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探究物理探究(二)ppt 通用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 小丽在研究摩擦力与滑块运动速度的 关系的过程中,不仅滑块的速度改变了,而 且滑块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与改变了,那么摩 擦力的变化就不知是由哪个因素的变化引起 的。 答案 在研究摩擦力与滑块运动速度的关系 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控制变量法,控制 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这些因素不变。
启示2 注重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答案 我们可以在现有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 推理,从而得出结论: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不 能听到铃声,由此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的结论。
例3 某小组同学研究圆柱体上、下 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与液体深度、 密度的关系。实验时,该小组同学把一 个高为0.1 m的实心圆柱体先后浸没在 甲、乙两种液体中(液体甲的密度大于液 体乙的密度),并不断改变它所处的深度。 他们利用仪器测得液面到圆柱体上表面 的距离及圆柱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 压强,并利用公式求得上、下表面受到 液体的压力。
0.8
请试评估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
分析 本题探究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 评估时要注意:是不是把所有情况都研究到 了,同一种情况是不是做了多次实验,不能 仅通过一种情况、一次实验就得到普遍结论。
答案 探究过程只研究并联电路就得出结论 不科学,应该再验证串联电路的情况;还有 仅凭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还 应该更换不同的灯泡,通过多次实验,总结 得出结论。
密度(kg/m3) 19.26 17.65 15.15
他想用量筒(左图)测出这枚金币的体积,然后计算 其密度,以此鉴别黄金类别.你认为该方案可行吗?
分析 从原理上讲,用量筒测金币体积,再算其密度 ,就可以从表中查出该金币的黄金类别;但金币体积 过小,在它浸没水中前后液面变化不大,这样测体积 误差太大。
五、分析与论证
➢能力要求 ➢范例 ➢方法归纳
能力要求
• 能准确的描述实验数据或现象,能用定量或者 半定量的方法描述物理现象的特征,数据的描 述能够采用文字或数学的表示方法;
• 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能作简单的 因果推理;
• 能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寻求数 据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关注物理条件改变 与物理现象变化之间的联系。
表一 液体甲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m) 0 0.02 0.04 0.06 0.08 0.10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N) 0 0.20 0.40 0.60 0.80 1.00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N)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表二 液体乙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m) 0 0.02 0.04 0.06 0.08 0.10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N) 0 0.16 0.32 0.48 0.64 0.80 下表面受到液馇的压力F2(N) 0.80 0.96 1.l2 1.28 1.44 1.60
答案 开水并非不响,只是相对于最响的时候, 声音略小一些而已。
例2 在探究“声音能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时我们发 现,现有的实验设备难以将 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在 这种情况下,你想选用什么 方法突破这一难题?
分析 本实验中的现象是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 听到铃声越来越弱。但最后还是能听到声音,主要 是由于难以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还有周围的 固体还能传声。这时推理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 够突破实验条件的限制,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 矛盾,得出结论。
此 积时V=水_面__V所_2_—对__V应_1_的__示。数V2,则待测固体的体 (2) 上述操作过程中,向量筒中注水多少
才是“适量”的?
a.水最少能把固体“浸没”在水中; b.水最多在物体没水中后,水面仍低于量 筒的量程。
(3)小明有一枚质量为3.1g的金币,他查阅资料得知:
ml
黄金类别 24K黄金 22K黄金 18K黄金
分析 F浮=F2-F1;表一中F浮都为1N,表二中都为0.80N. 结论 当物体浸没于同种液体,ΔF( 即F浮)是一个定值; 当物体浸没于不同液体, ρ液越大,ΔF( 即F浮)越大。
分析与论证之方法一——归纳法
证据 数据
共同 特征
物理 规律




分析与论证之方法二——推理法
证据 数据
趋 势


例1 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
吗?小明对此进行了研究,他用铁锅在煤气灶上烧水试
验,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分别
测量锅内水的温度、锅旁声音的强弱。测量结果如下表
水:温 21 40 60 70 80 85 90 95 99
/℃
响度 37.5 38.0 40.5 43.4 46.8 52.9 54.4 55.2 52.8 / bB
答案 不能。经计算可知: 3.1g金币的体积在 0.16cm3与0.20cm3之间,远小于该量筒的分度值 (2ml),所以不能用这个量筒测这枚金币的体积
启示1 使用实验器材要特别注意其量程 和最小分度值,根据实验具体要求选择合 适的器材。
例2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吗? 针对这个问题,请你选择器材并考虑如何开展 探究活动。供选择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三 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 水。 (1)你选择的器材是:略 (2)你的探究方案(即实验步骤)是:略 (3)请你画出实验记录表格。
现 无气 无 小 少量 上升 大 水面 更多 沸
象 泡有 气 气 气泡 气泡 量 有气 小气 腾
泡 泡 上升 增多 气 泡形 泡形

泡 成 成,


水变

浑浊
现在你怎样理解“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分析 本题考查了探究过程中的分析论证环节。 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当水的温度从 21℃升到95℃的过程中,水发出的声音越来越 强,沸腾时水发出的声音有所减弱,因此人们 有了“开水不响”的错觉。
分析 相同,研究的是F1与ρ液的关系. 结论 在h 相同的情况下, ρ液越大,F越大.
表一 液体甲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m) 0 0.02 0.04 0.06 0.08 0.10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N) 0 0.20 0.40 0.60 0.80 1.00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N)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启示1 多次实验寻求普遍规律
当实验探究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时,仅 凭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应该通 过多次实验总结得出结论。
一、评估探究过程
例2 在“摩擦力”的科学探究中,某班同学猜想摩擦 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和物体运动的速 度三个因素有关。小丽探究摩擦力与滑块运动速度 的关系实验如图所示,请指出其中明显的错误。
• 会设计并绘制记录数据的表格,能简单明了的在表格 中填入数据。
• 有对实验结果的安全性预先考虑的意识,使用易破、 易碎的器材时有谨慎操作的意识。
例1 量筒的应用
ml
(1)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步骤如下: a.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面所
对应的示数V1; b.把固体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读出
一、评估探究过程
例4 小明将 “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左图)改进(右图) 了,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重物,D为薄 塑料袋,E是用大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璃管自制 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 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
请问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有哪些优点?
表二 液体乙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m) 0 0.02 0.04 0.06 0.08 0.10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N) 0 0.16 0.32 0.48 0.64 0.80 下表面受到液馇的压力F2(N) 0.80 0.96 1.l2 1.28 1.44 1.60
(2)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或第四、五列……),结论?
分析 可以对比新旧实验的操作过程那一种更为简单易行。 答案 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优点很多: (1)溢水杯中加红色水,增加可见度; (2)能同时显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的液体重; (3)调节平台高度,可观察到物体受浮力随排开液体体积的 增大而增大; (4)弹簧上端有铁架台固定,弹簧秤示数更稳定; (5)薄塑料袋不计质量,弹簧秤B的示数直接反映物休所受的 浮力大小; (6)上课时不用老师拎着弹簧秤读数,便于老师的讲解等。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实验的重要方法,科学 探究中要注意评估对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一、评估探究过程
例3 在探究欧姆定律的时候,小明将实物图连成如下图 所示,请为他指明问题所在。
分析 回顾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一、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是: ⑴ 把其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⑵ “+”“-”接线柱不能接反; ⑶正确选择量程。
析Biblioteka Baidu
广
理想化 规律
分析与论证之方法三——数学方法
定性
因果
概括
实验
分析
推理
表述
现象
计算法

图像法

实验 数据
抽象法
结 论
定量
因果
概括
分析
推理
表述
六、评估
➢能力要求 ➢范例
能力要求
• 能对探究的行为和收集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 进行评价。
• 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之间的差异,能对这种 差异及引起这种差异的规律进行分析,发现和 提出新的问题。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 提出改进探究方案的具体方法。
中考物理专题探究
第十三讲:物理探究(二) 主 讲:孙 雯 单 位: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能力要求 ➢范例
能力要求
• 会使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量筒、温度计、电流表、 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等简单的实验仪器;
• 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要求和操作要领;能够辨明仪器 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有测量范围的意识;
(1)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与第二行数据,结论如何?
分析 同一表格中,ρ液相同,研究的是F1与h的关系. 结论 在ρ液相同的情况下,F1与h.成正比.
表一 液体甲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m) 0 0.02 0.04 0.06 0.08 0.10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N) 0 0.20 0.40 0.60 0.80 1.00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N)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是: ⑴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的两端; ⑵ “+”“-”接线柱不能接反; ⑶正确选择量程。
答案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电流表指针反向偏 转并将损坏电表;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极,读的是电 源电压而不是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启示3 注重实验器材的操作规范
注重评估实验仪器的操作是否规范、 是否安全,不规范不安全的地方应予以及 时纠正。
表二 液体乙
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m) 0 0.02 0.04 0.06 0.08 0.10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N) 0 0.16 0.32 0.48 0.64 0.80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N) 0.80 0.96 1.l2 1.28 1.44 1.60
(3)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结论如何?
启示5 注重数据的真实性
一、评估探究过程
例1 以下是小明写的一份探究报告: 问题: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猜想: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略 进行实验:闭合开关,记录第一支路中A点、第 二支路中B点、干路中C点的电流值 。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0.4
0.4
(3)分析 本题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重力G
和橡皮泥捏成不同现状后三次浸没在水中弹簧测 力计三次的示数,共四列;另三次测量为三行。
答案
试验次数 G/N 1
Fl/N
F2/N F3/N
2
3
启示2 设计数据表之前先要弄清需要测 量哪几个物理量,并将这些物理量一一填 入数据表。一般习惯将数据表的行为实验 次数,列为需要记录的物理量。
启示4 注重实验的可操作性
重视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开展实验, 尽量使实验简单、明了、易行。
二、评估探究结果
例5 在探究海波熔化的规律时,小明设计了如左图所 示方案,他在处理数据分析论证时,在方格纸上描出了 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指出海波的熔点。
分析 评估时应注重实验数 据的真实性。方格纸上第3分 钟的温度低于第2分钟的温度 ,这是不正常的,应该去掉 这个错误数据。 答案 海波的熔点应该是 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