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烟草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析_赵晓丹

合集下载

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关键性差异指标研究

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关键性差异指标研究

㊀㊀2024年2月第39卷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㊀Vol.39No.1Feb.2024㊀收稿日期:2023-03-29;修回日期:2023-06-21;出版日期:2024-02-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851);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QG /ZY-SK-005/06);河南省烟草公司南阳市公司科技计划项目(NYYCKJ20201);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计划项目(2022370000340544)作者简介:赵亮(1983 ),男,江西省玉山县人,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雪茄烟产品技术㊂E-mail :zhaoliang@通信作者:时向东(1966 ),男,河南省南阳市人,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烟草栽培生理生化㊂E-mail :sxd@.cn赵亮,王硕立,赵曦,等.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关键性差异指标研究[J].轻工学报,2024,39(1):79-86.ZHAO L,WANG S L,ZHAO X,et al.Study on the key differences indexes of convention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neutral aromatic substanc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typical wrapper tobacco leaves [J].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2024,39(1):79-86.㊀㊀DOI:10.12187/2024.01.010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关键性差异指标研究赵亮1,王硕立2,赵曦3,王以慧4,侯冰清4,金一骁1,王骏1,时向东21.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浙江杭州310024;2.河南农业大学烟草行业烟草栽培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3.南阳市烟草公司西峡县分公司,河南西峡474599;4.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雪茄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摘要:为了解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关键品质指标差异,测定了中国㊁巴西㊁多米尼加㊁印度尼西亚这4个国家共40份茄衣烟叶样品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法和Pearson 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关键性差异指标筛选及相关性分析㊂结果表明:国内茄衣烟叶总糖和还原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国外茄衣烟叶,烟碱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茄衣烟叶,氮碱比显著低于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茄衣烟叶,钾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巴西和多米尼加茄衣烟叶;国内茄衣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含量和新植二烯含量高于国外茄衣烟叶,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与巴西㊁多米尼加和印度尼西亚茄衣烟叶均较为接近,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显著高于国外茄衣烟叶;国内外茄衣烟叶关键性差异指标共有16种,其中β-大马酮含量㊁愈创木酚含量等11种指标表现为国内茄衣烟叶中数值相对较高,苯甲醛含量㊁总氮质量分数㊁氮碱比等5种指标表现为国外茄衣烟叶中数值相对较高;16种指标中总氮质量分数和氮碱比与二氢猕猴桃内酯含量㊁2-乙酰基吡咯含量和苯甲醛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巨豆三烯酮2含量㊁β-大马酮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总糖㊁还原糖和烟碱质量分数与上述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则均相反㊂关键词: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偏最小二法乘判别分析;相关性分析中图分类号:TS422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2096-1553(2024)01-0079-080 引言茄衣烟叶是雪茄烟最外层的烟叶,约占雪茄烟总质量的10%[1],是判断雪茄烟品质和档次的重要指标[2]㊂在燃烧过程中,茄衣烟叶与空气最先充分接触,感官贡献度高于其质量所占比重[3],甚至能够直接影响整支雪茄烟的味道变化[4]㊂优质茄衣烟叶具有叶片薄㊁支脉细㊁颜色均匀㊁拉力强㊁燃烧性㊃97㊃㊀2024年2月第39卷第1期㊀好㊁化学成分协调等特点[5],对土壤㊁气候等种植条件要求较高,目前仅巴西㊁多米尼加㊁印度尼西亚等少数国家生产的茄衣烟叶可用性较好[6-8]㊂为构建国产雪茄烟原料保障体系,我国海南㊁四川㊁云南㊁湖北㊁湖南等地已连续多年种植茄衣烟叶,但由于生态㊁土壤和生产技术的限制,目前国内尚未实现高品质茄衣烟叶的规模化生产,优质茄衣烟叶原料大多仍依赖进口[9]㊂国内雪茄烟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但进口雪茄烟原料供应紧张,尤其是茄衣原料已成为我国雪茄烟工业生产中的 卡脖子 问题[10]㊂近年来,有关茄衣原料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种植条件是影响茄衣原料品质的关键因素[11-12]㊂种植条件主要由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提供,产区不同,茄衣原料品质会有较大差异㊂李爱军等[11]研究发现,海南茄衣的外观品质㊁物理特性等指标接近或达到印度尼西亚茄衣水平,但总植物碱及氯离子含量较高,多项感官评吸得分低于印度尼西亚茄衣㊂丁宁等[12]研究发现,不同产地马杜罗茄衣颜色的明度值和外观品质差异较小,墨西哥马杜罗茄衣钾含量最高,中国海南马杜罗茄衣烟碱含量最高,国外各产地马杜罗茄衣感官品质均优于中国海南马杜罗茄衣㊂不同产区茄衣烟叶中化学物质含量的差异是其风格特色形成的重要基础㊂鉴于此,本文拟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分析国内外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关㊀㊀㊀键性差异指标,并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法对其进行相关性研究,以期为优化茄衣烟叶生产技术㊁推进国产茄衣原料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材料、试剂与仪器收集40份国内外不同产区的茄衣烟叶,其中国内茄衣烟叶20份(海南茄衣烟叶3份㊁四川茄衣烟叶3份㊁云南茄衣烟叶6份㊁湖北茄衣烟叶4份㊁湖南茄衣烟叶4份),国外茄衣烟叶20份(印度尼西亚茄衣烟叶10份㊁多米尼加茄衣烟叶4份㊁巴西茄衣烟叶6份),具体信息见表1㊂主要试剂:二氯甲烷㊁无水乙醇,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柠檬酸㊁无水硫酸钠,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乙酸苯乙酯,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㊂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㊂主要仪器:AA3型全自动间断式流动分析仪,英国SEAL 分析仪器有限公司;Trace GC Ultra -DSQII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㊂1.2㊀实验方法1.2.1㊀待测样品制备㊀取不同产区茄衣烟叶共40份,每份30片,在45ħ下烘干,研磨过0.25mm 筛网(60目),用于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测定㊂1.2.2㊀常规化学成分测定㊀参照烟草行业标准[13-17]测定烟叶样品中总氮㊁总糖㊁还原糖㊁烟碱㊁㊀㊀表1㊀茄衣烟叶样品信息Table 1㊀List of samples of wrapper tobacco leaves国内茄衣烟叶国外茄衣烟叶产地品种部位序号产地品种等级序号云南QX3中部叶1巴西CONNECTICUT 02/CC CAPA I LW ALTO1 6云南川雪2号中部叶2多米尼加Havano 2000Maduro CAFÉMedium long 7云南海研103中部叶3多米尼加Broadleaf Viso Alto8 9云南建恒2号中部叶4多米尼加Havano 2000Rosado Claro Esp Med Long10云南云雪1号中部叶5印度尼西亚BESUKI HH2/MT111云南云雪2号中部叶6印度尼西亚BESUKI DEK-BB1/M 12湖南CX080中部叶7印度尼西亚BESUKI DEK /A-BB1/M 13湖南ND -2中部叶8印度尼西亚BESUKI DEK /A-MM114湖南哈伯纳斯中部叶9印度尼西亚BESUKI HH2/M /BB115湖南云雪1号中部叶10印度尼西亚BESUKIHH2/MM116海南HN -3中部叶11 13印度尼西亚SUMATRAL 2/AB /I -117湖北CX080中部叶14 17印度尼西亚SUMATRAL 2/ALS -1+18四川德雪1号中部叶18印度尼西亚SUMATRAL 2/AB /I -1+19四川德雪7号中部叶19 20印度尼西亚SUMATRAL2/AB /II -1+20㊃08㊃㊀赵亮,等: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关键性差异指标研究氯和钾的质量分数㊂1.2.3㊀中性致香物质测定㊀1)内标溶液配制:称取0.600g 乙酸苯乙酯,用无水乙醇稀释定容至100mL,再取5mL 稀释液用无水乙醇定容至200mL,作为内标溶液㊂2)待测样品制备:于10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20.0g 烟叶样品粉末㊁2.0g 柠檬酸和600mL 蒸馏水,置于同时蒸馏装置一侧,另一侧2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40mL 二氯甲烷和1mL 内标溶液,同时置于50ħ水浴中,打开通水阀,待样品沸腾分层时计时2.5h,收集有机相㊂有机相中加入10g 无水硫酸钠,摇匀澄清后转移至鸡心瓶中,并置于60ħ水浴中浓缩至1mL㊂3)待测样品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的色谱柱为HP -5(60m ˑ250μm ˑ0.25μm);载气为He,流速为0.8mL /min;进样口温度为250ħ,传输线温度为280ħ;离子源温度为177ħ;升温程序为在40ħ保留2min,然后以8ħ/min 的速率升温至240ħ,保留15min;不分流进样,进样量为1μL;电离能为70eV,电离方式为EI;扫描范围为35~500amu㊂利用NIST02谱库对中性致香物质检索定性,采用内标法对中性致香物质定量[18]㊂1.3㊀数据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和DPS 9.0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显著性分析㊂PLS-DA 是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一种有监督判别方式,可有效区分组间观察值,并找到导致组间差异的影响变量[19]㊂本文采用SIMCA 14.1软件对国内外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进行分析,建立相应PLS-DA 模型,以筛选关键性差异指标㊂采用层次聚类分析直观展示关键性差异指标的分布规律㊂采用㊀㊀㊀Pearson 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关键性差异指标间的相关性㊂使用Origin 2021软件制图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国内外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2㊂由表2可知,国内茄衣烟叶总糖质量分数㊁还原糖质量分数分别为0.79%㊁0.42%,均显著高于国外茄衣烟叶;印度尼西亚㊁巴西㊁多米尼加烟叶总糖和还原糖质量分数较为接近㊂巴西烟叶钾质量分数为5.04%,显著高于其他国家;但国内茄衣烟叶钾质量分数与多米尼加㊁印度尼西亚烟叶较为接近㊂国内茄衣烟叶总氮质量分数为3.14%,显著低于国外茄衣烟叶;烟碱质量分数为3.81%,显著高于巴西(1.21%)和印度尼西亚烟叶(1.58%)㊂国内茄衣烟叶钾氯比与巴西㊁印度尼西亚较为接近,均显著低于多米尼加烟叶㊂巴西烟叶糖碱比㊁氮碱比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㊂国内茄衣烟叶糖碱比显著高于多米尼加烟叶,氮碱比与多米尼加烟叶较为接近,但显著低于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烟叶㊂2.2㊀中性致香物质分析国内外茄衣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如图1所示,其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P <0.05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㊂由图1可知,国内外茄衣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差异较大,国内茄衣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印度尼西亚烟叶,但与巴西㊁多米尼加茄衣烟叶无显著性差异㊂中国㊁多米尼加与印度尼西亚茄衣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较为接近,均显著高于巴西茄衣烟叶㊂国内外茄衣烟叶的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无显著性差异㊂巴西烟叶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国㊀㊀表2㊀国内外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分析Table 2㊀Analysis of convention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wrapper tobacco leaves产地质量分数/%总糖还原糖氯钾总氮烟碱钾氯比氮碱比糖碱比中国0.79ʃ0.07a 0.42ʃ0.05a 0.87ʃ0.12a 3.79ʃ0.22b 3.14ʃ0.07b 3.86ʃ0.29a 5.96ʃ0.88b 0.91ʃ0.07c0.25ʃ0.04ab 巴西0.36ʃ0.03b 0.12ʃ0.02b 0.98ʃ0.02a 5.04ʃ0.05a 3.94ʃ0.16a 1.21ʃ0.05b 5.18ʃ0.14b 3.26ʃ0.07a 0.29ʃ0.02a 多米尼加0.26ʃ0.01b 0.11ʃ0.01b 0.35ʃ0.09b 4.14ʃ0.11b 4.01ʃ0.21a 4.61ʃ0.25a 14.72ʃ3.61a 0.87ʃ0.01c0.06ʃ0.00c印度尼西亚0.21ʃ0.01b 0.07ʃ0.01b 0.59ʃ0.08ab 3.53ʃ0.20b 3.98ʃ0.11a 1.58ʃ0.09b 7.50ʃ1.57b 2.57ʃ0.10b 0.14ʃ0.01bc㊀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P <0.05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㊂下同㊂㊃18㊃㊀2024年2月第39卷第1期㊀图1㊀国内外茄衣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Fig.1㊀The content of neutral aromatic substanc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wrapper tobacco leaves家烟叶㊂国内茄衣烟叶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国家㊂新植二烯降解生成的植物呋喃有助于形成烟叶的清甜成分,对烟草香气有重要的贡献,但新植二烯本身不具备香气,且刺激性大,其含量过高会增加烟叶生青气,因此含量应适宜[20]㊂国内茄衣烟叶中新植二烯含量较高,推测其与国内部分烟叶的刺激性较强和杂气含量较高有直接关系[21],且新植二烯含量会随着调制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22],因此建议在国内茄衣烟叶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调制技术,拉长调制时间,适当降低新植二烯含量㊂2.3㊀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关键性差异指标筛选及分析2.3.1㊀关键性差异指标筛选㊀本文基于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建立的PLS-DA模型拟合参数为R2Y=0.951,表明模型中两个预测主成分对Y变量变异的解释能力为95.1%;Q2=0.915,表明模型中两个预测主成分对不同烟叶样品的预测能力为91.5%,综合来看,模型拟合较好㊂国内外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PLS-DA模型得分分布和VIP表分别如图2和表3所示㊂由图2可知,PLS-DA模型成功区分了国内外茄衣烟叶样品,并得出影响茄衣烟叶的16种关键性差异指标(VIP>1.000)[23]㊂由表3可知,这些指标分别是二氢猕猴桃内酯含量㊁2-乙酰基吡咯含量㊁巨豆三烯酮2含图2㊀国内外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PLS-DA模型得分分布Fig.2㊀Distribution of PLS-DA model scores forconvention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neutralaromatic substanc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wrapper tobacco leaves量㊁β-大马酮含量㊁糠醛含量㊁巨豆三烯酮4含量㊁苯甲醛含量㊁3,4-二甲基-2,5-呋喃二酮含量㊁2-乙酰基呋喃含量㊁愈创木酚含量㊁5-甲基糠醛含量㊁总氮质量分数㊁总糖质量分数㊁还原糖质量分数㊁烟碱质量分数和氮碱比㊂国内外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PLS-DA模型如图3所示,通过置㊃28㊃㊀赵亮,等: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关键性差异指标研究㊀㊀㊀表3㊀国内外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PLS-DA模型VIP表Table3㊀VIP table of convention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neutral aromatic substances PLS-DA model of wrapper tobacco leaves in domestic图3㊀国内外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PLS-DA模型Fig.3㊀PLS-DA model for convention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neutral aromatic substanc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wrapper tobacco leaves换检验(n=200)评估模型是否过度拟合㊂由图3可知,Q2回归直线与Y轴的截距小于0(-0.314),表明该PLS-DA模型不存在过拟合现象[24],模型较为可靠㊂2.3.2㊀关键性差异指标分析㊀国内外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关键性差异指标热图分析如图4所示,其中颜色越接近绿色表示含量越高,越接近红色表示含量越低㊂由图4可知,国内茄衣烟叶β-大马酮㊁愈创木酚㊁巨豆三烯酮4㊁巨豆三烯酮2㊁2-乙酰基呋喃㊁5-甲基糠醛㊁糠醛㊁3,4-二甲基-2,5-呋喃二酮含量相对较高,烟碱㊁还原糖和总糖质量分数相对较高;国外茄衣烟叶苯甲醛㊁2-乙酰基吡咯和二氢猕猴桃内酯含量相对较高,总氮质量分数㊁氮碱比较高㊂国内茄衣烟叶烟碱质量分数高于国外茄衣烟叶,这可能与我国雪茄烟叶产区植烟土壤本身肥力较高,又施以大量氮肥有关[25-26]㊂氮碱比作为评价烟叶感官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数值过高会导致烟叶香气质较差㊁强度较弱㊁余味欠舒适[27-28]㊂国内茄衣烟叶氮碱比偏低,这主要是国内茄衣烟叶烟碱质量分数过高造成的[29]㊂因此,建议在当前茄衣烟叶种植过程中适当减氮增密,以降低烟碱质量分数进而提高茄衣烟叶品质㊂茄衣烟叶的糖含量可能与种植地区的纬度有密切关系,低纬度地区烟叶生长季温度较高㊁昼夜温差小,烟株生长较快㊁夜间呼吸消耗多;高纬度地区的日间光合资源较为充足㊁昼夜温差大,光合产物积累相对较多[30]㊂国内雪茄烟叶种植纬度与国外相比普遍较高,推测这是导致国内茄衣烟叶总糖㊁还原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国外茄衣烟叶的直接原因㊂国内茄衣烟叶中, 2-乙酰基呋喃含量相对较高,其会极大增加烟叶的抽吸杂气[31],这可能是导致国内茄衣烟叶杂气含量相对偏大的一个因素;糠醛含量也相对较高,其本身香味特征表现为甜香㊁面包香㊁黄油香[32],这与国内茄衣烟叶香味特征需求[33]相吻合,也是国内茄衣烟叶的一个普遍特色㊂2.4㊀关键性差异指标相关性分析国内外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关键性差异指标相关性分析如图5所示,其中,∗代表显著相关,∗∗代表极显著相关㊂由图5可知,总氮质量分数与二氢猕猴桃内酯等11种关键性差异指标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除与二氢猕猴桃内酯㊁2-乙酰基吡咯和苯甲醛含量为极显著正相关外,与其他指标均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㊂总糖和㊃38㊃㊀2024年2月第39卷第1期㊀㊀㊀图4㊀国内外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关键性差异指标热图分析Fig.4㊀Therm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key difference components of the conventional chemicalconstituents and neutral aromatic substanc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wrapper tobacco leaves图5㊀国内外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关键性差异指标相关性分析Fig.5㊀Correlation analysis of key differences betweenconvention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neutralaromatic substances in wrapper tobaccoleav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还原糖质量分数与巨豆三烯酮2㊁β-大马酮㊁糠醛㊁3,4-二甲基-2,5-呋喃二酮㊁2-乙酰基呋喃和5-甲基糠醛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二氢猕猴桃内酯㊁2-乙酰基吡咯和苯甲醛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㊂氮碱比与二氢猕猴桃内酯㊁2-乙酰基吡咯和苯甲醛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巨豆三烯酮2含量等7种关键性差异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㊂烟碱质量分数与巨豆三烯酮2㊁β-大马酮㊁巨豆三烯酮4和愈创木酚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二氢猕猴桃内酯㊁2-乙酰基吡咯和苯甲醛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LS-DA模型筛选出来的关键差异性指标中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密切相关,在烟叶中,不同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较少,不宜定向调控,但是常规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相对容易调控,因此可以通过调控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影响与之相关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㊂3 结论本文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对40份国内外茄衣烟叶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16种关键性差异指标,其含量分布规律为:国内茄衣烟叶烟碱㊁还原糖和总糖的质量分数,β-大马酮㊁愈创木酚㊁巨豆三烯酮4㊁巨豆三烯酮2㊁2-乙酰基呋喃㊁5-甲基糠醛㊁糠醛㊁3,4-二甲㊃48㊃㊀赵亮,等: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关键性差异指标研究基-2,5-呋喃二酮的含量相对较高;国外茄衣烟叶总氮质量分数,氮碱比,苯甲醛㊁2-乙酰基吡咯和二氢猕猴桃内酯的含量较高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这16种差异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氮质量分数和氮碱比与二氢猕猴桃内酯㊁2-乙酰基吡咯和苯甲醛的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巨豆三烯酮2㊁β-大马酮的含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负相关,而总糖㊁还原糖和烟碱的质量分数与上述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则均相反㊂后续可以通过调控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影响与之相关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以优化国内茄衣烟叶生产技术,改善烟叶香气,降低烟叶杂气,突出烟叶香韵特色和风味特征㊂参考文献:[1]㊀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2]㊀秦艳青,李爱军,范静苑,等.优质雪茄茄衣生产技术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7):101-103. [3]㊀闫铁军,丁宁,王剑,等.雪茄烟马杜罗茄衣化学品质指数与中性香气物质的关系[J].南方农业学报,2022,53(6):1543-1551.[4]㊀莫娇.马杜罗茄衣发酵过程中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气物质变化规律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7. [5]㊀邓弋戈,时向东.雪茄茄衣品种生态适应性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21,33(1):60-66.[6]㊀王一恒.雪茄外包皮烟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1.[7]㊀DJAJADI D.Tobacco diversity in Indonesia:A review[J].Journal of Biological Researches,2015,20(2):27-32.[8]㊀李爱军,范静苑,秦艳青,等.海南与印尼茄衣烟叶质量差异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3,19(4):60-63.[9]㊀王荣浩,施友志,李林林,等.基于组合客观赋权法的进口茄衣质量评价[J].中国烟草学报,2022,28(2):138-148.[10]闫新甫,王以慧,雷金山,等.国产雪茄分类探讨及其实际应用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21,27(5):100-109.[11]李爱军,范静苑,秦艳青,等.海南与印尼茄衣烟叶质量差异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3,19(4):60-63.[12]丁宁,周平,邢云飞,等.不同产地马杜罗茄衣的质量特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1(7):65-73.[13]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及烟草制品㊀总氮的测定㊀连续流动法:YC/T161 200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14]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及烟草制品㊀水溶性糖的测定㊀连续流动:YC/T159 201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9.[15]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及烟草制品㊀总植物碱的测定㊀连续流动:YC/T160 200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16]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及烟草制品㊀氯的测定㊀连续流动法:YC/T162 201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17]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及烟草制品㊀钾的测定㊀连续流动法:YC/T217 200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8]李玲燕,徐宜民,刘百战,等.不同生态区域烤烟烟叶香气物质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15,36(3):1-7.[19]阮俊翔,苏志恒,梁永红,等.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识别陈皮醋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J].中药材,2016,39(1):70-73.[20]周东,张艳,吕俊,等.烤烟 渝金香1号 致香物质含量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9):146-151. [21]李爱军,秦艳青,代惠娟,等.国产雪茄烟叶科学发展刍议[J].中国烟草学报,2012,18(1):112-114. [22]张锐新,姚源,孙云,等.晾制密度对五指山雪茄烟晾制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22,61(S1):270-274.[23]帖金鑫,张青松,李永生,等.加拿大烟叶与云南KRK26烟叶香气成分差异分析[J].轻工学报,2023,38(5):74-82.[24]张悦,朱荫,叶火香,等.不同产地香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分析[J].食品科学,2017,38(22):184-191.[25]向东,段淑辉,丁松爽,等.不同成熟度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颜色表征及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特征[J].山东农业科学,2022,54(2):69-77.[26]周迪,孙雨琦,史宏志,等.16个雪茄烟品种的烟碱转化率及与发酵后烟叶TSNAs含量的关系[J].中国烟草学报,2020,26(4):18-25.[27]李志,史宏志,刘国顺,等.施氮量对皖南砂壤土烤烟碳氮代谢动态变化的影响[J].土壤,2010,42(1):8-13.[28]杨楷,郑宏斌,黄莺,等.施氮量对烤烟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0,39(3):75-79.[29]金敖熙.雪茄烟生产技术[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2.[30]宋鹏飞,马迅,王萝萍,等.纬度和海拔二维因素对云南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8,31(1):68-73.[31]王玉华,褚建忠,徐丙升,等.烤烟自然醇化过程美拉德反应产物变化及与感官质量的关系[J].中国烟草㊃58㊃㊀2024年2月第39卷第1期㊀科学,2015,36(4):85-90.[32]韩富根.烟草化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33]韦祖松.析释 中式雪茄 的特点和发展现状[J ].广东经济,2020(11):82-89.Study on the key differences indexes of convention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neutral aromatic substances in domestic andforeign typical wrapper tobacco leavesZHAO Liang 1,WANG Shuoli 2,ZHAO Xi 3,WANG Yihui 4,HOU Bingqing 4,JIN Yixiao 1,WANG Jun 1,SHI Xiangdong 21.Technology Center ,China Tobacco Zhejiang Industrial Co.,Ltd.,Hangzhou 310024,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Tobacco Cultivation for Tobacco Industry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China ;3.Nanyang Tobacco Company Xixia County Company ,Xixia 474599,China ;4.Cigar Research Center ,Shandong China Tobacco Industry Co.,Ltd.,Jinan 250100,China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key quality indicator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ypical wrapper tobaccoleaves,we determined the conventional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neutral aroma compounds in 40samples of wrap-per tobacco leaves from four countries:China,Brazil,Dominican Republic,and Indonesia.Key differential indi-cators were screened and correlated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and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the total sugar and reducing sugar mass fractions of domestic wrapper tobacco leav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foreign wrapper tobacco leaves,the nicotine mass fr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razilian and Indonesian tobacco leaves,the nitrogen alkali ratio was significantlylower than that of Brazilian and Indonesian tobacco leaves,the potassium mass fr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obacco leaves from Brazil and the Dominican Republic.The total amount of neutral aroma compounds and the content of new phytodienes in domestic wrapper tobacco leav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foreign wrapper tobac-co leaves,the content of phenylalanine degradation product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obacco leaves from Brazil,theDominican Republic,and Indonesia,the content of browning reaction produc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oreign wrapper tobacco leaves.There were a total of 16different indicators of differences in wrapper tobacco leave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Eleven indicators,including the content of the β-damascus ketone,guaiacolshowed relatively high values in domestic wrapper tobacco leaves.The five indicators,including benzaldehyde con-tent,total nitrogen mass fraction,and nitrogen alkali ratio,showed relatively high values in foreign wrapper tobac-co leaves.Among the 16differential indicators,the total nitrogen mass fraction and nitrogen to base ratio were highly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tent of dihydrokiwifruit internal fat,2-acetylpyrrole,and ben-zaldehyde,and extremely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tent of damarone and β-damascus ketone,the mass fractions of total sugar,reducing sugar,and nicotine had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neutral aroma substances mentioned above.Key words :wrapper tobacco leaves;conventional chemical constituent;neutral aromatic substance;PLS-DA;corre-lation relevance㊀[责任编辑:吴晓亭]㊃68㊃。

不同烟草类型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和生物碱含量差异

不同烟草类型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和生物碱含量差异

不同烟草类型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和生物碱含量差异赵晓丹;鲁喜梅;史宏志;曾代龙;杨兴有;王瑞云【期刊名称】《中国烟草科学》【年(卷),期】2012(033)002【摘要】Contents of neutral aroma constituents and alkaloids were compared in 5 types of tobacco (flue-cured, burley, oriental, maryland and sun-cured) from Sichu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contents of neutral aroma components in flue-cured tobacco and sun-cured of Wanyuan were higher than other types of tobacco and most of indices of neutral aroma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cept neophytadiene other groups of neutral aroma in sun-cured of Wanyuan had the higest levels and the contents of products degraded by caroten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kinds of tobacco. The contents of nicotine and nornicotine in 5 types of tobacco were largely different while the anabasine and anatabine 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The content of nornicotine and the nicotine conversion rate in burley were higher than other types obviously and that could be bad for the inner quality of tobacco.%以四川省典型产区的不同类型烟叶为材料,研究了烤烟、白肋烟、香料烟、马里兰烟、晒烟5种类型烟叶的中性致香成分和生物碱含量变异特点和组成成分.结果表明:(1)中性致香成分总量烤烟和晒烟(万源巫烟)含量较高,大部分指标间差异显著.不同中性致香成分类群中除新植二烯外,其他4种类别的含量均以万源巫烟最高,其中类胡萝卜素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各类型烟叶中新植二烯含量所占比例均最高.(2)5种类型烟叶生物碱含量、烟碱和降烟碱含量差异变化较大,而假木贼碱和新烟草碱变化相对较小.白肋烟降烟碱含量和烟碱转化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不利于优质烟叶内在品质的形成.【总页数】5页(P7-11)【作者】赵晓丹;鲁喜梅;史宏志;曾代龙;杨兴有;王瑞云【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郑州450002;川渝中烟工业公司,成都610000;四川达州市烟草公司,四川达州635000;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41+1【相关文献】1.贵州不同产地烟叶中重要挥发性中性致香成分的检测与分析 [J], 周淑平;向章敏;张长云;赵会纳;张婕2.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评吸质量的影响 [J], 肖战杰;肖佳冰;李莉;张文静;李佳;吕鹏辉;于建军3.平顶山不同县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成分的差异分析 [J], 王鹏泽;位辉琴;党霞;海洋;张晖;陈溪;刘奇森;丁易飞;许跃奇4.国内外不同产区和类型雪茄烟烟草特有亚硝胺及生物碱含量分析 [J], 孙雨琦;杨兴有;李晶晶;陈勇;史宏志;赵园园;周迪;钟秋;王俊;周骏;曾代龙;秦艳青;刘德水5.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不同类型烟叶中的多种生物碱含量 [J], 林雨晟;金洪石;张皓楠;金江华;郭伟;李玉娥;赵铭钦;刘鹏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机物质对烤烟中性香气物质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影响

有机物质对烤烟中性香气物质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影响

有机物质对烤烟中性香气物质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影响赵铭钦;王莹;李元实;孙国伟;韩富根【期刊名称】《中国烟草科学》【年(卷),期】2008(29)5【摘要】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研究了常规措施下增施不同有机物质对延边烤烟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不同的有机物质可使烟叶内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增加,各处理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类、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新植二烯等致香物质含量均较对照有很大提高,以芝麻处理最高,致香物质总量达到了1 154.66μg/g.综合分析认为,增施的有机物质种类不同,其增香效果明显不同.以芝麻处理最好,其次为发酵后的豆浆和豆糁,小磨油效果稍差.【总页数】5页(P6-10)【作者】赵铭钦;王莹;李元实;孙国伟;韩富根【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02;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延吉,133001;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延吉,13300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01【相关文献】1.烤前喷施糖类物质对烤烟化学成分及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J], 景延秋;刘晓迪;宫长荣;金磊2.施用不同有机物质对延边烤烟潜香型物质及评吸质量的影响 [J], 刘金霞;李元实;赵铭钦;黄飞3.平顶山烟区烤烟中性香气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分析 [J], 李许涛;武广鹏;高相彬;刘国顺;石威;肖建国;夏阳4.增施不同有机物质对烤烟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 [J], 赵铭钦;陈红华;刘国顺;赵明山;胡焕兴;程玉渊;牛书金5.种植密度与钾素用量对烤烟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和中性香气物质的影响 [J], 杨超群;姜轶瑶;高梓峰;王莉;朴世领;吴委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烟草和卷烟生物碱含量和组成比例分析

我国烟草和卷烟生物碱含量和组成比例分析

我国烟草和卷烟生物碱含量和组成比例分析史宏志;黄元炯;刘国顺;于建军;赵明钦;L.P.Bush【期刊名称】《中国烟草学报》【年(卷),期】2001(007)002【摘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我国不同产地、不同类型烟叶和卷烟样品4种主要生物碱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白肋烟、烤烟、沙姆逊香料烟和巴斯马香料烟总生物碱平均含量分别为4.03%、2.56%、1.58%和0.20%.降烟碱含量在4种生物碱中的变异幅度最大,白肋烟和沙姆逊烟叶降烟碱占总生物碱比例的幅度分别为1.5%~15.5%和1.2%~12.2%,表明样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烟碱向降烟碱转化型烟叶.混合型和雪茄型卷烟总生物碱含量和降烟碱比例大于烤烟型卷烟.【总页数】5页(P8-12)【作者】史宏志;黄元炯;刘国顺;于建军;赵明钦;L.P.Bush【作者单位】郑州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河南省烟草公司;郑州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郑州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郑州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美国肯塔基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411.1【相关文献】1.白肋烟烟碱转化率与生物碱含量及新烟草碱/降烟碱值的关系 [J], 赵永利;史宏志;杨兴有;谢子发;刘国顺;周开绪;吴纯奎2.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逐口生物碱含量测定及其递送规律 [J], 丁超;徐如彦;张洪召;殷延齐;陈新亚;李春雷3.不同烟草类型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和生物碱含量差异 [J], 赵晓丹;鲁喜梅;史宏志;曾代龙;杨兴有;王瑞云4.不同产区烤烟中主要生物碱含量和组成比例分析 [J], 廉芸芸;王允白;邱军;张忠锋;曹建敏;宁扬;岳山;牛鹏5.国内外不同产区和类型雪茄烟烟草特有亚硝胺及生物碱含量分析 [J], 孙雨琦;杨兴有;李晶晶;陈勇;史宏志;赵园园;周迪;钟秋;王俊;周骏;曾代龙;秦艳青;刘德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分析

四川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分析

四川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分析王瑞云;赵晓丹;杨兴有;蒋启尧;靳冬梅;鲁喜梅;史宏志;宋莹丽【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3(026)004【摘要】采用气质联用仪对我国四川、云南、湖北、重庆及美国、马拉维白肋烟样品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巨豆三烯酮等重要的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在美国白肋烟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四川产区的白肋烟,西柏烷类的重要降解产物茄酮、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类等在四川产区烟叶的含量均高于美国烟叶.聚类分析将四川各取样点和美国、马拉维产区聚成3类,分类结果显示,60%的四川样点与美国为一类.四川产区烟叶的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较丰富与美国烟叶接近,西柏烷类含量则略低于美国烟叶.因此,四川白肋烟与美国白肋烟有较高的相似性.【总页数】7页(P1472-1478)【作者】王瑞云;赵晓丹;杨兴有;蒋启尧;靳冬梅;鲁喜梅;史宏志;宋莹丽【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郑州450002;四川省达州烟草公司,四川达州635000;四川省达州烟草公司,四川达州635000;四川省达州烟草公司,四川达州635000;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相关文献】1.白肋烟香气物质含量的遗传分析 [J], 程君奇;章新军;毕庆文;周群;王毅;林国平2.烤烟和白肋烟互换调制方法对烟叶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影响 [J], 张广东;史宏志;杨兴有;孙军伟;靳冬梅;轩书章3.四川白肋烟不同品种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分析 [J], 史宏志;谢子发;赵永利;杨兴有;刘国顺;李志;鲁喜梅4.不同产地白肋烟中性香气成分及生物碱组成和含量分析 [J], 史宏志;刘国顺;谢子发;李超;魏跃伟;王芳;凌爱芬5.云南白肋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及与国内外烟叶对比分析 [J], 王瑞云;樊在斗;周海燕;孙红恋;徐发华;孙军伟;杨金鹄;史宏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顶山不同县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成分的差异分析

平顶山不同县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成分的差异分析

平顶山不同县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成分的差异分析作者:王鹏泽位辉琴党霞海洋张晖陈溪刘奇森丁易飞许跃奇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8年第05期摘要:以平顶山6个产烟县(市)调制后烟叶为材料,研究其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差异。

结果表明:①6个产烟县(市)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值分别为23.45%和19.37%,还原糖、总糖、糖氮比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5.89%、24.18%、25.51%;烟碱、总氮、钾、氯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35%、2.59%、2.03%和0.65%;蛋白质含量为7.89%;淀粉含量偏高,平均值为6.60%。

除氯和淀粉含量外,其余常规化学指标及比值处于适宜范围之内,各指标有一定差异,但差距不大。

②中性致香成分总量以叶县烟区最高,达到1 102.8 μg/g,舞钢最低,为905.27 μg/g,且各产区烤烟中性致香成分总量间差异显著。

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中的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2、巨豆三烯酮4、香叶基丙酮、法尼基丙酮、β-二氢大马酮,棕色化反应产物中的糠醛,芳香族氨基酸裂解产物中的苯甲醇,西柏烷类降解产物中的茄酮和叶绿素降解产物中的新植二烯的含量,较同类降解产物所占的比重较高,且各产区间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常规化学成分;平顶山中图分类号:S572.0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8)05-0059-05Abstract 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convention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neutral aroma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flue-cured tobacco from six tobacco production counties in Pingdingsh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total sugar and reducing sugar were 23.45% and 19.37%, respectively.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reducing sugar, total sugar and ratio of sugar to nitrogen were 25.89%, 24.18% and 25.51%,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nicotine, total nitrogen, potassium and chlorine were 2.35%, 2.59%, 2.03% and 0.65%,respectively. The protein content was 7.89%. The starch content was higher and its mean was 6.60%. The above indicators were within the appropriate range expect chlorine and starch, and there were litt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e total amount of neutral fragrant components was the highest in Yexian tobacco area rea ching 1 102.8μg/g,while that was the lowest in Wugang as 905.27 μg/g. The differences in total aroma components of flue-cured tobacco were significant between different counties. The contents of β-ketamine, monascalinone 2, monascalinone 4, geranyl acetone,feniyl acetone,β-dihydrocarbamate of carotenoid degradation products, the content of solane of brown reaction products, the content of benzyl alcohol of aromatic amino acid cleavage products,the content of solanone of the cembranoids degradation products and the content of neophytadiene of chloraphyll degradation products were higher in the proportion of similar degradation products, and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produce areas.Keywords Flue-cured tobacco; Neutral aroma components; Conventional chemical composition; Pingdingshan平顶山产区烟叶作为河南浓香型烟叶产区的重要原料,具有香气浓郁丰满、烟气充盈绵长的品质特点[1-3]。

不同基因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对比分析

不同基因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对比分析

不同基因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对比分析
赵铭钦;李晓强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043)005
【摘要】对南阳烟区10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上部和中部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由高到低为中烟98、云烟87、云烟85、K326、8541、中烟100、NC89、中烟101、9717、39511;中部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由高到低为云烟87、中烟98、云烟85、K326、8541、中烟100、39511、NC89、中烟101、9717.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间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差异明显,综合表现较好的是中烟98、云烟87、云烟85,综合表现较差的是9717、中烟101、39511,说明中烟98是南阳烟区最适宜的品种,其次是云烟87和云烟85.
【总页数】6页(P98-103)
【作者】赵铭钦;李晓强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2.01
【相关文献】
1.不同基因型烤烟化学成分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性研究 [J], 顾少龙;张国显;史宏志;刘国顺;王廷晓;顾建国;谢德平
2.不同基因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比较 [J], 熊向东;张文平;曾宪立;沈铮
3.不同基因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差异性分析 [J], 谢已书;武圣江;向章敏;姜均;李国彬;卢贤仁
4.不同基因型烤烟不同肥力下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比较分析 [J], 王勇;吴树成;赵俊杰;尹洪;杨超;陈文;叶协锋
5.不同基因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研究 [J], 赵铭钦;李晓强;韩静;赵永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烤烟烟叶化学成分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关系研究

烤烟烟叶化学成分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关系研究

烤烟烟叶化学成分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关系研究作者:刘阳来源:《农家科技》2019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以16个不同烤烟烟叶为试验材料,对烟叶中的化学成分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1、简单相关分析表明,与烟叶香气物质总量关系密切的有总糖、总氮/烟碱、钾、钾/氛、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等含氮化合物,总体上糖组分、钾含量、化学成分比值与香气物质总量正相关,含氮化合物与香气物质总量负相关;2、友色关联分析表明,各成分与致香物质总量关系从高到低排名依次顺序为,钾、总糖、还原糖、钾氯比、氛、氮碱比、氨基酸、蛋白质、总氮、烟碱。

关键词:烤烟;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关系烟叶质量的优劣影响到一个卷烟牌号的生存发展,直接影响到卷烟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烟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比值,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烟叶及其制品的烟气特性,因而直接影响着烟叶品质的优劣。

如,总糖在烟叶燃吸的过程中进行酸性反应,能调整适度的酸碱平衡,使吃味醇和,其反应物能协调卷烟的香气,增加香气浓度;含氮化合物在一定范围是有利因素,可以中和糖类化合物燃烧后产生的酸性物质,但含量過高时产生的碱性物质过多,则会使烟气辛辣,刺激性强,杂气重,味苦,然而当其含量过低时,吃味虽然顺和,但缺乏香味,烟气浓度低;钾对于提高烟叶的燃烧性和持火力、提高烟叶的弹性和质地、改善叶片色泽等有重要作用,烟叶中钾含量高,烟叶的香气量好;氨基酸是烟叶体内重要的化学成分,与烟叶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关系,其不仅可以在调制和陈化过程中与糖类结合形成阿美杜里化合物,进一步转化形成挥发性成分,也可在调制过程中直接转化为羰基化合物,某些氨基酸还是烟碱合成的前体物质。

烟叶香味是评价烟叶及其制品品质的重要指标。

烟草的香味物质的形成是一种生理生化过程,这一过程受内部的遗传基因、外部的环境条件和调制、陈化等过程的综合影响。

烟叶的香气物质是多种微量致香物质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受到烟叶中化学成分的影响很大。

浓香型产区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生物碱组成及含量

浓香型产区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生物碱组成及含量

浓香型产区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生物碱组成及含量作者:王鹏泽赵铭钦刘鹏飞等来源:《中国烟草科学》2014年第05期摘要:为了明确浓香型产区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和生物碱的特点,对浓香型8个产区的烟叶样品的中性致香物质与生物碱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中性致香成分总量河南豫中南烟区最高,达1107.93 μg/g,安徽皖南最低,仅为558.04 μg/g。

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中的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棕色化反应产物中的糠醛,芳香族氨基酸裂解产物中的苯甲醇、苯乙醛、苯乙醇,西柏烷类降解产物中的茄酮、新植二烯的含量,较同类降解产物所占的比重较高。

8个浓香型产区烤烟总生物碱和烟碱的变化幅度为2.33%~3.71%和2.05%~3.31%,平均值分别为2.71%和2.40%。

所有浓香型产区降烟碱含量都比较低,且低于5%。

不同浓香型产区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差异显著,8大浓香型产区烤烟烟碱含量都在优质烤烟的要求范围内。

关键词:烤烟;中性致香成分;生物碱;浓香型中图分类号:S572 文章编号:1007-5119(2014)05-0098-05 DOI:10.13496/j.issn.1007-5119.2014.05.0194 结论就总体而言,不同浓香型产区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和组成比例差异较为显著,烟叶中各类致香物质指标含量对烟叶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等重要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在江西赣中东烤烟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浓香型产区的烟叶,广西桂东烟叶的苯甲醇、苯乙醛、苯乙醇的含量在8大产区最高,茄酮和新植二烯的含量河南豫中南产区较高,安徽皖南、河南豫中南和江西赣中东产区烟叶总生物碱的含量差异显著,而其余产区差异不大。

目前国内各卷烟品牌产品的风格特色主要依靠国内不同产地,等级烟叶配伍形成,因此具有不同风格特色烟叶的规模生产直接关系到中式卷烟核心原料的稳定供应。

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系统的探究中性致香成分和烟碱对浓香型烟叶风格和品质的作用,为浓香型烟叶香型细分打好理论基础。

不同香型烤烟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

不同香型烤烟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

不同香型烤烟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席元肖;魏春阳;宋纪真;周汉平;刘阳;过伟民;张仕祥【期刊名称】《烟草科技》【年(卷),期】2011(000)005【摘要】为了解不同香型烤烟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对2008和2009年88个来自我国18个省区不同品种初烤C3F烟叶样品的25种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和感官评吸,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①浓香型烤烟总植物碱、氯、淀粉、石油醚提取物总量和绿原酸含量显著较高,Mn,Cu,Zn和芸香苷显著较低;中间香型烤烟Fe,新绿原酸和4-O-咖啡奎尼酸的含量显著较低;中间香型和清香型烤烟的总糖和还原糖显著高于浓香型;清香型烤烟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较高;②3种香型烤烟前3个主成分的化学组分主要是含氮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酚及质体色素,浓香型烤烟样品的主成分依次为多酚及质体色素、含氮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中间香型烤烟样品为质体色素及含氮化合物、多酚、碳水化合物,清香型烤烟样品主成分的化学组分类别存在较多的交叉.【总页数】6页(P29-33,65)【作者】席元肖;魏春阳;宋纪真;周汉平;刘阳;过伟民;张仕祥【作者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2号,450001;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2号,450001;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2号,450001;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2号,450001;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2号,450001;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2号,450001;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2号,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411.1【相关文献】1.不同香型烤烟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研究 [J], 刘金霞;李元实;黄飞;陈永森;刘友杰;毋丽丽2.四川不同香型烤烟化学成分含量状况分析 [J], 江鸿; 肖勇; 杨兴有; 靳冬梅3.四川不同香型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年度变化分析 [J], 肖勇;靳冬梅;杨兴有;余佳敏;张建会;赵宇;余祥文;屈建康4.河南浓香型烤烟叶面不同分区常规化学成分的差异研究 [J], 马一琼;白银帅;杨永锋;姚倩;程良琨;王宝林;刘超;马波波;张书伟;陈伟;李悦5.河南浓香型烤烟不同分切区位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差异性分析 [J], 马一琼;刘茂林;刘超;程良琨;王宝林;姚倩;李悦;崔廷;郑文超;杨欣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基因型烤烟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差异研究

不同基因型烤烟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差异研究
6 8 /k 。 . 9 g g
品质 的内在 因素 , 而烟 叶品质决定 了烟叶的经济价值 和使用 价值 …。烟叶致香物质含量 与其 香气质量密 切相关 , 通过分 析烟 叶致香物质含量 , 以对 烟叶质量进 行 比较客观 准确 的 可
评价 。由于基 因型受生态 因子 和生产条件 的影响较大 , 因
13 试 验 方 法 .
适宜的栽培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 材 料 .
13 1 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测定 ..
采用 A AⅢ型连续流动化学 香气物质 的
分析仪( 国 B A L E B 德 R N+ U B E公 司生 产 ) 定 。 测
13 2 中性致香物质 的提取及 定性定量测定 ..
张双双 ’ ,闰铁 军 刘 国顺 , ,常 栋 贺 凡 解 燕 , ,
(. 1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 , 河南郑州 4 00 ; 5 0 2 2 湖北 中烟武汉烟草( 团) . 集 有限公 司 , 湖北武汉 4 0 5 ;. 3 0 1 3 云南 省烟草公 司曲靖市公司 , 云南 曲靖 6 5 0 ) 5 00
中图分类号 :5 2 0 ¥7.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0 10 (02 0 0 8 0 1 2— 3 2 2 1 )4— 2 6— 0 4
不 同品种的烤烟由于基 因型 和遗 传基础不 同 , 叶化学 烟
成 分 和香 气 物 质 的 含 量也 不 相 同 。烟 叶 化 学 成分 是 决 定 烟 叶
提取采用“ 水蒸气蒸 馏 一二 氯 甲烷溶 剂萃取 ” 法。在 同步蒸
馏萃取装置的一端接盛有 1 0g烟样 、 g 1 柠檬 酸、5 L蒸馏 30m 水 的 0 5m . L内标 的 50m 0 L圆底烧瓶 , 使用恒温 电热套 进行 加热 ; 装置 的另一端接盛有 4 0mL二氯 甲烷 的 20m 5 L圆底烧 瓶, 该烧瓶置于恒温水浴锅 中加热 , 水浴温度为 6 0℃ ; 两端同

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研究

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08 ,36 (31) :13700 - 13702 ,13728 责任编辑 张杨林 责任校对 张士敏
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研究
郑湖南 (福建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 ,福建厦门 361022)
氮碱比 Nitrogen2 nicotine ratio
烟碱比值 HTJ Ratio of reducing sugar to total alkaloid
主体浓香型
Main body mellow type 主体浓透清
Main body permeable type 主体清香型
Main body mild2aromatic type
摘要 [ 目的]探讨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 方法]在感官评吸确认的基础上对我国主体浓香型、浓透清、 清香型代表烤烟进行常规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的检测和多重比较。[ 结果]清香型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挥发性香气物质在丰富性上较为 充分 ,其次为浓透清烟叶 ,浓香型烟叶最低 ;浓香型烟叶中与改善烟气柔和性有关的化学成分较为适合 ,其次为清香型烟叶 ,浓透清烟叶 最弱 ;浓香型烟叶具有低糖、低碱、高烟碱比值、高有机酸、低脂肪酸、低挥发性香气物质等特性 ,浓透清烟叶具有低有机酸、高脂肪酸、低 类西柏烷降解物质等特性 ,清香型烟叶具有高微碱/ 总碱比、中等脂肪酸、高酚类降解物质等特性。[ 结论]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 成分和香气物质都有明显的差异 。
0. 98 aA 0. 79 bA 0. 87 abA
9. 43 aA 8. 53 bAB 8. 05 bB
注 :HTJ = 还原糖/ 总生物碱 ;数据均为各香型代表种烟叶数据平均值 ;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 0. 05 水平有差异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 0. 01

凉山州不同香型风格烤烟品质对比分析

凉山州不同香型风格烤烟品质对比分析

凉山州不同香型风格烤烟品质对比分析宁扬;曹建敏;廉芸芸;方松;林樱楠;孙鹏;王允白【摘要】应用方差分析,对四川省凉山州不同香型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中微量元素、致香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凉山州不同香型风格烤烟还原糖、总糖、总氮、两糖差、糖氮比、糖碱比、总植物碱、硼、茄酮、2,4-庚二烯醛、青叶醛、降茄二酮、3-羟基-2-丁酮、5-甲基糠醛、苯酚、苯甲醇、苯乙醇、吡咯、巨豆三烯酮-2、新植二烯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凉山州清香型烤烟具有还原糖、总糖、茄酮、2,4-庚二烯醛、青叶醛、降茄二酮、3-羟基-2-丁酮含量高的特点,中间香型烤烟具有总氮、总植物碱、硼、5-甲基糠醛、苯酚、苯甲醇、苯乙醇、吡咯、巨豆三烯酮-2、新植二烯含量高的特点;除香气量外,清香型烤烟各项评吸指标得分均极显著高于中间香型烤烟。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2页(P286-287)【关键词】烤烟;香型风格;品质特色【作者】宁扬;曹建敏;廉芸芸;方松;林樱楠;孙鹏;王允白【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1;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山东检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32;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47烟草是一种特殊的叶用经济作物,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我国烟叶吸食品质风格特色的感官特征表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积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

20世纪50年代,丁瑞康等把烤烟香型划分为清香型、中间型和浓香型3大类[2]。

21世纪初,李章海等采用烟叶香型指数的方法,研究不同生态尺度烟区烤烟的香型风格,进一步把我国烤烟香型细分为清香型、清偏中型、中偏清型、中间型、中偏浓型、浓偏中型和浓香型 7 个小类[3]。

烟草致香物质的研究进展

烟草致香物质的研究进展

烟草致香物质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烟草作为一种全球广泛种植的作物,其产业链涉及众多领域,包括农业生产、工业加工、以及消费市场等。

然而,烟草的使用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和社会挑战。

因此,对烟草致香物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烟草产品的品质,也有助于推动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烟草致香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

我们将简要介绍烟草致香物质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分类和重要作用。

接着,我们将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农业科学等多个角度,对烟草致香物质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概述近年来烟草致香物质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新发现的致香物质、致香物质合成的调控机制、以及致香物质与烟草品质的关系等。

我们还将对烟草致香物质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包括在烟草育种、烟草加工、以及烟草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潜在应用。

我们将总结烟草致香物质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推动烟草产业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烟草致香物质的基本概念烟草致香物质是指那些存在于烟草中,或在烟草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对烟草制品香气、口感和品质具有显著影响的化合物。

这些物质在烟草的香气形成、保持和传递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烟草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烟草致香物质种类繁多,包括生物碱、酚类、酯类、酮类、醇类、酸类等多种化合物。

其中,生物碱如尼古丁等是烟草特有的成分,对烟草的刺激性和成瘾性有重要影响;酚类和酯类化合物则主要贡献于烟草的香气和口感;酮类、醇类和酸类化合物在烟草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影响烟草的香气品质。

烟草致香物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涉及到烟草生长、发育、成熟、调制和加工等多个环节。

在烟草生长过程中,致香物质的形成受到遗传、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烟草加工过程中,调制、发酵、陈化等工艺条件也会对致香物质的形成和转化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烟草致香物质,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烟草的香气形成机制和品质调控原理,还有助于开发新型烟草制品,提高烟草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不同基因型烤烟不同肥力下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比较分析

不同基因型烤烟不同肥力下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比较分析

西 柏 烷 类 、 胡 萝 卜素 类 4类进 行 分 析 , 中韭 菜 坪 二 号 和 秦 烟 9 类 其 6在 不 同肥 力 水 平 下 4类 致 香 物 质
含 量均表现 为低肥> 中肥 >高肥 ; 红花大金 元在 不 同肥 力水平 下 4类 致香物 质含量 均表现 为 中肥>
高 肥 >低 肥 , 律 明显 。低 肥 水 平 下 , 菜 坪 二 号 中性 致 香 物 质 含 量 最 高 , 到 18 7 g g 红 花 大 规 韭 达 9.1 / ; 金 元 在 中肥 和 高肥 水平 下 中性 致 香 物 质 含 量 均 最 高 , 别 达 到 2 74 g g和 19 8 / / 。 对 不 同 分 4 . 1t b/ 7 . 2* g g 基 因型 烤 烟 中性 致 香 物 质 的 变 异 系数进 行 分 析 , 果 表 明 , 丙氨 酸 类物 质 的 变 异 受 基 因 型 和 肥 力 水 结 苯 平 的 影 响 较 大 , 胡 萝 l素 类物 质 含 量 的 变 异 受 基 因 型 和 肥 力 水 平 的 影 响 较 小 , 类 、 而棕 色化 产 物 、 西 类 柏 烷 类 和 新植 二 烯 等 致 香 物 质 的含 量 变 异 受 基 因型 和 肥 力水 平 的 影 响较 稳 定 。
关 键 词 :烤 烟 ;基 因 型 ;中性 致 香 物 质 ;肥 力 水 平
中 图分 类 号 : 5 2 ¥ 7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4 28 2 1)8 0 8 6 1 0 —36 (O 10 —0 9 —0
An l sso u r lAr ma Co siu n mo g Difr n u -u e ay i fNe ta o n tt e ta n fe e tFle c r d To a c n t p su d rDif r n ri t v l b c o Ge o y e n e fe e tFe tl y Le es i

不同基因型烤烟化学成分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性研究

不同基因型烤烟化学成分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差异性研究

4 5卷 第 2期
2 1在 01
河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J u n lo n n Ag iu t r lUn v ri o r a fHe a rc lu a ie st y
V . 5 o1 4 No 2 .
4月
Apt .
2 1 01
文 章 编 号 :0 0— 3 0 2 1 l 2 0 6 0 1 0 2 4 ( 0 1 0 — 1 0— 6
WANG n . io Tig x a ,GU i n g o Ja . u ,XI De p n E . i g
( 。 o eeo o ac c n e He a gi l rl nvr t, h n zo 5 0 2 hn ; 1 C l g f bcoSi c , n nA r ut a U i s y Z egh u4 0 0 ,C ia l T e c u ei
2. i aTo a c n n I d t a r o ai n, Z e g h u45 0 0, Chn Ch n b c o He a n usr lCo p rto i h nzo 0 0 ia;
3 Pndnsa oac o p n ,Pn dnsa 6 0 0 C ia . igigh nT b coC m a y ig igh n4 7 0 , hn )
不 同基 因 型 烤 烟 化 学 成 分 与 中性 致 香 物 质 含 量 的 差 异 性 研 究
顾 少 龙 张 国显 史宏 志 刘 国 顺 王 廷 晓 顾建 国 谢 德平。 , , , , , ,
(. 1 河南农 业 大学烟草学院 , 南 郑 州 4 0 0 ; . 南 中烟 工业公 司, 南 郑 州 4 0 0 ; 河 50 2 2 河 河 5 0 0

不同地区烟叶中的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分析

不同地区烟叶中的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分析

不同地区烟叶中的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分析【摘要】采用优化的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方法,以乙酸苯乙酯为内标,对分别种植在河南、湖北、广东省,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进行了GC-MS/SIM分析,准确测定了卷烟中β-紫罗兰酮、糠醇等34种中性香味成分.结果表明:中性香味成分的回收率为73.05%~97.3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其中20种成分的回收率高于80%。

【关键词】烟草;类型;中性致香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选择离子烟草是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烟草属大约有60多种,但真正用于制造卷烟和烟丝的,基本只有红花烟草,此外还有少部分用黄花烟草,其他品种很少用。

烟叶中含有一种由单糖与酚类组成的化合物,称之为苷。

它们是组成烟叶色素和树脂物质的成分。

苷类性质都不安定,易被催化分解。

当烟叶成熟之后,或在干制、发酵过程中,由于酶催化的结果,烟叶中的苷类物质发生强烈水解。

苷类物质的分解产物往往具有令人快慰的香气。

因此,苷类物质被认为是产生烟芳香气味的重要物质之一。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剂和仪器不同地区烟叶样品:柠檬酸: 化学名称:2-羟基-1,2,3-已三酸, 分子式:C6H8O7, 分子量:192.14, 白色结晶粉末,无臭。

熔点(℃):153摄氏度沸点(℃):(175℃分解)相对密度(水=1):1.6650;闪点(℃):100;引燃温度(℃):1010(粉末))爆炸上限%(V/V):8.0(65℃);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又名枸橼酸,无色晶体,常含一分子结晶水,无臭,有很强的酸味,易溶于水。

其钙盐在冷水中比热水中易溶解,此性质常用来鉴定和分离柠檬酸。

结晶时控制适宜的温度可获得无水柠檬酸。

在工业,食品业,化妆业等具有极多的用途。

硝基苯(0.37mg/ml)分子式:C6H5NO2,分子量:123.11,硝基苯,有机化合物,又名密斑油、苦杏仁油,无色或微黄色具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

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油。

密集烘烤中各阶段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贡献率分析

密集烘烤中各阶段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贡献率分析

密集烘烤中各阶段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
贡献率分析
为探究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各阶段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
物质的贡献率,通过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
与评吸质量间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探索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间的关系。

通过对烤后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建立
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评价模型,再根据烘烤各阶段关键点
测定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分析各阶段对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
贡献率。

结果表明:整体的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在变片、凋萎和变筋阶段对常规化学成分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分别为0.56、0.21和0.15,而干片和干筋阶段的贡献率相对较小;在变片、
变筋和干片阶段对致香物质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分别为0.52、0.33和0.17,凋萎阶段贡献率较小,而干筋阶段的贡献率为负值。

由此得出变片、变筋和干片阶段是致香物质形成的主要时期,凋萎阶段影响很小,干筋阶段有不利的影响;而烤后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形成主要在烘烤前期,烘烤后期基本无变化。

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香味物质的多变量分析

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香味物质的多变量分析

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香味物质的多变量分析赵会纳;卢秀萍;许自成;许仪;肖炳光【期刊名称】《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9(000)001【摘要】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50份烤烟基因型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香味物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香味物质之间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0.728**)达到极显著水平,共得到9个与典型变量相关显著的性状,分别为还原糖、总氮、烟碱、氯、钾氯比、糖碱比、氮碱比、游离氨基酸和中性香气成分.以此为基础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4个主成分:烟碱因子、氯因子、碳氮因子和香味因子,其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6.09%;利用主成分值对不同基因型烤烟进行聚类分析,把供试烤烟基因型划分为3个类群,不同类群之间主要化学成分和香味物质的差异较大,类群内则差异较小.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香味物质关系密切,对烤烟基因型进行品质改良时,要充分考虑各性状促进或制约关系,在不同类群间进行亲本选配更有可能获得期望的杂交组合.【总页数】6页(P11-16)【作者】赵会纳;卢秀萍;许自成;许仪;肖炳光【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450002;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玉溪,653100;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济源市烟草公司,河南,济源,454650;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450002;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云南,玉溪,65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相关文献】1.不同生态区烤烟基因型间烟叶基础香味物质的差异分析 [J], 贾燕超;刘培玉;杨铁钊;张小全;赵云波;李占杰;赵伟才2.中上部不同成熟度烤烟烟叶与主要化学成分和香味物质组成关系的研究 [J], 朱忠;冼可法;尚希勇3.云南省不同地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多变量分析 [J], 程昌新;王金平;卢秀萍;许自成4.不同烤烟品种(系)主要香味物质含量对比研究 [J], 张锦韬;段凤云;李丽;郭山虎5.湘北烟区不同基因型烤烟鲜叶主要化学成分变化 [J], 屠波;夏凯;齐绍武;周冀衡;杨虹琦;杨俊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Contents of neutral aroma constituents and alkaloids were compared in 5 types of tobacco ( fluecured,burley,Oriental,Maryland and sun-cured) from Sichua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total and reducing sugar( 28. 36% ,24. 52% ) were the highest and total nitrogen lower in flue-cured,the contents of the total and reducing sugar in Oriental which had the least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 1. 79% ) were less than the flue-cured and the sun / air-cured tobacco with higher nitrogen and less sugar. The content of nitrogen-nicotine ratio and sugar-nitrogen ratio in flue-cured tobacco was the most suitable and the ratio of potassium to chlorine of all different types of tobacco was greater than 4,mee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quality tobacco leaf. Classification contents of neutral aroma in Wanyuanwuyan were more higher than other kinds of sun-cured tobacco. Except sun-cured tobacco,the contents of products degraded by carotene and neophytadiene( 63. 29,731. 92 μg / g) in flue-cured were more higher than other types of tobacco while the products of aromatic amino acid metabolism,the products degraded by cembrane and the products of browning reaction were highest in Oriental. The contents of all kinds of aroma component in Maryland were closer to the burley but at a high level of solanone. The analysi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prescription design of Tobacco Blend Grouping of Chinese Type Cigarett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neutral aroma components had abroad variations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groups with chemical components were also dissimilar in different types of tobacco which causing the major factors of the aroma style and smoking quality.
摘要: 以四川省典型产区的不同类型烟叶为材料,对烤烟、白肋烟、香料烟、马里兰烟、晒烟 5 种类型烟叶的常规 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变异特点和组成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烤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 28. 36% , 24. 52% ) ,总氮和烟碱较低; 香料烟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仅次于烤烟,总氮含量在各类型中最低( 1. 79% ) ; 其他晾晒烟 均表现出高氮、低糖的特点; 烤烟的氮碱比和糖碱比最为适宜,各类型烟叶的钾氯比均大于 4,符合优质烟叶的特征。 地方晒烟万源巫烟的各类中性致香成分均远远高于其他地方晒烟,表现最好。除晒烟以外,其他类型烟叶,烤烟中的 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较高( 63. 29,731. 92 μg / g) ; 香料烟的芳香族氨基酸类、西柏烷类和棕色化反应 产物较高; 马里兰烟各类致香成分含量与白肋烟较为接近,但茄酮含量较高。不同类型烟草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 质含量有很大的差异,且各化学成分类群的所占比例也不同,其是构成不同类型烟草香气风格与吸食品质的主要因素。
我国四川省烟草类型十分丰富,烟叶质量优良, 特色鲜明,且种烟历史悠久,具备生产优质烤烟、白 肋烟、香料烟、马里兰烟和地方晒烟的良好生态环境 条件。总的来看,有关不同烟草类型化学成分与中 性致香物质的差异对其内在品质的影响还缺乏深入 全面的研究,各指标对不同类型烟草香气及品质形 成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此,本研究对四川省 不同产区 5 种具有典型香气特征类型的烟草常规化 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明确 各类型烟叶的化学组成和香气成分特点,为进一步 研究我国烟叶质量,提高不同类型烟叶可用性提供 理论参考。
华 北 农 学 报 ·2 0 1 2 ,2 7 ( 3 ) : 2 3 4 -2 3 8
不同类型烟草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赵晓丹1 ,史宏志1 ,钱 华1 ,杨兴有2 ,靳冬梅2 ,王瑞云1 ,杨园园1
( 1. 河南农业大学 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 郑州 450002; 2. 四川达州市烟草公司,四川 达州 635000)
Key words: Tobacco; Type; Chemical component; Aroma component
收稿日期: 2012 - 03 - 21 基金项目: 四川省烟草公司 2007 科技项目( SCYC 2007-5-3) 作者简介: 赵晓丹( 1985 - ) ,女,河南巩义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烟草栽培和生理研究。 通讯作者: 史宏志( 1963 - ) ,男,河南滑县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烟草栽培和生理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 1 供试材料 取 2008 年四川产区调制后的上二棚烟叶,包括
烤烟( 凉山) 、白肋烟( 达州) 、沙姆逊香料烟 ( 攀枝 花) 、马里兰烟( 达州) 、晒烟( 万源毛烟、万源兰花 烟、万源巫烟、什邡毛烟) ,样品来自各产地主烟区。 1. 2 化学成分的测定
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含量采用 AAⅢ型连续流 动化学分析仪测定( 德国 BRAN + LUEBBE 公司生 产) 。 1. 3 中性致香成分含量测定
3期
赵晓丹等: 不同类型烟草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235
根据烟叶的品质特点并考虑到调制方法和生物 学特性,我国把普通烟草( N. tabacum) 栽培类型划 分为烤烟、晒烟、晾烟、白肋烟和香料烟 5 类[1]。在 我国,除将白肋烟单独作为一个烟草类型外,其余所 有的晾制烟草,包括雪茄包叶烟、马里兰烟和其他传 统晾烟,均属于晾烟类型。烟草香味物质的种类、含 量及组成比例是决定烟叶香味的重要内容。有关烟 叶致香成分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而且一直是烟 草研究的重要领域。目物质含量的影 响等方面[2 - 9],但对不同类型烟叶致香物质含量的 比较研究不多。烟草的品质是由其内在化学成分的 种类和含量决定的,烟叶化学成分是决定评吸质量 和烟气特性等质量特性的内在因素。烟叶中的主要 化学成分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烟叶及其制 品 的 烟 气 特 性,因 而,直 接 影 响 着 烟 叶 品 质 的 优劣[10]。
关键词: 烟草; 类型; 化学成分; 中性致香成分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7091( 2012) 03 - 0234 - 05
Comparison of Composition and Contents of Chemical Component and Neutral Aroma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Types of Tobacco
在 50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10. 000 g 烟样,1. 0 g 柠檬酸,500 μL 内标( 0. 37 g / L 硝基苯) ,再加入 350 mL 蒸馏水。安装同时蒸馏萃取装置,从冷凝管 上方加入 40 mL 二氯甲烷于 250 mL 烧瓶中,待开始
沸腾时进行同时蒸馏萃取,出现分层开始计时。2. 5 h 后,收集 250 mL 烧瓶中的有机相,加入 10 g 无水 硫酸钠摇匀至溶液澄清,放置过夜,转移有机相到鸡 心瓶,水浴浓缩有机相至 1 mL 左右,转入色谱瓶中, 用 GC / MS 鉴 定 结 果 和 NIST 库 检 索 定 性,待 进 样 分析。
ZHAO Xiao-dan1 ,SHI Hong-zhi1 ,QIAN Hua1 ,YANG Xing-you2 ,JIN Dong-mei2 , WANG Rui-yun1 ,YANG Yuan-yuan1
( 1. National Tobacco Cultivation & Physiology & Biochemistry Research Center of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China; 2. Dazhou Tobacco Company of Sichuan,Dazhou 635000,China)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类型烟草叶片化学成分含量分析 从表 1 可看出,常规化学成分在不同类型烟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