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与专家共识解读

合集下载

精神分裂症诊治指南

精神分裂症诊治指南

精神分裂症诊治指南疾病简介: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 3.8‰-8.4‰,美国的研究,终身患病率高达13‰;我国1994年调查数据,城市地区患病率7.11‰,农村4.26‰。

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尚末完全阐明。

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现实。

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可有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

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神经生物学因素①神经生化研究显示,患者存在有多种神经递质功能异常,主要涉及多巴胺(dopamine)、5-羟色胺(serotonin)、谷氨酸 (Glutamic acid)。

中枢多巴胺水平增高,功能亢进,传统抗精神病药均为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的阻滞剂。

中枢5-羟色胺水平异常,新型抗精神病药除了对多巴胺受体有拮抗作用外,还对5-羟色胺受体有拮抗作用。

中枢谷氨酸水平低下,功能不足。

②神经解剖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患者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存在脑组织萎缩,脑室扩大和沟回增宽。

③母孕期病毒感染,围产期并发症,幼年的不良应激和躯体疾病,与神经系统发育缺陷有关,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有一定影响。

遗传学因素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分子遗传学研究提示了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易感基因位。

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多基因遗传,发病是由若干基因的叠加作用所致。

社会心理学因素不良的生活事件、经济状况、病前性格等社会心理学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可能起到了诱发和促进作用。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末完全阐明,目前可以确定的一些影响因素,对疾病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目前较公认的观点是,易感素质和外部不良因素通过内在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精神分裂症指南解读演示课件

精神分裂症指南解读演示课件
? 治疗依从性差导致疾病多次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 使用长效剂型 。
? 另外,针对 药物治疗安全性及耐受性 的评估同样 重要。
7
药物治疗分期
? 针对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程序,新版指南从以下 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 1、急性期治疗; ? 2、非自愿住院患者的处理及治疗原则; ? 3、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急性期药物治疗; ? 4、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 5、精神分裂症的长期治疗; ? 6、阴性、认知、抑郁症状的辅助治疗; ? 7、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14
谱系
? DSM -5 中精神分裂症首次以谱系分类,称为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 神病性障碍,包括:
? 分裂型(人格) 障碍、妄想障碍、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 样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双相型/ 抑郁型)、物质 / 药物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病性障 碍、紧张症、与其他精神 障碍有关的紧张症、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紧张症、未定的紧张症、 其他特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它他精神病性障碍、未定的精神分裂 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015《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第二版解读
莱芜市精神病院 莱芜市荣军医院
杨秀成 副主任医师
2018.03.25
1
本指南目录
? 第1章 精神分裂症概述 ? 第2章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与发病危险因素 ? 第3章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评估和诊断分类 ? 第4章 精神分裂的治疗策略 ? 第5章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 ? 第6章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程序 ? 第7章 特殊人群精神分裂症 ? 第8章 精神分裂症的共病与治疗 ? 第9章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 ? 参考文献(58篇) ? 附件1 精神分裂症国际最新治疗指南 ? 附件2 缩略语一览表

精神分裂症全病程干预全面降复发:指南解读2.0

精神分裂症全病程干预全面降复发:指南解读2.0

急性期的治疗目标除了控制阳性症状,还需要了解患者 此次发作的诱因,尽快使患者回到正常的社会功能,以 及制定长期的维持治疗计划
PORT指南:急性期药物选择的考虑
• 急性期用药时需要考虑: – 之前的治疗反应 – 此前经历的药物副作 用 – 依从性 – 个人对用药的偏好 – 长期维持治疗计划
Schizophrenia Bulletin vol. 36 no. 1 pp. 48–70, 2010
25mg/2W中断治疗的血药浓度水平:
最后1次注射时间为第4周
4w
从第4+6周开始 影响整体血药浓 度
4w
停药
William H. Wilson. Journal of PsychiatriccPractice 2004;10:393-401
长效针剂为漏药提供宽容度
偶尔一次漏药不会影响患者的长期疗效,血药谷浓度在漏药3 -4周后才会低于治疗水平
长效针剂血药浓度处于下限, 长效针剂血药浓度处于下限,最少不良反应
口服利培酮 峰/谷比值:3.5~3.6 长效利培酮微球 峰/谷比值:1.7~2.1
活性药物血浆浓度 活性药物血浆浓度(ng/mL)*
60 50 40 30 20 10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平均血浆浓度处于下限时, 平均血浆浓度处于下限时,5HT 有效血浆浓度 拮抗强度的100倍 是D2拮抗强度的 拮抗强度的 倍
安全性
没有顿服超量的中毒 风险 最小有效剂量减少不 良反应
便利性
不需要每天服药 增强医患沟通
长效针剂稳定的血药浓度和波动
长效针剂的特点:
1. 长期用药过程中血药浓度 水平保持稳定 2. 血药浓度水平与剂量成正 比 3. 规律给药,血药浓度6周 左右达到稳态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应用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应用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氟哌啶醇(Haloperidol)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一定疗效,尤其适用于伴有激越和攻 击行为的患者。
Hale Waihona Puke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Risperidone)
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相对较少。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疗指南及药 物应用
目录
• 精神分裂症概述 • 临床诊疗指南 • 药物应用 • 特殊人群精神分裂症诊疗要点 • 精神分裂症预防与康复 • 总结与展望
01
精神分裂症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 碍,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 面的障碍为主要表现,常导致患 者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如口干、便秘等,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水 分摄入等方式进行缓解。若出现严重副作用 ,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04
特殊人群精神分裂症诊疗要点
儿童青少年患者
早期识别与干预
对于儿童青少年患者,早期识别精神 分裂症迹象并及时干预至关重要,有 助于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药物治疗
针对儿童青少年患者,药物治疗需谨 慎,应选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并根 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 。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需结合病史、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及心理 评估等多方面的信息。通常采用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如 DSM-5或ICD-10。
鉴别诊断
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需与其他精神障碍进行鉴别,如双相 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鉴别要点包括症状特点、病 程发展及家族史等。
02
THANKS。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解读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解读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解读来源: SCH通讯背景:2003年9月《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一版已经推出试行,2007年正式出版,在《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推出更新之前,第一版指南已经在临床中推广使用10多年。

在这10多年中,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品种在不断地增加,包括临床中经常使用的药物,特别是对于慢性、复发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效针剂的使用等,也包括一些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比如阿塞那平、布南色林等。

这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出现,满足了目前抗精神病药的治疗现状。

除此之外,目前贴近于临床实践的治疗研究的循证证据不断增多,特别是样本量多、大型基于真实世界的研究。

既往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是一种慢性疾病,甚至有人称之为精神科的“慢性癌症”。

当然这是因为大家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预后及现状并不乐观,或者悲观。

随着近年来,精神药理学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治疗研究的循证证据的不断增加,对于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和病程早期患者的疗效不断得到了改善,所以基于国内外一些治疗实践指南的更新,进行了《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的更新,也就是《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

与第一版相比,《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更新的重点内容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国内外新上市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临床上已经使用的药物如氨磺必利、阿立哌唑长效针剂等等)、新的临床研究证据与Meta分析结果、更为完善先进的治疗理念(首发/病程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理念更新等)、增加国外治疗指南的更新建议和内容(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如新西兰、澳洲、加拿大等更新的指南内容)。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强调首先精神分裂症需要全程的长期治疗,其次精神分裂症急性期药物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再就是推荐使用安全性高且耐受性好的抗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因为根据既往研究可知,大约7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较差,能够出院后巩固治疗2年以上的患者不足30%,临床治疗现状不容乐观。

精神分裂症病人代谢综合征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精神分裂症病人代谢综合征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代谢综合征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 预期寿命。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干预具有重 要意义。
目的与目标
目的
制定针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代谢综合征 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和 患者提供指导和建议。
目标
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识 别、评估和管理水平,降低患者的心 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改善患者的 生命质量和预后。
代谢综合征的概述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与代谢相关的疾病 ,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 异常等。
代谢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 主要风险因素,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 重影响。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 ,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炎症 反应等。
精神分裂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 率较高,这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的副 作用、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有 关。
02
精神分裂症与代谢 综合征概述
精神分裂症的概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复杂的精神疾病,其特征为患者出现幻觉、妄想、行为异 常等症状,且这些症状往往伴随着认知和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环境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都被认为是 重要影响因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通常低于一般人群,这与其治疗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副作用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运动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以 增加能量消耗,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水平。运动时应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过度疲劳。
04
精神分裂症病人代 谢综合征的监测与 评估
监测指标与评估标准
腰围
评估患者的腹部脂肪堆积情况 ,男性腰围正常值≤90cm,女 性腰围正常值≤85cm。

社区应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专家共识

社区应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专家共识

·3587··指南·共识·社区应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和高致残性的精神病性障碍,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预防复发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关键,也是决定患者预后和社会功能改善程度的核心因素。

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简称长效针剂)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被国内外指南/共识推荐为精神分裂症全病程治疗的方式之一。

同时,社区作为精神分裂症康复的重要环境场所,近年来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

目前,国内多个管理政策及文件强调在社区精神分裂症管理中应用长效针剂,但是社区医生对长效针剂的知识和应用技能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长效针剂在社区的应用,成为患者全面康复的瓶颈之一。

在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的组织下,联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由13位精神科及全科医学专家组成本共识专家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指南与专家共识、专家经验、我国社区的特征,解决社区长效针剂使用中面临的医学相关问题,以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社区卫生服务【中图分类号】 R 749.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37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社区应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专家共识[J].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9):3587-3602. []Chinese Schizophrenia Coordination Group,Chinese Society of Psychiatry,Chinese Society of General Practice. Expert consensus on long-acting injectable antipsychotic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in community[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2,25(29):3587-3602.Expert Consensus on Long-acting Injectable Antipsychotic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in Community Chinese Schizophrenia Coordination Group,Chinese Society of Psychiatry,Chinese Society of General Practice*Corresponding author:SI Tianmei,Professor;E-mail:【Abstract】 Schizophrenia is a chronic,recurrent and disabling psychotic disorder. Enhancing patient adherence and preventing recurrence are the key factors of treating schizophrenia,and the core determinants of prognosis and social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se patients. Recommended by guidelines/consensuses as one treatment for schizophrenia,long-acting injectable(LAI) antipsychotics have been an important intervention for treating schizophrenia and for preventing its recurrence. Atthe same time,as community settings are important sites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schizophrenia,considerable efforts havebeen made to explore models of community-based management of schizophrenia. Currently,the use of LAI antipsychotics in community-based management of schizophrenia has been highlighted in multiple policies and documents of China,but its application is negatively influenced partially by community physician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skills regardingLAI antipsychotics,which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that hinders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of schizophrenics. In view ofthis,a consensus was developed based on clinical evidence,previous guidelines and consensuses,expert individual practiceand features of community settings in China,by a group of 13 experts,including psychiatrists from the Chinese Schizophrenia Coordination Group,Chinese Society of Psychiatry,and general medicine experts from the Chinese Society of General Practice.This consensus will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solving of problems in the use of LAI antipsychotics for community-based management of schizophrenia,and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 adherence and prognosis.【Key words】 Schizophrenia;Antipsychoric agents;Long-acting injectable;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本文数字出版日期:2022-07-29青壮年时期,呈反复波动的病程。

社区应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专家共识(2022)要点

社区应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专家共识(2022)要点

社区应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专家共识(2022)要点1 概述1.1 精神分裂症的危害及挑战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高致残性的精神病性障碍,常起病于青壮年时期,呈反复波动的病程。

10%~15% 的患者经历首次精神分裂症后痊愈,更高比例的患者则可能进入迁延加重的状态。

复发不仅是精神症状的再次出现,还会加剧疾病进行性进展,降低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影响患者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并且与脑形态结构改变相关,造成患者大脑灰质减少,进一步加剧患者的不良预后。

抗精神病药的规范维持治疗是精神分裂症复发预防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患者预后和社会功能损害程度的核心因素。

1.2 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简称长效针剂)的特点及治疗地位长效针剂通常是抗精神病药的酯化物,多数长效针剂通过肌肉或皮下注射后,大部分药物成分储存于注射部位,从注射部位缓慢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从而保证患者体内血药浓度的稳定,进而降低复发及不良反应的风险。

与口服药物相比,长效针剂优势较多:如果患者未按时或延迟诊室注射药物可以确保临床医师知晓其不依从问题,减少服药负担,缩短有意或无意的治疗空窗期。

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相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用靶点更广,可改善运动、神经认知及神经内分泌耐受性;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长效剂型进一步整合了新型药物及长效剂型的优势,给患者带来的获益更多。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常用长效针剂主要包括氟奋乃静葵酸酯和氟哌啶醇葵酸酯,国内目前已上市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包括注射用利培酮微球(RLAI)、每月注射1次棕榈酸帕利哌酮(PP1M)和每3个月注射1次棕榈帕利哌酮酯(PP3M)。

1.2 精神分裂症社区管理及长效针剂应用现状国际上,长效针剂广泛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社区干预。

近年来我国陆续进行了一系列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并通过积极推广长效针剂在社区的使用,以期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但目前长效针剂整体处方率较低,2020年一项针对亚洲15个国家/地区精神分裂症长效针剂应用模式的研究指出,中国长效针剂使用比例仅为0.66%,远低于15个国家/地区平均水平(17.9%);另外2021年北京一项针对社区的抽样调研数据显示长效针剂处方率为2.4%。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2版解读(郭中孟)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2版解读(郭中孟)
2、急性发作病例,包括复发和病情恶化的患者, 根据既往用药情况继续使用原有效药物,剂量低 于有效治疗剂量者,可增加至治疗剂量继续观察; 如果已达治疗剂量仍无效者,酌情加量或考虑换 用另一种化学结构的非典型药物或典型药物。疗 效不佳者也可以考虑使用氯氮平,但应该严格定 期检查血液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数量。
3、以单一用药为原则。治疗个体化,因人而异。 从小剂量起始, 逐渐加至有效剂量。药物滴定速 度视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症状改善而定。维持治 疗期,剂量可酌情减少,足疗程治疗。
4、定期评价疗效,指导治疗方案。定期评定药 物不良反应,并对症处理。
5、注重药物不良反应,因为药物不良反应既影 响医生选药,也影响患者是否停药。药物不良反 应可引起或加重精神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经济情况,尽可能选用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便于 长期治疗的抗精神病药物。
此外,指南还建议积极进行家庭教育,争 取家属重视,建立良好的医患联盟,配合 对患者的长期治疗;
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康复和职业训 练。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原则
1、一旦确定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尽早开始抗精 神病药物治疗。根据临床症状群的表现,可选择 一种非典型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 拉西酮或阿立哌唑等;也可选择典型药物如氯丙 嗪、奋乃静、氟哌啶醇或舒必利等。
★ 鉴于SGA引起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风险更低,基 于有限的证据推荐SGA作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一线用药(C级证据,3级推荐)。
另外,有限的证据支持SGA在减少首发精神分裂症 患者治疗中断方面的优势。例如EUFEST研究显示, 氨磺必利、齐拉西酮、奥氮平及喹硫平的一年总 停药率分别为13%、14%、17%和19%,均低于氟哌啶 醇的30%。
急性期治疗目标

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专家共识

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专家共识

03 临床应用
2.长效针剂使用过程中出现症状波动的处理原则:
✓ 若患者在使用长效针剂治疗过程中出现症状波动,专家组成员一致同意应首先探寻导致患者出现症状波动的因 素,并根据不同的因素做出相应处理(Ⅰ);表4。
03 临床应用
2.长效针剂使用过程中出现症状波动的处理原则:
✓ 若潜在影响因素已排除,或者已做了相应处理但患 者的症状仍不能有效控制,可参考图2的流程建议 ,并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处理(Ⅰ) ,也可以优先考虑增加长效针剂的治疗剂量或适当 缩短注射周期。若患者的症状仍然持续,且长效针 剂已使用至最高治疗剂量,则建议进行血药浓度监 测。
以 PP1M 为例,若患者既往未经口服利培酮/帕利哌酮治疗,宜先服用利培酮/帕利哌酮片剂,以确定患者对帕利哌 酮分子的耐受性,可服用帕利哌酮缓释片的有效治疗剂量 6 mg/d,因帕利哌酮的终末半衰期约为 23 h,则服药 5 d 以明确其耐受性。
03 临床应用
确定患者的耐受性后,需选择适合患者的换药策略。目前抗精神病药的替换策略主要有以下3 种: (1)直接替换;(2)交叉滴定;(3)重叠后停药(overlap discontinuation);见图1。
目前已有的常见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的特征和用法用量见表2。
我国目前已上市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包括注射用利培酮微球、 每月注射1次的棕榈酸帕利哌酮和每3个月注射1次的棕榈帕利哌酮酯。
PART 03
临床应用
03 临床应用
1.由口服抗精神病药换用长效针剂:
专家组成员一致同意,当需要将患者正在服用的口服抗精神病药换成长效针剂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用法用量
02 用法用量
自氟奋乃静庚酸酯1966年问世以来,目前已研发了多种第一代和第二代 抗精神病药的长效针剂。 ➢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不仅在药效动力学上存在一定差异,在

精神分裂症指南解读PPT演示课件

精神分裂症指南解读PPT演示课件
3
4
5
概述部分的变化
新版指南强调:精神分裂症需要全程的长期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治疗对预防疾病复发非常重 要,是决定疾病预后和社会功能损害程度的关键 因素,一定要保持急性期治疗获得的临床治愈疗 效,避免疾病复发与症状的波动。
维持治疗的时间为: ★首发患者:至少需要2年 ★一次复发的患者:需要3-5年 ★多次复发者:需要维持治疗5年以上
多次发作,目前在急性发作期;多次发作,目前为部分缓 解;多次发作,目前为完全缓解。
13
症状群
近年来,有些学者根据症状的聚类分析结果, 将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5个症状群 (5维症状):
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症状、攻击敌意、焦 虑抑郁。
该描述对加深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以及探讨药物 治疗的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状有一定的价值。
14
谱系
DSM -5 中精神分裂症首次以谱系分类,称为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 神病性障碍,包括:
分裂型(人格) 障碍、妄想障碍、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 样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双相型/ 抑郁型)、物质 / 药物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病性障 碍、紧张症、与其他精神 障碍有关的紧张症、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紧张症、未定的紧张症、 其他特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它他精神病性障碍、未定的精神分裂 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8
关于超说明书使用
指南同样就药物的超说明书使用(off-label use of medications) 进行了说明。
指南中介绍的药物中有一些药物仅在国外获得了精神分裂症的适应证 许可,但在国内尚未获得精神分裂症的适应证许可;
有一些药物在国内外均未获得精神分裂症的适应证许可(药品说明书 上未标明精神分裂症为适应证),但经常被临床用于精神分裂症的增 效治疗或辅助治疗。

精神分裂症及其治疗指南

精神分裂症及其治疗指南
第二十一页,共70页
(一)诊断分型
F20 精神分裂症
F20.0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F20.1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F20.2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F20.3 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 F20.4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F20.5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 F20.6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F20.8 其它精神分裂症 F20.9 精神分裂症,未特定
倍。
1.3寄养子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寄养到正常家庭,
仍有较高的患病率。 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分式多数为多基因遗传,即精神
分裂症是许多基因的积累作用所致,没有显性、隐性遗传那样明 显的遗传规律,但有一个遗传阈值,超过这个阈值,才能显现疾 病;如有人认为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十七页,共70页
2.5情感障碍:如情感淡漠或情感倒错(情感 不协调)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最早涉 及的是较细腻的情感,如对同事的关怀、同 情,对亲人的体贴,对周围事物的情感反应 变得平淡迟钝。随着病情发展,病人的情感 体验日益贫乏,对一切事物可无动于或出现痴笑等情感倒错表现。
精神分裂症及其治疗指南
第一页,共70页
一 定义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 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感知觉、思维、 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 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 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 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 愈状态。
第二十六页,共70页
诊断要点:
诊断精神分裂症通常要求在一个月或以上时期的 大部分时间确实存在属于上述(a)到(d)中至少一 个(如不甚明确需两个或多个症状)或(e)到(h)中 来自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符合此症 状要求但病程不足一个月的状况(无论是否经过治疗 )应首先诊断为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精神分裂症(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精神分裂症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癫狂病”,癫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多疑多虑,静而少动为特征;狂病以精神亢奋,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

3 诊断及鉴别诊断3.1 诊断要点3.1.1临床表现感知觉障碍:主要有言语性幻听,内容可以是争论性、评论性,或命令性幻听,也可以表现为思维鸣响。

思维障碍:主要为思维联想障碍和妄想,最常见思维散漫,思维破裂或不连贯等。

被害妄想和关系妄想。

慢性患者可表现为思维贫乏,如词汇短缺,言谈无内容。

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迟钝或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不协调等。

精神分裂症早期或康复期的焦虑、抑郁情绪也不少见。

意志行为障碍:患者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变得孤僻退缩、懒散、丧失兴趣、社交活动贫乏、生活毫无目的等现实脱离。

同时伴或不伴怪异行为,如收集废物、自言自语、丧失个人卫生习惯,常蓬头垢面,或无目的性的冲动行为等。

3.1.2 病史多有情志刺激,意欲不遂等诱发因素,或有家庭史。

发病早期常见抑郁不乐,情感淡漠,喜静恶动,不愿出门,怕见生人,沉默寡言,注意减退,不寐,猜疑等。

充分发展期表现为生活工作能力下降或丧失,完全不适应社会,出现幻觉和思维障碍,情感淡漠,言行紊乱,生活懒散。

长期不愈者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或行为退缩等。

3.1.3 辅助检查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胸透或胸片,尤其注意血糖、肝功能、心电图、脑电图、核磁共振等变化,以便对同时存在的躯体疾病,或对具有精神分裂症样症状的其他躯体疾病作出诊断。

精神分裂症国内外最新指南解读共47页文档

精神分裂症国内外最新指南解读共47页文档
精神分裂症国内外最新指南解读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பைடு நூலகம்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精神疾病优化治疗指南专家共识 ppt课件

精神疾病优化治疗指南专家共识  ppt课件

奥氮平 阴性症状为主 利培酮
阿立哌唑 长效的注射新型抗精 神病药
兼有阳性症状 和阴性症状
利培酮
阿立哌唑
长效的注射新型抗精 神病药
齐哌西酮
ppt课件 15
指南一:复发患者的药物选择
IB复发患者:利培酮仍被认为是各种临床表现的一线选择。尤其
对以阳型症状为主的患者,被一半以上的专家以满分的结果被推 荐为最佳首选
7G 何时换用氯氮平 氯氮平作为适用于难治性患者的药物,专家建议只有在下列 情况下考虑换用氯氮平: • 对一个或多个传统药物及两个新型药物无效时 • 对一个或多个传统药物及所有新型药物均无效时
ppt课件 20
指南九:稳定期患者的剂量调整
非典型药物或长效针剂:
大多数专家采用的维持治疗剂量与急性期有效剂量相同
口服传统药物:
多数专家会降低口服传统药物的剂量; 40%专家也推荐继续采用急性期的剂量
ppt课件
21
指南十: 合并问题的处理-药物选择
ppt课件
22
II 依从性问题
42 指南十一:依从性水平 42 指南十二:依从性评估
43 指南十三:什么时候对依从性问题进行干预
43 指南十四:依从性问题的处理策略
目的: 控制或减轻急性症状,预防自伤和对他人的伤害, 同时尽量减少治疗对功能的损伤 急性期的剂量与疗程: 2周内达有效治疗剂量,直到症状 控制;疗程通常为8 ~10周 美国精神病学会(APA, 2003年)推荐: 急性期用药要权衡疗效和副作用 调整剂量不可操之过急,应给与充分时间让药物显效
注意考察患者的依从性
临床表现 一线用药 高选择的二线用药 其他二线用药 长效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口服高效价传统药物 氯氮平 阳性症状为主 利培酮* 阿立哌唑 齐哌西酮 奥氮平 长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奎硫平 阴性症状为主 利培酮 阿立哌唑 齐哌西酮 兼有阳性症状 利培酮 和阴性症状 阿立哌唑 齐哌西酮 奥氮平 奥氮平 奎硫平 长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 长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奎硫平 氯氮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格兰
泰奥德地区药典
一线药物
奥氮平在核心药典中被删除
V. 指南的不足
指南通过减少各种医疗行为间的不同而使医疗行 为趋于统一,有可能阻碍创新 指南存在滞后问题,不一定能反映当前临床实践 指南是否全面?有无伸缩性? 指南是否考虑了患者的接受程度?
VI.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是专家临床实践的汇总。是通过 调查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到的,是对临床研究 所未解决问题的补充 反映临床实践 时效性更强 共识的来源


III.现有主要指南概况
中国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2003年及2006年修订版 美国IPAP国际精神药物治疗规程2004年 –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出版的指南手册(1997年,2002年) – 德克萨斯州医疗辅助计划 – 马萨诸塞州医疗辅助计划 – 退伍兵事务所指南(2002年4月) 英国 – NICE (英国优化临床研究所指南,2002年12月) – NHS(曼彻斯特精神卫生社会照料托管会指南,2002年8月) – 英国皇家精神病院指南(2002年7月) – 牛津郡心理卫生照顾协会(2002年7月) 其他 – 加拿大 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加拿大政策与临床指南 (1992) – 韩国 健康保险考查机构指南 – 以色列 以色列MOH国家赔偿机构
-北美专家共识 -中国维思通使用经验临床共识-目前正在进行中
北美专家共识
由美国兰德公司进行的问卷调查 对北美50位精神药理学专家进行调查 对调查结果整合而成的精神疾病优化治疗专家 共识
北美专家共识对以阳性症状为 主患者的推荐用药
三线 95%可信区间 二线 一线 最佳 标准差 选择 一线 二线 三线
首发患者 口服利培酮
口服阿立哌唑
*
口服奥氮平 口服齐哌西酮 口服喹硫平 肌注长效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口服高效价传统抗精神病药 口服中等效价传统抗精神病药 肌注长效传统抗精神病药 口服低效价传统抗精神病药 口服氯氮平
8.5(0.7) 7.3(1.7) 7.1(2.0) 6.9(1.7) 6.8(1.5) 4.6(2.2) 3.7(1.9) 3.4(2.0) 2.9(1.6) 2.9(1.8) 2.7(1.7)

介绍了近3年来新近上市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 (Ziprasidone)、阿立哌唑(Aripiprazole)和舍吲哚 (Sertindole)及其临床应用
介绍了第一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效制剂——利培酮微球, 强调了该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预后的重要作用。适用于 依从性差、反复停药反复发作的患者、疗效需提高者、不耐受 其他治疗者及首发患者等 关注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糖脂代谢异常及 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问题 补充了关于改良电抽搐治疗(ECT)的资料和临床信息
NICE指南主要内容
各阶段患者的护理要求 治疗的开始 急性发作的治疗 抗精神药物的选择 心理干预(认知治疗)
NICE指南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病症复 发和让患者尽可能过上正常生活 药物的治疗应该是患者的临床、情感和社会 需要的一部分 对患者用药的选择应该由患者和临床医生共 同决定
NICE指南
传统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无效,或者引起了太 多的副作用,则推荐非典型口服抗精神病药的 治疗 如果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的状况得到了 很好控制,而且没有使患者产生不可接受的副 作用,不推荐改用口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三、英国皇家精神病院(NHS)指南
首发治疗:推荐SGA (非典型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SGA被认为疗效与氟哌啶醇相似,但不良反应少的 药物 因锥体外系反应少,SGA被推荐为传统药物无法耐 受的第二阶段用药 氯氮平作为难治疗性精神病的推荐药物,其他推荐 药物包括利培酮
三、指南的证据分级水平及依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根据NICE指南的证据来源分4个水平等级
证据来源 证据来自单一大型的随机研究或者Meta-Analysis分析至 少3个以上的RCT的系统综述 证据来自小型的随机研究或者Meta-Analysis分析3个以 下的RCT的系统综述 证据来自至少1个优良设计的对照、非随机研究 证据来自至少1个优良设计的其它准试验研究 证据来自优良设计的非试验性研究,如比较研究、关联研 究、病例个案研究 Ⅰa Ⅰb Ⅱa Ⅱb Ⅲ
证据水平

证据来自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或者专家临床经验
Eccles M, Mason J (2001)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5: 8
II.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概述
由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中国疾病控 制中心精神中心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牵头,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牵头编写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精神分裂症防 治指南是其中的一部分。
现有指南对利培酮的推荐(1)
国家 中国 英国 机构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 NICE (英国优化临床研究所) 指南 伦敦莫里斯医院指南 北伯明翰精神卫生协会 牛津郡心理卫生照顾协会 美国 退伍军人管理局指南 马萨诸塞州医疗辅助计划 一线药物 首选药物 对利培酮的推荐情况 一线药物 利培酮的优越性已经 比较受肯定了 一线药物 一线药物 氨磺必利没有被列为批准药物上市 奥氮平和喹硫平被列为治疗的二线药物 奥氮平和氯氮平同被列为治疗的二线药物 奥氮平不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对患有糖尿 病的病人进行周期性的体重和空腹血糖监 测 奥氮平在使用前需经批准 奥氮平在使用前需经批准 其它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2004年 关于精神分裂症治疗推荐(指南)
2.急性期治疗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包括:
- 第一代药物:酚噻嗪类、丁酰苯类和其他
- 第 二 代 药 物 : Aripiprazole 、 Clozapine 、 Olanzapine 、 Quetiapine 、 Risperidone 、 Ziprasidone 兴奋激越的治疗:可以口服药者可选用利培酮口 服液和口崩片;拒绝口服药者则需选用一代药或二代 药的短效注射剂如氟哌啶醇、齐拉西酮、奥氮平注射 剂治疗或并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II.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概述
本指南的指导思想之一: 精神分裂症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防治必须采取生物-心理-社会 的综合措施。合适的药物治疗对疾病有肯定 的效果。
II.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概述
本指南另一指导思想是精神分裂症呈慢性进行 性或慢性发作性过程,需要全病程防治,在病 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以人为本的不同措施,也考 虑到我国国情和现实的社会经济水平。 本指南的读者主要是在第一线服务的精神 卫生工作者以及精神卫生管理人员
IV. 现有指南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评价
首发治疗:推荐SGA (非典型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传统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无效,推荐非典型口服抗精神病药的治 疗(NICE指南) 因锥体外系反应少,SGA被推荐为传统药物无法耐受时选用 氯氮平作为难治疗性精神病的推荐药物,其他推荐药物包括利 培酮 有体重增加史、高血糖史、高血脂史的患者推荐使用齐拉西酮 或阿立哌唑 有EPS及TD病史或催乳素升高史者,推荐使用喹硫平或氯氮平 反复出现服药不依从者,建议注射长效针剂,如Consta(长效 利培酮微球)
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与专家共识
I. 指南概述
一、指南定义
指南比喻正确的指导和辨别方向的依据——《现代 汉语词典》 Guideline 指南:指导路线、方针、准则、指标 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是一种系统的陈述,帮助专业人 员在特定的临床情况下做出恰当的医疗决策和处理
二、编制指南的目的
使治疗决策依据的循证标准明确,容易获取 便于临床医护人员在门诊及床旁做出简明和客观的决 策 决策更为就当前最佳的医疗措施向患者、家属和专业 人员进行教育 提高医疗服务的成本效益
德克萨斯州医疗辅助计划 肯塔基州医疗辅助计划 纽约州精神卫生南部联盟办事处
首选药物 首选药物 费用最少的药物
现有指南对利培酮的推荐(2)
国家
韩国
机构
健康保险考查机 构
推荐情况
一线药物
其它
在使用其它更全家的非典型药物失败后,才 报销奥氮平的费用
以色列
以色列MOH国 家赔偿机构
一线药物
奥氮平被列为二线治疗药物
一、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2004 年关于精神分裂症治疗推荐(指南)
1. 指南内容共8部分,包括: 推荐的临床确信等级编码系统 治疗计划的形成和实施 治疗联盟的确立 急性期治疗 稳定作用期(Stabilization期)-巩固期治疗 稳定期-维持期治疗 其他特殊治疗关键:首发、阴性症状、物质使用障碍、抑 郁、自杀和激越行为 治疗地点的选择
舒良教授简历
舒良 姓名: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单位名称: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单位地址: 教授 职务/职称: 精神病学、临床药理、新药临床试验 学科专长: 中国毒理学会理事、中华精神科学会委员等 专业组织会员资格: 杂志社职务: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委员、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1957年至1985年:在北京医学院附属精神科任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 1985年至1989年: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任副教授, 专业经历: 副主任医师 1989年至今:在上述单位任临床药理基地主任、教授 1991年至1994年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 1985年以来发表论文20余篇。 参与《精神病学》第二版、第三版(沈渔村主编), 《精神病防治与康复》(沈渔村主编) 近期论文/专著: 《临床精神病药理学》(王祖新主编), 《精神病学》(高校统编教材,沈渔村主编)等书的部分章 节编写 《现代精神病学诊疗手册》主编。

二、英国NICE(National Institute for Clinical Excellence)精神分裂症治疗护理指南
该指南是为精神分裂症领域的专业人员建 立该病治疗和护理的标准,使用对象为专 业医护人员;服务对象为18以上,60岁以 前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无家可归 的流浪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