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测绘《测量平差》第五章_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张书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1
(5-2-2)
1 ˆ ) WxT K s V T PV W T N aa (W Bx 1 1 ˆ WxT K s W T N aa W W T N aa Bx
T 1 W B N 顾及到 e aa W , 则 u1
1 ˆ W xT K s V T PV W T N aa W WeT x
1 ˆ) V P 1 AT N aa (W Bx
§5-2 精度评定
任何一种平差方法,其精度评定的内容都包括 以下三方面内容:单位权方差估值的计算、各向 量的协因数阵及向量间的互协因数阵的推导、平 差值函数协因数及其中误差的计算,本节也将对 这三方面内容作介绍。
一、单位权方差估值的计算公式
T
1 T N cc CN bb C
1 bb
1 bb
于是前式可写成
N cc K s CN We Wx 0
由此式可得
1 bb
K s N (W x CN We )
1 cc
1 bb
(5-1-25)
将上式代入(5-1-24)式,整理可得
1 1 T 1 1 1 T 1 ˆ ( N bb x N bb C N cc CN bb )We N bb C N cc W x (5-1-26)
ˆ 求一阶偏导数 x
两边转置整理后,则有:
nn n1
T
PVA K 0
T nc c1
T
(5-1-14)
B K C KS 0
uc c1 u s s1
(5-1-15)
以上(5-1-11)、(5-1-12)、(5-1-14)、(5-115)四式联合称为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的基础方 程。其中共包括有n+u+c+s个方程,包含的未知量的 个数也是n+u+c+s个,它们分别是:
按求条件极值的方法组成新的函数
ˆ W ) V PV 2 K ( AV Bx T ˆ Wx ) 2 K S (Cx
T T
(5-1-13)
为求其极小值,将上式分别对V和 并令一阶偏导数为零,得
2V T P 2 K T A 0 V
T 2 K T B 2 K S C0 ˆ x
~ ~ F ( L ) 0,线性形式为:AL A0 0
~ ~ ~ ~ L F ( X ),线性形式为:L BX d
~ ~ ~ ~ F ( L , X ) 0,线性形式为:AL BX A0 0
(5-1-1) (5-1-2) (5-1-3) (5-1-4)
~ ~ ( X ) 0,线性形式为:CX C 0 0
前三类方程中都含有观测量或同时含有观测量和未 知参数,而最后一种方程则只含有未知参数而无观 测量,为了便于区别起见,特将前三类方程统称为 一般条件方程,而最后一类条件方程称为限制条件 方程。
但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我们选了u<t或u=t个 参数,但它们之间却是相关的,即使我们选择 了u>t个参数,也不一定就包含t个独立参数, 这是前面几种方法中所未提及的概念。在这种 情况下,就无法应用前面介绍的几种平差方法 进行平差了,那么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什么样 的函数模型和平差方法,正是本章所要讨论的 内容。 在第二章中介绍过附有条件的条件平差的模 型建立方法,该方法也要增选u个参数,方程的 总数为r+u个。
~ L L
则可写出其线性化后的函数模型为
A B ~ x W 0
su u 1
(5-1-8) (5-1-8) (5-1-8) (5-1-8)
C ~ x Wx 0
s1
cu u 1 c1
以和的估值和代入上式,则 ˆ W 0 AV B x
c n n1
su u 1
1 aa
(5-1-22)
将其代入(5-1-17b)得:
1 ˆ) C T K s 0 BT N aa (W Bx
即 若令
ˆ C K s B N W 0 (5-1-23) B N Bx
T T T
1 aa
1 aa
Nbb B N B,
T uu 1 aa
1 We B T N aa W u1
c1
~ ~ F (L , X ) 0
(5-1-5) (5-1-6) (5-1-7) (5-1-8)
若为线性形式,则为
cn n1
su u 1
~ C X C0 0
s1
c1
无论线性模型还是非线性模型,按照第二章介绍的 线性化方法和结论,并考虑到
源自文库
~ X X0 ~ x
c n n1 cu u 1 c1
P 1 AT K ,则 由(5-1-16)知:V n1
V T PV V T P( P 1 AT K ) V T AT K ( AV )T K
ˆ W 0 ,所以 V B x 而 cA n n1 cu u 1 c1
ˆ)T K W T K x ˆ T BT K V T PV (W Bx
ˆ W 0 A P 1 AT K B x
cu u1 c1
令
N aa AP A
1
T
连同(5-1-15)、(5-1-12)式,则得:
ˆ W 0 N aa K B x
cc c1 cu u1
c1
T KS BT K C u s
(5-1-17a) (5-1-17b) (5-1-17c)
ˆ Wx 0 C x
s1
式中
W ( AL BX 0 A0 )
Wx (CX C0 )
0
以(5-1-11)、(5-1-12)式作为函数模型而进行的 平差,称为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有的文献也 称其为概括平差函数模型。
T V PV min ,为此, 按照最小二乘准则,要求
如果在u个参数中有s个是不独立的,或者说在这u个 参数中存在着s个函数关系式,则建立平差模型时应 列出s个限制条件方程,除此之外再列出c=r+u-s个 一般条件方程,因此方程总数也可以认为是c+s个, 形成如下的函数模型
S 1
~ (X ) 0
~ ~ A L B X A0 0
cu u 1
则(5-1-23)式可以写为
T ˆ Nbb x C K s We 0
于是可求得
1 T ˆ x N bb (C K s We )
(5-1-24)
将上式代入(5-1-17c)得
CN (C K s We ) Wx 0
T
1 bb
即 令
CN C K s CN We Wx 0
u1
1 aa
1 aa
1 aa
1 T 1 1 1 T 1 1 (E Nbb C N cc C)(Nbb Nbb C Ncc CN bb )
(N
1 bb
N C N CN
T
1 bb
1 cc
1 bb
N C N CN
T
1 bb
1 cc
1 bb
1 T 1 1 T 1 1 Nbb C N cc CN bb C N cc CN bb )
L EL
W ( AL BX A0 ) AL W
0 0
1 1 T 1 1 1 T 1 ˆ x ( Nbb Nbb C N cc CN bb )We Nbb C N cc Wx
1 1 1 ˆ) N aa ˆ K N aa (W Bx W N aa Bx
就平差目的而言,V和 x 是所需要的解,联 ˆ Ks K 则是解算过程中的过渡数值。因 系数 s1 和 c 1 此,下面将进一步推导各量的显性表达式。 由(5-1-17a)式可得:
ˆ L V L 0 ˆ ˆ X X x
(5-1-20) (5-1-21)
ˆ) K N (W Bx
因为
BT K C T K S 0
uc c1 u s s1
,则有
T T T T ˆ ˆ V PV W K x C K s W K (Cx) K s T T
ˆ Wx 0,有 x 考虑到 sC u u1
V PV W K W K s
T T T x
1 ˆ) ,得 (W Bx 若将代入上式 K N aa
T
(5-2-4)
1 We B T N aa W
QW eW e B N N aa N B B N B N bb (5-2-5)
T T
1 1 T 1 1 1 1 T 1 1 T QX ( N N C N CN ) N ( N N C N CN ˆX ˆ bb bb cc bb ) bb bb cc bb bb
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法单位权方差估值的计算 仍然是用 V T PV 除以它的自由度r,即:
T T V PV V PV 2 ˆ0 r cu s
(5-2-1)
其中 V T PV 的计算,可以利用观测值的改正数及其 权阵直接计算,当不能直接知道改正数的情况下, 也可以使用下面推导的公式进行计算。
1 1 1 1 1 K s N cc (Wx CN bb We ) N cc Wx N cc CN bb We
V P A K QA K
T T n1
1
ˆ L V L
ˆ 下面举例说明若干协因数阵的推导过程,考虑到 X 为非随机量,所以 Wx 可以视为常量。
Qww AQll A N aa
第五章 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
§5-1 基础方程和它的解
前面几章介绍的条件平差、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间接平差、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等四种经典平差 方法,除条件平差不增选参数外,其它三种方法 都要增选数量不等的参数参与平差,其未知参数 的个数分别是u<t,u=t,u>t,且要求参数间彼此 独立,在u>t的情况下,也要求必须包含t个独立 参数,从函数模型上看,四种平差方法总共包含 如下四类的方程:
K N aa x ˆ BT K s 0
B 0 W T 0 C 0 C 0 W x
1
(5-1-19)
然后将k代入(5-1-16)式即可求得改正数V的值, 进而可以按下面公式求得观测值和参数的平差值。
将(5-1-22)式代入(5-1-16)式,整理可得 (5-1-27) 在实际计算时,当列出函数模型(5-1-11)、(5-11 1 1 N N N N N N 12)式后,即可计算 aa、 aa 、 bb 、 bb 、 cc、cc 和 We , ˆ ,再由(5-1-27)式求 然后根据(5-1-26)式解算 x 得观测值的改正数V。最后根据(5-1-20)、(5-1-21) 式求得观测值的平差值和参数的平差值,完成求平差 值的工作。
(5-2-3)
二、各种向量的协因数阵
为了评定某些量的精度和研究向量之间的相关性,要 用到它们的协因数阵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协因数阵。在 ˆ,K,K ,V,L ˆ, L,W,X 附有条件的条件平差中,基本向量有: s 现已知观测值的协因数阵,为求其它量的协因数阵和 互协因数阵,最基本的思路是把它们表达成已知协因 数阵的线性函数,然后根据协因数传播律进行求解。 根据原理可以写出这些向量的基本表达式如下:
uc c1
s1
0
s u u 1
C ~ x Wx 0
s1
(5-1-17)式称为附有条件的条件平差的法方程,其系 数矩阵对称,所以仍是一个对称线性方程组。可将 其写成如下形式: 0 K W N aa B BT T ˆ 0 C x 0 0 (5-1-18) C 0 0 K s W x 由上式可以解得
V,
n1
ˆ , K, Ks x u 1 c1
s1
方程的个数和待定量的个数相同,可唯一确定各未知 数。 解算此基础方程,通常是先从(5-1-14)式解得:
V P A K QA K
T T n1
1
(5-1-16)
上式称为改正数方程。
将此式代入(5-1-11)式,则有:
cn nn 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