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文化
中考作文:叙写对水文化的理解
![中考作文:叙写对水文化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16c06e6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1.png)
中考作文:叙写对水文化的理解
水文化是指以水为主题的文化,它涵盖了水的历史、科学、艺术、宗教等不同领域的知识。
水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水力发电和水利技术的发展,它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水文化不仅体现在水的科学研究中,它也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从古至今,水文化一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水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它把水视为生命的源泉,认为水是一种神圣的东西,可以给人以精神上的滋润和力量。
水文化还体现在水域景观中,它把水域景观融入到了城市规划和设计中,把水域景观融入到城市文化中,从而改善城市的环境和空气质量。
总之,水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文化,它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和精神文化中,还体现在水域景观规划和设计中,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空气质量。
水文化概念
![水文化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246e4c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5.png)
水文化概念
《水文化概念》
一、水文化的定义
水文化是一种以水为中心的文化理念,重视水资源,将水与人、自然、历史、传统、习俗、文化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文化理念。
水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把握水文化的教育、弘扬水文化的精神、探索水文化的实践并形成水文化的制度是当今我国水利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水文化的内涵
1、爱护水资源:在普及水文化教育中,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关注,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使公众切实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综合规划。
2、尊重水的传统文化:应进一步认识和调动水的传统文化,尊重水的文化和文化中历史的内涵,以此加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尊重意识和关注。
3、节约水资源:在文化教育中,强调重视节约水资源的意识,特别要提倡节约及全面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水资源的浪费。
4、预防水污染:让公众了解水的组成,学会及时发现水污染现状,以便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污染,减少对水资源的危害。
三、水文化的发展
水文化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即政府、企业、水用户、社会以及学术机构的作用。
其中,政府作为水文化发展的主导
者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政府应该积极参与水文化的建设,同时多鼓励企业及水用户参与水文化的推广,开展水文化的宣传活动,并鼓励社会自发行动助力水文化的发展。
浅谈水文化
![浅谈水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1c84b3487c24028915fc359.png)
浅谈水文化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们生活是离不开水的,水对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我们人类许多的文明大多都是来源于大河流域,水文化是人类创造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文化财产。
水文化是存在于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中关于水的相关文化,它包括人们对水的认识和感受、关于水的观念,管理水的方式、社会规范、法律,对待水的社会行为、治理水和改造水环境的文化结果等,通过宗教、文化艺术、制度、社会行为、物质建设等方面得以表达,这是一种彰显人和水和谐关系的文化。
大禹治水的民族精神和“献身、负责、求实”的精神是水利人的精神支柱,大禹治水的精神概括起来说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科学治水的精神、敢于胜利的精神、开创社会文明的精神,总之大禹治水的精神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文化,铸就了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基石,影响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
综观世界文化流源,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容消长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胜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蕴籍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
所以,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将一切文化现象纳入到“水文化”的范畴内,“水文化”称的上是其他文化的母体。
总的来说,水文化是对传统水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认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水文化有不同的含义。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水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老子从另一个角度论水德“上善弱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
”这也体现了水的人格魅力。
可见,水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人水和谐发展”的最初依据。
从水利的角度来讲,水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各个时代和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和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这也是我们华水的准则。
浅谈水文化内涵 研究方法和意义
![浅谈水文化内涵 研究方法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9fa51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5.png)
三、水文化的意义
最后,水文化对于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让人们更加水的利用 和保护,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三、水文化的意义
例如,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水资源利用工程,也是世界文 化遗产。它不仅为成都平原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也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 点,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都江堰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思想,为现代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内容摘要
但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力的增强,以及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人开始重 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并试图从中寻找出可以为世界所共享的价值观念。然而, 中西文化论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事实上,这个问题本身是复杂而且多维度 的。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的内涵和意义。首先,我们应该 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些宝贵的文化遗 产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所在。
内容摘要
其次,汉字的内涵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例如,“福”字在中国文化 中象征着吉祥和幸福,而这个字由“示”和“畐”两部分组成,其中“示”代表 神祇,“畐”代表满溢的酒器,寓意祭祀神祇以求平安和丰收。再如,“喜”字 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快乐和高兴,而这个字由“士”和“口”两部分组成,寓意 君子开口笑,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乐观、开朗的追求。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水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也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必需品。在汉文化和泰 文化中,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本次演示将 比较与“水”有关的汉泰熟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旨在探究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 和。
内容摘要
在汉文化中,与“水”相关的熟语非常常见,如“水到渠成”、“水滴石 穿”、“水涨船高”等。这些熟语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体悟, 寓意着耐心、坚持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而在泰文化中,与“水”有关的熟语同 样丰富,如“ชมพู่น้ำ”(直译为“水滴聚集”,意指“积少成多”),“ลดتاوداบบ แสน”(直译为“河水淹没了田地”,意指“自毁前程”)
浅谈水文化——精选推荐
![浅谈水文化——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1dcc763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6.png)
浅谈⽔⽂化⽔⽂化浅议陈兴茹(中国⽔利⽔电科学研究院⽔⼒学研究所北京 100038)摘要:根据当前⽔⽂化的重要地位,指出⽔⽂化建设的必要性,给出⽔⽂化的定义,并根据不同的分类⽅法,对⽔⽂化进⾏了分类,指出了⽔⽂化传播的途径和⽅法,分析了⽔⽂化建设对于当前我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化,定义,必要性,分类,意义⼀、⽔⽂化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化作为我国众多⽂化中的⼀种,是我国古代劳动⼈民在长期与⽔的⽃争中形成的关于⽔的各种传说、民谣、⼩说、诗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民⽣活⽔平的提⾼,⼈们对社会各项服务设施的功能需求也在相应地发⽣变化。
⽔利作为服务于国计民⽣的基础产业,其⼯作理念也在逐步地从“兴利”“除害”等利⽤⾃然、改造⾃然为主向⼈与周围⾃然环境协调、与⾃然和谐相处转变。
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利⼯作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积极调整⼯作思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
新时期,我国⽔利⼯作⾯临的突出问题是⽔资源紧缺、⽔环境恶劣,这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匹配。
缓解这种⽭盾的办法之⼀,就是加强⽔⽂化建设的⼯作⼒度。
⽔利⼯作者认识到,意识形态作为影响⼈类⾏为的⼀种特殊存在物,会对治⽔思路、治⽔理念产⽣重要影响。
因此,积极开展⽔⽂化的宣传⼯作,对⽔利⾏业职⼯加强⽔⽂化的宣传和教育,使之通过学习优先的⽔⽂化,增加⽔资源保护的责任感,培养⼯作热情,调动⼯作积极性,从⽽对⽔利⼯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类正在积极开展如何恢复⽔⽣态系统、改善⽔环境和恢复⽔域景观⾃然美的活动。
⽔⽣态系统恢复和⽔景观重塑正成为当前我国⽔利⼯作的热点。
景观建设必须以良好的⽔环境和⽔⽣态作为基础,否则没有景观可⾔。
然⽽,光有景观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化内涵来填充。
城市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化上的区别,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化上的竞争,凌驾于城市硬件设施之上的⽂化底蕴可以穿过时空,具有永恒的魅⼒和影响⼒。
简述水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简述水文化的内涵与外延](https://img.taocdn.com/s3/m/44b44ad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b.png)
简述水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水文化是一种以水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它将水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元素,强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和管理,同时也关注水文化对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水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水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详细阐述。
一、水文化的内涵1. 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水文化强调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包括水的开发、分配、保护、治理等方面,以保障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2. 水文化史和文化传承:水文化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水文化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同时水文化也需要通过文化传承的方式得以延续和弘扬。
3. 水文化与自然环境:水文化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水文化的形成和演变与气候、地形、地质等自然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水文化的传承也需要考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维护。
4. 水文化与社会经济:水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有着深远的影响,水资源的分配、利用、管理等方面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同时水文化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5. 水文化与全球治理:水文化是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之一,涉及到全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等方面,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和协调。
二、水文化的外延1.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文化的外延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水电、灌溉、供水等方面,以满足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
2. 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水文化的外延还包括对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包括水污染的防治、水生态的恢复和保护等方面,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健康。
3. 水文化的旅游与文化产业:水文化的外延还包括对水文化的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利用,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4. 水文化的教育与普及:水文化的外延还包括对水文化的教育和普及,以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很好:浅谈水文化
![很好:浅谈水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32d0dfc998fcc22bcd10d20.png)
浅谈水文化、水利文化和水利行业文化2012-11-05何为水文化何为水文化?我个人理解,一言以蔽之,就是人水关系的文化。
水文化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十分新颖的文化形态。
说它非常古老,是因为在我们这个星球上自从有了人类的活动,有了人类与水打交道的“第一次”就有了水文化:说它十分新颖,是因为在我国把水文化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提出来进行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的事。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管子》)水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上分布最广的一种物质,浮天载地,高高下下,无处不在。
水是生命之源,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万千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现代人经常仰望星空,叩问“哪个星球上有水?”因为有水的地方才会有生命的存在。
“水生民,民生文,文生万象”。
水养育了人类,人它给人类带来的恩惠远远超过世间万物;人类作为大自然的骄子(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其繁衍生息须臾离不开水,创造文化更少不了水的滋润和哺育。
当然,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
而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自身并不能生成文化,只有当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水发生了关系,人类有了治理、利用、保护、管理水以及亲近水、鉴赏水等方面的实践,有了对水的认识和思考,才会产生文化。
比如,大禹治水“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思路,明代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理黄河方略,等等,这些都是治水文化(治水文化是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精华。
同时,水作为一种载体,通过打上人文的烙印即“人化”,可以构成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物质的——如黄河大堤、都江堰、大运河等水利工程,精神的——如“上善若水”、“智者乐水”、“水滴石穿”、“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曾经沧海难为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水性哲学”。
与此同时,这些“人化”的东西,反过来又起到“化人”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人是水文化的主体,水事活动是产生水文化的源泉。
水的文化世界水日的传承
![水的文化世界水日的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3e0334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1.png)
水的文化世界水日的传承水是自然界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不仅是维持万物生存的必需品,也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丰富内涵。
每年的3月22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水日,旨在倡导节水意识、强调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并推动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水的文化,还可以传承和发展这一文化。
本文将从水的文化内涵、水文化的传承和水日的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水的文化内涵水的文化是指以水为核心元素,融入各种文化形态的现象和概念。
水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包括水在各种宗教信仰中的象征意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水景描写、水与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习俗等。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水都承载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水被视为生命之源、涵养智慧的象征,禅宗更以“心如止水、心如明镜”来追求心灵的宁静和清澈。
而在印度文化中,河流恒河被视为神圣的化身,每年的喜马拉雅冰川供水期被当做“洗涤罪孽”的时刻。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水的象征意义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多样性,这也为我们传承和发展水的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二、水文化的传承水文化的传承是指将水的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传递和延续。
这需要我们加强对水文化的认识和弘扬,激发公众的相关兴趣和热情。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渠道,将水的文化知识融入到教育体系中。
比如,在学校课程中加入相关的水文化内容,在地理、历史和文学等科目中讲解水的作用和水文化的体现。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和节日庆祝来传承水的文化。
例如,组织水文化艺术展览、举办演讲比赛和举办水文化节等,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公众感受水的文化内涵。
三、水日的意义世界水日的设立旨在唤起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
水作为生命之源和人类活动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世界水日,我们可以加强全球范围内对节水意识的普及,推动人们从根本上改变对待水资源的态度。
节水不仅是一种日常的生活习惯,更是一种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浅析中国古代的水文化
![浅析中国古代的水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14cf7d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3.png)
浅析中国古代的水文化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史,在众多历史时期中,每一段都留下了历史痕迹。
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代,水文化始终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水文化,主要来源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
从古代就有,水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
水文化还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中国文化观念中,水被赋予了仁慈、公正、宽容的品质,水的象征意义贯穿了中国古代的整个文化体系,水文化的含义影响了中国的古代政治、社会、宗教等多方面。
比如孔子就曾说过“爱水,但不要称赞水。
”这句话象征着孔子主张仁慈、公正、宽容,强调家庭君主控制国家时公正、公平。
水文化也体现了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体系方针。
此外,在古代,水文化还被认为有着神秘的力量。
当时的人们相信,水中游动的宝贝能够成为植物生长的根本,贤君能够借助清洁的水去平息各类灾害,平息争端,平复社会秩序。
沿江的古代城市更是在此基础上延续,它们不仅有体现中华文明精髓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中最丰富多采的历史痕迹和宝藏。
最后,中国古代的水文化也对地理空间有着重要影响。
比如汉代流行的交通工具就是船只,这种船只使整个区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也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建立的基石。
水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许多方面,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研究中国古代大群民族的文化和社会变迁,以及水文化中多种民间文化形式的分布和传播。
水文化的三种境界
![水文化的三种境界](https://img.taocdn.com/s3/m/d41cb10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e.png)
水文化的三种境界
水文化是指人们对水的文化认知、传承和利用方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水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因此也有着深厚的水文化。
根据传统文化,水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境界:
“以水为师”的境界。
这种境界是指人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和感悟,从水中学习到一些哲学和道德的东西,如水的柔韧性、流动性、自然无私等特性。
这种境界意味着人们从水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求达到柔性、自然和无私的境界。
“与水共舞”的境界。
这种境界是指人们与水的互动,即与水共生、共存、共融的状态。
在这种境界下,人们通过水的灵动性和变幻性,感悟到了一些美好的情感,如柔情、雅致、舒适等。
这种境界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理念。
“涵养水之道”的境界。
这种境界是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水进行了一些文化上的涵养和保护,以达到维持水生态、保障人类生存的目的。
这种境界要求人们要有节制地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传承水文化,并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浅谈中国水文化
![浅谈中国水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2a4614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9.png)
【浅谈中国水文化】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历史上的水文化也极为的悠久,中国的水文化作为中国流行文化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首先,中国的水文化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
在古代,中国的水文化被广泛的用于供水、水利工程、河道规划等。
比如,春秋时期水利专家李表襄,他主持了许多水利工程,比如在楚地修筑狮子沟。
另外,当年盛唐朝,杨忠节曾取得很大的成就,他设计了很多民间河流,修筑了许多水渠和湖库,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其次,中国的水文化影响了中国的诗词文学。
中国的传统文学大多受到了水上文化的影响,比如《桃花源记》和《钱塘江记》等著名诗词作品,都有着重要的水文化内容。
此外,中国文艺表演也有着深厚的水文化内涵,比如昆曲、京剧等,不仅可以让观众在观赏时见识到中国古老的水文化,还可以让观众在观赏时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水诗歌、水墨画等。
此外,中国的水文化还影响了中国的生活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水的国家,水文化在中国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比其他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比如,水是中国人的及时祭祀运用的物品,米制的水满神位也是众所周知的。
此外,中国的水文化还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国历史上在水利和治水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就。
唐高宗在位期间,便派出官府以治水为主,并任命前后四代灌治水务,从而推动了中国水利的发展,让中国治水成为一门技术,水文化成为一种学问。
最后,中国的水文化是中国旅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展示了中国优美景色,使游客能够身临其境,体验中国古老的水文化。
例如,五大道(黄河、长江、淮河、黑龙江、松花江)是中国的国宝,每位游客都无不叹为观止;也有众多的游弋湖泊的观光景点,比如洞庭湖,西湖,横店以及百花洲。
总之,中国的水文化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对中国的诗词文学、生活文化、政治文化以及旅游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是中国的象征文化的一部分,能够让中国人民万古不变地把水文化融入到生活当中,令其在繁荣发展中更快的成长。
水文化知识
![水文化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12c33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0.png)
水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以水为主题的文化。
它包括了人类对水的理解和利用,以及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水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人类历史、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首先,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寻找和利用水资源的历史。
从古代的井田制,到现代的水利工程,人类一直在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这种对水的尊重和珍惜,形成了深厚的水文化。
其次,水是哲学思考的对象。
在许多哲学体系中,水都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道家哲学中,水被看作是道的象征,因为它能顺应自然,无所不包,无所不至。
在佛教中,水也被用来比喻智慧和清净。
这些哲学思考,丰富了水文化的内涵。
再次,水是科学探索的主题。
人类对水的科学研究,始于古代的地理学和天文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水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例如,人们发现了水的循环过程,理解了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掌握了水的净化和利用技术。
这些科学成果,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最后,水是艺术创作的灵感。
在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水都是常见的主题。
艺术家们用水来表达情感,描绘景色,创造美。
例如,古人常用“水光潋滟晴方好”来形容美丽的风景;现代人则用“水滴石穿”来比喻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些艺术作品,展现了水的魅力和力量。
总的来说,水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瑰宝。
它既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哲学思考的对象,科学探索的主题,艺术创作的灵感。
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让它在新的时代中继续发扬光大。
简述水文化的内涵
![简述水文化的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903712f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8.png)
简述水文化的内涵
水文化是一种涵盖广泛的精神与物质文化财产,它涉及与水有关的各种领域,如科学、人文、历史、地理、自然等。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与人类生活和文化历史有着不解之缘。
水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水的自然科学内涵:水是一种复杂的物质,对其研究涉及到化学、物理、地质、生态等多个学科。
水文化展示了水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人文科学内涵:水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水有关的神话传说、宗教仪式、文学艺术等都反映了人类对水的理解和表达。
水文化的内涵体现了人类与水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对水的渴望、敬畏和赞美。
3. 水的历史文化遗产: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文化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的重要遗产之一。
如水宫殿、水疗温泉、水乡古镇等,它们反映了人类对水的运用和创造,展示了水文化的历史魅力。
4. 水的环境保护内涵:水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保护,水文化的环境保护内涵包括水资源的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恢复等方面。
水文化倡导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行动指导。
水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历史文化遗产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水文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思想启示和行动指南,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水文化的感想
![水文化的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e6ce00c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a.png)
水文化的感想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水文化是指一种以水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它涵盖了水资源的利用、水环境的保护、水文化遗产的传承等方面内容。
通过对水文化的研究和体验,我深刻感受到水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水文化的感想,并探讨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无论是饮用水、农业灌溉水还是工业用水,都离不开水资源。
然而,由于水资源的有限和不可再生特性,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水危机。
因此,保护水资源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水文化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试图通过弘扬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理念,促进人们更加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文化还注重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水环境的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保护水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更是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水文化通过传播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生态方式,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水环境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
水文化遗产是水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文化遗产是指与水相关的传统技艺、习俗、信仰等。
它们代表着一个地域的独特文化和传统智慧。
水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人们对水资源的认知和利用经验的总结。
保护水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传承水文化的精髓,更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
在我个人的观察和体验中,水文化对生活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水文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美感。
水的流动、水的声音、水的光影,都能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水文化强调对水的敬畏和抚慰,给人带来了视觉、听觉和心灵上的愉悦。
其次,水文化提醒人们珍惜水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忽视水的重要性,浪费水资源。
而水文化通过艺术、文学、音乐等形式,向人们传达了水的珍贵,引导人们珍惜每一滴水。
再次,水文化传递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水是大自然的恩赐,水文化通过其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态智慧,教会人们如何与水共生,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追求自然和谐。
简述水文化的内涵
![简述水文化的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74c4741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5.png)
简述水文化的内涵水文化是指与水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念的总称。
水作为人类生活必需的资源,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支撑着生命的存在,也在精神层面上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水文化不仅涉及到水的利用与管理,还包括对水的崇拜、赞美和思考。
水文化的内涵丰富多样,既有与水相关的神话传说和信仰,也有水的艺术表现和哲学思考。
水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水被视为生命之源,被崇拜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易经》中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说法,强调水的柔软和温和,它象征着和平、包容和亲和力。
中国人还形成了许多关于水的谚语和俗语,例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这些都体现了对水的敬畏和智慧的认识。
在西方文化中,水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被视为水的主宰者,他统治着海洋和河流。
此外,西方文学中也有许多以水为主题的作品,例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德谟克利特的《泰坦尼克号》。
这些作品通过对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水文化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许多地区的民间艺术中都有与水相关的元素,例如江南水乡的水墨画和水上木偶戏。
此外,水也是人们娱乐和休闲的场所,例如游泳、划船和钓鱼等活动。
人们在与水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水的清凉和舒适,同时也体会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水文化还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许多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人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方式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水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水的认识和利用,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和追求。
水文化的内涵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水文化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保护水资源、加强水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中关于水的理解
![中国文化中关于水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0742b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0.png)
中国文化中关于水的理解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水以其独特的属性与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体现了古代先哲的哲学思想,又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哲学象征意义。
古人云:“上善若水”,这不仅是对水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提炼。
水善于滋润万物,包容万物,无私奉献,这正是中华民族品格的写照。
水以其柔美、坚韧、顺应自然的特性,成为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
水在文化层面的体现无处不在。
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灵渠等,既展示了古代科技的智慧,也彰显了水文化的重要性。
此外,水景建筑如西湖、颐和园等,以及诗词歌赋中的水元素,都是水文化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丰富表现。
水文化还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道德观念。
顺应自然、坚韧不拔、润物细无声等品质,都是水精神的体现。
古人通过崇尚水德,教育后人要以水为师,学习水的优良品质。
在传统习俗方面,水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祈福、洗涤、礼仪等活动中,水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成为了人们祈求幸福、洁净心灵的象征。
进入现代社会,水文化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绿色发展、水资源保护等理念,正是水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水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引导我们在新时代中更好地珍惜和利用水资源。
总之,水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既体现了古代哲学思想,又在
现代社会具有现实价值。
浅谈中国水文化
![浅谈中国水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f71d8484693daef5ff73d93.png)
浅谈中国水文化流水滋润着大地的一切生命。
《管子•水地篇》中有言曰:“水者何也,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
”从高山流水,小桥流水到门前流水,落花流水,水无时不在丰富着这个世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到了唐代张若虚感慨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流水无情,但人有情,因为有了人,流水与年华才扯到一起,人永远多情,于是水永远和年华在一起。
失意和哀怨是人生常见的情感,中国文人,在哀伤袭上心头之时,总是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水。
孔老圣人早就有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仕途失意时,苏东坡从长江岸边走了,一百年之后,辛弃疾来了。
登上高高的郁孤台,眼望滔滔长江水,想起中原仍在敌手,回复遥遥无期,人民流离失所,空洒几多热泪。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人生是脆弱的,于是难免苦痛,水也被注入人类伤痛的情愫,李煜曾沉痛的叹息道“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人生长恨水长东~”水是无依的,漂泊也是无依的;水是凄柔的,漂泊也是凄柔的;水是悠长的,漂泊也悠长。
感情是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淡如水的是友情,深似海的是爱情。
取江水之悠长象征友情之持久,取溪水之曲折,象征友情之跌宕,取潭水之深碧,象征友情之厚笃,均是中国文人常用的手法。
从“青莲居士”李白李太白送别孟浩然时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到桐城派祖师姚鼐姚梦谷的“草色独行孤棹远,淮阴春尽水茫茫。
”真可谓是唱绿了千尺桃花水,留下永驻之谊。
水以其柔弱故,似乎能表达人类一切情感,中国的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用心灵去体味水演绎的一幕幕的故事,苍凉而凄切,在潺潺的水声中,鸣动着整个世界。
浅论水文化建设的意义及途径
![浅论水文化建设的意义及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b3e08c6702768e9950e73804.png)
浅论水文化建设的意义及途径摘要:本文通过浅谈水文化建设的意义及途径,说明水文化建设必将促进水利事业迈向新台阶,为“人水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文化建设意义途径水与人有着最紧密的联系,是人与自然最直接、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水文化则是反映人和水打交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水文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因此水文化是最直接反映人类生产、生活的水文化。
现代水利活动既包括人们对水的治理、开发、利用、研究、配置、节约、管理、保护等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也包括了人们对水的认识、观赏、歌颂、宣传等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
因此,水文化建设的内涵既包括各种治水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还包括各种文化教育、技术、文学作品等,除此之外,公众的心理、行为、价值观念中与水有关的部分都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水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不足(一)水文化建设的现状近年来,我省水文化研究和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一批有勇于探索、卓有成效的研究人员,形成了一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水文化研究和建设在社会文化领域逐步占有了重要地位。
水利发展正处在变革时期,水文化研究和建设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发挥出先进文化在水利变革中的引领作用。
这门边缘学科脱颖而出,在新时期水利发展和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二)水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从当前水文化研究和建设的实践来看,这项事业还存在着发展阶段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是偏重于历史水文化的研究,对现实水文化发展及水文化与水利发展的关系研究不深;二是偏重于水文化自身的研究,对水文化与整体社会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不深;三是部分研究领域还处于自发状态,缺少理性深度和理论支撑,对现实水利发展实践的影响力偏弱。
四是水文化建设的领域还偏窄,没有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积极性,水文化建设还有许多盲点。
认识这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当前水文化建设必须进行的工作。
对水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作文
![对水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e9adaf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d.png)
对水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作文一提到水,大家可能觉得这有啥特别的,不就是每天都能见到、用到的东
西嘛。
但是,您要是仔细琢磨琢磨,这里头的学问可大着呢,水文化那可是相
当有意思!
水这玩意儿,是生命之源啊!没有水,咱地球上啥生物都别想活。
您想想,咱们人的身体大部分可都是水,植物生长要水,动物生存也离不了水。
就冲这
重要性,水在咱们的文化里能不占个重要位置吗?
在咱们老祖宗的眼里,水那可是有着神秘力量的。
什么“上善若水”,说
的就是水的品德高尚,它滋润万物却不争不抢,这境界,咱普通人还真得学学。
还有那些神话故事,什么水神共工啦,那可都是厉害的角色。
再说说咱们日常生活里,水的文化也是无处不在。
逢年过节,咱们喜欢说“遇水则发”,希望能带来财运。
结婚的时候,新娘子要跨过火盆,再迈过水盆,象征着洗去晦气,迎接新生活的美好。
而且,水还能给咱们带来好多乐趣。
夏天热了,去游个泳,在水里扑腾扑腾,那叫一个凉快!去河边钓钓鱼,听听水流的声音,心里甭提多舒坦了。
水也激发了不少文人墨客的灵感。
什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瀑布的壮观全在诗人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水和月亮一搭配,多美的意境啊!
总的来说,水文化渗透在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情感的寄托。
咱们得好好理解和珍惜这与水相伴的文化,让它一直传承下去。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化浅议陈兴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38)摘 要:根据当前水文化的重要地位,指出水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给出水文化的定义,并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对水文化进行了分类,指出了水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法,分析了水文化建设对于当前我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文化,定义,必要性,分类,意义一、水文化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水文化作为我国众多文化中的一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水的斗争中形成的关于水的各种传说、民谣、小说、诗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会各项服务设施的功能需求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
水利作为服务于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其工作理念也在逐步地从“兴利”“除害”等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主向人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
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水利工作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积极调整工作思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
新时期,我国水利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恶劣,这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匹配。
缓解这种矛盾的办法之一,就是加强水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
水利工作者认识到,意识形态作为影响人类行为的一种特殊存在物,会对治水思路、治水理念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积极开展水文化的宣传工作,对水利行业职工加强水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使之通过学习优先的水文化,增加水资源保护的责任感,培养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从而对水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人类正在积极开展如何恢复水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和恢复水域景观自然美的活动。
水生态系统恢复和水景观重塑正成为当前我国水利工作的热点。
景观建设必须以良好的水环境和水生态作为基础,否则没有景观可言。
然而,光有景观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填充。
城市之间的区别主要是文化上的区别,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上的竞争,凌驾于城市硬件设施之上的文化底蕴可以穿过时空,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影响力。
由此,水文化建设被提到日程上来,它作为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补充,可以增添景观的个性化内涵和持久性、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
因此,水文化建设符合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总之,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水文化内容的丰富和底蕴的深厚。
水文化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一员,是古人与水打交道的历史见证,是先进的管理水、利用水的历史记载。
因此,弘扬水文化对于我国当前水利工作的意义重大,具体表现在可以激发人们爱水的热情、促进当前水利工作思路的转变、提升城市形象、建立新时期良好的经济、人、社会和谐关系等。
二、水文化的定义河流的景观以及河流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对人的感官产生刺激,人们对这种刺激会产生感受和联想,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所表现出来的作品和活动都可以成为水文化[1]。
或者换句话说,水文化就是人类长期以来从事与水有关的水事活动所产生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合。
三、水文化的分类1.根据水文化的表现方式,可分为[1]1.1诗歌类:在唐宋诗词中,讴歌大江大河、湖泊壮丽景观的作品随手可得。
表达水灾之后民众流离失所的悲惨民谣也有很多记录。
1.2碑刻类:在石碑和岩石上刻记曾经发生过的水现象。
如三峡白鹤梁鱼纹石刻及相应文字记录了历史上发生过的长江枯水位;都江堰的石碑记录了李冰的治河原则;黄河花园口蒋介石题刻的石碑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黄河人工决堤的惨剧。
1.3绘画类:山水画一直是我国文化的主流,表达了人们对水域景观的追求和向往,其中以《清明上河图》最具代表性,它精细地记录了黄河下游曾经有过的繁荣。
1.4史记传说类:在中国数千年的治水活动中,涌现过许多民众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被文字记载,或经过长期口头流传,形成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学。
如关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至今家喻户晓。
1.5信仰类:由于人们对水灾的恐惧和对治水人物的崇拜,逐渐形成有宗教色彩的信仰。
如随处可见的龙王庙、禹王庙、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纪念韩愈治理韩江的韩王庙等。
英雄人物逐渐被神化,至今香火不断。
1.6祭祀类:在历史上每当遇到干旱和洪水,民众苦不堪言,迷信地认为是上天在发怒,常常举办各种祭祀活动,祈求降雨、平安。
1.7民俗类:长期在水畔生活的人群或民族,为表达人与水的亲密关系,或为了纪念某一事件和人物,或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而举行的活动,长期以来演变成为民俗。
如西双版纳傣族的泼水节、洞庭湖区的赛龙舟等。
1.8科学著作类:在长期的治水活动中,人们也加深了对水的认识,也涌现了一些治水的专家,形成理论,汇聚成书。
比较有名的如《山海经》、潘季训的《治水方略》等。
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水文化。
历史水文化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记录了我国的自然、地理、灾害和社会变迁等。
以上根据水文化的表现方式分类说明,尽管水文化的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人类对水的认识的体现,这其中的内容或是对灾难的记载、或是征服水的活动、或对水景观的刻画、或是对水的整治方法和思路的探讨、或是对治水英雄的赞美和铭记等。
另外,从以上的水文化各种表现形式还说明,水文化不分种族、年龄、阶层,属大众文化的范畴。
2.根据水的不同存在形式,水文化可分为2.1 江河文化[2]我国是一个江河数量较多的国家,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余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80条,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有79条。
其中,长江和黄河在世界排名分别为第三和第五位。
一位外国学者曾说过这样的话:“称中国为河川之国,其意义不仅在于它有众多的河流,而且在于因为对河川进行了治理而极大地影响了它的历史。
”纵观我国的城市发展史,大部分城市都是滨水而建,同时城市作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因此,我国的江河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2.2 湖泊文化[2]湖泊是指陆地上低洼地区储存大量而不与海洋发生直接联系的水体。
湖泊对于人类的养育和恩惠,表现在水产、灌溉、航运、供水、洪水调节、美化环境等方面。
正因为湖泊对于人类的众多好处,因此,湖泊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的。
有许多文字记载、文学影视作品都被人们所熟知,如山东的微山湖曾是著名的梁山泊的一部分,也是抗日英雄们活动的主要场地;以河北的白洋淀为故事发生地点的电影有《小兵张嘎》、《新儿女英雄传》等;鄱阳湖相传曾是三国周瑜操练水军的地方,因此才为赤壁大战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2.3 海洋文化[2]地球表面70%是水,因此,地球是一个水球。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作为我国古代外交史和航海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中国乃至国家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海洋是我国开发利用较早的水域之一,海洋水文化的历史更久远。
2.4 泉文化[2]地下水的天然露头,人们称之为泉。
泉由于具有独特的运动特性和景观,而被人们所喜欢和钟爱。
泉水分为冷泉、热泉、温泉等,可被人们观赏、休闲、健身、养神、疗养等。
正因为泉所具有的这些特殊的功能,泉自古就是诗人们写作的对象,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泉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5 瀑布文化[2]瀑布,是指从河床纵断面陡坡或悬崖上倾泻下来的水流。
瀑布千姿百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被人们所传唱,并对瀑布产生无限的遐想。
瀑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感观享受,同时对于精神愉悦、陶冶情操等都非常重要。
2.6 雨文化[2]雨,按照科学的观点,主要是云中冰晶或雪粒因水汽转移、碰撞、合并等作用,不断增大,到上升气流无力支持时下降融化而成;也有由水滴直接增大下降而成。
我国是农业大国,自古农业是我国的命脉。
因此,雨与我国劳动人民关系较密切,“雨润农田”“久旱逢甘雨”等被人们传诵。
2.7 雪文化[2]雪是从云中降落、具有六角形白色结晶的固体降水物,是由于气温较低,水汽在空气中凝结生成的。
“断桥残雪”“苍山白雪”“太白积雪”等都是对于雪景的描述。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把北国的风光描述得淋漓尽致,杭州西湖以水美著称,但杭谚云:“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另外,还有由水文化所衍生出来的酒文化、茶文化等,在此不再赘述。
3.根据水文化存在的层次不同,可分为[3]3.1表层的景观水文化:人们对多姿多彩的水形态的观赏是构成景观水文化的重要内容。
“四海翻腾云水怒”“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和“润物细无声”等分别构成大海文化、江河文化、瀑布文化、清泉文化、冰雪文化、雨水文化等,都是人们心理感受的一种表达。
3.2中层的行为水文化:主要包括水行业的规划设计、科学管理、科学实验等业务活动;包括水行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站建设等水文化事业;包括以水和水域为场所和在水行业内开展的各种水文化活动。
根据水行业的不同工作性质,行为水文化还包括机关水文化、企业水文化、事业水文化、社团水文化等。
3.3深层的心理水文化:主要包括水行业人们的思想信仰、思想道德、行业精神、价值观念、哲学理论、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心理水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对人们行为的指导性和维系事业的连续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水务活动中一切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水利行业精神是这种心理水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推进水利事业发展巨大的精神动力。
4.根据水文化的时空分布不同,可分为[3]时代水文化:主要包括远古时代的水文化、古代水文化、近代水文化、现代水文化。
区域水文化:指不同地区的水文化,主要包括中国水文化、外国水文化、城市水文化、农村水文化、各地方水文化、各流域水文化等。
5.按水文化所处地域不同,可为分:1)黄河水文化[4]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河南的黄河中游地区,包括支流渭河、洛河、伊水,是古代文化发源地。
这里的黄河水势汹涌澎湃,两岸山峰夹峙,文化积累深厚。
著名者有:禹门口为纪念大禹治水传说遗址;三门峡附近通往山西的重要渡口——风陵渡,有王之焕诗《登鹳鹊楼》、《凉州词》等著名诗作,在伊水边有著名的龙门石窟,东西两山夹水称伊阙,三国时代曹植的《洛神赋》使此处洛河更富有神奇色彩;传世画作《清明上河图》和《金明池夺标》,精彩地描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水上生活;王维和白居易的诗文描写了在长安别墅内河湖围绕的优美环境,都是这一地区水文化的精彩代表[4]。
2)荆楚潇湘水文化[4]春秋时期长江中游最早发展的是楚文化。
楚江即长江湖北、江西、安徽一段,另一段荆江,包括武昌、黄州、隋州等,也属于楚文化的一部分。
湖南洞庭湖以及湘、资、澧、沅四大水系,也属于长江水系,称潇湘文化,也属于楚文化。
这一地区的水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包括屈原的辞赋,纪念屈原的民间活动,唐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的活动、相关建筑和文学作品,如黄鹤楼、岳阳楼的诗、词和赋,赤壁地区的词,名篇名作众多,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