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江苏(南京)-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江苏(南京)-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224411fa8114431b90dd82b.png)
第三十条 因抗御自然灾害、紧急军事行动等特殊情况确需使用土地的,经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批准,使用单位可以在使用土地后 3 个月内向规划管理部门申请补办建设用地规划 许可证件。
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其中,划入的城市规划道路、绿地、河道控制地带、防护地带等属于城 市公共用地,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占用。
第二十九条 严格控制临时用地。建设项目施工所需的临时设施,应当在建设用地范围 内安排。临时用地的使用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确需延长使用期限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期 满前 20 日内向原核发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划管理部门重新申领临时建设用地规划 许可证。
规划设计要点的延期期限不得超过 6 个月。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之日起 12 个月内向国土资源 管理部门申领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确需延期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期满前 20 日内向规划管理 部门申请延期。逾期未申请延期或者申请延期未获批准的,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自行失 效。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的延期期限不得超过 6 个月。 第二十三条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发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应当以规划管理部门核发的建 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为主要依据;确需改变建设用地四至范围的,应当征得规划管理部门的 同意。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收回土地的,原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件自行失效。 第二十四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必须符合城市规划。 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公开出让以及以协议方式出让土地的,其出让合同应当包 括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要点及附图,土地出让合同中的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必须符 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要求。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规划设 计要点;确需变更的,应当征求原出让方的意见,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后方可变更。 第二十五条 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公开出让土地的,有关单位在出让前应当按照 规定向规划管理部门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在中标后,可以持有效的中标文件、 土地出让合同等,向规划管理部门申请换领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原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同时废止。 第二十六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出租、抵押期间内,承租人和抵押人必须严格按照建设 用地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土地使用性质和规划要求使用土地,一般不得进行变更;确需变更的, 应当由土地使用权人向规划管理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第二十七条 依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的,应当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在乡 镇工业布局规划和乡镇工业小区详细规划的指导下合理布局、集中安排,并应当服从市人民 政府作出的调整用地的决定。 第二十八条 规划管理部门在核定建设项目用地界限时,可以将相邻的城市规划道路、 绿地、高压供电走廊、河道控制地带、防护地带等用地以及相邻的零星用地等同时划入建设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图标准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801e5855a8102d277a22f18.png)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规范及成果归档数据标准(NJGBBC 03-2005)南京市规划局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2005年9月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规范及成果归档数据标准目录第一章:计算机辅助制图规范 (1)一、设计标准二、支撑系统三、制图精度四、坐标系…………………………………………………………………………………………………………………………………………………………………………………………………………………………………………………………………………………………………………………………………………………………………………………………………………………………………………………………………………………………………………………………………………………………………………………………………………………………………………………………………………………………………………1111五、地形图1六、图层管理2七、配套设施标注符号管理八、城市规划用地汇总表格式九、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格式十、文字标注39333335353737383840十一、图形规则十二、图纸版式十三、出图设置第二章:规划成果数据归档标准一、文件存储标准二、图纸数据归档标准第一章:计算机辅助制图规范一、设计标准计算机辅助城市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标准与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9月3日);《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2005年)《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2005年)二、支撑系统硬件要求:Pentium450及其以上等价处理器;内存64MB以上。
软件平台:Windows2000及其以上;AutoCAD R14及其以上;Microsoft Office 2000及其以上。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修订样本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修订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7829d8fccfc789eb162dc805.png)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一、总则1、目为了加强对全省都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指引,规范都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依照《都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6号令发布)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关于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2、合用范畴本导则合用于我省都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其管理工作。
3、基本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符合都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其她有关规划;(2)统筹兼顾,解决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也许、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都市建设与环保、当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关系;(3)合理、综合运用土地资源,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4)解决好规划刚性与弹性关系,体现规划经济性和可实行性;(5)体现公众意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合理配备公共资源。
4、内容规定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划定规划编制单元,在用地策划基本上,对编制单元进行地块划分。
明确各地块土地使用、配套设施、建筑建造、道路交通、基本设施与地下空间运用等控制规定,提出空间环境景观控制引导原则,明确各地块强制性和引导性内容。
5、其她规定(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守国家和省关于法律、法规、原则和技术规范,规划所根据基本资料须符合国家关于规定。
(2)地块变更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变更应依照不同状况,按照规定程序变更。
二、编制单元划分1、编制单元划分目为了便于全面系统地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贯彻都市总体规划意图,形成系统有序都市规划控制引导体系,应将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区划分为若干编制单元,作为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单位。
2、编制单元划分原则(1)地区完整编制单元应覆盖规划期内都市规划建设用地所有地区范畴。
相邻编制单元范畴不重叠,实现无缝衔接,同步应综合考虑相邻编制单元之间各有关要素协调。
(2)界线稳定编制单元应综合考虑都市行政区划、自然地貌、都市特性、功能区划分、重要道路、重要基本设施、都市空间景观组织、社会组织等要素拟定,其“四至”界线应明确、稳定,通过划定编制单元,原则上不应更动。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8adf8c8b360cba1aa911da08.png)
Esy
游览设施用地
直接为游人服务而又独立于景点之外的
旅行游览接待服务设施用地
四、用地策划
1.用地策划目的
用地策划是通过对用地的开发建设策略和利用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使得制定的规划控制要素更加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综合效益或指定效益达到最优。
2.用地策划的基本要素
(1)开发潜力
通过对地块周边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产业、功能)、交通条件、文化背景等发展条件的研究,比较该地块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可能发挥的潜力和作用。
城市建设用地的兼容性控制执行《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表2.2.3的规定。
表2:新增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序
号
在用地分类
国标代号中位置
新增城市用
地类别代号
新增城市用地
新增城市用地类别表述
备注
大
类
中
类
小
类
中
类
小
类
小小
类
类别名称
1
R
R1
R2
R3
R4
R11
R21
R31
R41
Rx
宿舍、公寓用地
在历史文化保护地段内,除上述内容外,应提出重点保护地段的整治方案,确定建设控制地区具体的控制指标。
2.引导性内容
(1)城市设计引导
确定整体空间环境控制原则、城市道路景观界面控制原则、地块整治控制原则以及建筑体量、体型、色彩、广告及标识物等控制引导原则。
(2)经济效益引导
对土地利用分类及强度控制进行经济分析,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符合地块的区位特点和市场要求,并能实现地块的最优价值;二是应能促进周边地区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三是各地块间能够互相协调;四是具有基本的投资可行性。(经济效益引导的一般方法参见注释*5。)
南京控制性详细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规范及成果归档数据标准
![南京控制性详细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规范及成果归档数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5e8c53f192e45361066f5e8.png)
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技术标准(试行)南京市规划局2013年12月一、总则1、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地块城市设计工作,规范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内容、形式、制图标准等要求,特制定本标准并试行。
2、本标准适用于对《南京市出让地块城市设计工作暂行规定》(宁规字〔2013〕431号)明确的需提出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地块。
在规划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地段城市设计)阶段,以及单独编制地块城市设计(已编制的上位规划中尚未明确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时,应遵守本规定。
3、本技术标准作为地块规划条件的组成部分,强调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简明有效、便于操作,并能确保建筑设计的灵活性。
本图则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1)合理性原则——图则内容应在满足地块规划条件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和该地段城市设计研究的相关要求。
(2)有效实施原则——突出图则对城市空间秩序的有效控制引导,利于规划管理的具体实施和控制。
(3)可操作性原则——图则制定应因地制宜,图则内容和表达应简单、准确和明晰,便于土地出让和规划管控中各环节的操作。
(4)灵活性原则——图则制定以控制城市空间秩序中不利情况的发生为基本目的,同时为用地布局和建筑设计留出空间。
4、位于城市中心区以及其他一般地区的地块应按照本标准执行;位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风景(名胜)区内的地块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二、内容与要求1、地块城市设计及其图则是对各层次上位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落实和表达,是对地块规划条件的补充和完善,其主要内容是在地块层面对“空间形态、交通流线、地下空间、界面类型、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以及其他方面”提出城市设计的控制和引导要求。
具体地块编制本图则应根据该地块所涉及问题的具体情况,在本技术标准所列的地块城市设计内容框架中,选择需要表述的内容提出控制与引导的要求。
特殊情况,也可适当增补表述内容。
2、图则的具体要求在“图则说明”中以文字形式归类表述,包含对各大类问题进行综述的“控制引导意图”和对各分项提出要求的具体“说明”两个部分。
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包含哪些内容呢
![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包含哪些内容呢](https://img.taocdn.com/s3/m/fb5aec16bceb19e8b9f6ba18.png)
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包含哪些内容呢?1、用地性质2、用地地块划分3、适建性、兼容性确定4、各级道路红线位置、控制点、标高5、市政设施配套情况,定位6、与图则配套的地方规定。
7、每个地块内的建筑控制,包含一般经济指标、出入口位置、建筑限高(城市天际线)、建筑色彩规定等。
估计还有更多,随着逐步深入学习,将持续更新。
总之,我们应该明确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内容、分区规划的内容、以及各个专项规划的编制情况,针对各自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包含的内容,确保编制的控规能适用于规划局日常的规划管理工作。
另外,我们必须研究的就是控规的编制单元确定,如何能在能在管理中进行弹性调整。
因为我国没有类似美国的开发权转让制度,而国土管理部门片面强调土地节约原则及鼓励向空中要地的做法加剧了对控规的侵害,因此如何科学地公平公正的做好弹性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对编制单元内的建筑容量、环境容量、人口容量、公建设施配套等做好平衡,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规划的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以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为手段,以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为形式,对城市用地建设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把规划研究、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结合在一起的规划方法。
控规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
图件由图纸和图则两部分组成,规划说明、基础资料和研究报告收入附件。
2008年《城乡规划法》实施,将控规纳入法定规划,城市和镇都必须编制控规,经依法批准的控规具有法定效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和出让均应该符合控规要求;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依法批准的控规既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也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依据。
控规既能控制市场开发行为,避免市场失效,也能控制行政行为,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但是,控规理论自身还不够完善,编制水平各地差距较大,编制方式也不尽相同。
南京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南京规划管理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56e488cb14e852459fb5711.png)
南京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农村地区建设行为的规划管理工作,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农村建设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南京市农村地区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集体土地上各项建设活动的规划管理。
第三条南京市规划局是本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各直属分局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辖区范围内农村地区建设活动的规划管理。
高淳县和溧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本辖区范围内农村地区建设活动的规划管理。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地区规划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各项建设活动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其中,工业企业应进入规划批准的工业园区统一建设;新建村民住宅应在规划布点村庄集中建设。
第五条各区、县人民政府及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根据农村地区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划管理机构,保障规划管理经费的落实。
第六条各项建设工程的选址与布局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城乡规划的落实,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建设。
第七条下列建设项目应申请办理规划意见:(一)涉及农用地转为集体建设用地的;(二)现状集体建设用地改变规划用地性质的;(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办理规划意见的。
第八条申请办理规划意见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向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交申请报告、村(社区)委员会意见、拟选用地的现势地形图(或地籍图)和其他指定图件,并填写申请表。
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上级规划管理部门办理。
其中,向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的,镇人民政府应出具初审意见。
规划管理部门应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城乡规划要求提出审查意见。
审查同意的,核发规划意见。
规划意见的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的地址、初步用地范围、用地规模、有效期和规划条件。
建设单位或个人取得规划意见后,方可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https://img.taocdn.com/s3/m/b467da3caf1ffc4ffe47acb2.png)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年修订)1、目的为了加强对全省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指导,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对2006年颁布的《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进行修订,制定本导则。
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含县城,下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其中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需符合本导则四、六、七的规定,并根据镇的规模和具体情况,参照执行九、十、十二、十三等有关内容的要求。
3、基本原则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依据城市、镇总体规划,落实并协调相关专项规划要求;(2)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等关系;(3)合理、综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统筹规划;(4)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贯彻落实交通引导、低碳生态等要求;(5)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并体现规划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6)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障公共利益,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功能。
4、其他规定(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不得违反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规定,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须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要求。
(2)各市可结合当地实际和工作需要,在本导则的指导下制定相关技术细则或规定,其内容应当与本导则相衔接。
1、划分目的为了便于全面系统地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落实城市、镇总体规划的意图,形成系统有序的城市规划控制引导体系,应将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划分为若干编制单元,以此组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项目。
2、划分原则(1)地域完整划分编制单元应覆盖规划期内城市、镇规划建设用地的全部地域范围。
相邻编制单元范围不重叠并无缝衔接,同时应综合考虑相邻编制单元之间各相关要素的协调。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_细则_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_细则_](https://img.taocdn.com/s3/m/496593f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c.png)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是怎么制定并且加以实施的呢?下文是小编收集的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欢迎阅读!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最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各项建设工程,必须遵守《条例》和本细则。
第三条南京市规划局是本市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按照《条例》及本细则规定的权限负责本区、县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做好城市规划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以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在其职权范围内委托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规划许可。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第五条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对城市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或者修订。
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或者修订后,相关城镇的总体规划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修订。
调整或者修订由原组织编制部门负责。
调整或者修订后的总体规划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
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修订后或者必须对分区规划进行调整、修订的,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分区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修订。
分区规划调整的内容应当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修订后的分区规划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
第六条市区、县域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别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控制性详细规划分为总则和执行细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或者修订由原组织编制部门负责。
其中,对总则的强制性内容进行修订的,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对总则的非强制性内容以及执行细则进行调整的,由规划管理部门审批。
总则的强制性内容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七条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区县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或者建设单位组织编制,并应当取得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编制技术要求或者规划设计要点。
最新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最新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16639be90c69ec3d4bb7592.png)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NJGBBB 01-2005)南京市规划局2005年9月1.总则1.0.1根据建设部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要求,依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结合南京城市发展和规划实际,制定本技术规定。
在南京市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要求。
1.0.2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突出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全面整合已有各项规划成果,对一定时期内局部地区土地使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具体安排,对各项建设进行规划引导,形成指导规划实施管理的全覆盖的基本图则,实现“规划落地”和“一张图管理”。
1.0.3为保障规划可操作性,合理解决规划弹性与刚性,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分强制性执行规定、执行细则及附件三部分。
强制性执行规定是重要的、需要特别予以强制性控制的内容;执行细则是具体技术图则;附件包括现状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及交通影响评价等技术资料。
依据本规定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政府审批。
批准后的规划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应严格遵循。
规划调整采用分级审批的办法,调整强制性执行规定的,需报市政府审批;调整执行细则的,其中城市环境风貌地段、历史文化特色地段以及其他重要地区由市政府审批,一般地区由市规划局审批。
1.0.4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六线”控制、公共设施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控制、高度控制、特色意图区控制引导。
1.0.5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实现规划区的全覆盖。
为实现全覆盖并保证片区规划的无缝衔接,根据南京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划定规划编制单元(以下简称“规划单元”),作为研究和开展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空间单位。
规划单元边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涉及相邻规划单元的,相邻规划单元边界应同时作调整并备案。
规划单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划分为“规划次单元”,次单元应是规划单元的子单元。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规定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976d41faef8941ea66e0553.png)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规定(NJGBBA 04-2005)南京市规划局2005年9月1. 总则1.1 依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结合《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管理暂行规定》(2003)和《南京市规划局规划编制管理协调制度(试行)》(2004)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可用作社会规划项目编制组织的参考。
1.3编制组织责任部门及编制单位应按本规定确定的工作阶段和有关要求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各负其责。
1.4 本规定应与《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配合使用。
2. 规划编制工作阶段划分及工作要求2.1现状调查阶段收集、研究规划地区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资料、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方面的资料、已有规划资料、有关规划建设动态信息。
整理规划范围内历史文化资源情况并列表,建立资源点基本情况档案(资源点分布、基本情况、照片、保护控制图等);整理规划范围内产权单位情况并列表;整理规划范围内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情况并列表;现状调查与分析工作需符合《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中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现状调查及规划分析的技术要求。
2.2分析阶段整理地区现状特征,分析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条件,分析可能的威胁与机遇。
对可能进行规划调整的现有产权单位和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用地,应详细分析土地利用调整的动因、机会及可能性。
2.3方案阶段经过多方案的比选,并整合各有关规划和专项规划内容,形成方案。
各类成果注明“方案成果”。
该阶段专项研究应包括交通专项研究规划和交通影响评价。
2.4报审成果阶段征求地区政府、有关专业部门意见,必要时征求公众意见后,修改完善方案成果,编制强制性执行规定,执行细则图则和附件,形成初步成果。
供专家审查,或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
各类成果注明“报审成果”。
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f05d39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78.png)
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11.23•【字号】宁政发[2003]232号•【施行日期】2003.1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宁政发[2003]23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南京市规划局负责本市城市规划编制的指导、组织和管理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按本规定负责本辖区的城市规划编制组织、管理工作。
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行业发展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与城市规划有关的专项(业)规划。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城市规划编制是指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相应层次的专项(业)规划设计。
第四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报审、批准,均须遵守本规定。
违反本规定编制的规划编制成果,规划管理部门可不予审批,且不得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的组织第五条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全市的城市规划编制计划,并于第四季度确定下一年度的城市规划编制项目计划。
第六条市、县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市、县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组织开展相应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区、乡镇政府及有关政府部门、建设单位(以下统称城市规划编制组织单位)可委托开展有关城市规划编制和研究工作。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的组织编制,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一)南京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仙林、东山、江北新市区以及雄洲、大厂、龙潭、新尧、板桥、永阳、淳溪等新城总体规划,由市规划管理部门会同所在区县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三)建制镇、乡集镇的总体规划(含乡镇域规划),在市县规划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修订)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80cdcb4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7.png)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一、总则1、目旳为了加强对全省都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旳指导,规范都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根据《都市规划编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6号令公布)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2、合用范围本导则合用于本省都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旳编制及其管理工作。
3、基本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旳编制应遵照下列基本原则:(1)符合都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其他有关规划;(2)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也许、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都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关系;(3)合理、综合运用土地资源,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4)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旳关系,体现规划旳经济性和可实行性;(5)体现公众意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4、内容规定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划定规划编制单元,在用地筹划旳基础上,对编制单元进行地块划分。
明确各地块旳土地使用、配套设施、建筑建造、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地下空间运用等控制规定,提出空间环境景观控制引导原则,明确各地块旳强制性和引导性内容。
5、其他规定(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原则和技术规范,规划所根据旳基础资料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地块变更控制性详细规划旳地块变更应根据不一样旳状况,按照规定程序变更。
二、编制单元划分1、编制单元划分目旳为了便于全面系统地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贯彻都市总体规划旳意图,形成系统有序旳都市规划控制引导体系,应将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旳地区划分为若干编制单元,作为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旳基本单位。
2、编制单元划分原则(1)地区完整编制单元应覆盖规划期内都市规划建设用地旳所有地区范围。
相邻编制单元范围不重叠,实现无缝衔接,同步应综合考虑相邻编制单元之间各有关要素旳协调。
(2)界线稳定编制单元应综合考虑都市行政区划、自然地貌、都市特性、功能区划分、重要道路、重要基础设施、都市空间景观组织、社会组织等要素确定,其“四至”界线应明确、稳定,通过划定旳编制单元,原则上不应更动。
南京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_南京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南京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_南京城市规划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9045345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2.png)
南京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_南京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科学地进行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是每个城市的都要不断努力进行的目标,所以南京市规划局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定,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南京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南京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市规划区即南京市行政区域。
第三条严格控制主城规模、合理发展卫星城镇和其他城镇,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各项建设必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
任何建设不得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
第四条城市规划的编制应依据本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纳入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计划分步实施。
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建设工程的立项,必须符合城市规划。
第五条南京市规划局是南京市城市规划的行政主管部门。
区、县规划管理部门在规定权限内负责本区、县的规划管理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南京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城市规划的制定第七条南京市城市规划按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层次编制。
第八条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南京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查,转报国务院审批。
总体规划批准后,市人民政府应每五年全面检查一次实施情况,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以及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作出报告;每十年组织修订或调整一次,并按法定程序报批。
第九条主城以外各城镇的总体规划应在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
卫星城镇的总体规划由市规划管理部门会同所在区、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及城市总体规划指定的县域内重要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在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县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修订)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ffdca8a70c22590103029d45.png)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一、总则1、目的为了加强对全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指导,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6号令发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其管理工作。
3、基本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2)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关系;(3)合理、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4)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体现规划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5)体现公众意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4、内容要求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划定规划编制单元,在用地策划的基础上,对编制单元进行地块划分。
明确各地块的土地使用、配套设施、建筑建造、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地下空间利用等控制要求,提出空间环境景观控制引导原则,明确各地块的强制性和引导性内容。
5、其他规定(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地块变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变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按照规定程序变更。
二、编制单元划分1、编制单元划分目的为了便于全面系统地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意图,形成系统有序的城市规划控制引导体系,应将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划分为若干编制单元,作为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单位。
2、编制单元划分原则(1)地域完整编制单元应覆盖规划期内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全部地域范围。
相邻编制单元范围不重叠,实现无缝衔接,同时应综合考虑相邻编制单元之间各相关要素的协调。
(2)界线稳定编制单元应综合考虑城市行政区划、自然地貌、城市特征、功能区划分、主要道路、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景观组织、社会组织等要素确定,其“四至”界线应明确、稳定,经过划定的编制单元,原则上不应更动。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1b8726119e8b8f67c1cb9cc.png)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报审稿)南京市规划局2005年5月1.总则1.0.1根据建设部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要求,依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结合南京城市发展和规划实际,制定该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
在南京市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要求。
1.0.2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突出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全面整合已有各项规划成果,形成指导规划实施管理的全覆盖的基本图则,实现“规划落地”和“一张图管理”。
1.0.3为保障规划可操作性,合理解决规划弹性与刚性,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分总则和分则两部分,总则为重要强制性控制内容;分则是具体技术图则。
规划采取分级审批和分级调整的办法,由市政府负责总则的审批,市规划局负责分则的审批,规划调整也按照分级审批的原则在相应的权限内进行。
1.0.4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六线”控制、公共设施用地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控制、高度控制、特色塑造特定意图区范围及控制引导。
1.0.5为突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实现规划区的全覆盖。
为实现全覆盖并保证片区规划的无缝衔接,根据南京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划定了规划编制单元(以下简称“规划单元”),作为研究和开展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空间单位。
规划单元边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涉及的相邻规划单元边界应同时作调整并备案。
规划单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划分为“规划次单元”,次单元应是规划单元的子单元。
规划编制单元的划分详见《南京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
1.0.6为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和提高规划可操作性,除专家参与规划的讨论审查之外,还应更广泛更深入地引入地区政府、市民及其他社会团体等的参与。
1.0.7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应符合《南京城市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指引》、《南京城市新建地区道路交通和市政设施规划指引》、《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规划标准与准则》等地方标准的要求。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e31633e77232f60ddcca1cd.png)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NJGBBB 01-2005)南京市规划局2005年9月1.总则1.0.1根据建设部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要求,依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结合南京城市发展和规划实际,制定本技术规定。
在南京市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要求。
1.0.2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突出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全面整合已有各项规划成果,对一定时期内局部地区土地使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具体安排,对各项建设进行规划引导,形成指导规划实施管理的全覆盖的基本图则,实现“规划落地”和“一张图管理”。
1.0.3为保障规划可操作性,合理解决规划弹性与刚性,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分强制性执行规定、执行细则及附件三部分。
强制性执行规定是重要的、需要特别予以强制性控制的内容;执行细则是具体技术图则;附件包括现状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及交通影响评价等技术资料。
依据本规定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政府审批。
批准后的规划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应严格遵循。
规划调整采用分级审批的办法,调整强制性执行规定的,需报市政府审批;调整执行细则的,其中城市环境风貌地段、历史文化特色地段以及其他重要地区由市政府审批,一般地区由市规划局审批。
1.0.4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六线”控制、公共设施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控制、高度控制、特色意图区控制引导。
1.0.5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实现规划区的全覆盖。
为实现全覆盖并保证片区规划的无缝衔接,根据南京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划定规划编制单元(以下简称“规划单元”),作为研究和开展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空间单位。
规划单元边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涉及相邻规划单元的,相邻规划单元边界应同时作调整并备案。
规划单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划分为“规划次单元”,次单元应是规划单元的子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报审稿)南京市规划局2005年8月1.总则1.0.1根据建设部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要求,依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结合南京城市发展和规划实际,制定本技术规定。
在南京市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要求。
1.0.2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突出城市规划的强制性执行规定,全面整合已有各项规划成果,对一定时期内局部地区土地使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具体安排,对各项建设进行规划引导,形成指导规划实施管理的全覆盖的基本图则,实现“规划落地”和“一张图管理”。
1.0.3为保障规划可操作性,合理解决规划弹性与刚性,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分强制性执行规定和执行细则及附件三部分。
强制性执行规定为重要的、需要特别予以强制性控制的内容;执行细则是具体技术图则。
依据本规定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政府审批。
批准后的规划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应严格遵循。
规划调整采用分级审批的办法,涉及强制性执行规定的调整需报市政府审批;调整执行细则的,其中城市环境风貌地段、历史文化特色地段以及其他重要地区由市政府审批,一般地区由市规划局审批。
附件包括现状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及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资料。
1.0.4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六线”控制、公共设施用地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控制、高度控制、特色塑造特定意图区范围及控制引导。
1.0.5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实现规划区的全覆盖。
为实现全覆盖并保证片区规划的无缝衔接,根据南京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划定规划编制单元(以下简称“规划单元”),作为研究和开展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空间单位。
规划单元边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涉及相邻规划单元的,相邻规划单元边界应同时作调整并备案。
规划单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划分为“规划次单元”,次单元应是规划单元的子单元。
规划编制单元的划分详见《南京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
1.0.6为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和提高规划可操作性,规划编制过程中除邀请专家参与讨论审查之外,还应更广泛更深入地引入地区政府、市民及其他社会团体等的参与。
1.0.7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应符合国家、地方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应符合《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南京新建地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指引》、《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相邻用地规划标准与准则》等地方标准的要求。
如因特殊原因低于上述标准的,应做出专门说明。
1.0.8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应纳入规划成果信息系统,规划编制成果数据应符合《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规范及成果归档数据标准》的要求。
2.强制性执行规定主要内容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执行规定在参照国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基础上,考虑市场体制下政府调控需求,并结合南京实际,重点落实两方面内容,一是保证城市健康发展的必须由政府行为控制的内容,二是塑造城市特色的内容。
2.1“六线”控制“六线”是指道路红线、绿地绿线、文物保护紫线和城市紫线、河道保护兰线、高压走廊黑线、轨道交通橙线,其控制内容应在进行专项研究和系统规划基础上,确定线位、规模及所附属的控制要求。
2.1.1 道路红线控制深化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确定的路网结构,完善支路网规划。
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的红线宽度、位置、路幅分配、控制点坐标、平面交叉口渠化、公交港湾停靠站、道路缘石半径、行人过街通道(包括地下过街通道)及其出入口位置、控制要求;确定立交等主要交叉口、交通广场形式、位置、控制要求。
地形高差特别复杂地区的主要控制点应确定竖向标高。
2.1.2绿地绿线控制确定公共绿地(公园和街头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和郊野绿地(重点是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的位置、边界、规模,确定各类绿地绿地指标控制与建设要求。
对于位于大单位内部的专用绿地应划定专属绿地绿线,纳入绿地系统规划。
2.1.3文物保护紫线和城市紫线控制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落实“文物保护紫线”控制,划定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边界线,明确相关控制要求;根据建设部《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和建设部《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的指导意见》(2004),落实“城市紫线”控制,具体包括: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包括历史街区、古遗址区(地下文物保护区)、古建筑群和传统风貌区四种类型)的保护范围及协调范围界线,明确相关控制要求;划定历史遗迹、历史建筑(包括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区控文物、近现代优秀建筑、有价值的历史建筑、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名人故居等)的保护范围,明确相关控制要求。
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风貌协调区。
划定其他历史文化资源(古桥、古井、古树名木等)的保护范围,主要包括本体和保证其基本安全的范围,明确相关控制要求。
2.1.4河道保护兰线控制划定河湖水面水体规划位置、保护范围界线,确定断面形式、河底和水位(内河)控制标高,提出护坡(驳岸)设置设想及有关控制要求。
2.1.5高压走廊黑线控制确定35KV及以上等级的高压线位、高压走廊保护范围,确定控制要求。
2.1.6轨道交通橙线控制对于已建设或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的线路按照《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2005)划定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和轨道交通特别保护区。
对于已完成轨道交通专项控制规划的轨道线路按照《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2005)划定轨道交通规划控制区,并划定具体轨道线位和站位以及保护控制范围,提出有关控制要求,确定出入口位置及控制要求。
2.2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用地控制明确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用地的位置、界线、使用性质、规模,以及所附属的控制要求。
2.2.1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控制应在进行专项研究和系统规划基础上,按照《南京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码标准》中城市用地分类的中类、部分小类和小小类(部分小类和小小类是指表中标注“★”的用地类别)着重落实涉及空间利用的用地控制。
2.2.1.1城市公共设施包括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商业金融服务设施、邮政电信设施。
除商业金融服务设施外,易受市场力侵蚀的公益性公共设施须按配套要求重点落实。
2.2.1.2按照市级、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级四个级别落实各类公共设施用地位置、边界、规模及设置要求。
2.2.1.3新建地区按照《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组织建立居住社区和基层社区,并安排相应的配套设施,除中小学等需独立设置的设施外,确定居住社区中心用地规模、用地位置及设置要求。
确定基层社区中心用地规模和设置要求,有条件的可确定用地位置。
城市已建设地区可参照《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的内容和规模分级落实各类公共设施用地。
没有条件形成集中的居住社区中心和基层社区中心的,可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布局。
2.2.2交通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控制应在进行专项研究和系统规划基础上按照《南京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码标准》中城市用地分类的小类(表中标注“★”的用地类别)落实涉及空间利用的用地控制规划。
2.2.2.1交通设施包括:对外交通设施,即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道的场站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即公交首末站、公交停靠站、公交停车场和公交车辆保养场、修理厂,以及公共停车场、加油站设施;轨道交通设施,即站点、站场等。
市政公用设施包括:给水设施、排水设施、电力设施、电信设施、燃气设施、环卫设施、防洪设施、消防设施等。
2.2.2.2研究确定各类交通设施的规模,划定用地位置、规模和用地范围,提出各类设施的规划控制要求。
要按照《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相邻用地规划标准与准则》的要求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进行合理安排和预留。
2.2.2.3 研究确定各类市政公用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容量,按照《南京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码标准》中城市用地分类的小类(表中标注“★”的用地类别)划定各项市政设施源和站点的位置、规模、用地边界。
研究提出各类设施的规划控制要求。
对涉及环境影响的设施(如水源保护)划定保护范围,涉及安全防护的设施(如环卫设施、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划定卫生安全防护距离。
新建地区按照《南京新建地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指引》的要求落实。
2.3建筑高度规划控制2.3.1根据城市整体空间轮廓、景观视廊控制要求,综合考虑特色塑造、用地条件、土地性质等因素合理确定高度分区。
在确定城市特色展示区和景观敏感区的高度控制时,应进行景观视廊分析(包括竖向视线和平面视域分析);重要地段,应以地块为单元进行三维空间建模,以便于直观分析和研究。
2.3.2高度分区应划分到街区,街区内有重要视廊控制的,应进一步深化到地块。
2.3.3高度分区一般分6级:12米以下、12-24米、24-35米、35-50米、50-100米、100米以上。
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进行合并或细分。
2.4特定意图区规划控制2.4.1 特定意图区划定特定意图区是指因城市景观塑造、城市特色塑造、自然和历史风貌保护等有特别开发意图而需要提出特殊规划控制和规划编制要求的区域。
根据南京城市特定意图区规划,在进一步研究地段特色基础上,划定城市特色展示区和景观敏感区的边界。
2.4.2特定意图区主要控制要素确定城市特色展示区内的特征要素,如建构筑物、街巷格局、整体风貌、历史文化要素、自然风景要素等,提出特色保护和塑造的原则和要求,提出拓展并组织认知路径的方案;在凸现特色的同时,保证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延续性和协调性。
确定景观敏感区的控制要素,包括高度、风貌、色彩、体量等,提出控制要求。
而设立的需要特别保护措施的景观缓冲区。
具体请周局长定。
3 技术图则规定的主要内容技术图则以规划管理的需求为导向,落实前述重要强制性规划内容,并提出地块建设控制和引导要求,将所有涉及空间利用的要求落实在“一张图”上,作为实施管理最直接、最基本和最完备的技术依据。
3.1图则单元划定及地块划分3.1.1图则单元划定图则单元是为了落实规划强制性内容、兼顾规划实施管理可操作性、方便规划管理查阅而划分的结构单元。
图则单元划分的考虑因素:(1)明确的四至及围合界线(如主次干道、重要河流、铁路等);(2)居住社区(新区)、行政街道(旧区)界限范围;(3)土地使用性质的同一性和功能内在的关联性;(4)合理的公共设施服务半径;(5)适度的用地规模(旧城中心区以20—30公顷为宜,新区以80—100公顷为宜)。
3.1.2地块划分在图则单元中进一步划分规划地块。
地块划分的考虑因素:(1)用地性质的完整性和协调性;(2)土地权属的完整性;(3)便于土地出让。
3.2图则单元的控制指标(内容)确定各图则单元控制内容,包括主导属性、人口规模、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绿地、配套设施项目。
其中单元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街头绿地以外的绿地属强制性指标(内容);街头绿地、配套设施的数量和用地规模属强制性指标(内容),位置属指导性指标(内容);其余属指导性指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