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孔隙演化(一) 孔隙破坏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沉积物组分
弹性形变组分:去掉载荷可以恢复原形 石英、石英岩、碳酸盐岩、硬石膏 等 塑性形变组分:去掉载荷不能恢复原形 云母、泥岩、喷出岩、杂基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碎屑分选性
粒粗而分选好者抗压实
4. 异常压力
抗压实:能降低作用于岩石的压实强度
5. 早期胶结及溶解作用
早期胶结增大抗压强度;溶解作用可形成良好次生孔隙? (固结成岩前很难保存,对储集性能不起积极作用)
80度以下, 细菌消耗 短链有机基 团; 接近80度 有机酸大量 生成,细菌 活动减弱 超过120度, 羧酸离子 会被脱羧作 用破坏。
羧酸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三、成岩阶段与孔隙演化
成 岩 阶 段 与 孔 隙 演 化
四、 次生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
1. 砂体与富含有机质的烃源岩相邻 ——沉积相的控制 三角洲 浊积岩 煤系地层
第五章
储层孔隙演化
Pore evolvement in reservoir rocks
孔隙破坏机制 次生孔隙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古岩溶作用与古岩溶储层 成岩储集相与岩石物理相
同类沉积相的储层物性差异
葡北地区 胜北地区 连木沁地区 K ( md) φ (%) K ( md) φ (%) K ( md) φ (%) 33.7 16.35 0.82 8.18 10.17 12.07 108.49 16.99 0.35 5.66 4.3 10.05 26.53 11.65 0.1 3.68 0.35 7.14

(3)温度:初始温度60度,大于90度 石英次生加大普遍 (4)异常压力:异常高压抑制石英次生加大 (5)油气侵位:伊利石K-Ar定年 油气进入后阻止生长过程 (6)岩石组合 厚层砂体顶底:表层致密条带 薄层砂体:全胶结型 砂体内的分散胶结:
第二节 次生孔隙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一、次生孔隙的类型
粒间溶孔 组分内溶孔 铸模孔 特大溶孔 贴粒溶孔 裂缝孔隙
七克台组 三间房组 西山窑组
同为有利沉积相, 储层性质相差悬殊
第一节 孔隙破坏机制
碎屑沉积物 沉积岩
破坏孔隙的主控成岩作用 ----成岩效应
压实作用: 缩小粒间体积 胶结作用:堵塞孔喉,但不减小粒间体积
一、压实作用及其控制因素
1. 深度
= oe-cp
随p增加呈指数形式降低
浅处(500m以内)? 深处(>3000m)?
胶结物含量
孔隙充填
含量

k
胶结产状
孔隙衬边
孔隙桥塞
4. 胶结作用的控制因素
(1)孔隙水介质 离子类型、含量、物理化学性质 酸性水:石英、高岭石 碱性水:方解石,其它粘土矿物 不同成岩阶段 (2)岩性 碎屑成分:富含石英,石英次生加大;含泥质砂岩 粘土矿物含量:常见粘土矿物胶结物:蒙脱石 高岭石、绿泥石等
次生孔隙的形 成,需要有机 酸或酚等进入 砂体发生溶解 作用,而溶解 流体来自烃源 岩。
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及丰度:丰度越高,生成的 有机酸量越多;Ⅲ型干酪根最好、Ⅱ型次之、 Ⅰ型最差。
3. 源岩需达到一定的成岩温度 ——温度窗控制(埋深、地 温梯度):一定温度才能生成
有机酸。
4. 酸性水进入砂体需要运载流体 压实水及粘土转化脱水 5. 砂体中有流体运载通道 断层、裂缝、储层孔隙 6. 砂体中大规模流体渗流交替 上升流:流体沿渗透性单元向上 或向外侧运移; 下降流:大气水通过渗透性单元向下 运移 热对流:地层中温差存在可引起流体 密度差。 7. 油气早期侵位:烃类聚集抑制了地层水流动 阻断了胶结物来源;烃类在孔隙中形成超压, 阻止压实作用进行
二、胶结作用及其控制因素
1. 胶结物类型
碳酸盐、石英、粘土矿物、沸石、 其他(长石、石膏、硬石膏、黄铁矿等)
2. 胶结产状
孔隙充填 孔隙衬边:胶结物包裹颗粒 孔隙桥塞:粘土矿物自孔隙壁向
孔隙空间生长,最终达到孔隙空间彼岸 加大式:石英和长石
孔隙充填
孔隙衬边
孔隙桥塞
3. 胶结作用对孔渗的影响
裂缝、粒间孔隙
二、溶解作用与次生孔隙的形成
1.可溶组分
沉积物溶解:可溶性颗粒,
长石、黑云母、角闪石、
辉石等。
自生胶结物溶解:碳酸盐、
绿泥石、蒙脱石、沸石等。 自生交代物溶解:方解石、 白云石、菱铁矿等。
2. 溶解流体
大气淡水
深部地层流体
有机酸
碳酸
有机质脱羧基作用 无机化学作用
有机酸溶解能力比碳酸强 二元酸比一元酸强
粒间溶孔:颗粒之间的溶蚀再生 孔隙。颗粒边缘及粒间胶结物 和杂基溶解所形成,分布于颗 粒间
组分内溶孔:粒内、杂基内、 胶结物内溶孔。典型次生孔隙
铸模孔:颗粒、交代物被完全 溶解形成
特大溶孔:孔径超过相邻颗粒 直径的溶孔
贴粒溶孔:沿颗粒边缘 溶解而形成的线状孔隙
粒间溶孔
组分内溶孔
裂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