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毛染色液(改良Ryu法)

合集下载

鞭毛染色液说明书

鞭毛染色液说明书

鞭毛染色液说明书【产品名称】鞭毛染色液【产品型号】改良Ryu 型,石碳酸复红型【包装规格】货号:DM0030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改良Ryu 型: A 液Ryu 稀释液:20ml 、100ml ;B 液Ryu 染色液:2ml 、10ml 。

石碳酸复红型: A 液石碳酸稀释液:20ml 、100ml ;B 液复红染色液:2ml 、10ml 。

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改良Ryu 型:A 液Ryu 稀释液20ml+B 液Ryu 染色液2ml/盒;A 液Ryu 稀释液100ml+B 液Ryu 染色液10ml/盒;石碳酸复红型:A 液石碳酸稀释液20ml+B 液复红染色液2ml/盒;A 液石碳酸稀释液100ml+B 液复红染色液10ml/盒。

【预期用途】用于菌体鞭毛的染色。

【检验原理】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或经特殊染色法使鞭毛增粗并着色后在普通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检查细菌鞭毛的有无、数量与位置,是鉴别细菌的常用方法之一,鞭毛成分的分析研究,对细菌鉴定有重要意义,该染色法采用结晶紫或品红作为核心染料,试剂比较稳定,操作简单,结果判断更可靠。

【主要组成成分】【储存条件及有效期】5℃~35℃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l8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建议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样本要求】l 、玻片处理:洁净玻片浸泡于2~5%盐酸乙醇中2天以上,蒸馏水冲洗干净,干燥后使用。

2、细菌尽量新鲜。

【检验方法】l 、配制鞭毛染色液:使用前,按Ryu 稀释液:Ryu 染色液=10:1比例混合,即为鞭毛染色液(改良Ryu 型);或按石碳酸稀释液:复红染色液=10:1比例混合,即为鞭毛染色液(石碳酸复红型),均室温保存待用;2、在洁净无油脂的载玻片上滴加2滴蒸馏水;3、用接种环蘸取蒸馏水,与血平板上菌落接触,允许细菌游到接种环蒸馏水中,再将接种环移到玻片上蒸馏水顶部轻点2次;4、轻轻摇动玻片,使细菌分布均匀,切勿研磨和搅动,以防鞭毛脱落;5、置室温或35℃恒温箱内干燥固定;6、滴加鞭毛染色液(改良Ryu 型)或鞭毛染色液(石碳酸复红型)染色若干分钟; 型号 试剂组成 主要成分 改良Ryu 型 1、 A 液Ryu 稀释液 B 液Ryu 染色液 明矾 结晶紫 石碳酸复红型 2、 A 液石碳酸稀释液 B 液复红染色液 石碳酸 品红7、将玻片微倾斜,用蒸馏轻轻冲洗干净;8、将玻片直立使水分流尽,自然晾干;9、镜检:从涂片边缘开始,由外及里,逐渐移至中心,细菌分布少的地方,鞭毛容易观察,细菌密集的地方,鞭毛被菌体挡住,不易观察。

鞭毛染色法——精选推荐

鞭毛染色法——精选推荐

【改良Ryu法】
一、配方:A液:5%石炭酸10ml,鞣酸2g,饱和硫酸铝钾液10ml
B液:饱和结晶紫
应用液:A液10+B液1份混合后室温保存
二、方法:
1.玻片的处理:要求用新的。

用前在95%酒精中浸泡24h以上,用时取出以洁净纱布擦干。

2.在玻片上滴2d蒸馏水
3.取菌环挑取菌落少许,点在蒸馏水顶部;
4.玻片自然干燥
5.加染色液,染15min后自来水轻轻冲洗干净
6.自然干燥,镜检。

【本人经验】
1.蒸馏水不要加太多,否则干燥时间长(尤其是低温环境);
2.一定要自然干燥
3.整个过程动作要温柔,冲洗时切不可直接对准染色部位,要小流水冲玻片一端。

4.取菌量要少,否则细菌重叠在一起,不易观察鞭毛;
5.要从菌落边缘取菌
6.细菌最好用对数生长期的,切不可用选择培养基培养!
7.观察时要从染色斑边缘开始,逐渐向里。

细菌多数集中在边缘。

8.一定用蒸馏水,不要用生理盐水!。

同株奇异变形杆菌存在不同生长状态

同株奇异变形杆菌存在不同生长状态

同株奇异变形杆菌存在不同生长状态刘蕾;刘艳霞;邓渝;刘俊康【摘要】揭示同株奇异变形杆菌存在多种不同的生长状态.通过环形接种、点种传代、革兰染色和鞭毛染色等方法观察同株奇异变形杆菌的形态学变化.同株奇异变形杆菌的生长速度、迁徙能力、生长形态及鞭毛形态发生变化.同株奇异变形杆菌存在不同的生长形态.%Proteus mirabUis (Pin) existed different growth states in the same strain by observation of its morphological changes through the annular inoculation, dibbling passage. Cram and flageilum staining and other methods. The Pm was changed in the growth rate, migration ability, growth forms and flageilum morphology. Therefore,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e same Pm strain existed different growth states.【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1(031)004【总页数】4页(P100-103)【关键词】奇异变形杆菌;细菌形态;鞭毛形态【作者】刘蕾;刘艳霞;邓渝;刘俊康【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重庆40003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重庆40003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重庆40003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重庆4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人类正面临着内、外环境的挑战,微生态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内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巨大。

生命活动的本质是生物与内外环境形成的生态系统的平衡过程,而疾病多由各种干扰宿主的因素过度作用导致生态失调引起。

现代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

现代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

现代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随着现代医学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已深入到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已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得到广泛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利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准确、快速检验和鉴定临床标本中的微生物,并对引起感染的微生物进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对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节微生物形态学检查细菌形态学检查是细菌检验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基础,可根据其形态、结构和染色反应性等,为进一步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一、显微镜检查由于细菌个体微小,肉眼不能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的放大才能看到。

一般形态和结构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内部的超微结构则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常用显微镜有如下几种。

1.普通光学显微镜采用自然光或灯光为光源,其波长约为0.4μm。

显微镜的分辨率为波长的二分之一,即0.2μm,而肉眼可见的最小形象为0.2mm。

故用油(浸)镜放大1 000倍,能将0.2μm的微粒放大成肉眼可见的0.2mm。

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用于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的观察。

2.暗视野显微镜常用于观察不染色微生物形态和运动。

在普通显微镜安装暗视野聚光器后,光线不能从中间直接透入,视野呈暗色,当标本接受从聚光器边缘斜射光后可发生散射,因此可在暗视野背景下观察到光亮的微生物如细菌或螺旋体等。

3.相差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利用相差板的光珊作用,改变直射光的光位相和振幅,将光相的差异转换为光强度差。

在相差显微镜下,当光线透过不染色标本时,由于标本不同部位的密度不一致而引起光相的差异,可观察到微生物形态、内部结构和运动方式等。

4.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光源、滤光片和聚光器。

目前大多数使用的是落射光装置,常用高压汞灯作为光源,可发出紫外光或蓝紫光。

滤光片有激发滤光片和吸收滤光片二种。

用蓝光的荧光显微镜除可用一般明视野聚光器外,也可用暗视野聚光器,以加强荧光与背景的对比。

细菌鞭毛染色

细菌鞭毛染色

细菌鞭毛染色很多细菌自细胞内长出一至很多根细丝状附属物称为鞭毛.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有鞭毛的细菌均可运动.鞭毛瘦长透亮,其宽度在一般光学显微镜波长检验范围之外,所以不易观看.但是在不染色状况下可以检测到细菌的运动推断鞭毛的存在. 【试验目的】学习并把握鞭毛染色的原理和方法.【试验原理】细菌的鞭毛特别纤细,直径一般在20nm左右,用电镜才能观看.本试验采纳特别染色法,即在染色前先经媒染剂处理,媒染剂吸附在鞭毛上,使鞭毛加粗,便可达到一般光学显微镜的辨析范围以内.染色后,即可利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进行观看.【试验材料、药品及器具】1、菌种培育18-24h的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一般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荧光极毛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2、染色液鞭毛染色液甲鞭毛染色液乙(试验前配好的新奇染液)3、器皿显微镜、酒精灯、洗瓶装蒸馏水、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洁净载玻片、玻璃缸、无菌水三管、灭菌长滴管三支.【试验步骤】1、用长滴管取无菌水轻轻移入长好菌种的试管内,培育20-30min 使细菌自己渐渐游入水中并充分伸展其鞭毛,使水呈轻度混浊.2、取一滴菌悬液滴于玻片的1/3位置上,然后轻轻抬起此端,使悬液缓慢流至玻片另一端,平放使其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固定.切忌用火焰烘干.3、在涂片部位滴甲液,染色3~5min.4、用蒸馏水轻轻冲洗.5、加乙液染30~60s,可在酒精灯上稍稍加热.冲洗多余的染液.6、制片干后检查.【试验结果】1、显微镜下检查鞭毛染成什么颜色和外形.2、比较菌种鞭毛着生的位置、数目并绘图.【思索题】1、菌种的培育时间与鞭毛染色有什么关系?2、你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鞭毛是否为原来的大小和外形?3、鞭毛涂片与芽孢涂片有何区分?为什么?。

细菌的五种鞭毛染色方法比较研究

细菌的五种鞭毛染色方法比较研究

细菌的五种鞭毛染色方法比较研究
顾冠彬;房红莹;徐培君
【期刊名称】《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年(卷),期】2005(015)003
【摘要】目的比较细菌的五种鞭毛染色方法染色效果.方法用Ryu法、Ryu改良法、Blendon染色法、Fontana染色法、碱性复红法等五种不同鞭毛染色法对奇异变
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鼠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染色,参照West提出的评分
方法打分.结果五种染色方法中,Blendon染色法效果最佳.鞭毛清晰,形态良好,很少
脱落,背景杂质颗粒少见,背景底色浅,易于观察.其次为Ryu红法,最差为Fontana染色法.结论 Blendon鞭毛染色法效果最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总页数】3页(P483-485)
【作者】顾冠彬;房红莹;徐培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江苏,苏州,215007;苏州大学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江苏,苏州,215007;苏州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江苏,苏
州,215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8
【相关文献】
1.促使细菌鞭毛增长及鞭毛染色方法的探索 [J], 张明伟
2.细菌鞭毛最佳染色方法的选择 [J], 关晓利;任建国
3.细菌鞭毛镀银染色方法在细菌原位观察中的应用 [J], 吴锡艳
4.细菌鞭毛染色方法的改良 [J], 徐娜娜;何静妹;汤仁仙
5.细菌鞭毛两种染色方法的比较研究 [J], 宋瑛琳;王芳;田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鞭毛染色实验报告

鞭毛染色实验报告

1. 掌握鞭毛染色的原理和方法。

2. 观察细菌鞭毛的形态、数量和分布位置。

3. 了解鞭毛在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对细菌的分类和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鞭毛染色是一种特殊染色方法,通过媒染剂和染色剂的作用,使鞭毛变粗,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常用的媒染剂有单宁酸、明矾钾等,染色剂有碱性复红、硝酸银、结晶紫等。

三、实验材料1. 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大肠杆菌。

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3. 试剂:鞭毛染色液(A液)、0.01%美蓝水溶液(B液)、香柏油、二甲苯、无菌水、凡士林。

4. 工具: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凹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细玻棒、吸水纸。

四、实验步骤1. 活化菌种:将保存的菌种在新制备的牛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上连续移种2-3次,每次于30℃培养10-15h。

活化后菌种备用。

2. 制片:在干净载玻片的一端滴一滴蒸馏水,用无菌操作法,以接种环从活化菌种中取少许菌苔(注意不要带培养基),在载玻片的水滴中轻沾几下。

将载玻片稍倾斜,使菌液随水滴缓缓流到另一端,然后平放,于空气中干燥。

3. 染色:滴加鞭毛染色液A液,染3-5min。

用蒸馏水充分洗净A液,使背景清洁。

将残水沥干或用B液冲去残水。

滴加B液,在微火上加热使微冒蒸汽,并随时补充染料以免干涸,染30~60s。

待冷却后,用蒸馏水轻轻冲洗干净,自然干燥或滤纸吸干。

4. 镜检:先用低倍镜和高倍镜找到典型区域,然后用油镜观察。

菌体为深褐色,鞭毛为褐色。

注意观察鞭毛着生位置(镜检时应多找几个视野,有时只在部分涂片上观察到鞭毛)。

1. 金黄色葡萄球菌:观察到典型的鞭毛,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菌体一端。

2. 普通变形杆菌:观察到鞭毛,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菌体两端。

3. 大肠杆菌:未观察到鞭毛。

六、实验讨论1. 鞭毛染色是细菌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鞭毛的形态、数量和分布位置,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2. 本实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均具有鞭毛,而大肠杆菌无鞭毛。

医院微生物室细菌的形态检查操作规程

医院微生物室细菌的形态检查操作规程

医院微生物室细菌的形态检查操作规程
一、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压滴法和悬滴法。

主要用于检查生活状态下的细菌的动力及运动状况。

将特制好的标本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中央,先以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结果:有鞭毛的细菌呈穿梭似流星状运动(有明显的方向性):无鞭毛的细菌呈布朗运动(只在原地颤动而无位置的改变)。

二、细菌染色标本的检查
染色的第一步是制作涂片。

菌液涂片时,用接种环沾取菌液点在载玻片上,标本可直接在玻片上涂布。

菌落涂片时,先取生理盐水l滴,置玻片上,用接种针挑取菌落,在盐水中涂布。

涂片时必须注意应轻轻操作。

猛烈的动作会改变菌细胞原有的排列形式,或造成细菌鞭毛脱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制备的涂片应自然干燥,并经火焰固定,固定温度不宜过高,以玻片背面接触手背不烫为准,否则可能使细胞形态改变。

将固定后的涂片进行染色。

2.1、革兰染色
本染色是最基本的染色法,可用于标本涂片或菌落涂片。

染色结果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紫色)和革兰阴性(红色)两类。

2.1.1、试剂。

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试剂与培养基

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试剂与培养基

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试剂与培养基第一节常用试剂及其使用方法一、诊断用纸片⑴杆菌肽纸片(0.04U/片):抑菌圈>10mm为敏感。

质控菌株: D群链球菌阴性, A群链球菌阳性。

⑵ SMZ纸片(1.25μg/片、23.75μg/片):出现抑菌圈即为敏感。

质控菌株:D群链球菌阳性, A群链球菌阴性。

⑶新生霉素纸片(5.0μg/片):抑菌圈≥16mm为敏感。

质控菌株:表皮葡萄球菌阳性,腐生葡萄球菌阴性。

⑷O129纸片、奥普托欣(Optochin)纸片:参见第五节《生化试验培养基》。

二、诊断用血清1.沙门菌属诊断血清⑴ A-F群O多价诊断血清。

⑵特异O群因子诊断血清:常用的有O2,O4,O7,O9,O10诊断血清。

⑶特异H因子诊断血清常用的有Ha,Hb,Hc,Hd,Hgm,Hi,Hf、Vi 因子诊断血清。

2.志贺菌属诊断血清志贺菌属4种多价血清:痢疾志贺菌Ⅰ、Ⅱ血清,福氏志贺菌多价血清及分型血清(1~6型),宋内志贺菌诊断血清,鲍氏志贺菌多价血清及分型血清。

3.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诊断血清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诊断血清,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诊断血清,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诊断血清,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诊断血清O157: H 7。

4.霍乱弧菌O1、O139混合多价诊断血清及稻叶、小川、彦岛O139分型血清5.脑膜炎奈瑟菌多价血清及分群血清6.链球菌分类诊断血清7.肺炎链球菌诊断血清8.耶尔森菌诊断血清三、常用染色液1.革兰染色液⑴结晶紫溶液A液:结晶紫20g,95%乙醇20 ml; B液:草酸铵0.8g,蒸馏水80 ml。

染色前24h将A液、 B液混合,过滤后装入试剂瓶内备用。

⑵碘液:碘1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

将碘与碘化钾混合并研磨,加入几毫升蒸馏水, 使其逐渐溶解,然后研磨,继续加入少量蒸馏水至碘、碘化钾完全溶解。

最后补足水量。

也可用少量蒸馏水将碘化钾完全溶解,再加入碘片,待完全溶解后,加水至300ml。

细菌鞭毛染色的方法

细菌鞭毛染色的方法

细菌鞭毛染色的方法细菌鞭毛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形态鉴定方法,可以帮助微生物学家观察和描述细菌鞭毛结构,从而推测其遗传特性和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种常用的细菌鞭毛染色方法:简单抗酸杆菌染色法、尾鞭毛染色法和菲尔维改良法。

一、简单抗酸杆菌染色法简单抗酸杆菌染色法是一种鉴别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属中患者血液、尿液、痰、脓液等标本中的分枝杆菌。

这种染色方法利用酸性染料石蜡红,可以使抗酸杆菌的鞭毛显色,增强观察的准确性。

步骤:1.取血液、尿液、痰等标本制备涂片,将标本涂抹在玻璃片上,晾干。

2.用火焰消毒的钳子将玻璃片的涂片轻轻通火,将染料石蜡红涂滴于涂片上,让其覆盖标本。

3.将玻璃片先静止1-2分钟,然后用水冲洗掉过多的染料。

4.用20%硝酸酒精对涂片进行脱色,可观察到分枝杆菌的鞭毛呈红色。

5.再用水冲洗涂片,使其完全清洁。

6.取一滴一滴草绿染料滴在涂片上,均匀涂抹。

7.用水冲洗后晾干,用油镜覆盖玻璃片,镜检。

二、尾鞭毛染色法尾鞭毛染色法用于显示一些有机质,如细菌鞭毛、纤毛,尤其是真细菌和螺旋菌的表面鞭毛。

这种染色方法使用了特定的染料,其中一种叫做尾鞭毛染料,可以与细菌鞭毛发生特异性的染色反应。

步骤:1.取细菌液滴制备涂片,晾干。

2.用尾鞭毛染料滴于涂片表面,使其充分渗透,静置几分钟。

3.用水冲洗涂片,除去未与鞭毛结合的染料。

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涂片,即可看到染色的细菌鞭毛。

三、菲尔维改良法菲尔维改良法是细菌鞭毛染色中的一种较新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细菌鞭毛的细节结构,对细菌鞭毛的分类和鉴定非常有帮助。

步骤:1.取细菌液滴制备涂片,晾干。

2.用菲尔维液滴于涂片表面,使其充分渗透,静置5-10分钟。

3.用水冲洗涂片,除去未结合的染料。

4.将菲尔维溶液滴于涂片上,再用菲尔维JL染色液(主要成分是菲尔维色素)滴于涂片上,使其充分渗透,静置15-20分钟。

5.用70%酒精脱色1-2秒钟,去除多余的染料。

微生物各属及种的鉴别

微生物各属及种的鉴别

d.Faller 和 Schleifer 改良氧化酶试验为检出细胞色素 C。
e.标准的氧化—发酵试验。
f.+,耐药或无抑菌环,微球菌、口腔球菌、气球菌敏感,抑菌环 10~25mm。
g.十,耐药或抑菌环≤9mm;一,敏感,抑菌环 15~35mm。
h.表皮葡萄球菌有些菌株生长时紧固地粘附于琼脂表面,此种特性与细菌产生浓的粘液相关。
一、革兰染色
本染色是最基本的染色法,可用于标本涂片或菌落涂片。染色结果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紫色)
和革兰阴性(红色)两类。
试剂
1. 结晶紫溶液
A 液: 结晶紫
2g
95%乙醇 20ml
B 液: 草酸铵
0.8g
蒸馏水
80ml
需在用前 24h 将 A 液、B 液混合,过滤后装入试剂瓶内备用。
2.碘液

1g
碘化钾
杆菌肽 f 0.04U/片
+ ND -

呋喃唑酮 g 100ug/片
+
注: a.葡萄球菌属、动性球菌属、口腔球菌属、微球菌属皆隶于微球菌科。
b.符号:+,90%以上阳性;土,90%以上弱阳性;一,90%以上阴性;d,1l%一 89%阳性;ND,未试验;
( ) 迟缓反应。
c.在某些菌种中出现触酶弱阳性或假阳性反应,是由于在培养中补充血红素,活化某些菌株触酶活性。
10ml
蒸馏水
90ml
染色方法: 1.涂片经火焰固定,加结晶紫液染 1 min,清水冲去染液。 2.加碘液染 l min,水洗。 3.加脱色液,不时摇动约 10~30s,至无紫色脱落为止,水洗。 4.加复染液,染 30s,水洗。 5.干后镜检。
二、抗酸染色

细菌鞭毛染色法的改良研究

细菌鞭毛染色法的改良研究
参 考 文 献
[ ] 中 国合 格 评 定 国 家 认 可 委 员 . S 5 8 1 IO1 1 9医 学 实 验 室 质 量 和 能 力 认 可准 则 [ . 0 60—1 R] 2 0 —60 . [ 3 Ciia adL b rtr tn ad si t. P 一 v laino 2 l cl n a oaoySa d rsI t ueE 5A2E au t f n n t o peio efr n eo u ni t emes rme tmeh d [ ] rcs np r mac fq a t ai au e n to s s . i o t v
[3 3 Cl i l n a oaoySa d rsIsi t. P A2Usrd m— i c dL b rtr tn ad n tue E 1 - e e naa t 5
o srt no efr n efr rc inadac rc[ ] W a n , n tai f r ma c o eio n cuay s . y e o p o p s
[ ] 张葵. 4 定量检测 系统方法学性能验证实验 的基本方法 [] 临床检 J.
验 杂 志 , 0 9 2 ( ) 3 13 3 2 0 ,7 5 :2 -2 .
[] 毕波 , 5 吕元 . 量 检 测 系 统 方 法 学 性 能验 证 实 验 的 系 统 设 计 E] 定 J. 中华 检 验 医学 杂 志 ,0 7 3 ( ) 1 31 5 2 0 ,0 2 :4 —4 .
E] Ci ,0 5 6 () 3 934 J. r J 2 0 ,9 3 :3 —4 . e [ ] To d A k P o n si vleo —e ciepoenlv l 9 mo aH, o i N. rg ot au fCrat rti ees c v wi i i o r atr h ne f c t myc ri nacinJ . t ns h u s f eo st ue o ada ifrt [] h x et oa l o

实验二++细菌的形态学检查(1)

实验二++细菌的形态学检查(1)

实验二细菌的形态学检查【目的和要求】1.熟悉细菌染色的常用染料和一般程序。

2.掌握革兰染色的方法、原理、结果观察及意义。

3.熟悉不染色标本检查法(压滴法和悬滴法)的方法与结果观察。

4.熟悉细菌的特殊染色法。

【试剂与器材】1.菌种: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2.试剂:革兰染色液、细胞壁染色液、芽胞染色液、鞭毛染色液、生理盐水等。

3.其他: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香柏油、蜡笔、擦镜纸、脱油剂等。

【实验内容】一、细菌染色的一般程序细菌染色法分单染法和复染法。

单染法是用一种染料去染,所有细菌都染成一种颜色;复染法是用多种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不同细菌可染成不同的颜色。

大部分细菌染色的基本程序相同,即: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染色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革兰染色法。

二、革兰染色1.染色原理(1)等电点学说: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pI2~3)比革兰阴性菌(pI4~5)低,在同一pH条件下革兰阳性菌带负电荷比革兰阴性菌要多,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晶紫)结合性牢固,不易脱色。

(2)化学学说:革兰阳性菌含有大量的核糖核酸镁盐,与进入胞浆内的结晶紫和碘牢固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易被95%酒精脱色;而革兰阴性菌含此种物质少,故易被乙醇脱色。

(3)通透性学说: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较厚,含脂质少,脱色时,乙醇不易进入,而且95%乙醇可使细胞壁脱水,细胞壁间隙缩小,通透性降低,阻碍结晶紫和碘复合物渗出。

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疏松,肽聚糖层较薄,含脂质多,易被乙醇溶解,致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细胞内的结晶紫与碘复合物易被溶出而脱色。

2.方法(1)涂片:取清洁无油迹的载玻片1张,用蜡笔划线将其分成左右两格。

用接种环先挑取生理盐水1~2环于载玻片每格中央,再分别挑取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少许菌落与生理盐水研匀,涂成直径约1.5cm的菌膜。

(2)干燥:让涂片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火焰较远处微微加热烘干,但切勿靠近火焰。

细菌鞭毛染色方法的改良

细菌鞭毛染色方法的改良

数安全参考值为:轻微有创操作血小板>20×109/L;留置导管、胸腔穿刺、肝活组织检查、经支气管活组织检查血小板>50×109/L;腰穿血小板>50×109/L。

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20×109/L,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小板>10×109/L时,大多可承受腰穿而无严重出血并发症;骨髓穿刺和活检操作前一般无需输注血小板。

②各种手术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拔牙或补牙血小板≥50×109/L;小手术、硬膜外麻醉血小板(50~80)×109/L;正常阴道分娩血小板≥50×109/L;剖腹产手术血小板≥80×109/L;大手术血小板(80~100)×109/L。

3.2血制品的选择国内的血小板制品主要有单采血小板和浓缩血小板2种。

单采血小板是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每袋血小板定义为1个治疗量(血小板≥2.5×1011/L)。

浓缩血小板为从全血中分离出来的血小板,国内以每200mL全血分离出的血小板定义为1个单位(U,血小板≥0.2×1011/L),10~12U浓缩血小板约折合1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

3.3输血前评价输血前做血常规检测以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输注血小板。

3.4输血后疗效评估一般输注1治疗量,可以使得PLT浓度提高50×109/L。

输血后应进行评估,包括血小板计数、出血情况及体征有无改善。

血常规检测对于输血的指导作用是每个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是医师判断是否输血的主要指标。

(收稿日期:2016-10-24)细菌鞭毛染色方法的改良徐娜娜何静妹汤仁仙鞭毛(flagellum)作为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的数量、形态和它在菌体的分布位置是鉴定细菌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它的直径非常纤细,只有12~30nm,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或采用特殊的染色方法使鞭毛增粗后才能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鞭毛染色液(Loffler法)

鞭毛染色液(Loffler法)

鞭毛染色液(Loffler 法)简介:细菌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幽门螺杆菌能够从强酸性的胃内腔穿过胃上皮细胞上的黏液层达到胃上皮细胞的中性环境,这就是鞭毛运动作用的很好例证。

通过鞭毛染色,可以观察到鞭毛形态、数量和鞭毛在菌体分布的位置,鞭毛数量和在菌体上的分布位置是鉴定细菌的重要依据之一。

Leagene 鞭毛染色液(Loffler 法)采用Loffler 法,又称罗夫蓝染色,试剂操作简单,结果判断更可靠。

该试剂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自备材料:1、 酒精灯2、 载玻片3、 接种环4、 显微镜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细菌悬液涂片,加热固定恒温箱内干燥固定。

2、 将玻片入Loffler 染色液,取出加热干燥1min 。

3、 乙醇冲洗。

4、 将玻片入Loffler 染色液,取出加热干燥1min 。

5、 水洗,空气中干燥。

6、 镜检:从涂片边缘开始,由外及里,逐渐移至中心。

细菌分布少的地方,鞭毛容易观察。

细菌密集的地方,鞭毛被菌体挡住,不易观察。

染色结果:菌体和鞭毛呈不同程度的红色。

注意事项: 编号 名称 DM0221 2×50ml Storage 试剂(A): Loffler 染色液 50ml RT 避光 试剂(B): 结晶紫染色液 5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1、玻片应洁净,无油污。

2、染色的菌种应连续传代多次,处于生长活跃期。

3、染色过程应小心操作,防止鞭毛脱落。

4、配制好的鞣酸染色液不宜久置,尽量在2h内使用。

5、固定时不宜用高热火焰固定。

6、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相关:编号名称CS0001 ACK红细胞裂解液(ACK Lysis Buffer)DC0032 Masson三色染色液DC0041 天狼星红染色液DG0005 糖原PAS染色液DM0002 姬姆萨染色液(1:9)PS0013 RIPA裂解液(强)PW0053 Western抗体洗脱液(碱性)TO1013 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比色法)。

实验六 细菌的鞭毛染色

实验六 细菌的鞭毛染色

(三)实验方法:
1.制备菌液:在幼龄菌斜面上,滴加3-4mL无菌水,制成轻度混浊的菌悬液。
2.涂凡士林:取洁净无油的盖玻片1块,在其四周涂少量的凡士林。
3.滴加菌液:加1滴菌液于盖玻片的中央,并用记号笔在菌液的边缘做一记号,以便在显微镜观察时,易于寻找菌液的位置。
4.盖凹玻片 将凹玻片的凹槽对准盖玻片中央的菌液,并轻轻地盖在盖玻片上,使两者粘在一起,然后翻转凹玻片,使菌液正好悬在凹槽的中央,再用铅笔或火柴棒轻压盖玻片,使玻片四周边缘闭合,以防菌液干燥。
②水洗:在没有倾去染料的情况下,就用蒸馏水轻轻地冲去染料,否则会增加背景的沉淀。
③干燥:自然干燥。
(5)镜检 先低倍观察,再高倍观察,最后再用油镜观察,观察时要多找一些视野,不要企图在1-2个视野中就能看到细菌的鞭毛。
结果:菌体和鞭毛均染成红色。
(五)实验作业:给出鞭毛菌的形态图
④用蒸馏水洗,自然干燥。
(4)镜检:先低倍,再高倍,最后用油镜检查。
结果:菌体呈深褐色,鞭毛呈浅褐色。
2.改良Leifson染色法
(1)清洗玻片法同1。
(2)配制染料 见附录二(一)9。染料配好后要过滤15-20次后染色效果才好。
(3)菌液的制备及涂片
①菌液的制备同1。
②用记号笔在洁净的玻片上划分3—4个相等的区域。
③放1滴菌液于第一个小区的一端,将玻片倾斜,让菌液流向另一端,并用滤纸吸去多余的菌液。
④干燥 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4)染色
①加染色液于第一区,使染料覆盖涂片。隔数分钟后再将染料加入第二区,依此类推(相隔时间可自行决定),其目的是确定最合适的染色时间,而且节约材料。
用于鞭毛染色的菌体也可用半固体培养基培养。方法是将0.3-0.4%的琼脂肉膏培养基熔化后倒入无菌平皿中,待凝固后在平板中央点接活化了3-4代的细菌,恒温培养12-16h后,取扩散菌落的边缘制作涂片。

细菌鞭毛镀银染色法的创新

细菌鞭毛镀银染色法的创新

・检测技术・细菌鞭毛镀银染色法的创新谷海瀛【摘要】 目的 发明一种新的细菌鞭毛镀银染色方法。

方法 染色媒染剂由A 、B 2种溶液组成,A 液是酸化的FeCl 3溶液,B 液是含有甲醛的丹宁酸溶液,A 、B 液混合后,微加热,染涂片50s ,洗净涂片后镀银染色。

共有19属34种228株细菌,每株菌都进行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进行鞭毛染色,并采用West 氏评分法对鞭毛染色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鞭毛形态及其在菌体的位置极易观察。

228株细菌获得良好的鞭毛染色质量,血琼脂平板培养平均每株菌获得4.7分,肉汤培养获得4.6分。

与一些肠杆菌株不同,100株非发酵菌血琼脂平板培养鞭毛染色均获得5分,而99株肠杆菌肉汤培养鞭毛染色获得4分以上。

一些弧菌科细菌鞭毛位置分布因这2种培养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

并发现1株非O1群霍乱弧菌有单侧毛和亚极端毛。

结论 这种鞭毛染色方法操作简单、快速,试剂稳定,重复性好。

由于可靠性好,可以作为常规方法。

非发酵菌适合于固体培养进行鞭毛染色获得最佳效果,液体培养对于一些肠杆菌鞭毛染色更为适合。

【关键词】 细菌;鞭毛;镀银染色;媒染剂;培养基A new silver 2plating method for staining flagella G U Haiying.Clinical Laboratory Department ,HainanProvincial People ’s Hospital ,Haikou 570311,P.R.China (E 2mail :clinmicrobiollab @ )【Abstract 】 Objective T o develope a new technique for bacterial flagella staining.Methods Reagent A was acidized ferric chloride s olution and B was tannic acid containing formalin.The mixture of A and B was heated slightly ,the smears were covered with the cooling mixture for 50sec.Washed gently with distilled water ,the smears were stained with silver s olution.228strains of 19genera 34species were dem onstrated for flagella.Each culture was incubated into a tube of flagella broth medium and onto a sheep blood agar (S BA )plate.All stained smears were rated by WEST ′s method.R esults The flagella and their position on the bacteria were easily dis 2cerned under the microscope ,228strains of organism growing on S BA plates and in broth medium had the highly ratings with the mean of 4.7and 4.6,each rating of 100cultures of non fermentative rods grown on S BA was highly scored 5different from that of 104cultures of enterobacteria grown in flagella broth medium with rating score above 4.As to s ome strains of Vibrioraceae ,flagellar arrangement may differ with the tw o kinds of incubation media.S in 2gle lateral flagellum and subterminal flagellum were dem onstrated in 1strain of V.cholerae non 2O1.Conclusions This simple and fast method with the stable m ordant was g ood in reliability.This technique overcomed alm ost all the difficulties in flagella staining and s o can be used as a routine method.N on fermentative bacilli growing on s olid medium and enterobacteria growing in flagella broth were m ore suitable for flagella 2staining.【K ey w ords 】 Bacteria ;Flagella ;S ilver stain ;M ordant ;Culture作者单位:570311海口,海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E 2mail :clinmi 2crobiollab @ ) 细菌侧毛作为细菌分类主要依据之一〔1〕,说明细菌鞭毛染色在细菌鉴定中是很重要的技术。

鞭毛染色——精选推荐

鞭毛染色——精选推荐

鞭⽑染⾊⽬前,细菌鞭⽑染⾊⽅法根据染⾊剂的不同,可分为碱性复红法、副品红法、结晶紫法、维多利亚蓝B法、镀银染⾊法和荧光蛋⽩染⾊法6类,前5类⽅法的媒染剂成分中均含有单宁酸,染⾊原理通常是采⽤不稳定的胶体溶液做媒染剂,并使其沉淀于鞭⽑上⽽使“鞭⽑肿胀(tar and feather)”,鞭⽑直径加粗,进⼀步染⾊后即可在油镜下观察。

1. 碱性复红法和副品红法1926年由Gray⾸创,其媒染液成分包括20%丹宁酸⽔溶液2.0ml,硫酸钾铝饱和⽔溶液5ml,饱和氯化汞⽔溶液2ml,3%碱性复红⼄醇(95%)溶液0.4ml,临⽤前混合,且需过滤后⽅可使⽤。

染⽚时,媒染剂染⾊约6min,具体时间尚需在试验中摸索确定,染⾊液是抗酸染⾊Ziehl-Neelsen⽯碳酸复红染液,染⽚时需要1⼩⽚吸⽔纸盖在涂⽚上,染⾊3min。

由于该⽅法媒染剂混合物不稳定、操作复杂、经验性强。

Leifson于1930年建⽴了副品红法,并于1938年和1951年两次对该⽅法进⾏了改良,称为Leifson⽅法。

染⾊试剂由3种溶液组成:A为1.5%NaCl⽔溶液,B为3%单宁酸⽔溶液,C为⼄酸副品红0.9g,碱性副品红0.3g溶解于100ml95%⼄醇溶液中。

使⽤时把等体积A和B混合,然后再加2体积C与之相混。

该试剂冷藏可保存1~2个⽉。

2. 结晶紫法,⼜称Ryu法1937年由Ryu建⽴,1982年由Kodaka等进⾏了改良。

媒染剂:5%⽯碳酸10 ml,2g单宁酸和10 ml饱和硫酸钾铝。

染⾊剂:饱和结晶紫⼄醇溶液,即12g结晶紫溶于100 ml⽆⽔⼄醇中。

使⽤时把10份媒染剂与1份染⾊剂混合,染⾊5min。

1989年,Heimbrook等使⽤改良的Ryu染⾊试剂,采⽤湿⽚技术进⾏鞭⽑染⾊,虽然可以观察到细菌鞭⽑,但效果不好。

Ryu染⾊⽅法优点是试剂⽐较稳定,⽬前Difco公司已经研制出该⽅法的商品试剂盒,但染⾊效果亦不甚理想.3. 维多利亚蓝B法1990年由Inoue等报道⽇本制药株式会社Shionogi Seiyaku研制出⼀种细菌鞭⽑染⾊商品试剂盒。

四种鞭毛染色方法的比较

四种鞭毛染色方法的比较

四种鞭毛染色方法的比较
谭湘芳
【期刊名称】《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3(005)001
【摘要】目的用选定的四种鞭毛染色方法进行鞭毛染色质量评价。

方法选择镀银法、申云生氏法、改良Leifson′s法、改良Ryu氏法四种方法对100株有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作鞭毛染色。

结果平均一个视野下的鞭毛着色率以申云生氏法最高,其次镀银法,以申云生氏法染色出来的鞭毛粗且均匀,而以镀银法染色的鞭毛最为偏淡偏细。

结论四种鞭毛染色方法以申云生氏法染色效果为最好,其后依次为镀银法、改良Ryu氏法、改良Leifson′s法。

【总页数】2页(P73,75)
【作者】谭湘芳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湖南衡阳4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
【相关文献】
1.细菌的五种鞭毛染色方法比较研究 [J], 顾冠彬;房红莹;徐培君
2.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三种不同染色方法的比较 [J], 潘智华;刘亚萍;王蕾;汤仁仙
3.细菌鞭毛染色中几种制片方法比较 [J], 李宏
4.细菌鞭毛两种染色方法的比较研究 [J], 宋瑛琳;王芳;田明
5.小鼠肠道鞭毛虫染色方法比较 [J], 符杰;王胜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验室试剂保存注意事项

化验室试剂保存注意事项

化验室试剂保存注意事项发布日期:2011-01-19 来源:互联网浏览次数:1355化学试剂在贮存时常因保管不当而变质。

有些试剂容易吸湿而潮解或水解;有的容易跟空气里的氧气、二氧化碳或扩散在其中的其他气体发生反应,还有一些试剂受光照和环境温度的影响会变质。

因此,必须根据试剂的不同性质,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妥善保存。

一、防挥发:1.油封:氨水,浓盐酸,浓硝酸等易挥发无机液体,在液面上滴10~20滴矿物油,可以防止挥发(不可用植物油)。

2.水封:二硫化碳中加5mL水,便可长期保存。

汞上加水,可防汞蒸气进入空气。

汞旁放些硫粉,一但失落,散布硫粉使遗汞消灭于化学反应中。

3.腊封:乙醚、乙醇、甲酸等比水轻的或易溶性挥发液体,以及萘、碘等易挥发固体,紧密瓶塞,瓶口涂腊。

溴除进行原瓶腊封外,应将原瓶置于具有活性炭的塑料筒内,筒口进行腊封。

二、防潮:1.漂白粉、过氧化钠应该进行腊封,防止吸水分解或吸水爆炸。

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应该进行腊封;硝酸铵、硫酸钠易吸水结状,倒不出来,以至导致试剂瓶破裂,也应严密腊封。

2.碳化钙、无水硫酸铜、五氧化二磷、硅胶极易吸水变质,红磷易被氧化,然后吸水生成偏磷酸,以上各物均应存放在干燥器中。

3.浓硫酸虽应密闭,防止吸水,但因常用,故宜放磨口瓶中,磨口瓶塞应该原配,切勿对调。

4.“特殊药品”的地下室,下层布块灰,中层布熟石灰上层布双层柏油纸,方可存放药物。

三、防变质:1.防氧化: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均易被氧化,瓶口应涂腊。

2.防碳酸化:硅酸钠、过氧化钠、苛性碱均易吸收二氧化碳,应该涂腊。

3.防风化:晶体碳酸钠、晶体硫酸铜应进行腊封,存放在地下室中。

4.防分解:碳酸氢铵、浓硝酸受热易分解,涂腊后,存放在地下室中。

5.活性炭能吸附多种气体而变质,(木炭亦同),应放在干燥器中。

6.黄磷遇空气易自燃,永远保存水中,每15天查水一次:磷试剂瓶中加水、置于有水水糟中,上加钟罩封闭。

7.钾、钠保存在火油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鞭毛染色液(改良Ryu 法)
简介:
细菌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幽门螺杆菌能够从强酸性的胃内腔穿过胃上皮细胞上的黏液层达到胃上皮细胞的中性环境,这就是鞭毛运动作用的很好例证。

通过鞭毛染色,可以观察到鞭毛形态、数量和鞭毛在菌体分布的位置,鞭毛数量和在菌体上的分布位置是鉴定细菌的重要依据之一。

Leagene 鞭毛染色液采用改良Ryu 染色法,该染色法的优点是采用结晶紫作为核心染料,试剂比较稳定,操作简单,结果判断更可靠。

组成:
自备材料:
1、 载玻片
2、 蒸馏水
3、 接种环
4、 恒温箱
5、 显微镜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配制鞭毛染色工作液:使用前按试剂(A):试剂(B)=10:1混合,即为鞭毛染色工作液,室温保存待用。

2、 在洁净无油脂的载玻片上滴蒸馏水。

3、 用接种环挑取无菌蒸馏水,再与血平板上菌落接触,允许细菌游到接种环蒸馏水中,再将接种环移到玻片上蒸馏水顶部轻点。

4、 轻轻摇动玻片,使细菌分布均匀。

切勿研磨和搅动,以防鞭毛脱落。

5、 置室温箱内干燥固定。

6、 滴加鞭毛染色工作液染色。

7、 轻轻水洗。

8、 自然晾干。

编号 名称 DM0030 50ml DM0030 100ml Storage 试剂(A): Ryu 稀释液 50ml 100ml RT 避光 试剂(B): Ryu 染色液 5ml 1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9、镜检:从涂片边缘开始,由外及里,逐渐移至中心。

细菌分布少的地方,鞭毛容易观察。

细菌密集的地方,鞭毛被菌体挡住,不易观察。

染色结果:菌体和鞭毛皆为紫色,菌体染色较鞭毛为深。

注意事项:
1、固定时不宜用火焰固定。

2、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6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名称
CS0001 ACK红细胞裂解液(ACK Lysis Buffer)
DC0032 Masson三色染色液
DC0041 天狼星红染色液
DG0005 糖原PAS染色液
DM0002 姬姆萨染色液(1:9)
PS0013 RIPA裂解液(强)
PW0053 Western抗体洗脱液(碱性)
TC0713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GOD-POD比色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