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材——平面几何篇
新教材2023版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2.7抛物线及其方程2.7.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课件
答案: C
解析:如图所示,过点P作PM⊥准线l,垂足为M, 则|PF|=|PM|,当且仅当A,P,M三点共线时, |PF|+|PA|取得最小值|AM|=2+32=3.5.
(3)若位于y轴右侧的动点M到F(12,0)的距离比它到y轴的距离大12.求 点M的轨迹方程.
解析:设所求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的方程为y2=2px(p≠0),A(m,-3),
由抛物线定义得5=|AF|=
m
+
p 2
.
又(-3)2=2pm,∴p=±1或p=±9,
故所求抛物线方程为y2=±2x或y2=±18x.
题型2 抛物线定义的应用 【思考探究】
1.抛物线定义的实质可归结为“一动三定”,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 抛物线定义的实质可归结为“一动三定”,一个动点,设为M; 一个定点F,即抛物线的焦点;一条定直线l,即为抛物线的准线;一个定 值,即点M与点F的距离和M到l的距离之比等于1.定点F不能在直线上,否 则,动点M的轨迹就不是抛物线. 2.如何通过抛物线定义实现距离转化? [提示]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准 线的距离,因此,由抛物线定义可以实现点点距与点线距的相互转化,从 而简化某些问题. 3.如何利用抛物线定义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最值问题? [提示] 在抛物线中求解与焦点有关的两点间距离和的最小值时,往往用 抛物线的定义进行转化,即化折线为直线解决最值问题.
方向也随之确定.
基础自测
1.抛物线x=-18y2的焦点坐标是(
)
A.(-2,0) B.(2,0)
C.(0,312)
D.(0,-312)
答案:A
2.抛物线x2=4y的准线方程是( ) A.x=1 B.x=-1 C.y=1 D.y=-1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2-1坐标法课件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x1+x2
y1+y2
(2)x= 02 _____2____,y= 03 ______2______.
知识点三 坐标法
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然后通过代
数运算等解决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
1.对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点 A,B 的位置没有先后之分,即距离公式还可以写为|AB| = x1-x22+y1-y22. (2)坐标平面内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推 广. (3)若 B 点为原点,则|AB|=|OA|= x21+y21.
x1+x2 _____|x_2_-__x_1_| ____;x= 02 ______2______.
知识点二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已知 A(x1,y1),B(x2,y2)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M(x,y)是线段 AB 的中点.
(1)|AB|=|A→B|= 01 ___x_2_-__x1__2+___y_2_-__y_1_2;
例 1 已知数轴上三点 A(-1),B(5),C(x). (1)当|AB|+|BC|=8 时,求 x; (2)若 B 是 AC 的中点,求 x. [解] (1)由 A(-1),B(5),C(x),可知|AB|=|5-(-1)|=6,|BC|=|x-5|. 当|AB|+|BC|=8 时,有 6+|x-5|=8,解得 x=3 或 x=7.
(4)若 A,B 两点在 x 轴上,或在与 x 轴平行的直线上,此时|AB|=|x2- x1|.
(5)若 A,B 两点在 y 轴上,或在与 y 轴平行的直线上,此时|AB|=|y2- y1|.
注意:(4)(5)在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去掉绝对值号,解题更容易. (6)在数轴上,点 A(x1),B(x2),用绝对值定义两点间的距离,表示为 d(A, B)=|x1-x2|.若 A,B,C 是数轴上任意三点,则 d(A,B)≤d(A,C)+d(B, C). 2.中点公式的两个应用 (1)知二求一.从公式上看,只要知道公式等号两边的任意两个量,可 求第三个量. (2)从图像上看,只要知道图像上任意的两点,可求第三个点.
高一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6.4.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
方法总结: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 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 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转化
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 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运算
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翻译
巩固新知
例3.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 ,你能发现对角线 AC 和 BD
D
E
的难度。如果用向量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可以
取 AB , AC 为基底,用 AB , AC 表示 DE ,BC,证明 B
C
DE 1 BC 即可。
2
例2.如图,DE是 ABC 的中位线,用向量方法证明:DE / /BC, DE 1 BC.
2
证明:如图,因为 DE 是 ABC 的中位线,
所以 AD 1 AB, AE 1 AC.
追问(1):你能用自然语言叙述这个关系式的意义吗?
答: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各条边的平方和。
追问(2):本题还可以选择其他基底吗?
D
C
答:如图,还可以选 AC , BD 为基底。
追问(3):本题还有其他利用向量的方法吗?
A
B
答:坐标法(如下)
例6.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 ,你能发现对角线 AC 和 BD 的长度与两条邻边 AB 和 AD 之间的关系吗? 解法二:以 A 点为坐标原点,AB 为 x 轴,建立 y 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cos a b x1x2 y1y2 .
| a || b | x12 y12 x22 y22
探究新知
下面我们来通过两个具体实例,说明向量方法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例1.如图,DE 是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1坐标法课件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有序实数
)(即的坐标为(, 1 ),记作
(1 , 1 ),其中1 为的横坐标,1 为的纵坐标),且(2 , 2 ),则向量
(2 − 1 , 2 − 1 )
=②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可以得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之间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已知(, 6),(−2, ),(2,3),若点平分线段,则 + 等于
(
)A
A. 6
B. 1
C. 2
D. -2
2. 已知(1,2),(, 6),且|| = 5,则的值为( )
D
A. 4
D. -2或4
B. -4或2
C. -2
3. 已知△ 的顶点(2,3),(−1,0),(2,0),则△ 的周长是(
2. 已知点(−3,4), (2, 3),在轴上找一点,使|| = ||,求||的值.
[答案] 设点(, 0),则有|| =
|| =
(−3 − )2 + (4 − 0)2 = 2 + 6 + 25,
(2 − )2 + ( 3 − 0)2 = 2 − 4 + 7.
C. 以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D. 以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D. 10
)C
6. 光线从点(−3,5)射到轴上,经x轴反射后经过点(2,10),则光线从到
的距离为( )
C
A. 5 2
B. 2 5
C. 5 10
D. 10 5
[解析] 点(−3,5)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 (−3, −5),则光线从到的距离即
|| =
[5 − (−1)]2 + [3 − (−1)]2 = 62 + 42 = 52 = 2 13,
高中数学必修二平面解析几何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高中数学必修二平面解析几何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课标要求(1)直线与方程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②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③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④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⑥探索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①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①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刻画点的位置.②通过表示特殊长方体(所有棱分别与坐标轴平行)顶点的坐标,探索得出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二全国卷近四年直线与圆的高考题及分析A.2 C.设直线a=+xy2分析以上四年全国卷,我们可以看出:(1)文科年年都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其中2013、2014、2015年都考查了一道解答题,分值为12分,而2016年考查弱化了,只有一道选择题,分值5分,文科是否有种趋势,考查选择题;理科2013考查一道解答题,2014、2015一道选择题,,2016没有考查直线与圆.(2)试题难度为中等难度,直线与圆的试题没有压轴题,基本都在试卷的中间,选择题考查的偏多,时而为选择的最后一个较难的题.(3)直线与圆的综合题占主流,基本没有单纯考查直线方程的试题多数,多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中的几何度量(弦长、距离、面积等)、动点的轨迹问题,同时也强化了与其他知识(向量、不等式、函数、圆锥曲线等)的整合.(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坐标法、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转化的思想,凸显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三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解析几何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是通过坐标法运用代数工具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学科,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解析法,就是坐标法,解析几何就是在坐标系的基础上,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一门学科.它将形与数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
_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2
1.设l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条直线,且倾斜角为45°,你能写出该直线的方 向向量吗? 提示:(1,1).
2.如果a =(-1,2)是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你能写出l的一个法向量吗? 提示:(2,1).
已知直线l经过点A(-1,3)与B(2,0),则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________,斜 率k=________,倾斜角θ=________. 解析:―A→B =(3,-3)=3(1,-1),
知识点一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 (1)定义:给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条直线,如果这条直线与x轴 相交 ,
将x轴绕着它们的交点按 逆时针 方向旋转到与直线重合时所转的 最小正角 记为 θ,则称θ为这条直线的倾斜角;
(2)范围:直线的倾斜角θ的取值范围是0°~180°,并规定与x轴平行或重合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
2.2 直线及其方程
2.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 数学抽象
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 直观想象
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及法向量,并能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 数学运算
求直线的方向向量或法向量
[例4] 已知直线l经过点A(1,2),B(4,5),求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和法向
量,并确定直线l的斜率与倾斜角.
[解]
―→ AB
=(4-1,5-2)=(3,3)是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由法向量与方
向向量垂直,法向量可以为(-1,1).因此直线的斜率k=1,直线的倾斜角θ满
1.利用斜率公式求直线的斜率应注意的事项
_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2
A.-
3 3
B.
3 3
C.- 3
D. 3
解析:∵k1=tan 30°=
3 3
,
又l1⊥l2,∴k1·Hale Waihona Puke 2=-1,∴k2=- 3 .
答案:C
3.已知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2x+y-1=0平行,则m的值为
A.-8 C.2
B.0 D.10
()
解析:由已知,得4m-+m2 =-2,∴m=-8.
顺次连接A,B,C,D四点,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 解:由题意A,B,C,D四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 由斜率公式可得kAB=2-(5--34) =13 ,kCD=-0- 3-36 =13 ,kAD =-3-0-(-3 4) =-3,kBC=36- -52 =-12 . 所以kAB=kCD,由图可知AB与CD不重合,所以AB∥CD,由kAD≠kBC,所以AD与 BC不平行. 又因为kAB·kAD=13 ×(-3)=-1,所以AB⊥AD,故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
(2)若l1∥l2,则有AB11BC22- -AB22BC11= ≠00, , 即32- m2m-(18m≠-02,)=0, 即mm22- ≠29m,-3=0, 即mm= ≠33或 且mm= ≠- -13, , ∴m=-1.故当m=-1时,直线l1与l2平行. (3)若l1与l2重合,则有AB11BC22- -AB22BC11= =00, , 即32-m2m-(18m=-02,)=0, ∴mm= =33或 或mm= =- -13, , ∴m=3. 故当m=3时,直线l1与l2重合.
当两条直线都没有斜率时,它们互相平行或重合;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 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它们互相垂直.
_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5
三等分,则此椭圆的方程
A.8x12 +7y22 =1 C.8x12 +4y52 =1
B.8x12 +y92 =1 D.8x12 +3y62 =1
()
解析:由已知得 a=9,2c=13 ×2a,∴c=13 a=3,b2=a2-c2=72. 又焦点在 x 轴上,∴椭圆方程为8x12 +7y22 =1.
答案:A
2
椭圆几何性质的简单应用
[例 3] (链接教科书第 132 页例 3)已知点 P 为椭圆 x2+2y2=98 上一个动点, 点 A 的坐标为(0,5),求|PA|的最小值.
[解] 设 P(x,y),则 |PA|= x2+(y-5)2 = x2+y2-10y+25 , 因为点 P 为椭圆 x2+2y2=98 上一点, 所以 x2=98-2y2,-7≤y≤7, 则|PA|= 98-2y2+y2-10y+25 = -(y+5)2+148 , 因为-7≤y≤7,所以当 y=7 时,|PA|min=2.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一般先根据条件列出所求目标的函数关系式, 然后根据函数关系式的特征选用配方法、判别式法,应用不等式的性质以 及三角函数的最值求法求出最大值、最小值或范围,但要注意自变量的取 值范围对最值的影响.
[跟踪训练]
1.已知点 P(3,4)在椭圆xa22 +by22 =1 上,则以点 P 为其中一个顶点的椭圆的内
解:(1)由椭圆 C1:1x020 +6y42 =1 可得其长半轴长为 10,短半轴长为 8,焦点坐 标(6,0),(-6,0),离心率 e=35 . (2)椭圆 C2:1y020 +6x42 =1. 性质:①范围:-8≤x≤8,-10≤y≤10; ②对称性:关于 x 轴、y 轴、原点对称; ③顶点:长轴端点(0,10),(0,-10),短轴端点(-8,0),(8,0); ④焦点:(0,6),(0,-6); ⑤离心率:e=35 .
【新人教B版】(新教材)2022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4曲线与方程课件
2.4 曲线与方程
课标要求素养要求源自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 课 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1.数学抽象——能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 标 解 2.初步理解“曲线的方程” 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读 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2.数学运算——能掌握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3.初步掌握根据已知条件求 的常见方法.
曲线方程的方法.
要点一 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
点的坐标
1. 如果曲线与方程仅满足“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会出 现什么情况?你能举例说明吗?
要点二 动点的轨迹方程
直线
圆周
2.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与求其轨迹有何区别? 提示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得出方程即可,而求动点的轨迹在得出方程后还要 指出方程的曲线是什么图形. 3. 求轨迹方程时,根据一个已知的平面图形建立的坐标系是唯一的吗? 提示 不是唯一的,一般以得到的曲线方程最简单为标准.
ACD
探究点二 曲线的交点
解题感悟 结合曲线方程的定义,两曲线的交点的坐标即为两曲线的方程构成的方
程组的解,所以可以把求两曲线的交点坐标的问题转化为解方程组的问题, 把讨论交点的个数问题转化为讨论方程组解的个数问题.如果只涉及曲线的 一部分,那么常用到数形结合的方法.
2
探究点三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探究点一 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例 D
A.
B.
C.
D.
B
解题感悟 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即直观地说“点不比解多”,称为纯粹 性;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即直观地说“解不比点多”,称 为完备性,只有点和解一一对应,才能说曲线是方程的曲线,方程是曲线的方 程.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圆的一般方程课件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由圆的一般方程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已知点 M(x0,y0)和圆的方程 x2+y2+Dx+Ey+F=0(D2+E2-4F>0).则 其位置关系如下表:
位置关系
代数关系
点 M 在圆 06 _外__ 点 M 在圆 07 _上__ 点 M 在圆 08 _内__
x20+y20+Dx0+Ey0+F>0 x20+y20+Dx0+Ey0+F=0 x20+y20+Dx0+Ey0+F<0
89+8D+5E+F=0, 由题意知73+3D+8E+F=0,
9+3E+F=0,
D=-8, 解得E=-8,
解
(3)两边同除以 2,得
x2+y2+ax-ay=0,D=a,E=-a,F=0,
∴D2+E2-4F=2a2>0,
∴方程(3)表示圆,它的圆心为-a2,a2,
半径 r=12
D2+E2-4F=
2 2 |a|.
解
题型二 求圆的一般方程
例 2 已知 Rt△ABC 的顶点 A(8,5),直角顶点为 B(3,8),顶点 C 在 y 轴 上,求:
半径长.
[跟踪训练 1] 下列方程各表示什么图形?若表示圆,求出其圆心和半 径.
(1)x2+y2+x+1=0; (2)x2+y2+2ax+a2=0(a≠0);(3)2x2+2y2+2ax-2ay=0(a≠0).
解 (1)∵D=1,E=0,F=1, ∴D2+E2-4F=1-4=-3<0, ∴方程(1)不表示任何图形. (2)∵D=2a,E=0,F=a2, ∴D2+E2-4F=4a2-4a2=0, ∴方程(2)表示点(-a,0).
判断二元二次方程 Ax2+Bxy+Cy2+Dx+Ey+F=0 表示圆要“两看”: 一看方程是否具备圆的一般方程的特征:①A=C≠0;②B=0; 二看它能否表示圆.此时判断 D2+E2-4AF 是否大于 0;或直接配方变 形,判断等号右边是否为大于零的常数.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3圆及其方程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已知圆E经过点(−1,2), (6,3),且_____________
(i)求圆的方程;
(ii)已知直线经过点(-2,2),直线与圆相交所得的弦长为8,求直线
的方程.
(i)设圆的方程为 2 + 2 + + + = 0,依题意有
5 − + 2 + = 0,
易知圆心到直线y=x的距离 =
所以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2
3 2
,
2
− 2
=
3 2 2
( )
2
−(
2)2
=
10
,故选C.
2
探究点三 直线和圆相交
例
(1) 求直线: 3 + − 6 = 0被圆: 2 + 2 − 2 − 4 = 0截得的弦的长.
3 + − 6 = 0
2 − 3 + 2 = 0,解得交点
D. 相离
[解析] 圆 2 + 2 = 1的圆心为(0,0),半径 = 1.
因为圆心(0,0)到直线 − 2 − 1 = 0的距离 =
所以直线与圆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0−0−1|
12 +(−2)2
=
5
<1,
5
(2) (多选)已知圆: ( + cos)2 + ( − sin)2 = 1,直线: = .下
①若所求直线的斜率存在,设切线斜率为,
则切线方程为 + 3 = ( − 4),即 − − 4 − 3 = 0.
设圆的圆心为,则(3,1),因为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1,
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2.1坐标法课件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四十分。
2.本例中在线段 AB 上是否存在点 P(x),使得点 P 到点 A 和点 B 的距离都是 3?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 x;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由.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四十分。
[提示] (1)× 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 (2)× 终点不一定相同. (3)× x 与 2x 的大小无法确定. (4)× 方向不一定相同.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三点 四十分。
2.(1)已知 A(1,2),B(2,6),则 AB 的中点坐标为____. (2)已知 A(2,4),B(-1,3),则 A,B 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 (1)32,4 (2) 10 [(1)设 AB 的中点为 M(x,y),则 x=1+2 2=32, y=2+2 6=4,∴中点坐标为32,4. (2)|AB|= 2+12+4-32= 10.]
知识点 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如果数轴上点 A 对应的数为 x1(即 A 的坐标为 x1,记作_A_(_x_1)_), 且 B(x2),则向量A→B的坐标为__x_2-__x_1_,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AB| =|A→B|=__|x_2_-__x_1_| _.如果x1+Mx(2x)是线段 AB 的中点,则A→M=M→B.数轴 上的中点坐标公式 x=___2____.
[解] (1)由题意可知,点 M(-2)位于点 N(3)的左侧,且点 P(x) 位于点 M(-2),N(3)之间,所以-2<x<3.
(2)确定两点的位置关系,需要讨论实数 a,b 的大小关系:当 a>b 时,点 A(a)位于点 B(b)的右侧;当 a<b 时,点 A(a)位于点 B(b)的左 侧;当 a=b 时,点 A(a)与点 B(b)重合.
新教材2025版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
2.2.4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法向量最新课程标准(1)驾驭直线l的方向向量与直线l的法向量的概念.(2)会求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法向量.(3)会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法向量解决相关问题.新知初探·课前预习——突出基础性教材要点要点一直线l的方向向量与直线l平行的非零向量v都称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❶.斜率为k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为________的非零实数倍.要点二直线l的法向量与方程式为Ax+By+C=0的直线l垂直的非零向量n=____________称为直线l的一个法向量❷.批注❶直线l的方向向量v→并不唯一,λv→的全部的非零实数倍都是方向向量.批注❷直线的一般式方程Ax+By+C=0的一次项系数组成的向量(A,B)是直线的一个法向量.基础自测1.推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零向量不能作为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 )(2)若v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则λv(λ∈R)也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 )(3)若n为直线l的一个法向量,则λn(λ≠0)也是直线l的一个法向量.( )(4)向量(x0,y0)与(y0,-x0)是相互垂直的.( )2.直线3x-2y-1=0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A.(2,-3) B.(2,3)C.(-3,2) D.(3,2)3.直线3x-4y+5=0的一个法向量是( )A.(3,4) B.(3,-4)C.(4,3) D.(4,-3)4.已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1,5),则直线l的法向量为( )A.(5,1) B.(-1,5)C.(5,-1) D.(-5,-1)5.若一条直线的斜率为k,则它的一个方向向量是________,一个法向量是________.题型探究·课堂解透——强化创新性题型1 求直线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例1 (1)求直线2x-3y+5=0的一个方向向量和法向量;(2)求过点A(2,3)和点B(0, -2)的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和法向量.方法归纳娴熟驾驭直线的斜截式(或一般式)方程对应的方向向量的坐标特征.不同形式的直线方程,可以先将方程化为斜截式或一般式,然后干脆写出它的一个方向向量.直线l:y=kx+b的一个方向向量为v=(1,k);直线l:Ax+By+C=0的一个方向向量为v=(B,-A).巩固训练1 (1)(多选)若直线l的倾斜角等于135°,则下列向量中可以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的有( )A.(2,2) B.(-3,3)C.(,-) D.(-,-)(2)若直线l经过点A(-1,4),B(3,2),则直线的一个法向量n为( )A.n=(1,-2) B.n=(4,-2)C.n=(4,2) D.n=(1,2)题型2 直线方向向量的应用例2 (1)经过A(0,2),B(-1,0)两点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为(1,k),求k的值;(2)假如直线过点P(1,-4),且直线的方向向量是a=(3,9),求直线的方程.方法归纳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求直线方程时,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得:(1)若已知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v=(1,k),则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b;(2)若已知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v=(B,-A),则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Ax+By+C=0.巩固训练2 (1)若过点P(3,2m)和点Q(-m,2)的直线与方向向量为a=(-5,5)的直线平行,则实数m的值是( )A. B. -C. 2 D.-2(2)平行于向量(2,-3)且经过点B(1,-2)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题型3 直线法向量的应用例3 (1)已知两条直线l1:ax-2y-3=0,l2:4x+6y-3=0,若l1的一个法向量恰为l2的一个方向向量,则a=________;(2)假如直线过点D(6,-1),且直线的法向量是b=(4,-3),求直线的方程.方法归纳已知直线的法向量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待定系数法:若已知直线的一个法向量为n=(A,B),则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Ax+By+C=0.巩固训练3 (1)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120°,它的一个法向量为v=(m,m+1),则m的值为( )A.1+ B.1-C.D.-(2)垂直于向量(3,-5)且经过点A(1,2)的直线方程为 ________.2.2.4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法向量新知初探·课前预习[教材要点]要点一(1,k)要点二(A,B)[基础自测]1.(1)√(2)×(3)√(4)√2.解析:因为3x-2y-1=0的斜率k=,结合选项可知直线3x-2y-1=0的一个方向向量为(2,3).答案:B3.解析:∵直线3x-4y+5=0,斜率为,∴其方向向量为:(1,),设其法向量坐标为(x,y),又∵方向向量和法向量垂直,∴x+y=0,符合要求的只有B.答案:B4.解析:因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1,5),所以直线l的法向量可以是(-5,1)或(5,-1).答案:C5.解析:因为直线的斜率为k,所以它的一个方向向量为(1,k),设一个法向量为(x,y),则(x,y)·(1,k)=x+ky=0,不妨取x=k,y=-1,则它的一个法向量是(k,-1).答案:(1,k) (k,-1)题型探究·课堂解透例1 解析:(1)直线方程2x-3y+5=0化为y=x+,其斜率k=.所以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1,).由1××(-1)=0可知直线的一个法向量为(,-1).(2)由已知条件可知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0-2,-2-3)=(-2,-5),又5×(-2)+(-2)×(-5)=0可知直线的一个法向量为(5,-2).巩固训练1 解析:(1)直线l的斜率为k=tan 135°=-1,所以直线l的全体方向向量为λ(1,-1),(λ≠0,λ∈R)检验可知B、C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2)因为=(4,-2),A.当n=(1,-2),则·n=4+4=8≠0,不满意.B.当n=(4,-2),则·n=16+4=20≠0,不满意.C.当n=(4,2),则·n=16-4=12≠0,不满意.D.当n=(1,2),则·n=4-4=0,满意.答案:(1)BC (2)D例2 解析:(1)因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为(1,k),则k为直线的斜率,所以k==2,所以k的值为2.(2)由题意,直线的方向向量是a=(3,9),故直线的斜率k==3,且直线过点P(1,-4),故直线方程为y+4=3(x-1),即3x-y-7=0.巩固训练2 解析:(1)由题意得,=(-m-3,2-2m)与a=(-5,5)共线,所以5(-m-3)-(-5)·(2-2m)=0,解得m=-,经检验知,m=-符合题意.(2)由条件可设直线的方程为3x+2y+C=0,把点B(1,-2)代入得C=1,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3x+2y+1=0.答案:(1)B (2)3x+2y+1=0例3 解析:(1)因为直线l1:ax-2y-3=0的一个法向量恰为l2:4x+6y-3=0的一个方向向量,所以l1⊥l2,所以a×4+(-2)×6=0,解得:a=3.(2)方法一由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4x-3y+C=0,将点D(6,-1)代入得C=-27,所以直线方程为4x-3y-27=0.方法二由题意,直线的法向量是b=(4,-3),故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3,4),故直线的斜率k=,且直线过点D(6,-1),故直线方程为y+1=(x-6).即4x-3y-27=0.答案:(1)3 (2)4x-3y-27=0巩固训练3 解析:(1)由题意得,k=tan 120°=-,∴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a=(1,-).∴a⊥v,又v=(m,m+1),∴m-(m+1)=0解得m=-.(2)由条件可知向量(3,-5)为所求直线的一个法向量,故可设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3x-5y+C=0,将点A(1,2)代入得C=7,所以直线方程为3x-5y+7=0.答案:(1)D (2)3x-5y+7=0。
新教材2023版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2.2直线及其方程2.2.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学生用书
2.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课标解读]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教材要点知识点一 直线的倾斜角 1.倾斜角的定义(1)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将x 轴绕着他们的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θ,称角θ叫做直线l 的倾斜角.(2)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________. 2.倾斜角的范围直线的倾斜角θ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3.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是:直线上的一个________及它的________.知识点二 直线的斜率及斜率公式 1.斜率的定义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θ(θ≠90°)的________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 表示,即k =________.状元随笔 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是一一对应吗? 不是,当倾斜角为90 °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2.斜率公式 经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x 1≠x 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k =________.当x 1=x 2时,直线P 1P 2斜率不存在.3.斜率的几何意义用实数反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直线相对于x 轴正方向的________. 知识点三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法向量1.给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一条直线l ,在直线l 上任取A 、B 两个不同的点,向量AB ⃗⃗⃗⃗⃗ 是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一般地,如果表示非零向量a 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与直线l 平行或重合,则称向量a 为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记作a ∥l .(1)如果a 为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那么对于任意的实数λ≠0,向量λa 都是l 的一个方向向量,而且直线l 的任意两个方向向量一定共线.(2)如果A (x 1,y 1),B (x 2,y 2)是直线l 上两个不同的点,则AB⃗⃗⃗⃗⃗ =(x 2-x 1,y 2-y 1)是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3)如果已知a =(u ,v )为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则①当u =0时,显然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________;②当u ≠0时,直线l 的斜率是存在的,而且此时(1,k )与a =(u ,v )都是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且有v =ku ,即k =vu,即tan θ=vu.2.直线的法向量一般地,如果表示非零向量v 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与直线l 垂直,则称向量v 为直线l 的一个法向量,记作v ⊥l .不难看出,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与法向量互相垂直.基础自测1.如图所示,直线l 的倾斜角为( )A.30° B .60° C .120°D .以上都不对2.直线l 过点M (-√3,√2),N (-√2,√3),则l 的斜率为( ) A .√62 B .1 C .√63 D .√63.斜率不存在的直线一定是( )A .过原点的直线B .垂直于x 轴的直线C .垂直于y 轴的直线D .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4.已知直线l 经过两点P (1,2),Q (-2,1),那么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________;一个法向量为________;斜率为________.题型1 直线的倾斜角例1 设直线l 过坐标原点,它的倾斜角为α,如果将l 绕坐标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直线l 1,那么l 1的倾斜角为( )A.α+45° B .α-135° C .135°-α D .当0°≤α<135°时,倾斜角为α+45°;当135°≤α<180°时,倾角为α-135°方法归纳求直线的倾斜角的方法及两点注意1.方法:结合图形,利用特殊三角形(如直角三角形)求角.2.两点注意:①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倾斜角为0°,当直线与x 轴垂直时,倾斜角为90°.②注意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跟踪训练 1 一条直线l 与x 轴相交,其向上的方向与y 轴正方向所成的角为α(0°<α<90°),则其倾斜角为( )A .αB .180°-αC .180°-α或90°-αD .90°+α或90°-α题型2 斜率的求法 【思考探究】1.斜率公式k =y 2−y1x 2−x 1(x 2≠x 1)中,分子与分母的顺序是否可以互换?y 1与y 2,x 1与x 2的顺序呢?[提示] 斜率公式中分子与分母的顺序不可互换,但y 1与y 2和x 1与x 2可以同时互换顺序,即斜率公式也可写为k =y 1−y2x 1−x 2.2.用k =tan α(α≠90°) 求斜率时在0°≤α<180°范围内的一些特殊角的正切值要熟记.例2 (1)若A (1,0),B (-3,m ),直线AB 的斜率为-12,则m =( )A .-8B .-2C .2D .8(2)若直线过点C (1,3),D (4,3+√3),则此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__________;倾斜角为________;(3)已知点M (0,b )与点N (-√3,1)连成直线的倾斜角为120°,则b =________.方法归纳1.斜率的求法(1)由倾斜角(或范围)求斜率(或范围)利用公式k =tan α(α≠90°)解决. (2)由两点坐标求斜率运用两点斜率公式k =y 2−y1x 2−x 1(x 1≠x 2)求解.2.利用斜率公式求直线的斜率应注意的事项 (1)运用公式的前提条件是“x 1≠x 2”,即直线不与x 轴垂直,因为当直线与x 轴垂直时,斜率是不存在的;(2) 倾斜角为90°时斜率不存在.跟踪训练2 (1)直线经过点(0,2)和点(3,0),则它的斜率为( )A .23 B .32 C .-23 D .-32(2)若直线经过两点A (m ,2),B (32m ,2m −1),且倾斜角为45°,则m 的值为( )A .2B .1C .34D .12(3)已知坐标平面内三点A (-1,1),B (1,1),C (2,√3+1). 求直线AB 、BC 、AC 的斜率、方向向量和倾斜角.题型3 直线的斜率、方向向量、法向量及应用例3 已知两点A (-3,4),B (3,2),过点P (1,0)的直线l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 (1)求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 (2)求直线l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状元随笔 作图,让直线与线段有公共点,可得倾斜角介于直线PB 与PA 的倾斜角之间,进一步获得斜率取值范围.例4 若三点A (2,-3),B (4,3),C (5,k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实数k =________.状元随笔 利用AB 和AC 的斜率相等,或利用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方法归纳1.求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时,通常先结合图形找出倾斜角的范围,再得到斜率的范围. 2.利用斜率可解决点共线问题,点A ,B ,C 共线⇔k AB =k AC 或k AB 与k AC 都不存在. 3.涉及直线与线段有交点问题,常通过数形结合,利用斜率公式求解.跟踪训练3 (1)若三点A (3,1),B (-2,b ),C (8,11)在同一直线上,则实数b 等于( ) A .2 B .3 C .9 D .-9 (2)如图,菱形OBCD的顶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一边在x轴的正半轴上,已知∠BOD=60°,求菱形各边和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及斜率.2.2 直线及其方程2.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新知初探·自主学习[教材要点]知识点一1.(2)0°2.0°≤θ<180°3.定点倾斜角知识点二1.正切tan θ2.y2−y1x2−x13.倾斜程度知识点三1.(3)①90°[基础自测]1.解析:根据倾斜角的定义知,直线l 的倾斜角为30°+90°=120°. 答案:C2.解析:根据题意,l 的斜率为√3−√2−√2−(−√3)=1.答案:B3.解析:只有直线垂直于x 轴时,其倾斜角为90°,斜率不存在. 答案:B4.解析:由已知可得PQ⃗⃗⃗⃗⃗ =(-2,1)-(1,2)=(-3,-1)是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则(-1,3)是直线l 的一个法向量,直线l 的斜率k =2−11−(−2)=13. 答案:(-3,-1)(答案不唯一) (-1,3)(答案不唯一) 13课堂探究·素养提升例1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因为0°≤α<180°,显然A ,B ,C 未分类讨论,均不全面,不合题意.通过画图(如图所示)可知:当0°≤α<135°,l 1的倾斜角为α+45°;当135°≤α<180°时,l 1的倾斜角为45°+α-180°=α-135°.故选D. 答案:D跟踪训练1 解析:如图,当l 向上方向的部分在y 轴左侧时,倾斜角为90°+α;当l 向上方向的部分在y 轴右侧时,倾斜角为90°-α.故选D.答案:D例2 解析:(1)A (1,0),B (-3,m ),直线AB 的斜率为-12, 所以-12=m−0−3−1,解得:m =2.(2)直线过点C (1,3),D (4,3+√3),得CD ⃗⃗⃗⃗⃗ =(4,3+√3)-(1,3)=(3,√3)是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则直线的斜率k =3+√3−34−1=√33,所以此直线的倾斜角是π6.(3)k =0+√3=tan 120°,解得b =-2.答案:(1)C (2)(3,√3)(答案不唯一) π6(3)-2跟踪训练2 解析:(1)斜率k =0−23−0=-23.(2)经过两点A (m ,2),B (32m ,2m −1)的直线的斜率为k =2m−1−232m−m ,又直线的倾斜角为45°,所以2m−1−232m−m =tan 45°=1,即m =2.(3)由斜率公式得k AB =1−11−(−1)=0,k BC =√3+1−12−1=√3. k AC =√3+1−12−(−1)=√33.直线AB 、BC 、AC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2,0)、(1,√3)、(3,√3)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又∵tan 0°=0,∴直线AB 的倾斜角为0°. ∵tan 60°=√3,∴直线BC 的倾斜角为60°. ∵tan 30°=√33,∴直线AC 的倾斜角为30°. 答案:(1)C (2)A (3)见解析例3 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k PA =4−0−3−1=-1,k PB =2−03−1=1.(1)要使直线l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k ≤-1或k ≥1. (2)由题意可知,直线l 的倾斜角介于直线PB 与PA 的倾斜角之间,又PB 的倾斜角是45°,PA 的倾斜角是135°,所以α的取值范围是45°≤α≤135°.例4 解析:方法一:因为A (2,-3),B (4,3),C (5,k )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k AB =k AC ,k AB =3−(−3)4−2=3,k AC =k−(−3)5−2=k+33,所以3=k+33,即k =6.方法二:因为AB ⃗⃗⃗⃗⃗ =(4,3)-(2,-3)=(2,6),AC⃗⃗⃗⃗⃗ =(5,k )-(2,-3)=(3,k +3),又因为AB ⃗⃗⃗⃗⃗ 与AC⃗⃗⃗⃗⃗ 共线, 所以2(k +3)=18,解得k =6. 答案:6跟踪训练3 解析:(1)方法一:因为三点A (3,1),B (-2,b ),C (8,11)在同一直线上,所以k AC =k AB ,即11−18−3=b−1−2−3,解得b =-9.方法二:因为AB ⃗⃗⃗⃗⃗ =(-5,b -1),AC ⃗⃗⃗⃗⃗ =(5,10),又因为AB ⃗⃗⃗⃗⃗ 与AC⃗⃗⃗⃗⃗ 共线,所以-5×10=5(b-1),所以b=-9.(2)因为OD∥BC,∠BOD=60°,所以直线OD,BC的倾斜角都是60°,斜率都是tan 60°=√3;又因为DC∥OB,所以直线DC,OB的倾斜角都是0°,斜率也都为0;由菱形的性质可得∠COB=30°,∠OBD=60°,所以直线OC的倾斜角为30°,斜率k OC=tan 30°=√3,3直线BD的倾斜角为∠DBx=180°-60°=120°,斜率k BD=tan 120°=-√3.答案:(1)D (2)见解析。
新教材2025版高中数学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
2.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最新课程标准(1)驾驭直线的一般式方程.(2)理解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C=0(A,B不同时为0)都表示直线.(3)会进行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之间的转化.新知初探·课前预习——突出基础性教材要点要点直线方程的一般式1.定义: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C=0❶(其中A,B不同时为0)都表示一条直线,把它称为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简称一般式.2.适用范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条直线都可用一般式表示.3.系数的几何意义:当B≠0时,则-=k(斜率),-=b(y轴上的截距);当B=0,A≠0时,则-=a(x轴上的截距),此时不存在斜率.批注❶虽然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有三个参数,但只需两个独立的条件即可求得直线的方程.基础自测1.推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随意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来表示.( )(2)随意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3)直线l:Ax+By+C=0的斜率为-.( )(4)当C=0时,方程Ax+By+C=0(A、B不同时为0)表示过原点的直线.( )2.直线3x+4y+12=0的斜率为( )A. B.C.- D.-3.直线x-y-1=0的倾斜角α为( )A.30° B.45°C.60° D.90°4.若方程Ax+By+C=0表示直线,则A,B应满意的条件为( )A.A≠0 B.B≠0C.A·B≠0 D.A2+B2≠05.斜率为2,且经过点A(1,3)的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________.题型探究·课堂解透——强化创新性题型1 求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例1 依据下列各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并且化成一般式.(1)斜率是-,经过点A(8,-2);(2)经过点B(4,2),平行于x轴;(3)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3;(4)经过两点P1(3,-2),P2(5,-4).方法归纳求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的策略巩固训练1 (1)过点P(-2,3),并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方程是( )A.x-y+1=0B.x-y+1=0或3x+2y=0C.x-y-5=0D.x-y+5=0或3x+2y=0(2)过点A(-2,1),且倾斜角的余弦值为-的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________.题型2 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解决直线与坐标轴形成三角形问题例2 设直线l的方程为(a+1)x+y-2-a=0(a∈R),若a>-1,直线l与x,y轴分别交于M,N两点,O为坐标原点,求△OMN面积取最小值时,直线l的方程.方法归纳由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表示直线与坐标轴形成三角形的面积的步骤巩固训练2 已知直线l:kx-y+1+2k=0,(k∈R)与x轴负半轴和y轴正半轴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求k的值.题型3 由含参数的一般式方程求参数(或取值范围)例3 已知直线l:5ax-5y-a+3=0.(1)求证:不论a为何值,直线l总经过第一象限;(2)为使直线l不经过其次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变式探究1 本例中若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变式探究2 本例中将方程改为“x-(a-1)y-a-2=0”,若直线不经过其次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方法归纳求直线过定点的2种方法巩固训练3 已知(k+1)x-(k-1)y-2k=0为直线l的方程,求证:不论k取何实数,直线l必过定点,并求出这个定点的坐标.2.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基础自测]1.(1)√(2)√(3)×(4)√2.解析: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为:y=-x-3,斜率为-.答案:D3.解析:依据题意,易知直线x-y-1=0的斜率k=1,由tan α=k=1,得α=45°.答案:B4.解析:依据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可知,要使得Ax+By+C=0表示直线,则A,B不能同时为零,即A2+B2≠0.答案:D5.解析:由直线点斜式方程可得y-3=2(x-1),化为一般式为:2x-y+1=0.答案:2x-y+1=0题型探究·课堂解透例1 解析:选择合适的直线方程形式.(1)由点斜式得y-(-2)=-(x-8),即x+2y-4=0.(2)由斜截式得y=2,即y-2=0.(3)由截距式得=1,即2x-y-3=0.(4)由两点式得=,即x+y-1=0.巩固训练1 解析:(1)若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0,设直线方程为y=kx(x≠0),因为直线过点P(-2,3),所以3=-2k,即k=-,所以直线方程为y=-x,即3x+2y=0;若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不为0,设直线方程为=1(a≠0),因为直线过点P(-2,3),所以=1,解得a=-5,所以直线方程为=1,即x-y+5=0.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y+5=0或3x+2y=0.解析:(2)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θ,则θ∈[0,π),因为cos θ=-,所以sin α===,所以直线的斜率k=tan θ===-2,所以直线的方程为y-1=-2(x+2),所以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2x+y+3=0.答案:(1)D (2)2x+y+3=0例2 解析:令y=0,求得M点坐标为M(,0),令x=0,求得N点坐标为N(0,2+a),∵a>-1,∴S△OMN=··(2+a)==(a+1++2)≥2,当且仅当a+1=,即a=0时等号成立.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x+y-2=0.巩固训练2 解析:设直线l交x轴负半轴于点A,交y轴正半轴于点B,则k>0,令y=0,得A(-,0);令x=0,得B(0,1+2k),三角形OAB的面积为·OA·OB=×(1+2k)=,即4k2-5k+1=0,解得k=1或.例3 解析:(1)方法一将直线l的方程整理为y-=a(x-),∴直线l的斜率为a,且过定点A(),而点A()在第一象限内,故不论a为何值,l恒过第一象限.方法二直线l的方程可化为(5x-1)a-(5y-3)=0.∵上式对随意的a总成立,必有即即l过定点A().以下同方法一.(2)直线OA的斜率为k==3.如图所示,要使l不经过其次象限,需斜率a≥k OA=3,∴a的取值范围为[3,+∞).变式探究1 解析:由本例(2)解法可知直线OA的斜率为3,要使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则有a≤3.变式探究2 解析:①当a-1=0,即a=1时,直线为x=3,该直线不经过其次象限,满意要求.②当a-1≠0,即a≠1时,直线化为斜截式方程为y=x-,因为直线不过其次象限,故该直线的斜率大于等于零,且在y轴的截距小于等于零,即解得,所以a>1.综上可知a≥1.巩固训练3 证明:整理直线l的方程得(x+y)+k(x-y-2)=0.无论k取何值,该式恒成立,所以解得所以直线l经过定点M(1,-1).。
人教版高中数学平面几何中的圆与直线
人教版高中数学平面几何中的圆与直线一、概述数学中的平面几何是研究平面和其中的图形,其中圆与直线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重点探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关于圆与直线的内容,包括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应用。
二、圆的基本概念圆是平面上以一个点为圆心、以一个确定的距离为半径得到的图形。
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圆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1. 圆的定义:以一个点为圆心、以一个确定的距离为半径的所有点的集合叫做圆。
2. 圆的元素:圆心、半径、直径、弦、弧等。
三、圆的性质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圆的性质是学习圆与直线相关内容的关键。
以下是圆的一些重要性质:1. 圆的直径是圆上最长的弦,且等于圆周长的两倍。
2. 在同一个圆或等圆中,圆心角相等的弦相等,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3. 在同一个圆或等圆中,不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不等。
对于夹在同一个圆内两个弧,小弧所对的圆心角小于大弧所对的圆心角。
4. 同弦等于同角,弦之间的弧长与圆心角成正比例关系。
5. 圆上任意两点与圆心所连线段的长度满足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其中任意一条边为半径,另外两条边长度的平方和等于半径的平方。
四、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也有相应的学习内容。
以下是直线与圆的几种常见位置关系:1. 直线与圆相切:当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的切点时,称直线与圆相切。
2. 直线与圆相离:当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时,称直线与圆相离。
3. 直线与圆相交:当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称直线与圆相交。
4. 直线穿过圆:当直线与圆有无数个公共点时,称直线穿过圆。
五、圆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圆在几何证明和问题解决中经常被应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也有相应的例题和习题。
以下是圆在几何证明中的一些常见应用:1. 利用圆的性质证明两条直线垂直、平行等关系。
2. 利用圆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的垂心、外心等重要点的存在。
3. 利用圆的性质解决切线长度、相切圆半径等问题。
六、结语圆与直线是平面几何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了圆与直线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对于理解和解决与几何相关的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第一节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与直线的方程一、基础知识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取x 轴作为基准, x 轴正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 l 的倾斜角.(2)规定: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3)范围:直线l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π). 2.斜率公式(1)定义式: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α≠π2,则斜率k =tan α. (2)坐标式:P 1(x 1,y 1),P 2(x 2,y 2)在直线l 上,且x 1≠x 2,则l 的斜率 k =y 2-y 1x 2-x 1.3.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二、常用结论特殊直线的方程(1)直线过点P 1(x 1,y 1),垂直于x 轴的方程为x =x 1; (2)直线过点P 1(x 1,y 1),垂直于y 轴的方程为y =y 1; (3)y 轴的方程为x =0; (4)x 轴的方程为y =0. 考点一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典例] (1)直线2x cos α-y -3=0⎝⎛⎭⎫α∈⎣⎡⎦⎤π6,π3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π6,π3 B.⎣⎡⎦⎤π4,π3 C.⎣⎡⎦⎤π4,π2D.⎣⎡⎦⎤π4,2π3(2)直线l 过点P (1,0),且与以A (2,1),B (0,3)为端点的线段有公共点,则直线l 斜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 (1)直线2x cos α-y -3=0的斜率k =2cos α, 因为α∈⎣⎡⎦⎤π6,π3,所以12≤cos α≤32, 因此k =2·cos α∈[1, 3 ].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θ,则有tan θ∈[1, 3 ]. 又θ∈[0,π),所以θ∈⎣⎡⎦⎤π4,π3, 即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π4,π3.(2) 设P A 与PB 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直线P A 的斜率是k AP =1,直线PB 的斜率是k BP=-3,当直线l 由P A 变化到与y 轴平行的位置PC 时,它的倾斜角由α增至90°,斜率的取值范围为[1,+∞).当直线l 由PC 变化到PB 的位置时,它的倾斜角由90°增至β,斜率的变化范围是(-∞,- 3 ].故直线l 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3 ]∪[1,+∞). [答案] (1)B (2)(-∞,- 3 ]∪[1,+∞)[变透练清]1.(变条件)若将本例(1)中的条件变为:平面上有相异两点A (cos θ,sin 2 θ),B (0,1),则直线AB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cos θ≠0,则斜率k =tan α=sin 2θ-1cos θ-0=-cos θ∈[-1,0)∪(0,1],所以直线AB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π4∪⎣⎡⎭⎫3π4,π. 答案:⎝⎛⎦⎤0,π4∪⎣⎡⎭⎫3π4,π 2.(变条件)若将本例(2)中P (1,0)改为P (-1,0),其他条件不变,则直线l 斜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则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1),即kx -y +k =0. ∵A ,B 两点在直线l 的两侧或其中一点在直线l 上, ∴(2k -1+k )(-3+k )≤0, 即(3k -1)(k -3)≤0,解得13≤k ≤ 3.即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13,3. 答案:⎣⎡⎦⎤13,33.若点A (4,3),B (5,a ),C (6,5)三点共线,则a 的值为________.解析:因为k AC =5-36-4=1,k AB =a -35-4=a -3.由于A ,B ,C 三点共线,所以a -3=1,即a =4.答案:4考点二 直线的方程[典例] (1)若直线经过点A (-5,2),且在x 轴上的截距等于在y 轴上的截距的2倍,则该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2)若直线经过点A (-3,3),且倾斜角为直线3x +y +1=0的倾斜角的一半,则该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3)在△ABC 中,已知A (5,-2),B (7,3),且AC 的中点M 在y 轴上,BC 的中点N 在x 轴上,则直线MN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 (1)①当横截距、纵截距均为零时,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 =kx ,将(-5,2)代入y=kx 中,得k =-25,此时,直线方程为y =-25x ,即2x +5y =0.②当横截距、纵截距都不为零时, 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 2a +ya=1,将(-5,2)代入所设方程,解得a =-12,此时,直线方程为x +2y +1=0.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x +2y +1=0或2x +5y =0.(2)由3x +y +1=0得此直线的斜率为-3,所以倾斜角为120°,从而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60°,故所求直线的斜率为 3.又直线过点A (-3,3),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y -3=3(x +3),即3x -y +6=0. (3)设C (x 0,y 0),则M ⎝⎛⎭⎫5+x 02,y 0-22,N ⎝⎛⎭⎫7+x 02,y 0+32. 因为点M 在y 轴上,所以5+x 02=0,所以x 0=-5.因为点N 在x 轴上,所以y 0+32=0,所以y 0=-3,即C (-5,-3), 所以M ⎝⎛⎭⎫0,-52,N (1,0), 所以直线MN 的方程为x 1+y-52=1,即5x -2y -5=0.[答案] (1)x +2y +1=0或2x +5y =0 (2)3x -y +6=0 (3)5x -2y -5=0[题组训练]1.过点(1,2),倾斜角的正弦值是22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知,倾斜角为π4或3π4,所以斜率为1或-1,直线方程为y -2=x -1或y -2=-(x -1),即x -y +1=0或x +y -3=0.答案:x -y +1=0或x +y -3=02.过点P (6,-2),且在x 轴上的截距比在y 轴上的截距大1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设直线方程的截距式为x a +1+y a =1,则6a +1+-2a=1,解得a =2或a =1,则直线的方程是x 2+1+y 2=1或x 1+1+y1=1,即2x +3y -6=0或x +2y -2=0.答案:2x +3y -6=0或x +2y -2=0考点三 直线方程的综合应用[典例] 已知直线l 过点M (2,1),且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求当|MA ―→|·|MB ―→|取得最小值时直线l 的方程.[解] 设A (a,0),B (0,b ),则a >0,b >0,直线l 的方程为x a +yb =1,所以2a +1b=1.|MA ―→|·| MB ―→|=-MA ―→·MB ―→=-(a -2,-1)·(-2,b -1) =2(a -2)+b -1=2a +b -5 =(2a +b )⎝⎛⎭⎫2a +1b -5 =2b a +2ab≥4, 当且仅当a =b =3时取等号,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y -3=0.[解题技法]与直线方程有关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求解与直线方程有关的最值问题.先设出直线方程,建立目标函数,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2)求直线方程.弄清确定直线的两个条件,由直线方程的几种特殊形式直接写出方程. (3)求参数值或范围.注意点在直线上,则点的坐标适合直线的方程,再结合函数的性质或基本不等式求解.[题组训练]1.若直线ax +by =ab (a >0,b >0)过点(1,1),则该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之和的最小值为( )A .1B .2C .4D .8解析:选C ∵直线ax +by =ab (a >0,b >0)过点(1,1), ∴a +b =ab ,即1a +1b=1,∴a +b =(a +b )⎝⎛⎭⎫1a +1b =2+b a +ab≥2+2b a ·ab=4, 当且仅当a =b =2时上式等号成立.∴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之和的最小值为4.2.已知直线l :x -my +3m =0上存在点M 满足与A (-1,0),B (1,0)两点连线的斜率k MA 与k MB 之积为3,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6, 6 ] B.⎝⎛⎭⎫-∞,-66∪⎝⎛⎭⎫66,+∞ C.⎝⎛⎦⎤-∞,-66∪⎣⎡⎭⎫66,+∞ D.⎣⎡⎦⎤-22,22 解析:选C 设M (x ,y ),由k MA ·k MB =3,得y x +1·y x -1=3,即y 2=3x 2-3.联立⎩⎨⎧x -my +3m =0,y 2=3x 2-3,得⎝⎛⎭⎫1m 2-3x 2+23m x +6=0(m ≠0), 则Δ=⎝⎛⎭⎫23m 2-24⎝⎛⎭⎫1m 2-3≥0,即m 2≥16,解得m ≤-66或m ≥66.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66∪⎣⎡⎭⎫66,+∞. [课时跟踪检测]1.(2019·合肥模拟)直线l :x sin 30°+y cos 150°+1=0的斜率是( ) A.33B. 3 C .- 3D .-33解析:选A 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则k =-sin 30°cos 150°=33.2.倾斜角为120°,在x 轴上的截距为-1的直线方程是( ) A.3x -y +1=0 B.3x -y -3=0 C.3x +y -3=0D.3x +y +3=0解析:选D 由于倾斜角为120°,故斜率k =- 3.又直线过点(-1,0),所以直线方程为y =-3(x +1),即3x +y +3=0.3.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 (1,2),B (3,6),C (5,2),M 为AB 的中点,N 为AC 的中点,则中位线MN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A .2x +y -12=0B .2x -y -12=0C .2x +y -8=0D .2x -y +8=0解析:选C 由题知M (2,4),N (3,2),则中位线MN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42-4=x -23-2,整理得2x +y -8=0.4.方程y =ax -1a表示的直线可能是( )解析:选C 当a >0时,直线的斜率k =a >0,在y 轴上的截距b =-1a <0,各选项都不符合此条件;当a <0时,直线的斜率k =a <0,在y 轴上的截距b =-1a >0,只有选项C符合此条件.故选C.5.在等腰三角形MON 中,MO =MN ,点O (0,0),M (-1,3),点N 在x 轴的负半轴上,则直线MN 的方程为( )A .3x -y -6=0B .3x +y +6=0C .3x -y +6=0D .3x +y -6=0解析:选C 因为MO =MN ,所以直线MN 的斜率与直线MO 的斜率互为相反数,所以k MN =-k MO =3,所以直线MN 的方程为y -3=3(x +1),即3x -y +6=0,选C.6.若直线mx +ny +3=0在y 轴上的截距为-3,且它的倾斜角是直线3x -y =33的倾斜角的2倍,则( )A .m =-3,n =1B .m =-3,n =-3C .m =3,n =-3D .m =3,n =1解析:选D 对于直线mx +ny +3=0,令x =0得y =-3n ,即-3n =-3,n =1.因为3x -y =33的斜率为60°,直线mx +ny +3=0的倾斜角是直线3x -y =33的2倍,所以直线mx +ny +3=0的倾斜角为120°,即-mn=-3,m = 3.7.当0<k <12时,直线l 1:kx -y =k -1与直线l 2:ky -x =2k 的交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解析:选B 由⎩⎪⎨⎪⎧kx -y =k -1,ky -x =2k 得⎩⎪⎨⎪⎧x =k k -1,y =2k -1k -1.又∵0<k <12,∴x =kk -1<0,y =2k -1k -1>0,故直线l 1:kx -y =k -1与直线l 2:ky -x =2k 的交点在第二象限.8.若直线l :kx -y +2+4k =0(k ∈R)交x 轴负半轴于A ,交y 轴正半轴于B ,则当△AOB 的面积取最小值时直线l 的方程为( )A .x -2y +4=0B .x -2y +8=0C .2x -y +4=0D .2x -y +8=0解析:选B 由l 的方程,得A ⎝⎛⎭⎫-2+4k k ,0,B (0,2+4k ).依题意得⎩⎪⎨⎪⎧-2+4k k <0,2+4k >0,解得k >0.因为S =12|OA |·|OB |=12⎪⎪⎪⎪2+4k k ·|2+4k |=12·(2+4k )2k =12⎝⎛⎭⎫16k +4k +16≥12(2×8+16)=16,当且仅当16k =4k ,即k =12时等号成立.此时l 的方程为x -2y +8=0.9.以A (1,1),B (3,2),C (5,4)为顶点的△ABC ,其边AB 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A ,B 两点得k AB =12,则边AB 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斜率为-2,故所求直线方程是y -4=-2(x -5),即2x +y -14=0.答案:2x +y -14=010.已知直线l 过点(1,0),且倾斜角为直线l 0:x -2y -2=0的倾斜角的2倍,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设直线l 0,l 的倾斜角分别为α,2α, 因为直线l 0:x -2y -2=0的斜率为12,则tan α=12,所以直线l 的斜率k =tan 2α=2tan α1-tan 2α=2×121-⎝⎛⎭⎫122=43, 所以由点斜式可得直线l 的方程为y -0=43(x -1),即4x -3y -4=0. 答案:4x -3y -4=011.直线l 经过点A (1,2),在x 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3,3),则其斜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2=k (x -1),直线l 在x 轴上的截距为1-2k ,令-3<1-2k <3,解不等式得k >12或k <-1.答案:(-∞,-1)∪⎝⎛⎭⎫12,+∞12.设点A (-1,0),B (1,0),直线2x +y -b =0与线段AB 相交,则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b 为直线y =-2x +b 在y 轴上的截距,如图,当直线y =-2x +b 过点A (-1,0)和点B (1,0)时,b 分别取得最小值和最大值.∴b 的取值范围是[-2,2].答案:[-2,2]13.已知直线l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分别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l 的方程:(1)过定点A (-3,4); (2)斜率为16.解:(1)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3)+4,它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4k -3,3k +4,由已知,得(3k +4)⎝⎛⎭⎫4k +3=±6, 解得k 1=-23或k 2=-83.故直线l 的方程为2x +3y -6=0或8x +3y +12=0. (2)设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则直线l 的方程为y =16x +b ,它在x 轴上的截距是-6b ,由已知,得|-6b ·b |=6,∴b =±1.∴直线l 的方程为x -6y +6=0或x -6y -6=0.第二节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一、基础知识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①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若其斜率分别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 ②当直线l 1,l 2不重合且斜率都不存在时,l 1∥l 2. (2)两条直线垂直①如果两条直线l 1,l 2的斜率存在, 设为k 1,k 2,则有l 1⊥l 2⇔k 1·k 2=-1.②当其中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而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l 1⊥l 2. 2.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求法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则l 1与l 2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的解. 3.三种距离公式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平面上任意两点P 1(x 1,y 1),P 2(x 2,y 2)间的距离公式为|P 1P 2|=(x 2-x 1)2+(y 2-y 1)2.(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P 0(x 0,y 0)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d =|Ax 0+By 0+C |A 2+B 2.(3)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直线Ax +By +C 1=0与Ax +By +C 2=0 间的距离d =|C 1-C 2|A 2+B 2. 二、常用结论(1)与直线Ax +By +C =0(A 2+B 2≠0)垂直或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 ①垂直:Bx -Ay +m =0;②平行:Ax +By +n =0. (2)与对称问题相关的四个结论:①点(x ,y )关于点(a ,b )的对称点为(2a -x,2b -y ).②点(x ,y )关于直线x =a 的对称点为(2a -x ,y ),关于直线y =b 的对称点为(x,2b -y ). ③点(x ,y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y ,x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y ,-x ). ④点(x ,y )关于直线x +y =k 的对称点为(k -y ,k -x ),关于直线x -y =k 的对称点为(k +y ,x -k ).考点一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典例] 已知两直线l 1:mx +8y +n =0和l 2:2x +my -1=0,试确定m ,n 的值,使 (1)l 1与l 2相交于点P (m ,-1); (2)l 1∥l 2;(3)l 1⊥l 2,且l 1在y 轴上的截距为-1.[解] (1)由题意得⎩⎪⎨⎪⎧m 2-8+n =0,2m -m -1=0,解得⎩⎪⎨⎪⎧m =1,n =7.即m =1,n =7时,l 1与l 2相交于点P (m ,-1).(2)∵l 1∥l 2,∴⎩⎪⎨⎪⎧m 2-16=0,-m -2n ≠0,解得⎩⎪⎨⎪⎧m =4,n ≠-2或⎩⎪⎨⎪⎧m =-4,n ≠2.即m =4,n ≠-2或m =-4,n ≠2时,l 1∥l 2. (3)当且仅当2m +8m =0, 即m =0时,l 1⊥l 2. 又-n8=-1,∴n =8.即m =0,n =8时,l 1⊥l 2,且l 1在y 轴上的截距为-1.[解题技法]1..由一般式确定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题组训练]1.已知直线4x+my-6=0与直线5x-2y+n=0垂直,垂足为(t,1),则n的值为() A.7B.9C.11 D.-7解析:选A由直线4x+my-6=0与直线5x-2y+n=0垂直得,20-2m=0,m=10.直线4x+10y-6=0过点(t,1),所以4t+10-6=0,t=-1.点(-1,1)又在直线5x-2y+n=0上,所以-5-2+n=0,n=7.2.(2019·保定五校联考)直线l1:mx-2y+1=0,l2:x-(m-1)y-1=0,则“m=2”是“l1∥l2”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C由l1∥l2得-m(m-1)=1×(-2),得m=2或m=-1,经验证,当m=-1时,直线l1与l2重合,舍去,所以“m=2”是“l1∥l2”的充要条件,故选C.考点二距离问题[典例](1)过点P(2,1)且与原点O距离最远的直线方程为()A.2x+y-5=0B.2x-y-3=0C.x+2y-4=0 D.x-2y=0(2)若两平行直线l1:x-2y+m=0(m>0)与l2:2x+ny-6=0之间的距离是5,则m+n =( )A .0B .1C .-2D .-1[解析] (1)过点P (2,1)且与原点O 距离最远的直线为过点P (2,1)且与OP 垂直的直线,因为直线OP 的斜率为1-02-0=12,所以所求直线的斜率为-2,故所求直线方程为2x +y -5=0.(2)因为l 1,l 2平行,所以1×n =2×(-2),1×(-6)≠2×m ,解得n =-4,m ≠-3,所以直线l 2:x -2y -3=0.又l 1,l 2之间的距离是 5,所以|m +3|1+4=5,解得m =2或m =-8(舍去),所以m +n =-2,故选C.[答案] (1)A (2)C[解题技法]1.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法可直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来求,但要注意此时直线方程必须为一般式. 2.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求法(1)利用“转化法”将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转化为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2)利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题组训练]1.已知点P (2,m )到直线2x -y +3=0的距离不小于25,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点P 到直线的距离为|2×2-m +3|22+12≥25,即|m -7|≥10,解得m ≥17或m ≤-3,所以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3]∪[17,+∞).答案:(-∞,-3]∪[17,+∞)2.如果直线l 1:ax +(1-b )y +5=0和直线l 2:(1+a )x -y -b =0都平行于直线l 3:x -2y +3=0,则l 1,l 2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因为l 1∥l 3,所以-2a -(1-b )=0,同理-2(1+a )+1=0,解得a =-12,b =0,因此l 1:x -2y -10=0,l 2:x -2y =0,d =|-10-0|12+(-2)2=2 5.答案:2 5考点三 对称问题[典例] 已知直线l :2x -3y +1=0,点A (-1,-2). (1)求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的坐标;(2)求直线m :3x -2y -6=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直线m ′的方程. [解] (1)设A ′(x ,y ),再由已知得 ⎩⎪⎨⎪⎧y +2x +1×23=-1,2×x -12-3×y -22+1=0,解得⎩⎨⎧x =-3313,y =413,所以A ′⎝⎛⎭⎫-3313,413. (2)在直线m 上取一点,如M (2,0),则M (2,0)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M ′必在m ′上.设对称点为M ′(a ,b ),则⎩⎪⎨⎪⎧2×a +22-3×b +02+1=0,b -0a -2×23=-1,解得M ′⎝⎛⎭⎫613,3013.设m 与l 的交点为N ,则由⎩⎪⎨⎪⎧2x -3y +1=0,3x -2y -6=0,得N (4,3).又因为m ′经过点N (4,3),所以由两点式得直线m ′方程为9x -46y +102=0.[变透练清]1.(变结论)在本例条件下,则直线l 关于点A (-1,-2)对称的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法一:在l :2x -3y +1=0上任取两点, 如M (1,1),N (4,3),则M ,N 关于点A 的对称点M ′,N ′均在直线l ′上. 易知M ′(-3,-5),N ′(-6,-7), 由两点式可得 l ′的方程为2x -3y -9=0. 法二:设P (x ,y )为l ′上任意一点, 则P (x ,y )关于点A (-1,-2)的对称点为 P ′(-2-x ,-4-y ),∵P ′在直线l 上,∴2(-2-x )-3(-4-y )+1=0, 即2x -3y -9=0. 答案:2x -3y -9=02.(2019·合肥四校联考)已知入射光线经过点M (-3,4),被直线l :x -y +3=0反射,反射光线经过点N (2,6),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设点M (-3,4)关于直线l :x -y +3=0的对称点为M ′(a ,b ),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过点M ′,所以⎩⎪⎨⎪⎧b -4a -(-3)=-1,-3+a 2-b +42+3=0,解得a =1,b =0.又反射光线经过点N (2,6),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 -06-0=x -12-1,即6x -y -6=0.答案:6x -y -6=0[解题技法]1.中心对称问题的两个类型及求解方法 (1)点关于点对称若点M (x 1,y 1)及N (x ,y )关于P (a ,b )对称,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x =2a -x 1,y =2b -y 1进而求解.(2)直线关于点对称①在已知直线上取两点,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它们关于已知点对称的两点坐标,再由两点式求出直线方程;②求出一个对称点,再利用两对称直线平行,由点斜式得到所求直线方程; ③轨迹法,设对称直线上任一点M (x ,y ),其关于已知点的对称点在已知直线上. 2.轴对称问题的两个类型及求解方法 (1)点关于直线的对称若两点P 1(x 1,y 1)与P 2(x 2,y 2)关于直线l :Ax +By +C =0对称,由方程组⎩⎪⎨⎪⎧A ×x 1+x 22+B ×y 1+y 22+C =0,y 2-y 1x 2-x 1×⎝⎛⎭⎫-A B =-1,可得到点P 1关于l 对称的点P 2的坐标(x 2,y 2)(其中B ≠0,x 1≠x 2).(2)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一般转化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来解决,有两种情况:一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相交;二是已知直线与对称轴平行.[课时跟踪检测]1.过点(1,0)且与直线x -2y -2=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y -1=0 B .x -2y +1=0 C .2x +y -2=0D .x +2y -1=0解析:选C 因为直线x -2y -2=0的斜率为12,所以所求直线的斜率k =-2.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 -0=-2(x -1), 即2x +y -2=0.2.已知直线l 1:2ax +(a +1)y +1=0和l 2:(a +1)x +(a -1)y =0,若l 1⊥l 2,则a =( ) A .2或12B.13或-1 C.13D .-1解析:选B 因为直线l 1⊥l 2,所以2a (a +1)+(a +1)(a -1)=0,解得a =13或-1.3.若点P 在直线3x +y -5=0上,且P 到直线x -y -1=0的距离为2,则点P 的坐标为( )A .(1,2)B .(2,1)C .(1,2)或(2,-1)D .(2,1)或(-1,2)解析:选C 设P (x,5-3x ),则d =|x -5+3x -1|12+(-1)2=2,化简得|4x -6|=2,即4x -6=±2,解得x =1或x =2,故P (1,2)或(2,-1).4.(2018·揭阳一模)若直线l 1:x -3y +2=0与直线l 2:mx -y +b =0关于x 轴对称,则m +b =( )A.13 B .-1 C .-13D .1解析:选B 直线l 1:x -3y +2=0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为x +3y +2=0.由题意知m ≠0. 因为mx -y +b =0,即x -y m +bm=0,且直线l 1与l 2关于x 轴对称,所以有⎩⎨⎧-1m =3,bm =2,解得⎩⎨⎧m =-13,b =-23,则m +b =-13+⎝⎛⎭⎫-23=-1. 5.点A (1,3)关于直线y =kx +b 对称的点是B (-2,1),则直线y =kx +b 在x 轴上的截距是( )A .-32B.54 C .-65D.56解析:选D 由题意,知⎩⎪⎨⎪⎧3-11+2·k =-1,2=k ·⎝⎛⎭⎫-12+b ,解得⎩⎨⎧k =-32,b =54.∴直线方程为y =-32x +54,它在x 轴上的截距为-54×⎝⎛⎭⎫-23=56.故选D. 6.(2019·成都五校联考)已知A ,B 是x 轴上的两点,点P 的横坐标为2,且|P A |=|PB |,若直线P A 的方程为x -y +1=0,则直线PB 的方程是( )A .2x +y -7=0B .x +y -5=0C .2y -x -4=0D .2x -y -1=0解析:选B 由|P A |=|PB |得点P 一定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根据直线P A 的方程为x -y +1=0,可得A (-1,0),将x =2代入直线x -y +1=0,得y =3,所以P (2,3),所以B (5,0),所以直线PB 的方程是x +y -5=0,选B.7.若动点A ,B 分别在直线l 1:x +y -7=0和l 2:x +y -5=0上移动,则AB 的中点M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A .3 2B .2 2C .3 3D .4 2解析:选A 依题意知AB 的中点M 的集合为与直线l 1:x +y -7=0和l 2:x +y -5=0距离都相等的直线,则M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原点到该直线的距离.设点M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l :x +y +m =0,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得|m +7|2=|m +5|2⇒|m +7|=|m +5|⇒m =-6,即l :x +y -6=0.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M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6|2=3 2.8.已知点A (1,3),B (5,-2),在x 轴上有一点P ,若|AP |-|BP |最大,则P 点坐标为( ) A .(3.4,0) B .(13,0) C .(5,0)D .(-13,0)解析:选B 作出A 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1,-3),则A ′B 所在直线方程为x -4y -13=0.令y =0得x =13,所以点P 的坐标为(13,0).9.经过两直线l 1:x -2y +4=0和l 2:x +y -2=0的交点P ,且与直线l 3:3x -4y +5=0垂直的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由方程组⎩⎪⎨⎪⎧x -2y +4=0,x +y -2=0得x =0,y =2,即P (0,2).因为l ⊥l 3,所以直线l 的斜率k =-43,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2=-43x ,即4x +3y -6=0.答案:4x +3y -6=010.已知点P 1(2,3),P 2(-4,5)和A (-1,2),则过点A 且与点P 1,P 2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解析:当直线与点P 1,P 2的连线所在的直线平行时,由直线P 1P 2的斜率k =3-52+4=-13,得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 -2=-13(x +1),即x +3y -5=0.当直线过线段P 1P 2的中点时,因为线段P 1P 2的中点坐标为(-1,4),所以直线方程为x =-1.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x +3y -5=0或x =-1.答案:x +3y -5=0或x =-111.直线x -2y +1=0关于直线x =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直线x -2y +1=0与直线x =1的交点坐标为(1,1).又直线x -2y +1=0上的点(-1,0)关于直线x =1的对称点为(3,0),所以由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得y -01-0=x -31-3,即x +2y -3=0.答案:x +2y -3=012.过点P (0,1)作直线l 使它被直线l 1:2x +y -8=0和l 2:x -3y +10=0截得的线段被点P 平分,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设l 1与l 的交点为A (a,8-2a ),则由题意知,点A 关于点P 的对称点B (-a,2a -6)在l 2上,把B 点坐标代入l 2的方程得-a -3(2a -6)+10=0,解得a =4,即点A (4,0)在直线l 上, 所以由两点式得直线l 的方程为x +4y -4=0. 答案:x +4y -4=013.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是A (1,1),B (-1,3),C (3,4). (1)求BC 边的高所在直线l 1的方程;(2)若直线l 2过C 点,且A ,B 到直线l 2的距离相等,求直线l 2的方程.解:(1)因为k BC =4-33+1=14,又直线l 1与BC 垂直,所以直线l 1的斜率k =-1k BC =-4,所以直线l 1的方程是y =-4(x -1)+1,即4x +y -5=0.(2)因为直线l 2过C 点且A ,B 到直线l 2的距离相等, 所以直线l 2与AB 平行或过AB 的中点M ,因为k AB =3-1-1-1=-1,所以直线l 2的方程是y =-(x -3)+4,即x +y -7=0.因为AB 的中点M 的坐标为(0,2), 所以k CM =4-23-0=23,所以直线l 2的方程是y =23(x -3)+4,即2x -3y +6=0. 综上,直线l 2的方程是x +y -7=0或2x -3y +6=0.第三节 圆的方程一、基础知识1.圆的定义及方程❶标准方程强调圆心坐标为(a ,b ),半径为r .❷(1)当D 2+E 2-4F =0时,方程表示一个点⎝⎛⎭⎫-D 2,-E 2; (2)当D 2+E 2-4F <0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M (x 0,y 0)与圆(x -a )2+(y -b )2=r 2的位置关系: (1)若M (x 0,y 0)在圆外,则(x 0-a )2+(y 0-b )2>r 2. (2)若M (x 0,y 0)在圆上,则(x 0-a )2+(y 0-b )2=r 2. (3)若M (x 0,y 0)在圆内,则(x 0-a )2+(y 0-b )2<r 2.二、常用结论(1)二元二次方程Ax 2+Bxy +Cy 2+Dx +Ey +F =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A =C ≠0,B =0,D 2+E 2-4AF >0.(2)以A (x 1,y 1),B (x 2,y 2)为直径端点的圆的方程为(x -x 1)(x -x 2)+(y -y 1)(y -y 2)=0.考点一 求圆的方程[典例] (1)圆心在y 轴上,半径长为1,且过点A (1,2)的圆的方程是( )A .x 2+(y -2)2=1B .x 2+(y +2)2=1C .(x -1)2+(y -3)2=1D .x 2+(y -3)2=4(2)圆心在直线x -2y -3=0上,且过点A (2,-3),B (-2,-5)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意可设圆的方程为x 2+(y -b )2=1,因为圆过点A (1,2),所以12+(2-b )2=1,解得b =2,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2=1.(2)法一:几何法设点C 为圆心,因为点C 在直线x -2y -3=0上,所以可设点C 的坐标为(2a +3,a ). 又该圆经过A ,B 两点,所以|CA |=|CB |, 即(2a +3-2)2+(a +3)2=(2a +3+2)2+(a +5)2,解得a =-2, 所以圆心C 的坐标为(-1,-2),半径r =10,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1)2+(y +2)2=10. 法二:待定系数法设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 -a )2+(y -b )2=r 2, 由题意得⎩⎪⎨⎪⎧(2-a )2+(-3-b )2=r 2,(-2-a )2+(-5-b )2=r 2,a -2b -3=0,解得a =-1,b =-2,r 2=10,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1)2+(y +2)2=10. 法三:待定系数法设圆的一般方程为x 2+y 2+Dx +Ey +F =0, 则圆心坐标为⎝⎛⎭⎫-D 2,-E2, 由题意得⎩⎪⎨⎪⎧-D2-2×⎝⎛⎭⎫-E 2-3=0,4+9+2D -3E +F =0,4+25-2D -5E +F =0,解得D =2,E =4,F =-5.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2x +4y -5=0. [答案] (1)A (2)x 2+y 2+2x +4y -5=0[题组训练]1.已知圆E 经过三点A (0,1),B (2,0),C (0,-1),且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圆E的标准方程为( )A.⎝⎛⎭⎫x -322+y 2=254 B.⎝⎛⎭⎫x +342+y 2=2516 C.⎝⎛⎭⎫x -342+y 2=2516D.⎝⎛⎭⎫x -342+y 2=254解析:选C 法一:根据题意,设圆E 的圆心坐标为(a,0)(a >0),半径为r ,则圆E 的标准方程为(x -a )2+y 2=r 2(a >0).由题意得⎩⎪⎨⎪⎧a 2+12=r 2,(2-a )2=r 2,a 2+(-1)2=r 2,解得⎩⎨⎧a =34,r 2=2516,所以圆E 的标准方程为⎝⎛⎭⎫x -342+y 2=2516. 法二:设圆E 的一般方程为x 2+y 2+Dx +Ey +F =0(D 2+E 2-4F >0), 则由题意得⎩⎪⎨⎪⎧1+E +F =0,4+2D +F =0,1-E +F =0,解得⎩⎪⎨⎪⎧D =-32,E =0,F =-1,所以圆E 的一般方程为x 2+y 2-32x -1=0,即⎝⎛⎭⎫x -342+y 2=2516. 法三:因为圆E 经过点A (0,1),B (2,0),所以圆E 的圆心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y -12=2(x -1)上.又圆E 的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 所以圆E 的圆心坐标为⎝⎛⎭⎫34,0. 则圆E 的半径为|EB |=⎝⎛⎭⎫2-342+(0-0)2=54,所以圆E 的标准方程为⎝⎛⎭⎫x -342+y 2=2516. 2.已知圆心在直线y =-4x 上,且圆与直线l :x +y -1=0相切于点P (3,-2),则该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过切点且与x +y -1=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x -y -5=0,与y =-4x 联立可求得圆心为(1,-4).所以半径r =(3-1)2+(-2+4)2=22,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1)2+(y +4)2=8. 答案:(x -1)2+(y +4)2=83.已知圆C 经过P (-2,4),Q (3,-1)两点,且在x 轴上截得的弦长等于6,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设圆的方程为x 2+y 2+Dx +Ey +F =0(D 2+E 2-4F >0), 将P ,Q 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得⎩⎪⎨⎪⎧ 2D -4E -F =20,3D -E +F =-10.①②又令y =0,得x 2+Dx +F =0.③ 设x 1,x 2是方程③的两根, 由|x 1-x 2|=6,得D 2-4F =36,④联立①②④,解得D =-2,E =-4,F =-8,或D =-6,E =-8,F =0.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2x -4y -8=0或x 2+y 2-6x -8y =0. 答案:x 2+y 2-2x -4y -8=0或x 2+y 2-6x -8y =0 考点二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典例] (1)点P (4,-2)与圆x 2+y 2=4上任意一点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x -2)2+(y +1)2=1 B .(x -2)2+(y +1)2=4 C .(x +4)2+(y -2)2=4 D .(x +2)2+(y -1)2=1(2)已知圆C :(x -1)2+(y -1)2=9,过点A (2,3)作圆C 的任意弦,则这些弦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解析] (1)设圆上任意一点为(x 1,y 1),中点为(x ,y ),则⎩⎪⎨⎪⎧x =x 1+42,y =y 1-22,即⎩⎪⎨⎪⎧x 1=2x -4,y 1=2y +2,代入x 2+y 2=4,得(2x -4)2+(2y +2)2=4,化简得(x -2)2+(y +1)2=1.(2)设P (x ,y ),圆心C (1,1).因为P 点是过点A 的弦的中点,所以P A ―→⊥PC ―→. 又因为P A ―→=(2-x,3-y ),PC ―→=(1-x,1-y ). 所以(2-x )·(1-x )+(3-y )·(1-y )=0. 所以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322+(y -2)2=54. [答案] (1)A (2)⎝⎛⎭⎫x -322+(y -2)2=54[变透练清]1.(变条件)若将本例(2)中点A (2,3)换成圆上的点B (1,4),其他条件不变,则这些弦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解析:设P (x ,y ),圆心C (1,1).当点P 与点B 不重合时,因为P 点是过点B 的弦的中点,所以PB ―→⊥PC ―→.又因为PB ―→=(1-x,4-y ),PC ―→=(1-x,1-y ). 所以(1-x )·(1-x )+(4-y )·(1-y )=0. 所以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1)2+⎝⎛⎭⎫y -522=94; 当点P 与点B 重合时,点P 满足上述方程. 综上所述,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1)2+⎝⎛⎭⎫y -522=94. 答案:(x -1)2+⎝⎛⎭⎫y -522=942.已知圆x 2+y 2=4上一定点A (2,0),B (1,1)为圆内一点,P ,Q 为圆上的动点. (1)求线段AP 中点的轨迹方程;(2)若∠PB Q =90°,求线段P Q 中点的轨迹方程.解:(1)设AP 的中点为M (x ,y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知,P 点坐标为(2x -2,2y ). 因为P 点在圆x 2+y 2=4上, 所以(2x -2)2+(2y )2=4.故线段AP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x -1)2+y 2=1. (2)设P Q 的中点为N (x ,y ). 在Rt △PB Q 中,|PN |=|BN |,设O 为坐标原点,连接ON ,则ON ⊥P Q , 所以|OP |2=|ON |2+|PN |2=|ON |2+|BN |2, 所以x 2+y 2+(x -1)2+(y -1)2=4.故线段P Q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x 2+y 2-x -y -1=0.[课时跟踪检测]A 级1.以线段AB :x +y -2=0(0≤x ≤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 A .(x +1)2+(y +1)2=2 B .(x -1)2+(y -1)2=2 C .(x +1)2+(y +1)2=8D .(x -1)2+(y -1)2=8解析:选B 直径的两端点分别为(0,2),(2,0),所以圆心为(1,1),半径为2,故圆的方程为(x -1)2+(y -1)2=2.2.若圆x 2+y 2+2ax -b 2=0的半径为2,则点(a ,b )到原点的距离为( ) A .1 B .2 C. 2D .4解析:选B 由半径r =12D 2+E 2-4F =124a 2+4b 2=2,得a 2+b 2=2.∴点(a ,b )到原点的距离d =a 2+b 2=2,故选B.3.以(a,1)为圆心,且与两条直线2x -y +4=0与2x -y -6=0同时相切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A .(x -1)2+(y -1)2=5B .(x +1)2+(y +1)2=5C .(x -1)2+y 2=5D .x 2+(y -1)2=5解析:选A 由题意知,圆心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相等,即圆心到直线2x -y +4=0的距离d =|2a -1+4|5=|2a -1-6|5,解得a =1,d =5,∵直线与圆相切,∴r =d =5, ∴圆的标准方程为(x -1)2+(y -1)2=5.4.(2019·银川模拟)方程|y |-1=1-(x -1)2表示的曲线是( ) A .一个椭圆 B .一个圆 C .两个圆D .两个半圆解析:选D 由题意知|y |-1≥0,则y ≥1或y ≤-1,当y ≥1时,原方程可化为(x -1)2+(y -1)2=1(y ≥1),其表示以(1,1)为圆心、1为半径、直线y =1上方的半圆;当y ≤-1时,原方程可化为(x -1)2+(y +1)2=1(y ≤-1),其表示以(1,-1)为圆心、1为半径、直线y =-1下方的半圆.所以方程|y |-1=1-(x -1)2表示的曲线是两个半圆,选D.5.已知a ∈R ,若方程a 2x 2+(a +2)y 2+4x +8y +5a =0表示圆,则此圆的圆心坐标为( )A .(-2,-4)B.⎝⎛⎭⎫-12,-1 C .(-2,-4)或⎝⎛⎭⎫-12,-1 D .不确定解析:选A ∵方程a 2x 2+(a +2)y 2+4x +8y +5a =0表示圆,∴a 2=a +2≠0,解得a =-1或a =2.当a =-1时,方程化为x 2+y 2+4x +8y -5=0.配方,得(x +2)2+(y +4)2=25,所得圆的圆心坐标为(-2,-4),半径为5.当a =2时,方程化为x 2+y 2+x +2y +52=0,此时方程不表示圆.故选A.6.已知圆C 的圆心是直线x -y +1=0与x 轴的交点,且圆C 与直线x +y +3=0相切,则圆C 的方程为( )A .(x +1)2+y 2=2B .(x +1)2+y 2=8C .(x -1)2+y 2=2D .(x -1)2+y 2=8解析:选A 直线x -y +1=0与x 轴的交点(-1,0). 根据题意,圆C 的圆心坐标为(-1,0).因为圆与直线x +y +3=0相切,所以半径为圆心到切线的距离, 即r =d =|-1+0+3|12+12=2,则圆的方程为(x +1)2+y 2=2.7.圆C 的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 (-1,2),B (1,4),则圆C 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 解析:设圆心C 的坐标为(a ,b ),则a =-1+12=0,b =2+42=3,故圆心C (0,3).半径r =12|AB |=12[1-(-1)]2+(4-2)2= 2.∴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y -3)2=2. 答案:x 2+(y -3)2=28.已知圆C 的圆心在x 轴上,并且经过点A (-1,1),B (1,3),若M (m ,6)在圆C 内,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设圆心为C (a,0),由|CA |=|CB |, 得(a +1)2+12=(a -1)2+32,解得a =2. 半径r =|CA |=(2+1)2+12=10. 故圆C 的方程为(x -2)2+y 2=10. 由题意知(m -2)2+(6)2<10, 解得0<m <4. 答案:(0,4)9.若一个圆的圆心是抛物线x 2=4y 的焦点,且该圆与直线y =x +3相切,则该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抛物线x 2=4y 的焦点为(0,1),即圆心为(0,1),设该圆的标准方程是x 2+(y -1)2=r 2(r >0),因为该圆与直线y =x +3相切,所以r =d =|-1+3|2=2,故该圆的标准方程是x 2+(y -1)2=2.答案:x 2+(y -1)2=210.(2019·德州模拟)已知圆C 的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M (0,5)在圆C 上,且圆心到直线2x -y =0的距离为455,则圆C 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因为圆C 的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设C (a,0),且a >0,所以圆心到直线2x -y =0的距离d =2a 5=455,解得a =2,所以圆C 的半径r =|CM |=4+5=3,所以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2+y 2=9.答案:(x -2)2+y 2=911.已知以点P 为圆心的圆经过点A (-1,0)和B (3,4),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圆P 于点C 和D ,且|CD |=410.(1)求直线CD 的方程; (2)求圆P 的方程.解:(1)直线AB 的斜率k =1,AB 的中点坐标为(1,2). 所以直线CD 的方程为y -2=-(x -1), 即x +y -3=0.(2)设圆心P (a ,b ),则由P 在CD 上得a +b -3=0.① 又直径|CD |=410, 所以|P A |=210. 所以(a +1)2+b 2=40.②由①②解得⎩⎪⎨⎪⎧ a =-3,b =6或⎩⎪⎨⎪⎧a =5,b =-2,所以圆心P (-3,6)或P (5,-2),所以圆P 的方程为(x +3)2+(y -6)2=40或(x -5)2+(y +2)2=40. 12.已知Rt △ABC 的斜边为AB ,且A (-1,0),B (3,0).求: (1)直角顶点C 的轨迹方程; (2)直角边BC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解:(1)法一:设C (x ,y ),因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所以y ≠0.因为AC ⊥BC ,所以k AC ·k BC =-1,又k AC =y x +1,k BC =yx -3,所以y x +1·yx -3=-1,化简得x 2+y 2-2x -3=0.因此,直角顶点C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2x -3=0(y ≠0).法二:设AB 的中点为D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D (1,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知|CD |=12|AB |=2.由圆的定义知,动点C 的轨迹是以D (1,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由于A ,B ,C 三点不共线,所以应除去与x 轴的交点).所以直角顶点C 的轨迹方程为(x -1)2+y 2=4(y ≠0).(2)设M (x ,y ),C (x 0,y 0),因为B (3,0),M 是线段BC 的中点,由中点坐标公式得x =x 0+32,y =y 0+02,所以x 0=2x -3,y 0=2y .由(1)知,点C 的轨迹方程为(x -1)2+y 2=4(y ≠0),将x 0=2x -3,y 0=2y 代入得(2x -4)2+(2y )2=4,即(x -2)2+y 2=1.因此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2+y 2=1(y ≠0).B 级1.(2019·伊春三校联考)已知圆C 1:(x +1)2+(y -1)2=1,圆C 2与圆C 1关于直线x -y -1=0对称,则圆C 2的方程为( )A .(x +2)2+(y -1)2=1B .(x -2)2+(y +2)2=1C .(x +2)2+(y +2)2=1D .(x -2)2+(y -2)2=1解析:选B 圆C 1:(x +1)2+(y -1)2=1,圆心C 1为(-1,1),半径为1.易知点C 1(-1,1)关于直线x -y -1=0对称的点为C 2,设C 2(a ,b ),则⎩⎪⎨⎪⎧b -1a +1=-1,a -12-b +12-1=0,解得⎩⎪⎨⎪⎧a =2,b =-2,所以C 2(2,-2),所以圆C 2的圆心为C 2(2,-2),半径为1,所以圆C 2的方程为(x -2)2+(y +2)2=1.故选B.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点(1,0)为圆心且与直线mx -y -2m -1=0(m ∈R )相切的所有圆中,半径最大的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因为直线mx -y -2m -1=0(m ∈R )恒过点(2,-1),所以当点(2,-1)为切点时,半径最大,此时半径r =2,故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 -1)2+y 2=2.答案:(x -1)2+y 2=23.已知过原点的动直线l 与圆C 1:x 2+y 2-6x +5=0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 (1)求圆C 1的圆心坐标;(2)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解:(1)把圆C 1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x -3)2+y 2=4, ∴圆C 1的圆心坐标为C 1(3,0).(2)设M (x ,y ),∵A ,B 为过原点的直线l 与圆C 1的交点,且M 为AB 的中点, ∴由圆的性质知:MC 1⊥MO ,∴MC 1―→·MO ―→=0. 又∵MC 1―→=(3-x ,-y ),MO ―→=(-x ,-y ), ∴x 2-3x +y 2=0.易知直线l 的斜率存在,故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mx , 当直线l 与圆C 1相切时, 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d =|3m -0|m 2+1=2,解得m =±255.把相切时直线l 的方程代入圆C 1的方程化简得 9x 2-30x +25=0,解得x =53.当直线l 经过圆C 1的圆心时,M 的坐标为(3,0). 又∵直线l 与圆C 1交于A ,B 两点,M 为AB 的中点, ∴53<x ≤3. ∴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为x 2-3x +y 2=0,其中53<x ≤3,其轨迹为一段圆弧.第四节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基础知识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半径为r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Δ<0 Δ=0 Δ>0 d >rd =rd <r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半径为r 1,r 2,d =|O 1O 2|)d >r +r d =r +r 1-r 2|<d <d =|r 1-r 2d <|r 1-r 2二、常用结论(1)圆的切线方程常用结论①过圆x 2+y 2=r 2上一点P (x 0,y 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 0x +y 0y =r 2.②过圆(x -a )2+(y -b )2=r 2上一点P (x 0,y 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 0-a )(x -a )+(y 0-b )(y -b )=r 2.③过圆x 2+y 2=r 2外一点M (x 0,y 0)作圆的两条切线,则两切点所在直线方程为x 0x +y 0y =r 2.(2)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弦心距d 、弦长l 的一半12l 及圆的半径r 构成一直角三角形,且有r 2=d 2+⎝⎛⎭⎫12l 2. 考点一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法(一)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典例] 直线l :mx -y +1-m =0与圆C :x 2+(y -1)2=5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不确定[解析] 法一:由⎩⎪⎨⎪⎧mx -y +1-m =0,x 2+(y -1)2=5,消去y ,整理得(1+m 2)x 2-2m 2x +m 2-5=0, 因为Δ=16m 2+20>0, 所以直线l 与圆相交.法二:由题意知,圆心(0,1)到直线l 的距离d =|m |m 2+1<1<5,故直线l 与圆相交. 法三:直线l :mx -y +1-m =0过定点(1,1),因为点(1,1)在圆x 2+(y -1)2=5的内部,所以直线l 与圆相交.[答案] A[解题技法]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常见方法 (1)几何法:利用d 与r 的关系.(2)代数法:联立方程组,消元得一元二次方程之后利用Δ判断.(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若直线恒过定点且定点在圆内,可判断直线与圆相交. [提醒] 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几何法. 考法(二) 直线与圆相切的问题[典例] (1)过点P (2,4)作圆(x -1)2+(y -1)2=1的切线,则切线方程为( ) A .3x +4y -4=0 B .4x -3y +4=0 C .x =2或4x -3y +4=0 D .y =4或3x +4y -4=0(2)(2019·成都摸底)已知圆C :x 2+y 2-2x -4y +1=0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l :x +my +1=0对称,经过点M (m ,m )作圆C 的切线,切点为P ,则|MP |=________.[解析] (1)当斜率不存在时,x =2与圆相切;当斜率存在时,设切线方程为y -4=k (x -2),即kx -y +4-2k =0,则|k -1+4-2k |k 2+1=1,解得k =43,则切线方程为4x -3y +4=0,故切线方程为x =2或4x -3y +4=0.(2)圆C :x 2+y 2-2x -4y +1=0的圆心为C (1,2),半径为2.因为圆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l :x +my +1=0对称,所以直线l :x +my +1=0过点(1,2),所以1+2m +1=0,解得m =-1,所以|MC |2=13,|MP |=13-4=3.[答案] (1)C (2)3 考法(三) 弦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