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雷暴活动特征分析
浙北一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空报原因分析
浙北一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空报原因分析
邱吉东;沈易安;奚雷
【期刊名称】《浙江气象》
【年(卷),期】2024(45)1
【摘要】利用各种常规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全球大气和陆面再分析产品(CMA-RA)的0.25°×0.25°再分析资料,回顾了2022年6月14日雷暴大风过程的预报思路,并诊断分析了空报原因。
结果表明:(1)实况副热带高压位置相比于模式预报明显偏西,阻隔了水汽输送;低层湿度条件差,潜热不足,不利于强对流的发生;高低层形势配置差,700hPa及850hPa没有明显系统,同时模式预报有利于强对流的“前倾槽”形势并没有在实况中出现;不稳定能量相比于模式预报低;模式预报的上下层冷暖平流的配置在实况中也没有出现。
(2)面对分歧较大的模式预报以及偏重的上级指导预报,预报员主观订正能力有限,过分依赖模式预报和指导预报。
(3)预报员应增加多元资料分析,根据上游天气实况,及时订正更正预报结论。
【总页数】5页(P6-10)
【作者】邱吉东;沈易安;奚雷
【作者单位】湖州市气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
【相关文献】
1.绵阳机场一次雷暴天气过程空报原因分析
2.2017年秋季河北一次飑线引发的雷暴大风过程分析
3.浙北地区春季一次弓形回波造成的雷暴大风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州“2022-06-24”梅雨期暴雨过程分析
湖州“2022-06-24”梅雨期暴雨过程分析
向华;吴彬;奚雷;周雪婧;陶威
【期刊名称】《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年(卷),期】2024(41)2
【摘要】文章采用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资料、双偏振雷达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及数值预报资料,对2022非典型梅雨年湖州一次较典型的梅雨期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对流性雷雨大风阶段雷达表现为飑线和大雨滴、高浓度特征,稳定性降水阶段雷达表现为小雨滴和低浓度特征;副高的强度减弱缓慢,切变线和700 hPa急流长时间在区域内维持是导致强降水的主要原因;强降水数值模式预报强降水落区向南偏移。
需要关注最新预报调整及物理量的变化并合理订正,加强多种数值预报产品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性。
【总页数】5页(P85-88)
【作者】向华;吴彬;奚雷;周雪婧;陶威
【作者单位】湖州市气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8.121.1
【相关文献】
1.2011年梅雨期湖北省首场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武汉市一次梅雨期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3.梅雨期间强对流暴雨与锋面暴雨的对比分析
4.梅雨期江淮季风暴雨过程分析
5.关于湖州地区梅雨期划分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雷电活动的特点及其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浙江省雷电活动的特点及其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童杭伟;范国武;王海涛
【期刊名称】《电网技术》
【年(卷),期】2008(32)11
【摘要】通过分析根据雷电定位系统积累数据绘制的2004~2007年浙江平均地闪密度图,总结了浙江省雷电活动的特点,发现雷电活动与地形、季节性气候等较为相关。
通过比较绘制的浙江平均地闪密度图与雷暴日图,发现了雷电日与地闪密度分布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一致,指出根据雷电日推算地闪密度的方法已不够科学,推荐以地闪密度作为分析和判断浙江雷电活动的主要参考数据,并建议进一步开展地闪密度应用导则的研究。
【总页数】2页(P99-100)
【关键词】浙江省;雷电活动;地闪密度;雷电日
【作者】童杭伟;范国武;王海涛
【作者单位】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丽水电业局;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85
【相关文献】
1.浅析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J], 欧富贵
2.液活动和地形特点的关系以马里亚纳海沟南部为例 [J], 江书龙;江诗明;崔路凯
3.2013-2016年高考全国卷中“地形对气候影响”的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以
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例 [J], 李德欣
4.基于气候-地形-土壤因子和GIS技术的浙江省香榧种植综合区划 [J], 金志凤;杨忠恩;赵宏波;姚益平;黄敬峰;袁德辉;李波
5.2013—2016年高考全国卷中“地形对气候影响”的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例 [J], 李德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雷暴天气是指大气中产生雷电现象的一种天气现象。
雷暴天气通常伴随着强对流,高强度的降水和强烈的电流,对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对雷暴天气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防灾减灾的措施。
雷暴天气的特征:1. 低压和高温:雷暴天气通常在夏季出现,当大气中的水汽在高温的作用下形成层状云,使得气压下降。
这种低压和高温的气候条件为雷暴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2. 充足的水汽:雷暴天气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
当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发生对流,从而引发雷暴天气。
3. 不稳定的大气:雷暴天气通常伴随着不稳定的大气条件,即大气中的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变化较大。
这种不稳定性使得大气易于产生对流,从而形成雷暴天气。
4. 强对流和降水:雷暴天气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对流和降水,伴随着激烈的雷电活动和狂风暴雨。
雷击产生的强电流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大雨容易引发山洪和水灾。
减灾措施:1. 加强雷暴天气监测预警:各级气象部门应加强雷暴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措施。
公众也应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雷暴天气的情况,做好防范准备。
2. 避免室外活动:在雷暴天气过程中,人们应尽量避免在室外活动,特别是在雷雨季节。
如果必须外出,应选择安全的室内避雷设施,避免暴雨和雷电直接对人身造成伤害。
3. 避免接触金属物品:雷暴天气时,尽量避免接触金属物品,特别是铁质和铝质物品。
雷电喜欢打击高大的金属物体,接触金属有可能引发雷击事故。
4. 加强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对于住宅和大型建筑物,应加强防雷设施的建设。
这包括安装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等,提高建筑物的防雷能力。
还应做好地下排水系统的设计,防止暴雨引发的洪水。
5. 教育公众防雷常识:各级政府和学校等应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教育公众远离高大的树木、避免站在露天空地,避免使用高空物体等,以降低雷击风险。
雷暴天气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包括低压和高温、充足的水汽、不稳定的大气条件以及强对流和降水。
浙中地区一次强对流过程地闪活动特征分析
浙中地区一次强对流过程地闪活动特征分析作者:许洪泽周梅来源:《河南科技》2017年第03期摘要:借助闪电定位网资料、地面大气电场观测资料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浙中地区一次强对流过程的地闪活动演变特征。
结果表明,地面大气电场的变化曲线与地闪次数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与地闪的电流强度没有关联性;地闪的移动和次数与多普勒雷达组合反射率的强回波(>30dBZ)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较好的一致性;MCS成熟和消散阶段表明ET能较好地反映雷暴活动的剧烈程度。
关键词:强对流;闪电;ET中图分类号:P4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 168(2017)02-0150-03大风和雷电等自然灾害常在强对流系统中产生。
利用大气电场仪、闪电定位仪、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闪电活动进行统计分析是很多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
很多学者,如Reap等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闪电观测网,分析出Oklahoma和Kansas闪电定位资料各自的气候分布特征;Orville等给出了20世纪末美国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闪电气候分布特征,但在分析闪电日变化特征时,未能详细分析不同下垫面对其的影响;冯桂力等分析了山东省潍坊市一次冰雹云形成发展与闪电活动特征的关系;郑媛媛等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气象卫星、闪电定位资料及NCEP资料统计分析了2007年7月8日发生在安徽沿淮西部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MCS特征;易笑园等研究了华北飑线系统中地闪活动与ET的关系及预警指标。
强对流天气活动及雷电分布特征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气候特征,不同下垫面的雷暴闪电特征差异较大。
根据相关统计,浙中地区属于我国雷暴高发区域之一,本文主要分析该区域内一次强对流的闪电活动特征。
1地闪活动特征分析自2011年4月27日凌晨起,一支强对流自西北而西南先后袭击了安徽省中南部、浙江省大部,尤其是浙江省中部,强对流所经之地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27日2:30-5:30影响浙江省中部的金华地区,据测得强雷暴侵袭来临时,城区风向突变,风力猛增,观测站测得最大风力在18~23m/s;与此同时,气压突升,气温急降,相对湿度上升幅度也较大。
《浙江气象》2010年总目次索引
20 08年 2月初义 乌雨 凇的 天气背景 及 T—lp图征状 …… ……… ……… 赵 贤产 季致建 ( :) n 19
有关江 淮梅雨 的研究 回顾 … …… ……… ……… ……… 黄青 兰 王黎 娟 何金海 管兆 勇( :) 2 2 20 09年 2月 中旬 至 3月上 旬浙 江省连 阴雨天气 过程 分析 …… …… ……… ……… … 沈 玉伟 ( : ) 2 8
县级 市气 象影 视节 目制作
梅士龙 (: ) 22 5 叶祝 萍( :9 22)
冉 ( :1 23 )
… ……… ……… ……… ……… …… ……… ……… …… 洪
气象服务工作中办公软件的巧用 ……………………………… 方 英 李 倩 台州市雷暴 及 雷 电灾 害特征分 析 …… ……… ……… ……… …… ……… 池景冬
刘少武 ( :9 13 )
张 天河 ( :2 14 ) 黄艳玲 ( :2 22)
嘉兴 预报 一体化 技术关 键简 析 … …… ……… ……… 何
气象 短信用 户数 据统计 分析 系统 的开发与应 用
锋
谢 国庆
李海 军 张瑞 萍 ( :9 2 1)
……… …… … 张
能见度 自动仪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 朱补全 自动 气象站备 份机业 务 系统实 现 同步备 份 …… …… 陈柏 茔 方婉珍 吴明江
4 8
浙
江
气
象
3 卷 4期 l
《 江气 象) 00年 总 目次 索 引 浙 ) 1 2
工 作 论 坛
加 强气象 防灾减 灾
加强 气象 防灾减 灾
2 1 服务 平安 浙江建 设 …… …… …… 浙 江省人 大常委会 副主任 程 渭 山 ( :) 4 1 服务 生态 文明建设 …… ……… …… ……… … 浙 江省委 书记 赵 洪 祝 ( :)
浙江省地闪特征及风险区划研究
产业科技创新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10Vol.2 No.28浙江省地闪特征及风险区划研究*徐苏玉,李 霞,潘晨宁,崔俊彦,何亦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摘要:基于2014年-2018年浙江省闪电定位资料,对该区域内地闪时空分布及风险区划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浙江省雷暴日数在8月份到达峰值,2月份最低;地闪频次日分布、月变化均呈单峰分布,一天中15:00~17:00时段为峰值区域,全年地闪频次6月~8月为高发阶段,7月份达到峰值;地闪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台州、宁波、金华、衢州以及温州与丽水、台州的交界地带、衢州和杭州的交界地带,低密度区主要集中在湖州、嘉兴和杭州的北部区域。
浙江省雷灾高风险地区主要集中于衢州、金华和丽水北部地区;嘉兴、宁波、台州、温州、杭州东北部和绍兴中部地区风险等级较高;湖州、舟山和丽水南部地区风险等级较低。
关键词:闪电定位系统;时间分布;地闪密度;致灾因子中图分类号:TU984.2;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20)28-0010-02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利用卫星设备和地面观测仪器对闪电现象及其内在规律做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Lopez等对1995年-1997年美国地闪资料进行分析,给出了闪电总数、正闪百分率、地闪密度的地理分布特征。
Serge等发现在空间特征中不同的地闪种类与降水呈相关关系,并且正地闪对应的降水量比负地闪对应的降水量高。
国内研究者对我国雷电活动时空特征做过大量的研究。
张义军等对闪电活动与气候以及气候变化相关研究的一系列最新进展进行了阐述。
柴瑞等研究了浙江省在对流性天气与晴天时的大气电场的时间序列差分特性,使得预警的精确性得到提升。
王学良等利用湖北地区闪电数据,对闪电的极性、日变化、月变化、强度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文章利用2014年-2018年浙江省闪电定位资料,研究其闪电时间分布特征,确定其地闪密度空间分布规律,并结合区域特点分析造成该特征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研究雷电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提供帮助。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是大气中的电荷运动体现,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和暴发性。
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 频繁的闪电活动:雷暴天气常常伴随着强烈的电荷分布和释放,表现为频繁的闪电活动。
2. 强风暴和暴雨:雷暴天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表现出交替的短暂强风和暴雨,带来很强的风雨洪涝等灾害。
3. 大气环境不稳定:雷暴天气的形成需要大气中存在不稳定的气团或气流,以供热能传递形成上升气流,进而形成雷暴。
针对雷暴天气带来的影响和灾害,需要采取以下的防灾减灾措施:
1. 加强观测预警:要对雷暴天气的监测和预警机制进行加强,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避免人员和设备损害。
2. 合理规划和建设:在城市、乡村和工业区等地,应该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避免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对雷电产生过多的吸引力。
3. 增强建筑物的防雷能力:对于在雷暴活动频繁的地区,需要对建筑物、通信电力设施等进行防雷设施的安装和维护。
4. 培训公众防雷意识:要加强社会公众对于雷暴天气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帮助人们在遭遇灾害时能够科学有效地应对。
苏浙沪一次冷涡雷暴天气过程分析
苏浙沪一次冷涡雷暴天气过程分析发布时间:2021-09-24T03:50:10.04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5月14期作者:刘丽丹1[导读] 本文利用Micaps常规资料以及卫星云图资料,对2020年4月12日冷涡西侧横槽转竖引发的一次较大范围雷雨大风等天气过程从大气环境配置特征、苏浙沪一次冷涡雷暴天气过程分析刘丽丹11.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上海 200335)摘要:本文利用Micaps常规资料以及卫星云图资料,对2020年4月12日冷涡西侧横槽转竖引发的一次较大范围雷雨大风等天气过程从大气环境配置特征、卫星云图演变等方面进行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冷涡西侧有近东西向横槽时,横槽附近有明显的温度槽,当横槽转竖时引导干冷空气南下,配合低层增温增湿,形成上冷下暖的巨大温差,在地面辐合线的作用下触发强对流天气。
垂直方向上的温差和较强的风速垂直切变是此类强对流产生的主要机制,K指数、SI指数对预报此类强对流天气存在局限性。
关键词:冷涡干冷空气地面辐合线上冷下暖1 引言强对流天气是经常发生的一种天气,且常伴有暴雨、闪电、冰雹等恶劣天气现象,对民航运输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强对流天气是天气预报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突发性、局地性的特征,预报能力仍十分有限。
此次雷暴是由高空冷涡引发,本文从热力条件、动力条件、湿度条件和稳定度条件等方面对本次过程进行分析,寻找冷涡雷暴的成因及预报此类天气的分析方法。
2 天气实况2020年4月12日午后,在江苏中部开始出现对流云团,之后,云团在向东南方向移动过程中逐渐增强,给江苏大部、上海及浙江东北部带来雷雨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其中,虹桥机场18:30-19:45出现雷雨伴有28m/s的大风,浦东机场19:05-20:23出现雷雨伴有最大23m/s 的大风,杭州机场19:43-20:23出现阵雨伴有15m/s阵风,宁波机场20:35-21:45出现阵雨伴有19m/s阵风。
湖州“4·9”强对流天气特征分析
42卷1期浙江气象湖州“4 • 9”强对流天气特征分析周之栩尹浩陶威(湖州市气象局.浙江湖州313005)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自动观测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了 2019年4月9 日发生在湖州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
结果表明:500 ~ 700 h P a低槽配合强冷空气东移南下,中低层 850 hPa切变东伸发展,西南暖湿气流加强,是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有利天气背景场。
上中层干冷、下层 暖湿的温、湿场配置,为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大量不稳定能量;850 h P a以下冷空气渗透对不稳定能量的爆发起到了触发作用。
强对流云团具有回波悬垂特征,出现的低悬强回波中心是高效率降水回波的标志,对短时强降水有指示意义。
关键词:垂直风切变;上升运动;回波悬垂〇引言强对流天气包括雷暴大风、下击暴流、冰 雹、龙卷和强雷雨(局地短时降水或持续性暴雨 的一部分)等中小尺度天气现象。
强对流天气 具有时空尺度较小、发展和移动速度较快、持续 时间较短、突发性较强等特点,是天气预报业务 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丁一汇等[U指出水汽通 量最大辐合区与强降水区相对应,暴雨区的水 汽辐合是由大尺度(甚至半球尺度)水汽输送造 成的,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是中国夏季强降水的重要条件之一。
很多学者+5]指 出,雷达资料中呈现的中尺度涡旋、逆向风、低空 急流等特征在临近预报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本文利用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自动观测站资料和 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9年4月9日中午到傍 晚发生在湖州地区的强对流过程进行了分析,分别分析了环流背景、能量、动力特征、水汽、自动站资料和雷达资料,找出强对流发生的有利条件和预报着眼点,可以为预报此类天气提供思路和参考。
1 天气过程概况从2019年4月9日中午起,湖州地区自西 向东出现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天气,伴有较强雷电,强降雨主要集中在湖州中北部地区,吴 兴、长兴和安吉北部有大到暴雨,最大雨量发生在长兴泗安,达70 nun,最大阵风达10级。
2020年3月21日柯桥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2020年3月21日柯桥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2020年3月21日,浙江省柯桥区迎来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次强对流天气给柯桥区带来了剧烈的风暴和大雨,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
我们来看一下当天的天气形势。
根据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当天柯桥区位于一个低压槽的北侧,同时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比较高,湿度较大。
地面温度也比较高,这些重要气象环境条件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强对流天气的形成还与地形有一定的关系。
柯桥区地势较为平坦,周围地理环境呈现出一种对流天气较为有利的条件。
柯桥区靠近海洋,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也为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在这种气象形势下,强对流天气开始出现。
当地气象部门监测显示,当天上午开始,云团开始逐渐聚集,云顶高度逐渐增加,云团越来越厚密。
随后,随着暖湿空气不断向云团输送,对流越发激烈,形成了大规模的暴雨云团。
大气中的对流不稳定性增加,造成对流动能的积累,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形成。
随着云团的不断增厚和对流动能的积累,当天下午开始,强对流天气在柯桥区爆发。
大风、雷电、冰雹等极端天气现象接连出现,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据气象部门监测数据显示,当天的瞬时最大风速达到了15米/秒,降水量也达到了50毫米以上,给当地的农作物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雷电活动也非常频繁。
当地居民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各种雷电的照片和视频,显示出当天雷电活动的强烈和频繁。
雷电活动的频繁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观赏性的震撼,同时也给户外活动和建筑物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与此冰雹也是当天强对流天气的一大特点。
据当地居民的反映和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当天下午雷暴天气过程中,出现了直径超过1厘米的冰雹,给建筑物和农作物带来了一定的损害。
在某些地方,冰雹甚至招致了屋顶损坏、玻璃破碎等现象。
总结来看,2020年3月21日柯桥区强对流天气过程主要是由于大气环境的不稳定和湿度的增加导致的。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中国是一个雷暴频发的国家,雷暴活动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
雷暴气候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以及农作物生长等方面都有一定影响,因此了解中国雷暴气候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对减少灾害、保障生产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雷暴气候的分布特征中国雷暴气候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一般来说,东部地区雷暴频数高于西部地区。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特征:1. 雷暴频数分布不均:中国东南部、华南地区及西南地区的雷暴频数明显高于内陆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贵州、广东、福建等地区雷暴频数最多,占全国雷暴频数的大部分。
而青藏高原、新疆、西北地区及东北地区的雷暴频数相对较低。
2. 夏季雷暴活动最为频繁:在中国雷暴季节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6-8月份,这一时期雷暴频数最高,强度也最为明显。
夏季雷暴的活动对全国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
3. 地形因素影响明显:中国地势复杂,地形对雷暴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
山地、平原、盆地等地形对雷暴的形成、持续时间和活动频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通常山地地区雷暴活动更为频繁和剧烈。
二、雷暴气候变化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雷暴气候也呈现出一些变化趋势:1. 变暖趋势下雷暴频数增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雷暴频数整体呈现增加趋势。
尤其是在一些常年雷暴频数较低的地区,雷暴活动逐渐增多。
2.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随着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雷雨、冰雹等极端天气事件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需要重点关注并加强应对。
3. 雷暴活动地域分布变化:在一些地区,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剧和人类活动影响,雷暴活动地域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些地区原本少有雷暴活动的情况下,近年来也频繁受到雷暴影响。
三、结语中国雷暴气候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对我们了解气候变化、灾害防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雷暴气候的变化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减少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
浙东冬季和夏季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第41卷第2期2018年5月气象与环境科学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Vol.41 N o. 2M a y. 2018陈淑琴,周昊,张蔺廉,等.浙东冬季和夏季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8,41(2):60 -68.Chen Shuqin,Zhou Hao^Zhang Linlian^et parison Analysis of Two Severe Thunderstorms Occurred in Summer and Winter in Eastern Zhejiang Province[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8 ,41 (2) :60 -68.doi:10.16765/ki.1673 -7148.2018.02.009浙东冬季和夏季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陈淑琴,周昊,张蔺廉,曹宗元,刘菡(舟山市气象台,浙江舟山306〇21)摘要:利用多种观测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浙东冬季和夏季两次强雷暴过程中的各种环 境条件,结果表明:以对流有效位能CAPE表达的深厚湿对流潜势条件夏季个例的比冬季的好,二者分别为 1148J •k f1和490 J _kg」。
冬季个例的动力抬升条件更好:低层到地面受冷锋影响;700、850 hPa因急流风向风 速的不连续而产生较强的辐合;500 hPa处于长波槽前的上升气流中,最大的垂直速度达1.1 Pa_ r1。
两次过程的 共同特点是强回波分布与地面高值区和切变线叠加区对应关系比较好,为雷暴系统的临近预报提供了重要线 索。
地面有冷锋影响时,要考虑冷锋入海后风力加大,地面辐合加强,使对流发展。
由海陆不同比热属性造成的海 陆之间白天和夜间的不同温差,对白天和夜晚系统入海后的强度变化有不一样的影响。
湖州电网设备大面积雷击损坏分析
1 1 9
湖青3 4 7 5 4 过流保护动作 � 7� 2 9 日地面特巡发 现故 障点 � 3 6# 左边 相及中 相 � 3 7 试送成功 � 1 9� 0 0 电流速断动 作 � # 右边相 � 5 0# 中相合成绝缘子有雷击痕 迹 � 9 月 8 日结 开关跳闸 � 试送成功 合湖州变改造停电线路消缺 � 开关 1 7 5 5 限时 电流 速断 动作 � 跳闸 � 重合成功 � 开关跳 闸 � 1 8 0 2 电流速断动作 � 重合成功 � 1 8� 0 5 过流保护动 作 � 开关跳闸 � 重合成功 � 1 8� 2 9 电流 速断动作 � 开关跳闸 � 重合成 功 � 重合 成功 1 7 4 5 方向速断动作 � � 开关 1 8 2 8 限时 电流 保护 动作 � 跳闸 � 重合成功 � 开关 1 9 4 2 限时 电流 速断 动作 � 跳闸 � 重合成功 � 开关 1 8 2 4 限时 电流 速断 动作 � 跳闸 � 重合成功 � 开关 1 8 2 4 限时 电流 速断 动作 � 跳闸 � 重合成功 � 重合 1 8 2 8 限时 电流 速断 动作 � 成功 2 8 日地面特巡未 发现 故障 点 � 3 0 日全 线登 杆检 查发 现 故障点 � 1 4# 三相合成绝缘子有雷击痕迹 � 9 月 6 日 结合 湖州变改造停电线路消缺 东 林支 线 1 2 7� 2 9 日全线登 杆检 查发 现故 障点 � 4# 杆 塔 A� B� C 三相合成绝缘 子均雷 击 � 2 2# 杆塔 A� B� C三 相合成绝缘子均雷击 � 9月1 0 日结合湖州 变改造停 电线 路消缺 � 接地电阻 7. 0 �� 7 . 2 � 龙溪 3 后 段线路 3 7 4 线前段线路 2 9 日 线路退役 � 0日 线 路特巡未发现故障点 发现 2 2 8 日全线登 杆检查 � 6# � 5 9# 瓷瓶 雷击 � 2 9日 线 路进行停电更换雷击瓷瓶 � 接地电阻 5 . 3 2 . 8 �� � 2 9� 3 0 日地面特巡未发现故障点 � 3 1 日登杆发现 8# 杆 塔瓷瓶雷击 � 9 月 5 日停电消缺 2 9� 3 0 日地面特巡未 发现 故障点 � 3 1 日登 杆发 现 2 0# 杆塔瓷瓶雷击 � 接地电阻 1 9 月 4 日停电消缺 � � 2 9� 3 0 日地面特巡未 发现 故障点 � 3 1 日登 杆发 现 2 0# 杆塔瓷瓶雷击 � 接地电阻 1 9 月 5 日停电消缺 � � 2 9 日线路地面特巡 发现 轧村 支线 2# 支线 合成 绝缘 子 雷击 � 3 0 日登杆 检查 明确 雷击 点 � 9 月 3 日 结合 线路 停 电进行线路消缺 � 接地电阻 3. 3 �
浙北地区一次强冷空气南下引起的雷雨大风分析
浙北地区一次强冷空气南下引起的雷雨大风分析曹俊元;杜惠良【摘要】2012年4月2日夜里至3日凌晨,受强冷空气的侵袭,浙北地区出现了8—9级雷雨大风,气温剧烈下降,大部分地区降温在8-10℃之间,局地降温10—12℃。
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主要有雷雨大风、局部强降雨等,此类灾害性天气值得分析、研究。
【期刊名称】《浙江气象》【年(卷),期】2012(033)004【总页数】7页(P19-24,34)【关键词】强冷空气;雷雨大风;预报【作者】曹俊元;杜惠良【作者单位】杭州市气象台,浙江杭州310051;浙江省气象台,浙江杭州310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0 引言2012年4月2日19:00前后,受低槽东移影响,在安徽中南部和江苏南部,新生一条东北西南向飑线回波,而后向东南方向移动,先后影响浙江北部地区,于3日2:00左右强对流回波移到浙江沿海地区后减弱消亡,强对流过程结束。
强雷暴所经之地,气压升高,Δp3最大数值达(+10.3 hPa);气温剧烈下降,大部分地区降温在8~10℃之间,局地降温10~12℃。
浙北地区出现了8~9级,其中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和宁波共有16个测站出现9级大风。
4月2日21:50,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兴碛村私人茶场山顶采茶工临时住宿房因受雷雨天气和大风影响发生倒塌,致使多人被埋压,造成20多人受伤,7人死亡。
1 大尺度环流形势1.1 高空形势特点在这次强空气南下之前,欧亚上空为一槽一脊形势,4月1日08:00 500 hPa图上,在贝加尔湖至乌鲁木齐乌一线有下滑槽,温度槽落后于气压槽,槽前呈辐散状,在乌拉尔山附近及东部是暖高脊,由于暖脊、冷槽与高度脊、槽相对应,脊、槽都将发展加强。
4月2日08:00 500 hPa图上(图1),低槽东移到了呼和浩特、榆林和兰州一线,槽后的高压脊在暖平流的作用下迅速发展,槽后偏北气流增大,槽后的西北风≥20 m/s以上。
浙中地区一次强对流过程地闪活动特征分析
浙中地区一次强对流过程地闪活动特征分析
许洪泽;周梅
【期刊名称】《河南科技》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借助闪电定位网资料、地面大气电场观测资料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浙中地区一次强对流过程的地闪活动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地面大气电场的变化曲线与地闪次数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与地闪的电流强度没有关联性;地闪的移动和次数与多普勒雷达组合反射率的强回波(>30dBZ)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较好的一致性;MCS成熟和消散阶段表明ET能较好地反映雷暴活动的剧烈程度.
【总页数】3页(P150-152)
【作者】许洪泽;周梅
【作者单位】金华气象局,浙江金华321000;金华气象局,浙江金华3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7.32
【相关文献】
1.吉林省“7.28”强对流暴雨过程地闪活动特征分析 [J], 孙钦宏;王晓明;陈长胜;郭维
2.浙中一次强对流天气动力热力场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J], 周梅;许洪泽;方桃妮;郑朝霞
3.吉林省“7.28”强对流暴雨过程地闪活动特征分析 [J], 孙钦宏;王晓明;陈长胜;郭维;
4.2017年夏季六盘山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云降水宏微观特征分析 [J], 李伟; 穆建华; 马思敏; 林彤
5.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的地闪特征分析 [J], 赵志良;黄旭辉;郭青;曾惠娟;高国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气象资料雷暴日预测应注意的问题,经济法范文.doc
利用气象资料雷暴日预测应注意的问题,经济法-常规气象资料雷暴日数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雷电防御安全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关注,防雷技术服务部门要加快适应市场,满足日益增长的防雷安全的社会需求,在防雷设计评价、雷击灾害评估、雷电风险评估等服务上提升能力、提高质量。
因此,正确分析应用常规气象资料中雷暴日数,对开展防雷技术服务十分重要。
根据1957—2007年湖州气象观测站雷暴、闪电的变化资料,探讨分析影响雷暴闪电日数减少可能存在的几个因子,提出雷暴日数资料在防雷技术服务应用中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
1 湖州市区测站雷暴闪电变化规律1.1 雷暴和闪电年际变化雷暴和闪电观测规定:只看见Cb云放电光束而听不到雷声为闪电,既有闪电又有雷声或只闻雷声为雷暴,在同一天中无论有多少次雷暴记作“一个雷暴日”,一天中仅发生闪电记为“一个闪电日”。
从图1可见, 20世纪60—70年代年雷暴日数大多在40 d以上,近一半的年份在50 d以上, 1963年为72 d,而进入80年代以后,雷暴的日数几乎多在40 d以下, 4成的年份不到30 d, 2000、2001年连续2 a仅为18 d。
闪电在60—70年代年平均为16 d, 1961年为26 d,1995年以后都在10 d以下, 2004年为1 d、1999、2005年没有闪电记录。
图1 1957—2007湖州雷暴和闪电的年际变化1.2 雷暴和闪电叠加后的年际变化从图1可见,雷暴和闪电叠加后与单一雷暴变化曲线很相似, 1957—1980年平均为60 d, 1981—2007年平均为41 d,而51 a平均为50 d。
1.3 雷暴和闪电叠加后的月变化从图2看出,雷暴闪电主要分布在6—9月, 图2 1957—2007年湖州雷暴闪电月累计分布2 影响雷暴闪电日数减少的主要因子除去气候变化对雷暴闪电日数变化影响之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还有其他一些因子对雷暴资料的记录产生影响,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偏离了客观真实性。
2020年3月21日柯桥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2020年3月21日柯桥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2020年3月21日,柯桥区发生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给该地区带来了明显的气象影响。
本文将对该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该天气过程的起因是一个较强的冷空气团南下,并与一股暖湿气流相遇,形成了明显的大气不稳定层结。
地面上的高温和高湿度条件也为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这种天气背景下,柯桥区下午开始出现了浓云和雷电活动。
根据天气观测数据,雷电活动开始于下午3点左右,并持续了约2个小时。
在雷电活动期间,伴随着强烈的雷电和阵雨,天空显得异常阴暗。
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降水量大,短时间内雨量集中,给柯桥区带来了较大的降水量。
据监测,该天气过程期间,柯桥区的雨量达到了30毫米以上,局地甚至超过了50毫米。
这种大量的短时降水给柯桥区带来了较大的防洪压力。
强对流天气还伴随着强烈的大风和冰雹。
据气象部门的观测数据,柯桥区的最大风速达到了每小时30米左右,并伴随有冰雹。
这样的大风和冰雹给该地区的农作物和建筑物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从天气过程的时空范围来看,强对流天气主要影响了柯桥区和周边地区,而且整个过程持续时间较短,仅为几个小时。
这种天气过程的特点是强度大、范围小、时空变化快。
2020年3月21日柯桥区发生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给该地区带来了较大的灾害风险。
这种天气过程的形成是由于冷暖气流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该天气过程主要表现为浓云、雷电、暴雨、大风和冰雹,给柯桥区的农作物和建筑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为了减少灾害风险,需要加强对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
江
气
象
3 卷 3期 1
湖 州 市 雷 暴 活 动 特 征 分 析
马金福 冯志伟 虞 进 肖稳安 朱奎荣
( . 州 市 气 象 局 , 江 湖州 330 ; . 京信 息 工 程 大 学 , 苏 南 京 204 ) 1湖 浙 10 02 南 江 104
摘要 : 应用湖州地区 4个气象站多年雷暴观测 资料及浙 江省 闪电定位 系统观 测资料 , 区域分布 、 际变 从 年
料 , 括 闪 电 的位 置 ( 纬度 ) 闪 电 时 间 、 电 包 经 、 闪
中国雷 电活 动特征 时指 出青 藏 高原 及邻 近 地 区 是 雷暴 日的次 高值 区 , 是 闪 电密 度 的次 低 值 却
区, 反差较 大 l 。徐桂 玉 等根 据 我 国南 方 6 2个 气 象观测 站 l7— 19 9 1 95年月 雷 暴 日数 资 料 , 分 析 指 出我 国南方 雷暴 的年际 变化存 在着 2a 4a , 较短周 期 和 9a2 ,1a长周 期振 荡 J 。胡 艳 等分
防雷减 灾 已成 为建设 和谐 社会 和 平安 社 会 的重
地 区 的“ 城市 热岛 ” 应 可 能会增 加 城 区雷 暴 的 效 发生频 数 ; 海 地 区 雷 暴 日年 变 化 的 主周 期 约 上 为 6a ] [ 。 5
因此 , 为减少 雷 电活 动造 成 的损 失 , 有必 要 对 湖州 市雷 电活 动 的 特 征 进 行 深 人 的 分 析 , 掌 握 其活 动规律 。
化 、 际 变 化及 日变 化 等 方 面 对 湖 州 地 区雷 暴 活 动 进 行 了详 细 的 分 析 。湖 州 地 区年 均 雷 暴 日为 3 . , 月 4 7d 山 区 的雷 暴 日明显 偏 多 。 每 年 的 3 —9月 是 雷 暴 活 跃 期 , 月 最 多 , 月 和 l 月 最 少 。湖 州 地 区雷 暴 活 动 日变 7 1 2
雷暴 日往 往 高 于 同纬 度 地 区 的 数 值 _ 。朱 乾 】 j 根 、 锦瑞 等在分 析雷 暴 天气 成 因时 指 出 , 林 由于
山地 迎风坡 的抬升 作用 很 大 , 一般 来说 , 区的 山 雷暴 比平 原 地 区要 多 。 马 明 、 2 吕伟 涛 等 分 析
20-20 浙江 省 闪 电定 位 系统 观测 资 07 09年
0 引 言
湖州 市处 于浙 江 省 西北 部 , 下辖 3县 2区 , 有 4个 地 面 气 象 观 测 站 。作 为一 个 多 雷 地 区 , 每年都 有大量 的雷击 灾 害发 生 , 轻则 财 产损 失 , 重则人 员伤亡 , 已引起 政 府 和社 会 的高 度关 注 ,
级及安吉县 年平 均雷 暴 日分别 为 3 . d和 3 . 11 89
析 了上海地 区 4 (90-20 5a 16- 0 4年 ) 的雷 暴 气候 特征 , 结果表 明 , 海地 区雷 暴发 生 期 主要 集 中 上
在每年 的 5 —9月 ; 暴 的季 节 变 化 明显 ; 海 雷 上
跃期中。湖州地区雷暴活动平均 每 8 5a . 出现 1 个达 到严 重事件标准 的年份 , 严重偏 多和严重偏少 的年份
基 本相 当 ; 2 . 每 24a出现 1 异 常年 份 , 个 主要 表 现 为 异 常 偏 多 。
关键 词 : 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动 ; 势 ; 期 ; 常 ; 征 雷 趋 周 异 特
化呈现双峰特点 , 最高峰出现 在 1 1 , 5时 次高峰 出现 在 2 时 ,—9时是最 低值 区。应用 趋势分析 法 , 1 7 发 现近 5 湖州地 区雷暴 日数呈 现出在波动 中减少的趋 势。进一步应用小 波分析得 出湖 州地 区的雷暴 日数 0a
具有 8 —9a的震 荡 周 期 。 近 5 湖州 地 区雷 暴 活 动 经 历 了 3个 活 跃 期 和 2 减 弱 期 , 0a 个 目前 正 处 于 第 3 活 个
要课 题 , 掌 握 雷 电 活 动规 律 是 做 好 防雷 减 灾 而 工作 的前 提 条 件 。许 多 研 究 表 明 , 地 的 雷 电 各 活动 都有其 地方特 征 。陈渭 民在分 析 我 国雷暴 地理分 布 时指 出 , 势 较 高 、 地 地形 复杂 的 山 区 ,
1 资料 来 源
收 稿 日期 :00O.8 2 1.11
3 卷 3期 l
浙
江
气
象
d 比较 4个站年 均雷 暴 日数 , 现湖 州 市本 级 、 。 发 德 清县及长兴 县三地 比较接 近 , 而安 吉县 的雷 暴
数 为 5 . , 3 7 d 4 . , 96 18 3 3 d 4 . , 3 8 d 16- 90年 、 18 - 2 0 9 8 0 2年是 2个 相 对 低 值 区 , 间 年 平 均 期 雷暴 1数 为 3 . 3 7 5d和 3 . d 5 8 。从 图 2还 可 以看 出, 近年来 湖 州地 区正 处 于雷暴 活 动活跃 期 。
强度 、 电极 性等 。 闪
2 雷暴 日数 特 征分 析
2 1 雷暴 日数 的区域分 布 . 湖州地 区年平 均雷 暴 E为 3 . , 站年平 t 4 7d 各 均雷暴 日数分 别 为 : 湖州 市 本 级 3 . , 吉县 4 3d 安 4 . , 06d 德清县 3 . , 19d 长兴县 3 . d 0 5 。根据 国家 有关规范 规定 , 州 、 清及 长 兴 3个 站 属 于多 湖 德 雷区 , 而安吉站属 于高 雷 区l 。若 比较 相 同时期 的雷暴 日 , 17- 20 年这 一时期 湖州 市本 数 从 91 08
1 1 湖 州市地 面观 测资料 .
湖州 市本级 15 - 20 96 0 8年雷暴 地 面观测 数 据 , 吉县 15 - 2 0 安 99 0 8年雷暴 地面 观测 数据 , 德 清县 、 长兴县 17- 20 9 1 0 8年雷 暴地 面观测数 据 。
12 闪 电定 位仪观 测资 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