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1.1 植物发芽了1.2 春天里的动物1.3 春天的天气2. 第2章:我们周围的材料2.1 我们身边的材料2.2 纸2.3 塑料和金属3. 第3章:多样的生物3.1 植物的一生3.2 动物的生命周期3.3 生物的多样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认识春天里的动植物。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身边材料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生物的生命周期和多样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春天里的动植物特征、生物的生命周期。

2.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材料、生物的多样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观察盒等。

2. 学具:画笔、纸张、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变化。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春天里的动植物特征。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记录其生长变化。

2. 我们周围的材料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让学生触摸和观察。

例题讲解:讲解纸、塑料和金属的特点及用途。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了解到的材料信息。

3. 多样的生物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校园里的生物,了解其特点。

例题讲解:通过PPT和实物展示,讲解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记录其生命周期。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植物发芽、春天里的动物、春天的天气。

2. 我们周围的材料:纸、塑料、金属。

3. 多样的生物: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多样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记录其生长变化。

收集身边的材料,描述其特点及用途。

观察身边的生物,记录其生命周期。

答案:见课堂笔记和观察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对春天特征、材料特点和生物生命周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生物大调查,深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春天来了》:第一节春天的变化;第二节春天的植物;第三节春天的动物。

2.第二章《我们周围的材料》:第一节常见的材料;第二节材料的分类;第三节材料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春天中的植物和动物。

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材料的观察和认识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对春天中植物和动物的认识;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观察校园里的春天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2.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春天的变化、植物和动物,以及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3.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春天来了:春天的变化春天的植物春天的动物2.我们周围的材料:常见的材料材料的分类材料的性质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表:记录春天的变化、植物和动物。

判断题:关于材料分类和性质的知识。

2.答案:观察记录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判断题: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深入了解春天的变化。

开展科学实验,让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的性质。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取贴近生活、富有教育意义的实例。

2024年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2024年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2024年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1. 春天来了植物发芽的过程春天里的动物2. 认识天气天气的变化不同的天气现象3. 水的世界水的形态水的循环4. 美丽的植物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生长特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帮助学生认识水的不同形态和循环过程。

4. 引导学生欣赏植物的多样性,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循环过程、植物的生长特点。

2. 教学重点:春天植物的变化、天气现象的观察、水的不同形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实验器材。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变化。

例题讲解:植物发芽的过程。

随堂练习: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植物变化。

2. 认识天气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当天天气,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例题讲解:天气现象的描述。

随堂练习:学生绘制天气符号,描述一周的天气变化。

3. 水的世界实践情景引入:实验展示水的三态变化。

例题讲解:水的循环过程。

随堂练习:学生制作水的循环模型。

4. 美丽的植物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校园里的不同植物。

例题讲解:植物的多样性。

随堂练习:学生绘制植物画,展示植物的多样性。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植物发芽的过程、春天里的动物。

2. 认识天气:天气的变化、天气现象。

3. 水的世界:水的形态、水的循环。

4. 美丽的植物: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生长特点。

七、作业设计1. 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并写一篇短文分享你的发现。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我发现了校园里的柳树发芽了,小草变绿了,花儿也开了。

2. 描述一周的天气变化,并用天气符号表示。

答案示例:周一晴,周二多云,周三阴,周四雨,周五多云,周六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对春天的变化、天气现象、水的循环和植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24年最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最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最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春天来了植物的生长变化春季的动植物特点2. 我们周围的物体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简单的物理现象3. 水的奥秘水的形态变化水的用途和保护4. 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空气的存在和作用空气污染与保护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季的动植物特点,认识植物的生长变化。

2. 掌握物质的分类和性质,了解简单的物理现象。

3. 理解水的形态变化,认识水的用途和保护。

4. 认识空气的存在和作用,了解空气污染与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2. 水的形态变化3. 空气污染与保护教学重点:1. 春季动植物特点2. 简单物理现象3. 水的用途和保护4. 空气的存在和作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变化,了解春天的特点。

例题讲解:通过图片和实物,介绍植物的生长变化。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观察植物,记录生长变化。

2. 我们周围的物体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物质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和触摸。

例题讲解:讲解物质的分类和性质,以及简单的物理现象。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物理现象。

3. 水的奥秘实践情景引入:进行水的形态变化实验,让学生观察。

例题讲解:讲解水的形态变化及其原因。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水的用途和保护方法。

4. 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例题讲解:讲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以及空气污染与保护。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植物的生长变化、春季动植物特点。

2. 我们周围的物体:物质分类、物理现象。

3. 水的奥秘:水的形态变化、水的用途和保护。

4. 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空气存在和作用、空气污染与保护。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1.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1.2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1.3学习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第二单元:动物的奥秘2.1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2.2观察动物的行为特点。

2.3学习动物的生活习性。

3.第三单元:天气与季节3.1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3.2观察季节的变化特点。

3.3学习天气与季节对生活的影响。

4.第四单元:有趣的科学实验4.1学习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

4.2探索实验中的科学原理。

4.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过程1.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第1课时:观察植物的生长教学步骤:组织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绿植,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

第2课时:学习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教学步骤:通过多媒体展示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种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第二单元:动物的奥秘第1课时: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教学步骤: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基本特征。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物的认识。

第2课时:观察动物的行为特点教学步骤:组织学生观察教室附近的动物,关注它们的行为特点。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第三单元:天气与季节第1课时: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教学步骤:通过多媒体展示天气的变化规律。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天气变化的了解。

第2课时:观察季节的变化特点教学步骤:组织学生观察季节的变化,关注季节对生活的影响。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4.第四单元:有趣的科学实验第1课时:学习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教学步骤:通过多媒体展示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2课时:探索实验中的科学原理教学步骤:让学生分享实验中的发现。

2024年教科版最新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最新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最新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观察春天的变化,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

2. 第2章《我的身体》: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关注健康生活。

3. 第3章《动物和植物》: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4. 第4章《空气和水》:探索空气和水的性质,学习保护环境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事物的规律和联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放大镜、温度计、量杯、滴管等。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卡纸、塑料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突出教学主题。

2. 内容:简洁明了,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3. 图表:使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春天的变化,记录在日记中。

(2)制作一个身体器官模型,介绍其功能。

(4)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空气和水的性质。

2. 答案:提供详细的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春天的变化,植物的生长。

2. 第2章《我们身边的材料》: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3. 第3章《动物和植物》: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动植物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教学重点:春天变化的特点,动植物的特点,材料的性质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春天变化,引发学生对春天主题的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春天变化、动植物特点、材料分类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记录动植物的变化,进行材料分类练习。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分享自己的发现。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种植、观察、制作等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气温升高,植物生长,动物活跃。

2. 动植物特点:生活环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

3. 材料分类: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复合材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变化。

(2)调查家里的物品,分类记录它们的材料。

(3)思考:为什么春天的动物和植物会变得活跃?2. 答案:(1)植物的变化: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物品的材料分类:木材、塑料、金属、陶瓷等。

(3)春天的动物和植物变得活跃,是因为气温升高,食物丰富,有利于生长繁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学小实验、观察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2024年【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认识春天的自然现象,探索春天植物的生长变化。

2.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学习物质的基本性质,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

3. 第3章《力和运动》:了解简单力的概念,探究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4. 第4章《地球和太阳》:认识地球和太阳的基本特征,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培养观察、实验、探究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地球自转和公转现象。

2. 教学重点:物质性质的区分、植物生长变化、简单力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春天景象,引出第1章《春天来了》的学习。

a. 学生观察植物的变化,填写观察记录表。

b. 教师讲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自然现象。

2. 例题讲解:以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为例,讲解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a. 教师展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物质的特点。

3. 随堂练习:针对第3章《力和运动》,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力的作用。

a.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b.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力的概念。

a.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b. 学生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生活的影响,进行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 内容:a. 春天植物生长变化b. 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c. 力的概念d. 地球自转和公转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生长变化。

b. 收集生活中的固体、液体、气体,描述它们的性质。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春天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动物的变化2. 第2章:我们周围的材料常见材料的认识材料的分类与用途环保材料的意义3. 第3章:力的世界力的概念与作用力的测量与表示力的运用4. 第4章:空气与水空气的存在与作用水的形态与变化空气与水的利用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动植物的变化,认识自然界的美。

2. 学会区分常见材料,培养环保意识。

3. 掌握力的概念,了解力的测量与表示,学会用力。

4. 理解空气与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测量与表示,空气与水的利用。

2. 教学重点:春天动植物的变化,常见材料的认识,力的概念,空气与水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卡片、画笔、尺子、气球、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变化,了解春天的特征。

例题讲解:通过图片展示,讲解春天动植物的变化。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春天景象的画。

2. 我们周围的材料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材料。

例题讲解:讲解材料的分类与用途。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不同材料的用途。

3. 力的世界实践情景引入:演示力的作用,如拉弹簧测力计、推物体等。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概念、测量与表示。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实验,了解力的作用。

4. 空气与水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验,展示空气的存在与作用。

例题讲解:讲解水的形态与变化,空气与水的利用。

随堂练习: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2. 常见材料的认识3. 力的概念与测量4. 空气与水的利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春天你身边的动植物变化。

列举5种常见材料及其用途。

解释力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说说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2. 答案:春天的动植物变化:如树叶变绿、花儿开放、小鸟筑巢等。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介绍春天的特点,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

2.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学习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3. 第3章《空气和水》:了解空气和水的存在形式、性质和作用。

4. 第4章《力和运动》:学习力的概念,以及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春天的特点,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2. 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使学生了解空气和水的存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4. 培养学生运用力使物体运动的能力,理解简单的物理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物体运动原理。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物质性质、空气和水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标本,实验器材,教学课件。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画纸,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a.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春天景象。

b. 例题讲解:讲解春天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c.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春天景象,描述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2. 我们身边的物质a.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物质的实物,让学生观察。

b. 例题讲解:讲解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等性质。

c.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描述物质,并记录下来。

3. 空气和水a.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简单的空气和水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b. 例题讲解:讲解空气和水的存在形式、性质和作用。

c. 随堂练习: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讨论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作用。

4. 力和运动a.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简单的力学实验,如推动物体。

b.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概念,以及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c.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力使物体运动,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植物生长、动物活动。

2. 我们身边的物质:颜色、形状、硬度。

3. 空气和水:存在形式、性质、作用。

2024年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2024年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2024年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身体2. 环境与生活3. 植物的奥秘4. 动物世界5. 地球与宇宙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 让学生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探究植物的兴趣。

4. 使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学会保护动物。

5. 培养学生探索地球与宇宙的兴趣,增强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身体结构、环保意识、植物生长过程、动物特点、地球与宇宙。

难点:身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环保行动的实践、植物生长的条件、动物分类、地球与宇宙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模型、实物、PPT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入新课。

2. 新课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各章节内容,穿插实践情景和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内容: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图片、图表等展示教学重难点。

3. 布局:合理规划板书空间,使内容清晰有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我们的身体:画出自己喜欢的运动,并说明该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2)环境与生活:设计一条环保标语,并解释其意义。

(3)植物的奥秘: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4)动物世界:介绍一种喜欢的动物,并说明其特点。

(5)地球与宇宙:画出太阳系,标注出自己了解的行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网站、活动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索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

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第一章:身边的科学第一节:我的身体第二节:我的家人第二章:春天的发现第一节:春天来了第二节:春天的植物第三章:动物世界第一节:可爱的动物第二节:动物的生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以及与家人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春天变化的能力,了解春天植物的生长特点。

3.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方式,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对身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 观察和分析春天植物的变化。

3. 认识和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和动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图片、卡片、模型等教具。

2. 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2. 新课导入:(1)讲解身体结构和功能,进行互动问答。

(2)观察春天植物的变化,进行实地考察。

(3)介绍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方式,展示相关图片和模型。

3. 例题讲解:(1)以身体为例,讲解如何描述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以春天的植物为例,讲解如何观察和记录生长变化。

(3)以动物为例,讲解如何描述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记录下来并进行分享。

(2)让学生在校园内观察春天植物的变化,填写观察记录表。

(3)让学生分组讨论,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身体结构和功能2. 春天植物的变化3. 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自己的身体,并标注出各个部位的功能。

(2)观察家附近的植物,记录下春天的生长变化。

(3)选择一种动物,描述它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答案:(1)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如头部用于思考、四肢用于行走等。

(2)春天植物的生长变化:如发芽、开花、结果等。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第1节《春天的变化》、第2节《春天的植物》、第3节《春天的动物》。

2. 第2章《我们周围的材料》:第1节《我们身边的材料》、第2节《材料的分类》、第3节《生活中的材料》。

3. 第3章《水和空气》:第1节《水》、第2节《空气》、第3节《水和空气的作用》。

4. 第4章《力和运动》:第1节《力的认识》、第2节《简单机械》、第3节《运动的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春天的植物和动物。

2. 使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分类和特点,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帮助学生了解水和空气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4.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认识简单机械,理解运动的方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春天动植物的变化、材料的分类、水和空气的性质、力的概念。

2. 教学重点:观察春天动植物的变化、区分不同材料的特性、了解水和空气的作用、掌握力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投影仪、实验器材、教学课件、图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物、图片等辅助教学。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的例题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植物、动物2. 生活中的材料、材料的分类3. 水、空气、水和空气的作用4. 力、简单机械、运动的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春天动植物,记录它们的变化。

(2)收集生活中的材料,分类并描述其特点。

(3)列举水和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4)举例说明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的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实践任务,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其科学素养。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植物的认识》:1.1《认识常见的植物》、1.2《植物的生长》。

2.第二章《动物的世界》:2.1《认识常见的动物》、2.2《动物的生活习性》。

3.第三章《空气与呼吸》:3.1《空气的作用》、3.2《呼吸与生命》。

4.第四章《水与我们的生活》:4.1《水的特性》、4.2《水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空气与呼吸的关系、水的特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增强科学探究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植物、动物标本,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等),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参观校园里的植物为例,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征,提出问题。

2. 教学新课:(1)教师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2)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观察、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2)分享观察、实验成果,进行讨论、分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突出章节主题,简洁明了。

2. 板书内容:列出教学重点、难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你所认识的植物,描述它们的特点。

(2)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3)谈谈你对空气与呼吸的理解。

(4)举例说明水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 答案:(1)植物特点:例如,树叶有绿色、形状各异,茎有粗细、高矮不同等。

(2)动物生活习性:例如,猫喜欢捉老鼠,狗喜欢啃骨头等。

(3)空气与呼吸:例如,空气中的氧气帮助我们呼吸,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等。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春天的发现1.1 春天的植物1.2 春天的动物1.3 春天的气象2.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物质2.1 物质的性质2.2 物质的变化3.第三章:多样的生物3.1 动物的分类3.2 植物的分类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自然现象,认识春天中的动植物及气象变化。

2. 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培养观察、描述、分类的科学能力。

3. 认识多样的生物,学会对动物和植物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变化规律,动植物的分类方法。

2. 教学重点:春天中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基本性质,观察和描述生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的发现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变化。

例题讲解:通过图片展示春天的植物、动物和气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随堂练习:填写观察记录表,画出春天的景象。

2. 我们周围的物质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引发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思考。

例题讲解: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

随堂练习: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变化过程。

3. 多样的生物实践情景引入:参观学校植物园,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

例题讲解:讲解动植物分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练习。

随堂练习:制作动植物分类卡片,进行分类游戏。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发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春天的植物、动物和气象。

2. 我们周围的物质:通过表格形式呈现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

3. 多样的生物:设计动植物分类树状图,直观展示分类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物质,记录其性质和变化。

对身边的动植物进行分类,制作分类卡片。

答案:物质性质和变化记录表。

动植物分类卡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春天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较为积极,但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第一章:春天的变化1.1 植物的生长1.2 春天的动物第二章:我们的身体2.1 身体的认识2.2 健康的生活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3.1 水的奥秘3.2 空气的力量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植物生长、春天动物变化、身体结构和功能、健康生活、水的性质和空气的力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植物生长、春天动物变化、身体结构和功能、水的性质和空气的力量。

难点:实验操作、观察与分析、合作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种子、放大镜、显微镜、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尺子、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的变化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和动物,了解春天的特点。

例题讲解: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春天动物的变化。

随堂练习:分组观察植物种子发芽,记录生长过程。

2. 我们的身体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身体游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

例题讲解:讲解身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保持健康。

随堂练习: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健康生活。

3. 生活中的科学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水的性质和空气的力量实验。

例题讲解:讲解水的性质和空气的力量。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水的浮力和空气压力实验。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植物生长:种子→发芽→生长春天动物:迁徙→繁殖→生长2. 我们的身体身体结构:头、躯干、四肢健康生活:饮食、运动、休息3. 生活中的科学水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具有浮力空气的力量:压力、浮力、流动七、作业设计1. 画出你最喜欢的春天植物,并描述它的生长过程。

答案:略。

2. 说说你的身体有哪些部分,它们有什么作用?答案:略。

3. 解释水的浮力和空气的压力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树立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自然第1课:春天的秘密第2课:春天的植物第3课:春天的动物2.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4课:水和冰第5课:磁铁的神奇第6课:太阳和影子3.第三单元:探索宇宙第7课:夜晚的星空第8课:太阳和月亮第9课:地球和宇宙4.第四单元:我们的家园第10课:天气和季节第11课:动物的家第12课:保护我们的环境三、教学过程第一单元:认识自然第1课:春天的秘密1.导入:带领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好奇心。

2.新课:讲解春天的特点,如气候、植物、动物等。

3.实践: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春天的植物和动物,记录观察结果。

第2课:春天的植物1.导入:展示春天的植物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植物的喜爱。

2.新课:讲解春天植物的生长特点,如种子发芽、植物开花等。

3.实践:组织学生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生长过程。

第3课:春天的动物1.导入:展示春天动物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动物的喜爱。

2.新课:讲解春天动物的生活习性,如迁徙、繁殖等。

3.实践:组织学生观察春天动物,记录观察结果。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4课:水和冰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水和冰的关系。

2.新课:讲解水和冰的性质,如状态、溶解等。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水和冰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第5课:磁铁的神奇1.导入:展示磁铁的神奇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新课:讲解磁铁的性质,如吸铁、同性相斥等。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磁铁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第6课:太阳和影子1.导入:带领学生观察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新课:讲解太阳和影子的原理,如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等。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太阳和影子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第三单元:探索宇宙第7课:夜晚的星空1.导入:带领学生观察夜晚的星空,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2.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观察与比较第1课:认识物体第2课:观察物体第3课:比较物体2.第二单元:植物与动物第4课:认识植物第5课:观察植物第6课:认识动物第7课:观察动物3.第三单元:季节与天气第8课:认识季节第9课:观察天气第10课:季节与生活4.第四单元:材料与工艺第11课:认识材料第12课:观察材料第13课:材料与工艺5.第五单元:地球与宇宙第14课:认识地球第15课:观察天空第16课:地球与宇宙【教学过程】一、第一单元:观察与比较第1课:认识物体1.教师展示各种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描述它的特征。

第2课:观察物体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说出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详细描述它的外观、质地等特征。

第3课:比较物体1.教师展示两组物体,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两组物体,进行比较并记录结果。

二、第二单元:植物与动物第4课:认识植物1.教师展示各种植物,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观察植物,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第5课:观察植物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说出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并记录它的生长过程。

第6课:认识动物1.教师展示各种动物,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观察动物,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第7课:观察动物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动物,说出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观察并记录它的生活习性。

三、第三单元:季节与天气第8课:认识季节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四季的名称,描述每个季节的特点。

2.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季节变化,记录结果。

第9课:观察天气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天气,说出天气的特点。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1.1 春天的变化1.2 春天的植物1.3 春天的动物2. 第2章:我们周围的物体2.1 物体的特征2.2 物体的分类2.3 物体的用途3. 第3章:空气和水3.1 空气3.2 水4. 第4章:声音和光4.1 声音4.2 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自然界的变化,认识春天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类物体的能力,了解物体的特征和用途。

3. 使学生认识到空气和水的重要性,了解声音和光的基本特性。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的特征和分类声音和光的基本特性2. 教学重点:春天的变化和特点物体的用途和分类方法空气、水、声音和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和动物标本物体分类卡片实验器材(如烧杯、漏斗、蜡烛等)2. 学具:彩色笔、画纸观察记录表分类盒五、教学过程1. 引入:利用春天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春天植物的生长、动物的活动。

2. 新课导入:介绍物体特征、分类和用途,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

讲解空气、水、声音和光的基本特性,联系日常生活实例。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物体分类方法和应用。

结合实验,讲解声音和光的传播、反射等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春天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变化图。

进行物体分类、空气和水实验等活动。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植物和动物2. 物体的特征、分类和用途3. 空气、水、声音和光的基本特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春天植物或动物,并描述其特点。

列举生活中的物体,按照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讲述一个与空气、水、声音或光相关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身边的科学1.1 水的奥秘1.2 空气在我们身边1.3 植物与我们2. 第二章:动物世界2.1 常见的动物2.2 动物的特征2.3 动物的分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身边的科学现象,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兴趣,学会观察和描述动植物的特点。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科学现象背后的原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类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实验器材、动植物标本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水的奥秘:展示水的三态变化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

1.2 空气在我们身边:演示空气的力量实验,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

1.3 植物与我们: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作用。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原理。

2.1 常见的动物:介绍各种动物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2.2 动物的特征:讲解动物的生命周期、习性等特征。

3. 随堂练习: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关键词、重要概念等。

2. 板书形式: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描述水的三态变化。

1.2 举例说明空气在我们身边的作用。

1.3 介绍一种你喜欢的植物,说明它的作用。

2. 答案:1.1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1.2 空气的作用:呼吸、风力、浮力等。

1.3 示例:仙人掌,作用:观赏、防辐射、净化空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科普活动,拓宽知识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班级:一年级学科:科学任课教师: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是比较薄弱。

因此教师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我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记笔记,并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教材特点: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

注重突出科学、植物、动物、环境、科幻、思维创新、发明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

包括九个单元:科学家的故事、植物、动物、资源与环保、气象与科学、科学与幻想、科学与生活。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技探究:知道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

对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待科学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睦相处,真爱生命。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与探究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秘密,初步了解地球内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器材准备】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板书设计】发现物体的特征看大小、颜色、形状闻气味两两对比观察法摸表面粗糙程度掂轻重【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

谜底:橡皮)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学生可以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

(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

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

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纸片、一次性塑料杯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

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

4.4人一组,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

5.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示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

(物品名称可替换)(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

6.交流评价“我的记录”。

(1)请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我画的记录”。

(2)学生相互评价观察和记录的是否准确。

(3)教师小结:记录时要真实、准确。

7.出示班级记录表单,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

8.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9.教师总结:通过两两对比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

10.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我们对木块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描述一下木块的特征?比一比谁描述得最好。

三、小结、延伸1.谁来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2.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3.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编一些小谜语让别人猜,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第2课谁轻谁重教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

教学重点:1.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教学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学具准备: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简易天平1台(含称量盘)、同样大小的回形针若干、学生活动手册每组3条记录单、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乒乓球、木块、橡皮……),提问:“看一看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

二、围绕概念,实践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

1.预测物体的重量。

(1)出示5个物体: 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

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

(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2)安排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

排序方法采用先提问“我们怎样记录排列的顺序呢”,引导学生讨论记录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讨论的方法统一为一种,比如用数字表示轻重,数字越小,表示越轻,即学生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认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

准备一张记录单发给每个小组,填好预测结果后贴在黑板上(这样便于对比较的结果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说说预测的理由。

(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将学生的讨论聚焦在“对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这类问题上,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

适当时,做简要的小结,说明预测有可能不准,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

2.掂量不同物体的轻重。

(1)掂重。

学生亲自动手掂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提醒学生统一用数字来表示轻重)。

分发给学生一条记录单进行记录,然后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比较。

(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

3.称量物体的重量。

(1)首先要确定标准物。

教师通过多媒体屏幕呈现几个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玻璃珠。

”“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乒乓球。

”通过这样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应该选择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证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

(2)说明称重方法。

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虽然这里不强调“左物右码”,但仍建议给学生养成“左物右码”的习惯),直到天平平衡。

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

称量后,学生要根据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

(3)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记录单进行记录,然后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比较。

(4)学生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

三、研讨数据,获得概念1.班级汇总完成后,要先组织学生分别查看三次排序的结果,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

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小组三次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其他小组三次排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2.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讨论三种比较轻重的方法中,“哪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准确”,从而转入对不同测量方法准确程度的探讨。

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也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

四、应用概念,拓展延伸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

以此为基础给出问题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学生先相互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结果说出判断的理由,再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轻重可能不同等。

五、小结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班级记录单上做记录。

板书设计: 2.谁轻谁重预测掂量称量第3课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1.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2.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1.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2.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

教学重点: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教学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

教学具准备:有一定高度的方盒子、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和木块若干、橡皮若干、螺母若干、布袋(内装一个乒乓球和一块橡皮)、课件、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聚焦1.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称一称”的方法比较了几种物体的轻重。

还记得是哪几种物体吗?(学生回忆: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大橡皮、小橡皮)2.出示小布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