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近代建筑历史中的西方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青岛市内的街区建设不仅是建筑风格欧式化,建设的内容中也是本着服务于欧洲人的 目的而创立。随着欧洲人数量增加的同时,到19]0年前后,青岛城市街道旁已出现了教 堂、咖啡厅、酒吧、弹子房、西药房和经营西餐的饭店等大量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社会 内容,原本并非这儿传统固有的东西经欧洲人的手在经营着。

这些来自西方社会的所谓“文明”,除包容它的建筑依其繁琐的装饰线条,特有的拱 券形式与这儿曾旧有的街市面貌格格不入外,其内部经营的内容与原中国人传统的社会 生活方式亦是差异极大。特别是至1910年德国人在青岛取消华欧人分区居住的规定后, 许多原本位于欧洲人街区的社会内容也随之开始接纳那些攀附“洋风、洋气”的达官贵 人和豪绅商贾,具有西方文化色彩的社会内容渐渐在扩散、渗透、漫延。同时,这种渗透 与漫延开始跨出欧洲人街区,悄悄涌向青岛城市的其它区域,影响着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建筑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始终无法离开其建造时期的社会背景,它是对社会的写实与 升华,随着社会内容的演变,青岛城市街道旁的大小建筑均开始被西方文化的装饰手法 影响和包围着。这其中虽然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处在德国人的统治下,建筑的修造与管
■’
国正处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时期。当时的西方国家做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代表,其浮华、
虚荣的外表正影响着东方的中国,而且青岛做为经受过德、日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占领的
城市已经饱受了西方文化的渲染,大街小巷旁矗立的建筑也成为西方文化的缩影,所以
当时的青岛自然成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继续传播并极宣被接受的重要区域。 当时青岛由于步入中等城市规模,这期间建设的许多内容主要是对原有社会网络的 补充和完善,大量公共及市政建筑在加紧建设,影剧院、运动场、水族馆、博物馆、图 书馆、礼堂等设施开始出现,由于这期间在青岛进行创造的除少数德、俄、日等国建筑 师外,极为活跃的国人设计作品也大多是出自留洋学习归来的受过西方建筑教育的建筑 师之手。所以这时期青岛城市建筑依然是在填充着大量的西方文化,只是这种文化的传 播方式已羼夹着国人的手笔,由国人自己在沿着西方建筑文化的思路行进。
理受欧洲人牵制,但社会生活内容的影响与变化亦是建筑形式改变的另一重要因素。 进入日本统治时期,城市中扩充了许多医院、学校和商场,这些建设内容多为公共 建筑。虽然日本是处在亚洲的东方国家,但具有超强模仿能力和对新技术、新材料接受 与使用能力的日本建筑师,对于随后创造的建筑依然是沿着德国人的足迹在行进,而且 医院、学校的建筑布局也都是按西方教会影响下已形成的模式修筑。可以说是西方文化 指导着日本建筑师在青岛大地进行着创造,而且这种创造中还留有许多欧洲当时新技术、 新材料的影子。这个时期的建设有别于德占时期的建筑式样,但因为仍然具有很强的西 方文化踪迹,所以建筑风格依然以欧式为主调。 北洋政府以及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后,虽然城市处于国人手中,但因步入30年代的中
处处炫耀着西方的建筑文化。这一切标志着西方文化在青岛的弥漫已经拉开帷幕。 二、西方文化指导下创作的规划图纸对原有中国民众的居住模式形成冲 击,在相互扭合中使青岛市区内出了独特的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一一“里”


由于德国人在建造青岛城市初期,曾在城市南部靠近海岸的地带划定为欧洲人区, 限定“此界线内不准起盏华人居住房屋,仅容西人雇用各人及常佣在内限收居住。”(德 国于1900年6月14日所颁布的《治理青岛鲍岛东西镇章程总则》中第十条),为了将划 定的欧洲人界区内原有的中国人外迁,德国人当时曾指定让华人迁至新市区的东北和西 部两侧,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台东镇、台西镇的地方。 基于对中国人进行严格管理的目的,当时在这些地方曾规划出道路网极为密集的街
坊,建筑仅限在这些街坊内.由于街坊过小再加之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居住形式的影响,
使得沿街坊建造的中国人大院修成了一种以二层为主且围合成内天井状的院落式建筑, 建筑一般一层临街设店铺,二层供居住。院落内~般各设一处集中的“水龙头”和厕所,
通过骑廊式过道由道路进入院内(图2)。 这种建筑模式是西方文化中竖向划分的商住~体的楼房格局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 住宅相扭合后出现的产物,是一种典型的中西合壁,亦是西方文化对中国原有生活模式 冲击后的具体体现。由于建筑的修造受德国人划定的道路街坊所限,也可以说是受西方 规划思想的驱使,无法再形成行列式窄胡同状的仅为南开门式中国院落,但中国人又深 受世代流传的院落观念指使,最终将这儿的建筑搞成了此般模样。 这种被局限在各个街坊内的内天井式建筑由于受居住形式的制约,每栋建筑随之由 这座楼房内居住的民众(一般约10至20户人家)相互一起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居住空 间和新型的邻里关系,这种即为单栋又似裙联的建筑,在青岛城市历史上被称为“里”。 由于在以后的生活延续中,不管是日本统治,还是国民党管辖,青岛城市中因西方文化 的影响所致,中国居民渐渐接受了此种模式,再加上西方建筑文化的笼盖和渗透,所以
青岛近代建筑历史中的西方文化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规划局 宋连成 李爱华
青岛市第三建筑设计院
提要:在青岛城市近代建筑历史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建筑风格方
● 面,还对城市的社会网络、结构形态都产生着作用。本文通过四个方面论述了西方 文化在青岛城市中的渗透和影响,以求对青岛的城市历史研究做更进一步的探索。
三、具有浓重西方文化色彩的建筑,它的形成过程伴着社会生活网络变化, 既是一种改变中国旧有街区景观的过程,同时亦是扩充新社会内容的过程。
青岛城市中的近代建筑,按其形成的过程,依历史背景划分主要有三个阶段,即德 国人、日本人和国民政府不同统治的三个时期。 这三个时期是青岛城市形成的主要阶段,因为到日本人二次占领青岛时的1938年底, 城市人13已达45万人,城市规模和结构形态已基本形成。在这三个不同时期中,德国人
一、来自西方的建筑文化理念指导着城市从建设初始即自根本上改变了这 里原有的社会生活网络。
青岛地区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始自德国侵占后,当时为将青岛建成德帝国主义在亚洲 的军事基地以及掠夺中国资源的桥头堡,所以初启设想是将这建成一处商埠和军事要塞, 二者并重的城市。由于《胶澳租借条约》上签订租借期99年,如此漫长的时间促使德国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流许多是伴着不平等条约和炮舰而首先开始 的。这其中,青岛城市近代建筑史形成的足迹就具有非常显著的代表性。 青岛城市开埠于1897年,因“巨野教案”而引发的“胶澳租界条约”使青岛沦为德 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德国人在其长达17年的统治中,完全按欧州市镇的建造模式,修筑 了一座典型西方建筑文化理念的城市。 随后而来的日本人于1914年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从德国手中抢夺了青岛,使城市

纵观青岛的近代建筑历史,西方文化不仅影响着整个城市的风貌,而且还影响着当
地民众的社会生活网络,同时这种变化还是不断填充新社会内容的过程。许多新内容增 加的同时甚至冲淡或改变了当地民众原有的生活习性。
四、贯穿于城市近代建筑历史中的西方文化,其表现形式亦是处于不断发 展变化的过程,而且同时带来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改变着城市的外部形象。 青岛的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由于被过多的西方建筑文化的符号笼罩,所以常被世
再次沦陷,但紧随其后的建设依然按德国人的规划设想,只是建筑风格已开始发生变化,
不过大量“集仿主义”的作品使街景中仍呈显着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子。 1922年至1937年间,虽然青岛经历了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前后15年的统治,城市 处在国人的管辖之中,可当时的中国建筑师在青岛留下的作品,大多都是出自一些早期 留学海外归来的“洋学生”之手,建筑的风格和式样中的西方文化情趣非但没减,相反 却愈演愈烈。 从1937年日本人二次占领青岛至1945年国民党军队伴随美军入驻,直至1945年6 月青岛解放,这段时期因战火弥漫,硝烟不散,所以青岛城市中没有进行真正有序的大 规模建设,建筑文化也就变的非常苍白和暗淡。 从贯穿这条青岛城市近代发展的脉络可以清楚看到,青岛近代建筑历史的踪迹,其 实是一条典型的西方文化渗透路线,这段时期形成的建筑不论是出自德国人、日本人还

此类建筑在青岛市区内越来越多的兴起。据资料记载,青岛曾散布在市内各区域的“里” 至建国时有400余处。这些“里”构成了青岛城市的重要组成内容,也为城市建筑历史 叙写了难忘的一章。时至今日,老青岛人的记忆里还会常常闪现出“和平里、新华里、 平康里……”等许许多多熟悉的名字。这些带有浓郁西方文化影子的东西,不仅在建筑 形式上,而且在市民社会生活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里”作为中国四台院与欧式建筑相结合的一种产物,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片土地上 居民原有独门独院的生活方式,改变了邻居间通过一条狭长胡同后进行交往的IEl有模式。 “里”的出现,将原本极为陌生的人家联系在一个空间下,将方整规矩的内庭院变成“里” 内各户人家相互交流的大客厅。青岛人旧有的生活网络、社会网络,从此开始悄悄改变了。
人将这里的建设自开始就制定了详细的规射设想,但这个设想的指导思想是在这儿建设 一处宜于欧洲人居住生活的场所。 这一点从1897年德国内发行的《胶卅1年鉴》创刊上可清楚得到答案。上面有这样一 段记载:“面对胶州湾的地区,可能只建些必不可少的设施,因为这个地区没有东西能挡住 冬季来自东北和西北的寒风,而且夏季也没有来自南面和东南面的海风,不适于欧洲人生 活。居住区、商业区只能布置于面对青岛湾丘陵地带的南侧。因此,就在这里规划各类建 筑围绕青岛村成组布置。”对此己非常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德国人建城的指导思想是宜于欧洲人生活。 所以,此后随之而来的建筑创作活动完全按欧洲西方文化进行渲染也正是基于这种原因。 西方文化在青岛大地上出现的最初表现形式,除了早期个别完全欧洲风格的建筑单 体外(如胶海关大楼、德华银行),具有晟重要影响力的是德国人于1900年推出的青岛 总体规划(圈1)。

是中国人的手笔,图纸上都深深印含着西方文化的影子,只不过德占期的建筑形式是德
国人强加在这块土地上,随后日本人亦是伴着“和洋风”的笔融创作着建筑,而再后出 自国人手中的建筑图则完全是“西洋教育成果”的一种具体反映。历史背景不同,建筑 形成原因各异,但西方建筑文化却在青岛上空缭绕不散。 下面可以从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一下青岛近代建筑历史中的西方文化的渗透过程和带 来的影响。


这是针对青岛地区所做的第一张规划图,然而表现的方式以及规划中所反映的建城
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大相径庭,与《周礼・考工记》的设计思路更是相差甚远。这张 规划图结合现状的自然地形,将城市设计为背山面海的开放型格局,而且道路网顺应自
然地势布局成赦射状、自由式和棋盘式相互扭合的形式,淡化了中国古都大邑中道路网
初始的青岛城市规划图,根本不顾及这片土地上原有的中国民众那世代形成的居住网络。
可以说,当这片土地失去那种归中国人管辖的权力时。也就是这里失去民族特点之日, 建筑艺术不再是土生土长的,这里的建筑已不再表达居住生活在这里的人民那份曾有过的 相互依恋之情,当地人们已开始失去那种对自我创造的建筑艺术加以欣赏的快乐。甚至连 许多在德占前已形成的集市、商街也被这张规划图掩盖,随后按此规划的建设创造更是在
人简单称为“这是一座德国风格的城市”。但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后,这座具有欧洲建筑 文化风采的城市,实际其在经过漫长发展过程同时,城市中的建筑从形式到式样都曾发 生过较大的变化。走过了一段不断变革和技术、材料更新的全过程。 自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起,城市的建筑风格发生转变,大量的西方建筑文化符号流 入青岛,一时间“古典复兴”、“巴洛克”、“洛克克”、“新艺术运动”等风格流派伴着各 种“柱式”和“券拱”,几乎是一夜间涌来。 这些早期的建筑受当时欧洲流行的建筑风格影响,强调装饰、讲究尺度,式样纷杂、 特色迥异,但因同为西方建筑文化情调,相互间虽有变化,但共同点很多,特别是受当 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建筑的屋面一般采用红瓦坡屋顶形式,为了满足外墙上凹凸复杂的 装饰变化,所以墙体均做的很厚,除为了满足隔热保温和承重的基本需求外,在材料使 用上非常浪费。再加上凝重的花岗石镶嵌,伴着德国建筑生硬严肃的面孔,这时期的建 筑大都给人一种沉稳、凝重、典雅的感觉。 因为早期的建筑~般注重环境,讲究庭院效果,所以在绿化的映衫下,使城市景观 中留存着亲切感,而且空地大,绿树多,亦使得空间舒展,并不压抑。康有为先生曾这
的“经纬”关系。结合道路网布局,在不规则的交叉口处放置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建筑, 形成了街道对景,还刨造了街心花园,一切显得顺畅且有序。 这种模式展现了西方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先入为主的姿态,造成了青岛城市中道路方 向感极不明显的今天这种状况,也强有力地向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进行着冲击。这种建 城思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世代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青岛人那些留传许久且已形成模式的旧 生活网络。往日的青岛村,那古朴而自然形成的彳亍行列列状青瓦石墙则显得与新规划毫 不协调,况且规划中将青岛村、会全村等诸多村落已列入了搬迁的计划中,此亦说明这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