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医院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医院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7f1fb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1.png)
医院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I目的规范中药饮片调剂工作。
II范围适用于药学部中药调剂室中药饮片调剂。
III制度一、审核处方(-)审核处方姓名、性别、年龄、科别、ID号(医卡通卡号/住院号)、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二)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审核处方是否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及特殊药物超常规量使用或存在其他不合理用药情况,交由上级药师审阅,确认认为不合理用药的,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并请处方医师修正处方并签名确认,方可调配。
(三)处方中如有缺药品种,药师及时告知医师,医师更换其他药品后再次开具新处方。
发现处方中医师签名有疑问时(非本人签名或签名医师不具有处方权),立即与处方医师或医务科取得联系,消除疑问后方可配方。
(四)药剂人员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配,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二、调配处方(一)按处方药品顺序调配,顺序间隔摆放,不可混放在一起。
运用回载法进行调配。
(二)处方中需要先煎、后下、包煎、洋化、另煎、冲服等品种,应按照要求另行包装,并在包装袋上注明。
(三)处方中矿物药、动物贝壳类、果实、种子等坚硬药品遵照处方中“打碎”、“捣碎”等脚注说明后方可入药。
严禁配发霉、虫蛀、变质或其他不合格的药品。
(四)分殿时,凡细料药品或特殊药品,可用递减分戡法,每味药应逐剂进行复戡,并按剂分包。
(五)调配完毕,调剂者在处方上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
将处方、配药单及药品交给发药人员。
三、复核及包装(一)核对调配的药品是否符合处方药味数和剂数,保证无多配、漏配、错配等现象,无相反、相畏、禁忌和超剂量等情况,复核完毕后包装。
(二)药品质量无虫蛀、发霉、变质,无以生代制、生制不分、整药、种子药未捣等现象。
(≡)将先煎、后下、布包煎、惮化、另煎、冲服、兑服和特殊要求以及同服的成药等进行另包并注明用法。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f35b1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2.png)
01
将药物放入煎药器具中,加入适量水。
03
煎药过程中需搅拌药物,避免烧焦。
05
02
根据药物性质和医生诊断,选择合适的煎药 器具。
04
根据药物性质和医生诊断,选择合适的煎药 时间和火候。
06
煎药完成后,将药液过滤并保存。
处方点评制度
对处方进行定期评 估和检查,确保配 药符合规范和医生 诊断。
对处方中存在的问 题及时反馈并改进 ,提高处方质量。
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流程
定期进行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 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质量问
题和管理风险。
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关注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和 副作用,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 施。
风险管理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 险管理措施,如加强质量控制、改 进储存条件等。
不合格品处理规定
不合格品判定
01
明确判定中药饮片不合格的标准和处理程序。
记录保存
保存好中药饮片的各项记录,包括采购记录、验 收记录、销售记录等,以便进行追溯和召回。
05
中药饮片调剂培训和管理
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01
02
03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 间、培训方式等,并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
优化。
Hale Waihona Puke 建立专门的培训师资库 ,包括中药学专家、资 深药师等,确保培训质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起源于古代中医临床实践,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 特的理论和方法。
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和药学的发展,中药饮片处方调剂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数字化、 自动化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了调剂效率和准确性。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医院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医院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612329b89eb172ded63b790.png)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调配,杜绝出现错配、漏配、少配等问题发生,为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特制定此规程。
一、审方审方是调剂工作的第一环节,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要对处方的全部内容详细审阅。
l、审查处方前记包括科别、处方日期、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诊断、费用类别等。
年龄要准确,特别是幼儿要准确到月;临床诊断要符合规范,不得主观臆造。
2、审查处方正文(1)、审查药名注意一字之差品种不同,同一品种炮制方法不同,同一植物药用部位不同。
还要注意不规范的药名别名、并开药名、处方脚注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审查剂量剂量、剂数要清楚正确,有无重开、错开、超量、药量遗漏或模糊不清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存在,要请处方医生更改签字后方可调配,切忌猜测臆断。
(3)、审查处方药物中有无毒性中药,毒性中药必须依《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调配。
(4)、审查处方药物有无相反、相畏及妊娠禁忌药,除因病情需要,医师签字注明情况外,均不得调配。
(5)、审查处方有无缺药,如有缺药需告知处方医师改方,调剂人员无权更换处方药品和随意用替代品。
(6)、审查处方有无临方制剂加工药物,如需加工时要按规范要求完成。
(7)、审查处方有无自备药引及自费药品,情况都要向患者清楚说明。
(8)、审查药物用法。
外用或内服、煎煮量、使用量、使用时间等是否准确合理,如有表述不清要告知医师详细写明。
3、审查处方后记审查处方医师是否签名,收费计价是否准确。
二、计价按照物价管理规定的价格,收费处准确微机计价收费,不得任意估价。
三、调配调配处方前要先检查计量器具是否准确,根据处方药物的不同体积和重量,选择适当的器具。
l、根据处方药物剂数,摆好包装用纸。
2、按处方药味所列顺序调配,间隔平放,不可混为一堆。
体积松泡的品种可先称,以免覆盖其它药物;粘度大的药物可后称,放在其他药味上,以免粘涂包装用纸。
3、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处方应付常规要求和传统配药习惯进行调配,不得生熟不分、以生代炙。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3874a0dfad6195f312ba687.png)
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一.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程序:
收方→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
二.调剂人员操作规程
1. 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2. 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3. 两张处方不能同时调配。
4. 按处方逐味称取,分戥定量,单味分列。
5. 根据处方要求调配,要求使用炮制品的必须调配炮制品,不能以生代熟,应捣碎的药品必须捣碎,合并开药的处方应仔细核对。
6. 调剂时如发现药品有发霉、虫蛀、变质等现象,应停止使用,及时调换。
7. 特殊煎煮要求药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兑服、冲服)须单包并注明煎煮要求。
8. 处方调配结束后在处方上签字,交复核人员复核。
三.计价人员操作规程
1. 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如发现以上情况,应及时记录并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正。
2. 计价时要认真核对,计价准确。
有缺药情况要做好登记,及时与装货人员联系补充。
四.复核及发药人员操作规程
1. 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2. 复核人员按处方顺序逐味核对药物,无误后,包装并签字。
3. 发药人员与取药人核对患者姓名、价格后,交待煎煮方法及需特殊处理药品,将药物发出。
药剂科
2014年4月25日。
中草药调剂操作规程
![中草药调剂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60ae696284ac850ac024200.png)
中草药调剂操作规程
1、配方人员根据本院正式收费的处方调配。
非本院处方不予调配。
2、窗口调剂人员收方后先审方:一审处方规范化,二审处方有无“相反”、“相畏”的配伍禁忌或特殊生理情况的不合理用药,三审处方饮片供应是否有缺,如发现有不妥之处或因缺药不能全部配发时,应与医师联系修改签字确认后再行调配。
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3、中药饮片应按处方应付的统一标准调配,秤准分匀。
每张处方有一贴是样品盘,按顺序堆放便于校对。
特别要求:
(1)毒性药味要逐剂秤量。
(2)凡需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包煎、吞服的药材应单包,并在包上注明以上特殊的煎服方法。
(3)对直接口服的药,调配时要擦清戥盘或戥盘上垫干垫纸。
(4)调配处方要细心、认真,不得在一张处方未结束调配中途离岗。
(5)必须使用经过强检并有强检合格标记的器具才能秤量药品。
4、处方配完后自行核对一遍,盖章并交给复核人。
5、复核人根据处方核对样品盘,既要核对品名是否完全相符,又要确定不能多配、少配、错配;分包是否有明
显误差,饮片是否有霉蛀、变质。
6、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包药。
不作特别说明是煎服,如果是外用则必须在包装纸(袋)上注明是外用,并再告知病人。
7、发药时应认真核对病员姓名、牌号及药贴数,药发出后在处方上盖章。
中草药调剂操作规程。
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饮片调剂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67fa5a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e.png)
饮片调剂操作规程饮片调剂是中药饮片加工的一项重要工序,它是将饮片按照配方要求进行分类、配比、混合等加工操作。
饮片调剂工艺的正确操作和规范流程,对于确保饮片的质量和功效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下面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准备工作1. 根据配方要求,查看饮片的种类和数量,确保与调剂清单一致。
2. 准备好所需的配料和器具,保证卫生、干净。
3. 检查饮片的外观、气味、含水量等,并记录在调剂记录表中,判断饮片的质量。
二、分选饮片1. 将饮片根据种类和大小分成不同的组别,避免不同种类的饮片混淆。
2. 对于有外观缺陷、湿重、虫蛀等问题的饮片,应当进行清理、修剪或淘汰处理。
三、称量饮片1. 根据配方要求,按照种类和数量将分选好的饮片进行称量。
确保精确的饮片配比。
2. 使用准确可靠的称重器具进行称量,确保称量精度。
四、混合饮片1. 将称量好的饮片按照配方要求进行混合,使用清洁的容器进行操作。
2. 混合饮片时,可采用轻轻翻拌或低速摇动的方法,避免饮片破碎或混合不均匀。
五、检查饮片质量1. 对混合好的饮片样品进行外观、气味、含水量等质量检查。
2. 检查饮片的颜色、大小、形状等是否与标准要求一致。
3. 检查饮片的含水量,确保饮片的干燥程度符合要求。
六、包装饮片1. 根据调剂后的饮片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
2. 将饮片按照包装要求进行装袋或装盒操作,尽量避免饮片受潮、受污染。
3. 包装好的饮片应标注清晰的生产日期、批号和有效期。
七、清洁工作1. 在饮片调剂结束后,及时清理工作场地和器具,保持清洁卫生。
2. 对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影响下一批次的饮片质量。
八、记录整理1. 按照调剂记录表格,记录饮片的配方、种类、数量等信息。
2. 记录混合饮片的外观、气味、含水量等质量检查结果。
3. 对饮片的包装、清洁等工作进行记录和整理,以备后续随时查阅。
以上就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通过正确的操作流程和规范的操作要求,可以确保饮片调剂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卫生安全,从而保证饮片的质量和功效。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cfaaf7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0.png)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一、调剂环境的准备1.调剂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并保持空气流通。
2.提供所需药材和配料的储存设施,以确保其干燥、无虫、无霉变。
二、调剂工具的准备1.秤量:准备电子天平和药物秤。
电子天平校准后即可使用。
2.洗漱用具和手套:应具备洗漱各类用具和工作时必须佩戴的医用手套。
3.药杯:准备干净无异味的玻璃药杯,用于称量饮片。
4.药袋:准备无污染和无异味的药袋,用于装饮片。
三、操作流程1.取药:按照处方,准确取出所需的中药饮片。
每次检查和确认取药是否准确,避免混淆。
2.称量:将取出的中药饮片放入药杯中,通过电子天平逐一称量,确保每味中药的用量准确。
3.混合:根据处方,将不同药味的中药饮片混合在一起,使用手套或者无菌铲子进行混合,避免交叉污染。
4.包装:将混合好的中药饮片按照处方给定的用量分装到不同的药袋中。
每个药袋上应标注中药名称、用量、次数等信息。
5.封口:合理选择封口方式,保证药袋的密封性。
常用的封口方式有热封、塞贴、压焊等。
7.清理:调剂结束后,清理工作台和使用的工具,保持调剂环境的整洁。
四、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进行调剂,保证用药准确。
2.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接触其他药品或外界污染物,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3.中药饮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免受潮、霉变。
4.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应密封处理,避免污染。
5.调剂操作人员应佩戴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确保卫生安全。
6.调剂室应定期清洁、通风,以确保环境卫生。
以上就是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能够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药调剂的流程7个步骤
![中药调剂的流程7个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58e2248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4.png)
中药调剂的流程7个步骤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药调剂是指根据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的过程。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8196d79524de518974b7d5b.png)
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中药饮片调剂常规是近多年实践逐步形成的,是中药调剂工作的准则,中药饮片调剂常规一般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5个程序。
一、审方审方是中药调剂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它不仅对医师所开处方负责,而且要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所以对处方要详细的审阅。
中药调剂人员应全面掌握调剂理论知识,必须熟练识别中医处方的繁、简、行草字以及同音字。
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字迹不清的,不可主观猜测,以免发生差错,一定要审查无误后,方可计价调配,否则不予调配,审方包括以下内容:1、审查科别、姓名、性别、年龄、婚否、住址或工作单位、病历号、日期、医师签名等。
处方日期,医疗单位对超过三日的处方不予调配。
中药店应了解新方还是旧方,如实旧方应问明处方上的姓名、日期,避免拿错方或误服的事故。
审阅处方的性别、年龄、婚否、病历号、等,如系老人、小孩、,注意剂量是否超量;如系孕妇,应注意有无妊娠禁忌药。
2、审查药名,要注意药名的一字之差。
(1)品种不同。
如破故纸(补骨脂)与洋故纸(木蝴蝶),忍冬花(金银花)与冬花(款冬花),吴茱萸与山茱萸,怀牛膝与川牛膝,大胡麻与小胡麻等。
(2)同一品种炮制方法不同。
如干姜、炮姜、煨姜;制南星、胆南星等。
(3)同一植物入药部位不同。
如桑叶、桑枝、桑椹、桑白皮;橘核、橘络;扁豆衣、扁豆花等。
3、审查剂量、剂数书写是否清楚,有无重开、错开、超量、药量遗漏或模糊不清,除重开、剂数可与患者商量酌情修改外,应请医师修正后方可调配,切忌主观猜测臆断,以防差错。
审查处方中有无毒性中药,如有毒性中药,必须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进行调配。
4、审查处方中有无相反、相畏药,超量药及妊娠禁忌药,如有不予调配。
如系病情需要,应与医生联系,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5、审查有无短缺药,如有按“先救急、后一般”,“先儿童、后成人”,“先重病、后轻病”,“先住院、后门诊”等原则酌情处理。
对紧缺药品,药剂人员有责任介绍推荐疗效相似的品种,但未经处方医生改方,药剂人员无权更换处方药品,不得随意用替代品。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e17122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7.png)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分述如下;一、审方: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1、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楚,公费者需查验公费证与号码;2、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3、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4、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2-3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5、处方中药物是否有缺位等;二、计价:必须准确、迅速,以缩短患者取药时间;三、调配: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配人员必须精力集中,认真仔细,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整齐清洁等;总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核对员核对;四、复核、包装与发药: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自查基础上,再由符合资质的主管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经核对无误后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即可装袋发药;发药是调剂工作中最后一环,按取药牌发药,发药时要与患者核对姓名剂数,无误后再向患者耐心地交待煎服法和注意事项,务必使患者完全明了,以保证患者用药有效;中药饮片调剂制度为加强中药饮片调剂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特制度本制度;一、中药士及以上职称的中药人员根据有处方权医师签名的处方进行调配,调配人员本人及其家属的处方应由其他调配人员进行调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复核发药及安全用药指导;二、调配前认真审核处方中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药名、剂量、用法、配伍禁忌等;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处方医生“双签字”确认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三、调剂人员需按处方管理办法的统一标准,按方称量,一方多剂者,要等量递减分包,不得估量抓药,更不能以手代称,每剂药品称量误差不得超过±5%;四、调配矿石、贝壳、果实、种子等药品均需打碎配发,“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包煎”等药品均应按医嘱单在小包上注明煎服方法;配方必须保证药品质量,凡伪劣,霉变、虫蛀药品不得配发;五、凡急诊处方和医生注明急重的处方,一律给予优先配发;六、处方调配完毕,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名,再交核对人员复核,复核人员应查对配发有无漏配、错配,确认无误在处方上签名,方可包扎发药,并向病人交代药品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如需要在医院煎者应登记计费,再交煎药室煎煮;七、毒、麻、贵重药品按有关规定管理,专人负责、专柜保管,做到账物相符;八、药品分类、定点存放,药斗及储存容器应贴药品标签;药品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名称;九、收领中药饮片,必须把好质量、数量关,对伪劣及变质、等级低的饮片坚决拒收;十、填装药斗时必需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并做到伪劣及变质的药不装,应炮炙的而未炮炙的不装,名称可疑的不装;补充药品时,原有药品应放在新补充药品上面;新增药品及短缺药品,应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十一、药房的衡量器具,应保持清洁、固定位置存放,定期检查灵敏性;十二、调剂室工作人员要衣帽整洁,注意个人卫生并保持好室内卫生,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擅自脱岗,不迟到早退;非本室人员不得进入调剂室;中药饮片调剂室工作制度一、调剂人员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广大病员服务的思想和高尚的医药道德,对工作认真负责,把好药品质量关,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二、调配人员根据处方调配发药;非本院处方应经我院医生转方后才予调配;三、中药调剂人员收领中药饮片,必须把好质量、数量关,对伪劣及变质、等级低的饮片坚决拒收;饮片应定期检查,确保药品质量;霉变、虫咬、鼠害的饮片一律不得调配;四、中药调剂人员填装药斗时必需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并做到伪劣及变质的药不装,应炮炙的而未炮炙的不装,名称可疑的不装;补充药品时,原有药品应放在新补充药品上面;新增药品及短缺药品,应及时通知相关科室;五、药品分类、定点存放,药斗及储存容器应贴药品标签;药品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名称;六、毒、麻、贵重药品按有关规定管理,专人负责、专柜保管,做到账物相符;七、药房的衡量器具,应保持清洁、固定位置存放,定期检查灵敏性;八、中药饮片调剂室工作人员要衣帽整洁,注意个人卫生并保持好室内卫生,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擅自脱岗,不迟到早退;九、凡是库内有药,病人需要时应及时领取保证病人用药;十、严禁任何形式的借药,换药;药房严禁私人存放、代卖任何药品和非药品;煎药室工作制度一、因煎药的特殊性,上班时间为9点到18点,星期六、日照常上班,有急煎任务随叫随到,煎药时间不准离岗、脱岗;二、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下班前按消毒、清洁规程做好煎药设备设施、容器的消毒、清洁,搞好室内外卫生,断电、断水,关好门窗;三、领取中药要核对患者姓名、床号、科室等是否清楚正确,并进行登记,药房的登记本要核准好签字;所煎的每位患者的中药都要核对煎药卡,严防张冠李戴;煎好的中药,门诊的送到中药房,并有交接记录,双方签字;住院的由当班护士到煎药室领取,并核对签字;四、药剂浸泡、煎煮、打包、装袋时煎药卡均要随附,反复核对;五、对急重病人的药剂急煎中药,应即领、即煎、即送,全过程不超过2小时且要保证质量;六、煎药人员应穿工作服,保持室内及个人清洁卫生;其他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煎药室急煎制度一、急煎对象为危、急、重症的住院病人;二、需要急煎的中药,需在处方右上角注明“急”,执行的护士、调剂人员、煎药人员随即进入状态,不得推诿;三、煎药人员根据医生要求进行煎煮,即领、即煎、即送,必须在2小时内完成;四、煎煮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煎药质量;五、汤药送到临床科室后,护士或接收人员要核对并签名确认;六、煎药室要有专门的急煎记录本;煎药室操作规程一、煎药室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前必须按清洁规程对煎药设备、用具、场地进行清洁;二、从中药房领取当天须煎煮的中药饮片,必须核对清楚患者姓名、科别、处方剂数,确定无误后在领药登记本上签名;三、煎煮前准备:1、将有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取出,按要求操作;如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等;2、将包煎药物用纱布袋包好,放入浸泡桶内用适量冷水浸泡;3、其余药物放入煎药袋内,用适量冷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饮片性质决定,一般浸泡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根、茎、果实类应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四、将浸泡好的饮片按先煎、后下的要求把先煎药物连同浸泡液放入煎药机内先煎10-15分钟,再投入其它已浸泡好的药料同煎,后下药应当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煎煮第二次时时间可适当缩短;煎煮时间应当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如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煎煮时间为15-20分钟,滋补药物煎煮时间可适当延长至煎煮40-60分钟;注意:放入后下药物时,必须先打开排气阀,使锅内压力表指针归零后方可打开锅盖放入药物;五、将煎煮好的药液压入打包机内按要求打包;成人每包剂量不少于200ml,儿童每包剂量不少于100ml;六、将分装好的药液连同煎药卡一起装袋;填写好煎煮记录;七、清洗煎药机、打包机,排进余水备用;八、将煎好的门诊病人的药送中药房,并由收药人核对无误后签名确认,住院病人的药由当班护士到煎药室领取,核对无误后签名确认;九、急诊病人的药剂应优先安排煎煮,要求在2小时内将煎好打包的药液送到患者手中;十、下班前按要求清洗煎药设备、用具、场地,关好门、窗、水、电;煎药包装机操作流程一、开启电源,按动控制盒上的加热开关,使设备预热,正常预热时间15分钟以上;二、设定温度和包数及包装量,温度一般在115-125℃之间;三、检查药液温度,如果药液温度较低可以打开加热环电源加热,待温度升高后应关闭加热环电源开关,再进行包装;四、包装:直接按“包装”键,设备将按设定要求进行分装打包;五、打包完毕后清洗储液桶和管道,打开机箱侧面的排水阀放尽余后关闭排水阀备用;六、关闭电源开关,切断电源;中药饮片煎煮质量控制规程一、为确保中药饮片煎煮质量,煎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中药饮片煎煮操作规程,确保煎液质量;二、药物残渣要求无硬心、不焦糊;挤出的残液量不超过残渣重量的20%;三、煎液有原中药的特殊气味,无焦糊或其他霉烂异味,煎液量成人每包剂量约200ml,儿童每包剂量约100ml;四、煎好打包的药液应及时准确的发送至患者手中,未能及时发送的,应贮放于冰箱内,妥善保管;煎药室消毒规程一、消毒范围:煎药室的设备,用具、台面、地面、墙壁、门窗二、消毒程序:1、煎药机、打包机的消毒:1煎药机、打包机内壁的消毒: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消毒,利用沸水清洁设备内壁及管道;完毕后,打开紫外线灯室内消毒30分钟;2煎药机、打包机外表的消毒:用75%酒精擦拭;2、台面的消毒:用75%酒精擦拭;3、地面的消毒:先用清水擦拭两遍,再用拖把蘸4%的84消毒液水溶液或新洁尔灭溶液后擦拭两遍,注意消毒液交替使用;4、最后用紫外线灯照射半小时;三、消毒实施的条件、间隔时间:煎药房应在煎药完毕清洁后按上述程序消毒;超过12小时或遇特殊情况该区机器维修、保养,必须重新按以上程序消毒后方可使用;消毒间隔时间为每星期一次;四、4%的84消毒液配制方法:先在塑料桶内装约5000ml饮用水,然后加84消毒液400ml,加水至10000ml,搅拌均匀即可;特殊煎服法操作规程部分药物因药材理化特性及临床用法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尽相同,煎煮方法也有特殊要求,具体有以下方法及具体操作规程:一、先煎:需先煎的饮片经武火煮沸,改文火煎煮10—15分钟,与煮沸的群药合并,再按一般煎煮法煎煮;二、后下:在其他群药文火煎煮15—20分钟后再放入需要后下的饮片,煎煮5—10分钟即可;三、包煎:将需包煎的饮片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与群药同煎;四、另煎:将需另煎的饮片单独煎煮30—40分钟后,药渣并入群药同煎,滤取的煎液兑入群药的煎液同服;五、烊化:将需烊化的饮片置锅内加水适量,加热熔化或隔水炖化后,再兑入群药煎液中同服;六、冲服:将药物细粉用群药煎液冲服;七、兑服:将液体药汁兑入群药煎液中同服;煎药室急煎制度一、急煎对象为危、急、重症的住院病人;二、需要急煎的中药,需在处方右上角注明“急”,执行的护士、调剂人员、煎药人员随即进入状态,不得推诿;三、煎药人员根据医生要求进行煎煮,即领、即煎、即送,必须在2小时内完成;四、煎煮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煎药质量;五、汤药送到临床科室后,护士或接收人员要核对并签名确认;六、煎药室要有专门的急煎记录本;制剂室管理制度一、制剂室配制制剂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配置操作和管理;二、制剂室负责人及药检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各工序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参加制剂的辅助工作人员应在上岗前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制剂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从事制剂生产;三、制剂室配制的制剂必须在制剂许可证允许的制剂范围内配制,并应取得省级药监部门批准的有效制剂批文,不得生产没有有效制剂批文的制剂;委托加工的制剂,必须有省药监部门批准的委托加工批件;四、制剂室配制的制剂只允许在本院凭处方销售、使用;五、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配制制剂,及时填写各程序工作记录和检验记录,制剂成品未检验合格之前不得出库使用;六、工作人员进入控制区和操作间时,必须更换工作衣帽,进入洁净操作间时,必须更换专用配制衣帽、和工作鞋,戴口罩和消毒手套;七、制剂所用原材料、辅料,必须从具有合法资质的正规公司采购,符合药用标准;所有的原辅料、制剂成品均应建立账册,做到账物相符,专人负责;八、积极深入临床,配合临床需要研发新制剂,同时密切注意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上报;九、制剂室应建立制剂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剂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解决制剂技术及质量方面的问题;制剂室工作制度一、在制剂室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配制本院临床医疗需要的中药制剂;不断开展制剂研究工作,提高制剂质量,确保制剂安全、有效,同时努力开发制剂的新品种与新剂型,以便更好地为临床医疗和科研服务;二、所配制制剂必须有注册批准文号,未经批准的品种不得制备和使用;配制时应当严格执行经批准的质量标准,不得任意改变所配制制剂的配制工艺、处方内容、质量标准项目;需要变更的,应当提出补充申请,报送相关资料,经批准后方可执行;三、为了保证中药制剂质量,所用原辅料、溶剂及其它附加剂等均应符合药用标准,所用中药饮片必须符合“中药炮制规范”要求,不得采用变质、发霉、虫蛀的药材;使用毒、麻、剧类药材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四、所配制剂均应填写“制剂批配记录单”,制作人、复核人、清场人等均需签名,记录单应装订成册,保存1年;五、配制内服、外用等所有器具应分开使用,不能混用;不同制剂的配制操作不得同时在同一配制操作间内进行;配制时还应避免称量、过筛、粉碎等可能造成粉尘分散引起的交叉污染;六、配制制剂需要的容器、衡器、量器应保持整洁、准确,定期进行校对,配制内服、外用、毒剧药品的容器、量具应严格分开,配制前、后所用容器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处理;七、所配制剂应进行半成品检测,待测定合格后方可分装,制剂全检合格后并经质检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方可入库,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能使用;八、严格执行卫生制度,保持工作间的清洁、整齐,不得堆放废旧物品,不得存放非配制用品和私人物品;九、工作人员应讲究个人卫生,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和专用鞋,不得留长指甲或穿戴饰物从事直接接触药品制剂操作;严禁吸烟,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工作间;十、注意安全配制,工作完毕后,应将工作间进行打扫、整理,关好水阀,切断电源,关好门窗,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十一、负责本专业实习生的带教工作;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仪器设备均应有使用、维护、保养记录,并由专人管理;二、使用前应检查仪器的性能并记录,如发现性能不稳定,应立即停止使用,汇报并处理;三、新仪器、仪表、衡器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四、仪器设备均应编制操作规程,使用前操作者要熟悉掌握操作方法和性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并作好记录;五、精密仪器室应保持室内干燥和适宜的温度,要做到防尘和防腐蚀气体侵入;六、各种仪器设备应放置固定地点,未经批准不得搬动;七、仪器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定期进行检修、保养和验证;八、报废仪器设备严禁使用,并及时进行处理;九、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妥善保管技术资料;仪器设备运行与状态指示管理制度仪器设备必须按规定挂置状态标示卡,其内容编制应简洁、明确;一、设备运行标示:1、运行:完好的设备运行前,操作人员将“运行”标示牌挂至设备上,然后方可运行;2、停止:当设备运行停止时,操作人员应将“停止”标示牌挂至设备上;二、设备状态标示:1、正常:完好设备应挂“正常”标示牌;2、维修:当设备运转时出现故障应及时停止工作,挂出“维修”标示牌,待维修正常后挂上“正常”标示牌;3、设备、容器使用后应按规定方法进行清洁处理,并挂上“已清洁”标示牌;制剂产品批号管理制度一、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配制周期中配制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批;配制的每一批药品均应制定配制批号,并标明于药品标签上;二、制定配制批号应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五十六条批号确定原则进行;三、配制的制剂以在同一连续配制周期中配制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批,批号编制方法:用年、月、日以8位数字表示,前四位表示年份,中间两位表示月份,后两位为日期;配制记录管理制度一、按工艺程序、操作要点、技术参数编制配制记录表;设计应合理,内容完整,并留样存档;二、记录填写真实、及时、正确、无空格,签名完整,字迹清楚,无撕毁,更改有签章,更正部分可以辨认,不得用铅笔填写,不得超前记录和回忆记录;三、按规定编制配制编号,按批号填写配制原始记录并归档,保存至药品质量负责期或有效期后一年;四、配制记录由岗位专人填写,批配制记录由制剂负责人按批整编归档;五、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文件,需要更改时不得用涂改液,应划去后在旁边重写,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日期;六、按表格内容填写,不得留有空格,如无内容填写时用“-”表示,以证明不是填写者疏忽,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重复抄写,不得用“"”或“同上”表示;品名不得简写;七、与其他岗位组或配制间有关的操作记录应做到一致性;制剂配制清场管理制度一、为了防止混药事故,各配制工序在配制结束更换品种及规格或换批号前,应彻底清理及检查作业场所;二、更换配制品种时,按清场要求,检查配制区及全部机械、容器、装置和设备是否清洗、灭菌;确认无前次配制遗留物料,填写清场记录,方可开始下批配制;三、同一作业区内不得同时配制或包装不同品种的产品;四、清场工作应有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应包括工序、清场前产品的品名、清场日期、清场项目、检查情况、清场人、复核人;清场记录作为制剂的配制凭证附入配制记录;配制管理制度一、所配制剂的处方,工艺和质量检验应符合审批标准,医院协定处方应按规定的操作工艺和批准的质量标准配制;二、使用的原材料,应有明确标签和检验报告,遇有疑问时,应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分管药师有权拒用不合格或有疑问的原辅材料;三、配制操作开始前,应检查全部器械,容器和设备是否清洁,确认无前次遗留物,方可开始下次配制;四、不符合操作规程的指令,操作人员应拒绝执行,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得流入下道工序;五、配制每批制剂应有一份能反应配制各个环节的完整记录,配制记录要认真填写,不得事后补写,不得随意涂改;配制记录应按批号整编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六、工作时间必须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帽、口罩及换鞋;每种工作只限在本区内穿用,不得越区穿戴或外出;七、洁净区使用前必须开紫外灯灭菌30分钟后方可进入,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擦净室内所有机械设备,并用消毒药水进行消毒灭菌;八、进入洁净区的操作人员必须经一更,二更换上清洁消毒的净化工作服、帽、口罩及专用鞋,经缓冲过道进入,工作时应尽量减少说话;九、洁净区所穿戴的工作服、帽、口罩应每天更换,工作鞋每周六清洗消毒一次;十、制剂成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交付临床使用;十一、全部操作过程,必须符合安全配制要求和卫生要求,同时注意节能降耗;十二、严格执行清场管理制度,不得混配;制剂品种申报制度一、制剂室所配制品种,均应按规定进行申报;二、制剂室在欲配制品种前,应先查阅有关资料,包括处方来源、质量标准、配制规程及标准操作规程;三、将以上资料进行拟定,报院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审核;四、配制小样,进行规定项目检验,必须符合标准;五、送样品至当地药品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六、按照省药监局制剂报批申请项目汇总有关材料,填写制剂申请表,报省药监局进行审批,报当地药监局备案;七、必须得到药品监督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配制;工作服清洗、更换、发放制度一、各配制区域工作人员服装必须有区别;二、洁净区域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浅蓝洁净工作服,一般配制区的工作人员穿白色工作服;三、各区域员工的工作服、无菌服必须编号,与职工上岗证编号一致,不得混用;四、万级区域及百级区域的工作服有专人负责,按规定程序传至无菌服存放间,传递时连同布袋一起存放;五、洁净工作服保管室洁净度与使用工作服的洁净室洁净度一致,或进洁净室前一定经过风淋吹拂;六、工作服、洁净工作服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发现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报告并更换;七、一般配制区工作服每周洗涤两次,周三、周六下班后更换,工作鞋为一次,周六下班更换;八、万级和百级的洁净区,需每班更换工作服清洗灭菌一次,鞋与工作服清洗方式相同,十万级工作服每二天清洗一次,鞋每周两次,安排在周三下午与周六下午下班后更换清洗;消毒剂、清洗剂配制和使用管理制度一、消毒剂、清洗剂配制:。
药学部中药饮片处方调配规程
![药学部中药饮片处方调配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8754f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63.png)
中药饮片处方调配规程1、目的:为加强及规范中药饮片处方调配工作,防止差错等现象,保证处方调剂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
3、范围:适用于药学部中药饮片处方调配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4、职责:各中药房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5.1.中药饮片处方调配规程5.1.1.调剂人员工作服整洁,正确佩带工作牌,使用文明礼貌工作用语,接待患友一视同仁。
非药房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5.1.2.取得中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调剂人员签名或者专用签章式样在本院留样备查。
5.1.3.中药饮片复核人员应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资资格(小包装饮片的复核人员应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中药士只能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5.1.4.调剂人员应当凭医师处方调剂处方药品,非经医师处方不得调剂。
调剂人员不得私自挪用或随意外借药品,更不得无凭证给药。
5.1.5.调剂人员按顺序取方调配,不得挑方、匝方。
5.1.6.调剂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和发票号等;向患者交付药品时,按照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中药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5.1.7.调剂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是否有毒剧药,如有,是否符合限量要求;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无误后方能调配,严格执行处方核对发药制度。
5.1.8.调剂过程中,应细心谨慎,遵守调剂常规,一律用毁称取,载子要稳。
如同时调配数剂时,不可用手抓取估计重量,坚持一付一回星知或采用等量递减法称量,绝对禁止估量取药。
每剂药品误差不得超过±5%。
5.1.9、特殊药品的调配:5.1.9.1.一周岁以下小儿用药必须逐味、逐剂称量。
8药店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程(有饮片门店)
![8药店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程(有饮片门店)](https://img.taocdn.com/s3/m/5669165b87c24028905fc34b.png)
一、目的规范中药饮片调剂工作,明确处方审核、计价、调配、核对等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的操作步骤与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环节。
三、职责执业中药师负责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工作。
其他药学技术人员(药师、调剂员等)负责处方的调配、核对、发药工作。
四、内容1.总则:1.1.中药饮片调剂区面积应与调剂工作量相适应,配置相应的设备和设施,以保证调剂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1.2.中药饮片营业区要求整洁卫生,注意通风干燥,并有防鼠防虫措施,易生虫和霉变的饮片应少量多次要货,易虫蛀或泛油的饮片宜冷藏。
1.3.药斗设置要合理、标签字体工整规范,使用正名正字,标签与内装药品相符,防止调剂差错。
1.4.应配置齐全的调剂工具和用品:戥秤、电子秤、药缸(乳钵、冲钵)、杵棒、包装用纸、包装绳、包装袋等。
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并有合格标志。
调剂工具和包装用品应洁净,无污染。
1.5.在饮片调剂过程中,为了避免差错事故,必须实行“四签章、三核对”的制度。
“四签章”即审方、调剂、复核、发药签章;“三核对”即核对牌号、核对姓名、核对付数;签字需签全名。
2.审方:2.1.从事中药饮片审方人员,必须为执业中药师,具有高度责任感。
2.2.审方时应全面审查处方各项内容,如处方的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否、住址、处方药味、剂量、用法、剂数、脚注、临床诊断、医师签名/盖章、处方日期等,确认无误后方可收方计价,如发现问题,应与购药者核对。
2.3.若处方药味中有对老人、儿童、妇女、孕妇或特殊身体状况有影响的药品,应特别关注,如有禁忌,则不予调配。
若因病情需要,必须经处方医师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2.4.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超时间用药、服用方法有误、毒麻药使用违反规定等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处方,应向患者说明,不予调配。
如确属需要超常规使用的,应经处方医师在该味药旁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2.5.审查处方药味、剂量、用法,有无字迹模糊不清,以及漏写剂量,重开药名等,如遇此类情况均要处方医师重新确定签字后方可调配。
中药调剂-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
![中药调剂-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7b000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9.png)
中药调剂-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一、调剂前准备1.1 熟悉病人医嘱,确认开药医生并解读医嘱内容。
1.2 检查处方中药品名称、剂量等项目,核对病人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
1.3 根据医嘱内容准备所需的中药饮片和辅料。
1.4 确认中药调剂所需工具齐全,如天平、研磨器、称量勺等。
二、中药调剂操作2.1 按照医嘱要求,称取中药饮片。
注意使用准确的重量和比例。
2.2 采用相应工艺对中药进行研磨、研磨,确保颗粒均匀。
2.3 按照配方要求,将配制好的中药饮片进行调配,严格控制配方比例。
2.4 混合中药后,进行二次包装,确保存储和使用安全。
三、调剂后处理3.1 错误处理:如遇犯错误,应及时纠正,重新调配中药。
3.2 清洁消毒:中药调剂工具应及时清洁、消毒,保持卫生干净。
3.3 存储管理:将调剂完毕的中药饮片存放在干燥通风处,远离阳光直射。
3.4 记录保存:记载中药调剂详细信息,包括配方、量表、操作人员等,保存备查。
四、注意事项4.1 保持操作台面整洁,避免交叉污染。
4.2 谨慎使用中药辅料,确保药材纯净和质量。
4.3 调剂操作中,注意配方比例、制作工艺,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
4.4 不同药品之间应分开操作,避免混淆。
五、结尾总结中药调剂是药房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调剂,可以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
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中药调剂工作,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希望以上标准操作规程能为中药调剂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药店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
![药店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be3a07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c.png)
药店管理文件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
1、目的:通过制定实施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
作规程,有效控制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药品符合质量规定的要求。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的全过程。
4、责任者: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相关人员。
5、内容:
5.1中药饮片专柜营业员在接待中药饮片调配处方时,要及时将需要审核处方交予中药饮片处方审核人员手上,中药饮片处方审核人员为门店具有中药执业药师资格的人员,处方审核人员对中药处方进行审方。
5.2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人员,认真对处方所列品种进行审核,查看是否存在十八反、十九畏目录上禁忌品种、查看是否存配伍禁忌、超剂量处方,如有应当告知处方持有人,仍需调配,须经处方医生更正或者重新签字确认,方可调配,无以上情况,中药饮片处方审核人
员在处方上签名,将处方交予调配人员进行调配。
5.3 中药饮片调配人员,门店在中药饮片专柜营业人员,对处方进行调配,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处方所列品种。
5.5 单剂处方中药的调剂必须每味都要用药威称,多剂处方必须坚持多戢分称,以保证计量准确。
5.6 调配处方时,应按处方依次进行,调配完毕,经核对无误后,调配及复核人员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再付给顾客。
5.7 发药时应认真核对患者姓名、药剂贴数,同时向顾客说明需要特殊处理药物或另外的“药引”,以及煎煮方法、服法等。
中药饮片(小包装)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小包装)处方调剂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dfa4617f18583d0496459d1.png)
中药饮片(小包装)处方调剂操作规程1、为保证处方的完整性,同时不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时,应当按照处方的剂量,将每味中药饮片分至每剂,不应按每一味小包装中药饮片总包,让患者自已分剂。
2、小包装中药饮片不宜与散装中药饮片混合使用。
3、调剂过程中应遵循最少用包原则,如某单位甘草有3克、6克、9克三种规格,处方剂量为9克,应付9克一包,而不应付6克、3克各一包,更不应付3包3克,以提高调剂效率、减少差错,同时不人为增加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加工成本。
二、操作步骤科学、合理的调剂操作步骤是确保调剂质量、提高调剂效率、防止和杜绝差错发生的重要环节。
1、取药根据处方(或者调剂清单)顺序取药,取药时必须关注包装上的标签内容与内装药物是否一致以及药物是否有变质情况。
每取一味药须将所需包数数准,取完药后在药名右上角做标记,以示该药已取过。
2、分剂使用调剂台的,分剂时可先将药袋套到配药桶上,药配完后把药袋拎起扎好。
分剂时应按一定的顺序,每分一味药最好中途不要停顿,以免搞不清停顿前分到哪一剂,也可每分一味药后在处方该药名处作标记。
使用调剂车(调剂篮)的,也可先将药袋放在调剂车上(或调剂篮内),在取药的同时进行分剂,药配完后把药袋扎好。
3、特殊药物处理处方中如有需特殊处理的品种,如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等,最好使用专用标签(标签内容为:“注意:内有需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的药物,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相应的方法操作”),在相应项目上打勾,并将专用标签贴在外面的药袋上,以提醒患者注意。
4、自查处方调配完毕,调剂人员取一剂药自行检查后在处方(配药清单)上签名,然后交复核人员复核。
5、复核复核人员依据处方(有医生工作站的可按配方清单)仔细复核。
复核时应当既要核对药名,又要核对剂量。
复核完毕后,应当在该处方(或配方清单)上签名,并在自己复核过的这一剂药的包装袋上写上患者的姓名,表示这一剂是自己复核过的。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及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及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e35a4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8.png)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及操作规范一、引言二、调剂制度1.质量管理制度:(1)中药饮片的选择应遵循国家药典和相关规范,确保质量稳定可靠。
(2)严格控制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得出现超标或不足的情况。
(3)定期对中药饮片进行质量监测,确保出库的中药饮片符合质量标准。
(4)中药饮片的存储应符合药品贮存要求,避免阳光直射、潮湿或受热等情况。
2.调剂操作流程:(1)根据医师的处方,确认需要调剂的中药饮片种类和数量。
(2)核对中药饮片的名称、批号和有效期,确保无误后取出所需药材。
(3)进行称量操作时,使用精确的称重设备,保证称量准确。
(4)称量好的中药饮片应布药料页面,注意避免药材混淆或误放。
(5)包装中药饮片时,需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袋,保证药品的防潮和保质期。
三、操作规范1.调剂操作人员:(1)调剂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对中药饮片调剂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掌握。
(2)调剂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操作规程。
2.器械验证与保养:(1)对于称量设备,应定期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
(2)设备的保养应定期进行,避免因设备老化或损坏影响药品调剂质量。
3.药品验收与存储:(1)调剂前,应对中药饮片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霉变、虫蛀、异味等问题。
(2)药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防止湿气、阳光和异味的影响。
4.调剂准确性:(1)调剂时应仔细核对医师处方的中药饮片剂量和配方要求,确保调剂准确。
5.药品操作规范:(1)调剂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卫生操作,如洗手、戴口罩等。
(2)调剂操作人员应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质和异物的污染。
四、结论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及操作规范对于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能够减少药品误配、混淆和污染等问题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药饮片调剂服务。
因此,医院、药店和其他相关机构都应建立完善的中药饮片调剂制度及操作规范,并加强对调剂操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以确保调剂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d49b00daef8941ea66e0546.png)
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中药饮片调剂常规是近多年实践逐步形成的,是中药调剂工作的准则,中药饮片调剂常规一般分为审方、调配、复核、发药4个程序。
一、审方审方是中药调剂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它不仅对医师所开处方负责,而且要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所以对处方要详细的审阅.中药调剂人员应全面掌握调剂理论知识,必须熟练识别中医处方的繁、简、行草字以及同音字。
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字迹不清的,不可主观猜测,以免发生差错,一定要审查无误后,方可计价调配,否则不予调配,审方包括以下内容:1、审查科别、姓名、性别、年龄、婚否、住址或工作单位、病历号、日期、医师签名等。
处方日期,医疗单位对超过三日的处方不予调配。
中药店应了解新方还是旧方,如实旧方应问明处方上的姓名、日期,避免拿错方或误服的事故.审阅处方的性别、年龄、婚否、病历号、等,如系老人、小孩、,注意剂量是否超量;如系孕妇,应注意有无妊娠禁忌药.2、审查药名,要注意药名的一字之差。
(1)品种不同.如破故纸(补骨脂)与洋故纸(木蝴蝶),忍冬花(金银花)与冬花(款冬花),吴茱萸与山茱萸,怀牛膝与川牛膝,大胡麻与小胡麻等。
(2)同一品种炮制方法不同。
如干姜、炮姜、煨姜;制南星、胆南星等。
(3)同一植物入药部位不同.如桑叶、桑枝、桑椹、桑白皮;橘核、橘络;扁豆衣、扁豆花等。
3、审查剂量、剂数书写是否清楚,有无重开、错开、超量、药量遗漏或模糊不清,除重开、剂数可与患者商量酌情修改外,应请医师修正后方可调配,切忌主观猜测臆断,以防差错。
审查处方中有无毒性中药,如有毒性中药,必须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进行调配。
4、审查处方中有无相反、相畏药,超量药及妊娠禁忌药,如有不予调配.如系病情需要,应与医生联系,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5、审查有无短缺药,如有按“先救急、后一般",“先儿童、后成人”,“先重病、后轻病”,“先住院、后门诊”等原则酌情处理。
对紧缺药品,药剂人员有责任介绍推荐疗效相似的品种,但未经处方医生改方,药剂人员无权更换处方药品,不得随意用替代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调剂常规是近多年实践逐步形成的,是中药调剂工作的准则,中药饮片调剂常规一般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5个程序。
一、审方
审方是中药调剂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它不仅对医师所开处方负责,而且要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所以对处方要详细的审阅。
中药调剂人员应全面掌握调剂理论知识,必须熟练识别中医处方的繁、简、行草字以及同音字。
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字迹不清的,不可主观猜测,以免发生差错,一定要审查无误后,方可计价调配,否则不予调配,审方包括以下内容:
1、审查科别、姓名、性别、年龄、婚否、住址或工作单位、病历号、日期、医师签名等。
处方日期,医疗单位对超过三日的处方不予调配。
中药店应了解新方还是旧方,如实旧方应问明处方上的姓名、日期,避免拿错方或误服的事故。
审阅处方的性别、年龄、婚否、病历号、等,如系老人、小孩、,注意剂量是否超量;如系孕妇,应注意有无妊娠禁忌药。
2、审查药名,要注意药名的一字之差。
(1)品种不同。
如破故纸(补骨脂)与洋故纸(木蝴蝶),忍冬花(金银花)与冬花(款冬花),吴茱萸与山茱萸,怀牛膝与川牛膝,大胡麻与小胡麻等。
(2)同一品种炮制方法不同。
如干姜、炮姜、煨姜;制南星、胆南星等。
(3)同一植物入药部位不同。
如桑叶、桑枝、桑椹、桑白皮;橘核、橘络;扁豆衣、扁豆花等。
3、审查剂量、剂数书写是否清楚,有无重开、错开、超量、药量遗漏或模糊不清,除重开、剂数可与患者商量酌情修改外,应请医师修正后方可调配,切忌主观猜测臆断,以防差错。
审查处方中有无毒性中药,如有毒性中药,必须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进行调配。
4、审查处方中有无相反、相畏药,超量药及妊娠禁忌药,如有不予调配。
如系病情需要,应与医生联系,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5、审查有无短缺药,如有按“先救急、后一般”,“先儿童、后成人”,“先重病、后轻病”,“先住院、后门诊”等原则酌情处理。
对紧缺药品,药剂人员有责任介绍推荐疗效相似的品种,但未经处方医生改方,药剂人员无权更换处方药品,不得随意用替代品。
6、审查处方有无临方制剂加工,处方若需要临方制剂加工,能否俺除非要求制作完成期限等应与患者交代清楚,经同意后再计价。
再处方中需自备药引的应向患者说明。
二、计价
应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计价,不得随意估价和改价,药价的尾数按“四舍五入”执行准确无误。
调配是中药房完成医师对病人辨证论治,正确用药的重要环节。
调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对戥、持戥、调配、分剂量。
复核应由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中药师负责,以确保调配处方的质量。
发药是中药调剂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发药时要核对患者姓名、取药凭证号码以及药的剂数,注意区分姓名相同相似者,防止错发现象。
三、调配
(1)调剂人员接到计价收款后的处方,应先进行审方,审查有无相反、相畏的药物,毒性药物等,还要对药物的别名、并开药名、处方脚注和有无需临时炮制加工的药物等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方可调配。
(2)对戥。
使用经检验合格的戥称。
调配前先检查定盘星的平衡度是否准确。
再根据处方药物的不同体积和重量,选用适当的戥子,一般用克戥,称取贵重药品或毒性中药,克以下的要使用毫克戥,才能保证剂量准确。
(3)持戥,左手持戥,右手取药,(具体操作如图)随右手关斗。
检查戥量指数和所称药物
是否平衡,要举到眉齐,以戥称平衡为准确。
(4)为了便于核对,要按处方药味所列顺序进行调配,间隔平放,不可混放一堆,对体积松泡的品种如通草、夏枯草、淫羊藿、茵陈等应先称,以免覆盖前药。
对粘度大的药物如瓜蒌、熟地黄、龙眼肉等可后调配,放于其他药味之上,以免沾染包装用纸。
配发饮片时应注意点排方法:“所配饮片间隔放,色白块片压四角,子实粉末中间搁,花叶全草放里面,质地重实内层数,另包药物称一边,逐一查对无差错,装药袋上写姓名,注明煎法和服法,讲清医嘱再发药”。
(5)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处方应付常规要求和传统调配习惯进行调配。
不准生熟不分,以生代炙,若发现伪劣药品、炮制不合格药品、发霉变质药品等,应向有关责任者提出更换合格品后,再行调配。
(6)处方中有需特殊处理的药品,如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另煎等要单包并注明用法。
(7)处方中有矿物类、动物贝壳类、果实种子类等质地坚硬的药品,需要用捣药桶(铜冲)临时捣碎,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
在使用铜冲时,须先视铜冲内是否干净,不得有残渣或粉末。
凡捣碎毒性中药后,应及时洗刷干净,以免影响其他方剂,临时捣碎以适度为宜。
(8)方中有需要临时加工的药品,如炒肉桂、炒干姜、炙旋复花等由专人处理,临时炮制也要依法炮制,炮制品要符合质量要求。
(9)对一方多剂的鲜药,如鲜芦根、鲜地黄等应分剂量后包。
并注明用法再单独另包,不得与群药同包,以便于低温保存,防止霉变。
(10)分戥,对一方多剂的调配要逐剂行复戥,不可主观臆断分戥或随意抓配。
处方中的并开药物,如二目、龙牡等,应分别称量,不得以一味抓齐。
一般药没剂误差不得超过±3%,细料药物或毒性中药不得超过±1%。
四、复核
复核是中药调剂的重要环节,对调配的药品必须按处方逐项进行全面细致核对。
具体要求如下:
(1)审查有无相反、相畏药物,妊娠禁忌药物,毒麻药物的剂量。
毒性中药、贵细药物的调配是否得当。
(2)调配药物是否与处方相符,药味是否齐全,有无错位、漏味或多味和掺杂异物。
(3)调配药物剂量、剂数是否与处方相符。
(4)要求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另煎等药物是否单包并注明用法。
(5)对医师处方脚注和临方炮制药物,是否符合医师用药要求。
制剂加工是否符合常规要求。
(6)药物质量有无虫蛀、发霉变质、有无生炙不分、以生代炙,整药。
籽药应捣未捣,调配处方有无乱代乱用等。
(7)节假日会一人值班没有复核人员时,调剂人员担负起复核职责,认真复核,并在复核项下签字(即一人双签字)。
(8)复核无误后符合签字,包装。
五、发药
(1)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取药凭证和汤药剂数。
(2)向患者交代用法、用量、用药或饮食禁忌,特别要注意需特殊处理的中药的用法,是否有自备药引、鲜药的保存。
(3)回答患者提出的有关用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