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
90012015整套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a.严重
b.一般
c.轻微
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险严重度的准则:
严重程度
描述
严重
等级
损失
(万元)
停工/停产
企业形象
5.2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的识别过程
5.2.1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管理者代表要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一次涉及公司的识别过程,总经理应参与识别。
5.2.2以后每年应进行一次例行的识别和评审,以监视和评审这些因素和要求的适用性、公司对应措施的有效性及变化。
5.2.3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结果记录在《公司内外环境识别一览表》中。
5.3.3通过5.4章节的风险与机会管理要求在控制。
5.4风险和机会管理策划
5.4.1本公司的风险和机会的管理是基于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的识别结果。
5.4.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建风险识别小组,根据《公司内外环境识别一览表》、《公司相关方要求识别一览表》,来编制《风险识别清单和预防措施》。
注:公司也可以采取其它风险管理方法,如FMEA分析。
ISO9001:2015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及风险管理程序
文件阶层
□一级文件■二级文件
编制部门
文控
制定
发行受控章
审核
批准
文件修订履历
版本
修订理由与内容简述
修订日期
发行日期
1.目的
1.1识别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会影响到体系管理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并判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要求给公司带来的机会和风险。
ISO9001 2015新版全套程序文件

修 改 记 录
修改标记
处
数
修改人
日期
程
标
序
文
件
文件编号:XX -QP-01 版 本:04 页 码:共 5 页 第 2 页
题:文件和资料管理程序 b. 文件的编号 A 级文件编号方法如下: XX - QM- ××
文件的顺序号 QM:指质量手册的英文“QUALITY MANUAL”缩写 “XX”的英文缩写
程
标
序
文
件
文件编号:XX -QP-01 版 本: 04 页 码:共 5 页 第 4 页
题:文件和资料管理程序 4.2.4 文件的移交 4.2.4.1 经审核批准后的质量体系文件由编写小组或各部门负责人向文控移交。 4.2.5 文件资料的归档管理 4.2.5.1 凡经确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产品的图纸、标准及作业指导书都应有独立 的编号,同一文件由数页组成的,每页都应填写与首页相同的文件编号。 4.2.5.2 归档的文件资料必须是完整、正确的,准确反映生产、开发、管理各项活动的 真实内容和历史过程。 4.2.5.3 归档的文件资料必须做到书写用材料质地良好、字迹工整、图样清晰,能够 长期保存。 4.2.5.4 文件资料接收后,文控应及时更新纳入《文件清单》 。 4.2.5.5 登记和分类的文件资料应分别存放于相应文件柜。存入电脑及光盘的文件资 料应及时备份,并进行归档登记及标识。 4.2.5.6 文件资料的档案应保持记录与实物一致。 4.2.5.7 借阅文件资料前需填写《文件资料借阅申请表》 ,经借出部门负责人的批准。 4.2.5.8 借阅文件资料时,需在《文件资料借阅登记表》做登记。 4.2.6 文件的发放 4.2.6.1 登记后的文件和资料,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进行复印,确保在使用处可获 得适用的文件。 4.2.6.2 受控文件发放之前,需在正本(编制部门)加盖红色“受控文件正本”章, 副本(使用部门)加盖蓝色“受控文件副本”章,分发时需做登记。 4.2.6.3 文件领用人在《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上签名领取发放的文件。 4.2.6.4 公司内禁止使用盖“受控文件正本”或“受控文件副本”章的复印件或未盖 有受控状态印章的质量体系文件,一经发现由文控负责收回处理。文件使用 者应确保文件清晰/易于识别,不得随意涂、划,以防止损坏。 4.2.7 文件的更改 4.2.7.1 文件需要更改时,由经授权的人员进行。质量手册及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的更改需填写《文件修改/废止申请单》, 说明更改原因。文件更改的审核批 准应由原审批人进行,当原审批人不在职时,可由接替其岗位的人员审批。 4.2.7.2 文件更改的方法 文件更改时,在相应更改栏下方划 “—”横线,以提醒文件使用人,每改动 一处则在该页的页尾处修改记录栏内加以记录。 4.2.7.3 文件修改后应进行更换, 原版文件作废, 换发新版本文件。 文控编制并更新 《文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程序文件范本

XXXXXXXXXXX有X限公司ISO9001:2015 程序文件QMS/CX2019程序文件目录1 QMS/CX.01 文件控制程序1-2 P3-P42 QMS/CX.0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1-1 P53 QMS/CX.03 信息沟通控制程序4 QMS/CX.04 管理评审程序1-2 P6-P71-2 P8-P91-2 P10-P115 QMS/CX.05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6 QMS/CX.06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7 QMS/CX.07 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8 QMS/CX.08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9 QMS/CX.09 供方控制程序1-3 P12-P14 1-2 P15-P161-3 P17-P191-3 P20-P2210 QMS/CX.10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11 QMS/CX.11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12 QMS/CX.12 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13 QMS/CX.13 内部审核程序1-3 P23-P251-1 P271-1 P261-2 P28-P2914 QMS/CX.14 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15 QMS/CX.15 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16 QMS/CX.16 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17 QMS/CX.17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18 QMS /C X.18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1-2 P30-P311-3 P32-P34 1-1 P351-2 P36-P371-2 P38-P39a) 作业指导书:包括管理标准(各种管理制度等);工作标准(岗位责任制和任职要求等);技术标准(国家标);b) 其他质量文件:可以是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的质量计划、技术工艺文件或其他标准、规范等,文件的组成应适合于其特有的活动方式。
4.2.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a) 管理手册:如**/FSM 。
** :公司代码;FSM:管理手册代码b) 程序文件:如QMS/CX.01 A/0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程序文件汇总合集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程序文件汇总合集目录文件控制程序 (5)DL-QP401-2011 (5)1 目的 (5)2 适用范围 (5)3 职责 (5)4 工作程序 (5)4.1 文件和资料的范围 (5)4.2 文件和资料的标识 (5)4.3 文件和资料的形式 (6)4.4 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状态 (6)4.5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性文件资料的编制和审批 (6)4.6 文件和资料的归档与发放 (6)4.7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性文件和资料的更改 (7)4.8 文件的换版、作废处理 (7)4.9 文件和资料的贮存和借阅 (7)4.10 外来文件的控制 (7)4.11 涉及本程序的质量记录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
(7)5 相关文件和资料 (7)5.1 DL-QP402-2010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7)6 记录 (8)6.1 DL-QR-4.2.3-1 文件和资料控制清单 (8)6.2 DL-QR-4.2.3-2 文件和资料发放登记表 (8)6.3 DL-QR-4.2.3-3 文件修改(销毁)申请通知单 (8)6.4 DL-QR-4.2.3-4 受控文件复印、借用申请 (8)6.5 DL-QR-4.2.3-5 外部文件接收登记表 (8)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9)DL-QP402-2011 (9)2 适用范围 (9)3 职责 (9)3.1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记录管理的组织指导; (9)3.2 办公室负责质量记录的统一标识; (9)3.3各职能部门配合办公室做好质量记录的控制。
(9)4 工作程序 (9)4.1质量记录呈现的形式与控制范围 (9)4.2质量记录控制的方法和内容 (9)4.3质量记录表式的编制、审批、标识、修改、印制 (9)5 相关文件和资料 (10)5.1 DL-QP401-2011 《文件控制程序》 (10)6 记录 (10)6.1 DL-QR/4.2.4-1 质量记录控制清单 (10)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11)DL-QP601-2011 (11)1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职责 (11)4 工作程序 (11)a) 专业技术和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11)b) 相关文件(包括作业文件,如技术规范、作业指导书、规章制度等)的应用; (11)c) 相关检测装置的使用和操作技术; (11)d) 顾客合同/订单中要求提供的培训; (11)e) 应接受的其它资格考核,如特种工作资格考核等。
ISO9001 2015程序文件(全套20程序)

福建XX镍业有限公司程序文件(依据GB/T19001、GB/T24001、 GB/T28001标准要求编写)第A版(汇编)受控状态:___________持有者:___________2019年10月5日发布2019年10月6日实施福建XX镍业有限公司发布程序文件目录1. FDNY/CX-01文件控制程序2. FDNY/CX-02记录控制程序3. FDNY/CX-0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4. FDNY/CX-0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 FDNY/CX-05改进控制程序6. FDNY/CX-06管理评审控制程序7. FDNY/CX-07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8. FDNY/CX-08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9. FDNY/CX-09环境运行控制程序10. FDNY/CX-10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11. FDNY/CX-11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控制程序12. FDNY/CX-12固体废物污染管理程序13. FDNY/CX-1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14. FDNY/CX-14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15. FDNY/CX-15环境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16. FDNY/CX-16绩效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17. FDNY/CX-17环境不符合控制程序18. FDNY/CX-18职业健康安全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19. FDNY/CX-19信息交流控制程序20. FDNY/CX-20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福建XX镍业有限公司发布:2019-10-05实施:2019-10-06版本号:A文件控制程序分发号:FDNY/CX-01编制:安环部组织审核:陈庆荣批准: 项炳和1. 目的对与QES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包括外来文件进行控制,确保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为有效版本。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司QES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包括所有外来文件。
3 职责3.1 行政部负责QES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的归口管理,负责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公司、公司各部门下发的文件,政府公文的管理工作。
ISO9001-2015全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M/YS-2016质量手册按ISO9001:2015要求编制版本号: A/0受控号:2016-5-1发布 2016-5-1实施**********有限公司发布修订记录目录批准令本《质量手册》是依据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结合本公司产品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和体制实际情况,为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而编制。
本手册规定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对产品实现过程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规定了准则和方法。
本手册是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开展各项质量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法规性文件,现予以发布。
本公司全体员工务必认真学习,严格遵照执行,确保本手册得以认真有效的实施。
本手册于二○一六年五月一日起正式实施。
凡于本手册不一致的质量文件一律以本手册为准。
总经理: ***二○一六年五月一日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了便于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推行,由总经理任命***先生为本公司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和权限为:1、负责按ISO9001标准建立保持并经济有效地实施文件化质量体系,领导各职能部门开展质量活动;2、负责方针目标管理,及时向总经理汇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提供质量体系改进的依据和建议;3、负责组织贯彻实施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目标方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公司管理水平;4、领导内部质量审核活动,协调解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一致等问题;5、负责做好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数据分析的领导控制工作;6、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工作;7、负责提高公司员工文化、生活水平,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和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8、负责公司重大纠正/预防措施的审批和组织实施。
总经理:***本公司宗旨:品质稳定----我们成功的基石公司的质量方针:开拓进取,群策群力;持续精进,客户满意。
释义:1、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性是企业承诺的主题,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和顾客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
最新全套ISO9001:2015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最新全套ISO9001:2015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目录0.1章颁布令 30.2 章管理方针、目标 40.3章公司组织机构 50.4章管理职责描述 51章范围92章引用标准93章术语和定义 94章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背景环境10 4.1 公司的内外部环境104.2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104.3 管理体系范围114.4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115章领导作用135.1 领导作用与承诺135.2 管理方针145.3 岗位职责与权限146章策划 15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156.2 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176.3 变更的策划187章支持 197.1 资源197.3 意识227.4 顾客沟通/信息交流227.5 文件化信息228章运行23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23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248.3 设计与开发25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28 8.5 销售和服务提供298.6 产品放行328.7 不合格品控制/应急准备及响应32 9章绩效评价33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339.2 内部审核359.3 管理评审3510章改进 3710.1 总则3710.2 不合格与纠正措施3710.3 持续改进38附录A: 质量管理职能分配表39附录B: 环境管理职能分配表410.1章颁布令ZHLD/QEM.SC-2016《质量/环境管理手册》(以下简称管理手册)是依据ISO9001:2015和ISO14001:2015两个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经“质量/环境行政主管”审核,总经理批准,现予以颁布,于二O一六年五月十八日正式实施。
本《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是公司贯彻实施质量/环境方针、质量/环境目标,开展质量/环境策划、质量/环境管理控制的依据,是公司提供质量/环境保证和质量/环境改进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准则,其他文件不得与其相矛盾。
要求公司各部门和各类人员高度重视,严格遵照执行。
总经理:签署日期:0.2 章管理方针、目标管理方针:质量方针:以精益设计、积极创新、优质服务,不断追求质量的持续改进,向顾客与社会提供高效、节能、适用的清洁能源烘干解决方案。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1.目的为满足ISO9001-2015标准4.1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组织本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与评价,对各个部门风险的识别和管控措施进行评价;3.2.品质部:负责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风险分析;3.2.业务部:负责公司市场风险分析;3.3.制造部:负责公司产品生产过程风险、技术风险、制造过程相关的经营风险分析;3.4.财务部:负责公司财务风险分析;3.5.采购课:负责与公司产品和服务提供有关的供方的风险分析;4.内容5.相关文件:无6.相关记录:6.1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价分析表1.目的为保证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可能产生影响的相关方进行控制管理,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和环境污染的目的。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涉及相关方的所有部门。
3.职责3.1 资材部:负责对采购原材料、辅料的相关方进行评价和控制。
3.2 业务部:负责了解及组织评审客户对质量方面的要求,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反馈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3.3 行政部:负责对进入本公司的外来人员的环境管理工作和周围居民的协调管理工作,负责公司员工需求的调查和收集,以及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律法规信息的收集和评价。
3.4 品质部:负责关于客户反馈信息的处理、品质信息相关的第三方需求。
3.5.制造部:负责第三方关于安全生产、消防等需求的评审和内部评价。
负责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员工、设备供方、下游部门需求的识别和控制。
4.内容5.相关记录:5.1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1. 目的为规范本公司各项经营管理,确保整合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的同时,抓住机会,提升公司经营绩效,实现持续改进,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并为在整合管理体系中纳入、应用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021版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文件质量手册(含程序文件)

版本:B/1编号:QM-01XXX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依据:ISO9001:2015idtGB/T19001:20162021版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文件质量手册(含程序文件)编制:评审:批准:2020-12-28发布2021-1-4实施XXX有限公司发布质量手册0.1目录0.1目录0.2颁布令0.3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颁布令0.4公司组织机构图0.5质量手册使用和体系范围说明0.6引用文件、术语和缩写4组织环境组织环境及相关方控制程序NO:Q2-0015领导作用6策划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NO:Q2-002质量体系变更策划控制程序NO:Q2-0037支持基础设施控制程序NO:Q2-004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NO:Q2-005人力资源控制程序NO:Q2-006组织知识控制程序NO:Q2-007形成文件的信息控制程序NO:Q2-008质量记录控制程序NO:Q2-0098运行产品和服务要求控制程序NO:Q2-010产品应急管理控制程序NO:Q2-011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NO:Q2-012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控制程序NO:Q2-013生产过程控制程序NO:Q2-014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NO:Q2-015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控制程序NO:Q2-016产品防护控制程序NO:Q2-017产品放行控制程序NO:Q2-018不合格输出控制程序NO:Q2-0199绩效评价分析评价控制程序NO:Q2-020内部审核控制程序NO:Q2-021管理评审控制程序NO:Q2-02210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控制程序NO:Q2-0230.2颁布令本公司为建立、实施及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顾客的满意度依据ISO9001:2015和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及本公司生产的产品特点,编制了本《质量手册》,经认真审核,现予颁布实施。
本手册是公司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准则,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应认真贯彻执行手册中的各项规定,确保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ISO9001_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管理手册与程序文件)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编号:HJ-QM-2017XXX依据ISO19001:2015 idt GB/T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控制类型:文件版本: C/0受控号:持有者:发布日期: 2017 年 9 月 26 日实施日期: 2017 年 9 月 26 日质量手册目录章节号章节名称0.1 质量手册颁布令0.2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0.3 公司概况1 前言2 概述2.1 总则2.2 应用2.2.1 覆盖本公司的管理活动2.2.2 覆盖产品围2.2.3 规性引用文件2.2.4 术语和定义2.2.5 质量手册管理3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4 组织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围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1.1 总则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 方针5.2.1 制定质量方针5.2.2 沟通质量方针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1.1 总则7.1.2 人员7.1.3 基础设施7.1.4 过程运行环境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7.1.6 公司知识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7.5.1 总则7.5.2 创建和更新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7.5.4 记录控制8 运行8.1 运行策划和控制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2.1 顾客沟通8.2.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8.2.3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8.3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8.3.1 总则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1 总则8.4.2 控制类型和度程度8.4.3 外部供方的信息8.5 生产和服务提供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8.5.4 防护8.5.5 交付后的活动8.5.6 更改控制8.6 产品的放行8.7 不合格品的控制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9.1.2 顾客满意9.1.3 分析与评价9.2 部审核9.3 管理评审9.3.1 总则9.3.2 管理评审输入9.3.2 管理评审输出10 改进10.1 总则10.2 不合格与纠正措施10.3 持续改进附录:附录 A:组织图附录 B:职能分配表附录 C:部门职责和权限附录 D:工艺流程图附录 E:程序文件目录附录 F:手册修改记录0.1颁布令为进一步完善公司部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公司对外质量保证能力,遵守公司领导层要求,在原已依据ISO9001:2008 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施向ISO9001:2015版标准的转换。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全套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程序⽂件全套程序⽂件⽬录1 QMS/CX.01⽂件控制程序1-2 P3-P42 QMS/CX.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1-1 P53 QMS/CX.03信息沟通控制程序1-2 P6-P74 QMS/CX.04管理评审程序1-2 P8-P95 QMS/CX.05⼈⼒资源控制程序1-2 P10-P116 QMS/CX.06设施和⼯作环境控制程序1-3 P12-P147 QMS/CX.07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1-2 P15-P168 QMS/CX.08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1-3 P17-P199 QMS/CX.09供⽅控制程序1-3 P20-P2210 QMS/CX.10⽣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1-3 P23-P2511 QMS/CX.11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1-1 P2612 QMS/CX.12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1-1 P2713 QMS/CX.13内部审核程序1-2 P28-P2914 QMS/CX.14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1-2 P30-P3115 QMS/CX.15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1-3 P32-P3416 QMS/CX.16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1-1 P3517 QMS/CX.17不合格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1-2 P36-P3718 QMS /CX.18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1-2 P38-P39⽂件控制程序1⽬的:对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件进⾏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件为有效版本。
2范围:适⽤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件控制。
3职责:3.1管理⼿册、程序⽂件、HACCP 计划、前提⽅案由总经理批准。
3.2管理⼿册、程序⽂件、HACCP 计划、前提⽅案由管理层代表审核。
3.3操作性前提⽅案、作业指导书由部门主管审核,管理层代表批准;3.4各部门负责相关⽂件的编制、使⽤和保管,办公室负责组织对现有体系⽂件的管理。
4程序:4.1⽂件分类及保管(含各种媒体)4.1.1公司管理⼿册、程序⽂件、HACCP 计划、前提⽅案⽂件,由办公室备案保存原稿正本,复印件发⾄各部门使⽤并保存。
ISO9001:2015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全套

XXXXXXXXX技术有限公司程序文件汇编文件编号:QMS/B01-21-2018版次:A版/0编制:XXXX审批:XXXX受控状态:受控分发号:2018年1月1日发布 2018年1月1日实施文件修订履历目录公司环境分析控制程序QMS/B01-2018 1 目的为满足ISO9001-2015标准4.1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 职责3.1 行政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与评价。
3.2 技术部负责技术风险分析。
3.3 供销部负责市场风险分析。
3.4 技术部负责经营和服务质量风险分析。
3.5财务部负责财务风险分析。
4 工作程序4.1 风险识别时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4.2 参与风险管理的人员应经过行政部组织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
4.3 需考虑的风险有:4.3.1质量风险a直接质量风险: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退货、换货、修理等风险。
b间接质量风险:产品使用过程,损坏了顾客的其它财产权或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4.3.2环境风险a产品销售淡季与旺季,影响顾客的采购,也间接影响公司产品服务,考虑库存。
b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消费习惯不同。
c政策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个地方的相关政策的变动会间接的影响到企业资金融入以及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
d经济环境:利率的变动、汇率的变动、同伙膨胀或通货紧缩等。
4.3.3经营风险a原材料供应:主要包括了原材料的价格、质量和送货时间的变化、采购过程的欺诈行为,采购人员的疏忽,导致原材料数量以及质量上的不达标等。
b员工风险:采购人员、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服务管理人员,由于他们的疏忽导致的风险,以及各岗位主要人员的离职等风险。
最新全套ISO9001:2015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最新全套ISO9001:2015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精选范文及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精选应用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最新全套ISO9001:2015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目录0.1章颁布令 30.2 章管理方针、目标 40.3章公司组织机构 50.4章管理职责描述 51章范围92章引用标准93章术语和定义94章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背景环境10 4.1 公司的内外部环境104.2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10 4.3 管理体系范围114.4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115章领导作用135.1 领导作用与承诺135.2 管理方针145.3 岗位职责与权限146章策划15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15 6.2 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17 6.3 变更的策划187章支持197.1 资源197.3 意识227.4 顾客沟通/信息交流227.5 文件化信息228章运行23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23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248.3 设计与开发25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288.5 销售和服务提供298.6 产品放行328.7 不合格品控制/应急准备及响应 329章绩效评价33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339.2 内部审核359.3 管理评审3510章改进3710.1 总则3710.2 不合格与纠正措施3710.3 持续改进38附录A: 质量管理职能分配表 39附录B: 环境管理职能分配表410.1章颁布令ZHLD/QEM.SC-2016《质量/环境管理手册》(以下简称管理手册)是依据ISO9001:2015和ISO14001:2015两个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经“质量/环境行政主管”审核,总经理批准,现予以颁布,于二O一六年五月十八日正式实施。
本《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是公司贯彻实施质量/环境方针、质量/环境目标,开展质量/环境策划、质量/环境管理控制的依据,是公司提供质量/环境保证和质量/环境改进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准则,其他文件不得与其相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1.目的为满足ISO9001-2015标准4.1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组织本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与评价,对各个部门风险的识别和管控措施进行评价;3.2.品质部:负责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风险分析;3.2.业务部:负责公司市场风险分析;3.3.制造部:负责公司产品生产过程风险、技术风险、制造过程相关的经营风险分析;3.4.财务部:负责公司财务风险分析;3.5.采购课:负责与公司产品和服务提供有关的供方的风险分析;4.内容5.相关文件:无6.相关记录:6.1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价分析表1.目的为保证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可能产生影响的相关方进行控制管理,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和环境污染的目的。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涉及相关方的所有部门。
3.职责3.1 资材部:负责对采购原材料、辅料的相关方进行评价和控制。
3.2 业务部:负责了解及组织评审客户对质量方面的要求,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反馈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3.3 行政部:负责对进入本公司的外来人员的环境管理工作和周围居民的协调管理工作,负责公司员工需求的调查和收集,以及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律法规信息的收集和评价。
3.4 品质部:负责关于客户反馈信息的处理、品质信息相关的第三方需求。
3.5.制造部:负责第三方关于安全生产、消防等需求的评审和内部评价。
负责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员工、设备供方、下游部门需求的识别和控制。
4.内容5.相关记录:5.1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1. 目的为规范本公司各项经营管理,确保整合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的同时,抓住机会,提升公司经营绩效,实现持续改进,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并为在整合管理体系中纳入、应用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的策划、实施和评价。
3. 参考文件3.1《管理手册》3.2 MI.QP.S01.02《记录控制程序》4. 记录RECORDS4.1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分析及应对策划表5.定义5.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5.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5.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5.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
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
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5.5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5.6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
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5.7内部风险:企业内部形成的风险,例如战略决策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
5.8外部风险:由外部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例如政策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业务风险等。
5.9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5.10风险发生频度: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5.11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评分*风险频度评分*风险可探测性评分。
6. 职责6.1 管理者代表:负责风险和机遇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
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6.2 品质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应对策划表》。
7. 程序7.1风险和机遇的识别7.1.1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应对策划表》。
7.1.2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和机遇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和机遇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和機遇:7.1.2.1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7.1.2.2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7.1.2.3外部供方评审和外部提供过程、产品、服务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7.1.2.4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7.1.2.5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7.1.2.6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7.1.2.7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7.1.2.8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7.1.2.9环境因素的风险和机遇.7.1.2.10合规性义务的风险和机遇.7.2风险评估风险对严重度、发生频度以及可探测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
7.2.1 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7.2.1.1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
对潜在风险评估进行量化。
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危害程度,以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产生后会导致的危害:a.法律法规、产品及客户要求;b.风险发生时导致的人身伤害;c.财产损失的多少;d.是否会导致停工/停产;e. 对企业形象的损害程度。
注:在对风险进行严重程度判定时,推荐扩大分析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层面,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潜在的风险采取措施,以达到减少或部分消除风险乃至完全消除的目的。
7.2.1.2为便于识别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类:a.非常严重b.严重c.较严重d.一般e.轻微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险严重度的准则: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更高时,依据严重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
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应对策划表》中。
7.2.2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准则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频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频度定义为5级,如下所示:a.极少发生;b.很少发生;c.偶尔发生;d.有时发生;e.经常发生;通过对上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价风险发生的频度,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以其可能发生的频率进行量化确认,作为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准则:发生频度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发生频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发生较为频繁时,依据发生频率较高的因素作为风险发生度进行判定。
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发生频率后,将发生频率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应对策划表》中。
7.2.3风险可探测性评价准则风险的可探测性是指风险发生前,根据现有控制措施,能控制或减少风险出现的概率。
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可探测性定义为5级,如下所示:7.2.4 分析现有的控制措施1)针对识别出的风险严重度、发生频率和可探测性,检查是否有对应的管理措施(如:制度、规范、操作指引等);2)分析控制措施是否可以降低风险的严重度、发生频率的可能性和风险带来的影响;3)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评分*风险频度评分*风险可探测性评分4)风险等级分:5)中、高级别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或规避风险处理,低级别风险可以不处理。
7.2.5 风险应对7.2.5.1 各实施部门应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风险采取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风险的目的,风险应对的方法包括:a.风险接受;b.风险降低;c.风险规避。
对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应考虑尽可能的消除风险,在无法消除或暂无有效的方法或者采取消除风险的方法的成本高出风险存在时造成损失时,再选择采取降低风险或者风险接受的风险应对方法。
7.2.5.2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本身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
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接受风险的方法:a.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b.造成的损失较小且重复性较高的风险;c.既无有效的风险降低的措施,又无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时;d.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低于25的低风险。
7.2.5.3风险降低风险降低即采取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损坏或损失,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应制定的详细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风险降低方法:a.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b.无法消除风险或暂无有效的规避措施规避风险时;c.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为26至75之间的一般性风险。
7.2.5.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
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
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7.2.6 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风险识别和评估活动是用于识别风险并综合考虑对风险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当风险系数过高时应采取风险进行规避或者降低风险,以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或损失。
风险评估实施部门应制定详细有效的措施并予以执行,在制定措施时,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a.制定的措施应是在现有条件下可执行和可落实的;b.制定的措施应落实到个人,每个人应完成的内容应得到明确;c.管理者代表对措施的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进,并对残余风险进行确认。
7.3机遇评估机遇对重要度、发生频度以及可控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
7.3.1 机遇的重要度评价准则7.3.1.1为便于识别机遇所带来的有利程度,对机遇的重要度进行区分为以下五类:a.非常重要b.重要c.较重要d.一般重要e.轻微重要下表为依据定义的机遇的有利程度进行量化,在对机遇的重要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机遇重要度的评价准则:重要度判定过程中,当两个因素的判定其重要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重要度级别更高时,依据重要级别高的因素作为机遇重要度进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