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4【DOC范文整理】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导学案)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导学案)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导学案1.了解日本侵华的史实:七七事变、攻陷平津和上海、南京大屠杀(时间、原因、经过、结果、意义)。

2.认识中国抗日的史实:北平保卫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培养历史时空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3.以七七事变和淞沪会战为例,感受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对外的优秀品质。

学习中国军队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

教学难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前日本政府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新课探知】2022课标内容:通过了解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史事,认识日本的侵华的罪行。

一、七七事变爆发: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

意义:标志着中国的开始。

牺牲将领:保卫北平的战斗中、壮烈殉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的步伐。

内容: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叶挺任军长。

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的合法地位。

以国共为主导的正式建立。

三、淞沪会战经过: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爆发。

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意义:打破了日本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背景: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

国民政府迁往,将其作为战时的陪都。

暴行:日军占领南京后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万人以上。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一、“国共关系”(1)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24—1949年)合作(1924—1927年),-----分裂-------合作(1937—1945年),-----分裂(2)概括制约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导学案(含答案)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中华民国的建立1.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在南京成立临时中央政府。

2.建立: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随后又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3.评价: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知识点2 袁世凱窃取革命果实4.背景(1)武昌起义成功后, 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也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5.经过(1)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2)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后,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

但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

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6.结果: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知识点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9.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第1课鸦片战争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导学目标知识点: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2.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4.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观察、讨论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浏览本课,初略了解(二)基础知识检索、完形填空1.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鸦片输入的危害虎门销烟:时间;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显示了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爆发地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英《南京条约》时间___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导学:(一)说一说1.本课文的梗概能否简单的说一下。

.2.完成以上基础知识填空。

(二)问题探究1.比较一下当时中英两国的情况,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它说明了什么?2.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谈一谈,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什么意思?4.如何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1.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国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这些都是为了纪念()A. 虎门销烟B. 中国的禁烟运动C. 鸦片战争D. 林则徐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禁绝鸦片B. 中英贸易受到威胁C. 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D. 虎门销烟使英国遭受重大损失3.1840年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中国的线路是()A.珠江口—厦门—定海—天津B.珠江口—福州—定海—天津C.珠江口—厦门—福州—天津D.珠江口—福州—镇海—天津(二)多项选择1.《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A.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B.封建经济消亡C.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D.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关于鸦片战争正确的表述是()A.清朝国势衰落始于道光年间B.清朝衰落时,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C.在当时,以英国的工业发展水平最高D.为了向中国输入鸦片,英国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3.在鸦片战争中,堪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关天培C.葛云飞D.邓世昌课后反思:第2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导学目标知识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答案

第 1 课1. A2. D3. B4. D5.B6. (1)英国武器装备先进。

(2)当时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导致经济和军事相当落后,国力衰弱。

清政府腐败无能。

(3)落后就要挨打。

第 2 课1. D2. C3. B4.D5.A6. (1)邓世昌(2)黄海战役中邓世昌壮烈牺牲(3)北洋舰队(4)爱国主义思想第 3 课1. A2.C3. D4.B5.C6. 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反抗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

虎门销烟意义。

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果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定及其影响。

左宗棠收复了新疆及意义。

第五课1. C2.D3.D4.A5.B6、(1)慈禧太后、荣禄、袁世凯等统治阶级。

(2)因为戊戌变法失败了。

(3)表达了谭嗣同痛恨当时的社会,但又无能为力的愤痛心情。

课文中引用了他的一句名言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们应该学习他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4)戊戌变法(5)袁世凯光绪皇帝(6)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答题,观点没有对与错。

无论是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都是正确答案。

参考:第一种答案:和梁启超一起逃走。

光绪帝没有掌握实权,维新派势力十分弱小,在大敌当前的危难时刻,应该选择逃走,留下维新的种子,以后再图维新大业。

挽救民族危亡,图谋人民自由幸福的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应该在危难之时保存自己,以便将来继续奋斗。

第二种:留下,为新事业的成功而牺牲,这次变法临近失败,谭嗣同十分痛心,为了昭示后人,为以后的变法能够成功(即谭嗣同认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甘为变法流血牺牲。

表现了谭嗣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维新事业的赤胆忠心,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六课1、c;2、c;3、b ;4、d;5、b6、中国同盟会;见教材38面倒数一、二段;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1912年由孙中山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辛亥革命,见教材43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 随堂练习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 随堂练习有答案)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9 / 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和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2、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二、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内容教学难点:《马关条约》的危害;瓜分中国狂潮和美国的“门户开放”的政策的实质和影响三、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日本“大陆政策”;1894朝鲜爆发东学dang 起义2.时间:1894-18953.战役:丰岛海战——战争爆发平壤战役——左宝贵(殉国)黄海海战大战—— (殉国);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奋力抵抗)随后日军制造 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殉国); 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时间:18952.双方代表:清政府的 和日本首相3.内容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通商:开放 、 、 、 为商埠(“苏杭杀虫”) 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列强 输出的需求)4.影响: 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三)、瓜分中国狂潮1.开端:三国干涉还辽。

(俄德法)2.瓜分中国狂潮:列强纷纷在中国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3.美国“门户开放”1899年, 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

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实质:“ ”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结果:得到各国同意。

四、目标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罪恶梦想,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

这一年是旧历的( ) A.甲午年 B.辛亥年 C.辛丑年 D.戊戌年班级_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__2.他在一次对日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导学案(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导学案(含解析)

第20课正面战场一、知识点梳理(一)台儿庄战役1.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将台儿庄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2.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保卫大武汉3.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汗。

为了,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

4.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撤出武汉。

历时四个多月。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5.、失陷后,日军的兵力严重不足。

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6.1941年12月日军调集十余万兵力。

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起。

7.1944年出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二、重点突破1. “鲁南会战幸我最高领袖德威,将士用命,将日本帝国主义者素以常胜自豪之皇军摧毁于我装备劣势之部队,于世必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也.愿与我国人共勉之。

”李宗仁可能将以上题词写在下列哪一照片上()A. B. C. 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

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战略要地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C选项有台儿庄字样。

【答案】故选C。

2.枣宜会战和豫湘桂战役的结局表明①正面战场仍是抗日的主战场②正面战场的形势严重恶化③国民政府仍坚持片面抗战路线④英美在华的绥靖政策破产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 D.②③④【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枣宜会战和豫湘桂战役的史实。

④英美在华的绥靖政策破产是日本偷袭珍珠港。

故排除。

【答案】故选C。

3.阅读如图,比较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导学案(含答案)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二次革命1.背景(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等于1912年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2)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2.经过:“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3.结果: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知识点2 袁世凯复辟帝制4.复辟准备(1)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

(2)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

不久,他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3)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5.袁世凯称帝: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知识点3 护国战争6.原因: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梁启超与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7.经过: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连其北洋嫡系部属也阳奉阴违。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 优质课导学案_4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 优质课导学案_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2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3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表演合作的能力。

1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编演历史审判短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学习,真正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情感,树立学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重点: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斗争;《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严重危害的认识。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文字、图片等。

2编演历史审判会,学生自己分配角色。

4编写不平等条约比较简表。

5编写小结歌谣。

教学资源1自制多媒体课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演示文稿2音像资料:八国联军侵华等内容。

教学过程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攻占天津→攻占北京↓《辛丑条约》1901→→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政治:严禁中国人民反帝军事:拆毁炮台、在军事要地驻兵外交:划定“使馆界”影响: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思:我在设计本课时,本着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通过情境的创设充分再现历史,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破重点、化难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突破狭小的教室空间,让学生真正做到感知历史,从现实走进历史,再从历史回到现实。

立足现实,展望未来。

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中着力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

本节课在设计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表演、讲故事、讨论,比较、归纳,动手设计图表,搜集资料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出质疑,积极探究,特别是让学生做原告陈述“八国联军的暴行”,亲自动手设计“历次侵华战争、签订的条约及影响”的知识结构图,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新理念,取得良好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古代的中国历史第一课文明的源泉-黄河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中,我们将研究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着重介绍中国文明发展的源头——黄河。

我们将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特点,以及黄河对古代中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明确黄河的重要性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过程至关重要。

第二课文明的瑰宝-夏商周三代本课程将聚焦夏商周三代这一重要历史时期。

我们将深入研究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第三课文明的巅峰-秦汉本单元的第三课中,我们将研究秦汉两个朝代,这段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

我们将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的改革,以及汉朝的繁荣和创新。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第四课文明的交汇-三国两晋南北朝本课将介绍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特殊的时期。

在这段时期,中原地区不再统一,而是分裂成多个王朝和政权。

我们将研究这些王朝的兴衰、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探索这一时期的历史成因和影响。

第五课文明的启蒙-隋唐在第五课中,我们将研究隋唐时期的历史。

这段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代,被称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启蒙时期。

我们将了解隋朝的统一和变革,以及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第六课文明的辉煌-宋元明清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中,我们将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

这段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时期。

我们将了解宋朝的文化繁荣、元朝的统一和明清两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收官之作。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的大纲,主要介绍了六个单元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重要时期。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将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导学案参考答案说明:1、教学参考只提供课堂导学和基础达标的参考,其中“课堂导学”只提供部分课时的思路,课本较明显部分要麻烦教师们备课时补充。

2、请教师们在使用本导学案之前要认真进行第二次备课,在根据本校实际进行补充的同时完善重难点、讲课思路、板书设计和小结。

3、有疑问请加入“历史替龙”QQ群(414267064)发问求解。

第1课鸦片战争一、※课堂导学提示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使英国通过鸦片打开中国市场的阴谋破灭。

不对。

因为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

2.略。

林则徐为什么能说动道光皇帝禁烟:因为林则徐把鸦片的危害与清政府的统治联系在一起。

3、表现是英国是资本主义制度,中国是封建社会后期。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略)4、我们说《南京条约》是“丧权辱国”的条约,这里的“丧权”指条约签订后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从条约内容是看出包括了贸易、关税、领土主权。

对中国社会性质影响:(略)二、※基础达标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B DCBACBABD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课堂导学提示1、略。

2、略。

3、因为鸦片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加剧了农民的贫困。

不同在失败原因是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二、※基础达标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CBDBCCDC第3课收复新疆一、※课堂导学提示1、英国、俄国都采用通过代理人(阿古柏)的方式进行侵略;俄国还直接占领我国领土。

2、“为什么能收复新疆”是指原因。

略二、※基础达标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DDCCBB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导学案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堂导学提示(略)二、※基础达标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BBDADCAB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课堂导学提示1、义和团是什么性质的运动?(略)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知识
建构
(1)线索引导:
组内梳理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结果、影响这一主线,完成课堂回顾;并思考从鸦片战争失败中吸取哪些启示?
(2)启示分析:
条理清晰,能说出两点者+2分理解没有脱离所学,且言之有理说出一点即+1分
拓展
迁移
(1)据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认为......五口同开必将祸患中国更甚...... ——申学峰《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利津县历史学科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课题
第一单元第1课
鸦片战争
课型
新授
时间
月日(星期)
成果
目标
1、了解鸦片输入的危害,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通过对虎门销烟的背景分析,培养学生将个体事件放到历史环境中学习的能力。通过分析《南京条约》的内容,培养学生依据历史事件得出历史影响的能力。
2.结合课本,同时组内分析以下材料,得出结论,小组代表发言。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们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狠狠教训它,迫使它开放更多港口,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2.国际上把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后又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些规定与中国的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A.鸦片战争B.虎门销烟C.《南京条约》的签订D.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3.史载,道光皇帝因丢失了老祖宗留下的土地而抱恨终身。曾遭道光帝丢失的“土地”是()

【配套K12】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4

【配套K12】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4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4第16课血肉筑长城【课程导入】平型关战役中的115师指挥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开始。

那么,你能说说抗战爆发后取得的次胜利是什么战役吗?而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又是哪一次战役?它们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在哪里?作战双方是谁?概况如何?.百团大战是谁指挥的?为什么要发动百团大战?目的是什么?这次战役的目标又是什么?请说说战役的简单经过。

.中共七大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的?其主要任务是什么?作出了什么重要的决定?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中共七大会场.“八年浴血战,今日奏凯歌。

”抗日战争是什么时候取得最后胜利的?抗战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抗战结束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又会怎样呢?让我们进入本课,共同探讨一下上面的问题吧。

【知识网络】【学习探索】.请你制作并完成以下表格,以便梳理知识。

战役名称时间地点交战双方概况意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请根据你收集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讲讲中国人民在国难当头时英勇抵抗日军的故事。

从这些故事中,你感受到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这是陈毅在七大闭幕时写的一首诗。

你能说说诗中的含义吗?.曾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本,最后却于1945年8月15日宣告无条件投降。

你能说说日本投降的原因吗?【自我测评】一、选择题.指挥百团大战的是A.朱德B.彭德怀c.刘伯承D.贺龙.抗战胜利后,被日本割占五十年之久,回到祖国怀抱的省份是A.香港B.澳门c.台湾D.东北二、连线题37年9月平型关大捷45年4月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45年8月中共七大召开45年9月美国向日本投掷两枚原子弹38年春百团大战三、材料解析题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

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对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富强的老状态里。

这是个黑暗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0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0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名称,建立时间及建立者,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革命派倡导的民主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

【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

【教学难点】三民主义。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国民党尊称孙中山为“国父”;毛泽东称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江泽民赞誉他为“20世纪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

孙中山何以赢得如此至高赞誉?导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

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才能拯救中国。

2.11月,孙中山在联合华侨,成立,提出的宗旨,号召。

3.1895年10月,广州起义消息泄露,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4.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资产阶级得到迅速传播。

出现了章炳麟的、邹容的、陈天华的和等2.为了,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

3.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确定了的政治纲领,选举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4.中国同盟会是。

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大大推动了。

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合称。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内容,广泛传播原因及其传播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结论:核心内容: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清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华夏古国与周文化导学目标- 了解华夏古国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掌握周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思考周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意义课时安排课时一- 研究历史上的华夏古国- 了解华夏古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进程- 分析华夏古国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课时二- 探究周文化的起源和特点- 理解周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思考周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课时三- 总结华夏古国和周文化的关系- 分析周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周文化的精髓第二单元两河流域文明导学目标- 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掌握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思考两河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课时安排课时一- 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分析两河文明的主要特点和独特之处- 思考两河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课时二- 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 掌握两河文明在科学、农业等方面的成就- 思考两河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课时三- 总结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及其地位- 分析两河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两河文明的精神第三单元祖国的领土与疆域导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的领土变迁与疆域扩张- 掌握中国古代的边疆防线和守卫制度- 思考中国古代领土与疆域对现代国家建设的启示课时安排课时一- 研究中国古代的领土变迁与疆域扩张- 了解中国古代边疆防线的建设和守卫制度- 分析中国古代疆域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课时二- 探究中国古代的边疆民族和交往- 理解边疆民族与中原文明的互动关系- 思考中国古代领土与疆域对现代国家建设的启示课时三- 总结中国古代的领土与疆域发展- 分析中国古代领土与疆域对现代国家建设的启示- 思考如何保护和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导学目标- 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掌握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官僚体制- 思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课时安排课时一- 研究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官僚体制- 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组成和运作方式- 分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课时二- 探究古代中国的封建等级和礼制仪式- 理解封建等级和礼制仪式对社会秩序的维持作用- 思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课时三- 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特点- 分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思考如何发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精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4第16课血肉筑长城【课程导入】平型关战役中的115师指挥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开始。

那么,你能说说抗战爆发后取得的次胜利是什么战役吗?而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又是哪一次战役?它们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在哪里?作战双方是谁?概况如何?.百团大战是谁指挥的?为什么要发动百团大战?目的是什么?这次战役的目标又是什么?请说说战役的简单经过。

.中共七大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的?其主要任务是什么?作出了什么重要的决定?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中共七大会场.“八年浴血战,今日奏凯歌。

”抗日战争是什么时候取得最后胜利的?抗战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抗战结束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又会怎样呢?让我们进入本课,共同探讨一下上面的问题吧。

【知识网络】【学习探索】.请你制作并完成以下表格,以便梳理知识。

战役名称时间地点交战双方概况意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请根据你收集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讲讲中国人民在国难当头时英勇抵抗日军的故事。

从这些故事中,你感受到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这是陈毅在七大闭幕时写的一首诗。

你能说说诗中的含义吗?.曾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本,最后却于1945年8月15日宣告无条件投降。

你能说说日本投降的原因吗?【自我测评】一、选择题.指挥百团大战的是A.朱德B.彭德怀c.刘伯承D.贺龙.抗战胜利后,被日本割占五十年之久,回到祖国怀抱的省份是A.香港B.澳门c.台湾D.东北二、连线题37年9月平型关大捷45年4月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45年8月中共七大召开45年9月美国向日本投掷两枚原子弹38年春百团大战三、材料解析题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

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对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富强的老状态里。

这是个黑暗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这是个光明的前途。

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请回答:以上材料是谁在所作的什么报告中阐述的内容?这个报告是哪次会议通过的?此次会议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召开的?此次大会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这次大会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资料下载】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主要是在国民党内,存在悲观的“亡国论”和轻敌的“速胜论”。

“亡国论”者认为,中国武器和技术不如日本,在战争中必定失败。

台儿庄战役后,“速胜论”在国民党内迅速抬头,认为中国可以迅速战胜日本。

为了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1938年5~6月,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研究会作了《论持久战》的著名演讲,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中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

,日本是个帝国主义的强国,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第二,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第三,日本战争力量虽强,但它是个小国,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战争;第四,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中国的正义战争却是得道多助的。

个特点决定了日本的进攻能在中国横行一时,中国不能速胜,抗战要走一段艰难的历程;后三个特点决定了中国不会亡国,经过长期抗战,最终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毛泽东还指出,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必须把游击战争提到战略高度,广泛开展人民战争。

《论持久战》深刻地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预见到了战争的发展进程,正确地指出了中国抗战的战略方针,坚定了全国军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

抗日战争大事记37年8月,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共4.6万人。

改编后,八路军相继奔赴华北抗日前线。

37年8~11月,淞沪会战。

这次会战虽以中国军队的失败而告终,但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

38年1~6月,徐州会战。

这次会战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的进攻速度,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取了时间。

38年8~10月,武汉会战。

这是抗战以来,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此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39年11月,在河北涞源黄土岭战役中,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被八路军击毙。

这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击毙的最高日军将领。

40年5月,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这是在抗战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牺牲的最高将领。

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辽县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时牺牲。

这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

44年4~12月,为了打通从中国东北直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援救侵入南洋的孤立部队,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

在短短八个月内,国民党损失五十余万人,丢失豫、湘、桂、粤、闽等省大部分地区。

44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

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10日,朱德总司令发布战略大反攻的命令。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

【思维拓展】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彻底改变了鸦片战争以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请结合本课所学,分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四单元自测题一、选择题.1931年,日本侵略军在东北制造了A.西安事变B.柳条湖事件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西安事变又叫A.九一八事变B.双十二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A.抗日救国军B.抗日义勇军c.八路军D.新四军.发动西安事变的十七路军将领是A.张学良B.杨靖宇c.杨虎城D.李宗仁.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停止内战、实行抗战.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是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后,日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为国捐躯的将领是A.吉星文、金振中B.吉星文、佟麟阁c.金振中、赵登禹D.佟麟阁、赵登禹.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陪都是A.上海B.南京c.重庆D.北京.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士兵人数达三十万以上的城市是A.上海B.北京c.重庆D.南京0.1937年9月抗战以来的次大捷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八一三战役1.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台儿庄战役发生在A.山西B.河北c.山东D.河南.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百团大战B.台儿庄战役c.平型关战役D.太平洋战争3.为抗日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大会是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抗日根据地开始局部反攻是在A.1942~1943年B.1943~1944年c.1944~1945年D.1945年初~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A.8月15日B.9月2日c.9月9日D.10月25日二、材料解析题第四单元自测题新教材新学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

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

这是个黑暗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这是个光明的前途。

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请回答:上述材料是在中共哪一次大会上提出的?当时中国国内面临着怎样的形势?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代表什么阶级?发表这篇的大会对抗日战争和中国前途有什么意义?三、简答题.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一步步侵略中国的?.中共七大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内战烽火【课程导入】.你知道楚汉战争中“鸿门宴”的故事吗?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又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鸿门宴”──重庆谈判。

蒋介石设“鸿门宴”的目的是什么?毛泽东为什么仍冒着巨大危险去赴蒋介石的“鸿门宴”呢?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蒋介石合影.你知道毛泽东的著名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由来吗?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为什么还坚持转战陕北?你知道西北解放军的“蘑菇”战术是怎么回事儿吗?其结果如何?毛泽东在转战陕北的途中.你知道大别山吗?它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何重要战略地位?刘邓大军是怎样挺进大别山的?有什么作用?47年8月,刘邓野战军南进,穿过人烟稀少、遍地积水的黄泛区【知识网络】【学习探索】.假如你是当时一位有正义感的记者,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重庆谈判以让世人从中了解其真相呢?.下表是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

该表反映了什么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制定了怎样的战略战术?结果如何?国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军队数量430万人130万人装备情况有美国援助建立的空军和271艘舰艇、8亿多美元的剩余物资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和坦克,大炮很少,没有外国的接济拥有人口3亿多1亿多拥有地区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xb1.【自我测评】一、选择题.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最渴望的是A.民主、自由B.和平、民主c.团结、进步D.自由、和平.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c.发动内战的准备不足D.美国主张扶蒋反共二、读图题请分别给下面四幅图写出标题,并说说图片的主要内容。

【资料下载】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北依淮河,南临长江,西近武汉,东至南京。

就战略地位来看,占领大别山不仅有利于人民解放军挥师南进,而且还可以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是我军进行战略机动和进军江南的必争之地。

47年5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结束豫北战斗,攻克了濮阳、封丘一带。

6月30日,刘邓率所部4个纵队、12万余人,在山东的西南部强渡黄河。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连续摧毁了黄河南岸数道敌人的封锁线,歼敌5.6万余人,打开了通往大别山的道路。

根据中共中央的不与敌纠缠、直出大别山、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指示,刘邓大军于8月7日突然甩开敌人,分三路向南疾驰,开始了千里跃进的壮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