康养旅游的现状是积极的。

海南省具有优越的气候和自然环境,适宜发展康养旅游。

海南岛的美丽海滩、清澈海水和温暖的气候吸引了众多游客。

而且,海南还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和特色传统医药文化,为康养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海南省康养旅游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康养旅游市场的培育还较为滞后,推广和宣传工作需要加强。

其次,康养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在配套设施和团队服务方面,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加强。

此外,康养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升级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南省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首先,加强康养旅游市场的培育,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康养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加快康养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的提升,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康养旅游项目,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康养旅游经验和技术,促进康养旅游产品的创新和改进。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一系列促进康养旅游发展的活动,比如举办康养旅游展览、研讨会和康养旅游节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同时,要加强政府的领导和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康养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的现状是积极的,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市场培育、提升设施和服务水平、创新产品和加强国际合作等一系列对策,可以推动康养旅游的健康发展,为海南旅游业增添新的动力。

在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优质的交通网络和便捷的交通工具对于康养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海南省应继续投资于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旅游客运的效率和便利程度。

海南高尔夫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海南高尔夫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海南高尔夫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摘要:本文在简单介绍海南高尔夫产业发展概况之后,看到其中的优势所在,例如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政策优势、价格优势,分析了其发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海南高尔夫旅游监管缺失、球场盈利状况不佳、本土打球人数少、球场经营淡旺季明显、专业高尔夫旅游人才缺失,最后从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以开发产业的目标规划高尔夫球的发展、培育本土客源、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淡季、加强对高尔夫专业知识储备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南;高尔夫旅游;现状;优势;对策一、海南高尔夫产业发展概况(一)海南高尔夫产业发展现状1、高尔夫球场数量不断增长目前海南已经营业的高尔夫球场的数量挂在全国第四位,正式营业的球场从1992年的1家增长到2022年11月的74家。

海南高尔夫球场建设已经超前,球场度假氛围浓郁,博鳌高尔夫乡村俱乐部继承了苏格兰林克斯风格的经典设计,兴隆南燕湾海滨高尔夫球会是国内不多的全海景球场之一,海口西海岸高尔夫球会确保每一洞均有较好的视觉景观,让球员在磨砺球技的同时享受到海滨球场特有的趣味,三亚红峡谷高尔夫俱乐部将山地、海景、沙漠及峡谷等特色融合为一体,有上万平方米的沙漠景观,有国内球场唯一的一个6杆洞。

海南高尔夫球场体现休闲氛围,兼其挑战性和娱乐性,能满足不同水平球手的需要。

2、适应海南省情的经营理念由于海南省本土面积较小,本地人口不多,多外来旅游者,多种原因导致了海南省高尔夫本地市场较狭小,海南省高尔夫球场要想在经营管理方面取得重大性的突破,必须将高尔夫与旅游结合起来,吸引本地以外乃至国外的旅游者和度假休闲客人,弥补本地打球人口的不足。

经长期不懈的努力海南球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旅游度假型球会”的经营之路,将旅游高尔夫、高尔夫休闲度假打造成海南的品牌,年接待客流量大大提高,在冬季接待了大批国内北方和来自韩国日本的客人。

同时,海口地区的球场又成功开拓了澳大利亚市场,还培育出一部分专业的高尔夫旅行机构,其在整合航机、酒店地面交通、球场等旅游要素方面的能力在全国范围内都较为专业。

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休闲渔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休闲渔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DOI:10.16675/14-1065/f.2021.21.033
/ 调查思考 /
· 85 ·
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休闲渔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 刘植靖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 海南 海口 571100)
摘 要:休闲渔业是海南休闲旅游的特色名片,虽起步较晚,但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诸多政策优势,具备建设
在脱贫攻坚时期,“渔企 + 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 提高了困难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民就业,但是海南休 闲渔业产业仍存在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海南休闲渔业 规划提出鼓励渔民以入股、租赁、合伙等形式,发展联 合经营或组建休闲渔业企业。受投资环境所限,目前 海南大多为渔民合作社经营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牵头 组建休闲渔业公司无疑是快速提升休闲渔业产值的 最佳捷径, 但这种模式对渔民而言只有劳动力使用 权。运用合作社盘活农村现有资源,能实现渔民利益 共享,但这种模式存在小农经济融资短板和风险防控 短板。要实现渔民在休闲渔业上的持续增收,需要推 动渔民、合作社、企业之间的劳动和资本合作。由于政 府、企业、渔民等协作性不强,相关利益主体分配不 均,尚未使渔民真正获利。
基地,打造以海钓为特色的休闲渔业点,合理有效利 用海洋牧场。 3.2 抢抓契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3.2.1 推进转产转业,妥善安排渔民
在落实环保督查的同时, 帮助疍民转产上岸。在 疍家渔排整治后期,需及时公布整治方案和困难疍民 安置方案等。为疍民进行转产转业指导,给予养殖用 地和养殖海域,帮助有条件的疍民进行符合环保整改 要求的养殖改造和升级。 3.2.2 活态传承民俗,打造特色品牌
3 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休闲渔业发展对策
负面清单是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广泛用于投资 准入管理领域,增加了市场准入制度的透明度。海南 自贸港建设过程中,已在外商投资准入和跨境服务贸 易等方面列出负面清单。在负面清单中,休闲渔业未 列入特别管理措施之内,这为海南吸引投资发展休闲 渔业提供了机遇。 3.1 统筹规划,整合各方涉渔资源 3.1.1 统筹涉渔规划,推进设施建设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海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在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

问题:1.资源单一化。

海南省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自然风光和海滨旅游上,缺乏多元化的旅游资源。

2.旅游产业链不完整。

旅游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还不够成熟,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景区开发等。

3.服务质量不够高。

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素质低下的员工、服务意识淡薄等。

4.过度开发。

一些旅游景区过度开发,导致环境破坏,甚至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

机遇:1. 政府支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自贸区的设立,海南省将迎来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国内外市场需求。

近年来,境内外游客对海南省旅游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潜力非常大。

3. 多级医疗资源。

海南省是国家卫生城市,拥有多级医疗资源,这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

4. 旅游业现代化升级。

海南省正在推进旅游业的智慧化、数字化升级,这将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水平和竞争力。

对策:1. 完善旅游资源规划。

通过市场调研和旅游资源调查,制定出多元化旅游资源规划,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 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机制。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严格落实旅游服务规范,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3. 加强环境保护。

推崇珍爱自然环境的理念,提倡生态旅游,严格控制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节奏,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创新旅游产品和业态。

开发全新的旅游产品和业态,关注个性化需求,真正满意各类游客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应加强战略调整,制定出更加精准的发展规划,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措施,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打下稳固基础,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康养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新宠。

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海南省的康养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如何提升海南康养旅游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是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现状海南省是国内最早推出康养旅游的地区之一,2016年以来,海南康养旅游业表现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2018年,海南省的旅游总收入达到了3053亿元,其中来自康养旅游的收入占比达到了20%左右。

目前,海南省的康养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三亚、儋州、琼海等地。

三亚的亚龙湾、天涯海角、大小洞天等景点是海南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康养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省还拥有众多的温泉资源,其中鹤山温泉、南山温泉、大三亚湾温泉等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此外,海南省的康养产业也在不断完善。

海南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进一步发展康养旅游产业。

此外,海南还制定了一整套医疗机构和服务体系规划,如“海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8-2020年)”,为康养旅游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服务保障。

二、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尽管海南康养旅游发展快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康养旅游服务品质有待提升目前,海南省的康养旅游业的服务品质与知名度还有一定的差距。

例如,有的康养旅游产品与服务内容不够丰富,缺乏个性化的定制服务,难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2、康养旅游业态单一目前,海南省的康养旅游业态以热海景区和温泉景区为主,有些地方的康养旅游产品已经较为单一,游客体验感不是很好。

3、康养旅游业发展缺乏支撑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如医疗、教育等配套服务的缺乏。

此外,专业的康养服务人才缺乏也是制约康养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

三、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对策探讨1、提升康养旅游服务品质康养旅游服务只有越来越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因此,提升海南康养旅游的服务品质尤为关键。

大爆料:海南导游操作内幕大全

大爆料:海南导游操作内幕大全

海南一线资深导游对行业的透视(讲述:胡导、张导、刘导整理:大雄)海南旅游超市网:我们是几名海南导游,做导游多年来我们经历了很多东西,有欢歌笑语,有啼笑皆非,有无可奈何,也有愤世嫉俗。

作为导游来说,按照国家旅游局对导游的职业规范和道德来说,我们是不合格的。

但作为海南导游来说,我们是成功的。

有名有利,在业界认为我们就是神话,曾经有连爆12团的记录,那个月我们赚了6万多。

但是每当我们会想起自己是怎么赚这个钱的时候,心中有种莫名的恐惧和不安。

因为这些钱都是我们昧着良心,披着羊皮,胡言乱语瞎扯把游客唬住之后得到的。

起初我们怕客人会回去投诉,会要求退货,每日都过着不安的日子。

公司安慰我们说,没事的,有什么事情公司帮你顶着。

但后面慢慢地就没有了这钟不安感。

也越来越感觉我们做的工作是对的,我们理应得到这么多东西。

有次回学校(海南大学,我们的母校)参加交流会,我们口若悬河在上面讲导游的一些好处。

其中一个学妹提问问我们:学长,你这样赚钱你的良心会安吗?当时我们蒙了,但作为一个职业的导游来说,这种突发事件经常都有,我们给她解释说:社会就是这样,优胜劣汰,你不赚钱怎么去养家糊口呢!生活就是这么现实,不像学校你们单纯。

以后你们会明白的。

但是回家一想这个问题,我们回想起我们做导游的一幕一幕,心中顿时六神无主。

我们想如果这个游客是自己的亲人,在外旅游受到这么的待遇,我们会怎么想。

后面我们慢慢的就感觉自己的钱来得不是那么干净,有点类似于抢劫和贩毒。

感觉到自己很龌龊,我们以前也是志向高扬的想要好好的为社会做贡献,现在我们却变成了社会的败类了。

慢慢地我们有了想退出这个行业的想法。

但是又不能退,因为要养家养孩子。

还有自己的小资生活要过。

因为目前在海南的职业里面只有导游的工资还是比较高的,甚至高过很多大企业的白领,而且我们自由。

所以我们很痛苦!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获批之后,我们就天天关注新闻;关注海南的旅游;关注我们所从事的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海南省康养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及开发潜力研究

海南省康养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及开发潜力研究

海南省康养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及开发潜力研究李茜子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阶段,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

康养旅游的出现,拓宽了市场空间,受到了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实现了现有资源利益最大化,提高了居民精神文化水平。

一、海南省康养资源概况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部,不仅包括海南岛,还包括西沙、中沙、南沙等群岛,陆地总面积为3.5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更加辽阔,达到20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

海南省屬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度较高,降雨充沛,但降雨分布不均,海南岛的中东部区域,降雨量较大,而西部区域降雨较少。

由于海南岛地处热带边缘,受季风气候的影响较大,不同季节气候差异较大,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之分。

雨季时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常有大到暴雨降雨并伴随着大风天气。

海南省下辖19个市、县(区),常住人口944.72万人(2019年),城镇化水平较高。

海南岛全年温热,雨水充沛,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较高。

目前,海南省的产业发展主要以服务业为主,为了构建完备的服务体系,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海南省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

旅游业是海南省的重要产业,在相关部门的引领下,旅游市场秩序较为完善,全年接待游客量超过7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千亿元。

随着康养旅游的提出,海南省旅游行业重视对现有产业的整合,从而提高当前旅游业整体质量,为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政府相关部门重视对现有资源的配置,加强交通建设管理,为海南省旅游提供便利出游条件。

目前,海南省拥有三大国际机场,分别是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琼海博鳌国际机场与琼海博鳌国际机场,开通了100多条国际国内空中航线。

二、海南省康养资源发展现状(一)海洋康养资源发展现状海南岛是一座热带岛屿,现有海洋资源较为充沛,研究人员通过对海南省地理信息的调查发现,海南省拥有海岸线总长度为1944.35km,并且近岸海水质量较高,有较多的沙滩,适合日光浴,可以给游客带来良好的体验。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机遇及对策【摘要】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景区资源过度开发、价格虚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海南省作为国际旅游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巨大。

为了解决问题,海南省可以通过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等多方面措施来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展望未来,海南省旅游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关键词:海南省、旅游业、发展、问题、机遇、对策、前景展望。

1. 引言1.1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概况海南省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优势,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海南省的旅游业也逐渐成为该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年度旅游人数持续增长,旅游收入也稳步上升,为海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海南省的旅游业以热带海岛度假为主题,涵盖了海滩度假、海上娱乐、热带雨林探险等多种旅游项目。

海南省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

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等地的旅游资源丰富,成为游客喜爱的目的地。

作为中国唯一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海南省在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断拓展旅游业多元化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旅游业投资力度,为海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海南旅游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2. 正文2.1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 地域单一化:海南省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海滩、热带雨林等地区,缺乏多样化和全面性,游客在海南旅游往往会感到单一化和乏味。

2. 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由于旅游业快速发展,一些旅游产品和景区存在质量问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游客体验。

3. 旅游环境保护不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景区的环境受到破坏,例如过度开发导致的破坏性后果,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海南国际医疗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

海南国际医疗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

海南国际医疗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作者:李松李舒婷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26期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巨大冲击,人们乐意用钱换得健康。

国际医疗旅游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医疗和旅游的双重需求。

本文分析并指出海南目前国际医疗旅游发展的5大问题,即:政策法规不完善、产业定位不明晰、医疗体系国际化程度低、医旅产业链尚未形成、医旅环境薄弱,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促进海南国际医疗旅游良性发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医疗旅游的定义,医疗旅游是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修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

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醫疗旅游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

“一带一路”倡议、海南自由贸易港等一系列政策助力海南国际医疗旅游的发展;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冲击,健康成为人们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海南站在历史新机遇的风口上,或将成为中国建设国际医疗旅游的新高地。

至此,海南国际医疗旅游的建设与发展俨然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一、海南国际医疗旅游发展的问题(一)政策法规存在短板其一,除博鳌乐城享有国务院特许的国际医疗旅游政策外,海南省医疗旅游产业政策主要是在国家统一颁布的法律法规下制定,虽有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支持,但是全省仍存在国际医疗旅游审批不通畅、医疗行业外资投入占比限制、国际医疗旅游免签政策不明晰等缺陷。

其二,优惠政策未能良好落地。

“国九条”旨在推动博鳌乐城先行区医药器械等医疗供给侧改革,突破法规限制。

然而,缺乏配套的医疗引进政策与法规,国家药监局防止倒卖医药资源,审批畅通效果远不及“国九条”政策初衷。

2018年4月2日,国务院暂停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11条第2款的规定,对临床急需且在我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由海南省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2018年12月21日,国务院暂停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36条的规定,因临床急需进口少量药品(不含疫苗)的申请,由海南省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分析

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分析

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分析指导老师:周华学号:201141020120姓名:王超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分析我国现代旅游业与改革开放事业同时起步,经过30 余年的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在实践上取得了巨大成功,2009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旅游业持续升温,旅游已然成为一个时髦的名词。

旅游对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带动性极强,主要影响如居民经济状况的提升,经济意识的萌发,审美倾向的现代化,人际关系扩大化,婚姻与家庭维系重情感依托等。

总体而言,旅游在社会影响上以有利方面占主导地位,尤以经济方面最为突出。

但是旅游并不是万灵药,相反,过度的开发还会导致很严重的生态影响,如果过多游客短时间集中于同一地点甚至会造成人口污染。

同时,就像我们近些年出现的现象,假日堵车、景点看人潮等等负面问题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接踵而至。

其中对社会、文化、道德价值观的影响也表现突出,使得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严重失衡,由此引发的当地居民与地方政府、开发商以及旅游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在国内旅游中按游客进行分类主要有一日游游客和过夜的旅游者,相对应的旅游行为为短期假日旅游和正常的长期旅游。

其带来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经济、环境、文化三方面影响。

1.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旅游对社会经济负面影响主要由假日旅游短期人口涌入和一些地区发展不协调造成。

在假日旅游方面:假日旅游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短、节奏快、游客量大。

每年黄金旅游周,各地景区客流量远远超过接待能力,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超负荷承载,景区管理、配套服务协调组织失控,自然生态环境、旅游资源、观景审美情绪等受到严重的人为破坏。

在对旅游点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哄抬了物价,对当地居民造成严重影响。

近些年旅游业的兴起所表现的积极影响过大,主要是对地方产业的优化改革和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加快地区城市化进程。

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

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

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旅游业是一国或一地区国民经济中关联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产业。

建省办特区以来,我省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通过确立和实施“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海南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努力把旅游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海南省旅游行业已拥有国内许多地方所不具备的资源、环境、政策和法律优势,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产业体系,初步具备了年接待游客2500多万人次的能力,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也由建省前的26位上升至15位。

一、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随着海南旅游接待能力的持续增强,旅游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一)旅游业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接待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收入水平,是判断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的重要量化指标。

2004年海南接待游客1402.88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72.02万人次,占全部来琼游客总数的97.8 %;接待海外旅游者30.86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2.2%。

200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1.01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04.24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3.9%。

(二)旅游产业规模。

由于看好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社会各方面对海南旅游业关注不断增强,投资持续增加,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海南省从事旅游经营的法人企业有845家,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7.78 %;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主营业务收入38.31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4.94 %;资产总额196.49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98 %。

其中,全省住宿业单位604家, 客房总数50334间;床位103305张。

中国旅游业六大痛点透视

中国旅游业六大痛点透视

不只是黄山,全国各地景区爆棚无一幸免;每年的十一黄金周、五一小长假,“人堵、车堵、心堵”成为人们出游的真实写照。

缓解黄金周旅游高峰带来的种种弊端,需要旅游、交通等部门未雨绸缪,需要旅游企业及时合理疏导,但最根本的措施还是落实带薪休假,实施弹性休假制度。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表示,旅游是综合性消费,除了金钱,还有时间。

当前主要问题在于休假制度根本不能满足大众需求。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认为,只有科学调配,错开高峰、避开人流,才能保证休假和出行的基本舒适度。

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张吉林说,由于带薪休假落实不到被寄予厚望的中国旅游业,究竟面临哪些痛点?记者此前赴海南、吉林、北京、云南、广西等省区市调研,剖析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深层次痛点,探索跨入“旅游社会”的应对之策。

时间之痛“人山人海”“挤得疲惫不堪”“进退无路”……一位游客用《黄山逃亡记》记录下期待已久的黄山之旅如何变成“痛苦之旅”“逃亡之旅”。

Perspectives on Six Major Issues of China Tourism中国旅游业六大痛点透视上海外滩游人如织本刊记者/周慧敏 王敏 潘强 王蔚 鲁畅 张紫赟赵丹丹 罗鑫 庞明广位,人们旅游主要靠公共假期,加剧了出行拥堵和景区拥挤。

“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应该出台弹性休假和错峰休假制度,具体怎么实施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而定。

”前不久,国家旅游局提出,要推动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在保证每周法定40小时工作制、不影响群众办事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员工错峰休假、弹性休息,探索夏季“2.5天休假模式”。

据悉,2016年4月1日起,山西省晋中市在全省实行“2.5天周末”弹性作息制度。

晋中市政府表示,此举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山西省政府有关的精神,鼓励错峰出游,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培育旅游新业态,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项长远举措。

业内人士指出,只有把休假的时间交给个人“私人订制”,黄金周人山人海、拥堵不堪的局面才能破解。

透视旅游“乱”象

透视旅游“乱”象

时 ,相 关主 管部 门和 旅 行服 务 企 业仍 需在 提 升 服
务 质量 方 面继 续努 力。 目
或 向有 关部 门投 诉 ,并 通 过 法律 途径 解 决 。对 发
生 的重 大和 急难 的 旅 游 纠 纷 案件 ,游客 可 以拔 打
当地 旅 游 管理 部 门的 投 诉 电话 ,请 求 工作 人 员 予 以协 调 ,也 可 以拨 打 组 团社 所在 地 旅 游 管理 部 门
坑 ”顽 疾仍 然存在 。

级 景 区未必A 享 受 级
此 后 的 游 览还 算 顺 利 ,但 中 间还 是 发 现 了一
I ,在 旅 行 途 中 , 象姚 远 这样 因 为种 种 陷 实
些 问题 。 比如 ,三 潭 印 月 岛 四 面环 水 ,但 岸 边 缺
乏有 效 的 防 护措 施 ,一 些 地 方仅 仅 用 高度 为5 厘 0 米 左右 的 木 棍加 绳子 作 为 防护 栏 ,还 有 的地 方 干 脆 什 么也 没 有 ;乘 坐游 湖 的 小船 按 规 定是 要 穿救
的投 诉 电话 要 求 协 调 解 决 。 需要 提 醒 游客 的是 ,遇 到 纠 纷 时 千 万不 要 采
取 过 激 行 为 ,如 拒 绝 登机 、登 船 、 中 断旅 行 ,这
质量 与标准化 0 l i d Sm涮 }i o 2 1 . l a时 t 8dz n 0 2 mi g
2 0
在 旅 途 中若 遇 服 务 纠 纷 ,可 先 与 组 团社 的 领 队 或 地接 社 导 游 沟通 , 不 能解 决 时 ,再 与 组 团社
联 系 ,要 求 妥 善 处理 。 若 旅 行 社 拒 不 接 受 意 见 , 应 注 意搜 集证 据 ,待 行 程 结 束后 再 向旅 行 社 交 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视海南旅游业发展弊端在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对海南旅游业进行了一系列考察,了解到其中存在不少弊端,令人担忧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陆地面积3.4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海洋面积的2/3。

全省现有19个县,700多万人口。

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四季如春,光热充足,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热带海滨,民族风情,地热温泉,文化古迹,珍稀动物等。

据这几日来的询问及查找得知,全岛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共11大类241处,海南岛海岸线漫长,海湾众多,海边大都是优质沙滩,椰风海韵为国内外旅游者所赞美。

海南岛开发晚,自然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全岛森林覆盖率达40%。

蓝天碧海,空气清新,被誉为“回归大自然”“未受污染的长寿岛”。

正是海南存在着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了许多生活在内陆,未曾见过大海的人。

虽然海南岛有着如此得天独厚的环境,但随着游人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问题也突显出来。

首先是环境问题。

来此投资开发的人多了,投资项目也越来越繁杂,其中有些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

如不法商人为了挣钱采集了珊瑚等,破坏了海洋环境。

要想使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利用海南优质的环境发展生态旅游。

以兴隆.三亚.琼海为例兴隆的失败兴隆旅游城位于海榆东线的中部,是由兴隆华侨农场搞起来的。

兴隆大多数居民为印尼华侨,自身具有良好的开拓进取精神。

而这个农场很早就以咖啡和温泉而闻名全国。

在东线高速公路通车以前,人们从海口到三亚,一般都要在此停留吃午饭,顺便泡泡温泉,参观这里的热带植物园。

于是,印尼风俗、咖啡温泉、热带气候成为兴隆旅游的三大卖点。

十年前,海南的房地产热刚刚开始。

农场人抓住这个机会,划出一大片地来搞旅游开发,并请人做了一个《兴隆旅游城总体规划》,由于旅游区搞得比较早,结果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

地很快就卖完了,宾馆、度假别墅也陆陆续续建了起来,并且短期内疗效不错,旅游城名气越来越大,农场更是没少发财。

但是,兴隆是海南开发旅游业最早,最成功然却又是最失败的例子。

1.优势的没落对于兴隆,温泉当然是它的王牌,可是这张王牌却正在走向没落。

从过去的经历以及这次的考察,对于兴隆温泉,我们的总体印象是,质量不高,有些酒店的温泉不知什么原因水温不够高,而且兴隆的温泉没什么特色,配套的服务设施也跟不上。

确实,作为兴隆最有特点、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我们认为兴隆温泉的优势已经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弱化了,原因不仅是邻近地区出现了琼海官塘、保亭七仙岭、三亚南田等众多温泉旅游点,更重要的是兴隆温泉本身在发展方面存在着众多问题。

从查看资料和实地考察后我们发现海南一些新开发的温泉更注重康体娱乐,强调温泉的不同疗效,以满足各种游客的需求。

相比之下,兴隆的温泉发展形式单调呆板,没有进行改造更新或转型提升,在某种意义上说,兴隆温泉已经萎缩成为酒店的游泳池。

2.失败的特色作为26个国家和地区归国华侨的居住地,侨乡特色是兴隆旅游的又一看点。

游客在兴隆亚洲风情园,既能看到日月星神、四面佛以及仿造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建筑建起的特色房屋,也可欣赏到稍具特色的东南亚风情舞蹈表演。

但有旅客表示,这些表演节目少,比较单调,更谈不上档次,表演舞台简陋,面积不大的观众席周围布满了小摊点令人厌烦。

风情区的相关人事透露说,整个景点现在基本靠出租摊位生存,景点内的摊位多达50个,园内不少真正体现归侨生活的项目都因经济效益不佳撤下了,即使是仅剩的东南亚风情歌舞表演,表演时间也一再缩短。

由于旅行社的时间安排得十分紧,游客在景点内基本上是走马观花。

与亚洲风情园定位相似的兴隆东南亚风情村同样面临这些问题。

由于多方面原因,东南亚风情村投入景区修复、改造的资金少之又少,一些房屋外表破旧不堪。

许多导游和游客对这两个景点的评价不高,认为东南亚风情体现不够,根本谈不上文化挖掘,而且商业气息过浓。

作为侨乡特色衍生物的演艺文化,曾在兴隆旅游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直到现在,仍有不少导游表示,带着游客到兴隆,就是冲着那几场演出而去。

在过去几年内,兴隆陆续建起多个演艺中心,这些演艺中心为争夺有限的客源,陷入了恶性竞争的泥潭,不是以节目内容、表演水准来竞争,而是靠相互削价,导致了整个地区演艺质量的下降。

从我们的观察来看,一些所谓的“大型演出” 未免显得低俗和商业气息浓郁,像当地各大宾馆里都设有人妖表演,甚至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块招牌,然而人妖表演从其实质上说是种变相的不健康娱乐。

我们认为,希望依靠这些低俗的甚至是不健康的演艺文化来带动兴隆旅游业的发展,这无疑是让兴隆旅游业跨入一大发展误区之中,使兴隆旅游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3.规划的散乱外观豪华气派的大酒店、破烂不堪的烂尾楼、跟人一般高的杂草这些不和谐的景物一齐出现在兴隆的康乐大道的两旁,难以想象这是一个旅游区的主干道,而购物街上挂满各式各样海南特产的小店里,摊主们都忙着招呼经过的旅客,一些餐馆竞相在自家门前搭起铁篷,各种大小不一,颜色不一的广告招牌随意地矗立在街头,酒店内部幽雅的环境和它们门外的环境简直是两个世界,这就是兴隆。

在这样一个旅游区,大部分的道路既没有绿化带也没有人行道。

每个关注兴隆的人,谈到它,都会谈到它的规划。

与我们住在同一家酒店的一位外地游客说:“坦白说,兴隆整个给人的感觉很杂乱,酒店一堆堆,商业摊点不上档次。

”缺乏规划,小环境可以,大环境欠佳,这是大部分游客对兴隆的总体评价。

说兴隆没有规划是不确切的,从我们查找的的资料来看,万宁市在1993年曾做过《兴隆华侨旅游度假城总体规划》,但这个总规只是给兴隆的建设定了大方向,事实上,兴隆缺乏的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即具体如何建设的规划没有。

这就造成了兴隆低档次的重复建设,小宾馆、小酒店多,而且基础设施水平低,人行道、绿化道缺乏,供水、排水、电力等管网布局不合理,致使整个兴隆看起来凌乱无章。

1993年的兴隆总体规划拟订的目标为:“将兴隆华侨旅游度假城建设成为具有热带田园风光特色,以旅游度假、娱乐活动为主的侨乡旅游城。

”然而转眼十二年过去了,整个旅游区城市化倾向十分明显,建筑布局根本就是按城市的搞法,倚路建楼,倚楼建街,倚街建市,楼房建筑容积率高,绿地少,没有一点田园风情特色,兴隆的热带田园风光特色在无章无序、一拥而上的建设中被破坏得所剩无几。

浅析三亚旅游业现状与前景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多姿多彩。

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等都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

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

汉代在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设立了珠崖郡治,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

宋代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

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

唐代宰相韩瑗、名僧鉴真,宋代名相赵鼎、大臣胡铨和纺织家黄道婆等先后来过崖州,对本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87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三亚地处海南省的最南端,背靠内地,毗邻东南亚,有利于连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和贸易往来,这将给海南的休闲旅游的发展带来无可比拟的优势。

她还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

其纬度与世界著名海滨城市——夏威夷非常接近,因此,也有着“东方夏威夷”的美称。

1..三亚旅游业发展的存在不足1.1旅游产品种类还不齐全尽管三亚有足够多著名的景区,例如天涯海角,亚龙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等等,然而,这些景区大多都只是观光游而已。

这样一来,首先,观光型旅游的收入来源大多数来自于门票收入,旅客们高消费的地方不多,这就出现了一种“旺丁不旺财”的现象。

就是每逢节假日,来旅游的人特别多,但是,大多数人的消费都不高。

因此,客人虽然越来越多,旅游公司的投入也是越来越大,然而,也只能是带客人去逛一些景点,卖一些基本的行程,实际的旅游收入并不多。

所以,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现在仅有的观光旅游产品,还要开发出更丰富的种类。

1.2交通系统不够完善,旅游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如今的三亚旅游市场秩序显得比较混乱,景点缺乏文化内涵,一些风情点粗俗,简陋,没有文化涵养。

交通系统不够完善。

酒店的附近是三亚最为繁华的地带,并且有步行街。

但是整条路上只有大约4路公共汽车,有些还无法直达。

对于不熟悉三亚的游客来说,打的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但是三亚的出租车管理还是不好,在计费上便是如此。

司机并没有按照表示的价钱来收费,而是直接和你讲价,并且偏高。

不知情的游客看似赚了出租车的便宜,其实,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景点和餐厅等场所为了支付出租车司机高额的回扣,会想尽办法从游客身上榨取油水,最后吃亏的还是游客。

在打的前往市中心的过程中,那位的哥一脸坏笑地说要“带我们去玩玩”,之后又说我们太小了,还是先去“见见世面”,决定带我们去看艳舞和人妖表演!这还是一个意欲成为国际旅游业佼佼者的城市形象吗?在这种严重畸变的旅游经营生态圈中,处处布满了陷阱,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完全被打乱了, 最终受伤害还是三亚乃至整个海南的旅游形象。

1.3景区的门票及一些商品的价格过高在亚龙湾,一个椰子可以卖到5元!导致门票过高的原因,一是可能与“回扣规则”有关;二是景点经营者的一种短视行为。

由于三亚旅游大多数还属于观光型旅游,因此,许多景区的配套措施远远跟不上,无法从其他服务中获取收入。

因而,便寄希望于门票收入,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各个景区便擅自抬高门票。

高额门票虽然为景区带来了较高的收入,但无疑也吓退了许多游客,导致客源的流失。

再者,由于三亚大多数的景区属于低水平开发和建设,以及严重的复制痕迹和缺乏特色的主题定位,加上不规范的管理和运作,很难有回头客,有的景区几乎没有回头客。

这说明了高额的门票只能给景区带来一定的收入,挺多只能维持经营现状,根本推不动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在整个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下,新客源有可能会减少,假如这样的话,那些依赖门票收入的景区将面临着生存的压力。

因而,高额门票政策是景区经营者的一种短视行为,也是整个旅游市场不规范的体现。

高额门票只能给景区带来一时之利,而从景区长远发展目标来看,只有完善景区的配套措施,增强景区的特色主题,丰富景区的消费项目,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唯有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回头客,使景区获得长远的发展。

1.4三亚的发展并不协调虽说是“先富带后富”,但是三亚的反差实在是太大。

在高档消费场所的背后,有着为数众多的低生活水平居民。

在亚龙湾,一面是富有的观光客,一面是出售小工艺品的贫苦人民—从衣着上就可以看出来。

三亚的发展实在是太快,可是老百姓并没有从中获益多少。

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还有物价的上涨,然而本地的部分居民—我不知道占多少—却还是赶不上物价的上涨。

这样一来,社会环境就不和谐了。

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都知道会发生什么:犯罪率上升,冲突加剧,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下降……对于那些“宰人”的商贩,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导游之前就说三亚比较乱,叫我们不要单独行动,一开始以为是人少的缘故,现在看来并不只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