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心理学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亡

主要摘要:人总是不愿意提起死亡。面对死亡,人们总是表现出焦虑、恐惧。可是人总是会死的,这是一个常识。凡是常识都要接受,如果不接受,规律就会强迫你接受。到时候,你愤怒、委屈、不甘心,都是于事无补的。如果你掩耳盗铃,死亡就成了你仓皇之时的不速之客,吃亏的是你和在乎你的人。可是既然死亡是我们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接受坦然地死之坠落呢?提到死亡,你会想起些什么?如果死亡即将降临,你会做什么准备呢?

关键词:死亡死本能思考

正文:我回想我这二十年的生活,我思考过很多东西,那些或许不是那么积极的事情,离家出走、逃学、当然也有过死亡以及等等的一些东西。所有的这些都是短暂的不甘后做出的一些应激反应,当然除了逃过课,其他都没有真正的去做过,也没有真正的勇气和原因。不过很多次的幻想过,如果能体验下死亡后能活过来,我很想去体会下死亡到底是怎样的感觉。

因为觉得死亡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而同时也是人们所厌恶、惧怕的一个事情,所以想着就写死亡这个黑色话题。问周围的同学和一些朋友,死亡让你们想到什么,他们都回答都不尽相同,可是又是如此相似。大致都是黑色,恐惧,遗憾、愤怒、悲痛.....,一系列带有消极效果的词句。

我不禁思考,死亡真就如此嘛。

一句老话说,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

可我们民族忌讳死亡。从古至今我们的帝王将相们寻找长生不死之药,以为可以逃脱自然法则。我们小小老百姓有许多言语禁忌,我们天真的认为不谈死亡,死亡就会远离我们。而且我们这个民族不喜欢谈论普通人的死亡。我们崇尚的是壮烈的、惨烈的死、贞洁的死、苦难的死,我们蔑视平平常常的死。

凯瑟琳.辛格说:死亡,不是悲剧,而是恩宠。

而每个人都知道死亡,它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但并不了解死亡,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很可怕的一个字眼。你可以拒绝一切,但不可以拒绝死亡或许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真得可以拒绝利益,诱惑,金钱这些嘈杂的东西,或许我们一生都拥有纯真,或许我们仍然能在缓缓老去的时候保持自己的个性和原则,但是我们却永远都逃不过死亡。即使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最睿智的人也没有办法逃离死亡的枷锁。死亡同时也给了我们的人生一个期限、一个提示,告诉我们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来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将我们的人生价值发挥到最大。可也许我们众多人也理解错了,我们不愿意去讨论死亡这个词,觉得它不吉利。然而我觉得因为有了死亡,我们才有了对生命的紧迫感,也因为有了死亡我们才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生命价值扩大。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死亡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人物,造就了如今这个繁华的世界。

正如有人说的:死亡某种意义上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真实。我们得以进入的存在层次,是让我们的深层内在向着本然开放的层次。没有太多的花哨把式,也没有太多的大道理,不管是在活着的当下,还是临终的时刻,都可以拿得起、放得下,生命里少了些轻佻浮夸,却多了些喜乐;少了些痛苦,却多了些感激。

毕淑敏曾说过:思考死亡并不荒诞,反而让活着的时刻更加清醒和津津有味。

生命就像一个色彩鲜明的气球,就像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每个气球的颜色都不一样,我们的成长就像充气的气球,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气球长到最大,也就是我们生命最绚烂的时候,这样亮丽的日子,会保持一段时间。随着气球开始蔫了,我们的年岁也就越来越大,当然我们的生命不会突然戛然而止,但气球的韧度被岁月磨损,就像老人的关节那样。

终有一天,气球最终失去所有的韧性。象征着死亡的到来。

而死亡就像是一个红果子,要好多年才熟。每个人都会拿到那个成熟的红果子。我们都将无法避免的走向那一天,即使我们功成名就,成为最杰出的伟人,受千万人所尊敬,我们也终将走向死亡,这是生命的承诺。很多东西因为短暂而美好,又因为美好而被铭记。也许,生命就应该是这样的,倘若没有死亡这个限制,就如同电影中的吸血鬼,虽然可以永生,但是他们的生活却异常的孤独,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比永远没有尽头来的可怕。死亡,则刚好给生命一个尽头,让人显得完美,让人被他人所珍视,所怀念。

所以,再思考死亡,就觉得它并没有那么令人发寒,也许这是为什么人们无法抵抗死亡原因吧。你或许厌恶死亡,但是生命是需要它来受到人们尊重和珍视的。

在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一书的序言中,看到说弗洛伊德于晚期在性本论中增加了死本能。佛洛伊德说:“生命即意味着通向死亡,人们期待回归到初始的无机状态。然而,死本能的表达常常为生本能所阻止。所以死本能的作用常常不可得见。”弗洛伊德认为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生命由无机物演化而成,人从黑暗、温暖而平静的子宫而来。睡眠与死亡的境界与人所来自的地方条件相似,所以生命一旦开始,一种意欲返回无机状态的倾向随之而生,这就是死亡本能的来源。弗洛伊德认为,残酷、自杀、谋杀以及攻击都是死亡本能驱使的。虽然弗洛伊德从没有把死亡本能理论发展的像求生本能理论那样完整,但这一理论仍然是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不过后来的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死本能是不被认可的,它代表着毁灭。而且他的毁灭不仅是对个人,还针对外界。

我个人觉得死本能也是有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当自己的使命完成,那么为了后续奉献自己的全部。这样死亦为生,生死意在传递生命价值。每年春天,树叶换装常常在一夜之间。当秋风瑟瑟满地落叶缤纷时,意味着绿芽梦满枝日子也不那么远了。古人常常赞美落叶,称颂其奉献精神。实际上黄叶是被嫩芽挤兑才跌落的。树叶之凋亡缘由很简单,将生命空间留给新芽是黄叶的死本能。老化、凋亡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死亡的意义在于将生命空间留给后代,因为有限的环境资源不可能让动植物长生不老,所以选择死亡是新陈代谢的宇宙智慧。

死亡是必须的,是终点,也许也是起点。可是那并不代表着就是结束,因为人是具有思维的物种,我们的离开,只要有人怀念我们,我们就没有真正的死去,而是以另外一种形式活着。

人也应该学着思考死亡,思考死亡并不是一种荒诞的行为,相反我觉得那是智慧的,思考过死亡的人,也许才能活得更有意义,更有内涵的活着。明白了死的意义,才能真正的活着。

我觉得,也许死亡很简单,就是睡觉(不得不想起小沈阳说的,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那样过去了),长长的睡去,不再醒来。个人希望,我的死亡是没有痛苦的。

参考文献:《读佛洛依德对生死本能的理解》

《预约死亡》——毕淑敏

《心灵密码》——毕淑敏

《陪伴生命》——凯瑟琳.辛格

本文为个人完成,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