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小学英语教科研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079f0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0.png)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
展开全文
二、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的任务设计
在分层阅读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语篇内容的理解,并使学生掌握如何进行语篇阅读的方法,从而进行较好的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
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则要进行阅读教学任务的设计。
(一)表格任务的设计思路
在分层阅读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跳读能力、略读能力和查读能力进行培养。
所以,教师可以将语篇的主要内容通过表格形式表现出来,并要求学生进行表格的填写。
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能按照表格的提示完成英语语篇的阅读,从而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
(二)表演任务的设计思路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学生理解语篇的意思,教师可以进行表演任务的设计。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求学生完成阅读后进行语篇内容的表演,从而使学生充分进行语篇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Planningfortheweekend”一文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内容的表演,从而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进行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小学英语教学探究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小学英语教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2894e6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0.png)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小学英语教学探究
引言
小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论文旨在探讨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学业水平。
主体
1. 提倡互动式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互动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研究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互动的方式,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英语研究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 创造情境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造情境教学也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教学策略。
通过创造真实的情境,将英语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研究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材料的选择和课堂活动的设计,创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和交际能力。
3. 以学生为中心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研究
风格,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
生的研究动力和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结论
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包括提倡互动式教学、创造情境教学
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这些策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
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学业水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小学英语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
![小学英语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780a2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e.png)
小学英语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随着小学英语教育成为一个重点问题。
我们应当从小学英语教学方式、小学英语教师资源及自身素质和小学英语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不断地改进与探索。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学英语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小学英语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篇一《关于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研究》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其次,对当前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逐一展开了分析与讨论。
再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注重儿童身心发展,重新探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内涵,加强与外籍教师的合作和交流这三个方面的对策。
本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小学英语;诸多问题;身心发展;文化意识;交流1.引言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加剧,英语的学习已经在我国的教育中普及。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和根本,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自从2001年秋季学期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正式启动课程教育新模式以来,在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不断关注,学校本身不断的努力下,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得到了比较大的、深入的发展。
但是就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成果来看,在这十几年的英语教育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下面,我们主要探讨一下关于针对当前我国小学英语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出一种较好的改进措施。
2.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现状概述虽然新课改已经完成十几年了,但就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来看,我国小学英语教育仍然普遍沿用着过去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小学这些弊病表现的尤为突出。
许多教师上课的时候,仍旧沿用老三样的教学模式,即课本、教鞭、黑板。
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课堂里面,永远回荡的是老师的声音,学生则很少有机会发言,或许他们也乐于不发言。
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死板,老师也好像在完任务、交差似的将本节课的书本只是全部生搬硬套的灌输给学生;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如果在一段时间授课教师没能准确的抓住他们的兴趣或者整个课堂缺乏互动的情况下,学生就很快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整堂课乃至整学期的课都表现出心不在焉的状态。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精选五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7471e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8.png)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有实效在课堂改革的大潮中,我经常反思我的每一堂英语课,既要符合教材本身和孩子的年龄特点,还要激发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关键是学生学得轻松,课堂达标率还要高。
我觉得预习是必需的,也许有的老师认为对英语课是行不通的,其实不然。
老师首先要相信学生,大胆布置预习任务(预习要有针对性,问题的设计必须合理,学生预习才能见效)。
当然,不会读的单词、不认识的音标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他们可借助工具书或组内交流甚至向他人求助,都不难解决,反而这样他们学到的扎实,记得还牢固。
我认为英语预习是必不可少,一是可减少课上花在单词教学上的时间;二是学生掌握了英语的自学方法,尤其是让学生学会了根据元音字母、辅音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律,再加上联想记忆,识读单词的方法;三是在课上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可是集体的力量却是无法估计的,你不会的我会,我不会的他会……学生四人一组开展合作预习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让学生开展合作预习,不仅提高了上课的效率,也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获取成功的喜悦,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英语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学生间有差异是难免的,往往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就显得被动,对于老师的提问也似懂非懂,日积月累就会有知识缺陷,甚至厌烦英语的学习。
针对这一点,我就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合作评价的方法贯穿于课堂。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想尽各种办法去教基础差的同学,给他更多练习的机会,久而久之他就能成为优秀生,相信学生的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
我们知道,学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光靠课堂上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让学生能及时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课后操练是必须的。
我往往设场景(老师必须考虑适合学校、学生特点的场景)让他们课后合作操练,这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学生也很愿意学习。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论文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17039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4.png)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论文Title: Research o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challenges, and effective method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It begins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t an early age,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hallenges faced by English teachers and students. Subsequently, the paper discusses various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that ca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Finally, a conclusion is drawn, emphasizing the necessity of adopting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creating a language-rich environment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young learners.1. Introduction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English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an essential skill for success in various fields. Therefore, it is vital to provide quality English education at the primary level to cultivate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future language learning.2. Challenge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Despite the recognized importance of early English education, several challenges hinder effective language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s. These challenges include limited classroom time, lack of resources, and theabsence of competent English teachers. Additionally, students' diverse backgrounds and varying levels of English proficiency pose further obstacles.3.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To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mentioned above, various strategies can be implemented to enhanc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s.3.1. Utiliz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sEngaging students activel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rough interactive methods, such as group discussions, role-plays, and language gam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language skills. These methods facilitate student participation and create a fun and motivating learning environment.3.2. Incorporating TechnologyIntegrating technology, such as educational apps, online resources, and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into the English curriculum can enhance students' engagement and provide addition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 beyond the classroom.3.3. Creating Language-rich EnvironmentsImmersing students in a language-rich environment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thei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Activities such as English language clubs, language immersion programs, and exposure to authentic English materials can greatly contribute to language development.4. The Role of English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English teacher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facilitating effectiv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They must possess not only a solid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but also the ability to create an engaging and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their student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ongoing training programs should be provided to empower teachers with the necessary skills and knowledge.5. ConclusionIn conclusio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learners to develop a strong foundatio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While challenges exis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ve strategies and the creation of a language-rich environment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 Recogni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ensures that students are well-equipped with essential language skills for their future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endeavors.。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精选11篇)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4c76f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2.png)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精选11篇)关于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精选11篇)英语的第一大障碍就是发音问题,发音不正确就听不准、读不好,更谈不上用英语交流。
国际音标是整个语音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对小学生是否合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范例(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篇1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但如何对游戏教学进行高效应用,则成为小学英语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重要性;应用策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新型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其中,游戏教学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
所谓游戏教学,是指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适当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一)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小学生具有以下的特点:较强的好奇心、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同一事物上,针对这种情况,英语教师要借助游戏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以前的单词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让学生反复记忆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会扼杀学生的童真,甚至让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厌烦的情绪。
为此,教师要将英语知识的讲解与游戏相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保证教学活动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获取知识往往要经历从量变达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逐渐加强,其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兴趣也逐渐增强,久而久之学生会主动学习英语知识。
当前,运用游戏教学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以教学目标为依托,保证游戏的针对性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到游戏教学的目的,课堂上的游戏是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如果教师脱离了教学目标来开展游戏,那么这样的游戏教学是毫无意义的。
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摭谈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摭谈优秀获奖科研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5c539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e.png)
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摭谈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开展教学研究是增强小学英语教师素质, 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所以说, 小学英语教师要抓住教研这一契机, 积极参与, 大兴学习新课改理论、经验之风, 大树教学研究、实践之气, 不断探索教学规律, 博采众长, 总结教研经验, 实现由“教书匠”向教研型的教师转变。
一、树立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风气如何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呢?学校英语教研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课堂教学形式活泼多样。
教研组依照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 精心设计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与游戏, 在课堂上灵活穿插进行。
这样做, 课堂上充满趣味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有趣,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影响学生, 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并大力提供主体地位的舞台, 充分调动和释放学生的大脑、眼睛、嘴巴等多种器官,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是加大课堂教学设计力度。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要注重教学性、艺术性和创新性。
首先是目标设计。
教师要密切联系教学内容, 目标明确, 计划清楚, 讲解清晰, 使学生在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要点, 掌握知识要领, 在课堂上让学生的童心、童趣得到体现。
这样一来, 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氛围和谐、情感交融、合作交流。
其次是内容设计。
教师在备课时要探究细节, 即备课文, 又备学生, 设计出循序渐进的教学程序, 提高学习目标的准确度, 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知识点、训练点的理解、消化更加深入、透彻。
最后是问题设计。
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 采取问题式、启发式教学, 促进学生善于思考问题, 勇于回答问题, 敢于分析问题, 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多元的评价。
例如,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观察成绩好的学生是如何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是否能带动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小学生教学研究论文优秀教育论文5篇(415)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小学生教学研究论文优秀教育论文5篇(415)](https://img.taocdn.com/s3/m/de96361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f.png)
⼩学英语教学论⽂⼩学⽣教学研究论⽂优秀教育论⽂5篇(415)如何打造⼩学英语⾼效课堂摘要:随着我国中⼩学义务教育的不断改⾰与发展,⼩学阶段英语学习已经普及到各县市、各乡镇,甚⾄于各村⼩教学点,在表⾯上各学校的教学硬、软件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在有些学校仍然⾯临着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
就我所在的⼩学⽽⾔,学校班级多,班级⼈数多,英语⽼师少,每个英语⽼师都是跨年级带四、五个班级,有的⽼师带着扩⾳器上课都有点吃不消,这⽆疑就给我们的英语课堂效率打上了折扣。
“如何上好⼀节英语课”就成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课堂四⼗分钟对于学⽣和⽼师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去为学⽣们构建好⾼效率的英语课堂,这样既降低了⽼师的压⼒,也减低了学⽣的学业负担。
关键词:打造⼩学英语⾼效课堂如何提⾼课堂四⼗五分钟的学习效率是我们⼀线教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我个⼈的观点是⾼效英语课堂要想能真正的达到⾼效,就要本着⼀个⽬的:如何让学⽣能主动学习,⾃主学习,快乐学习。
⽽要达到这⼀⽬的最有效的⽅法就是要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就是把课堂交还给学⽣,让学⽣有⼀个充分展⽰的舞台和空间,使学⽣通过展⽰⾃⼰⽽体验到成功的快感,达到乐学,好学的⽬的。
⽽在课堂上掌控学⽣的有效⽅法就是利⽤⼩组考核评价,通过⼩组合作和⽣⽣互动来完成。
⽼师在课堂上要不断的设置问题来引领学⽣,通过层层深⼊的质疑将问题分析理解透彻。
基于对于⼩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理解,我的英语课是这样设计的:⼀、创设英语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的主体情感语⾔的学习最好的⽅式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感知语⾔,并在感知的过程中⾃⼰领会到语⾔的真谛。
尤其对⼩学低年级的学⽣⽽⾔,⽼师若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教学,学⽣⾃然⽽然就理解了语⾔的本质,⽆需⽼师过多的解释。
情境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种常见的教学⽅法。
⽼师可以创造⼀些⽣活⽐较常见的场景,⽐如说:在超市购物,在医院看医⽣,在动物园游玩,在公交站等公汽等等⼀些情境,可以使学⽣感知的过程变得容易,触境⽣情可以使学⽣的认知更加牢固。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https://img.taocdn.com/s3/m/23a4601dbed5b9f3f90f1cde.png)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以上六节课的学习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心理活动为先决条件。
而英语课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刚刚开始接触的课程,孩子们对英语充满了好奇。
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小孩子的特点是天生好动,好模仿,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
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
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可以是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他们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使他们自由的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每节课的开始都有一个这样的自由谈话:Teacher: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Students: Good morning,teacher.Students: It is Monday.日常的问候刺激孩子们的大脑神经,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去应对接下来的学习,有利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唱歌能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满足,并产生兴奋情绪。
课前或者快下课时唱首英文歌,可以是学生精神饱满,思想集中,缓解紧张情绪,减少疲劳。
如PEP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这一单元中,我教学生唱Happy Teacher’s Day这首歌,当他们学会唱这首歌后,他们也学会了Hello的中文意思,而Happy teacher’s day则是教师节快乐的意思。
又如在PEP三年级上册Recycle1的复习单元中,我教学生唱How are you?这首歌,学生很快就知道How are you ?这个句子的意思了。
每次当我问他们How are you?时,他们都会回答我I am fine, thank you .在唱歌的同时,学生不仅放松了心情,还学到了知识。
小学英语教研活动论文
![小学英语教研活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d14e3f647d27284b735174.png)
小学英语教研活动论文摘要:最近看到这样一句话:机会总是以麻烦的形式出现。
在不断思考,不断推翻,不断更改,不断试教的过程中,我们总会觉得这是件多么麻烦的事,但是往往就是这些“麻烦”,让我们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
回想这次磨课的经历,正是这样一次让我觉得弥足珍贵的机会,她让我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让我发现了自身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这也将促使我继续不断地向前努力!3月25日,全市的小学英语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
我有幸成为这次教研活动的上课老师之一。
这是我梦寐以求的课堂,是我一直想上的舞台。
虽然教研活动已经顺利结束,但备课时的辛苦和期待,上课时的紧张和激动,结束后的兴奋和忐忑,至今还是历历在目。
紧张的期待年前就接到通知,说是3月份有一次全市的英语教研活动要在我们学校举行,而我就是三位上课老师之一,我既兴奋又紧张。
兴奋是因为我终于有这个机会站在这么多的小学英语老师面前锻炼自己,检验自己。
紧张是因为这是一次全市性的公开课,而且校长又几次找我谈话,压力很大。
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在跟教研员吴建心老师商量之后,确定了上课的内容。
是五下第三单元A部分的read and write。
这是一堂读写课,内容涉及到12个月份,相对复杂,而且因为是读写课,上课的气氛比较难调节,一不小心就会显得沉闷,与我自己平时一贯活泼的上课风格不太一样。
更主要的是,这堂课在去年的共同体教研活动中我曾经上过一次,结果很不理想。
但是为了锻炼自己,更是为了挑战自己,我还是决定放好心态,以学习的态度来对待这次难得的机会。
备战定下了上课的内容之后,就是紧张的备课过程。
由于开学初,我要做学校的学籍工作和资助系统,白天又要正常工作,所以在一个星期之后匆忙地定下了第一次的上课思路。
学校很重视这次活动,还特地为我请来了苏溪小学的两名老前辈帮我指点。
但是第一次的思路在两位老师的听课后就被彻底推翻了。
两位老师提出,我设计的思路没有主线贯穿,感觉很凌乱而且没有亮点。
小学英语教育研究论文
![小学英语教育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c3e142312b3169a451a436.png)
论文总结这些年来,由于我国近年来对素质教育事业的大力推进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完全普及,英语的普及程度也大大增加。
以前初中的学生才能接触到的英语课,现在刚刚学完拼音音标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就可以接触到了。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小学的英语课程教育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要让一个学生学好一门课,就得让他自己喜欢这门课。
对此,帅凤老师(福泉市第一小学)的《浅谈如何让小学生自己想学英语》一文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他认为,根据小学外语教学的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要贯彻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和交际性的原则,教学方法要得体、多样、灵活、有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他们更适合在游戏、娱乐中掌握新本领,学习新知识。
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直观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英语最重要的东西是词汇量。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一个学生的英语成绩才有可能出类拔萃。
而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词汇,作为老师必须要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孟先苗老师(河北沽源县)的《论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技巧》一文中就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方法。
她认为,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英语学习的能力。
但是作为语言学科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词汇。
小学生与中学生不同。
他们不可能通过大量的朗读来识记、背诵单词。
机械的、枯燥的操练反而会适得其反,扼杀他们学习的兴趣。
所以在单词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且直观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学习单词,正确读音很重要,因为拼音文字最大的特征就是“表音”,单词的读音与单词的拼写之间有一种对应的关系。
一个英语单词究竟该怎么写,几乎完全取决于单词的发音。
所以记忆英语单词的关键就是英语发音。
而正确的单词记忆方法是充分利用单词的发音去联系单词来记忆,其中立体听觉刺激法是不错的选择。
英语课程里,跟其他科目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听力这个题目。
作为必考项目,学好听力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英语教研活动全英文论文(3篇)
![英语教研活动全英文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41b47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7.png)
第1篇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based practice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t discusses the role of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in shaping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he benefits of incorporating research findings into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paper further examin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in conducting research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overcoming these challenges. Finally,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ongo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ensur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1. Introduction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have evolved over the years,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globalization,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changes in educational policies. Research-based practices have emerged as a crucial component in shaping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enhanc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based practice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research in shap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benefits of incorporating research findings into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in conducting research.2. The Role of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in Teaching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shaping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By investigating various aspects of language learning, researcher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how language is acquired, processed, and used. Some key areas of research that have influence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clude:2.1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theoriesResearch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theories has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eaching approaches, such as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and the Sociocultural Approach. These approache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meaningful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2.2 Classroom practicesResearch on classroom practices has provided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how to create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such as incorporating technology, promoting learner autonomy, and assessing student progress. These findings have helped teachers design engaging and effective lesson plans.2.3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Research 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has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in language learning. It has also emphasized the need for diverse and valid assessment methods to measure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ccurately.3. Benefits of Incorporating Research Findings into ClassroomInstructionIncorporating research findings into classroom instruction has numerous benefits for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Some of these benefits include:3.1 Enhanced learning outcomesResearch-based practices have been shown to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learning outcomes. By implementing evidence-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teachers can help students achieve their learning goals more effectively.3.2 Increased teacher efficacyWhen teachers are aware of the latest research finding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hey feel more confident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This increased efficacy can lead to higher job satisfaction and a more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3.3 Continuous improvementIncorporating research findings into classroom instruction encourages teachers to reflect o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and make necessary adjustments. Thi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cess contributes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4. Challenges in Conducting Research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Despite the numerous benefits of research-based practices,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often face several challenges in conducting research. Some of these challenges include:4.1 Time constraints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are often overwhelmed with teaching responsibilities, leaving little tim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4.2 Limited access to resourcesAccess to research materials, such as academic journals and conferences, can be limited for teachers in certain settings.4.3 Lack of research skillsMany teachers may lack the necessary research skills to conducteffective research in their classrooms.5. Overcoming Challenges and Promoting Research-Based PracticesTo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in conducting research,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can be considered:5.1 Provid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School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hould off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orkshops and courses to help teachers develop their research skills.5.2 Creating a supportive research cultureAdministrators and colleagues should encourage teachers to engage in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provide support in terms of time and resources.5.3 Fostering collaboration among teachers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jects can help teachers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thereby enhancing their research capabilities.6. ConclusionResearch-based practic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hancing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incorporating research findings into classroom instruction, teachers can design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Although challenges exist, ongo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ollaboration among teachers can help overcome these obstacles. Ultimately,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lies on the commitment of teachers to engage in research and adapt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accordingly.第2篇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aborative教研activities in enhancing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By analyzing various 教研活动的设计、 implementation, and outcomes,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how these activities can contribute to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nglish language instruction. The paper is structured into four main sections: Intro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ology, and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Introduction:The field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ELT) is constantly evolving, with new methodologies, technologies, and pedagogical approachesemerging regularly. To keep up with these changes,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need to engage in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 activities. One such activity is collaborative教研 activities, which involve teachers working together to share ideas, discuss challenges,and develop innova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ole of collaborative教研活动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语言学习成果的影响。
小学英语教师课题研究范文
![小学英语教师课题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269eb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7.png)
小学英语教师课题研究范文As a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 I have conducted research on various topics related to teaching English to young learners. In this article, I will present a research paper discu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gam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 This topic is of great importance as it explores the use of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 activities to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Introduction:Teaching English to young learners can be a challenging task. It requires educators to adopt innovative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engage students and facilitate their language acquisition. One such method is the use of gam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 Games 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a valuable tool for promoting active learning and enhancing students' motivation. This research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using games on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their overall learning experience.Body:1. Benefits of using gam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Games create a fun and enjoyable learning environment, making students more motivated and enthusiastic about learning English.Games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language skills in a meaningful context, promoting language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Games encourage collaboration and teamwork, fostering social interaction and improving students' interpersonal skills.Games can be adapted to cater to different language levels and learning styles, allowing for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Games help develop cognitive skills such as problem-solv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decision-making.2. Integration of games in English language lessons:Games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various language components, including vocabulary, grammar, listening, speaking, and reading.Vocabulary games, such as word puzzles or flashcard matching, help students expand their vocabulary and reinforce word meanings.Grammar games, such as sentence building or grammar bing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and apply grammar rules.Listening games, such as "Simon Says" or "Guess the Sound," enhance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and phonetic awareness.Speaking games, such as role-plays or debates,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English and improve their oral fluency.Reading games, such as "Treasure Hunt" or "Scavenger Hunt," promote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develop students' reading strategies.3. Case study: The impact of games on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Conducted a study with a group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ged 8-10.Divided the students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that received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and another group that participated in game-based activities.Assessed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through pre and post-tests, evaluating their vocabulary, grammar, listening, speaking, and reading skill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up engaged in game-based activitie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all language component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group.Students in the game-based group exhibited higher levels of motivation, participation, and enjoyment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Conclusion:The use of gam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 has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in promoting language learning among young learners. By creating a fu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games enhance students' motivation, engagement,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 Integrating games into English lessons allows students to practice language skills in a meaningful context, fostering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As educators, it is important to embrace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like games to create a positive and effective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our students.。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必备47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必备4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f4896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7.png)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必备47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 第1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 第28篇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
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
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从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以下几点反思:一、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
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
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
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
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
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
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二、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
而目前在小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
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小学生学英语的困难。
三、努力培养学习兴趣。
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
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英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精选15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305d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a.png)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精选15篇本文档为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精选15篇的集合,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分享。
每篇论文的长度超过800字,以下是论文的简要介绍:1. 论文标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探索内容简介:该论文探讨了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并提出了一些实践经验和建议。
2. 论文标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内容简介:该论文研究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资源。
3. 论文标题: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内容简介:该论文分享了一位小学英语教师的写作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并提供了一些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
4. 论文标题: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内容简介:该论文探讨了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和技巧,并提供了一些教学活动和练建议。
5. 论文标题: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创新内容简介:该论文介绍了一种创新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和互动提高学生的语法掌握能力。
6. 论文标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内容简介:该论文研究了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和练材料。
7. 论文标题: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整合内容简介:该论文探讨了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整合方法,通过有效的课堂组织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8. 论文标题: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内容简介:该论文分享了一些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经验和案例,并提供了一些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9. 论文标题:小学英语口语评估研究内容简介:该论文研究了小学英语口语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并提出了一些评估标准和实践建议。
10. 论文标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评估内容简介:该论文介绍了一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评估方法,通过阅读理解题目和作文评分提供有效的评估反馈。
11. 论文标题: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评估内容简介:该论文研究了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并分享了一些评估案例和反馈建议。
12. 论文标题: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评估内容简介:该论文介绍了一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评估方法,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评估学生的语法掌握程度。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10篇)_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10篇)_英语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844039c281e53a5802ffff.png)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10篇)_英语论文第一篇:多元智能理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应用一、以开发语言——语言智能开发为教学目标听、说、读、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四大模块,也是发展语言—语言智能的主要途径。
在听说训练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课内和课外内容结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和拓展,不但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课文、唱英文歌典,还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用替换词改写对话、角色表演等,引导学生乐于模仿,表现自我。
在读写教学训练过程中,采用定期与不定期方式组织学生阅读各种儿童英文杂志、报纸、英文故事,观看英文电影等,获取大量的信息,在阅读基础上,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和知识水平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他们的语言—语言智能发展。
以阅读训练为例,在讲授Festivals课文后,学生对于西方的节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笔者在布置学生课外作业时,让学生到网上或者图书馆找Halloween(万圣节)、Christmas(圣诞节)、Father’sDay(父亲节)、Mother’sDay、Easter(复活节)等相关的资料阅读,获得相关知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做成PPT,手抄报等形式,在下一节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都能按要求高质量完成此项课外作业,并在课堂上兴致勃勃地说出自己对西方节日的理解,此次通过课内外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开发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二、以开发数理——逻辑智能开发为教学目标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数理—逻辑智能的核心就是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方法来提高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理逻辑思维不仅是数学和科学课程上应用广泛,同样在英语教学中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如英语学科出现数字、分类、排列、推理等数学概念需要学生掌握,只有理解与掌握这些概念,才能更好促进英语学习与习得。
在听、说训练中,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语音,语调、语法、词汇以及结合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假设、思考、揣摩,从而达到发展思维的目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41023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8.png)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0篇)课外兴趣拓展,增强自学效益教学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将教学从课内延伸至课外,符合课标精神,符合时代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但巩固学习内容,更增强了自学的持续性。
1.英语课外阅读方面。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三四年级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多选择故事、笑话等有趣味性的材料。
五六年级英语则偏重一些语法和语篇的分析,这样的转变也是为将来初中的英语学习做准备,但取材仍要和学生实际生活结合。
同时,我鼓励孩子寻找文章中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式,并积累到笔记本上。
随着学习难度的提升,要想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必不可少。
在阅读趣味性小故事的过程中,告诉学生如何通过扫读来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演示给学生如何跳读,即带着问题在文中的句子和段落中寻找特定的信息;对有些提问细节的题目,教会学生们细读,在纷繁的信息中迅速找到与题目相关的答案。
2.课内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英语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对课本知识的一个讲解和再现,而应立足课本,挖掘课程资源的深度和广度。
因此,在每个单元中我都会根据单元中出现的字词语音,进行一个适当的拓展,比如5AUnit4Hobbies中我们学到了字母y的发音,课文中的y发/j/,如单词you,young,year,yellow等。
那么我就拓展了这个y的发音/ai/如fly,by,cry,my等,/I/family,happy,hungry,copy等学生熟悉的词汇,帮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归纳总结。
每个单元我和学生们都会进一步拓展一些重点词汇,日积月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我也有意识地增强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
四、总结自学是个人丰富知识、发展智力、提升能力、走向成才的必经之路。
只有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自学,才能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才能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小学英语教育优秀论文
![小学英语教育优秀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ed44c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63.png)
小学英语教育优秀论文小学英语教育优秀论文许慎路小学赵雅青国家《英语课程规范》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育同窗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同窗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战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同窗掌握必然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术,形成必然的综合能力;培育同窗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协助同窗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拓展视野,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育。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交际就是运用语言去做事情,去完成有实际目的的任务。
就英语教学而言,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等的训练,使同窗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很好掌握。
教材中的话题和内容都与同窗生活密切相关,符合小同窗的年龄特点,语言情景真实、自然,语言自身鲜活、实用。
二、注重学习兴趣的培育。
学习兴趣的培育是教材教学目的的第一句话。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小同窗来讲,他们有极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促使他们熟悉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壮大动力。
让他们学习英语,不能让他们感到是一种负担,要培育他们的学习乐趣。
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应设计丰硕多彩的课堂活动来培育他们学习的热情,调动每一名同窗的学习踊跃性,使他们在玩中学、做中学、画中学、唱中学。
小同窗好胜心强,优秀教案应具有挑战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可培育同窗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能培育他们的胜利感并树立必胜的信心。
反之,假设对英语没有兴趣,他们是学不好英语的。
通过一学期的英语学习,从一窍不通到初步入门,可以说对英语已经发生浓厚的兴趣,为了使他们能始终坚持高涨的学习情趣,教师要加倍尽力,让同窗通过听听、说说、做做、摸摸、唱唱、玩玩、演演等方式来学习,用亲切的微笑、眼神、语言以和游戏、竞赛等鼓励同窗踊跃参与、斗胆表达,使同窗在宽松、民主、愉快的气氛中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术,不时体验到胜利的快乐。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2a20c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b.png)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从进入小学校园起,学生就开始全面接受新知识,对各种思想、各种信息,他们很容易接受,也很乐意接受。
从人的记忆规律来看,小学阶段是记忆的最佳阶段,在这个最好的学段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英语对小学生来说毕竟是一门新鲜的语言,如果教学方法、策略不当,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带来十分不好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分析和提出了可行的英语教学策略。
对小学生来说,初次接触一门新的语言,学习难度系数很大,再加上受到汉语语言的思维影响,更加难以形成英语交际的思维,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进行英语学习,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以兴趣为师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鉴于英语课程的特殊性,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适当地采取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句话非常明确地说了三点意思,一是适当的活动,学习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才能有兴趣学习;二是学生要参与活动,只有亲自参与才有切身体会,才有所感所悟;三是体验成功,这是最主要的内容,如果学生参与了,没有体验到成功,那么学习是失败的,有了成功的体验学习才是有效的,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法。
那么,如何以兴趣为导引,让学生能轻松、愉快、高效地学习英语,教师应该认真地研究。
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研究他们的家庭教育背景、研究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以及了解他们不同层次的知识储备水平,简单地说就是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把所有的心思投入学习。
有经验的教师经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每一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是大不相同的,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的时候不一定同一种教学方法都适合所有的学生,这就是“教无定法”,而“贵在得法”,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纠错行为
摘要: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发生错误,而英语在小学阶段由于其学科特殊性,学生在英语学
习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几率远高于其他学科,因此,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发生错误和
纠正错误的问题理应成为当前教师教学的一大关注点。
关键词:英语学习,纠错,学生
小学英语作为目前小学阶段较年轻的一门学科,学生在接触它、学习它的时候会经
常发生这个或那个的错误,在面对这些错误的时候,教师切莫认为学生就此犯下“大错”,取而代之的是要正确认识学习中的错误,认真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把握最适当的纠错
时机和掌握科学的纠错方法,让“错误”也有其存在价值,从而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正确认识学生的错误
首先,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英语知识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必然的。
由于小学阶段英语
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在学习它不像语文等学科那样容易接受,因此在学习中必然会出现
这个或那个的错误,所以教师要用平常心态去面对这些必然会出现的一些错误。
其次,小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影响着英语学习能力。
有一句名言:兴趣是学习的老师。
对一门学科的学习是否有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能力,所以对英语
学习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几率也会高一点。
再次,班级学生的层次不同导致所犯错误的多少必然不同。
在一个班级当中,每一
位学生的学习层次是不同的,层次好点的学生犯错误就会少点,反之犯错误则会多一些。
所以,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当成是学生犯错的理由,而是要客观看待这些
错误,认真地去琢磨它们,把这些错误转化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
二、认真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去纠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发生的错误,就必须知道错误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做到因“错”制宜。
笔者认为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发生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生自身注意力不集中。
研究表明,学生在一节课中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当学生在“走神”状态下去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话,会发生各类层出不穷的错误,如会将单词“cold”读成“coat”、“sheep”的复数形式变成“sheeps”等。
2、母语干预。
在中国,学生接触的第一语言便是中文,到了小学阶段,中文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中文与英语在表达的方式上又存在差异,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常会说出“中式英语”,如“I go to school read books.”
3、汉字化英语盛行。
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自己一些不会读的单词,而对于这些不太会读的单词他们会直接予以汉字注释,如“ice-cream”对应“爱死格力”、“watermelon”对应“我特美人”等等,这些汉字化英语直接导致学生英语学习错误盛行。
4、英语学习氛围不浓。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促进学生认真积极地学习,而在许多学校,英语学习并没有形成浓厚的氛围,所以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经常性的锻炼及实践会导致错误的出现。
5、教师犯错。
教师如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中的一些很难的知识点或语句解释不清楚会导致学生犯错误。
3、把握最适当的纠错时机
把握适当的纠错时机对于学生知道自己有错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多数的教师在纠错时机上有这么两种选择:一是学生出现错误立即去纠正。
二是学生出现错误后不立即纠正,而是在学生出现大错误后去系统的纠正。
这两个纠错时机其实各有各的优势,第一种可以使学生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第二种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去反省自己的错
误,但是两种优势如果相互结合的话就会创造出最佳的纠错时机:就是在学生出现错误之后及时对学生错误进行系统的纠正,这样话既能使学生第一时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从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掌握科学的纠错方法
前文提到过,把握最适当的纠错时机可以使纠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促使纠错成功的“催化剂”便是科学的纠错方法,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听、说、读、写等各类错误,教师如能以科学的纠错方法去指导学生的话,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纠错习惯,下面笔者结合实际介绍几种常见而又实用的纠错方法。
1、课堂学习错误“面纠”。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如果遇到语言会话类的错误时,教师可以向学生直接指出他所犯的错误,例如学生练习语句时将“It’s time for English class” 说成“It’s time to English class”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正确的语句重复一遍,这时教师要在学生说正确了之后给予适当的激励和表扬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朗读错误要“示范”。
我们都知道,英语学习离不开读,小学阶段更重读,教师在发现学生朗读文章错误时,要示范正确的读法,同时还要结合录音磁带里的范读对学生进行指导。
3、听写错误要“拼读”。
由于小学英语逐步列入考试,所以英语听写成为英语学习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单词听写尤为重要,而大部分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单词听写时总会碰到学生少些了一个字母或多加了一个字母,这时教师要利用拼读的作用,对于错误率较高的单词可以进行班内拼读,然后可以进行学生个别拼读大赛以加深学生对错误单词的记忆。
4、书面作业要“面批”。
英语学习离不开书面作业,而对书面作业最好的纠错方式就是面批,教师在对学生书面作业批改时,要及时将错误指出,并当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学生纠正并知道做错的原因。
5、家庭作业要“互纠”。
家庭作业可以说是教师发现错误的一个“盲点”,所以对于家庭作业,教师可以采取学生之间“互纠”的方式,这样一来可以发现家庭作业的错误,二来可以引起学生对于家庭作业的重视,从而尽量使学生避免在家庭作业中出现错误。
6、教师教学要“细心”。
学生在学校受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该尽量做到细心,避免出现教学错误而直接导致学生犯错。
五、纠错还需注意的艺术
首先,教师在进行纠错行为时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层次,做到因材施“纠”。
其次,对学习能力较一般的学生纠错时要做到有耐心,让其感到自己也是受重视的。
最后,教师在纠错时不能盲目大意,要做到系统、科学。
总之,错误是学习过程出现的一种客观存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也是
必然的,只要教师不把“错误”当“错误”,将其看成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再施以科学的纠错手段,那么这些错误将会最大化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可以在英
语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体验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李永才.错误分析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1994 年第3 -4 期
[2]刘小敏.中学生错误类型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年第2期
[3]张永圭.初中生常见英语错误类型诱因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年第3期。
[4]王志民,庄幼民.精心面对错误演绎精彩课堂[J].教学创新,2007年第3期。
浅析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纠错行为
新泰市泉沟镇第二中心小学
靳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