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印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印论

摘要:汉印是中国篆刻历史的一个鼎盛时期,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在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汉印分为汉官印和汉私印。本文从这两种印着手,从各个方面阐述了这两种印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汉印;汉书;汉官印;汉私印;玺

中图分类号:k20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037-01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先后涌现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其中有一种在如今已不在那么受人们的关注,它就是中国的篆刻艺术。篆刻起源甚早,在《汉书》中就有记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篆刻在从起源至今的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多个朝代,其中汉代就是其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汉印的风格大方浑厚,朴拙天成,方中寓圆而刚柔相济,粗细相同而疏密得当,拙中寓巧而自然舒展,增减笔划而不脱离六义,挪让屈伸而巧拙天成,轻重疏密而虚实呼应,朱白相间而增添新趣。正是由于其这种多变而又统一含蓄的美,风味平淡,久而不失其味,才造就了后人初学治印,皆以汉印为摹本的传奇神话。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应用的广泛,汉印可分为汉官印和汉私印。

一、汉官印

汉代袭官印制度,并依据官职大小,对印章的形制作了严格的

规定。西汉官印印面尺寸平均为2.3厘米见方,早期略小于此。这一标准与汉武帝元狩四年诏令官印大小有关。东汉尺度有细微变动,每方寸实际数值较西汉增加,相当于今天的2.38厘米左右。汉代官印的印钮的动物形象与官职品级有关,在当今的传世印章中,乌龟最为常见。龟钮是汉代至南北朝时期官吏使用的印章钮式,金银官印皆为龟钮。龟在上古时代称为“玄武”,属于受崇拜的四灵之一。龟的寿命长,读音又同贵,因此,龟被看作是吉祥物。官印中多刻制龟钮,其意正在于龟的这种富贵吉祥。

汉时期的金银官印,文官一般用铸印,武官因军中常有应急需要,如遇到紧急任务,就在现成铸就的印坯上立印凿出文字来,称之为“凿印”或“急就章”。铸印主要用翻砂和拨腊两种方法来浇铸,连同印章文字一同浇铸出来。相比较而言,拨腊法的技术来的先进,工艺步骤多而繁琐复杂,故成品质量好。

汉官印在西汉惠帝文帝时期已经基本上摆脱了秦印篆法的圆润,紧结,率意风格,转向端庄,方正,宽舒的体势。这一趋势缓慢推移,至东汉更为整齐,平实,雄健,圆弧的意态已逐渐消失,代之以方折的笔势,一些笔形也有了转变。

二、汉私印

私印在汉时期的使用极为广泛,这种说法不仅是建立在存世相当丰富的数量基础上,而且也可以由其形式多样和制作工艺的精湛方面获得这样的印象。而工艺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社会应用的基础之上。汉代佩印盛行,一部分与佩饰如戒指、臂钏、带钩、挂饰形等

相结合的私印便透露出风气的一斑。私印在作为殉葬品的功能在当时也不可忽视,这既有当时重视印信的风气因素,也有当时葬制葬俗的某种联系,当然,从根本上来说,私印的佩用主要由于其在当时条件下生产、交换、社会交往方面的需要。

汉私印数量极多,形式丰富。私印的制作不同于官印那样受到政治制度的制约,故在形式风格上一开始就具有相对活泼,清新多样的情趣。私印的形制仍然一定程度上保持着战国时期的大小布局,钮式各异的制作方式,且印文也多变化,类型较多。

从钮式上说,除了常见的鼻、瓦、龟钮等以外,覆斗钮、熊、鹿、马、羊、蛙钮以及戒指带钩等都是印的钮式创意,表现了充满生活情味的艺术构思,赏玩的意图明显增强。

从印形上说,发端于战国的两面印在汉代较为流行,套印则有龟瓦相套,龟身龟首相套,熊瓦相套以及东汉晚期出现的辟邪子母三套印等形式。这类形式既拓展了印体的利用空间,适应更为丰富的文字内容需要和印章用途,同时又有携带方便和赏玩的价值。

从印文内容上说,汉私印有姓名印,姓名表字两面印,臣妾印,及其他图形为饰的姓名图形印,其装饰美化意义十分明确,是印章艺术化的早期表现。

在印文表现形式上,有朱文,白文和朱白相间。朱白相间这种表现形式,利用感官错觉,造成比例均衡,轻重得当,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

三、总结

总之,汉印以它洋洋大观的形式,构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令人在高古新奇,生动沉稳,浑穆玲珑中,产生印章艺术美的享受。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唯一不变的是历史。汉印,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应当受到重视。因而,我们要认识汉印的客观价值,是在于对其艺术性和学术史料的双重认识,而不仅仅是为着满足追溯已经逝去的历史足迹和思古幽情。

参考资料:

[1]孙慰祖.中国篆刻全集(汉代卷)[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2]孙慰祖.可齐论印新稿[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3]孙慰祖.西汉官印汇考[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