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各论中性岩类汇总资料
岩浆岩石学-08-9章-基性-中性岩。
![岩浆岩石学-08-9章-基性-中性岩。](https://img.taocdn.com/s3/m/bdc5111cbd64783e09122b99.png)
(三) 喷 出 岩
4.化学成分 玄武岩化学成分总体上与辉长岩成分相近,但 Fe2O3/FeO比值一般偏高,与地表氧化环境有关。
5.次生变化 橄榄石→伊丁石化 玄武玻璃→橙玄玻璃(水化)
其余矿物次生变化同侵入岩: 辉石→绿泥石化 斜长石→钠黝帘石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绿帘石、黝帘石化及方 解石化等 。
间粒间隐结构:(填间结构、拉斑玄武结构)是 上述两者的过渡类型。
(三) 喷 出 岩
2.结构、构造 玻璃质结构:全部由玄武质玻璃组成,见于熔岩
流的表面。
玻基斑状结构:辉石、橄榄石、斜长石呈班晶 (>5%),基质为玻璃质。
(三) 喷 出 岩
2.结构、构造 玄武岩主要构造类型: 块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绳状构造、 柱状节理构造、枕状构造。
(三) 喷 出 岩
玄武岩——基性火山熔岩的总称。玄武岩是地球 上分布最多的熔岩。按其碱度分为两类。
通常所称的玄武岩一般指钙碱性玄武岩,与钙碱 性的基性侵入岩辉长岩相对应,钙碱性玄武岩是分布 最广的玄武岩。
玄武岩新鲜者多黑色、灰黑色、氧化后带褐红色、 蚀变后带绿色。
斑状结构及无斑隐晶质结构为主,基质多为微晶 -隐晶质,玻璃质少见。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发育。
基性斜长石——聚片 双晶及卡钠复合双晶发育。 易发生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帘石化而呈灰 白色。
(二)侵 入 岩
1.矿物成分
辉石——两种:
单斜辉石-多为普通辉石 (Aug)、透辉石,有时具角 闪石反应边。
斜方辉石-多为紫苏辉 石 ( Hy) , 可 成 橄 榄 石 的 反 应边产出。
(二)侵 入 岩
1.矿物成分
橄榄石——呈不规则 粒状或呈反应残余状被辉 石包绕,常不同程度蛇纹 石化。
岩浆岩
![岩浆岩](https://img.taocdn.com/s3/m/0c4c444a312b3169a451a4b5.png)
岩浆岩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又分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火山岩)(又分为熔岩、火山碎屑岩)一、岩浆岩的结构:⑴按结晶程度分为:全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半晶质结构⑵按矿物颗粒大小分为:粗粒(颗粒直径大于5mm)、中粒(5--1 mm)、细粒(1—0.1 mm)、微粒(小于0.1mm)结构按矿物颗粒大小均匀程度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⑶按矿物颗粒形状分为:自形晶、半自形晶、他形晶结构⑷按矿物相互关系分为:交生结构(如文象结构、条纹结构、蠕虫结构等)二、岩浆岩的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斑杂构造、带状构造、球状构造、气孔构造、晶洞构造、枕状构造、流纹构造、流面流线构造、原生片麻构造、冷缩节理构造三、岩浆岩的产状⑴火山岩产状:中心式或点状喷发、线型或裂隙式喷发、面状或熔透式喷发⑵侵入岩产状:岩基、岩株、岩墙或岩脉、岩床、岩盆四、岩浆岩的分类1、依SIO2含量为依据划分为:2、综合依据划分为:⑴橄榄岩—苦橄榄岩类⑵辉长岩—玄武岩类⑶闪长岩—安山岩类⑷花岗岩--流纹岩、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⑸正长岩—粗面岩类⑹霞石正长岩—响岩类⑺脉岩类⑻火山碎屑岩类五、岩浆岩各论㈠、橄榄岩—苦橄榄岩类1、侵入岩---橄榄岩类颜色:多呈黑色、暗绿色、黄绿色、绿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橄榄石、辉石次要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偶见斜长石结构:自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海绵陨铁结构、反应边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斑杂状构造、少有流动构造、层状构造常见岩石:纯橄榄岩类:纯橄榄岩橄榄岩类:辉榄岩、橄榄岩辉石—角闪石岩类:橄榄辉石岩、橄榄角闪石岩、辉石岩、角闪石岩2、喷出岩---苦橄榄岩类颜色:多呈黑色、灰绿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橄榄石、辉石次要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结构:斑状结构、无斑隐晶质结构、玻基斑状结构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枕状构造常见岩石:苦橄榄岩、玻基纯橄岩、玻基辉橄岩、科马提岩㈡、辉长岩—玄武岩类1、侵入岩---辉长岩类颜色:多呈黑色、灰色、带红的深灰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基性斜长石、单斜辉石次要矿物为:斜方辉石、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偶见正长石和石英结构:辉长结构、辉绿结构、少部分有反应边结构、中粗粒等粒状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常见岩石:辉长岩(辉长结构)、辉绿岩(细粒辉绿结构)、辉长玢岩(斑状结构、基质为粒状结构)、辉绿玢岩(斑状结构、基质为辉绿结构)、显微辉长岩(细粒结构)2、喷出岩---玄武岩类颜色:多呈黑色、灰黑色、变化后呈暗绿、黑褐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辉石次要矿物为: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偶见正长石和石英结构:斑状结构、无斑隐晶质结构;基质有辉绿结构、粗玄结构、间隐结构、拉斑玄武结构、玻璃质结构构造:气孔构造常见岩石:粗玄岩(全晶质)、玄武岩(斑晶结构、间隐结构)、气孔玄武岩(无斑隐晶结构、气孔构造)㈢、闪长岩—安山岩类1、侵入岩---闪长岩类颜色:多呈灰白色、灰暗绿、绿色、肉红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中性斜长石、普通角闪石次要矿物为:单斜辉石、黑云母、石英、钾长石副矿物为: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常见)、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少见)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常见岩石:闪长岩(成分无石英,主要为普通角闪石、中长石)、石英闪长岩(石英含量10%、中长石70%、普通角闪石10%、辉石5%)2、喷出岩---安山岩类颜色:多呈红褐色、浅褐色、灰绿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辉石、黑云母次要矿物为:橄榄石、透长石、正长石结构:斑状结构、(基质可有交织结构、玻璃质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气孔状构造常见岩石:辉石安山岩(斑状结构,斑晶为拉长石,环带发育,辉石斑晶为紫苏辉石和普通辉石,基质为更长石和辉石)、角闪安山岩(斑状结构,角闪石和中长石)、黑云母安山岩(斑状结构,更长石和黑云母)㈣、花岗岩--流纹岩、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1、侵入岩---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类颜色:多呈肉红色、灰白色、白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石英、碱性长石(钾长石、钠长石)、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少量辉石副矿物为:镐石、磷灰石、电气石、萤石、磁铁矿、钛铁矿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又称花岗结构常见)、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少见)构造:块状构造(多数)、少数为球状构造、斑杂构造常见岩石:碱性长石花岗岩(成分碱性长石为主,几乎不含斜长石)二长花岗岩(碱性长石为、斜长石含量近相等)花岗闪长岩(斜长石含量占长石类的2/3)斜长花岗岩(斜长石含量占长石类的90%以上)紫苏花岗岩(色深,石英、钾长石、紫苏辉石)花岗斑岩(斑晶为石英、长石,深色矿物)石英斑岩(斑急晶为石英,基质为隐晶质)2、喷出岩---流纹岩和英安岩类颜色:多呈灰白色、灰色、灰红色、粉红色、浅紫色、少见灰绿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副矿物为:赤铁矿、磁铁矿、磷灰石、镐石结构:斑状结构、玻基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构构造:流纹构造、气孔状构造(少见)常见岩石:流纹岩(斑状结构,斑晶为石英、透长石,基质为隐晶质)霏细岩(无斑或少斑的隐晶质流纹岩,霏细结构)松脂岩(松脂光泽)珍珠岩(珍珠构造)浮岩(多孔玻璃质)英安岩(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石英、正长石、透长石)㈤、正长岩—粗面岩类1、侵入岩---正长岩类颜色:多呈灰白色、灰色、浅玫瑰色、肉红色、灰绿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碱性长石、斜长石次要矿物为:深色矿物、石英、似长石副矿物为:磷灰石、镐石、磁铁矿结构:等粒、不等粒结构、斑状似斑状结构、似粗面状结构、二长结构构造:块状构造(常见)、带状似片麻状、斑杂构造(少见)常见岩石:正长岩(碱性长石占长石总量的2/3,石英无或少量)石英正长岩(石英含量>5%)二长岩(碱性长石为、斜长石含量近相等,石英<5%)正长斑岩(浅成侵入的正长岩,成分与正长岩,只是结构是斑状、似斑状结构)碱性正长岩(常与碱性花岗岩共生)英碱正长岩(是碱性的石英正长岩,由碱性长石、棕闪石、霓石和少量石英组成)碱闪正长岩(由碱性长石、碱性角闪石组成)霓辉正长岩(碱性长石、霓辉石组成)2、喷出岩---粗面岩类颜色:多呈灰色、浅褐黄色、浅紫褐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铁镁矿物副矿物为:磁铁矿、磷灰石、榍石结构:斑状结构,基质为粗面结构、正斑结构、球粒结构、半玻璃质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气孔状构造(少见)常见岩石:钙碱性粗面岩(简称粗面岩,斑状结构,斑晶为碱性斜长石、斜长石及深色矿物,基质主要为碱性长石)碱性粗面岩粗面安山岩(斑晶为斜长石、深色矿物,基质具粗面结构,为碱性长石、斜长石、辉石)角斑岩(灰色、浅绿色致密如角质的细粒钠质火山岩,斑状结构,斑晶为钠长石、钠更长石)㈥、霞石正长岩—响岩类1、侵入岩---霞石正长岩类颜色:多呈浅灰色、浅肉红色、红色、浅绿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碱性长石、似长石次要矿物为:碱性辉石、碱性角闪石、富铁黑云母结构: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似粗面结构、嵌晶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斑杂、带片麻状构造、条带状构造,风化的表面蜂窝状常见岩石:流霞正长岩(霞石正长岩,似粗面状结构,正长石含量60%左,霞石和似长石占20—25%)霓霞正长岩(正长石、霞石、霓石为主)霞石正长斑岩(是霞石正长岩类的浅成相侵入岩,斑状结构,斑晶为钾长石,基质为碱性长石、霞石和少量深色矿物)2、喷出岩---响岩类颜色:多呈浅灰色、灰白色、灰褐色、灰绿、黑绿、黑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碱性长石、似长石、碱性深色矿物副矿物为:榍石、磷灰石、镐石、磁铁矿结构:斑状结构,无斑隐晶质结构、基质为细粒结构、粗面结构、玻璃质结构构造:块状构造常见岩石:霞石响岩(斑状结构、无斑隐晶质结构、斑晶为似长石,深色矿物斑晶较少,基质成分和斑晶相似)白榴石响岩(斑状结构,斑晶为白榴石、透长石)㈦、脉岩类脉岩分为浅色脉岩(细晶岩、伟晶岩)、深色脉岩(煌斑岩)1、煌斑岩类结构:煌斑结构(深色矿物不论构成斑晶或基质,多呈自形晶)构造:块状构造常见岩石:云母煌斑岩、闪辉煌斑岩、碱性煌斑岩2、细晶岩类结构:细晶结构(就是细粒他形粒状结构)构造:砂糖状常见岩石:辉长细晶岩、闪长细晶岩、斜长细晶岩、钠长细晶岩、花岗细晶岩3、伟晶岩类结构:伟晶结构(就是巨粒他形粒状结构)构造:砂糖状常见岩石:辉石伟晶岩、辉长伟晶岩、正长伟晶岩、霞石正长伟晶岩、花岗伟晶岩㈧、火山碎屑岩类结构:集块结构、火山角砾结构、凝灰结构、火山尘结构构造:层理构造、粒序层理构造、假流纹构造,斑杂构造、火山泥球构造分类:1、火山碎屑熔岩类:2、火山碎屑岩类: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3、沉积火山碎屑岩类: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灰岩(白云岩)岩浆岩:侵入岩: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熔岩(岩浆沿火山通道喷溢地表形成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火山暴发出的各种岩石碎块、晶屑、岩浆团块等堆积形成的------------------------------------------------------------------------------------ 主要矿物:岩石中含量较多的矿物,一般在10%以上次要矿物:岩石中含量不多的矿物,一般在10%以下副矿物:岩石中含量很少的矿物,一般在1%以下岩浆矿物:(也称原生矿物)岩浆冷凝过程中所形成的矿物:正岩浆矿物:岩浆中直接结晶出的反应矿物:先生成的正岩浆矿物与残浆发生反应形成的残余矿物:先生成的正岩浆矿物与残浆反应不彻底,缘来矿物部分残留形成的岩浆期后矿物:岩浆基本凝固后,受残余流体影响而形成的矿物成岩矿物:岩浆完全凝固成岩后,由于物化条件的改变,高温下稳定的矿物低温就会不稳定,就会向着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形成新的矿物次生矿物:岩石在表生作用下形成的新矿物------------------------------------------------------------------------------------ <45% : 酸性岩Sio2<52% : 基性岩45%<Sio2<565% :中性岩52%<Sio2>65% : 超基性岩Sio2色率:深色矿物在岩石中的百分含量。
岩浆岩分类
![岩浆岩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ca92fa7af45b307e9719742.png)
一 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苦橄岩类)
❖ 金伯利岩是一种少见的不含长石的偏碱性超 基性浅成-超浅成岩,常见的原生矿物有橄 榄石镁铝榴石金云母铬铁矿等
凝灰岩。
六 脉岩类
❖ (一)一般特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脉岩是指充填构造裂隙呈脉状产出的火成岩
类。 ❖ (二)脉岩的主要类型 ❖ 煌斑岩、细晶岩、伟晶岩。 ❖ (三)产状、分布及有关矿产
七 火山碎屑岩类
❖ (一)火山碎屑岩的概念及一般特征 ❖ 火山碎屑岩是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火山碎屑
物,堆积后经多种成岩方式固结而成的岩石。 是一种介于熔岩和正常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岩 石类型。 ❖ (二)火山碎屑岩的成分 ❖ 火山碎屑物按内部组分结构可分为岩屑、晶 屑与玻屑三种
目录
❖ 一、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苦橄岩类 ❖ 二、基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类 ❖ 三、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 ❖ 正长岩-粗面岩类 ❖ 四、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类 ❖ 五、碱性岩类: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 六、脉岩类 ❖ 七、火山碎屑岩类
一 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苦橄岩类)
❖ (一)一般特征 ❖ 1.化学成分:SiO2含量〈45%,K2O和Na2O
❖ 1)橄榄岩类:橄榄岩、纯橄榄岩根据橄榄岩 中辉石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又可分为斜方辉橄 揽岩、单斜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与橄榄 岩有关的矿产有铬铁矿、铜镍矿、钒钛磁铁 矿和铂矿等
一 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苦橄岩类)
09中性岩类资料
![09中性岩类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92324b0aef8941ea76e056b.png)
第二节 正长岩—粗面类
一、 基本特征
1)SiO2含量与闪长岩一安山岩类相当。 2)与闪长岩-安山岩类的主要区别是碱含量高, (K2O+Na2O)一般为9%左右,σ在3.3~9之间。 3)石色率低,一般在20以下。 4)侵入岩体多数不构成独立岩体,常与其它岩 体伴生。
二、侵入岩
1.矿物成分 主要矿物:碱性长石和斜长石,次要矿物为。 次要矿物: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石英、似长石。 副 矿 物:磷灰石,磁铁矿、榍石,锆石等。
二)主要种属
1)辉石安山岩: 为安山岩中偏基性的种属,
比较常见。斑状结构;斜长石斑晶可达拉长石, 而基质中则为中-更长石;辉石斑晶为普通辉石、 紫苏辉石,基质中可有普通辉石和易变辉石。 石英和钾长石少见,而且存在于基质中。基质 中常见交织结构和玻晶交织结构。
二)主要种属
2)角闪安山 岩:由角闪石和 中长石组成。角 闪石为棕色玄武 闪石,具暗化边 或全部暗化,仅 保留其假象。斜 长石环带发育。
1)结构:几乎均具斑状结构,无斑隐晶者少见。斑晶为 斜长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基质可见以下结构。
交织结构 斜长石微晶呈平行或半平行排列,辉石及磁铁 矿分布于其中,玻璃质及隐晶质很少见。
玻晶(基)交织结构 又称安山结构。岩石的基质中斜长 石微晶呈杂乱-半定向排列,微晶之间有较多的玻璃质或隐 晶质充填。为安山岩所特有的结构。
第九章 中性岩类
1)SiO=53~66%。 2)以长石为主,暗色铁镁矿物含量比基性岩少而 又比酸性岩较多,一般在30%左右,有的岩石中有 石英,有的则有似长石。 3)根据σ值的不同,中性岩可分为以下主要三类, 闪长岩-安山岩类,σ<3.3,钙碱性岩, 正长岩一粗面岩类,σ=3.3-9,钙碱性-碱性岩, 霞石正长岩一响岩类,σ>9,过碱性岩。 4)在分布上常常与基性岩或酸性岩密切共生,形 成一些过渡性岩石.
《中性岩类》课件
![《中性岩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1d283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0.png)
建筑立面
线理岩等中性岩类可用于建筑 的外立面装饰,赋予建筑物独 特的质感。
不同区域中性岩类的差异
1 地质条件
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岩浆成分导致中性岩类在成分和颜色上的差异。
2 气候影响
气候条件会对中性岩类的侵蚀和变色产生影响,形成不同的地貌特征。
3 文化背景
中性岩类在当地文化和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使用和开发的方式。
中性岩类的保存和维护
为了保持中性岩类的美观和质量,应定期清洁、密封和维护。避免使用含酸性成分的清洁剂,以防对岩 石造成损害。
中性岩类在地质学和学术研究中的重要 性
中性岩类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壳演化和地质历史,对探索地球内部结构和资源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中性岩类的发现和开采历史
中性岩类的发现与人类历史密切相关,其开采和使用可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中性岩类的市场需求和价值
中性岩类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刻和装饰等领域,其美观性和耐用性受到市场 的欢迎,具有较高的价值。
中性岩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中性岩类的开采和使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注重 生态环境的保护。
中性岩类的文化历史和文化重 要性
中性岩类与文化活动、宗教仪式等领域有深厚的关联,承载着人类的文化历 史和价值观。
中性岩类的天然与人工改造
中性岩类可保持其天然形态,也可以通过人工切割、抛光等处理改造成各种形状和用途。
中性岩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
中性岩类作为建筑材料、装饰品和雕刻材料等,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
中性岩类的分类
花岗岩
主要由石英、斜长石和碱性长石组成,具有多种颜色和纹理。
闪长岩
由斜长石和石英构成,呈现疑似闪亮的光泽。
岩浆岩各论中性岩类汇总资料
![岩浆岩各论中性岩类汇总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2cc67bc453610661fd9f484.png)
岩浆岩各论
中性过渡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
1、粗面岩
颜色:为灰色、浅褐黄色、浅紫褐色、肉红色等。 主要矿物:碱性长石、斜长石,斜长石>碱性长石。 次要矿物:角闪石、黑云母、辉石。 副矿物:榍石、磷灰石、磁铁矿等。 结构:斑状结构,基质为粗面结构、球粒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有时也有气孔构造。 次生变化:常见高岭土化、硅化、绢云母化及钠黝帘石化
辉长岩 闪长岩 正长岩
辉绿岩 闪长玢岩 正长斑岩
玄武岩 安山岩 粗面岩
酸性岩 >65
>20% 钾长石>斜
长石
黑云母为 主,次为 角闪石, 10-15 %
花岗岩
花岗斑岩
流纹岩
碱性 碱性岩 5522--6655
无 钾长石为 主,含似
长石
碱性辉石 和碱性角 闪石,
<40%
霞石正长 岩
霞石正长 斑岩
响岩
岩浆岩各论
第一节 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
安山岩
灰色安山岩,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经过一定次生变化的安山岩,呈 红褐色,可见斑状结构和杏仁状 构造
西藏扎布耶茶卡 安山岩,红褐色,气孔构造
西藏扎布耶茶卡 安山岩,红褐色,气孔、杏仁构造
岩浆岩各论
第一节 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
多为斑状结构,斑晶成分——Pl、Py、Hb、Bi. 基质常为安山结构、交织结构、玻璃质结构 安山结构——又称玻基交织结构:在玻璃基质中无定向散 布有许多斜长石微晶。但微晶含量明显少于玻璃质,安山 岩中常见。
英或很少。
岩浆岩各论
中性过渡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
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正长岩、碱性正长岩、石英正长岩、石英正长 斑岩、正长斑岩、二长岩。
岩浆岩的分类
![岩浆岩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9db8903a300a6c30c229fd6.png)
岩浆岩分类表
注: 其特殊性,因而单列一章,后者留在沉积岩中讲述。
(1).脉岩有特殊的成因和产状,火山碎屑岩类成岩机制有 (2).每一类侵入岩和喷出岩在成分上类似,但成因上不一
定有联系,也不一定是同源岩浆产物。
(3).“斑岩”和“玢岩”仅用于浅成岩中斑状结构的岩石。 “斑
岩”的斑晶是以石英、碱性长石和似长石为主;“玢 岩”
2.产状和产地
金伯利岩多呈岩筒(管)、岩墙(脉)产出。
我国辽宁、山东、湖北和贵州的一些地区有产出,并在山东等处 找到了金刚石原生矿。 国外著名的产地有南非的金伯利,苏联的雅库特,加拿大的魁北 克等。
3.岩石成因
是由地下150~200km地幔岩石——石榴石橄榄岩,在含有H2O、 CO2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少量岩浆,其内含有石榴石、橄榄石、金 刚石等捕虏晶体,沿裂隙带侵入形成浅成相或超浅成相岩石,或沿火 山通道活动,形成火山口相。是自然界起源最深的岩浆。
第五章
岩浆岩的分类
自然界的岩浆岩多种多样,已有岩石名称多 达1000种以上,它们之间在成分结构、共生组合、 产状和成因上,即有联系也有差异,因而,正确 地认识这些联系和差异,进行合理的归纳,是岩 浆岩分类的主要任务。 岩浆岩分类主要依据: 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岩浆岩的相及结构 岩浆岩的共生组合等。
3、霓霞岩—霞石岩类
4、碳酸岩类 5、辉长岩—玄武岩类
(超基性岩类)
(超基性岩类) (基性岩类)
6、碱性辉长岩—碱性玄武岩类
7、闪长岩—安山岩类 8、正长岩—粗面岩类 9、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10、花岗岩—流纹岩类 11、脉岩类 12、火山碎屑岩类
(基性岩类)
(中性岩类) (中性岩类) (中性岩类) (酸性岩类)
第四章 岩浆岩分类
![第四章 岩浆岩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57a838e02d276a200292e5d.png)
60
响岩质 碱玄质 副长 副长 石岩 石岩
90 F 90
超镁铁质岩
M=90 —100
副长石岩
火山熔岩QAPF图解分类和命名
2、火山岩的化学成分分类——以全岩的主要化学为 定名依据,更加适合隐晶质的火山岩
15 13 11 9 7 5 3 1 37 49 53 45 41 超基性 基性 45 52 57 61 中性 63 69 65 酸性 73 77 Wt% 碱玄质 响岩 副长石岩 响岩质 碱玄岩 Na 2 O+K 2 Owt% 响岩 粗面岩 (Q<20%) 粗面英安岩 (Q>20%) 粗安岩
碱性辉长岩
闪长岩
正长岩
碱性正长岩
霞石 正长岩
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碱性 花岗岩 霓细 花岗岩 碱性流纹岩 碱流岩
碱性辉绿岩
闪长玢岩
正长斑岩
霞石 花岗斑岩 正长斑岩 花岗闪长斑岩 响 岩 流纹岩 英安岩
玄武岩
碱性玄武岩
安山岩
粗面岩
碱性粗面岩
*有关本教材分类的几点说明:
1.分类依据:化学成分、矿物组合、产状、结构。
斜方辉石 单斜辉石
M>90 1. 纯橄榄岩; 2.辉石橄榄岩; 3.辉石角闪橄榄岩; 4.角闪橄榄岩; 5.橄榄辉石岩; 6.橄榄角闪辉石岩; 7.橄榄辉石角闪石岩; 8.橄榄角闪石岩; 9、辉石岩; 10 10、角闪辉石岩 11、辉石角闪石岩 Py 12、角闪石岩 辉石
橄榄石
Ol 90 1 90 橄榄岩类 2 3 4 40 6 7 8 辉石岩和 角闪石岩类 10 12 Amp
火山岩可根据斑晶类型简易定名
60
60
似长石岩
F
Q
M<90
60
第二篇 岩浆岩 各论1
![第二篇 岩浆岩 各论1](https://img.taocdn.com/s3/m/cecb7b77f46527d3240ce02f.png)
有关矿产与工业用途
与安山岩有关的矿产主要是和青磐 岩化相伴的金银矿床,其次也有黄铁矿 型铜矿与黄铁矿。 可作为建筑材料。
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侵入岩常见的种类有闪长岩、石英闪长 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和细粒闪长岩。 代表性岩石为闪长岩。
碱性长石 <1/3 1/3-2/3 >2/3 长石 深成岩 二长岩 正长岩 闪长岩 浅成岩 闪长玢岩 二长斑岩 正长斑岩 喷出岩 安山岩 粗安岩 粗面岩
1、闪长岩
颜色:为灰色、灰绿色。 主要矿物:中长石、角闪石。 次要矿物:辉石和黑云母。 副矿物:磷灰石、榍石、磁铁矿、 和锆石等。 结构:中细粒半自形粒状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 次生变化:钠黝帘石化、绿泥石化、 碳酸盐化、硅化、泥化和钠长石化等。
第二章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纯橄榄岩
橄榄辉石岩
二、浅成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
是一种少见的不含长石的偏碱性超基性浅成- 超浅成岩。 颜色:为黑、暗绿、灰绿、灰色等。 结构:为细粒结构、斑状结构。常见的矿物 斑晶有橄榄石、镁铝榴石、金云母、铬铁矿等。 构造:多为角砾状构造,岩球构造。 次生变化:蛇纹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等。
辉长岩 显微镜下照片
辉长岩
辉绿岩
为基性岩的浅成岩。 颜色:为暗绿色、黑色。 主要矿物:斜长石、辉石。 结构:为辉绿结构,自形长条状的微晶斜 长石杂乱交错组成空隙,被它形粒状的微晶 辉石充填。 构造:为块状构造。 次生变化:辉石的绿泥石化和斜长石的钠 黝帘石化等。
显微镜下照片
产状与分布
玄武岩在地球上的分布极广,常呈 厚大的岩流岩被产出,它们不仅在陆壳 上有大面积分布;而且就连太平洋、大 西洋和印度洋的洋壳上也几乎全为它们 所覆盖。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熔岩。 我国的玄武岩分布也很广泛,差不 多各个地质时期都有产出。
岩浆岩各岩类总结汇总
![岩浆岩各岩类总结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d44ef4ea8956bec0975e3cf.png)
构造
基 性 SiO2:45-53% 岩 类
碱性辉长 岩-碱性 玄武岩类
常见气孔、杏 高铝玄武岩 整个岩石多为 仁,有时可见 斑状结构,基 SiO2含量多数在50%左右, 熔渣状、绳状 玻基玄武岩 质一般为微晶 Na2O一般大于K2O 、柱状节理及 粗玄岩 结构 特殊枕状构造 细碧岩 辉长、辉绿, 还常有半自形 同辉长岩 粒状结构、二 长结构 SiO2含量较辉长岩类低, MgO也较低,Na2O+K2O含量 高,大于5%。Na2O>K2O
大类 特征
类
一般特征
结构
构造
中 性 岩 类
SiO2在 53-66%, 以长石为 主,暗色 侵入岩 铁镁矿物 在30%左 正长岩右,有的 粗面岩类 岩石中有 石英,有 喷出岩 的则有似 长石 侵入岩 (霞石正 霞石正长 长岩为代 岩-响岩 表) 类 喷出岩
侵入岩 σ <3.3,属钙碱性 常见块状 常见半自形粒状结 (闪长岩 系列;主要由中性 、条带状 构 为代表) 斜长石及暗色矿物 构造 闪长岩(一般为普通角闪 安山岩类 喷出岩 石,一般含量在 气孔、杏 (安山岩 20-35%),一般 斑状 仁 为代表) 无石英 常见块状 、条带状 半自形粒状结构为 构造,有 主,也有似斑状结 碱含量高, 时还有似 构 Na2O+K2O>9%;色 片麻状构 率低,一般在20 造 以下;属碱性岩 斑状结构,基质为 隐晶质:波基交织 气孔、杏 、玻璃质、粗面、 仁 球粒、霏细 块状、条 K2O+Na2O>10%; 半自形粒状、嵌晶 带状、斑 σ >9%;主要由碱 、似粗面结构 杂、似片 性长石、碱性暗色 麻状构造 矿物和似长石组 成,不含石英
碳酸盐类
霓霞石— 霞石岩类
6第二章岩浆岩各论-碱性岩综述
![6第二章岩浆岩各论-碱性岩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8424537b7360b4c2e3f64e5.png)
结构常为半自形粒状结构,可有斑状结构、 似粗面结构及二长结构。
似粗面结构是板状长石成定向或半定向排列。 二长结构是斜长石自形程度较高,而碱性长石 呈它形分布其间隙中,或斜长石镶嵌于大块碱 性长石之中。 一般为块状构造,可有带状、流动状、似片麻 状和斑杂状构造。 次生变化:绿泥石化、帘石化、高岭石化、碳 酸盐化等。
59 44
六、碱性岩类(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1、霞石正长岩
颜色:通常为灰白色、暗灰色、灰色等。
矿物成分:主要由碱性长石和霞石组成;碱性长
石多为灰紫色、灰白色的钾钠长石,可见卡式双晶
及阶梯状解理;新鲜的霞石多为灰白色,具油脂光
泽,不规则粒状,可有解理及风化后的肉红色和凹
坑,以此区别于石英。次要矿物为霓石、霓辉石或
59
40
六、碱性岩类(霞石正常岩-响岩类)*
59
41
六、碱性岩类(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一)一般特征
侵入岩以霞石正长岩为代表,喷出岩以响岩为代
表。
化学成分:SiO2含量类似于中性岩类(一般5366%左右),K2O和Na2O含量很高,平均为13.515.6%,为典型的碱性岩。CaO和MgO含量较低约12%,FeO和Fe2O3达3-4%,Al2O3的含量也较高,可 达20%。含丰富的稀土元素。
根据碱性长石和副长石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多 种类型。下面主要介绍两种常见类型:
59 43
•
主要矿物:硅铝矿物主要为碱性长石和 似长石,不含石英,属SiO2不饱和岩石。 碱性长石主要为正长石、微斜长石、歪长 石或钠长石;似长石为霞石和白榴石;暗 色矿物主要为碱性辉石和碱性角闪石类及 富铁的黑云母。副矿物为磁铁矿、锆石、 磷灰石、榍石等。 • 结构:多为半自形粒状结构、似粗面结 构、嵌晶结构、斑状或似斑状结构。构造 常见块状、条带状、似片麻状及斑杂构造 等。
不同种类的岩浆岩汇总
![不同种类的岩浆岩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d9e0b86f524ccbff12184a3.png)
不同种类的岩浆岩1岩浆岩这个家族中有四个大的分支,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四大岩类。
这里我们只能介绍各大岩类的基本特征,并选择一些常见的岩石做一简单描述。
1、超基性岩类在四大岩类中,超基性岩类在地表分布很少,是四大岩类中最小的一个分支,仅占岩浆岩总面积的0.4%。
超基性岩体的规模也不大,常形成外观象透镜状、扁豆状的岩体,它们好象一串大小不同的珠子一样沿着一定方向延伸,断断续续排列,有时可以追索上千公里。
超基性岩颜色比较深,大部分都是黑灰色、墨绿色,比重也很大,一般都在3.0以上,因此很坚硬,常具致密块状构造。
它的化学成分特征是酸度最低,SiO2含量小于45%;碱度也很低,一般情况下K2O+Na2O不足1%;但铁、镁含量高,通常FeO+Fe2O3在8-16%之间, MgO 含量范围较宽,在12-46%之间。
超基性岩基本上由暗色矿物组成,主要是橄榄石、辉石,二者含量可以超过70%。
其次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不含石英,长石也很少。
这类岩石最常见侵入岩是橄榄岩类,喷出岩是苦橄岩类。
2、基性岩类基性岩类岩石颜色比超基性岩浅,比重也稍小,一般在3左右。
侵入岩很致密,喷出岩常具有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
其化学成分的特征是SiO2为45-53%,Al2O3可达15%,CaO可达10%;而铁镁含量约各占6%左右。
在矿物成分上,铁镁矿物约占40%,而且以辉石为主,其次是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
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的另一个区别是出现了大量斜长石。
这类岩石的侵入岩是辉长岩,分布较少;而喷出岩-玄武岩,却有大面积分布。
虽然玄武岩构成的火山和台地在陆地上比较多见,但是和海洋底部玄武岩的分布情况相比,就逊色得多,因为海洋底部几乎全部由玄武岩形成。
辉长岩的成分和玄武岩很相近,但是结构上差别较大。
辉长岩因为在地下深处,斜长石和辉石同时结晶,因此,矿物颗粒形态发育比较完整,大小也差不多。
玄武岩一般由斑晶矿物和基质两部分组成,斑晶主要是斜长石、辉石、橄榄石,基质就是岩浆喷发时没有来得及结晶的玻璃质或者是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出的隐晶质。
岩浆岩岩石学——碱性中性、碱性、脉岩类
![岩浆岩岩石学——碱性中性、碱性、脉岩类](https://img.taocdn.com/s3/m/3ef86630f121dd36a22d8269.png)
第十章碱性中性、碱性、脉岩类一、碱性中性侵入岩类以正长岩为代表本类岩石的SiO2含量同闪长岩近似,但稍偏高,平均约60%左右。
σ=3.3~9,与闪长岩的主要区别是Na2O和K2O含量高,可达10%左右。
Al2O3含量亦高,为15~20%,CaO含量很低。
因而,它在矿物成分上的突出特点是出现大量碱性长石,斜长石和石英很少。
暗色矿物也不多,一般小于20%,有时可出现碱性暗色矿物。
(一)常见岩石类型按长石性质、石英的有无划分如下类型:1.正长岩除碱性长石外,可出现少量斜长石和石英,暗色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和辉石,按石英含量分为两种:正长岩:石英含量0~5%;石英正长岩:石英含量5~20%。
根据暗色矿物定名,如黑云母正长岩、角闪正长岩等。
2.二长岩碱性长石和斜长石含量相近,石英与暗色矿物的含量和正长岩大致相同,因而也可分为二长岩和石英二长岩。
3.碱性正长岩全部为碱性长石,不含斜长石,其特点是出现碱性暗色矿物,如霓辉石、霓石、碱性角闪石等。
4.基他变种正长斑岩:矿物成分和正长岩相同,仅以其具斑状结构区别之。
微晶正长岩:矿物成分和正长岩相同,但以其具细粒结构为特征。
(二)次生变化正长岩主要发生钠长石化、高岭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和帘石化等次生变化。
(三)产状、分布和矿产本类岩石自然界产出很少,据统计,连同与之相当的喷出岩(粗面岩)一起只占整个岩浆岩分布面积的千分之六(0.6%)。
在产状上正长岩极少单独产出,主要与花岗岩或碱性岩共生。
同花岗岩共生时,它作为花岗岩的边缘相存在,如瑞典的乌普拉萨、美国的弗蒙特、北京西山诸岩体;同碱性岩共生时,则它们之间构成复杂的碱性岩杂岩体,如四川南江、山西临县等地所见。
与正长岩有关的矿产不多,目前已知者有矽卡岩型铁矿。
稀有、稀土和放射性元素矿产则多与碱性正长岩有关。
新鲜而较纯的正长岩(暗色矿物极少或无)可作为陶瓷原料,富钾者可作为钾肥原料。
二、碱性中性喷出岩类粗面岩是在成分上和正长岩相当的喷出岩,因此,也可分为粗面岩(相当于正长岩和碱长粗面岩(相当于碱性正长岩)。
岩浆岩岩石学——中性岩类
![岩浆岩岩石学——中性岩类](https://img.taocdn.com/s3/m/eee9cd63102de2bd97058869.png)
第八章中性岩类一、侵入岩类以闪长岩为代表。
本类岩石化学成分特点是:SiO2含量中等(53~66%);FeO、MgO、CaO较基性岩明显减少;Na2O和K2O显著增加;Al2O3 15%左右。
主要矿物成分是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辉石和黑云母次之。
常见副矿物有磁铁矿、磷灰石、榍石、锆石等。
颜色较浅,色率约30%。
全晶质中—细粒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自然界分布不多,约占岩浆岩总面积的2%。
典型的闪长岩由中性斜长石(65~75%)和普通角闪石(25~35%)组成,两者比例约2:1,不含碱性长石和石英。
中性斜长石除有时可见聚片双晶外,在较大的晶体上有时尚可见到环带状构造。
角闪石多呈墨绿色,常呈细柱状。
一般本类岩石可含少量石英和碱长石,但石英含量不超过20%,碱长石的含量不超过10%,当闪长岩中出现这两种矿物时,表明它已向酸性侵入岩过渡,若超过上述限量就应划归到酸性侵入岩。
(一)常见岩石类型一般按石英含量和辉石的有无分为下列几个类型;1.闪长岩石英含量小于5%,暗色矿物20~40%(平均30%)。
暗色矿物大于40%者叫暗色闪长岩,暗色矿物小于20%者叫浅色闪长岩。
常见的暗色矿物为角闪石、辉石和黑云母,据此可将岩石命名为角闪闪长岩、辉石闪长岩和黑云母闪长岩。
2.石英闪长岩石英含量5~20%,暗色矿物一般15~20%。
可按暗色矿物种类命名,其方式和上述闪长岩相同。
3.辉长闪长岩是闪长岩和辉长岩之间的过渡变种,含较多的辉石(可达20%)和基性斜长石,但肉眼不易识别。
4.其它变种多属浅成侵入岩,其矿物成分和闪长岩相同,但结构不同。
闪长玢岩: 岩石具斑状结构,斑晶为自形、宽板状斜长石,其上往往可见环带构造。
基质是细粒至隐晶质。
它既可以单独呈岩墙或其他小岩体产出,也可成为闪长岩体的一个局部岩相。
闪长细晶岩: 具等粒细粒结构。
常呈岩墙产出,有时与闪长岩共生。
(二)次生变化闪长岩中的暗色矿物一般可遭受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斜长石多遭受钠黝帘石化。
岩浆岩-中性岩、酸性岩、碱性岩
![岩浆岩-中性岩、酸性岩、碱性岩](https://img.taocdn.com/s3/m/a9ea9e2902020740be1e9bf4.png)
6. 有关矿产
与闪长岩有关的矿产主要是铜铁矽卡岩矿床, 主要分布在闪长岩和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在中国华 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较广。
14
(二)喷出岩——安山岩类
安山岩多为红褐、浅褐及灰绿色。
1. 矿物成分及特征
安山岩的矿物成分与闪长岩相似,但有其特点:
斜长石:呈斑晶或微晶产出。斑晶核心为培、拉 长石,边缘中、更长石, 普通角闪石:斑晶中有,基质中无,多为褐色、 自形柱状,常见暗化边和熔蚀现象。
(玻基交织结构)﹐由斜长石(更﹑中长石为主)微晶
﹑辉石﹑安山质玻璃等组成﹐碱性长石﹑石英少见。 进一步命名可按照斑晶的暗色矿物种类
19
20
角闪安山岩
斑状结构,基质为玻晶 交织结构。斑晶由中长石和 具暗化边的角闪石组成;基 质成分为半定向分布的微晶 斜长石和隐晶质。
黑云母安山岩
斑状结构,基质为交织 结构。斑晶成分为中长石 和具暗化边的黑云母,有 的黑云母已完全暗化,仅 具黑云母晶形假像。
36
(三) 种属划分及特征
花岗岩类可分为钙碱性和碱性两大类。
钙碱性花岗岩:不含碱性暗色矿物,按照三角图 (碱性长石与斜长石的相对含量)划分为五个种属:
碱性长石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石 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等。 碱性花岗岩:出现碱性暗色矿物,根据暗色矿物 的不同分为: 霓辉石花岗岩、霓石花岗岩、钠闪花岗岩等。 另外还有斜长花岗岩、更长环斑花岗岩等。
2
反映在矿物成份上,铁镁矿物减少,含量约 30%,以角闪石为主,辉石及黑云母次之,浅色 矿物比基性岩多,含量约70%,主要为中性斜长 石,并出现了钾长石及少量石英。暗色矿物与浅 色矿物之比为3:7,与基性岩相比颜色较浅,色 率低,通常为20一40%,属中色岩,比重也比基 性岩小。 本类岩石的侵入岩分布少,出露不广。中性 喷出岩分布广泛,仅次于玄武岩类,在喷出岩中 居第二位。但由于SiO2含量增加,岩浆的粘度加 大,故喷出岩的结晶程度往往比基性喷出岩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mp
feldspar
(2) 结构构造:中-细粒半自形结构,似斑状,斑状 结构,块状构造,斑杂构造,球状构造
粗粒晶体任意方向交错接触
白色的斜长石 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黑色细长的角闪石晶体 黑色、光亮、薄片的云母
粗粒半自形柱状结构,块状构造。暗色矿物自形 程度好于浅色矿物。
斜长石
角闪石
球状构造
第一节 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
结构:常见半自形粒状结构,通常暗色
矿物自行程度较好;有时见斑状结构或似斑状 结构,斑晶为斜长石和角闪石,基质为细-微 粒结构。
构造:以块状构造为主,有时呈条带状
构造、斑杂状构造。
岩浆岩各论
第一节 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
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侵入岩常见的种类有闪长岩、石英闪长 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和细粒闪长岩 。代表性岩石为闪长岩。
闪长玢岩:斑状结构,斑 晶为斜长石和角闪石
3. 微晶闪长岩(microiorite)
矿物成分与闪长岩相同
呈微晶结构或无斑隐晶 质结构。
岩浆岩各论
第一节 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
三、喷出岩的主要类型
喷出岩的主要种类有安山岩,辉石 安山岩、角闪安山岩、黑云母安山岩、 玻基安山岩。
代表岩石为安山岩。
碱性长石 长石
深成岩 浅成岩 喷出岩
<1/3
闪长岩 闪长玢岩
安山岩
1/3-2/3
二长岩 二长斑岩 粗安岩
>2/3
正长岩 正长斑岩
粗面岩
岩浆岩各论
第一节 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
1. 闪长岩(Diorite)——深成岩 (1) 颜色:灰白色,灰绿色,灰色
Amp(角闪石) Feldspar(长石)
岩浆岩各论
第一节 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
2. 闪长玢岩(Diorite porphyrite)——浅成岩
矿物成分与闪长岩相同 (1) 颜色:灰白色,灰色,若次生变化则——灰绿色 (2) 结构构造:斑状结构
斑晶——Pl, Am (玢 岩=Pl+暗色) 基质——Pl, Py及玻璃质,细小,难辨认
(3) 产出:常呈岩脉或者闪长岩体之边部 (4) 若可以见到石英,则称为石英闪长玢岩
第一节 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
安山岩
灰色安山岩,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3) 矿物成分:
主要矿物:Am+Pl 即中性Pl+一种暗色矿物,通常 为Am, 其次为Bi(黑云母), Py(辉石) Am——绿色-褐色-黑色,半自形长柱状,新鲜时可 见解理面
Pl ——白色,灰白色,半自形长方板柱状、厚板状 ;新鲜时玻璃光泽,为中长石(An 30-50),发育 双晶 ,常见绢云母化,钠黝帘石化
超基性岩 <45 无
一般无长 石
橄榄石, 辉石, >90%
橄榄岩 辉岩 苦橄玢岩 金伯利岩 苦橄岩 科马提岩
钙 基性岩 45-52 无或很少
碱性 中性岩 5522--6655 <5%
基性斜长 中性斜长 钾长石为
石为主 石为主
主
主要为辉 石,可有 角闪石, 黑云母, 橄榄石,
<90%
角闪石为主,次为黑 云母,辉石,15-40%
第五章 岩浆岩各论
----中性岩类、中性过渡岩类
本节重点、难点
• 1. 掌握中性岩类及中性过渡岩类的一般特征; • 2. 掌握两大类岩石代表性侵入岩和喷出岩及各代表
性岩石的鉴别特征;
岩浆岩各论
第一节 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
一、一般特征
化 学 成 分 : SiO2 含 量 53-66% , K2O 和
Na2O含量也有所增加(5-6%),CaO、FeO、 MgO进一步减少,Al2O3变化不大。
矿物成分:主要为角闪石和斜长石 ,次要矿物为辉石、钾长石和石英。
岩浆岩各论
第一节 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
根据σ值的不同,中性岩可分为以下主要三类:
闪长岩——安山岩类: σ<3.3 属钙碱性岩 正长岩——粗面岩类: σ<3.3 ~9 属碱性岩
呈它形板状,约0.5-
Q
1Cm,多数已蚀变。角闪
石约35% 左右,成Pl 半自
形-自形的柱状,约0.5-
1.5Cm左右 。石英约
10%左右,成它形粒状
分布于角闪石与斜长石
石英闪长岩(手标本) 之间。大小约0.5Cm。
石英含量介于5-20%
定名:石英闪长岩
角闪石
1mm
石英闪长岩(-)
1mm
石英闪长岩(+)
岩浆岩各论
第一节 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
安山岩
颜色:紫灰色、灰绿色。 斑晶:为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和辉石等, 常具有暗化边、净化边结构。 基质:具交织结构、玻基交织结构。 结构:斑状结构、玻基斑状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气孔-杏仁构造。
次生变化:青盘岩化,石英岩化、叶蜡石化等 。
岩浆岩各论
辉长岩 闪长岩 正长岩
辉绿岩 闪长玢岩 正长斑岩
玄武岩 安山岩 粗面岩
酸性岩 >65
>20% 钾长石>斜
长石
黑云母为 主,次为 角闪石, 10-15 %
花岗岩
花岗斑岩
流纹岩
碱性 碱性岩 5522--6655
无 钾长石为 主,含似
长石
碱性辉石 和碱性角 闪石,
<40%
霞石正长 岩
霞石正长 斑岩
响岩
岩浆岩各论
根据暗色矿物含量: (a) 浅色闪长岩:暗色矿物含量<20%. (b) 暗色闪长岩:暗色矿物含量>40%.
暗色闪长岩
暗色矿物含 量>40%.
暗色矿物含 量<20%
浅色闪长岩
Amp
Q
A该m岩p 石具自形-半自形Q柱
状结构。主要由斜长石
(Pl),角闪石(Amp
)及少量石英组成。其
Pl
中斜长石约55% 左右,
次要矿物: Py,Bi,Or(钾长石), Q 。 其中 (Or + Q) < 5 %
副矿物:榍石、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锆石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该岩石呈灰黑色,半自形柱状结构,块状构 造。暗色矿物约40%,为暗色闪长岩
半自形柱状Amp
半自形的Pl
(4) 种属:
根据矿物的种类: (a) 若Py多——辉石闪长岩,更多-辉长闪长岩 (b) 若Bi多——黑云母闪长岩 (c) 若Am多——角闪闪长岩 (d) 若Q多——石英闪长岩 Q占浅色组分的 5-20 %,颜色变浅,向酸性岩类过渡
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σ>9 属过碱性岩
其中,闪长岩-安山岩类分布最广,霞石正长岩响岩类较少。
中 性 岩 的 位 置 SiO2=52-65%
岩石系列 岩石类型 SiO2含量(% ) 石英含量
长石种类和含量
暗色矿物种类和含量
深成岩 浅成岩 喷出岩
中粗粒/似 斑状结构 细粒/斑状
结构 班状/玻璃 质/隐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