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大题预测,各章重点
微生物与免疫学(微生物部分)—中国药科大学
微生物与免疫学(微生物部分)—中国药科大学绪论一、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 (microorganism,microbe):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简单的多细胞,以及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二、微生物的种类按照有无细胞及细胞组成结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三种细胞类型。
三、微生物命名微生物学名 = 属名 + 种名 + (首次命名人)+现名命名人+命名年份大肠埃希氏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 四、微生物学的发展史1664年,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了细菌。
英国微生物学家弗来明发现青霉素,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1970-1972,Arber、Smith和Nathans发现并提纯了 DNA限制性内切酶;1982-1983 Prusiner发现朊病毒(prion);1983-1984 Mullis建立PCR技术;1. 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1) 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 彻底否定“自然发生”学说曲颈瓶试验: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3) 免疫学——预防接种:首次制成狂犬疫苗(4) 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
2. 柯赫【细菌学的奠基人】a)细菌纯种分离技术、b)悬浮培养法、c)流动蒸汽灭菌、d)细胞染色技术和显微摄影✓柯赫法则(Koch’postulates)----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从动植物的患者体内分离出病原物、进行纯培养、回接到同样类型的动植物体,引起同样的病症、再分离得到与第二步一致的菌系。
可能出现微生物考题①艾滋病(AIDS) ②军团病③埃博拉病毒病④霍乱新菌型0139 ⑤埃希氏大肠杆菌0157 ⑥疯牛病第一章原核微生物[基本要求]1.了解:细菌的分类;放线菌代表属。
药物微生物考试题及答案
药物微生物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微生物不是细菌?A. 链球菌B. 葡萄球菌C. 酵母菌D. 大肠杆菌答案:C2. 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什么?A. 破坏细胞壁B. 抑制蛋白质合成C. 干扰核酸合成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病毒?A. 酵母菌B. 霉菌C. 细菌D. 噬菌体答案:D4.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真菌?A. 链球菌B. 葡萄球菌C. 酵母菌D. 大肠杆菌答案:C5.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 酵母菌B. 霉菌C. 细菌D. 病毒答案:C6.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 链球菌B. 葡萄球菌C. 酵母菌D. 大肠杆菌答案:C7.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厌氧菌?A. 链球菌B. 葡萄球菌C. 酵母菌D. 大肠杆菌答案:C8.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需氧菌?A. 链球菌B. 葡萄球菌C. 酵母菌D. 大肠杆菌答案:D9.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兼性厌氧菌?A. 链球菌B. 葡萄球菌C. 酵母菌D. 大肠杆菌答案:C10.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化能自养菌?A. 链球菌B. 葡萄球菌C. 酵母菌D. 硫细菌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2. 病毒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蛋白质、核酸3. 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4.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遗传特性5. 抗生素的分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6. 微生物的培养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7. 微生物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微生物与免疫学(免疫学部分)-中国药科大学
第七章抗原第一节抗原的概念和特性抗原的概念: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层次类型:抗原细胞、分子、决定簇抗原的特性:1.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即反应原性(抗原性antigenicity):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第二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一、异物性:以成熟淋巴细胞是否识别为标准。
二、理化状态:一般,蛋白质、复杂多糖具有免疫原性;脂类、核酸不具免疫原性。
三、完整性四、其他因素第三节抗原的特异性一、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或表位(epitope)1、概念: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其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决定了抗原分子在免疫应答中的特异性。
Eg:(免疫活性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所特异性识别、结合的配体。
)Eg:(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位点所特异性识别、结合的配体。
)2、意义与功能:抗原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及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结合。
3、重要抗原决定簇T细胞决定簇B细胞决定簇受体TCR BCRMHC递呈必需不需决定簇类型顺序决定簇构象决定簇、顺序决定簇决定簇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多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簇性质多为加工变形后的短肽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等识别方式被MHC分子递呈给TCR被BCR及抗体直接识别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1、共同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原可有多个抗原决定簇,若不同抗原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则该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
2、交叉反应:抗原除与其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外,也可与其它抗原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
Eg:(外斐反应是用变形杆菌的某些菌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用来诊断斑疹伤寒。
微生物考试重点及答案(附有重点笔记)
一、判断题1.原核微生物比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
(√)2.路易·巴斯德年轻时完成的实验证实了肉变酸的缘由。
(√ )3.病原菌学说最初是由科学家柯赫提出来的。
(√ )4.病原菌学说建立之后,阻断流行病的发生成为可能。
(√ )5.真菌是遗传工程中最喜欢使用的工具。
(×)6.微生物和其他各界生物中共有的特征是都有细胞器。
(×)7.真菌、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都属于原核生物界。
(×)8.病毒是由一团缠绕的核酸和碳水化合物外壳所包围构成的。
(×)9.微生物的双名法是由属名加上种的加词构成。
(√ )10.蘑菇、霉菌和酵母菌都属于原生动物界。
(×)11.细菌是缺少真正细胞核的原核生物。
(√ )12.藻类是一群有点类似动物的微生物。
(×)13.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鼠疫都是由病毒造成的疾病。
(√ )14.虎克用微动体这个术语,特指他所观察到的微生物。
(√ )15.现公共健康事业中对付病毒已采用抗生素。
(×)16. 酵母菌进行有性生殖时产生的有性孢子是孢囊孢子。
(×)17. 大多数嗜热菌的G-C含量高于中温菌。
(√)18. 大肠杆菌属低等原核生物,所以其遗传物质只是一条松散的环状双链DNA,不存在DNA 高级结构。
(×)19. 当菌体生长、氧吸收和糖利用的比速度下降时,青霉素的合成达到最高值。
(√ )20. 病毒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21. 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22. 渗透酶属于诱导酶,而其它种类的酶往往属于组成酶。
(×)23. 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培养物群体始终处于对数生长期。
(×)24. 将HR病毒的外壳蛋白与TMV病毒的RNA混合,去感染烟草,则会出现TMV型病灶。
若在感染前,用TMV抗体处理,则会钝化病毒,不出现TMV型病灶。
中国药科大学 微生物实验重点
1显微镜的分辨率与油镜的使用:分辨率R是指能够将非常靠近的两点进行区分的能力。
分辨率越小,其分辨能力越高。
R=0.61。
NA=n*sin。
n为物镜与样品间折射率。
普通明视野显微镜不能观察病毒。
分辨率R≈0.2um>d病毒。
2.细菌单染色法染料:一般采用带有阳离子发色团的碱性燃料。
由于在一般生理条件下(pH7.左右)细菌菌体都带负电荷,从而更容易与碱性染料相结合。
常用结晶紫、美蓝和碱性复红。
3.制片过程为什么要固定?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使细菌粘于载玻片上,染色与水冲时不易脱落;且细菌为蛋白质,被热凝固可保持完整形态。
4.细菌革兰染色法原理、过程:步骤:①结晶紫初染②碘液煤染③.95%酒精脱色30s④稀释复红复染⑤镜检。
原理:①革兰阳性菌等电点低(pI=2~3),在革兰阴性细菌等电点高(pI=4~5),故在生理条件下(pH=7.4),革兰阳性细菌所带负电荷要比阴性细菌多,从而与碱性染料结晶紫结合牢固。
②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有外膜结构,含有较多脂质成分,对酒精作用敏感。
脂质被酒精溶解,造成细胞壁破损,结晶紫—碘复合物容易抽提出来而脱色。
③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脂质低,对酒精作用不敏感。
且含有大量肽聚糖和带负电的磷壁酸,故结晶紫—碘复合物与细胞壁结合紧密,不易脱色。
结果:G+——带紫色G———带红色5.为什么细菌芽孢需采用加温染色法?由芽孢本身物性决定:壁厚且质密,常温下染料不易进入。
染色后:芽孢:绿色;细菌:红色。
6.检测细菌是否有动力的方法有哪些?鞭毛染色法(染色后用明视野观察) ,电子显微镜,半固体培养基穿刺培养,悬滴法,免疫法方法(抗原抗体法), Ex:金葡无鞭毛——做布朗运动,枯草芽孢有鞭毛——运动7.为什么美蓝可区别活/死酵母菌:(注: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无性繁殖主要以芽殖或裂殖的方式;有性繁殖主要形成子囊孢子)由于酵母菌的活细胞新陈代谢的作用,细胞内具有致密的还原能力,经染色的酵母菌活细胞能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呈无色;由于死细胞或代谢慢的细胞无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弱,从而被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学》测试题
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学》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芽孢2.质粒3.衣原体4.巴氏消毒法5.前噬菌体6.转导7.操纵子二、单项选择题1.转导噬菌体()A.仅含有噬菌体DNAB.可含有噬菌体和细菌DNAC.对DNA酶是敏感的D.含1至多个转座子2.酿酒酵母菌的有性孢子是()A.卵孢子B.子囊孢子C.担孢子D.无有性孢子3.用理化方法,杀死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此方法称为()A.灭菌B.消毒C.防腐D.A和B4. 在细菌生长过程中,生物学性状最典型的阶段是()A.迟缓期B.对数期C.衰退期D.稳定期5.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A.核酸B.蛋白质C.多糖D.脂类6.放线菌属于()A.病毒界B.原核原生生物界C.真菌界D.真核原生生物界7. 同种菌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称为()A.种B.变种C.菌株D.群8.以下突变中哪个很少有可能产生回复突复()A.点突变B.颠换C.转换D.染色体上三个碱基的缺失9. 大肠杆菌学名的正确书写方式是()A.Staphylococcus aureusB.Escherichia coliC.Staphylococcus .aureusD.Escherichia coli10.在细菌细胞中能量代谢场所是()A.细胞膜B.线粒体C.核蛋白体D.质粒11.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胸腺C.脾脏D.淋巴结12.下列耐热能力最强的是()A.营养细胞B.菌丝C.孢子D.芽孢13.当Hfr ×´F-时()A.进入到F-细胞中的第一个基因随Hfr菌株的不同而不同B.采用在不同时间中断杂交的方法来作基因图C.单链DNA链的5'端首先进入F-细胞D.所有上述特点全正确14.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A.鞭毛蛋白B.肽聚糖C.荚膜多糖D.脂多糖15.IMViC.实验不包括()A.甲基红实验B.吲哚实验C.VP-实验D.明胶液化实验16.厌氧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常表现为()A.菌膜B.沉淀C.混浊D.菌苔17.用0.45 μm 滤膜过滤除菌,下列微生物中不能除去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肺炎支原体 D.青霉菌18.通常链霉菌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繁殖()A.出芽繁殖B.分生孢子C.孢囊孢子D.芽孢子19.酵母菌在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A.有氧B.无氧C.有二氧化碳D.有水20.常用的放线菌的培养基是()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马铃薯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麦芽汁培养基四、简答题1.简述科赫定理2.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遗传机制和生化机制。
微生物与免疫学(免疫学部分)-中国药科大学
第七章抗原第一节抗原的概念和特性抗原的概念: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层次类型:抗原细胞、分子、决定簇抗原的特性:1.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即反应原性(抗原性antigenicity):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第二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一、异物性:以成熟淋巴细胞是否识别为标准。
二、理化状态:一般,蛋白质、复杂多糖具有免疫原性;脂类、核酸不具免疫原性。
三、完整性四、其他因素第三节抗原的特异性一、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或表位(epitope)1、概念: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其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决定了抗原分子在免疫应答中的特异性。
Eg:(免疫活性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所特异性识别、结合的配体。
)Eg:(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位点所特异性识别、结合的配体。
)2、意义与功能:抗原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及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结合。
3、重要抗原决定簇T细胞决定簇B细胞决定簇受体TCR BCRMHC递呈必需不需决定簇类型顺序决定簇构象决定簇、顺序决定簇决定簇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多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簇性质多为加工变形后的短肽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等识别方式被MHC分子递呈给TCR被BCR及抗体直接识别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1、共同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原可有多个抗原决定簇,若不同抗原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则该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
2、交叉反应:抗原除与其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外,也可与其它抗原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
Eg:(外斐反应是用变形杆菌的某些菌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用来诊断斑疹伤寒。
微生物与免疫学(微生物部分)—中国药科大学
微生物与免疫学(微生物部分)—中国药科大学绪论一、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 (microorganism,microbe):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简单的多细胞,以及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二、微生物的种类按照有无细胞及细胞组成结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三种细胞类型。
三、微生物命名微生物学名 = 属名 + 种名 + (首次命名人)+现名命名人+命名年份大肠埃希氏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 四、微生物学的发展史1664年,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了细菌。
英国微生物学家弗来明发现青霉素,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1970-1972,Arber、Smith和Nathans发现并提纯了 DNA限制性内切酶;1982-1983 Prusiner发现朊病毒(prion);1983-1984 Mullis建立PCR技术;1. 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1) 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 彻底否定“自然发生”学说曲颈瓶试验: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3) 免疫学——预防接种:首次制成狂犬疫苗(4) 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
2. 柯赫【细菌学的奠基人】a)细菌纯种分离技术、b)悬浮培养法、c)流动蒸汽灭菌、d)细胞染色技术和显微摄影✓柯赫法则(Koch’postulates)----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从动植物的患者体内分离出病原物、进行纯培养、回接到同样类型的动植物体,引起同样的病症、再分离得到与第二步一致的菌系。
可能出现微生物考题①艾滋病(AIDS) ②军团病③埃博拉病毒病④霍乱新菌型0139 ⑤埃希氏大肠杆菌0157 ⑥疯牛病第一章原核微生物[基本要求]1.了解:细菌的分类;放线菌代表属。
06-08年中国药科大学考研微生物学题和参考
06-08年中国药科大学考研微生物学题和参考06年微生物复试试题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芽孢某些细菌,特别是G+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折光性强的特殊结构称为芽孢。
2,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外毒素—细菌细胞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胞外培养液中的毒性蛋白,主要由G+细菌产生。
内毒素是G-细菌细胞壁成分中的脂多糖,细菌自溶或裂解后,脂多糖释放出来。
类毒素一些经变性或经化学修饰而失去原有毒性而仍保留其抗原性的毒素。
3,广谱抗生素抗菌范围广泛的抗生素,不仅能强力抑制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而且能抑制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某些原虫4,TD-Ag 胸腺依赖性抗原——在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T 细胞的辅助,所以称为TD-Ag 。
(分子量大,表面多重抗原决定簇、可诱生多类Ig、可诱发体液和细胞免疫、课引起记忆反应。
)5,肿瘤特异性抗原癌细胞形成与正常细胞不同的特有物质时,则该物质称为肿瘤特异性抗原(TSA)。
是指一种肿瘤细胞特有的,不存在于正常组织细胞上的抗原。
6 ,膜攻击复合体7 ,T辅助细胞8 、菌落细胞受固体培养基表面或深层的限制,故不能像在液体培养基中那样自由扩散,因此繁殖的菌体常聚集在一起,形成了肉眼可见的细胞集落。
9、转化(transformation)是某一基因型的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基因型的细胞的DNA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型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并图示霉菌的生活史孢子开始,经过发芽、生长成为菌丝体,再由菌丝体经过无性和有性繁殖最终又产生孢子。
2,配制培养基时应注意哪些基本原则?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以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要2、控制营养物质的浓度并注意各营养物的比例3、调节微生物生长所需的适宜PH4、灭菌处理并维持无菌状态。
3,质粒有哪些基本特性?质粒通常指细菌细胞内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共价、闭合、环状、双链的DNA分子,有超螺旋和开环式。
微生物药物学重点及微生物与免疫学(参考答案)_Microsoft_Word_文档
微生物药物学重点抗生素的定义(Waksman ,1942):抗生素是微生物在其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抑制它种微生物生长及活动甚至杀灭它种微生物性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的一般定义:“抗生素”是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它种生物机能的、是在微生物生命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
抗生素与抗菌药物的区别:1.完全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的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和恶唑烷酮类等抗细菌药物,以及像酮康唑类抗真菌药物被称之为抗菌药物,而不属于抗生素的范畴。
2.而对于像磷霉素和氯霉素这些原来是来源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但由于结构简单而用化学合成的方法代替微生物发酵法来生产制备的品种,以及像源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硫霉素,后完全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的一系列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抗生素等,通常将其归纳在抗生素的范畴。
微生物药物:由微生物(包括重组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在低微浓度下具有生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
初级代谢产物与次级代谢产物作为药物的差别1.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代谢系统;2.初级代谢物和次级代谢物的理化特性有着很大的区别,后者为小分子物质,其分子量小于3000,且化学结构多样性;3.次级代谢物对产生它的微生物的作用不明显或没有作用4.初级代谢物作为药物使用时尽管也有药理活性作用,但一般往往没有确定的作用靶点且更多的是作为辅助或营养药物,而次级代谢物具有确切的作用靶点和明显的治疗效果。
广义的天然药物强调“来源于各种生物体的化合物”,可以是初级代谢产物也可以是次级代谢产物;而化学合成药物一般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
天然药物分类生物制品;生化药物;抗生素;微生物药物;植物药物;中草药;基因工程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等微生物药学研究的内容:微生物药学是药学的一个分支,它与生化药学一起构成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二级学科。
微生物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药物生物合成的代谢调控、产物的分离纯化、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的研究、产生菌的菌种选育及寻找新微生物药物的方法和途径等。
中国药科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分章整理
第2章可移动的遗传因子1 转座子是谁最早从什么物种中发现的?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 玉米2 掌握转座子的概念和分布。
概念:细胞内的可移动遗传因子,指可以在同一细胞中基因组内或一个细胞的基因组从一个位点移动到另一位点的DNA片断。
(广义的概念,凡是细胞内可以移动的因子,都叫转座子)分布:病毒、真核生物、原核生物(质粒&基因组)3 掌握转座子的分类和各类的特点。
➢非复制型转座:转座时,转座子DNA作为一个整体,从原来的供体位置被切割下来,然后转移到染色体的另外一个位置。
➢复制型转座:转座时,原来的转座子DNA不从原来的位置被切割下来,而是在转座的过程中原来的转座子DNA得到复制,并转移到染色体的另外的地方。
原来的拷贝“原件”没有发生位移。
➢逆转录转座子:将转座的片段转录成RNA,再通过逆转录酶将RNA反转录成cDNA,插入寄主染色体中。
4 所有转座子都具有的结构特征和共同特点是什么?➢转座子都具有的结构特征:都有一个保守序列、一个或多个开放阅读框,两侧是反向末端重复序列(反向重复序列为转座子所必须,是转座酶识别的底物)➢共同特点:1 两端具有末端反向重复序列2 转座后靶位点重复是正向重复3 编码一些与转座有关的蛋白4 可以在基因组中移动5 最简单的转座子的结构特征。
➢最简单的转座子:不含有任何的宿主基因,常被称为插入序列(IS),这种插入序列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的正常组成部分。
➢ IS的结构特征:DNA的两个末端是反向重复序列(又称倒置重复序列),中间是一个阅读框,编码一个与转座有关的转座酶基因。
除此之外,IS序列中没有其他的基因。
6 什么是复合转座子。
➢复合转座子的概念:是一类比较复杂的转座子, 带有一些抗药性基因或其他宿主基因,其两端多数是高度同源的或相同的IS序列(反向重复区)(少数是正向重复序列)。
PS: IS序列插到某个功能基因的两端就产生了复合转座子。
2024年微生物大题总结范本
2024年微生物大题总结范本微生物学是研究微小生物的科学,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研究。
在2024年的微生物学中,有许多重要的进展和发现。
本文将对2024年的微生物学大事件进行总结和讨论。
1. 新型抗生素的发现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然而,由于细菌的耐药性问题,传统抗生素越来越失效。
在2024年,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抗生素,能够对抗耐药菌株。
这种抗生素的发现给临床医学提供了新的希望,并可能解决耐药性问题。
2.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CRISPR-Cas9是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组。
在2024年,科学家们推动了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使其更加高效和准确。
这项技术的突破将为遗传病的治疗和基因工程领域带来革命性的进展。
3. 病毒研究的重要发现病毒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对于病毒的研究十分重要。
在2024年,科学家们对一些病毒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他们发现了新的抗病毒药物,并对病毒的进化和传播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些发现将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病毒性疾病。
4. 肠道微生物研究的前沿进展肠道微生物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健康有着巨大影响。
在2024年,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科学家们发现了肠道微生物与肥胖、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关系,并提出了针对肠道微生物的调控策略。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5. 显微技术的创新应用显微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观察和研究微小生物。
在2024年,显微技术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
科学家们研发了更高分辨率、更准确的显微镜,使微生物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得以更精细地研究,同时也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提供了更多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2024年是微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和发现。
新型抗生素的发现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突破为医学和基因工程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国药科大学 生物化学 重点
蛋白质的化学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含氮量×6.25;天然蛋白质基本氨基酸皆为L-型必需:缬Val;亮Leu;异亮Ile;甲硫(蛋)Met;苯丙Phe;色Trp;苏Thr 赖Lys非极性:丙Ala;缬V al;亮Leu;异亮Ile;甲硫(蛋)Met;脯Pro;苯丙Phe;色Trp极性:甘Gly;丝Ser;苏;半胱Cys;天冬酰胺(天胺)Asn;谷氨酰胺(谷胺)Gln;酪Tyr。
带负电荷(酸性):天冬(天)Asp;谷Glu。
带正电荷(碱性):赖Lys;精Arg;组His。
含巯基:半胱;甘。
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甘氨酸Gly的R=H非手性无旋光性维持蛋白质构象的空间作用力a.盐键b.氢键c.疏水键d.范德华力e.二硫键f.配位键等电点(pI)当氨基酸溶液在某一定pH值时,使某特定氨基酸分子上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成为两性离子,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肽键:是蛋白质分子中基本的化学键,它是由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缩合脱水而成。
肽单位:肽键与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所组成的基团,称为肽单位或肽平面①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不能自由旋转②肽单位的六个原子同处于一个平面③肽单位中与C-N相连的H、O 与α碳原子呈反向分布氨基酸残基:多肽链中的氨基酸,由于参与肽键的形成,已非原来完整的分子。
寡肽(十个以下) 多肽(十个以上)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由不同种类、数量的氨基酸,通过肽键而构成的排列顺序。
它是蛋白质作用的特异性、空间结构的差异性和生物学功能多样性的基础。
蛋白质的构象:又称空间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原子和基团在三维空间上的排列、分布及肽链的走向。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的主链骨架中若干肽单位,各自沿一定的轴盘旋或折迭,并以氢键为主要的次级键而形成有规则的构象,如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等,无规线团。
α螺旋(α-helix):蛋白质分子中多个肽键平面通过氨基酸α碳原子的旋转,使多肽链的主骨架沿中心轴盘曲成稳定的α螺旋构象。
2022年中国药科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中国药科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除细胞膜外,很多细菌还具有内膜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温和噬菌体的存在形式有三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3、从葡萄糖开始的肽聚糖生物合成过程中,最重要的4种中间代谢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对培养基pH进行内源调节的主要方式是借______调节和以______作备用碱调节两种;外源调节是根据实际需要从外界流加______或______液调节培养液的pH值。
5、霉菌产有性孢子、结构复杂的子实体称为______,其外形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
6、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______的同时也带来______。
7、最常见的厌氧菌有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 ______,⑥ ______等。
8、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可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______,且在______丰富和______土壤中这个比例较高。
9、紫外线对微生物DNA的损伤,主要产生______,通过______和______等可修复DNA的损伤。
10、病原菌或病原体的侵袭力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方面组成。
二、判断题11、通过电子显微镜的深入研究,发现放线菌的孢子丝可通过凝聚分裂和横隔分裂两种方式形成成串的分生孢子。
()12、用混菌法测微生物活菌数时,每个平皿中的菌液加入量是1ml。
()13、大量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同时要服用维生素,这是因为肠道微生物受到了抑制,减少了维生素的合成。
()14、TMV衣壳是由许多衣壳粒所构成,衣壳粒是以逆时针方向螺旋排列在核心外围的。
()15、酵母菌是一类只发酵糖类且细胞都呈单细胞的真菌。
微生物考试复习重点
微生物复习重点1.微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属于真核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2.细菌细胞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球菌排列方式: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和葡萄球菌3.链霉菌的基本形态:丝状分枝;繁殖方式:孢子生殖;菌丝类型: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产生的孢子:分生孢子4.细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肽聚糖5.肽聚糖分子由肽和聚糖两部分组成,其中的肽包括四肽尾和肽桥两种,而聚糖则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两种单糖相互间隔连接成的长链。
6.真菌的菌丝的类型: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其生长方式:顶端生长7.营养菌丝的特化形态有:假根、匍匐菌丝、吸器、附着胞、附着枝、菌核、菌索、菌环和菌网8.真菌的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芽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9.ATP产生的三种方式:基质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10.微生物能量代谢的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作用11.酿酒的途径:EMP途径,其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2ADP+2H3PO4→2CH3CH2OH+2CO2+2A TP12.固氮微生物有:自生固氮菌、共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13.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原生质体、球状体、衣原体14.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和基团移位15.青霉素的作用机制:抑制肽聚糖分子中肽桥的生物合成16.“ATCC”是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17.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因素:病原菌、寄主和环境18.微生物分类3项具体任务:分类、鉴定、命名19.目前人类记载过的微生物有15万—20万种20.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基础的3个实验:细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21.双名法指一个物种的学名由前面一个属名和后面一个种名加词两部分组成。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含答案)
微⽣物学复习提纲(含答案)微⽣物学复习提纲(只供参考,书还是要看滴!)第⼀章绪论1.什么是微⽣物?它包括哪些类群?微⽣物有哪些特点?答:所有形体微⼩、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细胞结构的低等⽣物的总称。
原核微⽣物:四菌(古细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微⽣物三体(⽀原体、⾐原体、⽴克次⽒体)真核微⽣物:酵母菌、霉菌、藻类、原⽣动物⾮细胞⽣物:病毒、亚病毒(拟病毒、类病毒、朊病毒)体积⼩、结构简单、繁殖快、易培养、易变异、分布⼴2.简述微⽣物学的发展史及各个时期的代表⼈物。
答:微⽣物初创时期代表⼈物荷兰的业余科学家——微⽣物学先驱者列⽂虎克(Anthon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
微⽣物奠基时期:代表⼈物:Louise Pasteur(1822-1895),Robert Koch(1843-1910)建⽴了⼀系列研究微⽣物所必须的独特⽅法和技术开创了寻找病原微⽣物的黄⾦时期把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理学研究⽔平开始以“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法指导科学实验微⽣物学以独⽴的学科形式开始形成微⽣物发展时期进⼊微⽣物⽣物化学研究⽔平——提出了酶的概念应⽤微⽣物的分⽀学科进⼀步扩⼤——出现抗⽣素等新学科出现寻找有益微⽣物代谢产物的热潮普通微⽣物学形成——美国M.Doudoroff各相关学科和技术相互渗透交叉促进,加速了微⽣物学的发展⑴青霉素:英国微⽣物学家弗来明发现青霉素,开创了⽤抗⽣素治疗病新纪元。
⑵摇瓶培养技术⑶深层发酵⼯艺⑷连续培养微⽣物成熟时期成为以应⽤为主的学科,前沿基础学科逐步进⼊分⼦⽣物学⽔平微⽣物已成为新兴的⽣物⼯程的主⾓3.⽤具体事例说明⼈类与微⽣物的关系。
答:微⽣物能为⼈类做发酵、酿酒、分解有机物等促进⼈类社会发展的好事,但也能带来疾病类如AIDS、霉变等不利的⽅⾯。
4.简述微⽣物学在⽣命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并描绘其前景。
答:(1)促进许多重⼤理论问题的突破:⽣命科学由整体或细胞研究⽔平进⼊分⼦⽔平,取决于许多重⼤理论问题的突破,其中微⽣物学起了重要甚⾄关键的作⽤,特别是对分⼦遗传学和分⼦⽣物学的影响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题有可能出:
第四章
1、以dsDNA为例说明病毒的生活史
2、干扰现象,干扰素的概念、产生作用机制
3、抗病毒药物及作用机制,有空关注下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
4、噬菌体在宿主细胞的生活周期
5、三种病毒:流感病毒、乙肝病毒、HIV
第六章
代谢的调节及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第七章、
生长曲线及其各期特点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第二十章
抗药性及作用机制(包括遗传机制、生化机制两个方面)、抗药性的防止(去年的考的超级细菌。
我感觉就是这里出现的)
第二十一章
灭菌制剂的无菌检查
非灭菌制剂的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后面的免疫可能只出一道大题,应该会涉及到几个考点,太难猜了
重要的考点
序言:巴斯德的贡献,曲颈瓶试验
第一章
阴、阳细菌细胞壁的差别
革兰染色原理
溶菌酶、青霉素抗菌作用机制
原生质体、圆球体、L型细菌
P33中介体、P34易染颗粒
荚膜、鞭毛、菌毛、芽胞概念
芽胞具有较强耐热性的原因、伴胞晶体(P40)
细菌的疾病性、毒力
内毒素、外毒素、类毒素的比较P45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模式图P55
放线菌被划分为细菌的依据P59
放线菌(以链霉素为例)的生活史P60图
放线菌的培养条件P61
第二章
螺旋菌的运动器官是轴丝
外斐反应P71
磺胺类药物不能抑制立克次体,反而能刺激其生长P72
衣原体具有特殊发育周期、原体和网状体的区别
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菌落呈“油煎蛋”状
第三章
酵母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四种)P81图3-2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类型、生活史,培养条件
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P88
霉菌的生活史、培养条件
青霉菌的分生孢子呈帚状结构P101
第四章
病毒的特征
真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的概念
病毒人工培养的方法,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特点
细胞病变效应(CPE)、包涵体、细胞转化的概念
T-4噬菌体结构(图4-35)
噬菌斑、菌落形成单位(CFU)、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菌、前噬菌体概念噬菌体展示技术、噬菌体免疫现象(P145)
病毒的感染、传播方式及病毒的致病机制
图4-43、4-46、4-49、表4-5
第五章
速效氮源和迟效氮源、及两者在发酵过程的使用(P160)
生长因子的概念P161
表5-4(P163)、表5-5(P169)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1、2、3、4、加除上述原则外………
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概念
常见的培养基:细菌---营养肉汤、放线菌----高氏一号培养基、
霉菌----察氏培养基、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
第六章
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概念及联系(P178)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基本过程(P180)1、2、3、三个阶段
葡糖糖分解的五种途径(这部分有点偏生化,应该不会考)
发酵(186)、巴斯的效应(P187)的概念
微生物鉴定反应(IMViC试验)
能荷的概念P206、乳糖操纵子,代谢工程的概念
课本上的试验不一定会直接考查,建议最好还是看看,说不定让你设计个实验什么的,现在时间还算较多,多看看肯定有点好处、到12月份估计就没什么时间仔细看了
第七章
菌落概念P217、分批分批培养概念P220、
连续培养概念、优点、类型P221、
同步培养概念及获得同步培养物的方法P223
稀有放线菌概念P226
未可培养微生物概念P226
计数法测定微生物生长的类型P228
生长曲线P232 图7-12
生长限制因子概念P234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P235
耐氧菌概念P237、厌氧菌概念P237
P238基本概念中的10个概念
控制微生物的物理方法,其中湿热灭菌效果比干热好的原因、巴氏消毒法、常规高压灭菌、连续加压灭菌法、影响热力灭菌法的因素、紫外灭菌的原理相对重要一些
第八章
研究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三个实验: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病毒拆分重建实验
质粒的概念、基本特性、三种重要的质粒
转座子的概念P261、转座噬菌体的概念P262、转座的遗传学效应P262
基因突变概念、类型、基因突变的规律的五个特点
营养缺陷性的概念P267、Ames试验概念
证明突变自发性的经典试验:变量试验和影印培养试验
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1)自发突变的机制;(2)诱变突变的机制
转换和颠换概念的区别P273、移码突变的概念P273、HNO2作用机制图8-17、5-Bu作用
机制图8-18、紫外线引起DNA变异的原因P276
DNA损伤的修复是生化上的,微生物应该不会考
转化的概念P279、接合的概念P281、4种F因子图8-26、中断杂交试验用的是Hfr×F-
转导的概念(转导的机制能看懂)P287、准性生殖的概念(了解一下)P291
第九章
理性化筛选的概念P297、菌种的保存方法P307、菌种的衰退概念、两个方面的原因及复壮的概念、方法
第十九章
抗生素的概念、医疗用抗生素的特点(474两个特点加上475页最上方二三两行)、差异毒力的概念P474 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P476
抗生素的生物合成(P480、P481了解一下)、次级代谢产物的特点
第二十章
体外抗菌试验P505
MIC和MBC的概念及测定(参考实验书)P506
抗生素效价的概念P507
效价单位的表示方法(了解一下)
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学测定法(主要是掌握管碟法里的二剂量法,方法要记住,知道怎么计算)
抗药性的概念P511、理解多重抗药性、交叉抗药性、赖药性、耐受性的概念P511
细菌产生抗药性的机制(要从遗传机制和生化机制两个方面进行回答)、抗药性的防止
第二十一章
理解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的概念及原因P516
灭菌制剂的无菌检测(试验)
非灭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试验)
看看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十二章
抗原、完全抗原、半抗原的概念P353
表位(抗原决定簇)的概念P356、T表位和B表位的比较(表12-1)
抗原的交叉反应概念、应用P358
TD-Ag和TI-Ag的概念、比较P358、表12-4或课件
异嗜性抗原的概念P360、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概念P361
变应原、耐受原、超抗原的概念P362
免疫佐剂概念及特点P363
第十三章
抗原、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及区别P365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生物学功能P431、各功能区的功能
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部位图13-4
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三种类型图13-5
免疫球蛋白异质性的概念及产生原因P369、P370
五类免疫球蛋白各自的特点(G最多、最长、通过胎盘、Ⅱ、Ⅲ型超敏;M最大、最早、五聚体、Ⅱ、Ⅲ型超敏;A二聚体、分泌液和黏膜免疫;D是B细胞成熟标志;E最少、Ⅰ型超敏)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P372 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优点
补体的概念P373、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及图13-8、补体系统激活后的生物学功能P377
细胞因子的概念P379及特点(参考课件上的)、了解常见几种细胞因子及其功能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的概念、HLA复合体概念、MHC的概念P385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P386、HLA的分子结构、分布P388、图13-12
HLA的生物学功能及医学意义P389
第十四章
图14-1、胸腺的主要功能、骨髓的主要功能、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T、B细胞的成熟、表面膜分子及功能(主要是BCR、TCR、CD4、CD8、CD28、CD40)、T、B细胞亚群;B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了解几种抗原呈递细胞和其他参与免疫的细胞
第十五章
固有免疫应该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比较P417、P423
了解固有免疫三种效应细胞P419、P420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P423、双信号、双识别图15-5
理解T、B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P426-P433、图15-6、图15-7、图15-8
ADCC的概念P432、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表15-3
免疫耐受的概念及类型P434
理解免疫调节的类型及怎样调节的(15-10、15-11、15-12)
第十六章
超敏反应的概念、四种超敏反应的比较、重点是Ⅰ型和Ⅱ型
过敏反应性休克(以青霉素为例)原理P444、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P444
新生儿溶血症原理、Ⅱ型、Ⅲ型超敏反应所引起的肾小球肾炎的区别(P447中、P450上)第十七章
了解免疫学检测的方法
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特征P453
酶免疫测定技术(ELISA)的概念P456
第十八章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比较(见课件)
活疫苗和死疫苗的比较(见课件)
亚单位疫苗、合成多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的概念P463、P464
了解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性考虑的三个方面P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