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化浅议
陈兴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38)
摘 要:根据当前水文化的重要地位,指出水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给出水文化的定义,并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对水文化进行了分类,指出了水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法,分析了水文化建设对于当前我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文化,定义,必要性,分类,意义
一、水文化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水文化作为我国众多文化中的一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水的斗争中形成的关于水的各种传说、民谣、小说、诗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会各项服务设施的功能需求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水利作为服务于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其工作理念也在逐步地从“兴利”“除害”等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主向人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水利工作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积极调整工作思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新时期,我国水利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恶劣,这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匹配。缓解这种矛盾的办法之一,就是加强水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水利工作者认识到,意识形态作为影响人类行为的一种特殊存在物,会对治水思路、治水理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积极开展水文化的宣传工作,对水利行业职工加强水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使之通过学习优先的水文化,增加水资源保护的责任感,培养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从而对水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人类正在积极开展如何恢复水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和恢复水域景观自然美的活动。水生态系统恢复和水景观重塑正成为当前我国水利工作的热点。景观建设必须以良好的水环境和水生态作为基础,否则没有景观可言。然而,光有景观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填充。城市之间的区别主要是文化上的区别,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上的竞争,凌驾于城市硬件设施之上的文化底蕴可以穿过时空,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影响力。由此,水文化建设被提到日程上来,它作为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补充,可以增添景观的个性化内涵和持久性、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因此,水文化建设符合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总之,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水文化内容的丰富和底蕴的深厚。水文化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一员,是古人与水打交道的历史见证,是先进的管理水、利用水的历史记载。因此,弘扬水文化对于我国当前水利工作的意义重大,具体表现在可以激发人们爱水的热情、促进当前水利工作思路的转变、提升城市形象、建立新时期良好的经济、人、社会和谐关系等。
二、水文化的定义
河流的景观以及河流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对人的感官产生刺激,人们对这种刺激会产生感受和联想,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所表现出来的作品和活动都可以成为水文化[1]。或者换句话说,水文化就是人类长期以来从事与水有关的水事活动所产生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合。
三、水文化的分类
1.根据水文化的表现方式,可分为[1]
1.1诗歌类:在唐宋诗词中,讴歌大江大河、湖泊壮丽景观的作品随手可得。表达水灾之后民众流离失所的悲惨民谣也有很多记录。
1.2碑刻类:在石碑和岩石上刻记曾经发生过的水现象。如三峡白鹤梁鱼纹石刻及相应文字记录了历史上发生过的长江枯水位;都江堰的石碑记录了李冰的治河原则;黄河花园口蒋介石题刻的石碑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黄河人工决堤的惨剧。
1.3绘画类:山水画一直是我国文化的主流,表达了人们对水域景观的追求和向往,其中以《清明上河图》最具代表性,它精细地记录了黄河下游曾经有过的繁荣。
1.4史记传说类:在中国数千年的治水活动中,涌现过许多民众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被文字记载,或经过长期口头流传,形成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学。如关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至今家喻户晓。
1.5信仰类:由于人们对水灾的恐惧和对治水人物的崇拜,逐渐形成有宗教色彩的信仰。如随处可见的龙王庙、禹王庙、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纪念韩愈治理韩江的韩王庙等。英雄人物逐渐被神化,至今香火不断。
1.6祭祀类:在历史上每当遇到干旱和洪水,民众苦不堪言,迷信地认为是上天在发怒,常常举办各种祭祀活动,祈求降雨、平安。
1.7民俗类:长期在水畔生活的人群或民族,为表达人与水的亲密关系,或为了纪念某一事件和人物,或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而举行的活动,长期以来演变成为民俗。如西双版纳傣族的泼水节、洞庭湖区的赛龙舟等。
1.8科学著作类:在长期的治水活动中,人们也加深了对水的认识,也涌现了一些治水的专家,形成理论,汇聚成书。比较有名的如《山海经》、潘季训的《治水方略》等。
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水文化。历史水文化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记录了我国的自然、地理、灾害和社会变迁等。以上根据水文化的表现方式分类说明,尽管水文化的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人类对水的认识的体现,这其中的内容或是对灾难的记载、或是征服水的活动、或对水景观的刻画、或是对水的整治方法和思路的探讨、或是对治水英雄的赞美和铭记等。另外,从以上的水文化各种表现形式还说明,水文化不分种族、年龄、阶层,属大众文化的范畴。
2.根据水的不同存在形式,水文化可分为
2.1 江河文化[2]
我国是一个江河数量较多的国家,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余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80条,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有79条。其中,长江和黄河在世界排名分别为第三和第五位。一位外国学者曾说过这样的话:“称中国为河川之国,其意义不仅在于它有众多的河流,而且在于因为对河川进行了治理而极大地影响了它的历史。”纵观我国的城市发展史,大部分城市都是滨水而建,同时城市作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因此,我国的江河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2.2 湖泊文化[2]
湖泊是指陆地上低洼地区储存大量而不与海洋发生直接联系的水体。湖泊对于人类的养育和恩惠,表现在水产、灌溉、航运、供水、洪水调节、美化环境等方面。正因为湖泊对于人类的众多好处,因此,湖泊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的。有许多文字记载、文学影视作品都被人们所熟知,如山东的微山湖曾是著名的梁山泊的一部分,也是抗日英雄们活动的主要场地;以河北的白洋淀为故事发生地点的电影有《小兵张嘎》、《新儿女英雄传》等;鄱阳湖相传曾是三国周瑜操练水军的地方,因此才为赤壁大战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2.3 海洋文化[2]
地球表面70%是水,因此,地球是一个水球。“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作为我国古代外交史和航海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中国乃至国家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海洋是我国开发利用较早的水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