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中的虹吸现象

合集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复习指导第十五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城市的辐射功能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复习指导第十五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城市的辐射功能

第十五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城市的辐射功能【课标要求】以某大都市区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其辐射功能。

【素养目标】区域认知:结合案例,分析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及其所形成的城市体系。

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分析城市在区域中的辐射功能。

人地协调观:综合分析区域城市群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考点1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必备知识·归纳】1.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周围地区提供工业产品和各种服务。

(2)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

2.城市在区域中的功能:(1)城市功能: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2)主要功能:主要有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有些城市功能比较单一;有些城市则具备多种功能,是综合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3.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4.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1)城市的发展往往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

(2)城市的辐射功能因腹地条件而异。

5.城市等级与城市体系:(1)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体系。

(2)城市规模越大,交通运输网络越密,联通效率越高,联系强度越大,辐射范围越大,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越高。

【微思考】济南是山东省省会、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是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

该描述体现了济南和区域之间的什么关系?提示:济南为区域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等服务;区域为济南提供市场、劳动力等。

【典型考题·剖析】(2021·天津等级考)东伦敦科技城位于伦敦东区,是科技、数字和创意等企业集聚的中心。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练习4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练习4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基础达标】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

读图,完成1、2题。

1.东京市城镇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2.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 )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规划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解析】1选C,2选C。

第1题,由图可知,东京市城市规模较大,有近郊发展区、卫星城开发区。

故处于城镇化的高级发展阶段。

第2题,东京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是:圆环式、放射状的发展格局,控制城区的发展,转向周边郊区发展卫星城。

交通运输网的布局格局并不是根本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相反,发展公交、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控制个体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更为有效;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确立,其根本在于“付租水平”;乡村、郊区的城镇化发展应得益于城市职能的分化、企业人员的外迁等。

【补偿训练】区域中心城市不断发展,成长为大型城市甚至超大型城市时会导致优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资源向该地区高度聚集,同时还会从劣势地区吸引人才、投资、人口、信息等优质资源。

上述现象可称为“城市虹吸效应”。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城市虹吸效应”的有利影响是( )A.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向大城市集聚,利于提高劣势城市的教育、医疗水平C.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规模进一步扩大D.人口回流,人口地区分布趋于平衡(2)劣势地区规避“城市虹吸效应”可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区域经济合作D.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打造超级城市【解析】(1)选C,(2)选A。

第(1)题,根据材料中“城市虹吸效应”的影响,吸引多种优质资源集聚,有利影响是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向大城市集聚,利于提高大城市的教育、医疗水平;扩大与一二线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差距;人口集中,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加剧。

2022届河南省洛阳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2届河南省洛阳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2 届河南省洛阳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21 年 11 月 7 日 20 时 28 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王亚平的出舱标志着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漫步”,她身着的新舱外服也在太空中首次亮相。

下图为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右)结束出舱任务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具有的主要功能有()①隔绝高低温③防强辐射②保持压力平衡④减轻失重感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2. 航天员出舱时不能观察到的是()A. 悬浮在宇宙中的蔚蓝色地球B. 黑色天幕上无数明亮的星星C. 太阳照射下的明亮船体D. 划过天幕的众多流星〖答案〗1. A 2. D〖解析〗〖1 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太空中太阳辐射强,应具有防强辐射,③正确。

在真空环境中,人体血液中含有的氮气会变成气体,使体积膨胀。

如果人不穿加压气密的航天服,就会因体内外的压差悬殊而发生生命危险,②正确。

舱外宇航员体热过高的情况下,通风服和水冷服以不同的方式散发热量。

若人体产热量超过 350 大卡/小时(如在舱外活动),通风服便不能满足散热要求,这时即由水冷服降温。

①正确。

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和航天员均处于微重力环境,太空服并不能减轻失重感,④错误。

综上所述,排除B、C、D 选项。

故选A。

〖2 题详析〗地球为蓝色星球,且太空水汽杂质较少,舱外能看到悬浮在宇宙中的蔚蓝色地球,A不符合题意。

空间站所处位置,大气非常稀薄,散射作用弱,因此天空呈黑色,因此能看到无数明亮的星星,B 不符合题意。

白天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船体能够反射太阳光,因此能看到太阳照射下的明亮船体,C 不符合题意。

空间站附近大气非常稀薄,难以与流星体相互产生摩擦形成流星现象,D 符合题意。

故选D。

国庆节期间,湖北某校研学小组到学校周边的山地进行考查,在出发前他们专门学习了夏季去山区旅游的相关安全知识,并设计了登山线路。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最新一模二模试题分项汇编专题08 城市发展(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最新一模二模试题分项汇编专题08 城市发展(解析版)

专题08 城市发展(2022·四川成都·一模)城市“绿色街道”是指通过植被种植能够进行雨水收集、管理的街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图中,符合“绿色街道”理念的是()A.B.C.D.2.若该绿色街道位于成都,则其干预的主要水循环环节与功能是()A.地表径流开辟生活水源B.植物蒸腾改善空气质量C.雨水下渗减轻城市内涝D.地下径流减缓地面沉降【答案】1.B2.C【解析】1.材料中说:城市“绿色街道”是指通过植被种植能够进行雨水收集、管理的街道。

要具有收集雨水的功能。

A图中没有体现出植被种植,与材料概念不符,错误;B图中通过排水沟可把雨水收集到植被里面,是绿色街道;C为行道树,主要为分割车道和美化环境,没有明显收集雨水作用,错误;D图为景观盆栽,主要为美化环境作用,错误。

综上,选B。

2.成都降水较多,气候湿润,不需要开辟生活水源,需要防止因降水多产生的内涝,A错误C正确;绿色街道主要作用是收集、管理雨水,不是增加植物蒸腾,B错误;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过度,地下空洞有关,与地表径流关联不大,D错误。

综上,选C。

(2022·安徽马鞍山·一模)佛山首创“城市棕线”的概念。

“城市棕线”是为划定产业发展保护区,按照“保大保优、集中连片、分类分级、提高效益”的原则,保障佛山产业用地(主要包括工业用地和仓储物流用地)总规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佛山市首创“城市棕线”的概念并制定相关政策,主要目的是解决()A.产业趋同问题B.环境污染问题C.用地粗放问题D.耕地不足问题4.“城市棕线”的贯彻实施能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主要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A.技术支撑B.资金支撑C.政策支撑D.空间支撑5.以下产业中,更宜在产业发展保护区投资建设的是()A.装备制造业B.房地产业C.文化娱乐业D.金融服务业【答案】3.C4.D5.A【解析】3.城市棕线是指产业发展保护区范围界线,它规定城市棕线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发展工业和仓储物流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空间支撑,最直接的目的是保障产业发展空间,解决用地粗放问题,C正确;城市棕线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发展工业和仓储物流业,不能解决产业趋同、环境污染、耕地不足等问题,A、B、D错误。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虹吸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虹吸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虹吸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探究虹吸的原理,加深学生对压强和大气压的理解。

实验器材:长细软管、水桶、水。

实验原理:虹吸原理是利用管道内水的重力作用、大气压和水的表面张力相互作用实现的。

当管道两端处于不同高度时,管道内部分的水被重力作用向下挤压,造成局部的低压区域,大气压将会推动更高水柱滴出的水液体继续向下流动。

实验步骤:
1. 在水桶中装满水,将一端的长细软管放入水桶中;
2. 用手指捏住软管尽量密闭,将软管另一端放入水桶外的另一个容器中;
3. 松开手指,观察水的流动情况。

实验内容及观察:
1. 当软管两端高度相同时,软管两端的水面平齐,无水流出;
2. 当将软管的一端放在高处,另一端置于低处时,软管内的水开始流动,出现虹吸现象,
水开始自高处流向低处。

实验问题:
1. 软管两端高度不同时,虹吸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实验进行分析。

2. 水能够虹吸的限制条件是什么?
3. 如何改变虹吸现象的产生?
实验总结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虹吸的原理和机制,加深了对压强和大
气压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探讨了虹吸现象的限制条件和改变方法。

通过这次实验,希望
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压强和大气压的相关知识。

高中地理必修二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卷03(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卷03(含答案)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3(人教版2019)地理(考试范围:必修第二册前三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

累积频率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大B.3550-3650米的百米高程人口最为密集C.距河流8~10千米分布人口最多D.高程4500米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A.巴西高原B.非洲南部C.青藏高原D.北美大草原3.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能资源分布B.地势和坡向C.交通便捷度D.取用水方便【答案】1.B 2.C 3.D【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3550-3650 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B正确。

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错误;距河1~2km分布人口最多,c错误;高程50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小,D错误。

故选B。

2.根据该流域的海拔高度可推断为青藏高原,因为只有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达到4000米以上,故C正确,巴西高原,南非高原和北美大草原区都达不到这个高度,故ABD错。

选C。

3.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人们沿河居住,主要原因是取水方便,D正确。

水能资源分布不影响人口分布;坡向决定采光条件,对人口分布影响比较小;当地人口流动小,交通便捷度影响比较差。

ABC错误。

故选D。

“虹吸效应”是指区域的中心城市吸收了周边城市的各种资源,随着资源的聚集,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周边城市的人才会逐渐流失的现象。

“外溢效应”是指中心城市受政策影响以及过度聚集的拥挤导致其技术、人才、产业、资金等向外围地区迁移,从而促使外围城市的经济发展的现象。

下图为广东省2012-2017年户籍人口逐年净迁移人数(万人)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理解析】2021届盐城、南京高三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地理解析】2021届盐城、南京高三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6.图中甲、乙环节分别是
A.修建水库、大气降水
B.地表径流、人工降水
C.跨流域调水、水汽输送
D.开采地下水、水汽输送
7.我国在该流域实行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其原因可能是
A.全年降水量稀少
B.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C.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D.流域内各地水资源开发过度【答案】6.C 7.C
【解析】6.由图可知,该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东部城市人口密集,需水量大,为缓解用水需求,从西部易涝地区跨流域调水,故甲为跨流域调水;由图可知,乙应为水汽输送,故选C。

7.该地位于季风控制区,夏季降水量大,A错;该地位于黄淮海平原,整体水资源较为短缺,不存在明显空间差异,B错;东部城市密集,人口数量众多,水资源供需不平衡,供需矛盾突出,C对;流域内,人口数量东多西少,水资源开发需求不一致,D错。

2019年8月9日,某水手在太平洋上意外发现大片海面覆盖着浮石,形成面积超过150平方千米的“浮石筏”,仿佛一片新大陆(如图甲)。

浮石由汤加群岛一处刚喷发的海底火山的熔岩急速冷却形成,岩体多气孔且大小不一,科学家预测“浮石筏”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发生飘移,期间大量海洋生物将附着在浮石上。

读图完成8-9题。

8.图甲中出现的大片海面浮石可能是
A.玄武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
9.推测图中“浮石筏”未来漂移方向及产生的影响是。

2021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1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家住牡丹江市(45°N,130°E)的小明在网上晒出自家住宅的户型平面图和江边拍摄的日出图,并记录到该日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客厅的时间为9时40分(住宅楼前无遮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照片上遮盖的日期,可能是()A. 4月1日B. 7月1日C. 9月1日D. 11月1日2. 小明家前阳台的朝向最接近()A. 南偏东45°B. 南偏西45°C. 西偏南15°D. 正南方向3. 小明通过测量得出该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其数值约为()A. 22°B. 32°C. 45°D. 55°『答案』1. D 2. B 3. B『解析』『1题详解』根据右图中信息,当地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6时,则当地时间应为6:40,白昼时间少于12小时,为冬季,所以A、B、C错误,选D。

『2题详解』该日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客厅的时间为9时40分,则当地时间为10是20分,由此可知前阳台的朝向应该为南偏西,所以选B。

『3题详解』1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10°S左右,正午太阳高度=90°-(10°+45°)=35°,最近接35°的是B,所以选B。

河流阶地是因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和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是渭河陇西段七级河流阶地分布图(T1-T7为阶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不属于渭河河流阶地形成原因的是()A. 冰川侵蚀B. 地壳运动C. 气候变化D. 人类活动5. 有关渭河河流阶地叙述,正确的是()A. 南北侧阶地对称分布B. T7阶地形成时间最晚C. T1阶地是聚落主要分布区D. 各级阶地都分布深厚黄土『答案』4. A 5.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地貌的相关知识。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2章 课时51 城镇化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2章 课时51 城镇化

课时51城镇化1.城镇化的意义(1)概念: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主要标志: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3)意义意义表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使城乡居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速度的区别前者主要通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比重越大,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

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镇化水平变化的快慢,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镇化速度快,但城镇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2.世界城镇化进程(1)世界城镇化发展阶段阶段城镇化特点水平发展速度A :初期阶段较低较慢B :中期阶段较高推进很快C :后期阶段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2)不同类型国家城镇化进程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已变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但速度快。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问题表现环境问题当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出一定的限度,城镇环境质量就会下降,甚至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会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区域差异发展中国家:各类城镇化问题相对较多;有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畸形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发达国家:曾出现过环境污染问题,大部分得以有效解决(2)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①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可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

自然虹吸原理

自然虹吸原理

自然虹吸原理
自然虹吸原理是一种自然现象,也称为自流原理。

它是指由于高度差和重力的作用,液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动从高位流向低位。

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中。

自然虹吸原理的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需要存在一定的水位差,即高位和低位的水位要有所差异。

其次,要有一个合适的管道或渠道,以便液体能够顺畅地流动。

此外,管道的出口和入口之间的高度差也是形成自然虹吸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管道或渠道中的水位差达到一定值时,水开始流动并形成自然虹吸。

水流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加速,直到达到一定的流速和流量。

此时,管道内的压力逐渐减小,使得更多的水流被吸引进来,形成更大的流量和流速。

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水位差消失或管道受到阻碍。

高中地理《城市与乡村》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城市与乡村》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城市与乡村》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A.城市人口数量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D.特大城市数量2.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B.城市数目的多少C.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D.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A.起步早,发展慢B.出现逆城市化C.城市发展较合理D.城市化水平低4.读下图南方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5.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

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县卫生院、集贸市场的依次是A.⑤③⑥B.⑥①②C.③②④D.①④⑤6.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读图可知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所在城市的住宅、商店、工厂的地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图,分析并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历史背景不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功能B.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区影响最大C.城市中心只对商业有吸引力D.影响地租的唯一因素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8.如果由各类土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该市住宅区的最佳区位范围是()A.OA B.AB C.BC D.OB智慧城市是综合运用以物联网、云计算和公共信息平台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通过对城市信息资源的感知、挖掘、分析、共享和协同,来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智慧城市的推进将提升城市()A.服务范围B.门槛等级C.城市化水平D.服务水平10.未来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5G网络的普及B.交通网络的完善C.虚拟现实技术D.国家政策扶植11.智慧城市将()A.增加城市劳动力B.缓解城市内涝现象C.推动城乡交通建设D.促进城市精准管理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

虹吸效应是什么意思地理

虹吸效应是什么意思地理

虹吸效应是什么意思地理
一、虹吸效应的定义
虹吸效应是指液体在容器内的液面高度高于周围大气压力下的容器边缘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大气压力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上升形成虹吸管理论。

二、虹吸效应的原理
虹吸效应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大气压力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当液体进入
较细的管道时,管道内的压力下降,而管道外的大气压力比管道内的高,导致液体在管道内形成负压,使得液体被引上管道。

这就是虹吸效应的原理。

三、虹吸效应在地理上的应用
1. 古代井水抽取技术
在古代,人们就利用了虹吸效应的原理来抽取井水。

他们通过设立虹吸管,将
液体从低处抽到高处,实现了输送水的目的。

2. 管道自然通水系统
虹吸效应也被应用于城市供水系统中,一些无需外力推动的管道自然通水系统
利用虹吸效应将水从水源输送到城市中,非常方便且节约能源。

四、虹吸效应的影响
虹吸效应的产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输送液体的方式,改善了一些液体输送的
效率,也使得一些特定地理位置的液体调度更加方便快捷。

五、结论
虹吸效应在地理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
一些地理上的发展。

对于地理爱好者和相关专业人士来说,深入理解虹吸效应的原理和应用,有助于更好地探索和利用地球资源。

2025届高中地理复习第65课城市的辐射功能

2025届高中地理复习第65课城市的辐射功能

第65课城市的辐射功能课程标准以某大都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

学习目标1.通过区域图示、文字材料,认知典型大都市的位置及辐射范围。

2.结合纽约市案例,分析大都市的空间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

3.能够从人类对环境的作用的角度,认识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必备知识梳理1.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2)城市功能: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_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有_、服务、管理、_、创新等功能。

(3)城市的辐射功能①概念: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_和发展_。

②影响因素:城市的规模_及城市的功能;城市_范围。

(4)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知识链接]城市腹地城市对其外围地区具有吸引力而形成的吸引范围为城市腹地。

城市与腹地的关系是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在空间上表现为点与面的关系。

随着距离的增加,城市对周围区域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通常城市越大,腹地越广阔。

每个大城市的腹地内,又包括若干个中小城市的腹地,形成等级体系。

(5)城市体系①概念:从_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体系。

②城市体系中的城市地位2.纽约的发展3.纽约的辐射功能(1)“波士华城市带”的形成(2)纽约的辐射功能[思维拓展]城市辐射衰减原理【知识体系构建】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大都市的辐射功能1.现代大都市的辐射功能2.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拓展延伸]上海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典例][2022·广东卷]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

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

据此完成(1)~(2)题。

(1)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A.最大的是甲模式B.最大的是乙模式C.最大的是丙模式D.三种模式一样大(2)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 A.职能一致性B.区域均衡性C.空间封闭性D.等级差异性[解题能力培养]第(1)题:第(2)题:[答案](1)(2)[2024·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月考]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超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论四川盆地的“虹吸效应”

论四川盆地的“虹吸效应”
物质经 过 氧化 , 成 紫红色 的砂 岩 和页 岩 , 形 再历 经 风 巴蜀湖 逐渐 缩小 , 内沉 积物 由海 相 、 陆交 替 相变 湖 海
化 生成 紫色 土壤 , 有 “ 故 紫色 盆 地 ” “ 色 盆 地 ” 、红 之 为陆相 , 最后 演变 成盐 湖 , 后来 泥沙 掩 埋 而保 存 于地 称 。从 内质 上来 看 , 四川盆 地也 是 一个 富饶 的盆 地 。 层 之 中 , 自贡一 带 因而 成 为 著 名 的井 盐 产 地 。尤 其 中 国的四大 盆地 中 , 噶尔 盆地 一 半是 沙 漠 , 里 木 是 巫 山两侧 水系 溯源侵 蚀 , 同切 穿 巫 山 , 成举 世 准 塔 共 形 盆地全是 沙漠 , 达木 盆地 是荒 漠 , 独 四川盆 地 河 柴 唯 闻名 的长江 三峡 , 盆地 之水 从此 纳入 长江 水 系 。
摘 要 : 四川盆地 的地理位置 、 从 面积 、 气候 、 环境分布等特征上 分析 了它的特殊性 , 与地域 上的封 闭不 同的是 , 四川 盆地 曾经是 中国最早的经济 中心 , 也是 巴蜀文化的摇 篮, 具有 重要 战略 地位。 四川 盆地 的虹 吸效应表 现为三方 面: 洼 地效应将增强盆地的向心力和竞争力 , 并提 升盆地 的影响 力和 发展 力 ; 财效应 的特 点表 现 为区域人 流、 聚 物流 、 资金 流 、 息流的集聚地 ; 信 聚变效应则体现 在智慧和 财富的聚 变上。发挥 虹吸 效应的优 势 , 重点在 于抓好 西部 大开发 、 灾 后恢复重建、 统筹城 乡发展 、 成渝经济 区发展 以及扩 大内需以应对金融危机等五 个当前 的重大机 遇。
关键 词 : 地 ; 川 ; 府 之 国 ; 盆 四 天 虹吸 效 应 ; 洼地 效 应 ; 财 效 应 ; 部 大 开发 ; 渝 经 济 区发 展 聚 西 成 中 图分 类 号 : 17 F 2 文献标识码 : A D I 1 .8 3ji n 1 7 5 9 .0 0 O . 1 O : 0 36 /. s.64— 0 4 2 1. 10 5 s

虹吸原理在地理中的应用

虹吸原理在地理中的应用

虹吸原理在地理中的应用虹吸原理介绍虹吸原理是一种通过负压差来实现液体上升的物理现象。

其原理是利用液体在管道中自身的重力和大气的压强差来实现上升。

地理中的虹吸现象虹吸现象在地理学中有多种应用。

以下列举了地理学中几个常见的虹吸应用:1. 地下水的输送系统地下水的输送系统是地理学中常见的虹吸应用之一。

虹吸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的抽取和输送过程中。

通过在地下铺设管道并利用虹吸原理,可以将地下水从较低的地点输送到较高的地点。

虹吸原理在地下水输送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节省能源:利用虹吸原理可以实现地下水的自动输送,从而减少了对能源的依赖。

•降低成本:虹吸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减少运营成本。

•提高效率:虹吸系统可以更加高效地输送地下水,提高了整体的输送效率。

2. 水资源的调配虹吸原理可用于地理学中水资源的调配。

在干旱地区,可利用虹吸原理将水资源从水源地输送到用水地区。

通过建设虹吸系统,可以实现以下目标:•来源多样化:通过虹吸系统可以从不同的水源地转移水资源,使水资源更加多样化。

•解决水源短缺问题:在干旱地区,水源短缺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利用虹吸系统可以将水资源从充足的地区输送到短缺的地区,解决水源短缺问题。

3. 河流水位控制虹吸原理还可以应用于河流水位的控制。

通过建设虹吸系统,可以调整河流的水位,从而实现对河流的控制。

虹吸系统用于河流水位控制的优势包括:•高效控制:通过虹吸原理可以实现对河水的快速调整,高效地控制河流的水位。

•减少灾害风险:虹吸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河流的洪水风险,从而保护周边地区免受洪水灾害的侵害。

4. 海洋能的利用虹吸原理也可以用于地理学中海洋能的利用。

海洋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利用虹吸原理可以将海洋能转换为电能。

虹吸系统在海洋能利用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效率提升:通过虹吸原理,可以更有效地将海洋能转化为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环境友好:虹吸系统利用了海洋能,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能源利用方式。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八县一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八县一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答案】5. C6. D7. B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材料,“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向老人提供服务,未来换取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可知时间银行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即老年型的人口年龄结构),C正确;与性别结构、文化素质、人口总数无关,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志愿服务只能换取自己将来被服务的回报,不能增加志愿者的经济收益,A错误;据材料志愿者向老人提供服务,未来换取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发挥志愿者余热,但志愿者数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C错误;缓解老龄化需要更高的生育率,该模式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B错误;该模式发动志愿者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有助于减轻社会养老压力,D正确,故选D。
【点睛】人口容量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1)自然环境优劣(资源,气候,地形,耕地面积)(2)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今天地球上70多亿人口,如在原始条件下,是不可能的。(正相关)(3)地区开放程度──封闭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受到较大的限制;开放地区,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环境人口容量就会大得多。(正相关)(4)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
10.该城市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区域是( )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11.近年来,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其主要原因有( )
①郊区有丰富的工业原料②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③郊区基础设施逐渐改善④城区人口大量向郊区迁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10. C11. B
A.政府支持力度大,增加志愿者经济收益B.养老建设水平高,缓解人口老龄化

虹吸作用是什么意思地理

虹吸作用是什么意思地理

虹吸作用是什么意思地理
在地理学领域中,虹吸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它发生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导致液体在管道或管道系统中快速移动的过程。

虹吸作用的原理十分有趣,通过引入虹吸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液体在管道中的运动方式。

虹吸作用的原理
虹吸作用的原理基于液体在管道中移动时,在管道两端所受到的气压差异。

当管道中的一端液体高于另一端时,液体会受到重力作用向下移动。

在下端管道中形成负压,这个负压会吸引上端的液体,使其向下移动,形成连续的流动状态。

虹吸作用的关键在于气压差异引起的液体运动,而非外部力的作用。

虹吸作用在地理中的应用
在地理学中,虹吸作用广泛应用于水文学和液体管道工程中。

例如,虹吸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河流和湖泊之间的连通性。

当一座山脉两侧的湖泊高度不同时,虹吸作用会导致湖泊水流向气压低的一侧,使水体形成流动。

这种现象在河流中也会有所体现,尤其在陡峭地形环境下。

虹吸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虹吸作用对地理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自然界中,虹吸作用在水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水资源的流动和分布。

此外,在水力工程中,虹吸作用的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例如在抽水机、液体输送系统等领域中。

综上所述,虹吸作用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了解虹吸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液体在管道中的运动规律和地理环境中水资源的分布与流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虹吸作用的研究引发了更多关于液体运动、水文循环等方面的探讨和应用。

虹吸原理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

虹吸原理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

虹吸原理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探索虹吸原理: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1.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利用物理原理的现象和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中的虹吸现象——水往高处流
高二地理组崔俊芳
用一根粗细适当的软管,里边灌满水,堵住两端,然后使其一端插入水槽,深入到水面以下达到容器的底部,并放开堵着的一端,另一端置于水槽之外,且低于水槽内的底面。

如此,当放开这另一端的端口时,水就会源源不断地从水槽中排出来。

上述过程,水先从一边沿着弯曲的管子上升,犹如被抽吸一般,然后绕过最高点,再沿另一边的管子下降。

前后经过的路径其形如虹,故名之曰虹吸。

生活中有许多的虹吸现象比如:抽取液体时用虹吸管,当源液面高于待装容器液面时,开始仅需人工挤压吸气,至液体充满管体后再无需外力液体即可在虹吸作用下自动流向待装容器;我们用的虹吸马桶,相比较早使用的直冲式马桶,其能达到节水且冲排更干净的效果;司机用橡胶管从油桶中吸出汽油或柴油等。

地理学中的虹吸现象
1、引黄淤灌
黄河下游自河南花园口以东、山东境内是河床高出两岸的地上河,这里就有将河水引渠灌溉农田的虹吸装置。

“引黄淤灌”是针对黄河下游地上河,利用虹吸装置是将含沙量大的黄河水引入黄河堤坝后的低洼地区进行沉淀,淤积下来的泥沙使低洼地区地势抬高,解
决了洼地涝渍严重的问题,由此流出的清水用于灌溉以部分地解决农田缺水问题,它是一举多得的工程措施。

2、堰塞湖泄洪
堰塞湖是在一定的地质与地貌条件下,由于火山喷发物、滑坡体、泥石流、冰川堆积物等形成的自然堤坝横向阻塞河谷后,造成上游段壅水而形成的湖泊,随着成因的不同可分为火山堰塞湖、冰川堰塞湖等。

其中,由于地震引发河道两侧山体滑坡或崩塌、滑坡体或崩塌体落入河道形成拦水堤坝、河水聚集成湖的现象称为地震堰塞湖。

地震堰塞湖的形成需要3个基本条件:1)地震区内有河流经过;2)河道两侧有山体,河床海拔明显低于周边山体;3)由于地震产生了山体滑坡,并堵塞了河道。

据统计,造成地震堰塞湖的地震一般在4.5级以上,大多数在6级以上,最小仅4.4级,地震震级越大产生地震堰塞湖的可能性也越大。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唐家山堰塞湖是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堰塞湖。

该堰塞湖位于涧河上游,距北川县城约6公里,为汶川大地震形成的34处堰塞湖中最危险的一座。

由于地震堰塞体堵塞了正常河道的水流,使得湖区内的水位不断升高,形成水灾。

同时,一旦垮坝,湖区内水量很短时间内排出,会给河流下游造成灭顶之灾。

为此我国科研人员创造性地研发了加筋型土工膜虹吸管袋的排泄方法,虹吸管袋用加筋型土工膜与螺旋钢丝做成,如下图所示。

管内用螺旋钢丝起支撑作用, 并承受泄水时管内的负压。

管袋首、尾端封闭并设简易的拉链式开口(也可设蝴蝶阀式开口)。

中间一定部位亦设拉链式开口, 用于注水。

放置于堰塞体上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使用程序是:
1).如图将管袋置于堰体上, 首、尾部拉链式开口关闭;
2).用人工或水泵从中部开口处向管内注水, 至充满为止,并关闭该注水口;3).打开首、尾开口, 形成虹吸式排泄;
4).将湖水水面降至计划高程(但须注意水位降得太低, 即 h 值太大时, 虹吸现象就破坏了);
5).此后的河道来水仍然可以通过管袋排泄;
6).经以上排泄后, 如所剩湖水不致对下游产生威胁, 也可用爆破法将堰塞体开出通道宣泄河道来水。

虹吸现象本质涉及的是物理知识,可以应用在地理学科中。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2015年课标1文综卷中青藏铁路冻土区使用的热棒技术等。

这些地理问题的分析与解答需要地理与物理等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因此作为地理教师,首先自己应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要关注地理与别的学科的交叉点。

其次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物理等相关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要关注新闻热点,将之与生活实际地理教学相联系,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好地理,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