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材料扩散与相变扩散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0001

合集下载

扩散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扩散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扩散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菲克第一定律描述了稳态扩散的特征,即浓度不随( B )变化A 距离B 时间C 温度2 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 B )A 组元的浓度梯度B 组元的化学势梯度C 温度梯度(二)问答题1 何谓扩散,扩散的本质是什么?固态扩散有哪些种类? 答:扩散指物质中原子或分子通过无规运动导致宏观迁移与传质的现象。

扩散的本质指大量原子不断克服原子之间能垒,跃迁到邻近位置,实现宏观的物质迁移过程。

固态扩散主要有两种:空位扩散和间隙扩散。

2 何谓上坡扩散和下坡扩散?试举例说明之。

①下坡扩散:沿浓度降低的方向扩散,即原子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

如:不均匀固溶体(铸件)均匀化过程、渗碳等。

②上坡扩散:沿浓度升高的方向扩散,即原子由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扩散。

如: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时碳由低浓度的奥氏体向高浓度的渗碳体扩散3 固态金属中要发生扩散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答:①存在扩散驱动力——热力学条件梯度:化学位(主要)、温度、应力、电场、磁场等②扩散原子与基体有固溶性——前提条件③足够高温度——动力学条件④足够长时间——宏观迁移的动力学条件4 渗碳是将零件置于渗碳介质中使碳原子进入工件表面,然后以下坡扩散的方式使碳原子从表层向内部扩散的热处理方法。

试问:(1) 温度高低对渗碳速度有何影响?(2) 渗碳应当在r-Fe中进行还是应当在α-Fe中进行?(3)空位密度、位错密度和晶粒大小对渗碳速度有何影响?答:(1)温度越高,渗碳速度越快,反之,渗碳速度越慢。

(2)虽然Dα-Fe≈163Dγ-Fe,但是钢在渗碳时仍然在r-Fe 中进行。

原因是温度高有利于原子的扩散;还有γ-Fe的溶碳能力》α-Fe 。

(3)空位密度和位错密度越大则渗碳速度越快;晶粒越小渗碳速度越快。

因为空位密度和位错密度越大,晶界越多,晶格畸变能越大,原子扩散所需激活能越小,原子就越容易迁移。

材科基复习资料下

材科基复习资料下

模拟题:一、判断并改错题(每题2分,5题,共10分)1.物质的扩散驱动力是浓度差,所以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流向浓度低的地方。

(错)有浓度梯度,还有热运动。

也有把浓度差改为位势差的。

还有认为题中所述只是下坡扩散,还有上坡扩散。

(总而言之,这个题述是错的惨不忍睹)2.温度越高,马氏体相变转变速度就越快。

(错)书737,非热激活马氏体长大速度与温度无关,此外马氏体相变是非扩散性相变对温度不敏感。

3.固态相转变的驱动力越大,其形核阻力就越小。

(错)二者无必然联系4.亚共析钢加热到Ac1和Ac3之间将获得奥氏体+铁素体两相组织,在此区间,奥氏体的含碳量总是大于钢的含碳量。

()存疑,5份答案中3对2错5.为调整硬度,便于机械加工,低碳钢、中碳钢和低合金钢在锻造后应采用正火处理。

(对)二、填空(每空1分,10空,共10分)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 ____以溶质的形式存在___、_______形成强化相_________、__以游离态存在_____、____与金属中的氧氮等元素形成非金属夹杂物___。

2.马氏体组织的基本类型包括_____板条状马氏体___、__针状马氏体______。

3.扩散机制包括____间隙机制________、空位机制_____________、换位机制_____。

4.铸铁和钢的最大区别在于,钢的碳含量均<___2.11%________。

三、选择(可多选,每题2分,5题,共10分)1、以下哪些元素是碳化物形成元素(ad )A 钛B 硅C 钴D 钒2、消除网状碳化物析出的热处理方法是(c )A 回火B 退货C 正火D 淬火3、下面(bcd )组织是通过扩散形成的。

A 马氏体B 珠光体C 贝氏体D 渗碳体4、高扩散通道包括(a c d)A 晶界B 晶内C 位错D 表面5、特殊性能钢包括(bc )A 刃具钢B 耐候钢C 铁素体不锈钢D 调质钢四、 简答(每题5分,2题,共10分)1、 T8钢(即共析钢),按TTT 图中所示的不同冷却和等温处理后,分析其形成线1:奥氏体→珠光体线2:奥氏体→奥氏体+珠光体→奥氏体+珠光体→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存疑)线3:奥氏体经保温后部分转变为贝氏体在一起转变为马氏体。

北科大材料考研试题

北科大材料考研试题





(3)脱溶分解对性能的影响 脱溶分解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其 作用决定于脱溶相地形态、大小、数量和分布 等因素。 一般来说,均匀脱溶对性能有利,能起到明显 地强化作用,称为“时效强化”或“沉淀强 化”; 而局部脱溶,尤其是沿着晶界析出(包括不连 续脱溶导致的胞状析出),往往对性能有害, 使材料塑性下降,呈现脆化,强度也因此下降。
①成分不变协同型长大②成分不变非协同型长大 ③成分改变协同型长大 ④成分改变非协同型长大 成分不变的相变无需溶质原子扩散,晶核长大速 度仅与界面点阵重构过程有关。协同型长大原子 调整位置的过程通常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所以晶核长大速度很快;而成分不变的非协同型 长大速度则受控于界面原子调整位置的速度,即 受界面过程所控制。


(3)、屈氏体(T): 片间距约小于200nm,形成于 600 ~ 500℃温度范围内。在光学显微镜下已很难 分辨出铁素体和渗碳体片层状组织形态。电镜观 察。 注意: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之间无本质区别, 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片层相间组织,其形成温度 也无严格界线,只是其片层厚薄和片间距不同。



(1)共格界面 如果界面上的原子同时属于两相,即两相晶格 在界面上彼此完全衔接,界面上的原子为两相 共有,便可形成共格界面。存在一定的弹性应 力场,其大小取决于相邻两相界面,原子间距 a a 的相对差值δ= a 。 δ越大,弹性应变能 越大。共格界面的界面能很低。 (2)半共格界面 δ 增大,为了维持界面上的原子为两相所共有, 须由一系列调配位错进行调节,形成半共格界 面。半共格界面的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介于共 格界面和非共格界面之间。




(3)非共格界面 当δ很大时,界面处两相原子根本无法匹配,形 成非共格界面。这种界面由不规则的原子构成, 厚度约3-4个原子层,性质与大角度晶界相似, 界面能较高而弹性应变能很小。 2界面能 固-固两相界面能比液-固两相界面能高。 一部分是形成新相界面时,因化学键变化引起 的化学能,另一部分时由界面原子的不匹配产 生的点阵畸变能。 界面能:共格界面< 半共格界面< 非共格界面

合金中的扩散与相变习题(相变部分

合金中的扩散与相变习题(相变部分

合金中的扩散与相变习题(相变部分)1. 名词解释形核驱动力、相变驱动力,调幅分解、惯析面、连续脱溶、不连续脱溶、热弹性马氏体。

2(1)如果不考虑畸变能,第二相粒子在晶内析出是何形态?在晶界析出呢?(2)如果不考虑界面能,析出物为何种形态?是否会在晶界优先析出呢?3 已知α、β、γ、δ相的自由能-成分曲线如图所示, 从热力学角度判断浓度为C 0的γ相及δ相应析出的相,并说明理由,同时指出在所示温度下的平衡相(稳定相) 及其浓度。

4 指出固溶体调幅分解与形核分解两之间的的主要区别。

5 假设将0.4%C 的铁碳合金从高温的单相γ状态淬到750℃时,从过冷γ中析出了一个很小的α晶核.试回答:(1) 在Fe-Fe 3C 相图下方,作出α、γ、Fe 3C 在750℃的自由能-成分曲线。

(2) 用作图法求出最先析出晶核的成分,并说明之。

6 沉淀相θ‘’呈圆盘状,厚度为2.0 nm ,其失配度δ约为10%。

已知弹性模量E=7×1010Pa ,共格界面因失配而造成的一个原子应变能为223δεVE V =(V 为一个原子所占体积)。

今假设共格破坏后的非共格界面能为0.5J/m 2,求共格破坏时θ‘’圆盘的直径。

7 假定在Al (面心立方,原子间距d=0.3 nm )基固溶体中,空位的平衡浓度(N n )在550℃时为2×10-4,而在130℃时可以忽略不计:(1)如果所有空位都构成G .P 区的核心,求单位体积中的核心数目;(2)计算这些核心的平均距离。

8 Al-2at.%Cu 合金进行时效硬化,先从520℃淬至27℃,3小时后,在此温度形成平均间距为1.5×10-6cm 的G .P.区。

已知27℃铜在铝中的扩散系数D=2.3×10-25cm 2/s ,假定过程为扩散控制,试估计该合金的空位形成能(假设淬火过程中无空位衰减)。

9 假设在固态相变过程中新相形核率N 及长大速率G 均为常数,则经t 时间后所形成新相的体积分数x 可用Johnson-Mehl 方程得到,即)3exp(143t NG x π--=已知形核率N=1000/cm 3.s ,G=3×10-5cm/s ,试计算:(1)发生相变速度最快的时间;过程中的最大相变速度;(2)获得50%转变量所需的时间。

扩散与相变练习题

扩散与相变练习题

1.对于A-B二元置换式固溶体。

讨论自扩散系数、本征扩散系数(化学扩散系数)和互扩散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18分)2.在缓慢冷却过程中刚中产生了所谓的带状组织(α与珠光体交替分布),为了消除这种带状组织需要进行扩散退火。

已知厚度为25mm的钢板在900℃经2天扩散处理可以消除这种带状组织。

问:如果把这种钢板轧制成5mm厚,并在1200℃下进行扩散处理需要多长时间?(D=D0exp(-286000/8.314T))(18分)3.硅表面涂覆一层硼,在1100℃保温250秒,测得距离硅表面0.2μm处硼的浓度为8×103mol/m3。

求:(1)硅表面单位面积硼的涂覆量;(2)距离硅表面0.2μm处硼的最大浓度。

D B(1100℃)=4.0×10-12m2/s (20分)4.18Cr-8Ni不锈钢加热到700℃保温10分钟,表面层发生了脱铬现象。

当铬含量小于11%时,不锈钢将丧失不锈性。

假定脱铬过程中不锈钢表面铬含量为零。

(1)计算丧失不锈性的表层厚度。

(2)在10分钟后排除了脱铬故障,不锈钢与环境之间再也没有铬的交换。

在700℃继续保温,问至少需要保温多长时间才能消除前10分钟脱铬的有害作用(D Cr= 3.5exp(-286000/8.314T))cm2/s)?【提示】: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合理的近似处理。

(24分)5.一共析碳素钢在A1温度于湿氢中进行脱碳处理,在钢的表面会形成一铁素体层。

该铁素体层将以一定速度长厚。

长厚速度由通过铁素体层的碳的扩散所控制。

(1)建立一个合理的模型。

导出铁素体厚度与时间的关系;(2)该铁素体层长到1mm厚需要多长时间?(在A1温度DαC=109cm2/s)。

北科大材料考研试题综述

北科大材料考研试题综述

说明
在固体材料中也存在扩散,并且它是固体中 物质传输的唯一方式。因为固体不能象气体 或液体那样通过流动来进行物质传输。即使 在纯金属中也同样发生扩散。扩散在材料的 生产和使用中的物理过程有密切关系,例如: 凝固、偏析、均匀化退火、冷变形后的回复 和再结晶、固态相变、化学热处理、烧结、 氧化、蠕变等等。
c 浓度梯度, ,kg/(m3· m) x
菲克第一定律的解释
“-”号表示扩散方向为浓度 梯度的反方向,即扩散由 高浓度向低浓度区进行。
4.1.2 菲克第二定律 (Fick’s Second Law) 在扩散过程中扩散物质的浓度随时间而变化。
c f (t , x)
C ≠0 t
非稳态扩散时,在一维情况下,菲克第二定律的表达 式为
2、菲克第一、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及适用范围;
3、扩散机制;
D D0 e 4、菲克第二定律的误差函数解(※渗碳);
5、扩散系数与扩散激活能的关系式: Arrhenius 6、影响扩散的因素;
Q / RT
7、渗碳为什么选取在奥氏体状态下进行而不在铁素体 状态下进行? 作业: 课后习题 P/142 4-3、4-5、4-7。
x c( x, t ) cs (cs c0 )erf 2 Dt
上式称为误差函数解。
erf ( )
( x /(2 Dt ))
实际应用时,
cs c( x, t ) x erf cs c0 2 Dt

c( x, t ) c0 x 1 erf cs c0 2 Dt
H2
x 例1
c2
利用一薄膜从气流中分离氢气。在稳定状态时,薄 膜一侧的氢浓度为0.025mol/m3,另一侧的氢浓度为 0.0025mol/m3,并且薄膜的厚度为100μm。假设氢通过 薄膜的扩散通量为2.25×10-6mol/(m2s),求氢的扩散 系数。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6年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6年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6年(总分:2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11,分数:200.00)1.晶体结构1.(以面心立方晶胞为例)描述晶体结构(晶胞)特征的常用参数有哪些?2.在体心立方晶胞中画出一个最密排方向并标明晶向指数;再画出过该方向的两个不同的低指数(简单)晶面,写出对应的晶面指数。

这两个面和与其平行的密排方向构成什么关系?(分数:2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1.FCC晶胞中的原子个数4,密排面{111}及密排方向<110>,配位数12,原子半径;间隙位置(八面体间隙在体心及等效位置)及个数4,堆垛顺序ABCABC,致密度0.74。

2.如图,构成晶带关系。

)解析:2.合金相1.(以金属为基的)固溶体与中间相的主要差异(如结构、键性、性能)是什么?2.纯金属中溶入另一组元后(假设不会产生新相)会带来哪些微观结构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如何引起性能上的变化?(分数:2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固溶体保持纯金属的晶体结构,中间相的结构一般与两组元的结构都不同;固溶体原子间以金属键为主,中间相以共价键及离子键为主;固溶体塑、韧性好,中间相的强度高,韧性较差。

2.引起点阵畸变,点阵常数会改变;会产生局部偏聚或有序,甚至出现超结构。

因固溶强化使强度提高,塑性降低;电阻一般增大。

)解析:3.晶体缺陷1.点缺陷(如间隙原子或代位原子)和线缺陷(如位错)为何会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力学性能?2.举例或画图说明什么是小角晶界的位错模型?描述大角晶界有何模型?其含义是什么?(分数:2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点缺陷产生畸变,使局部能量提高,附近有弹性应变场;位错也是如此,但位错周围不同位置应力场状态不同,有的为压应力,有的为拉应力;点缺陷会聚集到位错上使应变能降低,使系统的能量下降,吸附溶质的位错是一种稳定组态;此时位错被钉扎而难以运动,使强度提高,会产生上下屈服点效应。

北京科技大学材科基第二学期复习重点(共21张PPT)

北京科技大学材科基第二学期复习重点(共21张PPT)
• 形核(均匀、非均匀)
• 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形核率 • 晶核长大
• 液固界面结构(光滑、粗糙) • 晶核长大方式
• 固溶体的结晶
• 平衡凝固、非平衡凝固 • 平衡分配系数、Scheil方程、成分过冷
• 共晶凝固和包晶凝固
共二十一页
第十一章 凝固(nínggù)
• 相关公式
CLC0fLk01
共二十一页
8. (本题20分) 用成分-自由能曲线表述二元过饱和固溶体脱溶驱动力和 形核驱动力。说明脱溶可能的贯序,解释产生这些贯序可能的原因。 下图为铝铜合金不同过渡相的转变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①合金
经固溶处理后,在室温放置多少时间才开始出现G.P.区?②在什么 温度G.P.区出现最快?需要多少时间?③G.P.区能出现的最高温 度是多少?④q’’相出现的最高温度是多少?⑤在130 C时效
• 奇异晶界、邻位晶界 • 小角晶界和大角晶界:能量、偏析、迁移 • 取向差 • 相界—共格、半共格、非共格 • 体缺陷
共二十一页
第八章 固体中原子的扩散
• 扩散机制—间隙、空位、换位
• 扩散系数—微观意义、影响因素 • 扩散激活能 • 扩散方程的解
•误差函数解、高斯解、三角函数解、数值(shùzí)解、平方根关系
C S k 0 C 01 fSk 0 1
mLC01k0 GL DL k0 v
共二十一页
第十二章 固态转变
• 合金脱溶 • 脱溶贯序
• 时效 • 共析转变、块状转变
• 连续型转变—调幅分解、无序—有序转变 • 无扩散型相变 • 回复和再结晶
• 组织、性能变化、驱动力 • 再结晶基本规律、动力学及影响因素(yīn sù)
高;Σ3孪晶界是共格的,很稳定,能量很低,甚至低于小角晶界;杂质偏析少,迁移率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doc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doc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名称:___________ (共2页)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一、分析发生下列现象的原因(30分)1. 低碳钢应力-应变曲线的屈服现象(10分)2. 金属及合金凝固时形成树枝状晶(10分)3. 上坡扩散(5分)4. 二次再结晶(5分)二、在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中(111)面上运动着柏氏矢量为6=a/2[110]的位错,位错线方向也是[110],请在单胞中画出(ill)晶面和山0]晶向,并说明该位错属于什么类型?如果该位错的运动受到阻碍后,请判断是否有可能转移到(ill), (ill), (ill)各晶面上继续运动?说明为什么?(15分)三、以含Al-4wt%Cu合金为例,给出其经过不同固溶时效工艺处理后的脱溶贯序;定性说明各阶段脱溶相的尺寸及分布特点、与母相的界面匹配关系及其强化效果等.(20分)四、讨论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之间的关系。

(15分)五、与液态结晶过程相比,固态相变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固态相变后形成的组织有什么影响?(15分)六、叙述离子晶体的结构规则(15分)七、分析形成下列不同铸态组织的可能原因,并说明要得到细小的等轴晶,可采取哪些办法?(20分)八、参考下面提供的示意图,画出按组织分区的Fe-Fe’C相图,写出各三相反应,并说明分别为1. Owt%C和3. Owt%C的铁碳合金经过缓慢冷却在相关三相反应完成后形成的各组织特点(20分)。

2010答案:一、1.低碳钢在一定条件下形变时,应力-应变曲线的大致规律是首先发生线性弹性变形,达到屈服时发生塑性变形直至断裂。

特殊的地方在于应力-应变曲线上常常出现上下屈服点,这与C间隙原子对位错的钉扎作用有关。

材料科学基础扩散题库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扩散题库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扩散题库及答案1、 简要说明影响溶质原子在晶体中扩散的因素。

答: 影响扩散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晶体缺陷如界面、晶界位错容易扩散;不同致密度的晶体结构溶质原子扩散速度不一样,低致密度的晶体中溶质原子扩散快,各向异性也影响溶质原子扩散;在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扩散容易;扩散原子性质与基体金属性质差别越大,扩散越容易;一般溶质原子浓度越高,扩散越快;加入其它组元与溶质原子形成化合物阻碍其扩散。

2、Ni 板与Ta 板中有0.05mm 厚MgO 板作为阻挡层,1400℃时Ni +通过MgO 向Ta 中扩散,此时Ni +在MgO 中的扩散系数为D=9×10-12cm 2/s ,Ni 的点阵常数为3.6×10-8cm 。

问每秒钟通过MgO 阻挡层在2×2cm 2的面积上扩散的Ni +数目,并求出要扩散走1mm 厚的Ni 层需要的时间。

答:Ni 为fcc 结构,一个晶胞中的原子个数为4,依题意有:在Ni/MgO 界面镍板一侧的Ni 的浓度C Ni 为100%,每cm 3中Ni 原子个数为: N Ni/MgO =(4原子/晶胞)/(3.6×10-8cm 3)=8.57×1022原子/cm 3,在Ta/MgO 界面Ta 板一侧的Ni 的浓度0%,这种扩散属于稳态扩散,可以利用菲克第一定律求解。

故浓度梯度为dc/dx =(0-8.57×1022原子/cm 3)/(0.05cm )=-1.71×1024原子/(cm 3.cm ), 则Ni 原子通过MgO 层的扩散通量: J =-D (dc/dx )=-9×10-12cm 2/s ×(-1.71×1024原子/(cm 3.cm ))=1.54×1013Ni 原子/(cm 2.s)每秒钟在2×2cm 2的面积上通过MgO 层扩散的Ni 原子总数N 为 N =J ×面积=[1.54×1013Ni 原子/(cm 2.s)]×4cm 2=6.16×1013Ni 原子/s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5年.doc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5年.doc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5年(总分:2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12,分数:200.00)1.晶体结构1.什么是晶面族?111晶面族包含哪些晶面?2.面心立方结构金属的[100]和[111]晶向间的夹角是多少?100面间距是多少?3.面心立方结构和密排六方结构金属中的原子堆垛方式和致密度是否有差异?请加以说明。

(分数:2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金相1.解释间隙固溶体和间隙相的含义,并加以比较。

2.为什么固溶体的强度常比纯金属高?(分数:1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晶体缺陷1.晶体内若有较多的线缺陷(位错)或面缺陷(晶界、孪晶界等),其强度会明显升高,这些现象称为什么?强度提高的原因是什么?2.上述的两类缺陷是怎样进入晶体的?举例说明如何提高这些缺陷的数目?(分数:1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图热力学利用下图的自由能.成分曲线说明,公切线将成分范围分成三个区域,各区域内哪些相稳定?为什么?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凝固1.相同过冷度下比较均匀形核与非均匀形核的临界半径、临界形核功、临界晶核体积,哪个大?2.合金凝固时的液/固界面前沿通常比纯金属液/固界面前沿更容易出现过冷?为什么?3.典型的金属(如铁)和典型的非金属(如硅,石墨)在液相中单独生长时的形貌差异是什么?(分数:2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扩散1浓度分布则如图。

[工学]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考试资料

[工学]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考试资料

1、热处理的定义根据钢件的热处理目的, 把钢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预定的速度冷却下来的一种综合工艺。

钢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来改变钢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其性能的一种工艺。

凡是材料体系(金属、无机材料)中有相变发生,总可以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来改变组织与性能。

2、Ac1、Ac3、Accm的意义对于一个具体钢成分来说,A1、A3、Acm是一个点,而且是无限缓慢加热或冷却时的平衡临界温度。

加热时的实际临界温度加注脚字母“C”,用Ac1、Ac3、Accm表示;冷却时的实际临界温度加注脚字母“r”,用Ar1、Ar3、Arcm表示。

3、什么是奥氏体化?奥氏体化的四个过程?是什么类型的相恋?将钢加热到AC1点或AC3点以上,使体心立方的α-Fe铁结构转变为面心立方结构的γ-Fe,这个过程就是奥氏体化过程。

从铁碳相图可知,任何成分碳钢加热到Ac1以上,珠光体就向奥氏体转变;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将全部变为奥氏体。

这种加热转变称奥氏体化。

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包括以下四个过程:形核;长大;残余渗碳体溶解;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加热时奥氏体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冷却转变过程,以及转变产物的组成和性能。

是扩散型相变。

4、碳钢与合金钢的奥氏体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在同一奥氏体化温度下,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扩散系数只有碳的扩散系数的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可见合金钢的奥氏体均匀化时间远比碳钢长得多。

在制定合金钢的热处理工艺规范时,应比碳钢的加热温度高些,保温时间长些,促使合金元素尽可能均匀化。

5奥氏体晶粒的三个概念(初始晶粒、实际晶粒和本质晶粒)?奥氏体的初始晶粒:指加热时奥氏体转变过程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这时的晶粒大小就是初始晶粒度。

奥氏体实际晶粒:指在热处理时某一具体加热条件下最终所得的奥氏体晶粒,其大小就是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

奥氏体的本质晶粒指各种钢的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趋势。

晶粒容易长大的称为本质粗晶粒钢;晶粒不容易长大的称为本质细晶粒钢;6为什么要研究奥氏体晶粒大小?显著影响冷却转变产物的组织和性能。

(完整word版)材料科学基础选择题精编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材料科学基础选择题精编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1、极化会对晶体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可使键性由(B)过渡,最终使晶体结构类型发生变化。

(A)共价键向离子键(B)离子键向共价键(C)金属键向共价键(D)键金属向离子键2、离子晶体中,由于离子的极化作用,通常使正负离子间的距离(B),离子配位数()。

(A)增大,降低(B)减小,降低(C)减小,增大(D)增大,增大3、氯化钠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其晶胞分子数是(C)。

(A)5(B)6(C)4(D)34、NaCl单位晶胞中的“分子数”为4,Na+填充在Cl-所构成的(B)空隙中。

(A)全部四面体(B)全部八面体(C)1/2四面体(D)1/2八面体5、CsCl单位晶胞中的“分子数”为1,Cs+填充在Cl-所构成的(C)空隙中。

(A)全部四面体(B)全部八面体(C)全部立方体(D)1/2八面体6、MgO晶体属NaCl型结构,由一套Mg的面心立方格子和一套O的面心立方格子组成,其一个单位晶胞中有(B)个MgO分子。

(A)2(B)4(C)6(D)87、萤石晶体可以看作是Ca2+作面心立方堆积,F-填充了(D)。

(A)八面体空隙的半数(B)四面体空隙的半数(C)全部八面体空隙(D)全部四面体空隙8、萤石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8,F-配位数为(B)。

(A)2(B)4(C)6(D)89、CsCl晶体中Cs+的配位数为8,Cl-的配位数为(D)。

(A)2(B)4(C)6(D)810、硅酸盐晶体的分类原则是(B)。

(A)正负离子的个数(B)结构中的硅氧比(C)化学组成(D)离子半径11、锆英石Zr[SiO4]是(A)。

(A)岛状结构(B)层状结构(C)链状结构(D)架状结构12、硅酸盐晶体中常有少量Si4+被Al3+取代,这种现象称为(C)。

(A)同质多晶(B)有序—无序转变(C)同晶置换(D)马氏体转变13.镁橄榄石Mg2[SiO4]是(A)。

(A)岛状结构(B)层状结构(C)链状结构(D)架状结构14、对沸石、萤石、MgO三类晶体具有的空隙体积相比较,其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

814材料科学基础-第四章 扩散知识点讲解

814材料科学基础-第四章 扩散知识点讲解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814 材料科学基础主讲人:薛老师第四章扩散本章主要内容1.菲克第一定律2.菲克第二定律3.菲克定律的应用4.原子扩散中的热力学5.扩散的微观机制6.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7.反应扩散本章主要要求1.掌握菲克定律的内容2.熟练运用菲克定律3.掌握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4.了解扩散的微观机制5.掌握反应扩散知识点1 扩散定义: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的现象称为扩散。

扩散的宏观表现形式是物质的定向输送。

研究扩散主要有两种方法:(1)表象理论:根据所测量的参数描述物质传输的速率和数量;(2)原子理论:扩散过程中原子是如何迁移的。

扩散是固体中物质传输的唯一方式,液体或气体还有对流的方式可以通过参入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证明。

知识点2 菲克第一定律当固体中存在着成分差异时,原子将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

为了描述原子迁移的速率,提出了菲克第一定律。

数学表达式:1. J 为扩散通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x 的单位面积的扩散物质的质量,单位为kg/(m 2*s)2. 表示溶质原子的浓度梯度3. D 为扩散系数,其单位为m 2/s ,ρ是扩散物质的质量浓度,单位为kg/m 34. 负号表示物质的扩散方向与质量浓度梯度方向相反,即表示物质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方向迁移。

菲克第一定律表示了一种质量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dxdc d D J )(ρ-=dx d ρ扩散第一定律的注意点(1)扩散第一定律与经典力学相同,是被实验所证明的公理;(2)浓度梯度一定,扩散取决于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与很多因素有关,但是与浓度梯度无关;(3)当浓度梯度为0时,J=0,说明在浓度均匀的系统中,不会产生扩散现象,这一结论仅仅适用于下坡扩散;(4)扩散第一定律的不足之处就是仅仅提出了扩散与距离的关系,并没有提出扩散与时间的关系;知识点3 菲克第二定律扩散第一定律只适用于稳态扩散,即在扩散的过程中各处的浓度不因为扩散过程的发生而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北京科技大学固态转变复习题最终版

北京科技大学固态转变复习题最终版

1、相变分类:⑴按相变时热力学参数变化特征分类:①一级相变:指发生相变时,两相的Gibbs 自由能和化学势都相等,但化学势的一阶偏微分不相等的相变。

(特点:体积变化、有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即G 1=G 2,µ1=µ2,p p T T )((21∂∂≠∂∂μμ,T T PP )()(21∂∂≠∂∂μμ。

②二级相变:指发生相变时,两相的Gibbs 自由能和化学势以及化学势的一阶偏微分都相等,但二阶偏微分不相等的相变。

(特点:体积和能量无变化)即G 1=G 2,µ1=µ2,p p )((21∂∂=∂∂μμ,T T )()(21∂∂=∂∂μμp p ()(222212∂∂≠∂∂μμ,T T ((222212∂∂≠∂∂μμ,p p )()(2212∂∂∂≠∂∂∂μμ⑵按相变方式分类:①形核—长大型相变:指由程度大、范围小的起伏开始发生的相变。

即相变过程中在母相中形核,然后长大。

②连续型相变:指由程度小、范围广的起伏连续地长大形成新相的相变。

即相变不需要形核过程,由起伏直接长大为新相。

⑶按原子迁移特征分:①扩散型相变:相变过程主要依赖于原子(或离子)的扩散迁移过程,相变前后通常有成分变化。

②连续型相变:相变过程中无原子(或离子)的扩散,或者虽存在扩散,但不是相变所必须的或者主要的过程,并且相变前后没有成分变化。

2、经典形核理论:⑴均匀形核(自发形核):指新相晶核是在母相中均匀的生成,即晶核由液相中的一些原子团直接形成,不受杂质粒子或外表面的影响。

⑵非均匀形核(非自发形核):指新相优先在母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于液相中的杂质或外来表面形核。

⑶相变驱动力:相变热力学指出,一切系统都有降低自由能以达到稳定状态的自发趋势,因此相变驱动力指新相和母相自由能之差。

⑷形核驱动力和核心成分:形核驱动力是指刚形成晶核β时,成分为Xβ的少量物质从ɑ相移至β相时自由能的变化。

核心成分是指生成的新相β的成分Xβ,核心成分不同,形核驱动力则不同,因此要先求核心成分,再求形核驱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的扩散与相变考试参考解答
名词解释
扩散激活能:在扩散过程中,原子从原始平衡位置跳动迁移到新的平衡位置,所必须越过的能垒值或称 所必须增加的最低能量。

空位扩散:和空位相邻的原子比较容易进入空位位置而使其原来占据的位置变为空位,如此不断就可以 实现原子迁移。

化学扩散:由于浓度梯度所引起的扩散。

扩散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 X 轴的单位平面的原子数量,单位为
mol/cm 2s, 1/cm 2s, g/cm 2s
非均匀形核:新相优先在母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于液相中的杂质或外表面形核。

反应扩散:由扩散造成的浓度分布以及由合金系统决定的不同相所对应的固溶度势必在扩散过程中产生 中间相,这种通过扩散而形成新相的现象称为反应扩散。

惯析面:马氏体总是在母相的特定的晶面上析出,伴随着马氏体相变的切变,一般与此晶面平行,此晶 面为基体与马氏体相所共有,称为惯析面。

TTT 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又称 C 曲线。

溶质原子贫化区: 由于空位的存在,促使溶质原子向晶界迁移的偏聚,辐射或加热时产生大量空位在冷 却时向晶界迁移并消失,同时拖着溶质原子运动,溶质原子富集在晶界。

偏聚范围大,在晶界上形成一 定宽度偏聚带,达几微米,偏聚带两侧有溶质原子贫化区。

解答题:(27分)
1•在一维稳态扩散情况下,试推导出扩散物质的浓度与坐标的分布函数。

2•将一根Fe-0.4%C-4%Si 合金棒与一根 Fe-0.4%C 合金棒焊接在一起,经
什么现象?并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见上交材基
3•公式D - - 2P-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简述在间隙扩散与空位扩散机制中 D 表示单位梯度下的通量,即为扩散系数,单位为
cm 2 /s 或m 2 /s
稳态扩散:
2
:C
:C
;2c
0, D 厂 0 :t t .x
从而:
卫=const
.x
=A,积分可得C(x) =Ax+B
设: 得:
r c(x,t)=c 1 C(x.t)=C 3
(X=0) (x 二 L)
B =
C 1, A =
C 2 —C r — C( X )—C r _x L
1015 CX10天扩散退火会产生
D 表达式的区别?
\S* AH*
间隙扩散机制中D的表达式:D =ota\fexp( ------------ )exp(- --------- )
R RT
Do = a=. exp( )为频率因子,S*激活熵,.H *激活焓
R
空位扩散机制中D的表达式:D =a a^exp^S—)exp(- ------------ )
R RT
2i S + A S
D o =aa2vexp( ------------- )频率因子
R
可见,空位机制比间隙机制需要更大的扩散激活能。

4.扩散偶在恒温过程中,有时会发现焊接面上的标记发生了位移,试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解释之。

此现象为Kirkendall效应,由于扩散偶两侧组元中原子扩散速度不同,使得两侧原子产生不等量的原子交换,而发生了这一现象。

一般而言标记物总是向着含低熔点的组元较多的一方移动,原因是低熔点组元扩散较高熔点组元扩散快。

5•固态相变时,新相与母相之间的界面有哪几种类型?这些界面的性质如何?
按原子排列情况不同,新相和母相之间存在共格、半共格、非共格等多种结构式的界面。

其特点分别为: 完全共格界面:新相和母相晶体结构和取向相同,点阵常数也相近,所以具有很小的界面能,和体积应变能。

若点阵常数不同,则在原子界面存在一定的失配度,将使界面能增加。

伸缩型部分共格界面:当失配度继续增大时,在界面上形成位错,其界面能较大,由于位错结构的存在使得其体积应变能下降很多。

切变型部分共格界面:新相和母相之间晶体结构不同,点阵常数不同,如果结构中的某些点阵相似则也可以由这些晶面构成共格界面。

非共格界面:是平衡相的特征,性质与大角晶界相似;界面能中的化学项高而几何项低,总界面能高。

形核共最大
6•过饱和固溶体在时效处理中,有时会在平衡相析出前先析出亚稳相,请说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过饱和固溶体在时效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以下的脱溶过程:
若只考虑化学自由能.-:Gv的变化,则从过饱和固溶体:o直接析出的相的驱动力最大,应该首先析出。

但是过渡沉淀物在晶体学上往往具有与基体更接近,二者之间可以形成低能量的共格界面,因此所需的形核功较小,更易于形核和析出,或者说,与直接形成平衡相相比,通过过渡相合金自由能降低的更快。

计算题
1•在固态相变中,如果忽略应变能,并假设相界面为非共格,说明为什么新相的形状常常为球形或椭球形?在上述条件下,新相的核心更容易以均匀形核,还是以非均匀形核的方式形成?为什么?
按照经典形核理论,金属固态相变均匀形核是系统自由能总变化 非均匀形核:
G - -V G v • S 二V : _ G d
其中V 是新相体积,.■:Gv 是两相体积自由能差,S 为新相表面积,匚两相单位面积自由能,;新相单位 基弹性应变能。

S 二 V ;为相变阻力。

按题所说,忽略应变能,即 V ;,此时相变阻力就为界面能 S 二, 非共格的界面能是最大的,那么
当新相为球形时所需的界面能最小,相变驱动力最大,就越容易形核。

母相中存在着各种晶体缺陷可以作为形核位置, 缺陷所储存的能量可使得形核功降低,
容易形核。

.-:G d
即为缺陷小时所降低的能量,
缺陷的存在可以促使形核过程, 一般情况下都以非均匀形核方式形成新相。

2•—块含碳量为0.1 wt%的钢在930 C 渗碳,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在离表面
0.05cm 的地方,碳浓度为
0.45wt% ,假设,在t>0的全部时间内,渗碳气氛使钢表面的成分保持恒定,且 D C =2.0 X 0-5exp[-140000(J/mol)/RT]m
2
/s ,求:
(a) 若将渗碳层厚度加深一倍,则需将时间延长多少倍? (b) 若规定含碳量为0.3wt%作为渗碳层厚度的量度,则在
930C 渗碳10小时的渗层厚度为 870C 渗碳10
小时的渗层厚度的多少倍?
(a )焊接面向纯镍方向位移了 0.0058cm ;
7
2 ‘
(c )测得互扩散系数 D =10 cm /s 。

试求Cu 原子和Ni 原子的本证扩散系数 D cu 和D Ni (假定焊接面的位移速度是恒定的) 标记速度 v
°.0058cm
8.06 10“cm/s
20 60 60s
~
EN
达肯方程为: D = N 2D 1 N 1D 2;v =(D 2-DJ
-
x
4.假设在固态相变过程中,新相为球形,新相形核率I 及长大速率u 均为常数,则经t 时间后所形成的新
心 3 4
f(t)=1—exp(—:lu t ) 相体积分数f (t)可用Johnson-Mehl 方程表示,即:
已知形核率1 WOO/cmL — 3 10七m/s ,试计算:
L G 为:
(a)扩散深度与扩散时间存在这样一个关系:
(b)按照题意可以知道,在这两种情况下满足:
3.用由纯钢和纯镍组成的扩散偶进行扩散实验,
偶快速冷却。

通过测量得到如下数据:
x 2 x 2
x 2 (2xJ 2
-
,有题意得:—
t=4t °
t 0
t t ° t
x
x 2
,D 1
V D 2
当把Cu-Ni 扩散偶在某一温度下恒温 20小时后,使扩散
(b ) Cu 原子在Ni 中的温度梯度
dX cu
dx =2.0cm , 而此时Ni 原子的浓度
(a ) 发生相变速度最快的时间?过程中的最大相变速度? (b ) 获得50%转变量所需要的时间。

4 J. 3 3 7
v m l u 3t 3exp(-0.75) =8.27 107/ s
3
5•根据下列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试推导出一维无限大空间扩散偶中的溶质原子的浓度分布函数。

c ( ::,t )二G (t _o )
c (x,o )=G (O 乞 x ::::)
边界条件 C (
」:,t ) =Co (t _0),初始条件 C (x,0) =0(-— x :::°) 一维无限大扩散偶其解的形式为:
6.请设计一种用于测量氢气原子在固体中扩散时扩散系数的方法,并阐述其测量原理。

电解渗膜法,金属膜厚度为
3,取x 轴垂直于膜面,金属膜两边供气与抽气同时进行,一面保持恒定高
压P 2 一面保持恒定低压 卩1。

让氢气在金属膜中扩散,建立起稳定的浓度分布。

引入金属通气率 P ,表示单位厚度金属在单位压差下,单位面积透过的气体流量,这个值可以测出 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 S ,这个值也是可以测的,那么氢气在金属中的扩散系数
D=P/S
注:气体常数 R=8.314J/(mol K )=1.987cal/(mol K )波尔兹曼常数 k=1.38 10-23J/K
相变速度表达为:
Iu 3t 3 exp(—§ lu 3t 4)
对其求导: ”「(4「:lu 3t 2 16
T2u 6t 6)exp(
lu 3t 4),令其宀「0 ,
3 ;:t = 537s 根据初始条件和边界调节得到:
从而得到
2 2
于是有溶质原子的浓度分布
C(xt, =C^20 J^erf 0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