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及应用的主要进展_杨元喜

合集下载

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跟运用的主要进展_杨元喜

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跟运用的主要进展_杨元喜

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及应用的主要进展杨元喜西安测绘研究所,西安雁塔路中段1号,西安710054yuanxi@摘要近十年来,中国学者发展了一种用于动态导航定位的新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该理论应用抗差估计原理抵制观测异常误差的影响,构造自适应因子控制动力学模型误差的影响。

本文旨在归纳、总结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的主要成就。

首先介绍自适应抗差滤波的原理;随后给出四种自适应因子模型,包括三段函数模型、两段函数模型、指数函数模型以及选权函数模型;陈列了四种误差学习统计量,包括状态不符值统计量、预测残差统计量、方差分量比统计量以及速度统计量;将新的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与标准Kalman滤波以及其他自适应滤波理论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最后利用两个实际算例展示了自适应抗差滤波在导航中的成功应用。

关键词:自适应滤波,Kalman滤波,导航,动态定位,自适应因子,误差学习因子1. 引言自适应滤波是近年来大地测量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我国学者在自适应滤波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首先基于Sage滤波思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动态GPS定位的改进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方法,该方法数值稳定性好,存储量小,克服了滤波的发散问题(胡国荣, 欧吉坤,1999)。

目标跟踪或导航一般采用自适应滤波技术,因为相应的系统模型一般是未知(或部分未知)或随时间变化的。

与Sage-Husa自适应滤波(Deng 2003, p162-173; Mohamed and Schwarz 1999; Wang et al. 1999)以及有限记忆滤波(Panozzo, et al 2004)不同,中国学者建立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Yang et al 2001a, b),该理论应用抗差估计原理控制观测异常的影响,引进自适应因子控制动力学模型误差的影响。

基于抗差估计思想,构建了抗差自适应滤波理论体系,通过引入自适应因子平衡动力学模型信息与和动态观测信息的权比,引入观测等价权控制观测异常的影响。

自适应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自适应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自适应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自适应滤波器是一种能够自动调整其滤波器系数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信号特征的滤波器。

它可以在传输信号中滤除噪声和干扰信号,提高接收信号的质量,同时也可以用于信号的降维处理和特征提取等领域。

在通信系统中,自适应滤波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自适应滤波器的基本原理自适应滤波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加权和来得到输出信号。

这些权值由特定算法自动调整以优化输出信号的质量。

不同的自适应算法有不同的公式和策略,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不需要事先知道噪声或干扰信号统计特性的情况下对它们进行估计和抑制。

自适应滤波器的核心是一个可调参数向量w,它可以通过以下的公式进行更新:w=ax+w其中,a是步长因子,x是输入信号的向量,w是权值向量。

自适应滤波器有两种主要类型:迫零滤波器和最小均方滤波器。

迫零滤波器试图消除噪声或干扰信号本身,而最小均方滤波器则试图使信号的均方误差最小化。

二、自适应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信道均衡自适应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之一是信道均衡。

信道均衡是通过消除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失真和噪声来恢复原始信号。

由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它们可能会发生畸变和位移,导致接收方无法正确识别。

自适应滤波器可以通过自动调整滤波器系数来抑制干扰和降低误差。

通过不断适应信道的特性,自适应滤波器能够实现更好的信道均衡性能,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2.自适应信号干扰抑制在通信系统中,噪声和干扰信号可能会影响信号质量和可靠性。

自适应滤波器可以通过消除噪声和干扰信号来提高信号质量和可靠性。

当干扰信号的特征比较稳定或已知时,可以采用卡尔曼滤波器、LMS或RLS等自适应滤波算法进行信号干扰抑制。

3.自适应预处理当输入信号包含多个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成分时,自适应滤波器可以用来提取感兴趣的信号成分。

例如,在语音识别中,自适应滤波器可以从环境噪声中提取说话者的语音信号。

自适应预处理技术可以在不同环境下有效地处理复杂的信号,并提高信号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现代平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现代平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现代测量与现代平差技术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现代测量平差中的各种理论与经典测量平差之间的关系,指出现代测量平差与数据处理理论仍然是以高斯-马尔柯夫模型为核心,通过该模型在不同层面上的扩充、发展形成了若干新理论、新方法,并以图描述了经典测量与现代测量数据处理中各种理论之间的关系。

然后分别阐述了现代测量数据处理中粗差理论、系统误差的处理、病态问题的处理、非线性问题的处理、不等式约束的平差等的发展,最后综述了其他数据处理理论的一些发展情况。

最后讲了整体平差法是一个严格而又有效的平差方法,其应用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

具体介绍了整体平差法的基本原理,并以实测GPS控制网的布设为例,探讨了它在现代测量控制网建立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技术优势。

关键词:经典测量平差;现代测量平差;高斯-马尔柯夫误差模型;误差模型扩展整体平差分级平差GPS控制网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ies in modern surveying adjustment and the traditional surveying adjustment.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theories of modern surveying adjustment and the data processing should be still based on Gauss-Markov error model. Through enlargement an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model, new theories and methods are worked out. A figure showing such relationship is given.Meanwhile, the theories on blunder detection, systematic error processing, ill-pose problem, nonlinear model,inequality constraints are elaborated. At the last the progresses of other theories on data processing are summarized.Key words: traditional surveying adjustment; modern surveying adjustment; Gauss-Markov error model;extension of error model1、现代测量平差与数据处理理论发展概述经典的测量平差与数据处理是以高斯-马尔柯夫模型为核心[1]:L=AX+Δ(1a)E(Δ) = 0,D(Δ) =σ20Q=σ20P-1(1b)Rnk(A) =n,R(Q) =R(P) =n(1c)这里L为观测向量,Δ为误差向量,X为未知参数向量,A为X的系数矩阵,E(·)为数学期望,σ2为单位权方差,P为观测权矩阵,Q为协因素矩阵,n为观测个数。

自适应滤波法

自适应滤波法

自适应滤波法自适应滤波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去除噪声、提取信号以及增强图像等应用中。

它可以根据信号的特性和噪声的特点,自动调整滤波器的参数,从而达到最佳的信号处理效果。

本文将介绍自适应滤波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算法,并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自适应滤波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信号和噪声的统计特性,利用滤波器自身的调整机制,来使滤波效果更好。

传统的滤波器往往采用固定的参数来对信号进行处理,不管信号的特性如何,滤波器的参数都是不变的。

而自适应滤波器则能够针对不同的信号和噪声特性,动态地调整滤波器的参数,从而提高信号处理的效果。

自适应滤波法主要分为线性自适应滤波器和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两种。

线性自适应滤波器是指滤波器的输出值与输入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则没有这个限制。

线性自适应滤波器较为简单,常用的算法有LMS(最小均方)算法和RLS(递推最小二乘)算法等。

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突破了线性关系的限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信号和噪声环境。

LMS算法是自适应滤波器中最简单且最常用的一种算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调整滤波器的权值来最小化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与期望信号之间的均方误差。

LMS算法的核心是更新权值,通过不断迭代使误差最小化。

具体的计算过程是,根据当前输入信号和滤波器的输出信号计算出误差,然后根据误差调整滤波器的权值。

通过多次迭代,滤波器的权值逐渐收敛到最佳值,使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尽可能接近期望信号。

RLS算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它的特点是拥有更好的收敛性能和跟踪性能。

RLS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递归的方式计算滤波器的权值,使滤波器的输出与期望信号之间的均方误差最小。

与LMS算法相比,RLS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但在一些要求较高的应用中,如语音处理和雷达信号处理等,RLS算法更能胜任。

除了LMS算法和RLS算法外,还有其他一些自适应滤波算法,如NLMS(归一化最小均方)算法、AP(逐次逼近)算法、SAF(选择性自适应)算法等。

自适应滤波器的应用及研究意义

自适应滤波器的应用及研究意义

自适应滤波器的应用及研究意义首先,自适应滤波器在信号去噪方面的应用是其最常见的应用之一、信号通常会受到噪声的污染,在进行信号分析、处理和提取时,需要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

传统的滤波器在去噪过程中通常使用固定的滤波系数,而自适应滤波器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动态变化自动调整滤波系数,从而更加准确地去除噪声。

因此,自适应滤波器在语音信号处理、图像处理、雷达信号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信号质量和提取信号中的有用信息。

其次,自适应滤波器还可以在信号预测方面应用。

信号的预测是对未来信号进行估计,常用于信号预测分析和信号压缩。

传统的滤波器常常无法准确地预测信号的动态变化,而自适应滤波器可以通过适应输入信号的实时变化来自动调整其滤波系数,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信号的未来值。

自适应滤波器的预测能力在金融市场预测、天气预测、机器学习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此外,自适应滤波器还可以用于信号识别和分类。

在信号处理中,通常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分类和识别,以便进行不同的处理或决策。

传统的分类和识别方法使用固定的特征提取和分类模型,但信号的特征在不同场景下可能不一样,因此固定模型往往无法适应多变的信号特征。

自适应滤波器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特征自动调整滤波系数,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信号特征,提高信号的分类和识别准确率。

自适应滤波器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识别和分类不同的信号。

总之,自适应滤波器在信号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意义。

其应用涵盖了信号去噪、信号预测、信号识别和分类等多个方面,可以提高信号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适应滤波器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化,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混合平差及其序贯解

混合平差及其序贯解

混合平差及其序贯解
张瑞华
【期刊名称】《测绘科技》
【年(卷),期】1997(000)001
【摘要】本文详细推导了混合平差模型及其序贯解的有关公式,并结合算法特点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总页数】8页(P10-17)
【作者】张瑞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7
【相关文献】
1.开窗分类因子抗差自适应序贯平差用于卫星钟差参数估计与预报 [J], 黄观文;杨元喜;张勤
2.秩亏自由网多期序贯平差在矿区地表沉陷观测的应用 [J], 徐博;王坚
3.序贯分配法在井下水准测量平差中的应用 [J], 单世铎;张华海;李世金
4.应用序贯平差法探粗差 [J], 文鸿雁
5.结合序贯平差方法监测地表形变的InSAR 时序分析技术 [J], 王辉;曾琪明;焦健;陈继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卫星导航自适应抗差滤波算法

卫星导航自适应抗差滤波算法

卫星导航自适应抗差滤波算法
刘原华;刘浩;牛新亮
【期刊名称】《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年(卷),期】2022()6
【摘要】针对传统卡尔曼抗差滤波算法响应速度慢、测量误差大,不能满足实时高精度测量的问题,提出自适应抗差滤波算法。

首先,设定门限值,当系统判定误差超过门限值时,以当前状态向量为初始值,重新初始化滤波系统,其次,系统重新初始化之后,系统快速调整其增益矩阵,实现跟踪并快速响应导航卫星的目的。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抗差滤波算法测量精度为0.054 772°,误差调整响应速度16 s,误差范围为±0.1°,与传统卡尔曼滤波器相比,响应速度更快,误差更小,精度提升了49.9%。

【总页数】5页(P213-217)
【作者】刘原华;刘浩;牛新亮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抗差自适应滤波算法在实时定轨中的应用
2.北斗中长基线三频模糊度解算的自适应抗差滤波算法
3.基于新息异常检测的改进抗差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
4.抗差自适应分步滤波算法在PPP/INS组合导航中的应用
5.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抗差卡尔曼滤波算法在组合导航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及应用的主要进展_杨元喜

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及应用的主要进展_杨元喜

( ’ 1 . N a t i o n a l K e L a b o r a t o r o G e o i n o r m a t i o n E n i n e e r i n i a n7 1 0 0 5 4,C h i n a; - y y f f g g,X ’ ’ 2 . X i a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S u r v e i n a n d M a i n i a n7 1 0 0 5 4,C h i n a; f y g p p g,X ,C 3 . C o l l e e o N a v i a t i o n &A e r o s a c e E n i n e e r i n L A I n o r m a t i o n E n i n e e r i n U n i v e r s i t h e n z h o u4 5 0 0 5 2 h i n a; g f g p g g,P f g g y,Z g ’ 4 . C o l l e e o G e o l o E n i n e e r i n a n d G e o m a t i c s,C h a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i a n7 1 0 0 5 4,C h i n a) g f g y g g g’ y,X :A A b s t r a c t n e w a d a t i v e l r o b u s t f i l t e r i n w i t h a l i c a t i o n i n k i n e m a t i c n a v i a t i o n a n d o s i t i o n i n h a s b e e n s s t e m a t i c a l l p y g p p g p g y y e a r s . T h e r i n c i l e a n d d e v e l o e d i n r e c e n t a d a t i v e l r o b u s t f i l t e r a l i e s a r o b u s t e s t i m a t i o n t o r e s i s t t h e e f f e c t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y p p p p y p p m e a s u r e m e n t o u t l i e r s a n d i n t r o d u c e s a n a d a t i v e f a c t o r t o c o n t r o l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s o f t h e k i n e m a t i c m o d e l d i s t u r b a n c e s. T h e o f p m a i n r o r e s s o f t h e a d a t i v e l r o b u s t f i l t e r i n t h e o r a n d a l i c a t i o n a r e s u mm a r i z e d . I t i n c l u d e s t h e r i n c i l e o f t h e a d a t i v e l p g p y y p p p p p y , f i l t e r w i t h t h e c o r r e s o n d i n s t a t e e s t i m a t o r t h e f o u r a d a t i v e f a c t o r s f o r b a l a n c i n t h e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o f k i n e m a t i c m o d e l r o b u s t p g p g , , , i n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m e a s u r e m e n t s w h i c h i n c l u d e t h r e e s e m e n t f u n c t i o n t w o s e m e n t f u n c t i o n e x o n e n t i a l f u n c t i o n a n d z e r o a n d - - g g p ; , o n e f u n c t i o n f o r s t a t e c o m o n e n t a d a t a t i o n t h e f o u r k i n d s o f l e a r n i n s t a t i s t i c s f o r u d i n t h e k i n e m a t i c m o d e l e r r o r s w h i c h p p g j g g , , i n c l u d e r e d i c t e d s t a t e d i s c r e a n c s t a t i s t i c r e s i d u a l s t a t i s t i c v a r i a n c e c o m o n e n t r a t i o s t a t i s t i c a n d v e l o c i t d i s c r e a n c s t a t i s - p p y p y p y , , t i c .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o f t h e a d a t i v e l r o b u s t f i l t e r w i t h s t a n d a r d K a l m a n f i l t e r r o b u s t f i l t e r a n d s o m e o t h e r a d a t i v e K a l m a n f i l - p y p t e r s a s w e l l a s s o m e r e l a t e d a d u s t m e n t m e t h o d s a r e d e i c t e d b a f i u r e . O t h e r d e v e l o m e n t s a n d a l i c a t i o n s o f t h e a d a t i v e l j p y g p p p p y f i l t e r a r e a l s o m e n t i o n e d. T w o e x a m l e s a r e r e s e n t e d . r o b u s t p p : ;K ; ; ; ; K e w o r d s a d a t i v e f i l t e r i n a l m a n f i l t e r i n n a v i a t i o n k i n e m a t i c o s i t i o n i n a d a t i v e f a c t o r l e a r n i n s t a t i s t i c p g g g p g p g y

基于神经网络构造的GPS/INS自适应组合导航算法

基于神经网络构造的GPS/INS自适应组合导航算法

1 引言
由于 G S和 IS系统 间 具有 良好 的互 补性 能 , P N G S IS组 合导航 系统 被认为 是飞行 载体最 理 想 的 P /N
用 背景 构 造 出 多 种 自适 应 K la am n滤 波 算 法 』 。
杨元喜等提出了利用抗差估计和 自 适应估计原理构 造 的抗 差 自适 应 滤 波算 法 』并 成 功地 应 用 在 多 ,
摘 要 在观测信息不足的情况下, 基于神经网络和不符值原理构造了自 适应因子, 进而设计了G SIS P/N 组合导
航 自适应滤波算法 , 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 了验证 。计算结果 表明 , 该算法不 仅计算简单 , 而且能有效地控 制观测异
常和状态扰动异常对动态系统参数估值的影响 , 从而提高导航解 的精 度。
络, 设计 了 G S IS组合 导航 自适 应滤 波算 法 。 P /N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 (0 7 02 44 40 ) 4 2 40 , 70 1 0 作者简介 : 高为广 , ,9 9年生 , 男 17 博士生 , 现主要从事动态大地测量数据处理研究, E—ma :g g8 1 6 .O i w 9 2 @13 CB l
维普资讯
第 2期
高为广等 : 基于神经 网络构造的 G S I S自适应组合导航算法 P /N
6 5
2 神经网络 算法
文章编 号 :6 1 9 2 2 0 )20 6 - 1 7 - 4 (0 7 0 -0 40 5 4
基 于神 经 网络 构 造 的 G S I S自适 应 组合 导 航算 法 P /N
高 为广 封 欣
10 9 004
朱大为

,) 1 信息工程 大学测绘学 院,郑州 4 05  ̄ 5 0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分析 王锐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分析 王锐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分析王锐成摘要: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稳定、可靠、优质的卫星导航服务,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在民航的发展。

介绍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以及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通过与作为真值数据的GPS/INS组合导航定位数据进行比较,对不同海拔地区动态测试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

对高海拔山脉地区和低海拔平原地区,仿真分析了实测数据下精度因子与可见星数目的占比分布,并统计分析了两种海拔地区的动态定位测试精度。

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低海拔平原地区和高海拔山脉地区均可以提供实时导航定位服务,并可解算出卫星系统的动态定位精度,且定位结果均符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标准,满足用户的定位要求。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动态定位;定位精度;组合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作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具备亚太区域导航服务能力。

基于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定位解算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但是这涉及到整周模糊度的确定和处理,实时性较差。

针对交通运输等需要实时提供导航定位服务的用户来说,更关心的是基于伪距的单点定位的精度,但是伪距单点定位的精度受卫星轨道、卫星钟差、电离层及对流层误差等因素的影响。

北斗导航系统是由三种处于不同轨道高度的异质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导航系统,由于卫星测距精度与卫星星历相关,而不同轨道上的轨道误差对卫星星历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分析和评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单点定位精度时,必须考虑不同轨道卫星测距精度的差异影响。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度指标的概念1.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度指标体系北斗卫星系统精度指标体系与GPSSPS和PPS标准中规定的精度指标体系一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度指标体系可以划分为空间信号精度指标和服务精度指标。

空间信号精度指标包括URE及其1阶导数URRE、2阶导数UARE和协调世界时偏差误差UTCOE,其中,URE是空间信号精度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义了由导航卫星播发的广播星历误差和广播钟差参数误差在平均用户测距方向上的投影。

开窗分类因子抗差自适应序贯平差用于卫星钟差参数估计与预报

开窗分类因子抗差自适应序贯平差用于卫星钟差参数估计与预报

16
February 2011 Vol. 40 No. 1 AGCS
http: xb. sinomaps. com
2 钟差模型
进行卫星钟差估计, 首先需要构造精密钟差模 型, 而准确表征卫星钟时频域稳定性的因素通常包 括相位、频率、频漂( 老化率) 等, 因此, 一般选用包 含这三种因素的二次多项式模型作为钟差模型, 事 实上, GPS 导航文件的卫星钟差也正是基于这三种 因素构成。二次多项式钟差拟合模型如下
第1期
黄观文, 等: 开窗分类因子抗差 自适应序贯平差用于卫星钟差参数估计与预报
17
想[ 15 17] , 构造抗差自适应序贯平差法进行参数求
解, 具体求解过程见文献[ 17] , 这里不再赘述。
利用上述思想, 可得抗差自适应序贯平差解为
^ ^ X^ = AT PA+ PX 0 - 1 AT PL+ PX 0 X^ 0 ^ ^ QX = AT PA+ PX 0 - 1
( 4)
式中, P 为当前观测向量的抗差等价权; ^PX 0 为先
黄观文1 , 杨元喜2 , 张 勤1
1. 长安大学 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4; 2.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与应用管理中心, 北京 100088
Estimate and Predict Satelli te Clock Error Using Adapti vel y Robust Sequentia l Adjustment wi th Classified Adapti ve Factors Based on Opening Windows
小, 而且反映了算法对扰动异常的控制效果。 3. 2 分类自适应因子确定
鉴于钟差、钟速和钟漂不符值描述不同的钟

gps道路修测系统在中国公路网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gps道路修测系统在中国公路网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G PS道路修测系统在中国公路网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苏青松。

(信阳公路勘察设计院,河南信阳464000)瞒耍】中国公路网G PS测绘工程主要工作是对全国范围内的国、省道数据和县乡道数据进行采集更新,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公路网数据库现势浊差的问题。

良罐阗】测绘工程;G P S;公路网中国公路网G PS测绘工程采用车载式G P S道路修测系统作为测量公路数据的作业软件。

车载G PS测绘道路信息不仅精度高、更新速度快,而且车辆在实际道路行驶过程中以实时记录道路及道路两边的属性信息,或者与交通部提供的道路数据库相匹配,大大提高了电子地图中道路信息的现势性。

白适应滤波是近年新出现的动态G PS定位算法,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1系统的原理及结构1)系统实现的基本原理:本系统采用差分技术来测革道路数据。

差分G PS技术发展十分迅速,通过差分处理能达到5m的定位精度,币许惘载波相位芹分技术可在数百千米范围内达到分米乃至厚米级的定位精度。

差分G P S需要两台测量型G P S接收机,一台作为固定站,放置在已知测量控制点卜或由测量控制点推算到的定位点。

另一台作为流动站,放置在车辆上对道路进行动态测量。

实测结束后,对两台G P S接收机中的数据进行差分计算及坐标转换,从而得到道路坐标数据。

2)系统组成:车载式G PS道路修测系统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道路及道路附属设施数据的采集,用新采集的数据更新地图数据库中的交通要素。

具体研制内容划分为五大部分:作业前准备、G P S野外实测、数据后处理、成果输出、技术文档。

2关键技术的实现21图像的裁剪拼接本系统采用栅格地图作为底图。

在作业过程中,所采集的县乡道有可能出现跨图幅的现象,由于使用的地形图是高斯投影,一般的商业软件无法按照严格的数学基础进行裁剪,因此也就无法进行图幅之间的拼接,这样就给生产作业造成很大的不便。

为此,必须编写图像裁剪软件。

该软件是将具有高斯投影的图像转换成了矩形图像,以便将相邻的图幅进行无缝拼接,它的转换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基础之上的。

自适应滤波器技术发展分析

自适应滤波器技术发展分析

自适应滤波器技术发展分析
一、自适应滤波器发展概述
自适应滤波器是一种采用机器学习原理,实现自适应滤波的技术。

它可以根据系统的输入信号,及时采集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和信息,以自主控制和优化滤波的性能。

它主要应用于视频、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以及系统辨识等领域。

自适应滤波器的研究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从1970年代开始,自适应滤波器在信号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50年代,美国信号增益恒定的研究首先提出了自适应滤波的原理,随后继续推动了自适应滤波技术的发展,将机器学习技术引入到自适应滤波中,提出了一系列自适应滤波的算法,极大地拓展了自适应滤波技术的应用。

一种典型的自适应滤波算法是基于最小均方误差(LMS)原理的自适应滤波算法。

其原理是:用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均方差(MSE)最小作为滤波器性能指标,而不需要任何背景信息,而是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量化误差来计算滤波器参数。

这种算法需要预先设定阈值,以便根据当前的输入信号情况而动态优化滤波器参数,从而提高滤波器的性能。

滤波器的自适应和自校正技术

滤波器的自适应和自校正技术

滤波器的自适应和自校正技术滤波器是信号处理中常用的工具,用于去除噪声、提取感兴趣的信号成分等。

然而,传统的滤波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静态滤波器无法适应信号中的变化,而动态滤波器又容易受到参数估计误差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自适应和自校正技术被引入到滤波器设计中。

一、自适应滤波器的原理与应用自适应滤波器是根据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来调整滤波器参数的一种滤波器。

它的核心思想是根据输入信号的特性动态地调整滤波器的参数,以适应信号的变化,从而更好地过滤目标信号并抑制噪声。

自适应滤波器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语音处理中,可以采用自适应滤波器来降噪;在图像处理中,可以应用自适应滤波器来增强图像的细节。

二、自校正滤波器的原理与应用自校正滤波器是一种具有自我校正能力的滤波器。

它通过不断监测输出信号与期望信号之间的差异,并相应地调整滤波器参数来实现输出信号的校正。

自校正滤波器减小了参数估计误差对滤波效果的影响,提高了滤波器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自校正滤波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例如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自校正滤波器可以用于自动补偿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失真;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自校正滤波器可以用于自动调整机器人的动作轨迹。

三、自适应和自校正技术的结合自适应和自校正技术可以结合使用,进一步提高滤波器的性能。

通过自适应技术,滤波器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进行动态调整,适应信号的变化;而通过自校正技术,滤波器可以根据输出信号与期望信号的差异进行参数校正,提高滤波器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自适应和自校正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并在实际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智能音箱中,自适应和自校正技术可以用于实现自动降噪,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自适应和自校正技术可以用于实现车辆的智能感知和自动驾驶。

在滤波器的自适应和自校正技术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自适应算法和自校正策略,如何优化滤波器的性能和计算效率等。

自适应滤波及其应用

自适应滤波及其应用


实际应用中,牛顿法的计算要复杂得多。一 方面,由于缺少关于信号噪声的统计先验知 识,必须对矩阵R和矢量p进行估计;另一方 面,性能函数还有可能是非二次型的。这些 因素都是直接影响牛顿法的性能。通常,需 要引入一个收敛因子μ来调节牛顿自适应迭代 的速度,这样式(7.26)变为 1 w n 1 w n R n , 0 1 (7.27)
(7.28)

这样,最速下降法可以表示为

(7.29) 其中,μ是正值常数,称为收敛因子,用于调 整自适应迭代的步长,故又称为自适应算法的 迭代步长。 为了证明最速下降法满足 w n 1 w n 将性能函数在 w n 处进行一阶泰勒展开,并利 用式(7.29),有
x n x n M

(7.7)

或者

n
2 x 0 n x1 n x 0 n . x M n x 0 n
x 0 n x1 n x1 n . x M n x1 n
... ... x M n x1 n x M n . 2 x M n
(7.8)

式(7.7)对应单输入的情况,是(7.8)对应 多输入的情况。

自适应滤波器的性能函数 习惯上称均方误差 e n 为自适应滤波器的性 能函数,并记为 、J或MSE,即 2 e n MSE= =J= (7.12) 图7.4为典型的二维均方误差函数的示意图, 通常称性能函数曲面为自适应滤波器的性能 表面。
(7.19)

这样,牛顿法可以表示为
x k 1 x k x k x k 1 f x k f x k 1 f x k , k 0 ,1,....

杨元喜:左手测量 右手导航

杨元喜:左手测量 右手导航

多为坐标系统和卫 星定轨 以及 多种数
据的处理分析 的科 学家 ,其 中 ,中科 院院士 、1 9 9 8 年度 “ 国家杰出青年 基 金”获得者 、著名大地测量学 家和卫 星导航定位专 家杨元喜就是其 中的杰
出代 表 。
“ 我 以前主要从事大地 测量数据 处理理论研 究与教学工作 。”杨 元喜 告诉记 者 ,在 申报 1 9 9 8 年 “ 国家杰 出
省姜堰市 梁徐 镇双墩村。 父亲 曾是 一 名残 废 军 人 ,他 从 小 受 到 父亲 的 熏 陶 ,对军 队充满感情 。由于母 亲体 弱
多 病 ,在 他 上 小 学 和 中学 期 间 ,杨 元
学模 型精确描述 ,且观 测也 可能 出现 异 常。有鉴于此 ,他构建 了动态 自适 应K a 1 m a n 滤波模型 ,该模型包容 了标
_ 人物
杨元 喜 : 左手测量 右手导航
彭科峰 个人默默地 看书 ,刻苦求学。
1 9 7 4 年 ,高 中毕 业 的杨 元 喜 回 乡
何经验 即可使 用该 理论和算法进行高
精度导航。 这 一 研 究 完 成 后 ,杨 元 喜 的理 论
他利 用 自己发展 的新的理论和算
法 ,主 动 应 用 于 “ 中国2 0 0 0 G P S 大 地
喜与姐 弟一起 ,利用假期和上 学前 后 的空余 时间到外面去挖猪 草挣工分 , 帮父母分担压 力。 在大姐杨 龙英看来 ,弟弟杨元喜 从小 少言 寡语 ,不好张扬 ,但 很有志 气 ,有什么 困难委屈从 不对别人说 , “ 总 是一个人吞 ”。上学 时 ,同龄 的 孩子 都趁着课 间玩耍打 闹 ,他总是一
务农 ,但此后未 久 ,他应征入伍 ,随 部队赴新疆参 加高原测绘会战。尽管 投身军伍 ,但他 ~直没有放弃随 时随 地学习的习惯。

自适应滤波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自适应滤波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自适应滤波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都对信号处理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目前的信号处理中,自适应滤波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

接下来,我们将会探讨自适应滤波技术的基础概念、算法原理以及其应用场景。

一、自适应滤波技术的基础概念自适应滤波技术可以在信号处理中实现对信号的滤波去噪等功能。

相比传统的滤波技术,自适应滤波技术拥有更高的滤波精度,不仅可以减少噪声、去除干扰,还可以有效地提取出信号中的有用信息。

这种技术在无线通信、雷达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自适应滤波技术的核心是在滤波过程中根据自身输入的反馈信息不断地调整滤波器的参数,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输入环境和情况对相应的滤波器进行选择和配置。

这种“自我调节”和“适应性选择”的特性使得自适应滤波器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滤波器在复杂环境下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自适应滤波技术的算法原理自适应滤波技术的核心在于参数调整,而这种调整可以通过相应算法实现。

常用的自适应滤波算法有LMS算法(最小均方差算法)、RLS算法(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和NLMS算法(归一化最小均方差算法)等。

LMS算法是最常见和最易于实现的自适应滤波算法之一。

该算法的原理是通过不断地调整滤波器参数来最小化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误差,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输出信号。

在算法中,每当输入信号发生变化时,都会对滤波器的权值进行一次更新,更新的大小由步长参数决定。

RLS算法是一种相对于LMS算法而言更加复杂的自适应滤波算法。

该算法的基础原理是利用递归式的算法计算出最小二乘解,并且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自适应地调整算法参数。

NLMS算法是一种在LMS算法的基础上加入归一化处理的改进算法。

该算法采用归一化因子来对权值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在LMS算法中由于输入信号大小的不同而产生的滤波精度不稳定等问题。

三、自适应滤波技术的应用场景自适应滤波技术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领域的各个方面。

四轮驱动EV自适应抗差无迹粒子滤波状态估计

四轮驱动EV自适应抗差无迹粒子滤波状态估计

四轮驱动EV自适应抗差无迹粒子滤波状态估计作者:龙云泽韦韬封进张瑞宾来源:《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02期摘要:针对四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转矩控制中整车质心侧偏角等关键状态参数无法直接检测及车速等测量值易受到随机误差干扰的问题,建立四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进行整车行驶状态参数滤波估计.结合抗差滤波原理及无迹粒子滤波算法,提出一种整车状态滤波估计方法.运用自适应抗差无迹粒子滤波,实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纵向速度、侧向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准确滤波估计.搭建Car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实验平台对估计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搭建四轮毂电机驱动汽车动力学模型对整车行驶状态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基于自适应抗差无迹粒子滤波算法能实现整车行驶状态估计,能有效对测量参数进行滤波,且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关键词:四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车辆状态估计;自适应抗差无迹粒子滤波中图分类号:U461.1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21-07-06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0KY21014,2021KY0795)作者简介:龙云泽(1984—),男,广西桂林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工程师†通信联系人,E-mail:******************四轮驱动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省去了传统燃油车较长的传动链,具有车辆底盘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驱动形式多样化等优点,已成为全球汽车领域研究热点[1].四轮驱动EV的轮毂电机驱动力独立可控,可实现整车多动力学状态驱动,而整车状态参数值的精确性是影响驱动模式优化及主动安全控制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改进卡尔曼滤波算法在四轮毂电机汽车整车状态估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2].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Kalmanfilter,EKF)理论可实现整车非线性系统的狀态估计,但此方法需要计算复杂的雅可比矩阵,且存在线性化误差的影响[3-4].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Kalmanfilter,UKF)引入无损变换的思想,有效地克服EKF估计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在四轮驱动汽车状态估计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其对整车参数估计结果在系统强非线性状态下,精度会下降明显[5].粒子滤波(particlefilter,PF)的思想是利用粒子集来表示概率,从后验概率中抽取的随机状态粒子来表达其分布,该滤波方法具有较强的非线性适应能力及多模态处理能力.但该方法在重采样阶段会造成样本有效性和多样性的损失,导致样本贫化现象.国内外不少学者运用粒子群优化粒子滤波算法实现整车状态估计,取得较好效果,但算法存在计算量较大,工程实现困难大的问题.[6-8]无迹粒子滤波(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UPF)算法运用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生成建议密度函数,使先验概率峰值与似然函数峰值具有良好的吻合性,达到降低粒子退化的目的,但其运算精度受系统噪声不确定性的影响,且缺少自适应调整机制,不能对滤波增益及相关参数进行实时调节.抗差估计滤波方法,可对滤波器参数进行实时调节,对干扰噪声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9].基于抗差滤波原理及无迹粒子滤波算法,构建自适应抗差无迹粒子滤波算法(adaptive robust 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ARUPF),通过整车动力学模型理论预测与实际测量融合的方法,实现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状态的精确估计.为解决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状态估计问题,建立整车七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权矩阵及自适应调节因子构建自适应抗差无迹粒子滤波算法,实现对整车状态的精确估计,并运用CarSim与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联合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1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建模从七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车轮运动学模型、轮胎模型三个方面搭建四轮驱动汽车动力学模型.通过魔术公式轮胎模型计算各轮胎纵向及侧向驱动力,并结合七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与车轮运动学模型进行整车动力学状态分析[10].1.1七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建立四轮毂电机驱动车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研究的目标为对整车行驶过程中纵向速度、侧向速度、质心侧偏角进行实时准确估计.因此模型考虑整车纵向运动、侧向运动、横摆运动及四轮毂电机转动自由度.模型作了以下近似:1)忽略整车垂向运动、绕y轴的俯仰运动、绕x轴侧倾3个运动的影响;2)忽略滚动阻力影响;3)忽略风阻影响;4)假设两前轮具有相同的转向角和侧偏角;5)采用传统的前轮转向方式;6)假设两后轮的侧偏角一致;7)假设各轮胎动力学特性一致.七自由度四轮毂驱动汽车动力学方程如下[11-12].式中;vx为整车纵向速度;vy为整车侧向速度;γ为整车横摆角速度;ax为纵向加速度;ay为侧向加速度;Fxfl、Fxfr、Fyfl、Fyfr、Fxrl、Fxrr、Fyrl、Fyrr分别为左前轮纵向力、右前轮纵向力、左前轮侧向力、右前轮侧向力、左后轮纵向力、右后轮纵向力、左后轮侧向力、右后轮侧向力;M为横摆力矩;β为质心侧偏角;δf为前轮转向角;m为整车质量;d、d分别为前、后轮轮距.α、frflαfr、αrl、αrr分别为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轮胎侧偏角.1.2车轮运动学模型四轮驱动电动汽车车轮运动学模型为:式中:Iw为车轮转动惯量;ωfl、ωfr、ωrl、ωrr分别为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转动角速度;Tfl、Tfr、Trl、Trr分别为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驱动转矩;Tbfl、Tbfr、Tbrl、Tbrr分别为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制动转矩;Re为车轮滚动半径.1.3魔术公式轮胎模型魔术公式轮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轮胎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得出各轮的纵向力与侧向力.魔术公式轮胎模型公式如下:式中:Fxij为车轮纵向力;Fyij为车轮侧向力;B为刚度因子;C为曲线形状因子;D为峰值因子;E为曲线曲率因子;λ为纵向滑移率;α为侧偏角.其中纵向滑移率λij分为驱动与制动两情况[13]:式中:re为车轮有效滚动半径;ωij为车轮滚动角速度;vij为车轮中心运动速度.2ARUPF整车状态估计算法以七自由度汽车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四轮驱动电动汽车行驶状态估计原理如图2所示.基于ARUPF算法,运用整车状态预测值与传感器观测值相结合,实现对整车行驶状态的实时估计[14].传统的粒子滤波算法存在迭代过程中粒子退化的缺陷,造成计算资源浪费、估计结果精度偏低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常运用增加粒子数、重采样、选择合理的建议密度函数等方法对滤波算法进行优化.增加粒子数可有效缓解粒子退化,但增加了系统计算工作量.重采样方法可增加粒子的多样性,避免粒子退化.自适应抗差无迹粒子滤波算法利用无迹变换算法为每个粒子计算均值和协方差并建立合理建议密度函数,并结合抗差滤波估计算法自动调节增益矩阵及系统方差,使样本点分布较好地与最大似然函数吻合.无迹粒子滤波算法易于工程实现,能有效减少系统计算工作量,其具体方法如下:1)初始化,k=0,从先验分布抽取初始状态粒子.式中:-x(i)、P(i)分别为初始粒子数学期望和方差;-x(i)a、P(i)a分别为初始Sigma点数学期望和方差;Q、R分别为系统协方差矩阵及观测协方差矩阵.2)重要性采样.运用无迹卡尔曼算法计算均值与方差.(1)抽取Sigma点集合.式中:x1p,分别为抽取粒子数学期望和方差;n、入分别为状态维数和缩放比例因子.(2)对Sigma点集进行一步预测.式中:xk|k-1、xk|k-1、Pk|k-1分别为一步预测后Sigma粒子状态值、数学期望和方差;Z-1灬Z-1分别为一步预测后Sigma点输入观测方程所得观测值和观测均值.Wm、W,分别为Sigma对应的均值计算权值和协方差计算权值.(3)融入观测数据,更新Sigma点集均值、卡尔曼增益及协方∑差.式中:P--、P分别为加权计算所得观测协方差和系统方差;K、x、P分别为状态更新后系统增益矩阵、状态值和方差.3)ARUPF算法.ARUPF算法基于抗差估计滤波理论,对动力学模型观测量值异常情况加以控制,并构建自适应因子对动力学模型误差加以控制.设P为状态向量的权矩阵,则等价权阵为下=diag(Pi,P2,·,P).运用IGG(Institute of Geod-esy&Geophysics)方法产生等价权函数,其原理如下:为传感器探测残差值;调节因子参考取值范围K0∈(1,1.5);调节因子参考取值范围K∈(3,8).g令傳感器感知矩阵为A,根据权矩阵,对系统状态向量进行更新.可得自适应抗差卡尔曼滤波的系统状态解向量为:式中:αk为自适应因子;调节因子c0参考取值范围c0∈(1,1.5);调节因子c1参考取值范围c1∈(3,8);tr为矩阵求迹运算符.-上述公式中通过判断残差获得权矩阵Pk;通过状态估计值与预报值的差值运算获得自适应因子αk.运用两个参数同时调节Kalman增益、采样粒子均值及粒子权值,更新粒子并归一化权重.式中:K*为抗差算法计算后Kalman增益;-x(i)*为状态样本均值;P^(i)*为样本方差.W (i)*为更新后的粒子权Kk重值.利用重采样算法,基于归一化权值对粒子集合进行淘汰与复制,对新粒子重新设置权重.当预测模型存在过大的异常干扰时,自适应因子αk减小,可以减弱干扰的影响.当观测模型存在较大干扰时,通过调节权矩阵Pk减小干扰造成的异常影响.运用自适应抗差无迹粒子滤波算法可有效解决系统观测粗大误差问题及状态异常问题,建立合理的粒子分布,有效地解决了粒子的退化问题.3仿真实验验证运用CarSim与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实验对估计算法进行验证.CarSim软件专门针对车辆动力学特性搭建出各种车型动力学仿真模型,其模型的仿真性能接近于实车,仿真结果被国际众多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所采用.在CarSim软件中搭建四轮毂驱动电动汽车模型,将其部分运行参数作为整车传感器测量参数输入Simulink仿真软件.在Simulink软件中搭建车辆动力学模型及ARUPF滤波算法,进行车辆运行状态估计,并将估计值与CarSim 软件车辆模型进行对比验证[15].整车关键参数如表1所示.CarSim整车模型选用B型车,仿真实验工况选用ISO双移线实验工况,车速为30km/h,路面附着系数为0.6.所搭建Car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基于ARUPF算法,选取所估计的状态向量为x=[vxvyβ]T.以Carsim整车模型部分参数,作为传感器所测得的车辆状态真实值,输入至Simulink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状态预测.Carsim整车模型的前轮转角、车轮转速、纵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如图4(a)~图4(e)所示.将预测值与观测状态加入随机噪声,共同输入ARUPF滤波器进行状态估计.将粒子滤波、无迹粒子滤波与自适应抗差无迹粒子滤波后整车状态估值与理想值对比,所得结果如图5(a)~图5(c)所示.由仿真结果可知,CarSim软件输出的真实值与Simulink中所搭建仿真动力学模型的ARUPF状态估计值相接近,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PF估计值在后期由于粒子退化的原因易造成较大的估计误差,所采用ARUPF状态估计算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粒子滤波算法样本贫化造成的精度下降问题,其状态估计的精度优于UPF算法.所搭建ARUPF滤波器针对过程噪声的滤波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及抗干扰能力.魔术公式轮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轮胎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得出各轮的纵向力与侧向力.魔术公式轮胎模型公式如下:式中:Fxij为车轮纵向力;Fyij为车轮侧向力;B为刚度因子;C为曲线形状因子;D为峰值因子;E为曲线曲率因子;λ为纵向滑移率;α为侧偏角.其中纵向滑移率λij分为驱动与制动两情况[13]:式中:re为车轮有效滚动半径;ωij为车轮滚动角速度;vij为车轮中心运动速度.2ARUPF整车状态估计算法以七自由度汽车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四轮驱动电动汽车行驶状态估计原理如图2所示.基于ARUPF算法,运用整车状态预测值与传感器观测值相结合,实现对整车行驶状态的实时估计[14].传统的粒子滤波算法存在迭代过程中粒子退化的缺陷,造成计算资源浪费、估计结果精度偏低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常运用增加粒子数、重采样、选择合理的建议密度函数等方法对滤波算法进行优化.增加粒子数可有效缓解粒子退化,但增加了系统计算工作量.重采样方法可增加粒子的多样性,避免粒子退化.自适应抗差无迹粒子滤波算法利用无迹变换算法为每个粒子计算均值和协方差并建立合理建议密度函数,并结合抗差滤波估计算法自动调节增益矩阵及系统方差,使样本点分布较好地与最大似然函数吻合.无迹粒子滤波算法易于工程实现,能有效减少系统计算工作量,其具体方法如下:1)初始化,k=0,从先验分布抽取初始状态粒子.式中:-x(i)、P(i)分别为初始粒子数学期望和方差;-x(i)a、P(i)a分别为初始Sigma点数学期望和方差;Q、R分别为系统协方差矩阵及观测协方差矩阵.2)重要性采样.运用无迹卡尔曼算法计算均值与方差.(1)抽取Sigma点集合.式中:x1p,分别为抽取粒子数学期望和方差;n、入分别为状态维数和缩放比例因子.(2)对Sigma点集进行一步预测.式中:xk|k-1、xk|k-1、Pk|k-1分别为一步预测后Sigma粒子状态值、数学期望和方差;Z-1灬Z-1分别为一步预测后Sigma点输入观测方程所得观测值和观测均值.Wm、W,分别为Sigma对应的均值计算权值和协方差计算权值.(3)融入观测数据,更新Sigma点集均值、卡尔曼增益及协方∑差.式中:P--、P分别为加权计算所得观测协方差和系统方差;K、x、P分别为状态更新后系统增益矩阵、状态值和方差.3)ARUPF算法.ARUPF算法基于抗差估计滤波理论,对动力学模型观测量值异常情况加以控制,并构建自适应因子对动力学模型误差加以控制.设P为状态向量的权矩阵,则等价权阵为下=diag(Pi,P2,·,P).运用IGG(Institute of Geod-esy&Geophysics)方法产生等价权函数,其原理如下:为传感器探测残差值;调节因子参考取值范围K0∈(1,1.5);调节因子参考取值范围K∈(3,8).g令传感器感知矩阵为A,根据权矩阵,对系统状态向量进行更新.可得自适应抗差卡尔曼滤波的系统状态解向量为:式中:αk为自适应因子;调节因子c0参考取值范围c0∈(1,1.5);调节因子c1参考取值范围c1∈(3,8);tr为矩阵求迹运算符.-上述公式中通过判断残差获得权矩阵Pk;通过状态估计值与预报值的差值运算获得自适应因子αk.运用两个参数同时调节Kalman增益、采样粒子均值及粒子权值,更新粒子并归一化权重.式中:K*为抗差算法计算后Kalman增益;-x(i)*为状态样本均值;P^(i)*为样本方差.W (i)*為更新后的粒子权Kk重值.利用重采样算法,基于归一化权值对粒子集合进行淘汰与复制,对新粒子重新设置权重.当预测模型存在过大的异常干扰时,自适应因子αk减小,可以减弱干扰的影响.当观测模型存在较大干扰时,通过调节权矩阵Pk减小干扰造成的异常影响.运用自适应抗差无迹粒子滤波算法可有效解决系统观测粗大误差问题及状态异常问题,建立合理的粒子分布,有效地解决了粒子的退化问题.3仿真实验验证运用CarSim与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实验对估计算法进行验证.CarSim软件专门针对车辆动力学特性搭建出各种车型动力学仿真模型,其模型的仿真性能接近于实车,仿真结果被国际众多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所采用.在CarSim软件中搭建四轮毂驱动电动汽车模型,将其部分运行参数作为整车传感器测量参数输入Simulink仿真软件.在Simulink软件中搭建车辆动力学模型及ARUPF滤波算法,进行车辆运行状态估计,并将估计值与CarSim 软件车辆模型进行对比验证[15].整车关键参数如表1所示.CarSim整车模型选用B型车,仿真实验工况选用ISO双移线实验工况,车速为30km/h,路面附着系数为0.6.所搭建Car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基于ARUPF算法,选取所估计的状态向量为x=[vxvyβ]T.以Carsim整车模型部分参数,作为传感器所测得的车辆状态真实值,输入至Simulink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状态预测.Carsim整车模型的前轮转角、车轮转速、纵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如图4(a)~图4(e)所示.将预测值与观测状态加入随机噪声,共同输入ARUPF滤波器进行状态估计.将粒子滤波、无迹粒子滤波与自适应抗差无迹粒子滤波后整车状态估值与理想值对比,所得结果如图5(a)~图5(c)所示.由仿真结果可知,CarSim软件输出的真实值与Simulink中所搭建仿真动力学模型的ARUPF状态估计值相接近,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PF估计值在后期由于粒子退化的原因易造成较大的估计误差,所采用ARUPF状态估计算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粒子滤波算法样本贫化造成的精度下降问题,其状态估计的精度优于UPF算法.所搭建ARUPF滤波器针对过程噪声的滤波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及抗干扰能力.。

自适应滤波技术在水声信号处理器中的应用

自适应滤波技术在水声信号处理器中的应用

自适应滤波技术在水声信号处理器中的应用孙兵【摘要】针对海洋环境噪声大、干扰信号强的特点,在水声信号处理器研制中,采用自适应滤波模块对海洋水声信号进行处理.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滤除噪声和抗干扰能力,顺利实现了海洋复杂环境下的水声信号处理.【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08(028)004【总页数】3页(P565-567)【关键词】自适应滤波器;水声信号;信号处理【作者】孙兵【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院,广东,湛江,524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随着信号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以数字信号处理器及其相关算法为技术支撑的数字滤波技术的出现,使得信号滤波处理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1]。

在水声信号处理器的研制中,采用了针对性的自适应滤波模块,应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和相应的软件算法对海洋环境条件下的水声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克服了海洋环境噪声、自噪声及干扰信号,增强了被测信号的有效性,并顺利实现了海洋复杂环境条件下水声信号处理功能。

1 自适应滤波技术原理Widrow等人提出的自适应滤波理论[2],是利用前一时刻所获得的滤波参数结果,自动调整现在时刻的滤波参数,使滤波系统的参数按某种最佳准则要求达到最佳状态,而且无需任何相关信号与噪声的先验统计知识。

由此形成了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包括:自适应滤波、自适应阵列处理、自适应控制及其他自适应理论和方法,该方法与信息论、优化检测与估计等密切相关,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在通信、自动控制及其他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自适应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主要是由系统对不同信号环境实现自身调整确定的。

假如一个自适应滤波器输入的仅为有用信号,它可以调整为一个全通滤波器;若输入为有用信号并掺杂噪声,则可自动调整为一个带通滤波器。

本文研究的自适应滤波技术,就是利用水声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来建立滤波参数的自适应调整算法,是一种自行设计在某种意义下为最佳的系统,如图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及应用的主要进展杨元喜西安测绘研究所,西安雁塔路中段1号,西安710054yuanxi@摘要近十年来,中国学者发展了一种用于动态导航定位的新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该理论应用抗差估计原理抵制观测异常误差的影响,构造自适应因子控制动力学模型误差的影响。

本文旨在归纳、总结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的主要成就。

首先介绍自适应抗差滤波的原理;随后给出四种自适应因子模型,包括三段函数模型、两段函数模型、指数函数模型以及选权函数模型;陈列了四种误差学习统计量,包括状态不符值统计量、预测残差统计量、方差分量比统计量以及速度统计量;将新的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与标准Kalman滤波以及其他自适应滤波理论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最后利用两个实际算例展示了自适应抗差滤波在导航中的成功应用。

关键词:自适应滤波,Kalman滤波,导航,动态定位,自适应因子,误差学习因子1. 引言自适应滤波是近年来大地测量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我国学者在自适应滤波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首先基于Sage滤波思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动态GPS定位的改进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方法,该方法数值稳定性好,存储量小,克服了滤波的发散问题(胡国荣, 欧吉坤,1999)。

目标跟踪或导航一般采用自适应滤波技术,因为相应的系统模型一般是未知(或部分未知)或随时间变化的。

与Sage-Husa自适应滤波(Deng 2003, p162-173; Mohamed and Schwarz 1999; Wang et al. 1999)以及有限记忆滤波(Panozzo, et al 2004)不同,中国学者建立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抗差滤波理论(Yang et al 2001a, b),该理论应用抗差估计原理控制观测异常的影响,引进自适应因子控制动力学模型误差的影响。

基于抗差估计思想,构建了抗差自适应滤波理论体系,通过引入自适应因子平衡动力学模型信息与和动态观测信息的权比,引入观测等价权控制观测异常的影响。

该自适应滤波兼容了标准Kalman滤波、自适应Kalman滤波、抗差滤波、序贯最小二乘平差和序贯抗差估计(Yang et al.,2001;杨元喜等,2001);研究了抗差自适应滤波解的性质(杨元喜,2003);提出了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抗差自适应滤波(Yang and Xu,2003)。

建立了多因子自适应滤波(Yang and Cui 2008)。

自适应滤波的关健是判定动力学模型误差和构建自适应引子。

为此,中国学者先后构建了4种动力学模型误差学习统计量,即状态不符值统计量(Yang et al 2001a, b)、预测残差统计量(Xu and Yang 2000,Yang and Gao 2006a)、基于观测信息与动力学模型预测信息的方差分量比统计量(Yang and Xu 2003)和基于模型预测速度与计算速度不符值统计量(Cui and Yang 2006);并建立了4种自适应因子,即三段函数模型(Yang et al 2001a)、两段函数模型(Yang et al 2001b)、指数函数模型(Yang and Gao 2005)和选权函数模型(Ou et al 2004, Ren et al 2005)。

将Sage滤波与抗差自适应滤波相结合,构建了基于Sage滤波的抗差自适应滤波算法,若动态载体平稳,则采用Sage自适应滤波;若载体出现扰动,则采用具有自适应因子的Kalman滤波(徐天河, 杨元喜,2000)。

若将观测向量和状态预测向量看成两组随机向量,则可基于方差分量估计和开窗协方差估计,自适应地确定载体运动方程信息的权,为此提出了基于方差分量估计和开窗协方差估计的自适应滤波理论(Yang and Xu,2003)。

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又讨论多因子自适应滤波。

主要方法有预报状态参数选权滤波法(欧吉坤等,2004;Ren et. al.,2005)和分类因子自适应滤波法(崔先强,杨元喜,2006;Yang et al,2008)。

自适应抗差滤波已成功用于卫星轨道测定(Yang and Wen 2004),大地网重复观测的数据处理(隋立芬等 2007)等。

自适应滤波必然涉及到误差判别统计量以及自适应因子,于是先后构建了4种动力学模型误差学习统计量,即状态不符值统计量(Yang et al 2001a, b)、预测残差统计量(Xu and Yang 2000,Yang and Gao 2006a)、基于观测信息与动力学模型预测信息的方差分量比统计量(Yang and Xu 2003)和基于模型预测速度与计算速度不符值统计量(Cui and Yang 2006);并建立了4种自适应因子,即三段函数模型(Yang et al 2001a)、两段函数模型(Yang et al 2001b)、指数函数模型(Yang and Gao 2005)和选权函数模型(Ou et al 2004, Ren et al 2005)。

若要求预测状态向量的理论协方差矩阵等于或约等于估计的状态协方差矩阵,或要求预测残差理论协方差矩阵等于或约等于估计的预测残差协方差矩阵时,又得到了两类最优自适应因子(Yang and Gao 2006)。

之后又发展了分类因子自适应滤波(Cui and Yang 2006)和多因子自适应滤波(Yang and Cui 2008)。

当多因子变成单因子时,多因子自适应滤波即为单因子自适应滤波;当多因子仅含有位置因子和速度因子时,多因子自适应滤波又变成分类因子自适应滤波。

为了进一步减弱模型误差的影响,自适应抗差滤波又与神经网络相结合(Gao et al 2007a, b),解决动态模型构造问题;新发展的自适应抗差滤波也可与误差探测、诊断、调节(即DIA方法,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adaptation)相结合(Teunissen 1990),或与抗差Kalman滤波(Koch and Yang 1998; Schaffrin 1991, p.32-34; Yang 1991, 1997; Zhou et al 1997)相结合。

在应用方面,自适应抗差滤波已成功用于卫星轨道测定(Yang and Wen 2004),大地网重复观测的数据处理(隋立芬等 2007)等。

2. 自适应抗差滤波原理假设观测误差方程及状态预测方程为kk k k L X ˆA V −= (1) 1k 1k ,k k X ˆX −−Φ= (2) 式中k X ˆ为k t 时刻m ×1维状态参数向量k X 的状态估计向量,1k ,k −Φ为u ×u 维状态转移矩阵, k L 为k n ×1维观测向量,k A 为m n k ×维设计矩阵,k V 为观测残差向量,k X 为状态预测向量,动力学模型噪声向量为k W ,观测误差向量为k e ,假设k W 和k e 的数学期望为零,协方差矩阵分别为k W Σ和k Σ,并假设k W 、j W 、k e 以及j e 互不相关。

,则自适应抗差滤波原则为min )ˆ()ˆ()(1=−−+∑=k k X T k k k in i i X X P X X v p kk αρ (3) 式中ρ为连续非减凸函数(Huber 1981,Yang 1994, Yang et al 2002), i p 为观测向量k L 的权矩阵1−Σ=k k P 的第i 个对角分量,k α(0<k α≤1)为自适应因子,1−Σ=k k X X P 为预测状态向量k X 的权矩阵。

状态向量的自适应滤波解为(Yang et al 2001a ))()(ˆ1k k k k k k k k k k k k L P A X P P A P A X T X X T ++=−αα (4) 式中k P 为观测等价权矩阵,可以由Huber (Huber1981)函数或IGG 系列方案获得(Yang 1994, 1999; Yang et al 2002a, 2002b; 周江文 1989)。

上式可以等价地表示成(杨元喜等2001b, Xu 2004))(ˆkk k k k k X A L K X X −+= (5) 其中k K 为等价增益矩阵,1k T k k T k k ΣA ΣA A ΣK k k −+=)1(1X kX k αα (6)状态向量验后协方差矩阵为k X X α/)(ˆk kΣA K I Σk k −= (7) 自适应滤波解(4)和(5)随着自适应因子k α和观测等价权矩阵k P 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滤波解。

若取k V 为预测残差向量,k X ∆表示状态不符值向量,k k k k L X A V −= (8)kk k X X X −=∆ˆ (9) 则Sage 自适应滤波的状态协方差矩阵和观测协方差矩阵为T k k m j T j k j k k A A V V k Σ−=Σ∑=−−0m 1ˆ (10) ∑=−−∆∆∆=Σm j T j k j k X X X 0m 1ˆ (11) 若将(10)和(11)作为先验协方差矩阵,则(4)和(5)式也可包含Sage 滤波。

自适应抗差滤波与各种派生滤波之间的关系由图1表示。

3. 分类因子自适应滤波4.1 三种误差判别统计量3.1 状态不符值统计量 假设在k t 历元观测向量k L ,则由观测信息可以获得状态参数的估计 αk =0~1k P 自适应滤波理论最小二乘平差抗差估计Kalman 滤波抗差滤波αk =0αk =1k P kP Sage 自适应滤波1k 1X Σ ,Σk −−ˆˆ自适应滤波自适应抗差滤波 k P kP k P Figure 1 Adaptively Robust Filterk k T k 1k k Tk k L P A )A P A (X ~−= (12)由上式状态参数估计向量k X ~与预测状态参数向量k X 之间的不符值可构成如下统计量 ()212k 2k 2k k k m 21X ~X ~X ~X X ~∆++∆+∆=−" (13)则模型误差的判别统计量可构造成)(~~k X k k k tr X X X Σ−=∆ (14)式中“tr ”表示矩阵的迹。

简单分析:(a )计算历元的观测数量要大于待估状态参数的数量,否则不可能计算出k X ~∆;(b )由观测量估计的状态参数向量k X ~应尽可能精确,否则统计量k X ~∆不能反应动力学模型的误差;(c )统计量k X ~∆仅反映模型的整体误差,任何状态分量的扰动都将视为整体模型存在扰动。

3.2 预测残差统计量我们知道,若观测向量k L 可靠,预测残差向量k V 将反映预测状态向量k X 的误差,如此,可构造如下误差判别统计量(徐天河、杨元喜 2000; Yang and Gao 2006a ) 21k )(V ∆⎟⎟⎠⎞⎜⎜⎝⎛Σ=k V k T k tr V V (15) 简单分析:(a )利用预测残差统计量k V ∆构造自适应因子,不需要在滤波前计算状态向量参考值;(b )也不需要观测量个数一定大于状态参数个数;(c )k V ∆与k X ~∆相比,可能含有更多的测量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