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防控指南第二版

合集下载

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引言:伊波拉病毒,也称为埃博拉病毒,是一种由伊波拉病毒科内博病毒属(ebolavirus genus)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该病毒在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引起严重的疾病,具有高度致命性。

伊波拉病毒感染通常导致严重的出血症状,如内出血、外出血,甚至多个器官功能衰竭。

本文将对伊波拉病毒的病毒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毒学:伊波拉病毒属于负链RNA病毒家族,属单链直链RNA病毒。

该病毒由七个已知亚型组成,分别为苏丹亚型、扎伊尔亚型、象牙海岸亚型、卡萨伊亚亚型、利伯里亚亚型、阿拉伯亚型和“Bundibugyo”亚型。

其中,苏丹亚型和扎伊尔亚型是最具致命性的亚型,死亡率可达到90%。

二、流行病学:伊波拉病毒最早于1976年在刚果南部扎伊尔河流域的伊波拉河发现,由此得名。

该病毒在非洲的刚果民主共和国、苏丹、乌干达、尼日利亚等国家流行。

近年来,伊波拉病毒也在东非的乌干达和肯尼亚被发现。

人类感染伊波拉病毒往往源于与感染了病毒的动物接触,如食用野生动物的肉类、接触其体液或摄入污染的水源。

三、病理生理学:伊波拉病毒感染后,暴露期通常为2-21天,在此期间没有任何症状。

然后进入急性病期,感染者会出现高热、头痛、肌肉疼痛、咳嗽、嗜睡等症状。

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和内外出血症状。

该病毒破坏了人体的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凝血和血小板减少,从而引起出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四、预防和控制: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可用于治疗或预防伊波拉病毒感染。

因此,预防和控制成为关键。

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1.加强对伊波拉病毒的监测和早期诊断能力,及时隔离和处理疑似病例;2.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伊波拉病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3.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维护卫生环境的清洁;4.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尽量避免接触可能感染伊波拉病毒的动物和人体液体,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护服、手套和口罩;5.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伊波拉病毒的威胁。

埃博拉病毒防控指南.

埃博拉病毒防控指南.

带血的
出血
咳嗽 (通常是从口鼻)
18
出现疑似埃博拉案例, 应该如何反应
电联医疗中心并告知病情 听取建议,患者可能会被 送往专门的医院 隔离病人远离他人,避免 进一步扩散 特别留心病患的呕吐物和 排泄物
19
1
埃博拉病毒宣导意识 工具箱
2014年
免责声明:本次说明会仅用于教育目的,不能取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如 果对于上述话题存在疑问或疑虑,请您咨询专业医疗人士。
© 2014 AEA International Holdings P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 or distribution is prohibited.
什么是埃博拉?
埃博拉由病毒引起。 引起危重疾病,伴随出血(埃博
拉出血热)。 死亡率最高达到90% 尚无疫苗,无药可医 病毒传染性强;短时间内可以传
染给很多人。
3
埃博拉如何传播?
埃博拉患者 会将病毒传染他人
• 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如 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 • 病人家属 • 医护人员
埃博拉后期症状
病人的病情 会十分严重
8
埃博拉患者死亡率高 多数感染者会死亡
9
埃博拉的预防
如何避免感染?
10
远离埃博拉
接触埃博拉
患者或死者
都有可能会感染该病毒。
远离病人和埃博拉死者……..
11
请勿接触
请勿接触埃博拉患者的体液
血液
呕吐物
粪便等排泄物
12
请勿接触
请勿接触埃博拉患者的体液
患者的任何体液
埃博拉死者的尸体 也具有传染性。
请务必小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原则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隔离控制传染源和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原则如下:(一)门(急)诊预检筛查服务流程.严格按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门急诊预检筛查服务流程》(见)执行。

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二)个人防护.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按照311-202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1。

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防护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在脱摘防护用品时要特别小心,应避免潜在的感染性材料接触工作人员的眼睛、口腔黏膜和工作服等;(2)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3)医用防护口罩最多可持续应用6小时至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4)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时,戴双层手套、过膝防水防污染鞋套;(5)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6)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可连续应用。

(7)隔离衣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8)戴医用防护口罩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9)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防护用品,对于复用防护用品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进行清洁并消毒后方可使用。

2。

为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操作时,应当在以上防护基础上,加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此外,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尽可能使用安全型针头和留置针,在为患者实施穿刺等诊疗活动时要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范,所有的针和锐器毁形后应放入密封的利器盒内,处理过程要特别小心,防止针刺伤.(三)消毒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与感染者的体液接触传播,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可用于治疗和预防。

因此,制订和严格执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对于减少疫情传播和管理疫情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的一些建议:1.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媒体、社区宣传以及医疗机构的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埃博拉病毒的认识和理解,传播疫情防控知识,包括病毒传播途径、症状和急救措施等。

2.加强疫情监测:建立并完善疫情监测系统,包括早期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疫情数据。

3.加强医疗机构能力:培训医务人员,提高他们对埃博拉病毒的识别和管理能力。

确保医疗机构具备足够的防护装备、隔离设施和处理工具,并制订相关的感染控制措施。

4.提高个人保护措施:向医务人员和疫情高风险人群宣传个人保护措施,如正确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和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定期洗手,不触摸面部和开放性伤口,避免与有病症的人密切接触。

5.隔离措施:对于疑似或确诊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并采取相应的传染病防控措施。

隔离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隔离条件,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进行接触。

6.加强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正确处理和储存患者体液和样品。

建立高效的废物处理系统,确保所有与埃博拉病毒相关的废弃物得到适当的处理。

7.旅行健康建议:向旅行者提供有关埃博拉疫情的信息和建议,尤其是前往疫情暴发地区的人群。

建议旅行者避免与疑似或确诊感染的病例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尽量避免前往疫情高风险地区。

8.国际合作与支持:加强国际合作与支持,包括分享疫情信息、药物研发和疫苗研制等方面的合作。

同时,国际社会应提供支持和援助,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能力的建设。

总之,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防控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方案为做好我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指导和防范我区可能发生的输入疫情风险,规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处臵,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扩散,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下发的《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臵路径的通知》(国卫发明电…2014‟44号)等文件以及上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防控工作的要求,制订本技术方案。

一、目的(一)加强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处臵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二)规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发生后密切接触者的排查、管理以及院内感染控制。

(三)科学指导全区开展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处臵。

二、病例发现和转运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早期发现并隔离传染源和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热最重要的措施。

(一)病例发现机制1.各级医疗机构要组织人员,主动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普及公众健康防护知识,一方面提高归国人员主动申报暴露情况,另一方面避免一旦疫情出现后导致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2.加强与检验检疫、旅游、外事、教育、交通、劳务派遣机构等部门的联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来自疫区(非洲、尤其是西非四国)的入境人员信息以及辖区出国、归国人员情况,及时动态掌握辖区内疫区归国人员的信息。

(二)病例发现策略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加强口岸检疫,做好埃博拉疫情的监测工作,提高发现输入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敏感性。

重点对来自非洲、尤其是西非四国的入境人员开展健康监测工作和随访联系,对旅居疫区的辖区内出国归国人员进行动态管理。

对来自疫区的归国人员,做好登记和暴露风险评估,对低暴露风险者要求其进行自我医学观察至离开疫区21天,观察期间如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其流行病学史。

组织对高暴露风险者(观察对象)的随访,发现可疑症状或疑似病例,要立即采取医学措施,采集标本和隔离治疗。

埃博拉病毒防控指南

埃博拉病毒防控指南

埃博拉病毒防控指南目录:序言 (3)1。

一般病人护理 (4)2. 直接病人护理 (4)3. 环境清洁和织物的管理 (6)4。

医疗废物的管理 (8)5. 非病人护理方面的活动 (10)a。

诊断性的实验室活动 (10)b. 病人尸体的转运和埋葬 (10)c。

尸体解剖 (11)d。

通过体液、血液暴露病毒后的管理 (11)参考文献附录1附录2附录3附录4附录5附录6医疗机构应用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IPC)的关键信息1。

在诊疗和护理所有患者时,要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措施。

2。

疑似和确诊的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都要单间隔离,或者将疑似和确诊患者安置在一个独立的区域,并且将疑似患者与确诊患者严格分开安置。

隔离区域要限制人员出入,诊疗物品要专用。

3。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隔离区域的医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均要与其他区域分开。

4. 所有的探视人员和医务人员在进入隔离病区/病室时要严格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实施手卫生。

5. 进入隔离区域的人员至少应该佩戴如下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防水靴或者密封的鞋和鞋套(可能发生喷溅时佩戴口罩和眼部防护用品).6。

严格执行安全注射与穿刺,严格锐器的处理。

7. 严格执行环境的清洁、医疗设备表面的清洁。

严格管理脏污的医用织物和高危的医疗废物。

8. 疑似和确诊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样本处理与检测要执行严格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流程。

9。

对死亡的疑似和确诊患者遗体进行尸体处理、尸检和安葬时,接触尸体的人员也要严格执行感染防控的措施。

10. 对隔离区的医务人员以及其他有过疑似或确诊患者血液体液暴露史的人员,要及时评估感染风险并予以关注,如有必要时要及时隔离。

序言这份文件为直接或间接护理疑似或感染丝状病毒出血热患者的人员提供了一份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总结,包括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同时包括了一些防控措施执行的说明。

这些防控措施不仅应该是医务人员所需要遵守的,同样任何直接接触患者的人员(比如探视者、家属、志愿者等)也需要遵守,以及那些虽然不直接接触患者,但是有潜在暴露可能性的人员也需要遵守(如清洁员、洗衣工、管家、保安等)。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 (六)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医务人员防护、 消毒等措施所需物资的储备,防护用品及 相关物资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现在是28页\一共有44页\编辑于星期四
一、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的基本要求
❖ (七)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机构 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要 求,做好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地面等的 清洁和消毒。
病毒抗原阳性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
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埃博拉病毒RNA
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埃博拉病毒
现在是14页\一共有44页\编辑于星期四
实验室检查
➢ 一般检查
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第7病日后上升,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 小板可减少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技术指南
现在是23页\一共有44页\编辑于星期四
❖ 为加强阿波罗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准备 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风险,根据《传 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 法规,制定本技术指南。
现在是24页\一共有44页\编辑于星期四
一、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的基本要求
现在是3页\一共有44页\编辑于星期四
埃博拉病毒分型
➢ 目前已发现5种埃博拉病毒 扎伊尔型(EBOV):对人致病性最强,曾引起暴发
苏丹型(SUDV):对人致病性其次,曾引起暴发 本迪布焦型(BDBV):对人致病性更次,曾引起暴发 塔伊森林型(TAFV):对黑猩猩致病性强,对人似较弱 赖斯顿型(RESTV):菲律宾和中国发现过,可以感染人类,
现在是30页\一共有44页\编辑于星期四
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 2、患者诊疗与护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按 照医疗废物处置;必须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 品应先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 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小面积 污染等建议使用含消毒成分的吸湿材料覆盖并吸收后按 医疗废物处置,再进行相应环境与物品的清洁、消毒; 较大范围污染的,首选漂白粉覆盖,待液体吸收后清理, 倒入污水处理系统。

隔离消毒知识培训小结

隔离消毒知识培训小结

隔离消毒知识培训小结为加强应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认知及防控工作,我院院长及相关科室领导参加了县疾控中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会议,根据国家、自治区、县的相关要求,根据本医院培训计划,按照SD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课件内容对我院全院医务人员及全体乡医进行了专题培训,现将培训总结如下:XXX院长就目前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要切实提高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认识;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50%-90% 。

与感染者分泌物的直接接触,如唾液,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基本途径。

但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也不会通过偶然的接触传播。

它通过患者的分泌物如呕吐物,腹泻物或血液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它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汗液和眼泪传播。

由于只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才具有传染性。

被病毒传染的主要是负责照顾患者的医护人员,以及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

另一种感染的方式是处理尸体时的家庭成员,还有吃果蝠、羚羊或其他可能感染病毒动物的人。

埃博拉病毒感染人类后的潜伏期为2-21 天,大多数患者在感染8-9 天后病情危重。

一旦被感染,患者在1-2 天内出现症状。

临床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喉咙痛、关节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继之出现严重呕吐、腹泻。

可在24-48 小时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小板减少症,从而导致鼻腔或口腔内出血,伴随皮肤出血性水泡。

在3-5 天内,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伴随明显的体液流失。

埃博拉病毒潜伏期为 2 到21 天。

目前无有效疫苗,发现可疑患者应立即隔离。

二、要认真落实相关的防控措施; 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发现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认病例时,应当及时上报院领导,院领导向县卫生行政部门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相关信息。

第二版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第二版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四)医疗机构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 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
一、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要求
(五)患者隔离区域(可疑病例临时留观场所、留观病区 和定点收治病区)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 对固定。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应 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个人防护。定点医院可设置 视频探视装置。
四、医务人员防护
(二)高风险暴露防护措施。
直接接触患者或可能接触患者或患者的污染物及其污染物品和环 境表面的医务人员,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依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增加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防喷溅等措施。
在诊疗过程中,应当戴双层乳胶手套(推荐外层手套为长袖)、 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 眼罩、防护面屏或头罩、工作鞋、长筒胶靴、一次性防水靴套。接 触患者、患者的污染物及其污染物品和环境表面的医务人员和清洁 消毒人员,加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搬运有症状患者和尸体、 进行环境清洁消毒或医疗废物处理时,加戴长袖加厚橡胶手套。
一、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要求
(二)医疗机构应当针对来自埃博拉疫区的发热、 腹泻、疲乏、肌肉痛、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做好预 检分诊工作。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 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 按照相应规定报告。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开 展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等内容的培训,并进行考核。
5.穿脱防护用品时应当在经过严格训练的监督人员的监视及指导下正确完成,监督人员需 在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过程中给予监督、指导及帮助。监督人员应充分知晓穿脱防护 用品的所有程序,并知晓发生暴露后的处置流程。穿脱区域应配备穿衣镜。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解读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解读
国家派出的公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人员 ; 个体经商者;旅游人员 。人员数量单位应该是以万人为基 本单位。 非洲来华人员
内容
1、世卫组织防控建议 2、风险评估 3、我国开展的主要防控工作 4、Ebola防控方案要点解读
世卫组织观点
• 8月8日下午,世界卫生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非洲埃 博拉出血热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除非是为了进一步治疗并经过周密安排的撤离
• 举行葬礼和实施安葬时,由训练有素的人员负责 ,以降低埃博拉病毒传播的风险
– 应考虑当地文化习俗,遵循国家卫生法规
• 确保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获得适当的医疗卫生服务
– 协调航空公司做好飞机上有症状乘客的沟通和管理, 以及接触者追踪
• 在疫情有效控制前应该考虑推迟大型活动
对高危国家的建议
• 尚未发现病例但与流行国家接壤的国家
– 立即建立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或死亡病例监测 – 立即建立符合要求的埃博拉病毒诊断实验室 – 确保医务工作者接受感染预防控制培训 – 建立能够对病例和接触者进行现场调查和管理的快速
反应队伍
• 近期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或发现群体性不明原 因发热死亡病例的国家
四、组织与实施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病例所在的辖区县级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 调查单位根据制定的调查计划调查,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 好个人防护。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疫情调查的组织及领导。 县级CDC接到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令后,尽快开展流行病 学调查工作,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 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根据需要为疫情发生地的流 行病学调查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标本采集、保存和运输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传染病防治【发文字号】卫办应急发[2008]140号【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发布日期】2008.07.12【实施日期】2008.07.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卫办应急发〔2008〕1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有效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等输入性传染病,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为做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我部组织专家编写了埃博拉出血热、黄热病、拉沙热、裂谷热、西尼罗热、马尔堡出血热等6种输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现印发给你们,以指导各地做好上述6种输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临床诊疗工作。

其中马尔堡出血热临床诊疗方案参照《卫生部关于推荐<马尔堡出血热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通知》(卫医发〔2005〕285号)执行。

二○○八年七月十二日附件1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埃博拉出血热(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V)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死率高,可达50%-90%。

本病于20 世纪70 年代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南非等国家流行。

一、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ivir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

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70-90nm。

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

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 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个人防护用品穿脱程序-市CDC

个人防护用品穿脱程序-市CDC

一般口罩
医用防护 N95口罩
半罩式或全罩式 (PAPR ) 弹性呼吸器
WHO USA MSF WE
√ √
√∗ √∗ √ √


√ 进入患者房间 ∗ 气溶胶生成过程 (AGPs)
• 3、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现在工作人员 展示是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该产品符 合国家GB30864-2014标准,我们建议推荐 使用3M丘比特电动送风空气过滤系统、S533头罩,P3级别过滤盒,电池能连续工作 4小时以上。
• • • •
6.现在工作人员展示是 一次使用手术衣 (防水罩衫): 要求是用可防水材质做成

• 7.工作鞋:要求能覆盖整个足部,防穿刺,且穿 脱方便,可耐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的密闭式防穿 刺鞋。 • 8.一次性鞋套
• 要求防水,耐磨 • 不易破损 ,我们工作
• 人员展示的 杜邦一次防水 • 鞋套和PE防水鞋套。 • 9.长筒雨鞋
• 1、首先展示是防护面屏 — 要求防护面屏应 能够覆盖整个面部, 保护面部、口、鼻和 眼,前额,扩展到下巴下和脸部两侧 • 产品应符合国家GB14866-2006标准。
眼、面部防护PPE
• 护目镜 — — 主要用于保护眼睛,但在实际工 作中,因镜面容易起雾,影响工作,进而增加 自我污染机会。所以,美国CDC和国家《个人 防护指南》(第三版)不再推荐使用护目镜 作为眼部保护,推荐使用防护面屏代替护目 镜!!!
• 5.每脱一件防护用品都要用手快速消毒液对 手进行一次手卫生消毒,并严格规定从上 到下穿戴、口罩先戴后摘、穿脱不颠倒、 行走不反向、脱防护服忌抖动、医护人员 每次进出病房至少两人同行,以便互相检 查和监督等原则要求。 • 请工作人员准备,下面开始演示:
• 一、首先演示穿戴程序: 防控或医护人员从清洁区 进入半污染区前要更换(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第一篇: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附件4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为了做好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各环节的个人防护,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技术文件,制定本指南。

一、个人防护措施接触或可能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及其污染环境的所有人员均应做好个人防护,具体措施包括:1.手卫生所有人员日常工作中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进入污染区域戴手套和穿个人防护装备前,对患者进行无菌操作前,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之后,离开污染区域、脱去个人防护装备后均应执行手卫生措施。

2.手部防护进入污染区域、进行诊疗活动和实验室操作时,至少需佩戴一层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以下简称一次性手套),搬运有症状患者和尸体、进行环境清洁消毒或医疗废物处理时,加戴长袖橡胶手套,在接触不同患者、手套污染严重或手套破损时及时更换并进行手卫生。

3.面部和呼吸道防护进入污染区域时,至少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与病人近距离(1m以内)接触,或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液体喷溅的操作时,呼吸道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等污染的风险,应戴N95级别或以上的医用防护口罩,每次佩戴前应做密合性检查;眼睛、眼结膜及面部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等污染的风险时,应戴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

4.皮肤防护预计接触患者产生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飞沫时需穿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在接触大量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时应加穿防水围裙。

5.足部防护进入污染区域时,穿覆盖足部的密闭式防穿刺鞋(以下简称工作鞋)和一次性防水靴套,若环境中有大量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时应穿长筒胶靴。

二、不同暴露风险等级时的防护措施根据可能的暴露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低风险:对预计不会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做好标准预防措施。

感染预防控制指南概要(中文)埃博拉病毒病防控指南工具包

感染预防控制指南概要(中文)埃博拉病毒病防控指南工具包

感染预防控制指南感染预防控制指南概要概要概要埃博拉病毒病埃博拉病毒病防控指南工具包防控指南工具包防控指南工具包2014年8月© 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版权所有。

本出版物采用的名称和陈述的材料并不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对任何国家、领地、城市或地区或其当局的合法地位,或关于边界或分界线的规定有任何意见。

地图上的虚线表示可能尚未完全达成一致的大致边界线。

世界卫生组织已采取一切合理的预防措施来核实本出版物中包含的信息。

但是,已出版材料的分发无任何明确或含蓄的保证。

解释和使用材料的责任取决于读者。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因使用这些材料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责任。

WHO/EVD/Guidance/IPC/14.1感染预防控制指南感染预防控制指南概要概要概要本文件是针对在医疗场所向埃博拉疑似或确诊病例间接或直接提供医疗服务的相关人员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的概要。

附表中包含有最基本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也可以作为单独工具使用。

详细的临时性的指南请参见:http://www.who.int/csr/resources/who-ipc-guidance-ebolafinal -09082014.pdf 1。

背景背景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2导致的严重疾病,具有高感染性和快速致死的特点,但是它可以但是它可以被被预防。

它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体液(如血液、唾液、尿液、精液等)和接触被其体液污染的物品或表面传播。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可能会引起医务人员,其他患者和探视者的感染。

对所有病人的标准防护措施对所有病人的标准防护措施由于埃博拉病人最初症状不典型,因此很难早期发现病人。

鉴于此,所有的医护人员,以及所有病人(不管其诊断是什么)均应随时随地认真并坚持执行标准防护措施。

这些防护措施这包括:手卫生手卫生在接触患者的体液、粘膜、破损皮肤及其他被污染的物品时,要戴一次性的医用手套在实施可能接触或喷溅到病人血液或体液的操作和护理工作时,要穿防护服和做好眼部保护。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 (2)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 (2)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咄血和多脏器损害。

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可高达50%-9O0/0。

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加蓬、南非、乌干达、刚果、几内亚t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

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及时发现、诊断和严格隔离控制病人、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加强个人防护与感染控制等是防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一、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 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

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

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Ⅴ0r。

和Hela等细胞敏感。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莱斯顿型和本迪布焦型。

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

不同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5分钟即可灭活。

该病毒对紫外线、Υ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主要传染源。

狐蝠科的果蝠有可能为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医疗机构和家庭,在一般商务活动、旅行、社会交往和普通工作场所感染风险低。

《6种输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解读(一)埃博拉出血热

《6种输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解读(一)埃博拉出血热
An n 3 4 0 Ch n j h i 9 o . i a 2
Ab ta t s r c :Th s p p r i c d c s t e l ts r e s i t l g ,e i e o o y l i a n f sain , i a e n r u e h ae t p o s n e i O y p d mi l g ,c i c l ma ie tt s o o n 0 d a n ss te t n f r V n in frE Oah mO r a i e e ig O i, r ame t l p e e t o b 1 e rh g c fV L ad O Ke r s Eb l e rh g cf v r d a n ssa d t a me t u d l e p e e t n y w0 d : O ab mo r a i e e ; ig O i n e t n i e i ; rV n i r g n 0
性 出血 性传染病 。人 主要通过 接触病 人或 感染动 物 的体液, 排泄物 , 分泌物 等而感 染 , 临床 表现 主要 为发 热, 出血和 多脏器损 害 。埃 博拉 出血热 的病死 率高 ,
可达 5 %~ 0 该病 于 2 O 9 %。 0世 纪 7 0年代在 非洲 首次 发现 ,主要在 非洲 的乌 干达 ,刚果 ,加蓬 ,苏 丹 , 科特 迪瓦 ,利 比里 亚 ,南非 等 国家 流行 。 2 黄热病是 一种 由黄热病 毒引起 ,经蚊传 播 的
中图分类号:R 7. 33 2 文献标识码:A
Ex O n i g O h < p u d n n t e Gu d l e 0 l ia i g 0 i r a me t r V n i n a d c n r I i e i f ci c l a n ss e t n ,p e e t n O t O n n d ,t O

2024年度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培训

2024年度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培训

2024/2/2
5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2024/2/2
临床表现
包括突发高热、头痛、肌肉疼痛、乏力、呕吐、腹泻、出血 等。
诊断标准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确 诊需依赖病毒核酸检测或血清学检测。
6
疫情危害及社会影响
疫情危害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可导致大量病例和死亡,对当地医疗卫生系统和社会经济造 成巨大冲击。
2024/2/2
15
消毒剂选择及使用注意事项
消毒剂种类
选用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或醇类消毒剂等,确保有效杀灭病毒。
使用注意事项
按照消毒剂说明书正确使用,注意消毒剂浓度、作用时间和使用方法,避免对人 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2024/2/2
16
废弃物处理和环境消毒操作指南
2024/2/2
废弃物处理
Chapter
2024/2/2
23
现场处置流程梳理和优化建议
1
梳理现有现场处置流程
对疫情报告、病例发现、隔离治疗、流行病学调 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等环节进行全面梳理。
2
优化现场处置流程
针对梳理出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如加强疫情 监测预警、提高病例发现和报告质量、强化隔离 治疗措施等。
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实验室消毒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处 理,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21
实验室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制定严格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实验人员培训。
应急处理
发生实验室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2024/2/2
22
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为加强埃博拉出血热(Ebola Virus Disease EVD)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风险,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要求(一)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针对来自埃博拉疫区的发热、腹泻、疲乏、肌肉痛、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做好预检分诊工作。

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

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开展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内容的培训,并进行考核。

(四)医疗机构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

(五)患者隔离区域(可疑病例临时留观场所、留观病区和定点收治病区)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

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不设陪护。

若必须探视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个人防护。

定点医院可设置视频探视装置。

(六)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医务人员防护、消毒等措施所需物资的储备,防护用品及相关物资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七)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要求,做好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

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一)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管理。

1.医疗机构应加强分诊筛查。

预检分诊点发现发热、腹泻、疲乏、肌肉痛、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应立即询问流行病学史,对符合“留观、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的患者,应立即提供口罩,并指导正确佩戴,按照指定路径引导患者至发热门诊诊室,经接诊医师初步判断为留观或疑似病例,隔离在临时隔离场所,及时按照规定上报患者信息,并将患者转至定点医院诊治。

2.留观、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采取严格的接触隔离措施;留观、疑似患者实行单间隔离;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宜将疑似或确诊患者安置于负压病房进行诊治。

3.患者诊疗与护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4.患者的活动应当严格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5.患者出院、转院、死亡时,医疗机构应当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6.患者所有的废弃物应当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严格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管理,要求双层封扎、标识清楚、密闭转运、焚烧处理。

7.患者死亡后,应当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

尸体应当用密封防渗漏尸体袋双层包裹,及时火化。

(二)医疗机构内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对医疗机构内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的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

三、物体表面、地面、复用物品等的消毒(一)物体表面的消毒: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围栏、床头柜、门把手等物体表面首选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不耐腐蚀的使用2%双链季铵盐或75%的乙醇擦拭消毒(两遍),每天1~2次。

遇污染随时消毒。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使用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完全清除污染物,然后常规消毒。

清理的污染物可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也可排入有消毒装置的污水系统。

(二)地面的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使用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后消毒。

无明显污染物时可用2000mg/L~5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每天1~2次。

遇污染随时消毒。

(三)复用物品如诊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应当尽量选择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

必须复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当专人专用,可采用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

(四)终末消毒:房间、转运车辆等密闭场所的终末消毒可先用500mg/L的二氧化氯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喷雾消毒,推荐用量均为20 ml/m3~30ml/m3,作用30-60分钟后再对重点污染部位、物品、地面等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后清水擦拭干净,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

四、医务人员防护医务人员应根据可能的暴露风险等级,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防喷溅等措施。

(一)低风险暴露防护措施。

对预计不会直接接触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或患者的污染物及其污染物品和环境表面的人员,依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做好标准预防措施。

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工作帽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并严格做好手卫生。

(二)高风险暴露防护措施。

直接接触患者或可能接触患者或患者的污染物及其污染物品和环境表面的医务人员,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依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增加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防喷溅等措施。

在诊疗过程中,应当戴双层乳胶手套(推荐外层手套为长袖)、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眼罩、防护面屏或头罩、工作鞋、长筒胶靴、一次性防水靴套。

接触患者、患者的污染物及其污染物品和环境表面的医务人员和清洁消毒人员,加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

搬运有症状患者和尸体、进行环境清洁消毒或医疗废物处理时,加戴长袖加厚橡胶手套。

避免无防护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受到其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及环境。

尽量减少针头及其他锐器的使用,执行安全注射,正确处理锐器,严格预防锐器伤。

(三)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原则。

1.在进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救治工作前,每一位医务人员都需接受正确穿脱防护用品的培训,经过实践操作合格后方可进入隔离区域。

2.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防护用品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穿戴前先检查用品的质量。

防护用品穿脱具体场所根据病房、实验室布局不同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

3.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前应当正确穿戴好防护用品,保证没有暴露的皮肤,并不得在污染区内再行调整。

穿着应以安全、利于脱卸为原则,并确保诊疗工作能够顺畅进行。

重点做好眼睛、鼻腔、口腔粘膜和手的防护。

4.脱摘防护用品时遵循从污染到洁净的顺序,原则上先脱污染较重和体积较大的物品。

在脱摘过程中,避免接触面部等裸露皮肤和粘膜。

脱摘个人防护用品前如外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当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或使用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复用防护用品严格遵循消毒与灭菌的流程。

5.穿脱防护用品时应当在经过严格训练的监督人员的监视及指导下正确完成,监督人员需在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过程中给予监督、指导及帮助。

监督人员应充分知晓穿脱防护用品的所有程序,并知晓发生暴露后的处置流程。

穿脱区域应配备穿衣镜。

(四)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建议流程。

1.定点收治医院接诊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确诊患者时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建议流程见下图:图1.穿防护用品流程—从清洁区到潜在污染区图2.穿防护用品流程—从潜在污染区到污染区图3.脱摘流程—从污染区返回潜在污染区图4.脱摘流程—从潜在污染区返回清洁区2. 和定点收治医院相比,非定点收治医院主要承担接诊和转运任务,原则上不涉及侵入性操作,防护应以接触隔离为主,可视具体情况增加一次性防护面屏或头罩、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穿一次性防水靴套等防喷溅隔离措施。

非定点收治医院接诊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患者时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建议流程见下图:图5.穿防护用品流程图6.脱摘流程(五)正确进行手卫生。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要求,在诊疗工作和脱摘个人防用品过程中,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

医务人员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当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再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洗必泰醇擦拭消毒。

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或清水冲洗。

发生锐器伤时应当及时按照锐器伤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暴露后的医务人员按照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七)实验室标本转运要求。

采集标本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

标本转运应当按照A类感染性物质包装运输要求进行,即应当置于符合规定的具有生物危险标签、标识、运输登记表、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的容器内,容器应置于具有防水、防破损、防渗漏、耐高温、耐高压的外包装中,主容器与外包装间填充足够的吸附材料。

标本由专人、专车护送至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门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检测,护送过程中的医务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医务人员健康管理(一)应当对参与患者诊治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埃博拉出血热临床症状,应当立即进行隔离、诊治并报告。

(二)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立即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隔离和医学观察的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

(三)严密防护下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安排好班次进行轮换,合理控制工作时间,注意避免因热负荷引起的相关疾病。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