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高一历史期中考试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西安市第一中学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一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部分(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60分)1.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 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

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A. 夏朝商朝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汉朝时期D. 唐朝时期2.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 “徐州古丰县, 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 桑麻青氛氲。

机杼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 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 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

”从该诗中你能得到关于唐代的正确认识不包括A. 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和耕畜B. 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和生活C. 生产产品主要用于市场交换D. 男耕女织, 手工业与农业结合3.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江南一带的农民, 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A. 空暇之时, 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B. 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 存点纸币 D.用彩瓷装饰房子, 用煤做饭取暖4.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孔子审定的《诗经》中有“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的词句。

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A. 均田制B. 井田制C. 土地私有制D. 公有制6.《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 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 亦无千金之家。

”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①人烟稀少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高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③④7.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 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A. 贩卖粉彩瓷器B. 到会馆停宿C. 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D. 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8.西汉初年, 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不得为官。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试题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试题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历史的题目其实还是要最多做才可以提升我们的做题能力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下高一年级,仅供阅读春季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Ⅰ、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 , 每小题 3 分 , 共计60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题卡中的表格内。

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筒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2、“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句歌词表达了广大华人热爱祖国的共同心声。

“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是在A、鸦片战争以后B、辛亥革命以后C、新文化运动以后D、新中国成立以后3、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这主要是因为A、“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D、苏联的背信弃义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这次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是A、“以阶级斗争为纲”B、重返联合国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D、实行改革开放5、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不包括A、江南制造总局B、汉阳铁厂C、天津机器制造局D、福州船政局6、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B、冲击瓦解着自然经济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7、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影响主要有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②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③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④提高了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飞梭的发明B、珍妮机的发明C、水力织布机的发明D、蒸汽机的改良9、下列不符合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概况的是A、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B、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C、宋朝时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D、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10、清朝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其影响是使中国①航海业和对外贸易遭到沉重打击②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遭到阻碍③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④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12、据美国《福布斯》杂志2008年12月报告,评选出了中国 10个变化最大的城市,其中深圳市排名第一,北京市排名第五。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高一(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高一(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高一(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由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由于()A. 农耕和畜牧业产生B. 早期城市出现C. 私有制逐渐产生D. 国家开始形成2. 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A. 农耕和畜牧经济的发展B. 各大文明早期都是小国寡民状态C. 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D. 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3. 字母文字是相对象形文字的概念,它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最初是把象形文字中简单的“字”做为“字母”再进行组合成“拼音文字”。

世界上最早的字母文字是()A. 腓尼基字母B. 希腊字母C. 阿拉马字母D. 拉丁字母4. “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

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

”这个帝国是()A. 西罗马帝国B. 拜占庭帝国C. 阿拉伯帝国D. 奥斯曼帝国5. “中古时期”是历史学名词,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它一般是指()A. 5-15世纪B. 公元前475年-1840年C. 5-19世纪D. 公元前221年-1840年6. 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①封君封臣制度②庄园制度③农奴制度④奴隶制度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7.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在这种体制下,掌握幕府实权的是()A. 天皇B. 将军C. 武士D. 僧侣8. 明朝时,朝鲜请求中国派兵赴朝作战,抗击日本侵略。

在这次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明朝大将是()A. 李舜臣B. 郑成功C. 邓世昌D. 邓子龙9.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他们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创造出的文明是()①克里特文明②玛雅文明③阿兹特克文明④印加文明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10. 因文化的差异,各地对最高统治者称呼各异。

2023年高一下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完整版(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

2023年高一下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完整版(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

选择题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即当今“规范”一词的原型及原意。

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

这说明A. 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B. 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C. 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D. 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中逐渐形成的规范观念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各行各业之中,这说明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深远,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规矩形成于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之前并不存在,并非贯通整个中国历史;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通过中西比较表明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更多体现的是理性精神,不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选择题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

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

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B. 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C.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D. 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答案】D【解析】唐朝以前,经济重心在北方,政治中心在西方、北方,所以漕运大致为东西方向,南宋朝后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而元明清都城在北京,所以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说明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是漕运方向改变的重要原因,故D正确;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及政治中心在北方才会导致漕运出现由东西向南北的变化,因此经济重心南移只是原因之一,并不全面,排除A;题中反映了漕运从东西方向转变为南北方向,由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发展为由南至北的变化,主要是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影响,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不符合史实,且无法说明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的原因,排除B;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与题中漕运出现的方向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

选择题汉代的国有土地称为“公田”,除士兵和服役农民耕种外,还假(出租、借贷)给百姓,征收一定的假税,称为“假民公田”。

2022~2023年高一下册期中考试历史考试(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

2022~2023年高一下册期中考试历史考试(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

选择题人类历史先后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

其中,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主要由于A.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需求量增加B.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C.社会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D.专门性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答案】A【解析】农业的发展,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即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故答案为A项;农业和畜牧业分工即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排除B项;剩余产品出现后,导致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排除C项;D项是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排除。

选择题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当时有一个专用词汇谓之“撤回忠诚”。

这说明当时欧洲领主和附庸关系的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带有严格等级性质C.具有双向契约特征D.属于行政管理关系【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领主可以抛弃附庸,但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说明当时欧洲领主和附庸关系的特点是具有双向契约特征,故答案为C 项;这种领主与附庸的关系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这种关系具有严格等级性质,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种关系属于行政管理关系,排除D项。

选择题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

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又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

这说明阿拉伯人A.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B.在沟通世界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C.在自然科学的成就方面影响西方D.一度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答案】A【解析】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经阿拉伯文版本保存,后又重新回到欧洲,从而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故答案为A 项;材料反映的不是贸易问题,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排除C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回到欧洲,不属于东西方文化交流范畴,排除D项。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2024年4月一、单选题 (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计60分)1.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肯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以下能反映出这一特点的是( )A.家国一体B.地方分权 C.中心集权 D.贵族政治2.《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

据此可知周颂( )A.与农业生产亲密相关 B.深受宗法观念影响C.使王权披上神奇色调D.主动宣扬礼乐文化3.司马迁评价秦朝郡县制:“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

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这说明秦朝“郡县制”()A.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 B.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制度C.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限制 D.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缘由4.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

宋代死刑案件必需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

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

这种变更反映了( )A.司法机构渐渐独立 B.专制皇权空前强化C.中心集权不断加强 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5.北宋时期的官制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重复设官(三司使、通判等)、官职分别(官员实际担当的职务与官名不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心集权 B.加强君主专制 C.分散官员权力 D.提高行政效率6.“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两句诗句描述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取代的是哪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A.郡县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有学者统计,北宋载入《宋史》的官员中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的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占57.9%。

这说明两宋时期的科举制( )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从根本上结束了贵族政治C.选拔官员更注意公允公正 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8.“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及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及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公元2世纪时,有罗马演说家说:“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

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基督教国教地位的确立B.西罗马帝国的强盛C.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D.地中海地区的统一2.“由于城邦的政治制度,这些身为公民的希腊人实际上并不需要劳作,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做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尝试。

而中国的农耕社会,就不会有如此——大群清闲的统治阶层,整日不必做其他事情,只是发展心智活动。

”材料可以用来论证A.特定的社会条件孕育了独特的精神文化B.古代希腊人比中国人更具人文情怀C.理性思考和感性尝试是民主政治的唯一标准D.小农经济阻碍了中国人的心智发展3.柏拉图在谈及雅典民主制度时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

到最后像你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

”这表明柏拉图A.认为雅典民主是暴民政治B.主张直接民主管理国家C.批判公民因信仰出卖灵魂D.抨击雅典法律形同虚设4.在古代雅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公民,才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在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A.取得行政官职的限制最终取消B.与自由民身份的区别已不复存在C.不再履行自备武装服兵役义务D.进入议事会的资历条件逐渐提高5.在古代雅典公民大会的主要议程包括对现任公职人员的考核,一个官员在一年内要经过十次这样的检查,如不合格,立即罢免。

官员任期一年,期满后希望继续任职,则需要再次经过选举。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全体公民行使城邦主权B.公民大会的权力缺乏制衡C.城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国家政策执行缺乏连续性6.“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题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题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题我们学习历史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大家来看看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下高一年级,欢迎大家来学习吧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描写的是中国人对祖先及逝去亲人的怀念、祭祀的风俗。

对祖先的祭祀体现了家族的传统,这个传统与下列制度关系密切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 “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A.都在地方推行分封制和行省制度B.都出身于农民阶级,曾是农民起义领袖C.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专制皇权D.都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军机处4.19世纪中叶,针对列强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先生愤怒地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文中的“两个强盗”和“夏宫”是指:A.英、法圆明园B.葡、西圆明园C.美、日颐和园D.俄、日紫禁城5.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6.下列事件属于中国人民群众自发抗击列强侵略的有: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②黄海海战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④义和团运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

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A.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2.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有: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夫妻恩爱,其乐融融④具有必要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陕西安塞民间剪纸河北民间剪纸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

”从材料中推断,我国古代大规模修水利应始于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4.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

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A. 新石器时代B. 商周时期C. 秦汉时期D. 魏晋南北朝时期5.20XX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的文物。

以下文物不可能在该船上发现的是A.青花瓷B.铜钱C. 白瓷D. 唐三彩6.《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7.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

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

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

据此可知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太平天国运动时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8.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①农业税相对稳定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9.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40小题,总分60分)1.(1.5分)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 站在今天, 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A.房屋建造B.谷物种植C.陶器制作D.牲畜饲养2.(1.5分)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这主要得益于(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3.(1.5分)人类最早的文明一般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

下列人类古代文明中,发源于非洲地区的是( )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D.古代黄河流域文明4.(1.5分)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盗贼的儿子永远是盗贼。

”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

这种阶级歧视最有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 )A.种姓制度B.禅让制度C.分封制D.分化制度5.(1.5分)“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B.独立自治C.人民主权D.轮番而治6.(1.5分)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格拉强调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地位。

他的学生普罗狄克思认为神是想象出来的,并把对人有用的事物视为神。

他们的观点( )A.重视人与人之间平等B.彻底否定了神灵崇拜C.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强调了“美德即知识”7.(1.5分)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

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

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历史I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西周在政治上实行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2.我国封建社会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形成于A.夏朝B.西周C.秦朝D.汉朝3.“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北宋“一切收了”的主要措施有①抽调各地精壮之士充实中央禁军②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③地方赋税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由中央掌控④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给沿岸居民带来诸多巨大灾难,为治理黄河,唐朝政府从工程决策到实施的过程应该是A.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B.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户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5.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汉至元选官标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举荐孝廉②考试成绩③门第高低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材料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A.汉高祖B.明太祖C.宋太祖D.唐太宗7.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8.康熙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局面,下列图示正确的是六部内阁内阁南书房议政处内阁军机处南书房A B C D 9.“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由材料可知,古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A.山峦、海洋B.河流、山川C.河流、森林D.山川、森林10.一位生活在伯利克里时代的32岁雅典公民可能享有的权利有①参加公民大会②参加四百人议事会,商定城邦事务③领取工资和津贴④参加陪审法庭,审理重要案件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11.《十二铜表法》第三表规定:“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和脚镣拴住,但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版)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这主要得益于(C)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C.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D.国家和文字的产生2.伴随亚历山大武力东征,建立了许多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新城,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就是那时兴建的。

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也来到西亚、埃及等地,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A )A.促进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B.主要通过战争的方式来完成C.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立D.推动了古希腊文化的繁荣3.公元11—12世纪,伦巴第城市联盟、巴黎及法国北部城镇以多种方式取得自治权。

伦巴第城镇在自选的执政官带领下与腓特烈一世进行斗争,并于1100年左右,摆脱主教,获得了自由。

1183年,腓特烈一世承认了它们的自治权,只保留名义上的领主关系。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市民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B.法国国王为加强王权,打击封建领主,给予城市自治权C.领主为发展庄园经济和促进大学的发展,给予城市自治D.城市居民取得自治需要反抗基督教征收什一税4.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

”由此可知( D )A.阿拉伯帝国信奉基督教B.阿拉伯人依靠武力扩张C.苏丹是军队和宗教的主宰D.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5.在公元1500年前的几个世纪中,非洲大陆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

公元1500年以后,世界的其他部分在发展方面超越了非洲。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 D )A.非洲普遍存在地域性闭塞的状态B.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C.地理环境决定非洲发展D.非洲内部的发展和破坏性的外部联系6.为纪念航海王子亨利逝世 500 周年,葡萄牙在里斯本海旁的广场上建立了萄萄牙海洋发现纪念碑,纪念碑外形如同一艘展开巨帆的船只,碑上刻有亨利及其它 80 位水手的雕像,船头站立者即为亨利,气势不凡,已成为葡萄牙的象征。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1.“它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A.大运河B.郑国渠C.都江堰D.赵州桥2.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l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

均田制的目的是A.抑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3.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4. 下面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区的郡县增置A.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B.江西受隋末战乱影响最大C.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南方D.福建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5.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6.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7.唐朝长安城内宣阳坊里开设有彩缬铺,延寿坊里有金银珠宝店,丰邑坊有出租丧葬用具的店铺。

这表明当时A.宅第逾制现象明显 B.市民的商业观念发生了改立C.坊市分离制度难以维持 D.工商业者与政府的矛盾比较突出8.唐宋之际,城市商业、手工业者职业分工更加细化,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游手、闲汉、乞丐等无业人员活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2023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

2023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

选择题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上能超过古代中国人。

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A. 商周时期B. 秦汉时期C. 隋唐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原始社会末期,中国出现青铜器,在商周时期,青铜文明达到了鼎盛时代,A正确。

春秋战国以后,铁器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取代了青铜的地位,BCD错误。

选择题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A.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B.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 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答案】B【解析】这两幅图片分别是耕耘和纺织,体现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模式。

故答案为B项。

图片信息没有涉及商品经济,排除A项;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项;为了糊口生存,农业者和手工业者辛苦劳作,排除D项。

选择题瓷器在英文单词中是CHINA。

古代中国瓷器制造领先世界,被誉为“瓷器大国”。

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和非洲,A选项符合题意。

宋朝、明朝和清朝与材料无关,BCD选项排除。

选择题电视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

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用新情境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

明清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故选D。

选择题下列宋代四大商业名镇,后来以“瓷都”著名于世的是A. 佛山镇B. 汉口镇C. 景德镇D. 朱仙镇【答案】C【解析】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景德镇瓷器享誉全世界,历史上是官窑之地。

故答案为C项。

佛山镇、汉口镇、朱仙镇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商业名镇,但不是以出产瓷器著名,排除A、B、D项。

高一下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下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下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题共30小题,60分。

1.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氾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氾胜之书》,南北朝人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的《农书》(今山东东平人),加上明代上海人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C)A.山东发达文化的影响B.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C.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D.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2.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B)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B.‚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C.‚废井田,开阡陌‛D.‚相地而衰征,履亩而税‛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春秋战国时期,牛耕逐渐普及全国B.古代劳动者服事徭役修建了许多公共工程,主要有: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国防工程、宫室工程等C.西汉时期,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法‛,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地区D.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用于灌溉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最主要条件是(C)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C.商品生产的发展D.政府实行闭关政策5.下列关于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表述正确的是(A)A.西周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可以看到流通骨币和铜币的情形B.汉代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实价C.南北朝时期的市,已经突破了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D.唐代,‚夜市‛作为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也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6.请将以下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作出正确的排列(B)①二牛抬杠②水排③‚巧儿‛④郑国渠⑤水转翻车⑥灌钢法A.②①④③⑤⑥ B. ④①②⑥③⑤ C. ④②①③⑥⑤ D. ③④②①⑥⑤7. 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凡臵产业,自当田地为主‛的现象,产生的最突出的后果是(C)A.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B.农民购买力低,缩小商品销售市场C.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生产D.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自由劳动力缺乏8.(B)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1. 古代西亚的一块石碑上雕刻有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穿长褶裙,孔武有力。

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个人正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而在古代埃及的那尔迈调色板中,也有类似的那尔迈头戴王冠,在鹰神荷鲁斯帮助下击打敌人的场景。

这反映了()A.文化遗存印证古代的文明时代B.两处文明均为政教合一的国家C.早期文明发展的血与残酷性D.农耕文明具有区域性扩张潜力2. 古希腊神话传说,希腊南部的米诺斯王国中突然出现了一头怪牛,搅扰得国家不得安宁;于是国王建造了一座迷宫困住怪牛,国家又恢复了平静。

神话终究是神话,可是近代有考古学家坚信米诺斯王国的存在,他在对克里特岛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巨大的宫殿遗址。

这说明()A.古希腊文明属于农耕文化B.神话是对真实历史的记录C.古希腊的考古依赖和神话传说D.考古印证神话中的真实成分3. 古代文明在扩展中形成了跨洲际的帝国,下图所示帝国()A.首次将西亚、北非文明统一起来B.奴隶起义频发导致帝国走向覆灭C.继承了西亚地区的基本政治制度D.欧亚传统商路保持长期贸易联系4. 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当时有一个专用词汇谓之“撤回忠诚”。

这说明当时欧洲领主和附庸关系的特点()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带有严格等级性质C.具有双向契约特征D.渐与封土密切关联5. 下图是印度电影《流浪者》的剧照,男主人公即使向神像哭诉现实的不公也无济于事。

电影中一句“法官的儿子还是法官,小偷的儿子还是小偷”的台词增加了影片的悲剧色彩。

上述情节所依托的印度文化现象是()A.佛教对种姓制度的冲击B.种姓制度下的职业世袭C.法律对社会道德的规范D.婆罗门教与种姓的关联6. 有学者认为:不同地区各自“发明”了农业;考古证据也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期中考试高一历史(必修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白居易在诗中曾写道:“……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这主要反映了此时A. 农村祥和富足的生活B. 农民不承担国家赋役C. “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D. 农村中没有商业活动2.杜甫在他的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你认为诗中描写的应是()A.白瓷B.青瓷C.青花瓷D.彩瓷3. 《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此段话表明作者A. 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B. 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C. 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D. 提倡工商皆本4.著名学者余秋雨把中国古代的一个水利工程视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因为“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

”这个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漕渠C.白渠D.龙首渠5.请欣赏下列手工精品图片,从中找出最能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一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 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这说明了①唐朝时的市有时间限制②唐朝时市坊分立③唐朝时对市有一定的管理限制④唐朝时期商业繁荣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D. ②④7.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

”这个记载反映的实质是A. 当地人口严重不足B. 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 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D. 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8. 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①农业税相对稳定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9.以下哪些说法符合明清经济的特征①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②实行闭关锁国③有传统的专卖制度④资本主义产生并缓慢发展()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下列相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准确的有()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B.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废除了这个政策C.战国时期首倡这个政策D.在封建社会早期发挥了积极作用11.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以前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

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A. 给土著人带去人文主义思想B. 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 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D. 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12.17世纪时最有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位于()A.伦敦B.巴黎C.纽约D.阿姆斯特丹13.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国家……,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

”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A. 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破坏性的B. 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C. 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D. 殖民国家的经济掠夺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14. 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A. “光荣革命”成功B. 君主立宪制完善C. 日不落帝国建立D. 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15.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实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①珍妮纺纱机②蒸汽机③电灯④汽车A.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时间茶叶生丝鸦片战争前 5 000(年平均值) 5 000(年平均值)1846年7 010 13 2201850年8 919 23 0401854年14 122 62 896A. 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C. 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D.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7.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A. 增强封建统治力量B. 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C. 抑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 引进近代科学技术18.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洋务派的哪一活动符合上述思想()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成立三支海军C.创办轮船招商局D.创办福州船政局19.我国民族资本主义最早产生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这客观上反映出()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B.外资和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D.受西方入侵早,自然经济解体水准较快20.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主要客观条件是()A.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的鼓舞C.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D.张謇等实业家的推动21. 李福明办有一个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北京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面粉厂也被迫停业,这件事表明A. 清朝是一个没有法律的政权 B. 外国资本主义防碍民族工业发展C. 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D. 封建势力严重防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2. 南洋兄弟香烟公司广告(见右图),广告词为:“同胞注意:君用一份国货,即为国家挽回一份外溢之权利。

明乎此者,请吸南洋公司各种国货香烟。

”由此反映①是“异味争尝”的近代饮食文化的反映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③说明资本家为获取利润实行欺骗宣传④民族烟草公司的开办一定水准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23. 通过右图能够得到的信息是①对国情理解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②以高指标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③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④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24.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而“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 450万千克。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大跃进运动C. 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5. 江泽民同志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讲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从这里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这段话中的“这里”是指A. 安徽省凤阳小岗村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D. 中共十二大26.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B.个体手工业联合在集体合作社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27.下列各项中,属于主观愿望超越了客观经济条件的是()A.农村土地改革运动B.过渡时期总路线C.“大跃进”D.“一五计划”的实施28.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合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2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1962年和“文革”中的1973年,国民经济都出现了明显的恢复与发展,其相同原因在于()A.中共八大提出了准确的方针B.国内动乱局面基本结束C.党内反革命集团被粉碎D.纠正“左”倾错误30.《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C.促动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满分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31.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8分)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为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其词曰:“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

”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

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维艰能够体味。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

见近代中国铁路的修筑一览表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个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在铁路兴建之初遇到什么情况?(3分)从材料二看,1898年后铁路修建出现了什么新特点?(3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铁路的兴建与营运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

(6分)(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理解。

(6分)32、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在临时政府《告各友邦书》中说:“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

”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

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协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请回答:(1)材料一中能够看出乾隆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6分)(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3分)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政策? (3分)(3)结合材料三分析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目的,(6分)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中华民国的对外政策有何本质区别? (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31.答案要点:(1)(6分)①刘铭传与李鸿章兴建铁路的主张遭到落后势力的强烈反对;(3分)②帝国主义投资兴建铁路;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铁路的建筑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