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服务,宜人,生态
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
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武汉科技新城是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的封闭管理区、政策区以及外延空间为基础和平台,以相关产业为基础,综合相关城市功能的特定地区。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5月,湖北省、武汉市作出建设“武汉·中国光谷”的重大决策,同年7月东湖高新区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科技产业园,2001年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东湖高新区以电子一条街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前列(2004年总收入排名第14,工业总产值排名第15),形成了以光电子为主导产品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目前东湖高新区已形成东南至武汉市外环线,西至洪山区卓刀泉,北至东湖南岸和老武黄公路的管理区域,面积13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0万人。2004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5.5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5.0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引进内资37亿元,出口创汇
2.1亿美元。
第01条主要背景
(1)高新技术发展背景:在世界上,科技特别是战略高新技术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东湖高新区积
累了推进自主科技创新的丰富经验,作为中国第三大科技中心,“武汉·中国光谷”的品牌在国内外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具有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创新中心的巨大潜力。
(2)区域经济发展背景:经济全球化带来国内外在华投资的第二次浪潮,以投资拉动的外向型加工经济模式向以内需拉动的内生型经济模式转变,促使国内沿海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国家提出“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武汉‘1+8’城市圈”规划,以武汉为核心,整合武汉及周边城市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资源,站在更高的角度参与区域经济协作和竞争。依托东湖高新区的武汉科技新城,作为未来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垂江发展带”的东向载体,是实施与武汉城市圈东部城市黄石、鄂州、黄冈对接,发展湖北东部经济的重要载体。
(3)武汉市城市发展背景:新一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武汉市的定位是: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针对武汉市在全国所具有的科教文化优势确立的“科教基地”,将依托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的武汉科技新城,催生和孵化大批的高科技产业和高科技企业,成为武汉带动中部崛起的策动源泉。
(4)东湖高新区自身发展背景:在国家部委、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湖高新区向东拓展已获批准,长期困扰的用地制约问题得以疏解,东湖高新区正面临着“二次创业”的机遇和挑战。
第02条根据武汉市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及“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加快武汉科技新城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受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委托,我院在武汉科技新城概念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我院正在进行的武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开展《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编制工作。
第03条本次规划遵循以下规划指导思想:
(1)产业主导,科学发展: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和发展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兼顾产业经济、社会生活、生态环境三方面的关系,创造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和谐社会。
(2)提升品牌,塑造特色:依托“武汉·中国光谷”这一具有号召力的品牌,提升其内涵和外延,塑造具有创新特色的城市功能、空间、景观和生活特色。
(3)集约发展,构筑体系:树立节约型城市理念,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实行紧凑和集约化的发展格局,建立以面向公众利益为基点的城市交通、市政和公共设施配套体系,确保城市健康、安全。
(4)立足长远,引导实施:从时间和空间的更高层面上去认识城市发展的远景和趋势,用区域的观点思考城市的发展,并注重远近期结合安排建设时序,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建议。
第04条规划范围
西起卓刀泉南路以及其向南延伸线穿南湖中心线,东至武汉市外环线,北至东湖、九峰山,南抵汤逊湖、后梁子湖北岸,规划范围约224平方公里。
第05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自2005至2020年。
近期:2005-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展望2020年以后的发展。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和功能组成
第06条武汉科技新城的城市定位是:世界一流的高技术园区,中国重要的自主创新平台,武汉区域经济发展引擎。
(1)世界一流的高技术园区:即教育和科研人员、机构密集,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类型、规模和效益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高技术园区。(2)中国重要的自主创新平台:发挥武汉特有的科技资源、人才教育、交通区位比较优势,建立良好的基础研究和孵化转化体系和机制,发展成为中国“东、中、西”部三大板块之一的中部地区自主创新平台,推动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和动力中心。
(3)武汉区域经济发展引擎:从“武汉‘1+8’城市圈”视野来看,武汉科技新城是武汉市重要的扩展动力源,将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形成具有中心聚集效应的武汉市的城市副中心。
第07条武汉科技新城应重点营造和培育可持续的“全球同步,世界一流”的综合创新能力。其内涵包括:
(1)一流的运转模式及效率:包括行政管理模式及运营效率,即基于科学研究和产业区的发展,最有利于可持续性创新的运转理念、技术和模式,体现开放性、宽容性、前瞻性、效率性。
(2)一流的科技水平:以领先的科研设施条件、科研氛围、科研活动、高层次的科研会议、论坛、实验室和研究型院校为依托,创建与世界领先科技对接、交流对话的科技水平。
(3)一流的人才和企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和企业,以高素质的人才为依托,尤其是理论创新人才以及将科学知识产业化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管理创新机制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