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第一章名词解释:古文经,今文经,汉学,微言大义第二章名词解释:经世致用,《海国图志》,魏源,常州学派问答:1、清知识分子的基本状况1、知识分子人数多,出路少,前途渺茫,科举的名额一直保持不变,但是读书人的数量增加将近10倍。

2、大部分知识分子没有理想,士风不振,惟利是图。

3、知识分子对现状不满意。

2、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改良思想(1)开始系统了解西方社会情况。

(2)提出以夷治夷的外交思想。

(3)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利用外国之间矛盾而购买其军械,如大炮、洋枪,依此改进中国国防。

(4)主张发展海外贸易。

3、魏源“以经术为治术”思想(1)对正统学术的批评(包括宋学,汉学和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佛教)(2)通经致用,恢复原儒经典的社会政治作用(3)编撰《皇朝经世文编》,宣传其通经致用的思想(4)提出“史学经世”,道光二十二年(1842)完成了《圣武记》,叙述了清初到道光年间的军事历史及军事制度。

4、《海国图志》及其学习西方的思想(1)、提出一套对外战争的方法:(2)、提出以夷治夷的外交思想(3)提出师夷制夷的主张(4)对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介绍第三章5、《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1)经济思想: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财产平均分配。

(2)政治、军事方面:实行军政合一的政治体制(3)文化教育方面:独尊上帝,实行宗教教育。

6、《资政新篇》思想内容(1)政治思想。

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禁朋党,办报纸,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

建立监察制度。

(开明君主政治)(2)经济思想。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体系。

奖励技术发明,实行专利制度。

发展交通运输业,修筑道路,制造火车轮船。

兴办邮政;鼓励民间开矿、兴办企业;创立银行和发行纸币。

(3)社会文化思想。

主张关闭寺庙道观,反对传统迷信,提倡崇信上帝教;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革除溺婴、吸食鸦片、妇女缠足等陋习,禁止买卖人口和使用奴婢。

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第一章一:解释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怀。

二:龚自珍如何揭示清末衰世的?第一,对封建“末世”的揭露和批判第二,揭露封建官僚的昏庸腐朽第三,抨击了清代的汉学、宋学以及腐败的科举制度。

第四,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三:试述龚自珍的改制思想在三大领域是如何进行的?第一,在经济上,针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力图调整封建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缓和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

第二,在政治上,主张限制封建君主的权力,加重内外大臣的权力,并改变君臣相见的礼仪。

加重大臣的权力;改善君臣关系;改变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

第三,在思想文化上,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强调学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主张学术为政治服务。

四:林则徐民惟邦本的思想包含哪些内容?1、相信“民心可用”:注重水师训练和招募水勇作为辅助力量外,还鼓励人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

(“由民间自行团练以保村庄,或由府县雇觅壮丁以资捍卫”。

)多次发出告示悬赏,奖励人民群众勇敢杀敌。

(号召沿海居民“群相集议,购买器械,聚合丁壮,以便自卫。

如见夷人上岸滋事,一切民人各准开枪阻止”。

)2、主张“藏富于民”:“国计与民生实相维系,朝廷之度支积蓄无一不出于民,故下恤民生正所以上筹国计,所谓民惟邦本也。

”3、改革措施财政方面,他主张由官局先铸银钱,在民间流通使用;主张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允许华人出国经商,与洋商争利;漕运方面,提出“官督帮收”等办法以革除积弊外,又提出利用商人的“沙船”雇佣沿海渔民运送漕粮,使官运与商运并行;开发矿务方面,林则徐上奏建议允许商民开发矿山,以便“裕国足民”。

五:解释师夷长技以制夷: 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来打败外国侵略者。

“师夷”是手段,“制夷”是目的。

六:简述魏源的人才思想A.强调人才的重要性B.人才的标准第一,必须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要能愤恨外国侵略者,忧国忧民。

初中政治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政治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政治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汇总中国近现代史是初中政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以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点汇总。

1. 清朝末年的社会背景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封建主义的严重剥削、农民起义的频繁发生等。

这种动荡的社会背景为中国近代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而辛亥革命也成为了中国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3.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思想解放运动,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启蒙。

在这一运动中,学生与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抗议日本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和中国政府的软弱无能。

4.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国共合作是指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共同抗击北洋政府统治的过程中建立的合作关系。

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结果,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武装起义,在中国取得了重大胜利,建立了初步的统一政权。

5.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进行抵抗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成为二战东方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牺牲精神在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6.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新中国的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如土地改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7.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进行的一次重要改革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打开了大门。

8. 香港、澳门的回归与台湾问题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政府对这些地区的主权恢复。

而台湾问题则一直是中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致力于实现祖国统一的目标。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第一专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2、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A. 小农经济B. 商品经济C. 市场经济D. 个体经济3、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 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4、以下哪个条约是日本帝国主义强行割占了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5、以下哪个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A、赔款B、把持中国海关C、制造舆论D、进行宗教宣传6、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7、()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A、梁启超B、严复C、孙中山D、毛泽东8、以下哪个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工厂()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望厦条约》D、《马关条约》9、以下哪个措施是外国资本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A、阻碍民族工业发展B、在中国设立银行C、控制交通D、实行商品倾斜10、()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11、()翻译了《天演论》一书。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严复12、()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前线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A、冯子才B、邓延桢C、林则徐D、李鸿章13、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取得驻兵权的条约是()A、马关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14、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是()A、林则徐B、道光帝C、关天培D、琦善15、在中国最早设立租界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16、西方列强勒索赔款最多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17、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在下列哪件事后达到高潮。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综合版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综合版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一、名词解释1、小国寡民: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他所认为的理想社会,具有以下特征:①国家的规模狭小,人口稀少。

②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③在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里,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生活十分满足。

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

老子的政治理想在本质上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是相违背的,他否定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实际上是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不符合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实事。

但是在另一面,老子倒退的历史观具有强烈的社会批评精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天命不常: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是不固定的,并不是永远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

(在周公看来,不勤政事,无政德,对民统治残暴,而失去天下是上天对商朝的惩罚,转而将天命保佑明德慎罚,怀保小民的周王朝。

周灭商,取决于天命。

周公的天命不常的思想,第一次在理论上对于朝代更替的社会事实所作的解释,对于强化周王朝的政治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3、至德之世(庄子至德之世):庄子把自己的理想中的社会称为“至德之世”或者“无何有之乡”。

“至德”实际上也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体现,至德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

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实际上也是以自然为原则的,在庄子看来,整个世界原初的混沌状态是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境界。

人与自然一体,依赖自然而存在,人与人没有任何的交往,即把原始、蒙昧、与自然为一的状态作为理想社会。

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与老子的思想方式基本一致。

庄子否定有史以来人类一切文明的价值,其结果,庄子的政治思想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相违背。

4、兼爱:墨子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因此他把兼爱看做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要取消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使人与人之前的感情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制约,达到视别人的国家如自己的国家、视别人的家如自己的家、视别人的父亲如自己的父亲的境界。

(完整word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复习题

(完整word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复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篇)复习绪论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近现代史的三条主线: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以及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扩大国际参与,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通过社会革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3、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并在这个过程中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怎样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是“辉煌的历史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开辟新纪元、走上新道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的历史.从1949年到今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由此看来,新中国建立以来是“辉煌的历史进程”.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遭到破坏,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激化,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中国发生和发展起来。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考点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考点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考题填空:1’^10 单选:1’^20 名词:3’^5 简答::5’^5 论述::15’^2一、名词:(2-3行定性)3’^51.林则徐:P112.《海国图志》:P173.中体西用:P574.《民报》:P1145.人权派:P2606.“通三统”:P777.新文化运动:P1648.《中华民国宪法》:P3719.《论人民民主专政》:P37610.洋务思潮:P4611.《三原》:P2512.师复主义:P141/P14613.问题与主义之争:P20214.《劝学篇》:P5815.三民主义:P115/P23016.国家主义派:P208二、简答::5’^51.简述康有为《大同书》的主要内容P802.列举人权派的主要成员并阐述其政治主张(两次)P2603.简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政治主张P3514.简述《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P30-325.列举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并陈述其革新主张:P62-726.简述国家主义派的政治主张P2107.简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P291/P3028.简评康有为的《大同书》P809.简述改组派的主要政治主张P25410.简述中国法西斯主义产生的背景:P31111.简析中国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P29712.简析康有为政治思想中的局限性P7813.简述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的基本观点P27114.解释戴季陶主义并阐述基本的政治主张P235-236三、论述::15’^21.结合史实,述评洋务派与洋务思想。

P46-612.--------------------洪秀全的皇权主义思想。

P27-303.--------------------孙中山的民主主义思想P1184.--------------------章太炎的政治思想:P1215.--------------------蒋介石及其法西斯主义P315-3276.--------------------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P376。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第一章晚清地主阶级革新派的社会改革思想第一节清王朝的没落与经世致用之学的兴起一、清王朝的没落与资本主义的入侵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

它政治上,吏治腐败,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经济上,土地兼并之风与日俱增,嘉庆年间,江浙一带的良田,十之七八为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所有。

道光当政之后,此风有增无减。

军事上,武备废弛,军队腐朽。

在思想文化方面,嘉庆、道光年间,继续厉行康乾时代就实行的文化专制政策;在对外关系上,顽固坚持闭关自守的政策,其要害是害怕人民与外国的接触会危及其统治。

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使国内的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秘密结社遍及各省,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迅速发展。

英国是当时世界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它的巨大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对外输出的欲望,驱使资产阶级不断地去寻求与扩大新的原料产地和新的商品市场。

同时,近代大工业的发展,势必使其陷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势必加剧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和冲突。

资产阶级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为了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危机,加紧对外扩张、侵略。

鸦片贸易与鸦片战争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首先以罪恶的鸦片输出作为工具。

由于鸦片烟毒的泛滥,走私盛行,使得本来就已经腐败的清王朝统治机器更加败坏。

鸦片大量输入中国造成的另一个直接恶果,就是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银价飞涨。

清王朝迫于其统治的存亡所系,在人民群众强烈要求禁烟的压力下,被迫实行禁烟。

英国政府于1840年6月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

战后签定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二、经世致用之学的兴起鸦片战争之后,一部分封建士大夫在社会危机和民族危亡的刺激下,开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现实,寻求挽救封建末世厄运和御侮强国的途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主张务实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经世致用”之学逐渐兴起。

清王朝利用历代汉族统治阶级思想家的遗产实行专制主义统治清王朝大力尊崇儒学,倡导尊孔读经,把程朱理学定为统治思想。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AL—2)导言一、政治思想释义1、政治的三层含义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B、政治的基本内容是处理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的表现形式C、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2、思想,指观念、主张和理论形态3、政治思想最集中地反映社会政治斗争,它是历史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一定阶级或集团对国家政权的态度二、近现代政治思想研究的内容与对象1、内容围绕一个中心——中国往何处去,提出不同的求国、治国方案2、1840年到1949年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各个阶级的国家理论、治国方案、政治观点与主张、各种社会思潮与影响,从而揭示中国近现代思想的特点与规律3、近现代思想史的主要特点A、内容上的复杂多元性B、思想发展的快速多变性C、思想体系兼容性D、思想方法的应用性三、近现代思想史的主要特点1、内容上的复杂多元性2、思想发展的快速多变性3、思想体系兼容性4、思想方法的应用性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思想界一、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1、儒家思想认为,在基本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个人道德修养是建筑理想生活与政治的基础,个人道德是为构建理想社会而奋斗,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合乎伦理原则的社会秩序2、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即将天人格化,并提出性三品说,初步完成了儒学适应君权与封建等级制的理论体系3、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受到挑战,玄学兴起,佛学传入4、唐朝儒释道开始合流5、在两宋时期,在二程、周敦颐、朱熹的努力下,三脚三成合流,提出了天理君权论,即认为世界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形而上的理,世间的一切都是这个理的投影;认为理有对立性,即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对立面,但对立并不并立,因此要求人存天理去人欲;强调修身养性二、经世致用之学的兴起1、经的本义是指永恒不变的道理,后来成为古代典籍的代称,对经的研究称为经学,后因孔子对经学的贡献很大,因此又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典籍的统称2、不同时期经的内容A、西汉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B、东汉的七经——诗、书、礼、易、春秋、孝经、论语C、唐朝的九经——诗、书、易、仪礼、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D、宋朝的十三经——诗、书、易、仪礼、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尔雅、论语、孟子3、中国学术发展的七个阶段A、先秦诸子百家B、两汉的儒学C、魏晋的玄学D、南北朝隋唐的佛学E、宋明的理学F、清朝的汉学G、现在的新学4、清朝学术转向的标志——提出批评弊政,改革现状,反对妥协,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思想一、改革派的形成1、阶级斗争的加深是促使改革派形成的客观条件2、清王朝日益腐朽的统治是其形成的直接原因3、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进一步壮大了改革派的队伍二、改革派的政治主张1、批评封建弊政,要求进行改革,其代表人物是龚自珍,他主张重人才,变科考,重臣威2、抵御外来侵略,反对妥协投降,其代表人物是林则徐,他主张严禁鸦片,团结御侮,抗俄守边3、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魏源三、改革派的评价以及历史地位1、与顽固派的比较A、对西方的认识上,二者都比较模糊,但改革派头脑清醒,开眼看世界,虚心向西方学习B、在禁烟与抗战上,改革派态度坚决,措施得当C、在对待人民的立场上,虽然二者都是统治集团,但改革派却认为民为国之根本,民心可用,可利用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D、在国内政治主张上,抨击弊政,揭露危机,要求改革2、评价A、首开风气,打破了万马齐喑的政治局面B、思想启蒙,唤起觉醒,放眼看世界C、掀开近现代民族革命的序幕,部分反映了近代历史的主题3、历史地位A、爱国主义的思想家B、地主阶级的补天派C、学习西方的首创者D、近代史上第一批民族英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思想一、洪秀全对基督教的利用与改造1、利用一神教打击中国的多神理论,同时树立自己的形象2、一切人类都是平等的3、天堂改为地上天国的思想4、洪秀全对此的作用A、利用宗教的形式掩护自己,蒙蔽敌人B、利用宗教教义发动组织群众C、利用宗教的戒律仪式以严格纪律,增强内部的凝聚力D、对现实的抗议二、拜上帝教的局限1、一神论的教义的排他性违背了中国民众传统文化的心理习惯,不利于内部统一,也不利于团结更广泛的阶层加入反清行列2、宣传上帝的至高无上、全知全能的主宰性,抹杀人的作用,这既束缚了人积极性,又使其领导人思想僵化,无所作为3、神学具有虚伪性,它成为领导集团争权的合法外衣4、神学具有虚伪性,它只许诺美好的未来,但却无法解决人世间现实的矛盾三、《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A、1853年颁布,其核心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a、土地国有,平分土地b、建立圣库制c、实行乡官制d、提出男女平等B、革命性a、是历代农民运动发展的历史产物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c、向农民展示了美好的未来,鼓舞了农民的斗志,具有极大的号召力C、落后性a、主观空想性b、生产与分配的脱节c、理论与实际的脱节d、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2、《资政新篇》A、无土地问题的主张,不适合农民的口味B、因天平天国后期内部离心倾向严重,因而在实践中难以贯彻C、太平天国后期战事频繁,无暇顾及D、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四、思想评价——发生于中国社会的转型期,既有以往农民的共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洋务派的政治思想一、洋务派的形成1、洋务,亦称夷务,初指禁烟、海防等,后指对外事物以及从外洋来的事物,由夷转洋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2、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官僚所进行的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方面的活动,其性质属于地主阶级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3、洋务派的简况A、新兴地主阶级当权派的一部分——辛酉政变,湘淮两系a、湘淮讲经世致用b、大多出身中小地主家庭,有抱负,了解民间疾苦c、来自阶级斗争比较激烈地区,非常精明能干d、敏感性,对政治嗅觉将e、大多靠办团练起家B、镇压农民革命的产物C、也是西方列强政策变化的产物,清政府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农民军,中外“和好而形成的二、洋务派的主张与评价1、自强、求富主张。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期末提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期末提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1.经世致用之学(填空、选择P3)4.中国无政府主义(填空、选择P130)6.三民主义(填空、选择P225)2.《资政新篇》(名词、简答P36)1859年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

它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主张发展近代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思想文化上主张破除陈规陋习,开办学校、医院和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外交上,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严禁鸦片输入。

《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系统的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但由于缺少施行的多种条件而没有能够实行。

5.“联省自治”思潮(名词P214)“联省自治”思潮是2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时中国国内的一些地方军阀和以胡适、章太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了“省自治”、“联省自治”的主张。

其基本内容是:首先实行省自治,由各省自定宪法并依省宪法组织省政府,然后由各自治省选派代表,组成联省会议,制定莲省宪法以使中国成为统一的联邦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作为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它曾在反对封建专制方面起过一定的作用。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后,联省自治的主张遂不了了之。

7.科玄论战(名词P179)1923年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玄学派”同以丁文江、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科学派”展开了“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历史上称之为“科玄论战”,亦称“人生观论战”。

玄学派公开否认科学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宣扬“自由意志”;科学派认为人生观离不开科学。

双方论战的焦点主要是由科学还是玄学来解决人生观问题。

科玄论战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东西方文化的问题,实际上是唯心主义阵营中的一场混战。

中国共产党人陈独秀、瞿秋白等也著文参加争论,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剖析了这场论战的实质,澄清了思想界的混乱局面,宣传了科学的人生观理论。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一、经世致用1、【兴起的背景】①清朝的没落和鸦片战争,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动荡,中国的阶级结构和社会的主要矛盾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除了原有的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又增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鸦片战争是剧烈的社会变动,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引起中国社会思潮的变化。

一部分封建士大夫在社会危机和民族危亡的刺激下,开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现实,寻求挽救封建末世厄运和御辱强国的途径。

③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主张务实和解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经世致用”学说逐渐兴起。

2、【兴起】①“经世致用”之学是作为清朝统治者所推崇的儒学、程朱理学的对立面兴起的。

②“经世致用”之学的兴起,是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思潮变相的主要标志。

③其代表人物: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部分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勇敢的举起了“经世致用”的旗帜,向占据统治地位的汉学和理学发起挑战。

代表思想: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主要的主张:他们提出,应当注意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治学的目的是“经世致用”,还揭露清王朝的腐败,提出变更法度,实行社会改革的主张。

他们还主张抵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反对闭关锁国,主张学习西方技术。

二、龚自珍的更法改制主张1、【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

后人将其著作编纂为《龚定庵文集》《龚自珍全集》2、【龚自珍的思想】:一是对清王朝面临“末世”的揭露和批判;二是提出了更法、改制的社会改革思想。

①对封建“末世”的揭露和批判龚自珍大胆的指出,当时的社会已是“日之将夕”的衰世。

龚自珍对清朝吏治的腐败和黑暗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认为以皇权为绝对权威的封建专制制度,必然滋生腐败的、麻木不仁的官僚制度。

他对并没有停留在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揭露和抨击上,他认为造成封建官僚制度腐败的原因在于帝王专权和僵化的科举取士制度。

龚自珍从封建末世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中,预感到社会动荡和变乱为期不远了。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重点整理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重点整理

1小国寡民:指国家的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人们在及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停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足,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2仁、礼学说:在孔子的思想学说中,仁与礼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仁是优良的道德品质,而遵守礼的规范则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在人的社会行动方面的表现,所以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如果没有仁的品质,也就不可能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范。

3独尊儒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

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4天命不常:所谓天命,既上天受命之意。

商代的统治者认为自己的权力来自天帝,并且认为商网朝的统治是受上天保佑的,当人类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才希冀获得人类社会以外某种事物的保佑,商王朝的统治者崇信天帝,实际上是商代思想文化不很发达的表现。

周人对于天命的认识,却较之商代后期的天帝观念前进了一大步。

这主要表现为周公的“天命不常”的思想。

5性善论: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6性恶论:中国古代的一种人性论。

与“性善论”相对。

由荀子提出。

认为人的本性为恶,其善是由于人为。

由此作为其礼法兼治政治主张的理论根据。

但又强调环境和教育对改变习性的作用。

7居安思危:贞观集团的成员们原本是隋朝的臣民,他们目睹了隋王朝灭亡,还参加了推翻隋政权的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事实引起了李世民君臣的反思,以隋亡为鉴成为他们思考治国方略的一个起点。

隋朝灭亡的原因有:①奢侈无度②杜绝言路③用人不贤,小人掌权。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资料1、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历史背景,社会作用,发展规律,思想联系,价值取向,历史局限等问题。

(P2)2、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思想形成期,思想发展期。

思想完善期,思想反思期,思想转型期,思想变革期。

(P6~~P9)3、中国早期国家明显带有的几方面特征:部落征服特征;土地公有特征;君主专制特征;4、西周时期专制国家的重要支柱:宗法制度,井田制度,分封制度。

(P33~p34)5、东周时期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以公元前435年“三家灭智伯而有其地”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比较合理。

6、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战争,变法和百家争鸣。

7、商代的王权至上思想的基础是对商代的先公先王的崇拜。

周公“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惟命不于常(P40~ P41)周公天命不常的思想是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第一次在理论上对于朝代更替的社会事实所做的解释。

二.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三.敬天保民:敬从天命,怀保小民便成为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9、孔子的“六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10、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是:仁与礼11、孔子德治主张主要内容:第一,礼治与正民。

孔子认为,礼是国家的大节,为了求得国家的安定,应该全面恢复礼制,以此实现稳定的政治秩序。

第二,举贤才。

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有效的治理国家,关键是否选拔、任用那些德才兼备的人。

第三,实行平均主义政策。

孔子认为,对于专制国家来说,财富寡少并不足以为患,而财富不均确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第四,愚民政策。

12、孟子人性论的局限:第一,孟子的性善论完全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

第二,人性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自然属性。

第三,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抽象的人性。

(孟子用抽象的人性代替具体的人性,抹杀了人在人性上的差别,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人性)13、孟子认为的君、臣、国三者之间的关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复习要点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复习要点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复习要点一、总体思路向西方学习1、发展主线与传统思想相结合形成中国式的社会思想与社会之间相结合地主阶级革新派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2、具体过程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知识分子变法维新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主要类型1、人物:生卒、性别、年代、职位、主要事迹、主要思想、评价(地位)2、派别:活动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要措施、评价3、著作:背景、主要内容、评价4、思想名称:背景、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评价三、纲要1、按类别:(1)人物:龚自珍、魏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章太炎、(2)派别: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天义派、新世纪派、国家主义派、第三党、国民党改组派、人权派;(3)著作:《天朝田亩制度》;(4)思想:联省自治、“好政府”主义。

2、按思想史发展过程(1)地主阶级革新派:龚自珍、魏源(2)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3)地主阶级洋务派:李鸿章(4)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知识分子变法维新:康有为、梁启超(5)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革命理论: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孙中山、章太炎、天义派、新世纪派、国家主义派、联省自治、“好政府”主义、第三党、国民党改组派、人权派;(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

(不考)四、具体知识点1、龚自珍:(1)人物生平:龚自珍(197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师从今文经学家刘逢禄学习《公羊春秋》,其微言大义成为龚自珍表达自己的社会改革思想的手段;(2)主要思想:A.社会批判思想a.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b.对黑暗社会的政治批判;c.对封建土地兼并的揭露;d.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B.社会经济改革思想a.主张在全国农村建立一种基于封建宗法的经济结构,以此调节土地的占有,克服“大不相齐”的矛盾;b.“驱民于南亩”的重农思想;c.“宜并杜绝呢羽之至”等“不急之物”的外贸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史重点

中国政治思想史重点

中国政治思想史重点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 小国寡民。

2 兼爱。

3 仁礼学说。

4 独尊儒术。

5 天命不常。

6 道统论。

7 性善论。

8 性恶论。

9 至德之世。

10 居安思危。

11 法、术、势。

12 天人不相干预论。

第二部分:包括简答、分析说明、论述。

1 为什么说性善论和性恶论是殊途同归的?
2 叙述慎到关于君主巩固权势的思想。

3 叙述董仲舒的经、权、更化思想。

4 叙述唐太宗依法治国的思想。

5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6 法家学派有何特点?
7 鲍敬元无君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 叙述秦始皇的尊君思想。

9 叙述周公慎用刑罚的思想。

10 孔子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 唐太宗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2 韩非子关于术的定义是什么?
13 贞观统治集团关于重贤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4 试论述庄子的社会批判精神(思想)。

15 试论述并评价孔子的人生哲学。

(克己忍让、反省修身)
16 试论述商鞅关于法律的作用、法治的原则的理论并作简要评价。

(三点)
17 试论述黄宗羲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的思想。

通史资料3中国近现代史政治经济文化思想

通史资料3中国近现代史政治经济文化思想
高考目标:
一、政治史(必修一)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打击了本国____统治和外来侵略。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没有农民参与的革命是不能成功的。
局限:1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2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3阶级思想的局限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________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_________。
政治:中国人民同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________运动爆发,___________登上政治舞台;_________诞生,国共合作建立___________,开展________革命,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意义: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2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3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开始。
二、世界意义:1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大大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2中国革命的胜利,丰富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解放斗争的经验,增强了亚、非、拉美各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信心。
3.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①先天的不利条件:没有资本原始积累,资金准备不足;缺乏科技支持,技术准备不足;欠缺技术人才,人才准备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思想准备不足。②面临三大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封建专制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③缺乏安定的环境。近代中国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龚自珍的时政品评与政治批判
龚自珍对‚衰世‛的官僚体制及其运作进行了 客观分析,批评了循资用人的官僚体制,抨击 了科举制度,腐朽黑暗的司法制度,官场中丑 恶的士林风气,重点批评了封建官僚制度。 政治批判,深刻地揭露了君主专制主义政治的 ‚吃人‛本质,是中国近代反君主专制主义的 理论先驱。皇上对丞相如犬马,皇权羁縻约束 对嘉庆及道光两朝的政治腐败及人才匮乏状况 痛心疾首,指出了朝廷内外及社会各领域的 ‚无才‛境况。无才相,无才农,无才工,无 才商,无才偷。
(1735-1796)
法国大革命
法国于1789 年爆发的资产 阶级革命,建 立了资产阶级 政权,为资本 主义的发展开 辟了广阔的前 景。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 总体情 处于封建社会晚期, 况 危机四伏 经 济 具 体 政 表 治 现 军 事 世界(英国) 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完成工业革命, 生产力水平最高 确立了先进的 资本主义制度
其三,国外学术界对于中国的近、现代 区分时有歧义和误解。比如,过去近代 和现代在中国的划分是以‚五四‛运动 为界的,即割裂救亡图强这个社会共同 主题的延续性。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就其内涵延续到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二、主要线索特征
新旧民主革命两个阶段,社会政治思潮为 主干,近现代
为救亡图存——探索国家出路
古代是封闭、稳定的封建结构。大一统, 孔孟之道,程朱理学。 近代西方思想的入侵,被动的,对抗, 认识,接受,学习。 爱国主义是近代各阶层的共性,但不同 的阶层解释不同。 社会症结的认识,两大主题的认识经历 了一个过程。
对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
五四运动前后不同特征: 前80年,反资本、帝国主义为主线探索 出路,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追求及 破灭。应对西方:固守、学习、改良、 革命、图强。 后30年,深层次的的横向的比较,选择 了科学社会主义救中国。 40年代形成了三种建国主张。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讲义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讲义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讲义前言部分:(一)绪言近现代的界定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线索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内涵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学科性质及地位传统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主题和特征中国社会的根本出路(1)近现代的界定近现代的界定以五四运动为界标,划分近代史和现代史。

社会性质、基本矛盾、革命任务相同。

社会性质“双半”性质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基本矛盾对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主对内: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2)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线索思潮:是某一历史时期席卷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具有普遍性的思想倾向。

(时间性)(阶级性)(持续性)梁启超: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时代之要求者也。

一种思想学说在异域发生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程度,取决于如下条件:1.该学说自身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普遍意义。

2.该学说满足文化传播所涉国家社会需要程度。

3.这种学说和它所传播地方的学术文化传统是否具有一致性或相近性。

(3)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社会意识的三个层次社会心理:最低层次自发性不系统性社会存在的直接感性反应社会思潮社会意识形态:高层水平理论性系统性抽象性是专门努力自觉加工的创造性结果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各阶级和政治集团的国家观——对国家政权的主张国家观的基本内容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国家观的核心内容政治权力问题国家观静态?动态?各个历史阶段的思想家、政治家,关于国家的各种学说、流派作一动态考察。

(4)政治思想史的内涵关于国家政权与阶级关系的理论关于社会设想的种种理论思想家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治国方略和政策民主与法律思想政治文化(5)政治思想史的学科性质及地位横跨历史学、政治学两个领域,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多门学科。

在思想史领域最具权威性,制约、影响甚至决定其它思想史的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君主专制君权神授民本思想大同理想夷夏之辩民本思想:①本固邦宁,民为邦本②为立君为民③民贵君轻(4)爱民富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思想史1、解释“经世致用”。

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怀。

2、龚自珍是如何揭露清末的“衰世”的?(1)对封建“末世”的揭露和批判(2)揭露封建官僚的腐败堕落(3)抨击了清代的汉学、宋学以及腐败的科举制度。

(4)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

3、试述龚自珍的改制思想在三大领域是如何进行的。

第一,在经济上,针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力图调整封建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缓和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

《农宗》里提出按宗法家族授田的土地分配办法:第二,在政治上,主张限制封建君主的权力,加重内外大臣的权力,并改变君臣相见的礼仪。

加重大臣的权力;改善君臣关系;改变君臣礼仪;改变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第三,在思想文化上,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强调学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主张学术为政治服务。

4、林则徐“民惟邦本”的思想包含哪些内容?(1)相信“民心可用,民力可恃”。

注重水师训练和招募水勇作为辅助力量外,还鼓励人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

多次发出告示悬赏,奖励人民群众勇敢杀敌。

(2)重视人民生计,主张“藏富于民”。

财政方面,他主张由官局先铸银钱,在民间流通使用;主张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允许华人出国经商,与洋商争利;漕运方面,提出“官督帮收”等办法以革除积弊外,又提出利用商人的“沙船”雇佣沿海渔民运送漕粮,使官运与商运并行;开发矿务方面,林则徐上奏建议允许商民开发矿山,以便“裕国足民”5、解释“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来打败外国侵略者。

“师夷”是手段,“制夷”是目的。

途径:设立译馆,专译西书。

聘请西方技师。

内容:军事技术。

生产技术。

6、简述魏源的人才思想。

1、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人与法的比较:人与才的比较:人与武器的比较:2、人才的标准:第一,必须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要能愤恨外国侵略者,忧国忧民。

第二,必须掌握先进的军事技术,要能适应反侵略战争的需要。

第三,必须具有求“实”的精神,勇于参加实践。

3、发现人才的方法:第一,必须要有爱才、求才的满腔热情。

第二,要善于广开言路。

第三,要有用人的胆识,知人善任。

7、如何评价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思想1.简述洪秀全的平等思想。

1、从宗教的角度阐述自己的平均平等思想2、提出争取经济、民族和男女平等的思想3、在国家间的关系上,也坚持平等的原则2.简述《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

1、规定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2、规定了农民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平等权利3、规定了农民政权的组成3.试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客观的评价。

积极性:1、平均财富的改革方案,表达了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是对地主所有制的大胆否定。

2、乡官制的推行对于巩固太平天国的政权,对于保护农民利益,动员农民参加地方政权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局限性:1、《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理想国难以实现。

2、《天朝田亩制度》要求消灭一切私有制,平分所有人的财产,这必然引起部分人的不满,失去他们的支持。

4.《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应该怎样评价它?内容:1、政治方面:(1)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和建设地方政权(2)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国家(3)主张以法制国2、经济方面:(1)主张“兴宝藏”,鼓励民间开矿设厂。

(2)主张“兴器皿技艺”,发展近代工业。

(3)主张“兴银行”,发展财政金融事业。

(4)主张发展交通运输业。

(5)主张发展邮政通讯事业。

6)反对奴隶劳动,主张雇佣制度3、思想文化方面:(1)把基督教只是作为一种信仰来看待。

(2)主张改造旧的社会习俗4、外交方面:(1)在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前提下,主张同各国开展正常的通商贸易,并加强技术文化交流。

(2)反对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的政策,主张“内修国政,外示信义”评价:进步性: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中国摆脱封建主义、走资本主义近代化道路的大趋势。

局限性:1、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缺乏客观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

2、没有触及到农民革命的根本问题,即土地问题。

3、没有意识到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本质。

5.试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1、解释洋务思潮。

是在朝洋务派官僚和在野的爱国改革派共同参与、上下呼应、左右逢源的一种学习西方、谋求富国强兵之道的社会思潮。

3、洋务派与顽固派论争的内容及其结果。

(1)1867年关于在京师同文馆中增设天文算学馆的论争。

争论焦点:是否设立天文算学馆;是否招收科举正途的学生;是否聘请洋人为教学。

论争结果:天文算学馆得以设立。

表面上,洋务派以设立天文算学馆而胜利;实际上,顽固派达到了阻碍人们学习天文算学的目的,先进文化虽然有了一席之地,但也举步维艰。

(2)1880年,关于修筑铁路的论争。

3、洋务论者的左右翼是分别是由哪些人组成的,他们的基本分歧是什么?右翼:洋务派官僚,真实遵奉中体西用原则,绝不会以“西用”而损害“中体”,对“中体”的维护远重于对“西用”的采纳。

左翼:早期维新派,把“中体”和“西用”并重,随着思想的发展,甚至更看重“西用”。

基本分歧:重官还是重民;以练兵制器为本还是以政治改革为本4、早期维新派所讲的“民”指的是谁?他们的重民思想包括哪些内容?民:从事新式工商业的“商民”,即早期资本家。

重民思想:一是:“与民共治”。

赞扬美国的联邦共和制,认为其是“西土桃花源”。

二是:“与民共利”。

5、试论述洋务思潮的左右两翼组合和分解的原因。

1、戊戌维新思潮包括哪些内容?1、变法图存论。

2、全变求强论。

3、进化史观。

4、民权观。

5、批判封建纲常。

2、简述维新派与洋务派、顽固派论战的主要问题及双方立场。

1、要不要变法。

维新派坚持进化论观点;2、要不要伸民权。

以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来鼓吹民权;顽固派和洋务派认为宣传民权会引起祸乱。

3、要不要废八股,兴学校。

要变法维新必须废八股,兴学堂,重西学,开民智;科举制度是保护三纲五常、维护封建制度的根本途径。

4、解释“通三统”,“张三世”。

所谓“通三统”,是说夏、商、周三代,每代的出现都是各自受命于天,自成为一统,各自之间没有继承关系,三代不同,当因时变革,决非沿袭旧制,一成不变。

所谓“张三世”,是说社会的发展,按先后次序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由乱而治,愈变愈进步。

5、简述康有为变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富国之法。

其次是养民之法。

第三是教民之法。

第四是变通“国政”之法。

第五是整修兵备之法。

6、简述梁启超新民学说的主要内容。

“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

两者缺一,时乃无功。

”新民是既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特质,又吸收域外文化长处。

内容:1)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2)新民必须提倡新道德。

(3)新民应当具备国家思想和政治能力。

(4)新民应具备权利与义务思想。

(5)新民的自由观念与自治能力。

(6)新民应提倡进取冒险与崇武精神。

(7)新民应当自尊,具有毅力。

(8)“合群”:新民最基本的品质。

1、解释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思潮。

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思潮是在20世纪初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急剧激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派队伍的壮大和大量革命书刊的发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为辛亥革命作了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2、民主革命思想包含哪些内容?1、反帝爱国的民族解放思想2、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自由思想。

(1)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第一,对清政府黑暗统治的揭露和抨击。

第二,以进化论和民约论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理论武器,对封建专制制度本身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1)对封建纲常礼教的批判(2)对天命论和有神论的批)3、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批判。

革命派抨击了封建纲常礼教的虚伪性。

革命志士还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孔子和儒学。

3、改良派和革命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革命还是保皇?这是论争最根本、最激烈的一个问题。

改良派:(1)否定革命的前提:极力美化清朝的封建统治,否认中国存在专制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中国有进行革命的必要;(2)否定革命的结果:改良派认为革命必将造成内乱,引起帝国主义的干涉瓜分;(3)否定革命的必要性:诋毁法国大革命,夸大革命时的流血牺牲和破坏来论证革命的恶劣危害,否定革命的必要性。

革命派:(1)革命派以大量事实痛斥了改良派对清王朝的盛赞,论证了推翻满清的必要性和正义性;(2)革命派驳斥了改良派的“革命亡国论”;(3)革命派驳斥了改良派污蔑法国大革命,夸大革命破坏作用的言论。

2.民主共和还是君主立宪?改良派反对推翻清政府,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1)中国民智低下,不具有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条件;(2)中国无完备的施政机关;(3)实行开明专制和君主立宪的方法:对清政府实行“劝告”和“要求”革命派坚持民主共和的立场,反对君主立宪。

(1)强调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顺乎历史趋势的世界潮流;(2)坚持反对改良派“开明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渐进论。

(3)痛斥改良派的“劝告”“要求”论。

认为改良派的“民智未开论”是对中国人民的污蔑。

3.平均地权还是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改良派认为中国早已消除了贵族兼并土地的现象,根本不存在贫富悬殊的问题。

革命派指出中国经济问题最大的病根就是土地被极少数地主所垄断。

结局:革命派取得了最终胜利,扩大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为辛亥革命的到来扫清了障碍,并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4、简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的内容。

1、民族主义(1)反满,力求推翻满清政权。

反满不是反所有满洲人,而是反害汉人的满洲人。

将五族共和作为推翻清政府后解决国内各民族关系的中心口号。

(2)挽救民族危机,争取民族独立。

局限(具有大汉族主义;带有种族革命色彩;缺乏明确坚决的反帝纲领和口号) 2.民权主义(三民主义的核心)基本内容: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的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步骤:军阀之治(军政)、约法之治(训政)、宪法之治(宪政)五权分立:3、民生主义(1)平均地权。

出发点:预防资本主义的祸害,使中国避免走资本主义的老路。

实质:最纯粹、最彻底、最完善的资本主义。

(2)节制资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