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课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度
气温
气温随高度 升高而递增
夜间地面迅速降温,离地面愈近降 温愈快,形成逆温,黎明达最强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上,底 层空气受地面影响而迅速降温
山坡上的冷空气沿斜坡下沉到谷底 积聚并把较暖的空气抬挤上升
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其上方为 暖空气,下方为冷空气
辐射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图解
逆温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
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
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5)逆温的形成及其影响
高 度
气温
气温随高度 升高而递减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 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 高的现象,称为逆温
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必修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考纲呈现
KAOGANGCHENGXIAN
大气受热过程。
考纲解读
KAOGANGJIEDU
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学会解释相关地理现象。(重点) 3.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因素,并能够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 力大小。(难点)
(3)“三个不同”
ຫໍສະໝຸດ Baidu
空气升降不同: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 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
提 示
同面气压不同: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 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
空间气压不同: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
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考 向 结合过程性数据或结果性数据考查大气热力原理
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考 向 结合过程性数据或结果性数据考查大气热力原理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
温室大棚
烟雾防冻
果园铺沙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高海拔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
弱→太阳能丰富 四川盆地:
(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 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
成雾
大气污染
影响航空
命题探究
考 向 结合过程性数据或结果性数据考查大气热力原理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 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 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考 向 逆温的产生及其影响
6.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思维导图
SIWEIDAOTU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和逆温 考点二 热力环流与等压面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与等压线
地图形突破之二 等压线图 课时作业
大气受热过程和逆温
基础梳理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反射 逸出
逸出 太阳短 地面 地面长 大气 (大气辐射波)辐射 吸收 波辐射 吸收
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3~4题。
3.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A.福建沿海 C.准噶尔盆地
B.黄海沿岸
√D.柴达木盆地
解析 根据图例和中国区域地理的相关知
识,可以看出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西藏、
新疆南部、青海柴达木盆地等地,D项正确。
考 向 结合过程性数据或结果性数据考查大气热力原理
4.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16℃ 2km 22℃ 1km 28℃ 0km
表现为曲线变陡或变缓。 如右图在②情况下,大气 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 较稳定;在①情况下,大 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增强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
保温作用增强
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
吸收 散射
大气吸收 地面吸收
地面反射
大气逆
返回地面
辐射
(大气大逆气辐的射削)弱作用: 反射 吸收 散射
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
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大气气温的垂直分布
10℃
3km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但在不 同地点及不同时间,可能会小于0.6℃或大于0.6℃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热力环流与等压面
基础梳理
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C D 成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低压
高压
水平方向: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先有空气冷垂却直运下动沉,再有高低压,最受后有热空上气升水平运动
冷 高压
A
热 低压
B
热力环流的形成 的“一个关键、两种运动、三个不同”
(1)“一个关键”(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关键) 同一性质下垫面,考虑纬度差异。 不同性质下垫面,考虑热容量差异。
提
(2)“两种运动”
近地面冷热不均
引起
示
大气垂直运动
导致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引起
大气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的形成 的“一个关键、两种运动、三个不同”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考 向 逆温的产生及其影响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 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 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