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防治研究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方案(一)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面源污染是指雨水径流过程中,通过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将污染物带入水体的过程。
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农田农药、农业养殖废弃物、城市道路和建筑工地等,对水体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护水资源,改善水质环境,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面源污染防治。
二、工作原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方案主要通过构建生态工程系统来实现。
该系统包括生态河道、湿地、生物滤池等组成部分。
生态河道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湿地可以吸附和降解污染物;生物滤池则通过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初步调研:对目标小流域进行综合调查,了解污染源的分布和数量。
2.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方案,包括工程设计和植被配置等。
3. 工程建设:按照规划方案进行工程建设,包括生态河道、湿地和生物滤池等的建设。
4. 植被配置: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以提高系统的净化效果。
5. 运营管理:定期对生态工程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
四、适用范围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方案适用于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小流域,特别是农田和城市建设集中的区域。
五、创新要点1. 生态工程系统的构建:通过构建生态河道、湿地和生物滤池等组成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工程系统,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
2. 植被配置的优化: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进行配置,提高植物对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能力。
3. 运营管理的科学化:建立健全的运营管理机制,定期对生态工程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
六、预期效果1. 减少面源污染物的输入:通过生态工程系统的构建和植被配置的优化,减少面源污染物的输入,改善水质环境。
2. 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生态河道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少污染物的滞留时间。
小流域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分析
中的小流 域概 念 , 指 面积小 于 5 m 是 0k 的流域 。
1 1 小 流 域 面 源 污 染 的 形 成 因 素 . 由于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危 害 是 一 个 慢 性 积 累 过 程 ,
随 着 人 类 经 济 活 动 的 不 断 加 剧 , 环 境 污 染 已 水
程度 、 舆论 引 导 , 还是 在 政策 配套 、 资金投 入上 都有 差距 。在 中国大部 分地 区 , 受传 统农 业耕 种 习惯 的
影 响 及 自然 生 态 条 件 的 限 制 , 坡 种 植 、 荒 种 植 顺 开
成 为全球性 问题 。传统 按污 染 源 的类 型 , 把污 染 源 分成 点源污染 和面源污染 。污染物在地 表 径流作用
下 , 入 大 江 大 河 , 成 面 源 污 染 。 建 国 以 来 , 内 进 造 国
现象 普遍存 在 , 得 各 流域 内水 土 流失 严 重 , 量 使 大
水 土保 持的核心就是 防止水 土流失 , 直至今 日, 流域
关键词 : 流域 ; 源污染 ; 小 面 防治 措 施
中 图 分 类 号 : 5 2 X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 2 :5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Co t o un e m e s e f r No — po nt S ur e Po l i n i m a lW a e s e n r l Co t r a ur o n — i o c l o n S ut l trh d
00 m 的水平 , 地矛盾 突 出 , 地 垦 殖强 度 大 , . 9h 人 土
增 大 了耕地 的 承载压 力 。过度 垦殖 , 导致 大量化 肥
农 药 进 入 地 表 水 环 境 。化 肥 仍 然 以 单 一 含 量 的 常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小流域是指面积较小、水量较少的河流流域,它们在农业、工业、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的影响下,容易受到严重的污染。
小流域水污染对水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对小流域水污染进行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小流域水污染的特点和治理现状展开研究,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以期为小流域水污染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小流域水污染的特点1. 多源性小流域水污染多源性强,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
这些污染源可能受到不同活动的影响,因此治理起来比较复杂。
2. 山洪灾害由于小流域地理位置特殊,一旦遭受强降雨,往往会引发山洪灾害,使得水污染物向下游传播,增加了治理的难度。
3. 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导致小流域土地利用不断变化,农田化、林地开垦和城市扩展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质量。
4. 生态系统脆弱小流域的生态系统脆弱,一旦遭受到污染,往往会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对全局产生不利影响。
1. 缺乏整体治理方案目前,对小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往往是片面的、零散的,没有较为完整的整体治理方案,导致了一些治理效果不佳的情况。
2. 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由于小流域水污染的特点,监管难度较大,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
一些不法行为隐蔽,使得监管变得更加困难。
3. 缺乏多方合作小流域水污染治理需要多方合作,然而目前相关各方的合作程度较低,使得治理效果大打折扣。
1. 制定整体治理方案针对小流域水污染的多源性,需要制定整体的治理方案,把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等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
2. 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大对小流域水污染的监管力度,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水污染情况的监测和管控,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 推广绿色技术对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处理采用绿色环保技术,推广沼气池、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绿色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小流域是指地理范围相对较小的流域,一般面积在1000~5000平方公里之间。
小流域在中国面积广阔,分布广泛,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地区。
受到人类活动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小流域水污染日益严重,严重威胁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
对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流域水污染的原因小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土壤侵蚀、坡耕地水土流失等。
农业面源污染是小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化肥和农药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影响水质。
工业废水排放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则会直接排放到小流域水体中,使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土壤侵蚀和坡耕地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中的污染物质流失到水体中,加剧水体污染。
小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造成小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1. 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加强对小流域水污染的防治立法,建立健全小流域水污染的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明确政府、企业和居民对小流域水污染的管理责任和义务。
加大对小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全社会的环保责任感。
2.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品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建立小流域人工湿地,用于农田的农业废水处理和污染物的吸附,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3. 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对小流域内的城市排水系统进行规范化建设和升级改造,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城市生活污水对小流域水质的影响。
大力推广城市中心污水处理设施和人工湿地的建设,利用人工湿地对城市污水进行二次净化,降低排放对水质的影响。
4.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严格执行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加强对小流域内工业企业的排污管控,促进工业企业内部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进,减少工业废水对小流域水体的污染。
建立小流域内工业企业联合污水处理和排放的机制,形成工业企业共治共建的新格局。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小流域是指流域面积小、河流长度短、流量小的地区。
由于小流域的水循环速度快、水负荷相对较多,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综合治理小流域水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综合治理措施。
第一,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是掌握小流域水质状况的基础工作,通过定期采样检测水质指标,及时了解水污染状况,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还需要进行环境评估,分析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扩散规律,研究水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治理措施提供指导。
第二,加强污染源控制。
小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污染源的排放。
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污染源控制。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采用科学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田径流中的营养物含量;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完善污水管网,提高污水处理率等。
加强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治理小流域水污染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用植物修复、湿地修复等方法,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土壤侵蚀和水体沉积物的输入,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物浓度,提高水质。
还可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增加湿地的净化作用,提高湿地的水质净化能力。
第四,加强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管理是综合治理小流域水污染的关键。
可以采取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利用等措施。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水资源保护政策和标准,限制过度开发和污染排放,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五,加强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
治理小流域水污染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可以开展水污染治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水质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到小流域治理中来,共同推动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工作。
综合治理小流域水污染需要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加强污染源控制,加强生态修复,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小流域的水质状况,保护水资源,提高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以辽河吉林段为例
1、径流控制:在流域范围内修建了排水沟和沉淀池,对地表径流进行收集和 处理,减少了径流中的污染物对水体的影响。
2、污染减排: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和低毒农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同时,合理规划畜禽养殖业的空间布局,减少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3、清淤管理:对于已经污染的水体和土壤,采取清淤疏浚等措施,清除污染 物,改善水体和土壤环境。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该小流域的面源污染得到了 有效控制,水体和土壤的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了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对于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 义。通过分析小流域面源污染的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减 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改善水体和土壤的质量。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 步深入探讨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不断完善控制技术和管理 措施,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与控制技 术研究以辽河吉林段为例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小流域面源污染 特征
03 三、控制技术研究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小流域范 围内的面源污染问题尤为严重。面源污染是指污染物在降雨或融雪过程中,通 过土壤、地表和地下水体进入水体而造成的污染。与点源污染不同,面源污染 具有分散性、隐蔽性和随机性等特点,因此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本次 演示以辽河吉林段为例,对面源污染的特征和有效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
谢谢观看
3、土地利用改变技术: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例如转为林地、草地等,可 以有效地减少面源污染的排放。
4、农业管理技术:通过改进农业管理措施,例如采用合理的施肥方式、发展 有机农业等,可以减少营养盐等污染物的排放。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针对小流域的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来实现小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小流域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面源污染严重小流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水域系统,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农业生产、工业排放和城市生活污水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小流域水体污染,严重影响水质和生态环境。
2. 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小流域土地沙化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肥力降低、水源枯竭,严重影响农田生产和生态平衡。
3. 生态环境恶化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水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水生态功能退化,湿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4. 水资源供需矛盾小流域水资源配置合理性差,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小流域内部的水资源供需不平衡,且存在跨界水资源配置问题。
5. 综合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小流域综合治理缺乏统一的规划、统筹谋划、资源整合机制,政府管理部门职能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保障机制。
二、解决措施1.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政策法规建设,制定相应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明确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和任务,加强政府的规划指导和资源保障。
2. 推进绿色发展加大对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投入,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鼓励绿色生产,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3. 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小流域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的治理效果。
4.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管理体制机制,明确政府和社会各方的责任和角色,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加强监管执法,落实综合治理的责任。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小流域是指河流上游面积不大的水系,其流域范围通常在几平方千米到几百平方千米之间。
小流域水污染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加强对小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治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共同对污染源进行管控和修复。
下面将从水污染的成因、治理措施和治理效果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小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研究。
一、水污染的成因1.农业污染:农田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过多以及农作物残留物的排放,使得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小流域水污染的主要来源;2.生活污水排放:由于小流域居民密集和缺乏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小流域中,导致水质恶化;3.工业污染:小流域上游有些工业企业可能存在污水直排的情况,导致水污染;4.垃圾倾倒:小流域上游存在垃圾随意倾倒的现象,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也会对水质造成污染。
二、综合治理措施1.源头防治:加强农田污染防治工作,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的使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监管,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业环境管理机制;2.生活污水处理:增加小流域内的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对居民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将处理后的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提高水污染的防治水平;3.工业污染治理:对小流域上游存在的工业企业进行严格管控,要求其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对排出的废水进行处理再排放,减少工业污染的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4.垃圾处理:加强对小流域上游的垃圾处理工作,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垃圾收集和处理机制,减少垃圾倾倒对水环境的污染。
综合治理小流域水污染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在治理过程中,需要注重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治理效果。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与环保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合作,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
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防治研究
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防治研究摘要:面源污染是造成江河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随着点源逐步受到控制和治理,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文章探讨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基础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特征1 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形成因素与基础特征流域是地面水和地下水天然汇集的区域,是水土流失和开发治理的基本单元。
流域大小的划分是相对的,根据水利部规定,我国目前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小流域概念,是指面积小于50km2的流域。
1.1 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形成因素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危害是一个慢性积累过程,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出其受害症状。
各级政府在抓农业生产、农民工转移、农村小城镇建设时,重点放在短时间内能增量增收、影响大、见效快的经济作物种植上。
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无论是在认识程度、舆论引导,还是在政策配套、资金投入上都有差距。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受传统农业耕种习惯的影响及自然生态条件的限制,顺坡种植、开荒种植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各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水土流失带着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环境污染。
各地都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肉禽蛋奶为特征的养殖业(包括畜牧业、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养殖方式由纯粹的自然喂养向以饲料添加剂为特征的快速喂养转变,造成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
而目前国内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仅占0.09hm2的水平,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垦殖强度大,增大了耕地的承载压力。
过度垦殖,导致大量化肥农药进入地表水环境。
化肥仍然以单一含量的常规产品生产为主,高含量的复合肥产品研究和开发不够,品种类型少,特别是高含量的生物有机肥更少。
已研制开发的生物有机肥产品,肥效不理想,价格偏高,农民难以接受。
农药还是以化学农药为主,以杀虫剂为主。
农业生产上虽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但实际生产中所需要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见效慢,效果不达标,价格高,生产上难以推广。
化学农膜研制较多,而有机农膜(如淀粉膜)则研制较少,缺乏突破性,价格高,生产中不好示范推广。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小流域是指相对较小的河流流域,流域面积一般在数平方公里到几百平方公里之间。
由于小流域地域较小,水体流动的速度较慢,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水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保护小流域的水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和监测站点:环境监测是小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基础工作,通过建立监测网络和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小流域的水质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加强污染源控制:小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关键是控制污染源。
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工业和农业排污管理,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减少污染物的输入,降低水体污染程度。
3. 推行生态修复: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小流域,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工作。
可以通过植被修复、水生态系统恢复等方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快水质改善的速度。
4. 实施农田面源污染控制:农业活动是小流域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农田的面源污染。
为了控制农田面源污染,可以采取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等措施,减少农业活动对水体的污染。
5. 增加生态补偿机制:小流域的水资源对于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居民和企业保护水资源,可以促进小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6. 加强宣传教育:水资源是全球共同的宝贵财富,保护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
通过加强对水污染治理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小流域水污染治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小流域水污染是指因人类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而排放的有害物质进入小型水系统,从而污染了水源地、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水体的一种现象。
由于小流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需要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小流域水污染的治理措施,并结合实例进行论述。
一、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指从源头上控制水污染物排放,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源头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1)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推广清洁生产,提高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利用率和回收利用率。
(2)加强管理,减少非法排放和违法行为。
例如,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排放行为。
(3)提高废物利用率,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
例如,开展废物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废物的填埋和焚烧。
二、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系统服务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以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系统功能的一种手段。
生态补偿的主要措施包括:(1)实施湿地保护和修复。
湿地是一种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体、调节水流和保持水源的作用。
湿地保护和修复可以改善小流域的水环境。
(2)开展生态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置森林、草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功能的完善和调节作用的发挥,提高地表水的水质。
(3)实施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将生态环境特别重要、脆弱和敏感的区域列为生态保护对象,对这些区域实行严格保护和管理,可以有效保护小流域的生态环境。
三、治污工程治污工程是指利用工程手段改善水体的水质,达到控制水污染的目的。
治污工程的主要措施包括:(1)截污清淤。
通过建立截污沟、雨水花园、截污井等设施截留污水,还可以采用机械、手工等方式对池塘、河流、水库等水体进行清淤,减少底泥对水环境的污染。
(2)生态修复。
通过植被覆盖、陆地复垦、湿地恢复等方式,建立生态防护屏障,以减少污染物的输出,提高水环境质量。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小流域是指流域面积小于1000km²的地区,是河流水系的基本组成单位。
由于小流域的水体受到城市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水质受到严重威胁,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对小流域水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展开研究,探讨其具体措施。
一、小流域水污染的类型及危害小流域水污染是指在小流域范围内由于各种人类活动导致水体受到污染的现象。
小流域水污染的类型主要包括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是指可以确定来源的具体排放点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如工业废水排放口、生活污水排放口等;非点源污染是指无法确定具体排放来源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城市雨水径流等。
小流域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主要包括: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华滋生、水生动植物种群丧失平衡;水体重金属、有机物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水体氧化还原潜力降低,水质恶化。
二、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1. 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减少面源污染(1)种植结构调整: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模式,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2)林地恢复与保护:加强对小流域林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土壤侵蚀,减少土壤中的养分流失,降低水体营养盐的输入。
2. 健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1)智能化监控系统:建设城市污水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对城市排水口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防治污水排放异常和泄漏。
(2)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对小流域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水排放对小溪流的影响。
3. 加强小流域水资源管理(1)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建立健全小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科学规划水资源利用布局,合理配置水资源利用结构。
(2)强化水资源保护: 加强对水源地和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严格控制小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确保水质安全。
4. 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水质(1)加强水质监测工作:建立完善小流域水质监测网络,开展对水质的常态监测和动态监测,为水质综合治理提供科学数据参考。
小流域农业面污染现状及污染源治理措施
小流域农业面污染现状及污染源治理措施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我国环境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问题。
水资源的短缺,和粗放式农业发展导致水体污染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社会的经济发展。
在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造成不同程度的洪涝生态问题,我国水环境治理的压力更加突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要将水环境的治理作为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
根据多年来的治理防控经验和结果来看,大多数地区的水系污染情况没有被得到有效控制,全国水系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仍旧大面积存在,且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的正常生活。
目前我国人均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水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制约农业和工业的经济发展,需要将防治问题作为长期的工作,减少水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小流域;农业面污染;污染现状;污染源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问题,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放到同农村经济同等重要的地位。
随之,人们开始关注农业面源污染及治理工作。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不容乐观,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机制有待完善,人员配备不足,新技术无法推广,还存在资金投入缺口大等问题。
对此,需要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配备人才,推广新技术,并采取措施解决资金缺口问题,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加强立法。
1农业面源污染简介面源污染是指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或其他形式的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一种水环境污染类型。
而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各种污染物在多个地点排放,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渗透等方式,以大范围、多样化方式扩散,形成污染。
2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2.1小流域性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及动物粪便的使用非常频繁。
农药残留会随着雨水进入地表水及地下水系统,化肥和动物粪便虽然能提高土壤肥力,但是一旦进入地表水系统,可能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的措施来减少并防止小流域水体受到污染,以保护水环境和人民健康。
本文将从源头控制、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水资源管理和环境教育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措施的研究。
源头控制是指在水污染发生之前,通过采取预防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措施来降低水污染的程度。
其中,首要的工作是加强工业企业和农业单位的污染治理。
工业企业应建立废水处理设施,严格按照环保法规进行废水处理,避免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农业单位可以通过合理施肥、农药合理使用等措施来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
另外,城市建设中还应加强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防止其进入水体。
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是小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
应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高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
同时,还应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对农村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水资源管理是小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关键。
应加强对小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规范水资源开发和利用行为。
此外,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定期对小流域水环境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污染问题。
环境教育对于小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加强对公众、学校和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水污染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性,从而减少水污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需要从源头控制、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水资源管理和环境教育四个方面入手。
只有通过采取多种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小流域水污染的发生,保护水环境和人民健康。
小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生态化治理研究
小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生态化治理研究小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生态化治理研究1.引言水是人类生命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而水环境污染一直是全球面临的普遍问题。
在中国,小流域是较小的水体汇集区域,对于水环境质量的变化十分敏感。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农业发展的加快,小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因此,对小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生态化治理措施势在必行。
2.小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2.1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是小流域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频繁,其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会随着雨水和灌溉水进入小流域,导致水质污染。
此外,农田的土壤侵蚀也会使大量的土壤颗粒和养分随水流进入河流,加剧水环境污染。
2.2 城市污染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不足,污水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放到小流域,造成水环境污染。
此外,工业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也是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2.3 生活习惯与行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对小流域水环境污染也产生影响。
例如,乱排垃圾、随地吐痰、乱倒废弃物等行为都会间接导致水环境污染。
3.生态化治理措施为了改善小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采取生态化治理措施势在必行。
3.1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是优化农田管理措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种植方式,同时加强农田土壤保护措施,减少土壤侵蚀,从源头上减少农业对小流域水环境的污染。
3.2 城市污染治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提升和建设是改善小流域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应加大投资力度,并采取先进的处理技术,确保城市生活污水得到充分净化。
此外,需要加强工业废水治理,严格监管排放标准,加大对企业的环保督察力度。
3.3 公众参与和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是保护小流域水环境的关键。
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宣传,提升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强化环境法规的宣导和执行。
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状况和对策研究
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状况和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小流域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小流域污染是指城市中各种污染源(如家庭、企业、道路等)排放的污染物在雨水的冲刷下,经过排水系统流入小流域,造成环境污染、水质污染等问题。
本文将从小流域污染的状况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小流域污染现状小流域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生产和行车活动的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等污染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这些污染源在小流域中的分布和数量也日益增加。
首先,生活废水的排放是造成小流域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洗衣洗涤用水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侵入到小流域中,使得小流域污染颇为严重。
其次,工业生产排放的工业废水、废气也是小流域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追求利润和效益,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直接排放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经过雨水的冲走后,就会进入小流域中,加剧其污染程度。
最后,道路交通的排放物也是造成小流域污染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在雨季到来之后,路面积水会将道路上的车辆排放的废气、机油等物质带到小溪中,从而引起水质污染。
小流域污染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功能类型的不同、城市化程度落后导致城市基础设施不足等因素。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的城市化程度过快,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拓展,致使城市废水、废气排放十分混乱,加剧了小流域污染程度。
另外,城市业态的差异也导致小流域污染状况存在差异。
例如,工业集中区域的废水、废气排放量会远高于工业分散区,造成小流域的重度污染。
三、对策建议因此,如何解决小流域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更要实施以下策略:(一)加强水环境治理,优化排污机制城市小流域污染治理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打击违规排放行为,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水环境保护工作。
此外,也应加强水资源保护,鼓励使用环保型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设备,并建立起完善的排污机制,以防止过度排放废水等污染物。
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评价与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总磷入湖质量分别占这两类污染物总入湖质量的 Y'%"A %'(%&A.2N&/'农 村 畜 禽 养 殖 废 水 的 排 放 是 太 湖流域和滇池流域各小流域内面源污染的主要污
!%!! 小 流 域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定 义 小流域指的是一个内部结构相对完整的自然
集 水 单 元 .!)/!)# 小 流 域 的 定 义 及 范 围 在 不 同 专 业
!! 摘 要 !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评价与综合治理有利于提高小流域内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和 社 会 效 益# 通 过 文 献 查 阅"对 小 流 域 农业面源污染评价与综合治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来源%特点"分析了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评价及治 理 体系的现状"概括了当前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评价方法%评价模型%主要综合治理模式和措施"并对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评价和 综 合治理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评价!综合治理 ! !!"#!)%!&"(&(L%ICME%!))!N1('&%*)!(%)'%)!(
! ! 因 此 "对 小 流 域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进 行 评 价 和 综 合 治理已成为各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治理水土流
9*52-&02!!0@FEID>PDFB>C$CN8$ECPQ$DFIG8$>>DPE$CGSB>DBPE$CBCHI$=8FG?GCQESGPFGBP=GCPECQ=B>>UBPGFQ?GH BFG;GCGTEIEB>P$E=8F$SGP?GGI$>$@EIB>;GCETEP"GI$C$=EI;GCGTEPBCHQ$IEB>;GCGTEP%V?EQ8B8GFFGSEGUGHP?G8FGQGCP QEPDBPE$C$TB@FEID>PDFB>C$CN8$ECPQ$DFIG 8$>>DPE$C GSB>DBPE$C BCH I$=8FG?GCQESGPFGBP=GCPEC Q=B>> UBPGFQ?GH P?F$D@?>EPGFBPDFGFGSEGU%V?EQ 8B8GFECPF$HDIGHP?GQ$DFIGQ BCH I?BFBIPGFEQPEIQ $TB@FEID>PDFB>C$CN8$ECPQ$DFIG 8$>>DPE$CECQ=B>>UBPGFQ?GH"BCB>RXGHP?G8FGQGCPQEPDBPE$C$TC$CN8$ECPQ$DFIG8$>>DPE$CGSB>DBPE$CBCHPFGBP=GCP QRQPG=ECQ=B>>UBPGFQ?GH"QD==BFEXGHP?GIDFFGCPGSB>DBPE$C =GP?$HQ"GSB>DBPE$C =$HG>Q"=BEC =$HGQBCH =GBQDFGQ T$FI$=8FG?GCQESG PFGBP=GCP%0CH P?G HGSG>$8=GCPQ $T B@FEID>PDFB> C$CN8$ECP Q$DFIG 8$>>DPE$C GSB>DPE$C BCH I$=8FG?GCQESGPFGBP=GCPECQ=B>>UBPGFQ?GHUGFG8F$Q8GIPGH%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方案(二)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面源污染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
面源污染主要指由农业、畜牧业、农村生活污水、农田灌溉和非点源排放等引起的污染。
面源污染的治理对于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二、工作原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整合各种资源,采取综合措施,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和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具体原理包括:1. 构建生态系统:通过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等措施,构建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2. 控制面源污染:通过合理的农田管理、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等手段,减少农业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
3. 强化管理措施:加强监测、预警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制定规划:根据小流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的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
2. 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投入、社会资金和金融支持等方式,筹措资金,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生态系统恢复:通过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等手段,提高小流域的生态系统功能,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
4. 面源污染治理:采取农田管理、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等措施,减少农业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
5. 强化管理措施:加强监测、预警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适用范围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方案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小流域,特别是农业发达地区和水资源紧缺地区。
五、创新要点1. 综合治理:通过综合治理手段,整合各种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和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2. 生态系统恢复:通过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等措施,构建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3. 农业管理创新:采取农田管理、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等创新手段,减少农业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
六、预期效果1. 提高水环境质量:通过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减少面源污染,提高水环境质量。
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状况和对策研究
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状况和对策研究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是指位于山地城市地区的小流域内存在的水污染问题。
由于山地城市地形复杂、土壤多为裸露,雨水径流快速,导致降雨冲刷植被和土壤,将大量污染物冲入水体,影响环境生态和人民生活。
本文将就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的状况及对策进行研究。
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状况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污染:山地城市小流域的雨水径流快速,将路面、建筑物表面的污染物带入水体,导致水质污染。
常见的污染物包括油污、重金属、农药等。
2. 土壤侵蚀:山地城市由于地势较陡峭,土壤易于侵蚀,降雨时容易出现土石流等现象。
土壤侵蚀不仅破坏了植被覆盖,还将大量土壤冲入水体,造成水土流失。
3. 生活污水排放:山地城市人口密集,生活污水产生较多,如果没有合理的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就会直接排放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
为解决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1. 建设水文学工程:通过修建河道、拦河坝等水文学工程设施,调控水流,减少水流速度,降低土壤和污染物的冲刷程度。
2. 构建生态护坡:在极易发生土壤侵蚀的山地城市区域,可采用生态护坡的方式,种植抗侵蚀性强的植物,增加土壤的粘结力和抗冲蚀能力。
4. 强化环境监管:加强对山地城市小流域的环境监管,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遏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5.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使人们自觉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
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对策的实施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还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共同为山地城市小流域的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状况和对策研究
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状况和对策研究【摘要】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该问题的特点、成因、影响以及治理对策和技术。
文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强调了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随后分析了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的特点和成因,指出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
接着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和技术,包括生态修复和环境监测等措施。
结尾部分强调了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内容,为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特点,成因分析,影响,治理对策,治理技术,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是当前城市环境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山地城市小流域受到的人为干扰逐渐增多,导致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愈发突出。
这些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在现实中,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的情况普遍存在,并且愈演愈烈。
解决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问题,不仅关乎城市环境的改善,也涉及到人们生活的质量和未来世代的生存空间。
对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的特点、成因分析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为未来的污染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对策。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目标。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的问题,并探讨有效的治理对策,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的成因,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进一步研究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推动社会各界更加积极地参与环保活动。
通过探讨山地城市小流域污染治理的技术,可以为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防治研究
摘要:面源污染是造成江河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随着点源逐步受到控制和治理,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文章探讨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基础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特征
1 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形成因素与基础特征
流域是地面水和地下水天然汇集的区域,是水土流失和开发治理的基本单元。
流域大小的划分是相对的,根据水利部规定,我国目前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小流域概念,是指面积小于50km2的流域。
1.1 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形成因素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危害是一个慢性积累过程,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出其受害症状。
各级政府在抓农业生产、农民工转移、农村小城镇建设时,重点放在短时间内能增量增收、影响大、见效快的经济作物种植上。
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无论是在认识程度、舆论引导,还是在政策配套、资金投入上都有差距。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受传统农业耕种习惯的影响及自然生态条件的限制,顺坡种植、开荒种植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各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水土流失带着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环境污染。
各地都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肉禽蛋奶为特征的养殖业(包括畜牧业、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养殖方式由纯粹的自然喂养向以饲料添加剂为特征的快速喂养转变,造成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
而目前国内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仅占0.09hm2的水平,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垦殖强度大,增大了耕地的承载压力。
过度垦殖,导致大量化肥农药进入地表水环境。
化肥仍然以单一含量的常规产品生产为主,高含量的复合肥产品研究和开发不够,品种类型少,特别是高含量的生物有机肥更少。
已研制开发的生物有机肥产品,肥效不理想,价格偏高,农民难以接受。
农药还是以化学农药为主,以杀虫剂为主。
农业生产上虽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但实际生产中所需要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见效慢,效果不达标,价格高,生产上难以推广。
化学农膜研制较多,而有机农膜(如淀粉膜)则研制较少,缺乏突破性,价格高,生产中不好示范推广。
同时,一般小流域内水流速度缓慢,水体自净能力弱,更是起到了集聚污染物的作用。
1.2 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基础特征
面源污染与流域降雨过程密切相关,受流域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和支配,面源污染具有发生的随机性、污染物排放及污染流径的不确定性和广泛性、污染的时空差异性,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点不固定,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导致其监测、控制和处理复杂而困难。
2 小流域面源污染的防治与管理措施
2.1 政策措施
2.1.1 合理规划流域农业结构和布局
流域面源污染与农业发展结构、布局不合理有很大关系,必须做好各个流域地区内的农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安排好城市郊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结构,发展效益高、污染轻的特种养殖。
同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合理安排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以食物链原理为指导,实行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套养,在生产的每个阶段都注意防止污染,使废物最少化,并将每个环节产生的副产品与废物及时回收,综合利用。
2.1.2 大力发展以有机农业为主导的绿色产业
有机产品是高安全产品,有机产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产业。
目前中国的生态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在从点向面推广,由县级规模向地区、省级范围扩展。
生态农业的核心,就是使农业生产中的能量和物质合理的流动,形成良性循环。
有机农业是生态农业的表现形式,研究区域应积极推广应用生态农业,倡导绿色产品的有机食品,使当地农业生产在品质上不断提高的同时,通过微生物、生物和化学系统的最佳整合,控制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达到最小。
2.2 管理措施
2.2.1 科学合理的施肥制度
小流域的农业污染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农药化肥的流失,如果施用农药化肥比例不当,随着降雨产生的径流,将大量肥料流失到下游造成污染。
农药化肥的流失,主要受施肥量、施用时间、使用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根据研究区域的土壤类型、种植类型,进行试验研究,经济合理施肥,改进施肥方法,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推广高效无污染的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推广使用有机肥、复合肥和作物专用肥。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禁止焚烧秸秆,秸秆还田面积应达80%以上,减少排人流域的污染物质。
2.2.2 农田的适当利用方式
水土流失与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密切相关,不当的农田利用方式,造成泥沙和氮磷污染物的流失,这是很多小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传统耕作方式不利于水土保持,而免耕和少耕能够降低径流中的悬浮物量,减少土壤中的养分流失,同时有效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的形成。
应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将传统耕作变为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流失。
除了耕作方式外,灌溉方式也是造成面源污染的因素之一。
灌溉的方式主要有沟灌、淹灌和喷灌,三者相比,使用喷灌可以大大降低径流产生,能使灌溉水量减少31%~36%,地表排水量减少78%~
90%,负荷量也随之减少,由此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发生率。
调整土地利用方式,修水平条、挖鱼鳞坑、降低坡地,也是控制小流域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因此应充分发挥小流域的山区优势,提高林地的覆盖率,适当减少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坡耕地和果园面积,优化小流域土地的利用结构。
在农田区,通过研究地表和地下径流规律,在适宜的地方,增加一些草地和林地,也可较好的减少农田中土壤养分的流失。
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采取乔、灌、草结合,针、阔叶树种混交等生物措施及适当的工程措施,控制水土流失。
2.2.3 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农民不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涉及到整个农业生产和千家万户,具有广泛性、分散性和隐蔽性,治理难度较大。
因此要在各级政府的农业发展规划中,引入农业环境评价体系及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加大对面源污染的基本知识以及其治理技术、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生态环境意识与参与意识;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促进畜禽和生产生活排放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厕
所、固定垃圾收集中转站和农村沼气等农业环境治理工程的建设。
2.3 工程措施
水土流失既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又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载体,因此控制水土流失,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可以有效控制小流域面源污染。
主要工程措施包括坡耕地改造措施和林草措施。
2.3.1 坡耕地改造措施
加强流域水土治理,陡坡地和20°以上坡地开垦的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并采取封育保护的治理措施,通过设置封、禁标牌及障碍物,提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在封禁区内,不存在农地,不允许放牧,其余的坡耕地修建成水平梯田,或采取水土保持耕作等措施加以治理。
通过改造,使坡度减缓、土层加厚、土壤渗透力增强、地表径流减少、冲刷减轻,达到保土、保水、保肥、增产
的效果,从而达到逐渐控制面源污染的目的。
2.3.2 林草措施
在坡度缓的地方,坡脚采用植物护坡,选用生长快、根系发达、作用大的草本,且注重植物多样性。
在缓坡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在退耕地、撂荒地、沟坡、梯田田埂、废弃地,种植水土保持草,来更好的拦截径流泥沙携带的污染物。
在农田处修建沟垄、田埂、沟渠等简易工程,同时周围合理的建设固土
能力强的防护带,种草植树,来不同程度地减少携带营养物质的土壤细颗粒的流失,从而防止氮、磷养分进入水体,污染环境。
农田排水沟渠,还有利于减轻暴雨径流引起的土壤细颗粒的流失。
3 结论
我国面源污染研究起步较晚,小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技术还比较落后,要加快这方面的研究,文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基础特征和影响因素着手,提出从政策措施、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三个方面,防治小流域的面源污染。
参考文献:
[1]王于泽.南川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南川农业,2009,V(N):x.
[2]杨艳霞.重庆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面源污染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