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表达得体(市级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市级公开课教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市级公开课教案)

语言表达得体【前课准备】阅读《核按钮》P43~44 相关“语言表达得体”的内容,达成对话单。

【学习目标】1.学习语言表达得体的技法。

2.做到遣辞用语得体。

3.能在平时生活中做到语言表达得体【教课过程】【讲堂导入】由二则小故事导入。

故事内容详见课件。

你从这二则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迪?说话时,语言得体很重要!正如——先人说:“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

良言一句三冬暖,出言无状六月寒。

” 俗话说:“语言切勿刺入骨髓,戏谑切勿中人芥蒂。

”【考点解读】“语言表达得体”是《考试说明》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表达应用”能力层级所列的一个考点。

能力层级: E 级。

“得体”指能够适合使用语言,切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命题特点】命题的语言资料常常采用切近现实生活、切近考生实质的鲜活资料,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命题形式能够是客观题也能够是主观题。

【讲堂对话】【考题回现】1.杨先生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下边是他给某有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此中有几处用语不得体,改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明天请您劳驾到府上一坐,令尊收藏的墨宝将尽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惜见教。

明早七点请您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

真挚期望您的光临!A.“府上”改为“寒家”B.“令尊”改为“鄙人”C.“抛砖引玉”改为“发布卓识”D.“恭候”改为“等候”【答案】 B(“令尊”改为“家父”,因是为自己父亲举办的书画展,不是对方父亲。

)2. 以下社交语言最为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A.一位同学在议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育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光。

”B.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希望方法不妥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良方法,获得佳绩。

”C.某报社的记者写给一位校长的条子:您来信约我光临贵校采访,我愿意。

D.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剖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不过我的浅知拙见,若有不当,敬请责备指正。

【答案】 D( A 项“略尽绵薄之力”表示全力,是谦辞,不行用于评论对方。

《语言表达之得体》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

《语言表达之得体》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

《语言表达之得体》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语言表达之得体》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1《语言表达之得体》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选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什么是得体语言,能够正确识别得体语言和不得体语言;(2) 掌握正式和非正式场合的得体语言;(3) 能够从语言运用、社交礼仪和文化认知等方面提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得体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读文本、词汇搭配、对话讨论、文化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和语言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相互理解,了解文化差异,遵循语言的规范和礼仪,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什么是得体语言2. 正式场合的得体语言3. 非正式场合的得体语言4. 语言运用中的得体表达5. 社交礼仪及文化认知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掌握得体语言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的得体语言;(3) 掌握语言运用中的得体表达。

2. 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在实际的交际场合中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得体性;(2) 如何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差异,提高文化认知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课前导入:通过反思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情况,帮助学生意识到得体语言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2. 教学过程:(1) 整合教材内容和学生互动:通过阅读材料和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了解得体语言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重要性;(2) 语言模仿实践:通过模仿范文、口头表达以及书面表达的方式,让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体验语言的得体性;(3) 文化认知拓展:通过互动游戏、文化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提高文化认知水平。

3. 教学总结:针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教学评估1. 考勤和答题:教师可以采用考勤和答题的方式,以测试学生对本课程所掌握内容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得体”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得体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目的的语言表达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得体”的定义和原则。

2. 不同场合的语言表达要求。

3. 不同对象的语言表达策略。

4. 不同目的的语言表达技巧。

5. 实际操作练习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引发学生对语言表达“得体”的思考。

2. 讲解概念:讲解语言表达“得体”的定义和原则,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的和错的。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目的的语言表达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得体语言。

4. 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模仿案例中的得体语言表达。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语言表达“得体”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在作业和练习中的语言表达是否得体,是否能够运用所学技巧。

3.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在课堂学习和实践中的进步,鼓励他们主动反思和改进。

五、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案例分析材料。

3. 实践练习题目。

4. 学生作业和练习材料。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提供各种真实或模拟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练习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得体的语言表达。

2.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对话,提高他们在特定场合下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语言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4. 反馈与激励: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积极改正错误,并在课堂上表扬使用得体语言表达的学生。

七、教学实践1.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得体语言表达的看法和经验。

2.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练习,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和帮助。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公开课定稿课件.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公开课定稿课件.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公开课定稿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九章“语言表达”,具体内容包括: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得体的语言表达、公开场合的语言表达。

详细内容涉及: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句式、语气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根据不同场合、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如何在公开场合中运用语言表达技巧,提升表达效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能够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沟通。

2. 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选择恰当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

3. 提升学生在公开场合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根据不同场合、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重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得体的语言表达、公开场合的语言表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开场合语言表达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举例说明;(2)分析得体的语言表达,展示正反例子;(3)介绍公开场合的语言表达技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高考真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4.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关于语言表达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并进行讲解。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技巧,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语言表达基本要求恰当的词语、句式、语气2. 得体的语言表达针对不同场合、对象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3. 公开场合的语言表达技巧抓住听众注意力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运用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技巧,写一段关于保护环境的演讲稿。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得体的语言表达和公开场合的语言表达技巧。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得体”在语言表达中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谦辞、敬辞、口语和书面语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得体的原则,提高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谦辞与敬辞:介绍谦辞和敬辞的定义、分类和用法。

2. 口语与书面语:分析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掌握在不同场合恰当运用。

3. 得体原则:讲解语言表达得体的原则,如礼貌、尊重、分寸等。

4. 实际演练: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得体语言。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谦辞、敬辞、口语、书面语和得体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直观感受语言表达得体的重要性。

3. 角色扮演法: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运用得体语言进行交际。

4.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谦辞和敬辞的定义、分类和用法。

2. 第二课时:分析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掌握在不同场合恰当运用。

3. 第三课时:讲解语言表达得体的原则,如礼貌、尊重、分寸等。

4.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得体语言。

5. 第五课时:角色扮演,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运用得体语言进行交际。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总结谦辞、敬辞、口语、书面语和得体原则的要点。

2. 收集生活中的得体语言实例,进行分析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角色扮演中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典型病例时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实际演练:评价学生在模拟交际中的语言表达得体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得体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

2. 案例库:收集各类典型的语言表达得体病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帽子、眼镜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角色扮演。

八、教学拓展1. 举办语言表达得体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公开课定稿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公开课定稿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 。 。
参照答案: 解题分析:语言得体是交际旳需要
,不论说什么话都要讲究一种得体,也 就是要符合作家自己旳身份、地位,平 时说话讲究敬称、谦称和避讳,一点也 不能马虎。
(1)“家父”改成“您爸爸”或“令尊”;
(2)“犬子”改成“儿子”; (3)“小有名气”改成“很有影响”; (4)“有幸”改成“应邀”。
我旳人生梦想。我是一种全方面发 展旳高中毕业生,③不论对文史哲 还是对理化生都有较广泛、较进一 步旳了解,④我尤其喜爱理科,去 年在全国高中化学联赛中,取得了 广东赛区一等奖。⑤我创作旳小说 《一次机会》、《春天旳脚步》分 别在省、市级刊物刊登。我曾参加 市中学生辩论大赛,⑥凭着敏捷旳 反应,犀利旳口才,优雅旳风度,
9、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内写上简洁得
体旳话语。
中国著名乒乓运动员孔令辉在本届世乒赛
男单半决赛中,虽经努力拼搏,但仍以3:4
旳微小差距惜败奥地利选手施拉格,请你
发一条信息鼓励他。
答:

答案:拼搏精神永远值得学习。或虽 败犹荣,胜败乃兵家常事。
10、(03全国高考)王孝椿准备6月16日在阳光饭店
为爸爸过70岁生日,想请爸爸旳老战友刘妙山夫
高考真题回忆
近几年来,语言体现得体试题在各省 市区旳高考试卷中屡次出现,并越来越紧 贴现实生活,突出语言旳实际利用。而且, 高考中出现旳有关“得体”试题,往往还 同步考察了语言体现旳简要、连贯等考点, 赋分一般6分。所以,备战“语言体现得 体”非常必要。
请看:
例题:(2023年山东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 补写恰当旳语句。要求:语意连贯,体现得体,不超出30字 。
加了市里旳现场中学生作文竞赛,取得了骄人旳
成绩,他们还将代表学校参加省里旳现场中学生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得体”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谦辞、敬辞、褒义词、贬义词等,使语言表达得体。

3. 提高学生根据不同场合、对象、目的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谦辞与敬辞:介绍谦辞与敬辞的定义,分析常见的谦辞与敬辞用法。

2. 褒义词与贬义词:解释褒义词与贬义词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

3. 语境理解: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4. 语体要求:讲解不同语体的特点,如书面语、口语等,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5. 实际操作: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引入“得体”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谦辞、敬辞、褒义词、贬义词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得体”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心得体会:收集学生的讨论心得,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

1. 教材: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教材。

2. 教辅:相关教辅资料,如练习题、案例分析等。

3. 网络资源:查找一些实际例子,用于教学导入和讲解。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语言表达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得体”的重要性。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演练:设置不同的语言表达场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改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谦辞、敬辞、褒义词、贬义词等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公开课定稿)课件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公开课定稿)课件

语言表达得体的自我评估与反思
自我评估
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进行自我评估 ,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制 定改进计划。
反思与总结
定期反思和总结自己的语言表达 经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表达方 式和技巧。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语言规范原则
使用标准的语言规范,避免使用 不规范的语言或网络语言。
注意语言的语法、拼写和标点符 号的使用,确保表达的规范性。
遵循语言的礼貌和正式程度,根 据不同的场合选择适当的表达方
式。
03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语言表达不得体的常见错误
01
02
03
04
用词不当
使用不恰当的词汇表达意思, 如使用过于专业或生僻的词汇
语言逻辑训练
通过写作、辩论等方式, 训练语言的逻辑性和条理 性,使表达更加清晰、有 条理。
语言表达得体的提高途径
观察与模仿
观察他人的语言表达方式 ,尤其是优秀表达者的表 达方式,并尝试模仿和学 习。
反馈与修正
通过他人的反馈和建议, 及时修正自己的语言表达 问题,逐步提高表达水平 。
持续练习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练习 ,才能真正提高语言表达 的得体性。
使用合适的语气和措辞
在口语表达中,应根据语境和目的选 择合适的语气和措辞,使表达更加得 体、自然。
面试中的语言表达得体
表达清晰简洁
在面试中,应尽量用简洁明了的 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避 免使用复杂的句式和生僻的词汇

态度自信得体
在面试中,应保持自信、积极的 态度,注意语言表达的礼貌和谦 逊,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格
魅力。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得体+教案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得体+教案

语言得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解决语言表达“得体”题的方法。

2、能够解决语言表达“得体”题,遣词用语得体。

3、做一个语言得体,具有良好人格的人。

【教学重点】解决语言表达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语言表达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及各类资料【教学环节】一、激趣导入虚构人物,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二、主题明确“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三、重点强化①看交际对象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说出恰当的话四高:文化程度高、职位高、地位高、年龄高讲究称谓,不能直呼其名;语气应委婉谦虚,用语上可用专业术语,可讲求文采四低:文化程度低、职位低、地位低、年龄低不宜讲求职务称谓,语气可直接客观,用语上宜平白②看交际场合场合,即交际环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有关对象身份、职业、地位、教养、性格,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等。

欢庆的场合:多说吉利话,不讲丧气话悲伤的场合:严肃、低沉、简略庄重的场合:庄重、规范、不拉家常工作的场合:准确扼要日常的场合:自然亲切,多用口语娱乐的场合:生动风趣外交的场合:不卑不亢③看语体特征口语体口语体包括日常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使用较灵活自由,在用词上多用生活化词汇,短句多,省略句多,句子结构比较松散,还可以借助面部表情和手势来表达。

书面语体书面语体适用于书面写作,使用较严谨规范。

如文艺语体:在用词上多用典雅、文言色彩重的词汇,句式多为长句,结构严密,层次清楚,具有生动性、形象性。

再比如科技语体:有专门的的科技术语,用语精确,科学性强,并常常运用长句。

广播稿必须考虑到语言表现和听觉习惯这两个因素,所以,一要追求口语化,少用书面语,要适合听觉器官的接受与感知习惯;二要少用方言和听众不熟悉的简化词或简称;三要力求字准意明,避免音近意远、音同义异;四要多用短句,突出韵律和节奏,少用长句和连续仄声字词。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第一章:得体的概念与重要性1.1 得体的定义1.2 得体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1.3 得体与礼貌、尊重的关系第二章: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2.1 礼貌用语的使用2.2 避免使用冒犯性语言2.3 恰当使用谦词和敬词2.4 适应不同语境的语言表达第三章:得体的语言表达技巧3.1 倾听与理解3.2 表达清晰、简洁3.3 注意语言的节奏和语调3.4 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第四章:得体在不同场合的语言表达4.1 正式场合的语言表达4.2 非正式场合的语言表达4.3 网络交流中的得体语言4.4 跨文化交流中的得体语言第五章:得体语言表达的实践与应用5.1 情景模拟练习5.2 案例分析与讨论5.3 自我反思与改进5.4 得体语言表达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第六章:得体语言表达的常见误区6.1 语言表达过于直接6.2 使用过度的修辞手法6.3 不恰当的谦词和敬词使用6.4 忽视语境的通用性第七章:针对不同听众的得体表达7.1 了解听众的特点和需求7.2 根据听众调整语言风格7.3 适应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听众7.4 有效沟通与说服的技巧第八章:得体语言表达的实践演练8.1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8.2 语言表达游戏的互动8.3 录像回放与自我评价8.4 集体讨论与经验分享第九章:得体语言表达的评估与提高9.1 自我评估与反思9.2 同伴评价与反馈9.3 教师评价与指导9.4 持续学习与提高的计划第十章:综合运用与拓展10.1 结合学科知识的得体表达10.2 跨文化交际中的得体语言10.3 公共演讲与辩论的得体表达10.4 实际生活中的得体语言应用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得体的概念与重要性补充和说明:得体的定义需要涵盖语言、行为、态度等多方面,强调其对个人形象和社会交往的积极影响。

重要性部分需详细说明得体在职场、学术、日常生活等场景的必要性。

二、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补充和说明:礼貌用语的种类和使用场合,冒犯性语言的例子和替代表达,谦词和敬词的适用情境,以及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调整方法。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日常用语中的谦辞敬语以及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为达到不同目的而使用的不同语言2.通过高考原题或模拟习题例析.探讨高考试题改革趋势.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教育学生使用得体的语言.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学重点】依照高考大纲的要求.指导学生复习语得体相关知识.并学会依据不同的语境恰当地表情达意【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略)二、考纲解读《考试大纲》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是“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E.即表达应用“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境包括:外部语境(场合、对象、目的、礼貌等)、和内部语境(词语的搭配、句子的结构、上下文句间的关系)语体包括: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和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三、命题前瞻在全国高考中.语言表达准确和得体是考查的热点.经常作为考查对象出现在试卷中但自从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湖南卷还没有直接考查过语者表达准确、得体。

然而,对于新课标高考.有关方面提出了灵活考查的要求,考查内容不会限定在某一个方面因此.表达准确和得体很有可能作为直接考查内容进入高考.我们不能放松警惕试题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充分体现了“语文生活化”的特点四学法导航(一)看场合.顺情合理例1:下面这句话哪里说得不得体?律师事务所里.张律师很严肃地对王先生说:“我郑重地告诉您,要他负法律责任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时他已经是大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了、”积累知识:时间(再好的话.如果说得不是时候.也同样是不得体的):地点(如公众场合、私密场合、工作场合、娱乐场合等):氛围(如正式、非正式.喜庆、哀伤,庄重、轻松等)(二)看对象.讲究分寸例2:请按照要求将“欢迎对方到时参加”这一意思分别做出恰当的表述(1)在商场的广告里:f2)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3)在给下级的书面通知里:(4)在给朋友的口头通知里:积累知识:充分考虑说话者和听话者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地位、文化程度、性格气质、爱好禁忌等。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得体”在语言表达中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表达,使语言得体的能力。

3. 通过练习和应用,提高学生的高考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得体”在语言表达中的含义和重要性。

2. 高考语言表达中常见的“得体”问题及修改方法。

3. 练习题和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得体”的含义和重要性,分析常见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语言表达中的实例,讲解修改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和应用实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得体”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讲解:分析高考语言表达中的常见问题及修改方法。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语言表达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题正确率: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应用实例:评价学生在实际语言表达中的得体程度,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得体”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高语境下运用“得体”语言表达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准备相关的教材、练习题和应用实例。

2.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辅助工具。

八、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高考语言表达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得体”的重要性。

2. 讲解:分析高考语言表达中的常见问题,讲解修改方法。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语言表达练习。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清晰、易懂。

2. 反思教学方法:检查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反思教学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语言表达得体公开课教案

语言表达得体公开课教案

语言表达得体公开课教案说话应该得体”学案研究目的】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研究要点】1.通过分析题,探讨趋势和规律。

2.根据场合、对象和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使用语言。

研究过程】一、理解教材自己阅读教材,了解以下内容:1.一个言语行为要实现其目的,还需要“得体”。

2.什么是得体?得体指言语和行为的恰如其分。

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和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通俗地说,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

3.得体的原则是什么?1) 符合社会规范的规定。

2) 符合语言规范的规定。

3) 符合情感规范的规定。

4) 符合道德规范的规定。

5) 符合文化规范的规定。

二、考点链接1.高考要求“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D)。

2.语言要运用得体。

各级各类的考试中,有关语言得体方面的试题经常出现。

这种题型也是新课程推广之后的命题方向。

3.避免误区:一般来说,语言表达得体的得分较高。

当然也有少部分考生没得满分。

语言表达得体的失分主要有以下原因:1) 用词不得体。

例如,“寒舍”“府上”“光临”等词语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对象。

2) 转述不当。

转述者的目的是实现发出信息和接受信息之间的沟通。

有的考生转述“照葫芦画瓢”,而不对原信息发出者的人称、时间、地点进行相应的变更。

3) 忽视特定用语的得体。

例如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___发表声明等必须使用书面语,使用口语就显得不庄重,有损国家形象。

4.建议:1) 多注意生活中的对话,多看一些书信、广告,体会它们用语得体的妙处。

2) 对某些谦敬词要强记,与同学多练几次,就可能掌握语言表达时如何运用敬词谦词,做到得体。

3) 对一些外交声明、外交辞令可以多加揣摩,分析说这句话时的场合、背景、双方的身份等。

三、解题指导:一) 看对象一)如果你是___所在车间的主任,就这件事情,你对___这样说:___,我知道你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但是请假不参加车间组织的业务研究会影响你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6 语言表达得体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

16 语言表达得体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

16 语言表达得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语言文字运用10 语言表达得体教学目标学会根据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场合、时间、身份、对象、目的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教学重点得体的运用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结合病句辨析,修改不得体的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一考情微观考情微观题型年份、卷别题干表述命题特点语言得体2022-2023全国卷均未考轮考点,已连续2年未考。

2021·浙江卷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①考试题型,客观题、修改题、表述题都有,往往把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综合起来考查。

②考查重点以日常应用文为表达载体,包含着对写作格式的要求。

但命题时已淡化了格式体例等因素,重在考查语言运用能力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做修改2018·全国卷Ⅱ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2018·全国卷Ⅲ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做修改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二突破导航三方法突破语言表达得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语言得体的“体”,包括语体(口语和书面语)、事体(对象、场合、目的等)、人物(尊卑、长幼、职业等),重点是分清书面语(文学类语体、实用类语体)和口语语体色彩。

一、看准对象,分清谦敬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就是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说恰当的话。

同样的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样的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重点也应不同。

有些词语具有一定的使用对象,如敬辞只能用于称呼对方,而谦辞只能用于称呼自己。

高考语言得体教案

高考语言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要得体》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

能够较好完成语言表达“得体”题,遣词用语得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授及训练,师生互动,指导学生把话说的得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做一个语言得体,具有良好人格的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做一个语言得体,具有良好人格的人。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言得体, 就是语言材料适应语言环境,该俗就俗,该文就文,该土就土,该野就野。

”——老舍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考点解读17客观题,18年语段,分值变化考查重点现多为谦敬辞的运用可能扩大范围,从更广的层面上考查题型:选择、修改、转述、对话二、怎样才能做到得体?(一)看准对象掌握分寸想想这个故事的结尾?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者过来。

”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就过去了。

秀才又问:“其价几何?”挑夫只听懂“价”这个字,就开了个价。

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结果:这回挑夫怎么也听不懂,于是挑起柴走了说写者一定要先明确交际或阅读的对象,即充分考虑对方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气质、性格、爱好甚至禁忌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示例1某高校毕业生听完著名就业辅导专家张教授的报告后,深受启发,立刻用手机给张教授发短信,希望得到帮助。

下面四条短信中用语恰当、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张教授,您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

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谅!学生××B.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

我想让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可能有些唐突,但您务必要回复我!学生××C.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

高考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人教课标版第一章:得体的定义与重要性1.1 得体的概念解释“得体”的含义,即语言表达符合语境、对象、目的和语体要求。

强调语言得体在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性。

1.2 得体的要素介绍得体的四个要素:语境、对象、目的和语体。

解释每个要素对语言得体性的影响。

第二章:语境的理解与运用2.1 语境的概念解释语境的含义,即语言表达的背景和环境。

强调理解语境对语言得体性的重要性。

2.2 语境的分类与应用介绍不同类型的语境:书面语境、口头语境、情景语境等。

举例说明如何根据不同语境进行语言表达的调整。

第三章:对象的认识与适应3.1 对象的概念解释对象的含义,即语言表达的接收者或目标。

强调考虑对象特点对语言得体性的重要性。

3.2 对象的分类与适应介绍不同类型的对象:年纪、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等。

举例说明如何根据不同对象进行语言表达的调整。

第四章:目的的明确与实现4.1 目的的概念解释目的的含义,即语言表达的目标或意图。

强调明确目的对语言得体性的重要性。

4.2 目的的明确与实现介绍不同类型的目的:信息传达、说服、赞美等。

举例说明如何根据不同目的进行语言表达的调整。

第五章:语体的掌握与运用5.1 语体的概念解释语体的含义,即语言表达的风格和体裁。

强调掌握语体对语言得体性的重要性。

5.2 语体的分类与运用介绍不同类型的语体:正式语体、非正式语体、书面语体等。

举例说明如何根据不同语体进行语言表达的调整。

第六章:得体表达的基本原则6.1 一致性原则解释一致性原则,即语言表达应保持内部逻辑和观点的一致性。

强调一致性原则在确保语言得体中的作用。

6.2 尊重性原则解释尊重性原则,即语言表达应尊重他人,避免冒犯或歧视。

强调尊重性原则在确保语言得体中的重要性。

第七章:常见错误与避坑指南7.1 常见语言错误列举和分析高考语言表达中常见的错误,如用词不当、语病等。

提供解决这些错误的方法和技巧。

7.2 避坑指南提供高考语言表达中的避坑指南,如避免使用过于生僻的词汇、避免过度夸张等。

高考语文 如何做到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高考语文 如何做到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得体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解决语言表达“得体”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解决语言表达“得体”题,遣词用语得体。

3、德育目标:做一个语言得体,具有良好人格的人。

二、教学重点:解决语言表达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解决语言表达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好话一句三冬暖。

一句熨贴得体恰到好处的话,可以化解心灵的寒霜,温暖冰冻的心灵,甚至可以化解一触即发的矛盾。

有这么一则小幽默,招聘服务生的老板,面试前来应聘的三人说:推门进屋,突然看见女顾客洗澡怎么办?甲说:对不起,小姐。

乙说:对不起,小姐,并把门关上。

丙说:对不起,先生。

把门关上。

老板录用了丙。

何故?道理很简单,在突发情况前,丙能够根据特殊情况,把话说得巧妙得体。

“对不起,先生!”可以看出丙是在装“糊涂”。

应该明白,这种“糊涂”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最聪明的体现。

丙语言表现出来的“糊涂”,传达出的信息让吃惊的女顾客感到:这个服务生高度近视,或者这个服务生太紧张了,什么也没看清。

而这种“错觉”,正是丙得体的语言造成的。

丙之举,巧妙地维护了女顾客的尊严,所以,丙才会被老板录用。

语言表达得体让你自如地应付生活,我们要去学习体味语言,尽力做到表达得恰当得体。

二)什么叫语言表达得体?得体,它的词语含义是指言语、行动等恰如其分。

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有人通俗地说,所谓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

这是很有道理的。

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表达得体。

它牵涉的问题很多,这节课仅从我们的实际出发,研究高考中有关“语言得体”问题,从近年来高考中“语言得体”的试题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一是选材上实用性强,二是测试点设置在表达方式、场合、对象、目的转换上。

下面,对此,我们看看语言表达得体应注意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表达得体
【前课准备】
阅读《核按钮》P43~44有关“语言表达得体”的内容,完成对话单。

【学习目标】
1.学习语言表达得体的技法。

2.做到遣词用语得体。

3.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语言表达得体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由二则小故事导入。

故事内容详见课件。

你从这二则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话时,语言得体很重要!
正如——
古人说:“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俗语说:“语言切勿刺入骨髓,戏谑切勿中人心病。


【考点解读】
“语言表达得体”是《考试说明》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表达应用”能力层级所列的一个考点。

能力层级:E级。

“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命题特点】
命题的语言材料往往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命题形式可以是客观题也可以是主观题。

【课堂对话】
【考题回现】
1.杨先生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下面是他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几处用语不得体,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

明早七点请您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

真诚期待您的光临!
A.“府上”改为“寒舍”B.“令尊”改为“鄙人”
C.“抛砖引玉”改为“发表高见”D.“恭候”改为“等待”
【答案】B(“令尊”改为“家父”,因是为自己父亲举办的书画展,不是对方父亲。


2.下列交际语言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A.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光。


B.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C.某报社的记者写给一位校长的便条:您来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我乐意。

D.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答案】D(A项“略尽绵薄之力” 表示尽力,是谦辞,不可用于评价对方。

B项“殷切期望”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领导对下属,用于同学之间不合适。

C项“莅临”特用于下级对上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用在此处不合适。


3.下列句中加点的惯用词语,使用错误的是()
A.给父母写信,在开头用了“父母大人膝下,敬禀者” 。

B.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后的老师写的信,最后的致敬语是:敬祝痊安。

C.有位海外游子给其祖父写的信,落款是:××顿首。

A. 膝下——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作敬辞,表示对父母的爱慕。

B. 痊安——痊愈平安。

前面常加“敬祝”,用于对病人的问候。

C. 顿首——磕头,叩头下拜。

常用于书信、名帖的结尾,表示致敬。

D. 钧裁——对上级裁决的敬称。

意思是我听您的或请您裁决(您说的一定对的意思)
故D项错误。

【命题特点】
命题的语言材料往往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命题形式可以是客观题也可以是主观题。

【技法点拨】
1.“得体”就是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应各种情境条件,要注意符合语境,掌握语言使用的分寸。

(1)用词得体
主要是用词恰当、敬谦得当。

(2)符合文体要求,符合口语、书面语语体。

如广播稿的用语听起来要明晰,通俗易懂。

(3)转述得体
转述,是对信息进行转达。

这个信息传递过程共有三方参与:发出信息者(甲),接受信息者(乙),转达信息者(丙)。

转达者的任务是甲、乙间的沟通。

要达到沟通的目的,就不能“照葫芦画瓢”,简单复述,而要在不失本意的前提下因时变化、因地变化、因人变化。

2.语言表达得体一般要求做到以下三点:
①不同语体,用语不同。

口语用词要求通俗易懂,用简短句式,避免误听的词语和太长太绕的句子;书面语要求语句要严密系统;专业语要有专业特色;文学语要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

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适应各自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要,形成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

比如文言词语典雅、简洁、庄重,在比较庄重的书面语体如公文事务语体中经常使用;方言词语、俚词俗语等,简明、通俗、易懂,在口语或书面语的文艺语体中经常使用。

又如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常常使用长句、常式句、完全句等,而口头语体、文艺语体则常常使用短句、变式句、省略句等。

例如,电影《林则徐》中写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关于严禁贩卖鸦片的命令,其中说到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

有外商问:“什么叫‘正法’?”中国官员答:“正法就是杀头。

” 这一段,林则徐说的是法令,所以用的是庄严典雅的“正法”,官员是口头对话,所以用了浅显易懂的“杀头”,和各自的语体都很协调。

②不同交际场合,用语不同。

如喜庆的场合,用语宜热情奔放或风趣诙谐;悲伤的场合,用语宜严肃低沉;庄重严肃的场合,宜用书面语等。

交际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

交际的场合各种各样,有喜庆、哀伤之分,有庄重、轻松之别,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语言表达要与环境气氛相协调。

在喜庆的场合谈令人伤感的话,在庄重的氛围中“搞笑”,都是不得体的。

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指的就是要适应不同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

例如,某饭店,老先生生日宴会。

老友热情地点歌祝贺。

掌声响过,歌声骤起,“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顿时主人容颜大变!尽管及时制止了乐曲继续演奏,但是,整个现场的气氛已十分尴尬。

哪里不得体呢?为什么呢?
点歌的朋友并非有意为之,他只注意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我心爱的歌谣......”
是他们一代人喜欢的歌,然却忽略了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最敏感的就是“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最担心的就是“末日就要来到”。

朋友忽略了歌词的内容是不适合生日宴会场合的。

③交际对象不同,用语不同。

要根据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地位、职业、性格等来选择恰当的词句,注意谦敬遣词,恰如其分。

如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

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对上级、对长者多用敬称,对自己常用谦称。

例如,(2011年·安徽卷)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

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

宛风:①
李老师:噢,宛风啊。

宛风:②
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
宛风:③
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

宛风:④
李老师:好的,再见。

【答案】①李老师,您好,我是宛风②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您,您看行吗?③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④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

老师再见!(本题主要考查简明得体,要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得体),还要注意不罗嗦(简),让听话人明白(明)。

本题材料是电话预约,在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补写内容要简洁明了,要与“李老师”的回答相吻合,话语要符合学生的身份,谦恭得体,比如开头要有问候语,通话完毕要说“再见”,称呼老师要用“您”,表达见面之意要用“拜访”等。


【巩固练习】
1:2014年北京卷: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

完成①②题。

①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
...的一句是(2分)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

(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

(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

(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 B.(乙) C.(丙) D.(丁)
②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2分)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

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答案】①C ②D
2.(2011年·湖南卷)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答案】D(根据语体,排除A、C,此处不宜用“通知”或“奉告”;比较B、D,“事务繁忙”只是不想来的一种托辞,“航班取消”是想来而无法来的实情,所以选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