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西区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工实施办法(定)

合集下载

攀枝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区分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攀枝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区分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 (万元)
公告时间
是否 中标
本报告于 2023 年 02 月 12 日 生成
5/10
序 号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1
【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和勘测定界 图】攀枝花市 2018 年第 2 批和 3 批城市建设用地勘测定界
四川华胜地矿勘测有 限责任公司
2
【 地 籍 调 查 及 地 籍 测 绘 】 四川华胜地矿勘测有
2.2 项目节支率列表
三、采购供应商
3.1 主要供应商分析
攀枝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区分局的主要供应商有四川华胜地矿勘测有限责任公司,近 1 年中标数 量分别达到 22 次。 近 1 年(2022-03~2023-02):
3.2 主要供应商项目
(1)四川华胜地矿勘测有限责任公司(22)
序 号
项目名称
四川华胜地矿勘测 有限责任公司
2.0
TOP5
【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和勘测定界 图】攀枝花市 2018 年度第 13 批 城市建设用地勘测定界
四川华胜地矿勘测 有限责任公司
2.0
TOP6
【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和勘测定界 图】攀枝花市 2018 年度第 12 批 城市建设用地勘测定界
四川华胜地矿勘测 有限责任公司
二、采购效率
2.1 节支率分析
攀枝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区分局近 1 年项目月度节支率在 0%~0%之间浮动。从地区来看,节支 率表现出较强的行业差异性,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等节支率相对较高。 近 1 年(2022-03~2023-02):
本报告于 2023 年 02 月 12 日 生成
4/10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九年级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九年级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2023年九年级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温馨提示:1.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试题卷1至6页,答题卡第1面,共100分,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内,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试题卷由自己保存以便老师评讲。

2.请将1-20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错选、多选均不给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比赛期间,喜欢踢足球的小明每天都熬夜看比赛。

一天大课间活动时,小明突然晕倒在地,后经医生紧急抢救才转危为安。

这告诫我们,守护生命要A.增强生命韧性B.发挥生命力量C.关注身体健康D.满足精神需要2.陕西农民程宝存、程建军父子奋不顾身从湍急河流中救出落水老人,父亲程宝存却在救人中不幸离世。

2022年11月,程宝存、程建军父子入选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程家父子的行为①将个体生命和他人、集体、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书写了生命的价值②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③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④服务和奉献社会,创造了不平凡的社会价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东汉名臣杨震前往东莱郡上任时,途径昌邑,昌邑县令王密夜里怀揣十斤金子来赠送给杨震。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曰:“幕夜无知者。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者!”王密惭愧地走了。

杨震的故事启示我们①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②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③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④将慎独作为自己的根本活动准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2022年11月15日,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名单正式揭晓。

中国农业大学徐正航等10人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奖学金,清华大学江梦南等1832人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

总结项目人才培养情况

总结项目人才培养情况

总结项目人才培养情况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项目背景与目标 (3)1.2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3)二、项目概况 (4)2.1 项目简介 (5)2.2 项目参与人员构成 (6)三、人才培养方案 (7)3.1 培养目标设定 (8)3.2 培训内容与课程设置 (9)3.3 实践机会与实习安排 (10)3.4 考核评价体系 (11)四、人才培养实施过程 (12)4.1 开班仪式与入学教育 (14)4.2 日常教学活动与管理 (14)4.3 项目实践与案例分析 (15)4.4 学员反馈与改进措施 (16)五、人才培养成果展示 (18)5.1 学员学历与职业发展 (18)5.2 学员技能竞赛获奖情况 (20)5.3 学员社会服务与贡献 (21)5.4 学员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22)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3)6.1 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5)6.2 师资力量与资源限制 (26)6.3 市场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对接问题 (26)七、改进建议与发展方向 (27)7.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9)7.2 拓展实践教学资源 (30)7.3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31)7.4 提升学员满意度与质量保障 (32)八、结语 (33)8.1 项目人才培养的总结 (35)8.2 对未来人才培养的展望 (36)一、内容概括项目背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我们意识到现有的团队成员需要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提升来满足新的挑战。

我们启动了这个人才培养项目,旨在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人才培养目标: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团队成员能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工具和技术,同时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每位成员都能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实施过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面向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习计划,包括线上课程学习、现场工作坊、顶岗实习和个人发展顾问计划。

服务业如何提升企业人才培养

服务业如何提升企业人才培养

服务业如何提升企业人才培养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服务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企业来说,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然而,如何有效地提升企业人才培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是许多服务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首先,明确人才需求是提升人才培养的基础。

服务行业涵盖面广,包括金融、餐饮、旅游、物流等众多领域,每个领域又有其独特的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

因此,企业需要深入了解自身的业务战略和发展方向,明确在不同阶段、不同业务板块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和技能要求。

例如,一家新兴的在线旅游企业,可能在初期更需要具备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而随着业务的稳定和扩张,客户服务和运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则变得更为重要。

其次,建立完善的招聘体系至关重要。

招聘是获取人才的第一步,也是人才培养的起点。

企业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流程和标准,不仅仅看重学历和工作经验,更要注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潜力和价值观是否与企业相符。

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招聘,如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内部推荐等。

同时,在招聘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测评工具和面试方法,筛选出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培训与发展是提升人才素质的核心环节。

为员工提供持续、有针对性的培训,能够帮助他们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培训内容应涵盖业务知识、服务技巧、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

可以采用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学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模式。

内部培训可以由企业内部的资深员工或专家担任讲师,分享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案例;外部培训则可以引入行业内的前沿理念和最佳实践;在线学习则为员工提供了灵活自主的学习机会。

此外,还可以为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根据员工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实践锻炼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工作中,为员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和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例如,安排新员工参与重要客户的服务项目,或者让有潜力的员工负责新业务的开拓。

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正文:----------------------------------------------------------------------------------------------------------------------------------------------------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各市(州)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财政局、农业局、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质监局、版权局、林业局:知识产权服务业是提供各类知识产权“获权—用权—维权”相关服务及衍生服务,促进智力成果权利化、商用化、产业化的新型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伴随着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机构日益壮大,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服务质量和能力稳步提升。

但总体上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高端服务业态较少、缺乏知名品牌、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

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有利于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提升自主创新的效能与水平,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九部委《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知发规〔2012〕110号)和《四川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川办发〔2014〕90号),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商用化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一)加大政府采购知识产权服务力度。

鼓励项目管理单位针对政府投入的重大经济科技项目采购相应的知识产权服务;对涉及知识产权的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论证和重要工作部署,可以根据需要委托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咨询和服务。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中府办〔2016〕20号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中府办〔2016〕20号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正文:----------------------------------------------------------------------------------------------------------------------------------------------------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中府办〔2016〕20号火炬开发区管委会,翠亨新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各有关单位: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可以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带动扩大社会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也有利于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粤府办〔2015〕54号),加快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目标,以“促转型、强主体、建平台、促集聚”为导向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企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发展,加快生产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融合,促进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进一步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形成有中山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促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主要目标。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扩容提质增效并重。

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000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0%。

——加大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培育力度。

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6]12号

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6]12号

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正文:---------------------------------------------------------------------------------------------------------------------------------------------------- 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6]12号2006年10月19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的要求,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我部决定在百所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试点院校,名单见附件)先期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在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

早在20世纪5、60年代,我国一些地方和学校就对半工半读进行了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新形式、新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实践证明,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实现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效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低费或免费接受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培养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要把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作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认识,切实抓紧做好。

二、开展半工半读试点的主要内容1.探索新形势下半工半读的多种实现形式。

四川省物业管理政策法规汇编

四川省物业管理政策法规汇编

四川省物业管理政策法规汇编目录第一部分国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释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六、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七、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八、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九、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物业服务收费明码标价规定》的通知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物业管理企业的代收费用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十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有关问题的通知十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放开部分服务价格意见的通知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十四、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在老旧小区和电梯更新改造中支持作用的通知十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住房专项维修基金征免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十六、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十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修改《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部门规章的决定十八、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取消物业服务企业二级及以下资质审批)十九、国务院关于取消物业管理师注册执业资格认定事项决定二十、建设部关于印发《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二十一、建设部关于印发《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第二部分四川省二十六、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二十七、四川省消防条例二十八、四川省公共消防设施条例二十九、四川省城市供水条例三十、四川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三十一、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的通知三十二、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三十三、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临时管理规约》和《房屋使用说明书》示范文本的通知三十四、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物业承接查验办法》的通知三十五、四川省建设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细则》的通知三十六、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在老旧小区和电梯更新改造中支持作用的通知》的通知三十七、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四川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既有建筑电梯增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三十八、四川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三十九、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应急情况下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四十、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工作的通知四十一、关于发布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住宅物业管理规程》的通知。

芜湖市现代服务业优秀人才选拔工作暂行办法

芜湖市现代服务业优秀人才选拔工作暂行办法

附件芜湖市现代服务业优秀人才选拔工作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和目标任务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芜湖市委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芜市发〔2017〕6号)精神,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结合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际需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所称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包括金融、现代物流、新型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及检验检测等四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型商贸、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四大现代生活性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优秀人才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和提升服务水平需求为基础,对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或对服务水平有较大影响和提升作用的人才。

市现代服务业优秀人才选拔工作,从2018年开始,至2021 年结束,每年评选10名左右现代服务业优秀人才,4年评选40名左右。

第二章选拔原则、范围和条件第三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创新的原则,坚持与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好中选优、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

第四条选拔范围为全市现代服务业上述八大领域企业优秀管理者、业务骨干和一线服务人员。

第五条选拔条件是热爱祖国,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所在的企业在该行业领域为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利税、资产总额在全市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企业履行社会义务情况较好,社会诚信度良好),对行业发展具有一定引领和带动作用者。

2、在上述四大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中,能够解决生产、科研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或者有绝技、绝活,并取得比较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者。

3、在上述四大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中,在技术、技能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较大影响者。

4、在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5、在服务一线表现突出,对行业服务水平有较大影响和提升者。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攀府发[2017]14号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攀府发[2017]14号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正文:----------------------------------------------------------------------------------------------------------------------------------------------------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攀府发[2017]1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有关企事业单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已经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和市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2017年3月30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为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四川省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等重大机遇,围绕“四个加快建设”“四区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民营经济在规模总量、发展质量和综合实力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以下十条措施:一、放宽市场准入,大力推进社会创业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清单管理,通过公布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清晰界定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边界,实现企业“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市场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各类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转业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符合自主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创业可申请不超过10万元的个人小额担保贷款,创办中小企业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符合相关条件的财政给予贴息补助。

积极发展小企业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器等创业载体,创新建设开发和运行管理模式,不断改善创业孵化环境,提高创业服务能力。

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人行攀枝花市中心支行二、推动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支持力度。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本科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本科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模块)名称及专业代码专业中文名称:社会工作专业英文名称:Socia1Work专业代码:030302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人文科学素养和专业伦理意识,掌握“助人自助”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巧,能运用专业方法协助老人、残疾人、青少年等弱势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障碍和实现自我转变,胜任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社区综合服务岗位需要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经过在本专业领域五年左右的锻炼,毕业生在专业和职业上预期达到以下目标: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人文科学素养及责任心、敬业和奉献精神,认同社会工作价值观,恪守社会工作伦理,保持对专业、性别和社会等边界的敏感性;培养目标23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工作、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以及社会调查研究等有关理论与方法,分析、评价与改进社会工作实务。

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有关业务知识前沿;培养目标3,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与方法评估老人、残疾人、青少年等等社区弱势对象的需求与问题,设计服务方案,链接社会资源,实现“助人自助”,并对服务过程及效果进行监测、评估与改进;培养目标4: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及五邑侨乡实际,具备沟通协调、文案写作、项目策划、团队合作、活动开展、以及管理统筹等方面的能力,胜任社工督导与项目管理等工作。

三、毕业要求经过在校四年以上的系统专业学习,本专业毕业生需要达到以下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毕业要求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了解、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认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理解、接受并运用接纳、尊重、知情同意、自决、保密等专业伦理原则;毕业要求2:掌握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等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国际视野、了解本专业的知识前沿,具备国情意识,联系中国实际分析与评价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毕业要求3:掌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直接与间接介入方法,熟悉社会政策状况及趋势,在督导指导下结合老年、儿童、残障等社区弱势对象特点和机构情境适当运用理论与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并对服务过程加以规范评价;毕业要求击掌握定性与定量研究逻辑以及文献述评、抽样、定性资料搜集、定性资料分析、问卷制作、定量数据分析等研究技术,提出本专业领域内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有效执行并完成研究计划;毕业要求51就本专业领域现象与问题与教师、同学、服务对象、同工、志愿者、社区等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毕业要求6,参与或负责本学科及多学科团队活动,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共事,有效发挥个人作用;毕业要求71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意识,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毕业要求8:身体及心理素质良好,掌握适当的身心调节技巧,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富市人才支撑计划”的意见-

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富市人才支撑计划”的意见-

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富市人才支撑计划”的意见正文:---------------------------------------------------------------------------------------------------------------------------------------------------- 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富市人才支撑计划”的意见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振兴武威工业经济,为实施工业富市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经研究,决定在全市组织实施“工业富市人才支撑计划”。

现就组织实施“工业富市人才支撑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工业富市人才支撑计划”的重要意义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工业富市战略是市委、市政府从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武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促进工业经济大发展关键在人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和资源配置,切实加大工业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富市战略的顺利实施。

但是,我市工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人才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总量看,全市各类工业企业中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共有2.78万人,占从业人员10.58万人的26.2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1.95个百分点;从文化层次看,各类工业企业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7400多人,占从业人员的7.0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93个百分点;从专业技术职称看,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5400多人,占从业人员的5.1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81个百分点,企业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人才更短缺。

另一方面,工业人才服务体系不健全,人才的培养、引进、职称评聘和待遇落实以及激励机制很不完善,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工业经济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开发。

工匠人才培养方案

工匠人才培养方案

工匠人才培养方案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背景与意义 (2)1.2 目标与要求 (3)二、工匠人才培养理论基础 (4)2.1 工匠精神的内涵 (5)2.2 工匠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 (6)三、工匠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8)3.1 专业课程设置 (9)3.2 实践技能培训 (10)3.3 职业素养提升 (11)四、工匠人才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 (13)4.1 项目式教学 (14)4.2 混合式教学 (15)4.3 翻转课堂 (16)五、工匠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17)5.1 师资选拔标准 (18)5.2 师资培养途径 (19)5.3 师资激励机制 (20)六、工匠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21)6.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23)6.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25)6.3 师资与基地的协同发展 (26)七、工匠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 (27)7.1 评价体系构建 (28)7.2 激励措施实施 (29)7.3 人才成长路径规划 (29)八、工匠人才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 (30)8.1 方案实施效果评估 (32)8.2 问题与反馈机制 (33)8.3 改进措施与建议 (33)九、结语 (35)9.1 成果总结 (35)9.2 未来展望 (36)一、内容概括本方案旨在构建一套全面、系统的工匠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提升工匠人才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方案涵盖了对工匠人才认知、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的详细规划,旨在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出具备高度职业精神和精湛技艺的工匠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贡献力量。

1.1 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工匠精神逐渐成为了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关键因素。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导致具备高超技艺和精湛工艺的人才出现断层。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国家层面提出了大力培养工匠人才的战略方针。

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金华市新世纪“321”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

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金华市新世纪“321”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

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金华市新世纪“321”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金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5.24•【字号】市委办[2006]53号•【施行日期】2006.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中共金华市委办公室、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金华市新世纪“321”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市委办〔2006〕53号2006年5月24日)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根据《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市委〔2003〕21号)精神,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就实施金华市新世纪“321”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321”人才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为指导,按照人才工作要走在前列的要求,紧紧围绕我市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加快实施新世纪人才战略,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体制和机制,加速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我市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的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为新世纪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骨干人才储备。

二、培养目标根据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滚动培养、重点资助、跟踪管理、鼓励竞争的要求,到2010年,培养出一支由千余名不同层次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后备人才组成的、能跟踪科技前沿水平、在高新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发展中起骨干作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第一层次:培养30名左右,年龄在50岁以下,在国内或省内学术和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或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序列的高级专家。

第二层次:培养200名左右,年龄在45岁以下,能够代表我市科学优势和学术、技术水平的市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序列的专业技术人才。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省国资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8月30日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省国资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34号),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企业技能人才培训(一)完善企业职工培训体系。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举办技工学校和设立职业培训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集团)依托现有培训机构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引导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

企业应将职工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统筹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建立常态化的职业培训机制,力争每5年所有技能岗位职工都得到至少一次职业培训,并提升一个技能等级。

(二)广泛开展岗前培训和在岗技能提升培训。

企业应结合岗位技能要求,按照先培训后上岗原则,对新聘用和转岗的职工,采取自主培训或委托培训的方式,开展以基本技能、安全知识、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及从业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结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职工技能水平的要求,采取在岗培训、脱产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攀枝花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稳定培养暂行办法

攀枝花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稳定培养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增强区域人才竞争优势,推动攀枝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引进、稳定、培养应围绕“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核心战略目标和“四个倾力打造”战略重点的需要,重点引进与培养钢铁、钒钛、能源、化工、矿山开采、机械制造、现代物流、环保、金融、城市建设与规划、旅游、现代农业、IT产业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经济社会事业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第三条高层次人才引进、稳定、培养坚持“党委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第二章人才引进范围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高层次人才特指以下六类人才:(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和管理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人才,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特级教师;(四)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五)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人员;(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急需紧缺人才。

第三章人才引进形式和认定程序第五条高层次人才引进形式既可通过就业或调动工作方式落户攀枝花,也可通过携带项目、资金、技术到攀创业。

第六条高层次人才认定程序:单位、区(县)政府或个人申报,市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初审,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市政府审定,公示,市政府颁发《攀枝花市高层次人才证书》。

第四章人才引进、稳定、培养政策第七条高层次人才进入我市事业单位工作,不受单位编制和岗位职数限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无空缺的,可申请使用特设岗位;进入我市企业单位工作的,可申请使用企业引才专项事业编制。

第八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配偶由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妥善安置或推荐就业,其子女可在政府举办的中小学校选校就读,并免收择校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市西区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工实施办法(定)
攀枝花市西区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工程
实施办法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攀枝花市“五大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攀人才〔2010〕5号)的精神,结合西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攀枝花市西区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办法如下:
一、培养原则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发展服务业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突破口。

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工作要按照“十二五”规划主题主线的要求,开创服务业发展新局面,促进结构调整取得更大进展。

(一)坚持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培养原则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从促进产业发展和人才自身发展需要出发,组织实施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工程。

(二)坚持均衡发展和优先发展的原则
明确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坚持生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大力发展各种支持生产、便民利民、增加就业的服务业态,重点培育现代物流、设计咨询、电子商务、健
康服务等新的服务业态,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三)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原则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

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高效发展。

推进社会领域和事业单位改革,在政府切实履行好基本公共服务职责、保障基本需求的同时,把非基本服务的运行更多地交给市场调节。

深化财税、价格、金融等改革,完善政策措施,提升开放水平,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四)坚持标准化原则
做好服务业的基础工作,需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尽快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

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法律、行政法规,为促进服务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二、培养依据
(一)落实省、市、区人才工作的要求。

(二)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推进人才优先开发和“人才强区”战略的需要。

(三)依据《攀枝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西区现代服务业人才的比重结构。

三、培养目标
(一)近期目标
依据西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到2015年,实现我区服务业人才数量稳步增长,服务业人才队伍素质继续提高,人才的专业结构、区域和行业分布趋向合理。

按西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和需求以及西区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和专业人才的比重结构,培养信息技术、科技服务、金融、保险、证券、法律咨询、财会等重点专业人才10名,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等经营管理人才30名,具有职业资格的技能型、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200名,为促进我区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远期目标
到2020年,依据西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和需求以及西区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和专业人才的比重结构,培养信息技术、科技服务、金融、保险、证券、法律咨询、财会等专业人才20名,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等经营管理人才70名,具有职业资格的技能型、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600名,使人才专业结构、区域和行业分布更加合理。

四、培养范围及方向
在现代服务业相关行业中取得一定成绩,在各自岗位、学术、技术领域中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

选拔培养的重点是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商贸流通业、咨询业及社区服务业的实用型人才。

五、培养方式及渠道
以培养服务业现有在职骨干为主,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采
取多渠道、多形式培养。

(一)培养现代服务业重点人才
培养一批通晓国际通行规则和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服务业重点人才。

选派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高层次人才赴国内发达城市学习培训,在“十二五”期间培养340名现代服务业重点人才。

(二)培养中等层次人才
重点在生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领域企业,选拔一批具有大学以上文化,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实施培训。

每年选派4名到国内知名高校等机构学习培训,选派10名参加市、区两级的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的学习培训。

(三)培养基础性人才
重点结合国家六部委开展的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依托本地高校,面向社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物流师、营销师以及网络管理师等现代服务领域新职业的培训和全国统考,着力提升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每年培训50名现代服务业急需的技能人才。

(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现代物流业人才
加快现代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大力提倡政、产、学、研相结合,建立现代物流新型机制,培
养高级企业物流管理人才、规划和咨询行业的物流人才、国际贸易物流人才、科研教学物流人才,满足社会对现代物流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2、商贸流通业人才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重视对商贸流通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建立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利用本地以及外地知名大专院校的资源优势,培养重点商贸流通业管理人才,鼓励中介组织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素质,为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保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3、金融保险业人才
明确金融保险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努力建设四支金融保险人才队伍。

金融保险业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建设好以监管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金融保险营销人才为主体的四支人才队伍。

4、咨询业及社区服务业的实用型人才
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整合各种咨询机构和各社区居委会的人才优势资源,加强对外交流,通过选拔优秀人才到本地教育培训机构和国内知名高校等机构学习培训,提高服咨询业及社区服务业的实用型人才业务水平。

同时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社区服务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和规范咨询类职业资格和职称评定管理办法,加强对咨询服务业人员的考核,形成较强的整体实力,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
服务。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健全高效能人才培养机制。

区委组织部会同区相关部门负责指导建立培训基地;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全区人才规划要求,负责制定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规划、目标和年度培训目录、计划安排,抓服务业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牵头组织开展中等层次人才、基础性人才的培养;区教育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建立培训基地,指导培训并进行教学评估;区财政局负责区政府投入人才培养经费的落实并监督运行。

现代服务业人才选拔培养实施细则由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和实施,报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服务保障
逐步建立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现代商贸业、居民社区服务业等八大人才培养机构。

搭建职业教育培训平台;加强与本地高校和国内知名高校的合作;广泛联络区内公司和市内知名企业,建立现代服务业人才实习训练平台,完善培训网络。

(三)经费保障
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经费主要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承担。

区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按2%的比例提取。

对服
务业领军人才培训予以重点资助,最高可资助1万元/人次;对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资助培训费的1/2,最高可资助5000元/人次;对技能人才的培训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资助。

(四)环境保障
建立现代服务业人才服务管理机制,促进现代服务业人才健康发展。

建立优秀人才激励保障制度,充分激发人才发挥作用的积极性。

加强优秀人才先进事迹的宣传,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