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试题【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含解析)

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某品牌的抬头显示器将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的图象反射到挡风玻璃,类似平面镜成像,如图,司机通过挡风玻璃看到的像()A.是实像B.与图象左右相反C.比图象要小D.与图象上下相反2.清澈平静的海面上空,一只海鸥与海平面呈75度角向下俯冲捕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鸥在海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俯冲过程中,海鸥与它的像距离逐渐增大C.俯冲过程中,海鸥在海水中的像越来越大D.海鸥和海水中像的连线与海平面始终垂直3.平静的湖面上,翠鸟距离水面1.2米,水深2米,则翠鸟到它的像的距离为()A.2m B.3.2m C.2.4m D.6.4m4.某同学看到河对岸钟楼上的钟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则当时的实际时刻为()A.7点20分B.9点10分C.4点40分D.4点20分5.画出如图小丑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正确的是()A.B.C.D.6.东东正从远处向平面镜走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他的像变小,像与人的距离变大B.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C.他的像变小,像与人的距离变小D.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 mD.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8.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

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6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3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h1>h2B.h1=h2C.s1<s2D.s1=s29.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蜡烛A也是5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在甲、乙、丙三图中,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蜡烛A的像将变小10.平面镜竖立在光滑的桌面上,一个小球从距平面镜2m 处,以0.2m/s的速度垂直向镜面滚去,经过3s,小球与它在镜中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是()A.1.2m B.1.4m C.2.8m D.3.4m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一女孩借用镜子在草地上拍出神奇的“空心人”照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5道)1、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

他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0.5m,此时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A.1.5mB.2mC.2.5mD.5m2、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夹角,则A.反射角是60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0C.入射角是300D.入射角增大50,反射角增大100.3、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也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变小4、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5、如图2-3-6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

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2-3-6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6、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点燃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7、"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8、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9、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远离平面镜0.2m1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买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m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11、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的像变大B.他的像变小C.他的像不变D.不能确定,要看距离的远近12、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13、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D.演员以0.5 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 m/s的速度运动14、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B.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C.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D.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15、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二、填空题(共6道)16、身高1.75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3 m.如果他向镜面移动0.5m,他的像高等于 1.75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m,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的后面1m处,如图11所示,这时她▲(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8、人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__________m。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 / 4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如图所示,平面镜的物象关系正确的是图( )
2.下图中,M 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
3.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2 m 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 m 处.下列关于镜中像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4.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 cm 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 cm ,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 cm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 cm
C.远离了平面镜10 cm
D. 远离了平面镜20 cm
5.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想使竖直放置的蜡烛所成的像与水平面成水平的,他可采用的方法是
A.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90°角放置
B.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60°角放置
C.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放置
D.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
6.如图是发光点S 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 S ′是S 的像,我们能看到S ′是因为(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训练 4.3 平面镜成像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训练   4.3   平面镜成像 (含答案)

第四章光现象4.3 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2.如图所示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3.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m处,她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她的距离变为()A.不变,2m B.不变,1mC.变小,1m D.变小,2m4.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A.白云倒影B.游动的鱼C.白塔倒影D.绿树倒影5.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6.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则()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7.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她作图的步骤: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②作入射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①③②D.②①③④8.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9.浮在水面的“大黄鸭”,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10.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11.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幕墙,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清晰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人靠近幕墙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国已经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造成光污染.12.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m,它的“倒影”距桥面________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13.如图所示,请作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观察图形可知,像与物体是________相反的,雕刻工艺常用的镜像技术就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这一特点来实现的.1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玻璃板______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若玻璃板上端向右偏斜(如图所示),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的像会______(选填“偏高”或“偏低”).15.身高为1.8m的小明站在穿衣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2m,他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m,当他以1.5m/s的速度远离镜面时,3s后人与像的距离应为________m,如果将穿衣镜换成一块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平面镜,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16.通过玻璃门(如图甲所示)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1)先在房间A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记物上,他应向________(填序号)方向移动.(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B的亮度要比房间A________.(3)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________.A.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B.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C.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17.(1)如图①所示,一束由A点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表面O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①②(2)(2019·山西)如图②甲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夜间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成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保证驾驶安全.请你在图②乙中画出司机眼睛(B点)通过挡风玻璃MN看到车内装饰物(A点)的像的光路图.18.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1)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4)如图乙,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________.19.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画出表示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的位置MM′和NN′.(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玻璃板的厚度,其读数为________cm.(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观察到棋子在玻璃板中有两个像,一个较亮、另一个较暗.较亮的像是光线经________(选填“MM′”或“NN′”)面反射形成的.(3)为验证“像是虚像”的猜想,小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________的位置,________(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卡片上有无棋子A的像.(4)将棋子B(图中未画出)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较亮的像重合,并测量棋子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 A 和棋子B的左端到NN′的距离L B.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得:像到反射面的距离________(选填“小于”或“大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次数 1 2 3 4L A/cm 5.40 7.15 9.80 12.50L B/cm 5.20 6.96 9.61 12.32(5)实验中,像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存在差值,小明对此很感兴趣.他想探究影响这一差值大小的因素.请帮小明提出一条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0:BCAA ACB BCA11.虚不变镜面12.6 7:2513.左右14.5 不能偏低15.1.8 13 不变16.(1)③(2)亮(3)BC17.如图18.(1)不需要(2)大小(3)虚像(4)45°19.(1)0.30 (2)MM′(3)像直接(4)大于(5)像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存在差值与玻璃板的厚度有什么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新教材《第四章光现象》分节练习题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A.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C.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D.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2.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的放置; C.物体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

3.如图4-3-1所示,是从平面镜内看到钟表的钟面指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1时15分; B.2时15分; C.9时15分; D.9时45分;4.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4-3-2所示,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相对镜子()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5.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该()A.朝北 B.朝南 C.朝东 D.朝西6.池中水的深度是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A.2米;B.4米;C.7.6×105米; D.3.8×105千米。

7.平静的湖面所映出的岸上景物,平时常叫作倒影,它是景物所成的()A.正立的虚象B.倒立的虚象 C.缩小的实象D.放大的虚象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 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二、填空题1.一个人立在平面镜前,当它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将______,他看到的像将______,像跟人的距离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知识梳理: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4)平面镜成的像是_ 像.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原理:__.二、练习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 _.(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像与物_.(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填“实”或“虚”)像.(5)小红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3.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 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30 cm B.60 cm C.90 cm D.120 cm4.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等大的虚像5.小丽非常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每天上学出门前都要通过镜子检查一下,当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离她的距离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对平面镜成的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的像是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B.平面镜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聚集而成的C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时射入眼睛中的光线是从虚像发出的D.平面镜中的像之所以叫虚像是因为它摸不着7.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8.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的位置的是( )A.竖直上移玩具鸟B.竖直下移平面镜C.人向平面镜靠近D.像与镜之间放一木板9.如图,照镜子时人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不小心镜子裂开成两半,并分别向上、下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人通过上、下两半面镜子( )A.不能成像了B.只能各成一半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相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不同位置10.如图所示,王芳同学身高1.6 m,站在平面镜前2 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m,像高为____m;若她向平面镜前进0.5 m,则她和镜中像之间距离为____m;若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 m处,这时她_ 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1.(齐齐哈尔中考改编)小娇上学出门前照一下镜子正衣冠,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左右与她是__ (填“相反”或“一样”)的;当她从距平面镜2 m处以1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_ m/s.12.请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平面镜的位置.1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1)实验时,小明应选_ (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_.(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填字母)两支蜡烛.(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4)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的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挂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_ .14.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L1和L2平行竖直放置,两镜相距s,物体A在两镜之间,A在L1中的像是A1,A 在L2中的像是A2.已知A1、A2相距s1,当物体A在两镜之间移动时,A在两镜里成的像的距离s1的变化情况是( )A.变小B.不变C.变大D.不能确定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 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 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离水面( )A.2 m B.1.4 m C.0.6 m D.2.6 m第2课时平面镜的应用球面镜一、知识梳理:1.平面镜的应用应用:(1)_ _.如梳妆镜.(2)改变光的_ .如早期军事上的潜望镜.2.球面镜分类:_ _和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_作用.二、练习1.舞蹈演员在排练时,总是要对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纠正自己的动作.当图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2.进入卖水果的商店,你会看到正对大门的整面墙上都镶有平面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让房间更明亮B.增大房间的空间感C.使平面镜中的“水果”更美观D.方便人们选购水果3.小明要制作如图所示的简易潜望镜,他需要下列器材中的( )A.球面镜B.凹面镜C.平面镜D.凸面镜4.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相当于镜,一般都是(填“竖直”或“倾斜”)安装的,这是为了使车内景物所成_ (填“实像”或“虚像”)的位置在轿车前面的_ _(填“正前方”或“正上方”).5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6.手电筒后面的反光镜是(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面镜D.角反射器7.如图所示,光学器件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图A中在比较危险的盘山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使用的是____镜,能扩大驾驶员的视野;图B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圣火采集器是一个镜.8.以下不是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路的是( )A.战士在战壕里所用的潜望镜B.把阳光反射到井下达到照明目的的平面镜C.古代妇女用来梳妆打扮的铜镜D.医生用来观察患者口腔内情况的小平面镜9.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离书本的距离为25 cm时,看得清楚,不容易疲劳.如图所示,小明的父亲在刮胡子时,眼睛距离镜子的最佳距离为( )A.25 cm B.50 cmC.12.5 cm D.因为像的大小不变,所以平面镜到眼的距离远近都一样10.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以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A.站在原地下蹲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11.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汽车的后视镜(如图)是_ (填“平面”“凹面”或“凸面”)镜.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的眼睛,此时驾驶员通过后视镜(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12.如图所示,为古籍《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现象:“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光的来观察周围景物,且类似于_的装置.13.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此时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这样做的好处是_ .14.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 ;(2)记录_ _;(3)量出的距离.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其物理依据是.15.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1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开去,要使玩具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竖直向下运动,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17.小明身高为1.5 m,站立在平面镜前2 m处.若他以0.1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 s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是( )A.1.5 m,像变大B.2 m,像变小C.3.6 m,像不变D.4.4 m,像不变参考答案: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知识梳理: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__相等__;(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相等__;(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垂直__;(4)平面镜成的像是__虚__像.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原理:__光的反射__.二、练习1.(1)__便于确定像的位置__.(2)__到平面镜的距离__.(3)__大小__.(4)__不能_,__虚__.(5)_不变__.2.C3.D4.D5.__不变_;__变小__.6.B7.解:8.A9.C10.__2_,__1.6_;__3__;__仍能__.11.__相反__;__2__.12.解:13.(1)__F__,__确定像的位置__.(2)__BC__.(3)__垂直__.(4)__虚__.(5)__10:35__.14.B15.C第2课时平面镜的应用球面镜一、知识梳理:1.平面镜的应用应用:(1)__用来成像__.如梳妆镜.(2)改变光的__传播方向__.如早期军事上的潜望镜.2.球面镜分类:__凹面镜__和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__会聚__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__发散__作用.二、练习1.B2.B3.C4.__平面__,__倾斜__,__虚像__ __正上方__.5.解:6.B7.__凸面_,__凹面__.8.C9.C10.A11._凸面__.__一定__.12.__反射__,__潜望镜__.13.__5.6_,__节约空间__.14.(1)__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__;(2)_自己站的位置__;(3)__自己站的位置到玻璃屏蔽门__.__刻度尺__.__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__.15.B16.__45°__.17.D。

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解析版)

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 10 7 8 0 45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演员站在平面镜前,在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A.逐渐变大,逐渐靠近平面镜 B.逐渐变大,逐渐远离平面镜C.大小不变,逐渐靠近平面镜 D.大小不变,逐渐远离平面镜【答案】C【解析】解:人在平面镜中成像,人靠近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人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不变;人靠近平面镜时,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减小,逐渐靠近平面镜。

故选:C。

2.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小明在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小明的像逐渐远离平面镜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答案】C【解析】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故A错误;B、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靠近平面镜时,小明的像也靠近平面镜,故B错误;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C正确;D、2s后小明走的距离:s=vt=1m/s×2s=2m,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玩具鸟成像位置的是()A.竖直上移玩具鸟B.竖直下移平面镜C.改变平面镜大小D.像与镜间放一小木板【答案】A【解析】解:A、竖直上移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发生变化,故A正确;B、竖直下移平面镜,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B错误;C、改变平面镜大小,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

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4.如图为苍鹭从平静水面上飞离的瞬间。

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是()A.实像,逐渐变小B.虚像,逐渐变小C.实像,大小不变D.虚像,大小不变【答案】D【解析】解: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水中出现苍鹭的倒影就是苍鹭在湖水中所成的虚像;在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苍鹭到水面的距离变大,但苍鹭在水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苍鹭的大小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新教材《第四章光现象》分节练习题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A.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大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C.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D.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2.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的放置;C.物体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

3.如图4-3-1所示,是从平面镜内看到钟表的钟面指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1时15分;B.2时15分;C.9时15分;D.9时45分;4.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4-3-2所示,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相对镜子()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5.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该()A.朝北B.朝南C.朝东D.朝西6.池中水的深度是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A.2米;B.4米;C.7.6×105米;D.3.8×105千米。

7.平静的湖面所映出的岸上景物,平时常叫作倒影,它是景物所成的()A.正立的虚象B.倒立的虚象C.缩小的实象D.放大的虚象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二、填空题1.一个人立在平面镜前,当它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将______,他看到的像将______,像跟人的距离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手指尖与玻璃接触,指尖与它的像之间相距6mm,玻璃的厚度是______.3.最简单的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能________光线方向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__放置的平面镜.4.井口到井底的距离为10m,井内水深7m,井口上方3m处有一个物体,该物体由井内水面所映出的像在水面________方________米处,是________像(填“虚”“实”).三、作图题1.如图4-3-3所示,图中作出平面镜内物体所成的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习题(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习题(含解析)

4.3平面镜成像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2.如图所示,这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台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则此台钟指示的实际时间应是()A.1时50分B.11时10分C.2时50分D.10时10分3.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A.a移动的距离过远,不能成像B.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C.仍成像,但像也会向下移动D.仍成像,但人们无法确定像的位置4.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0cm,则()A.竖直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B.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10cmC.铅笔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的夹角为60°D.铅笔向右水平移动10cm,铅笔在平面镜中的像变大5.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5m远,若把视力表挂在人正后方的墙上人通过平面镜观察视力表,当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为3m时,被测人应位于()A.距前方平面镜1m B.距背后视力表1mC.距前方平面镜3m D.距背后视力表2m6.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

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A.B.C.D.7.轿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这样可以避免行车时驾驶员视线受到干扰。

轿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车内物体在前挡风玻璃中所成的像()A.与后方同行的车辆重合B.与前方同行的车辆重合C.在后方同行车辆的上方D.在前方同行车辆的上方8.小刚身高1.7m,他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距平面镜的距离为2m处。

小刚在平面镜中像的高度为h,像距镜面的距离为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s=2m B.s=1.7m C.h=2m D.h=4m9.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和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和答案

第3节平面镜成像一、单选题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越小B. 平面镜的高度小于人的高度时,人在镜中不能形成完整的像C.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像的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与镜子的大小无关D. 平面镜成的像是倒立、等大、虚2.一平静的池水深为1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则月亮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A. 1mB. 2mC. 7.6×105kmD. 3.8×105km3.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为点燃的蜡烛,c是和b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不能使c与b的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B. 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c”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C. 小芳同学发现镜中出现了蜡烛b两个不重合的像是由于光在两个反射面上两次反射成像造成的D. 将蜡烛沿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时,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c”会变小4.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A. 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 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 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 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5.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杯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A. 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B. 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C. 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D. 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6.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B. 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 “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D. 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7.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A. 所成的像是实像B. 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C.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D. 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8.平面镜M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移向点光源S,运动中镜面始终保持与运动方向垂直(如图所示),则S在镜中的像S′移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A. 以速度v水平向左移动B. 以速度v水平向右移动C. 以速度2v水平向左移动D. 以速度2v水平向右移动9.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A. 变大6mB. 变大5mC. 不变6mD. 不变8m10.如图所示是一个魔术箱,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可见遮光板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若魔术箱内部只由若干平面镜组成,根据这一奇怪的现象,小明对魔术箱内部的结构进行了猜想,下列猜测合理的是()A. 内部有一块平面镜即可B. 内部有二块平面镜即可C. 内部至少有三块平面镜D. 内部至少有四块平面镜二、填空题11.小明同学面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且距平面镜的距离为1.5m,她在镜中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为________ m。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 3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 3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3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卷一、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实验时,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除如图所示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用到一种测量工具,它是______;(2)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此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

移动B,发现A烛焰的像出现在B上方,存在的问题是______;(3)改进器材后,多次实验,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4)若在玻璃板背面放置一块不透明木板(如图丙),则在玻璃板中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5)实验过程中,同组的小桂和小林发现,小桂可以在平面镜中看见小林的眼睛时,小林也可以在平面镜中看见小桂的眼睛,当小桂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林的眼睛时,小林在平面镜中也看不见小桂的眼睛,这是因为在反射中,______。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2.(3分)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测者距离视力表5m,由于室内空间不足,医生找来一块平面镜挂在墙壁上,让小明观察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

如图是“C” 形视力表上面医生所指的原图,则小明看到的图的形状应该是()A.B.C.D.3.(3分)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3.1mB.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2.7mC.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5.0mD.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8m4.(3分)(2021•宜昌)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灯光下的手影B. 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C. 人在船上看到水中的鱼D. 海市蜃楼5.(3分)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1. C2. A3. D4. D5. B6. D7. D8. A9. B 10. B11. A12. 1;等于13. 不变;变小14. 不变;向后运动15.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不变16. 确定像的位置;大小;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17. 确定像的位置;较暗;完全重合;相等;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不能;虚18.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长短、粗细都相同;玻璃板越厚,像距与物距差值越大;薄19. 找到并确定像的位置;2;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甲;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20. G;确定像的位置;BC;10:3521. 像与物的大小;不应该;虚像;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22. 大小;没有;虚像;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多次改变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并找到像的位置,测量出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23.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不变24. 折射;反射25. 解:(1)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反射角也为60°.如图所示:(2)①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②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③作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C′;④用虚线连接A′B′,B′C′,A′C′,△A′B′C′就是△ABC在平面镜中的像。

如图所示:【解析】1.解:已知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但房间空间太小,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人与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因为视力表距平面镜3m所以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为3m,所以人距视力表应为5m-3m=2m.故选C.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需要牢记,并学会利用这个特点解决实际问题.2.解:A、阳光透过树荫形成的“圆斑”属于小孔成像,是实像,故A符合题意.B、人在镜中看到的另一个“自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正立的,等大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路边树木在路灯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但不能说影子是一个像,故C不符合题意.D、潜水员在水中看到岸上的“树”是树反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看到的像是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而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1)小孔成像成倒立的、有放大的,也有等大的,也有缩小的实像.(2)平面镜成正立的、等大的虚像.(3)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4)光线从水中斜射向水面,在界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感觉光线是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发出.此题主要考查了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规律的知识,是一道基础题.3.解:在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此时物距为60cm,则像距为60cm,那么镜中的像到小丽本人的距离为60cm+60cm=120cm。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解析版)

4.3 平面镜成像知识梳理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射向平面镜的任意两条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两条反射光线呈发散状态,不能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就会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判断物体的位置,认为物体在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处,觉得光线好像是从镜后S′处射来的,其实镜后面并不存在发光点S′,所以是虚像.(3)理解平面镜成像时应注意:①物点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从物点发出的所有投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实际并不存在,是虚像.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才是实像②物体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相对于物是正立的,像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简称具有对称性③作平面镜成像光路图时,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利用对称性先确定像的位置,再补画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4)作平面镜成像光路图时应注意的问题:①作图须规范,应该用作图工具规范作图,切不可随手画.②虚实应分开,实际光线画实线,法线、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等辅助线画虚线;实像画实线,虚像画虚线.③箭头不可忘,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箭头应在图中画出,但虚线不加箭头.基础训练一、多选题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应该选用较薄的玻璃板B.该实验选用两个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像的大小随物距的变化而改变D.实验中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详解】A. 玻璃板的两个面都能成像,所以实验应该选用较薄的玻璃板,尽量减小两个像对实验的影响,故A正确;B. 该实验选用两个等大的蜡烛,要蜡烛与像重合时,可以说明像和物体是等大的,所以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故B正确;C. 实验得出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与物距无关,故C错误;D. 实验中通过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可以得出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进而得出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D正确;故选ABD.二、单选题2.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答案】C【详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故当MN分开后,猫在两个镜子上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故应选C.3.如图所示,物体S 在平面镜前,所成的像为S'.若在镜后AB处放一块不透明的塑料,则像S'将会A.不变B.变暗C.只剩一半D.消失【详解】试题分析: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光的反射,S的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我们就看到了S的虚像,若在镜后AB处放一块不透明的塑料,不能阻止光的反射光路,所以则像S'的大小将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4.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交于S点,若在S前任意位置放一个平面镜M,则三条反射光线A.可能交于一点B.一定交于一点C.延长线交于一点D.可能平行【答案】B【分析】可利用光路可逆来证明:假设一个点光位于S′,则它发出的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之后,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其反向延长线一定会交于S点.【详解】从光路的可逆性分析可知:把a,b,c三条光线看成平面镜M的反射光线,S 是镜中的虚像,根据平面镜前的物体与其对称的关系,我们可以找到相应的点光S′和光路图.由此可知,a,b,c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交于平面镜前一点,这一点与S点关于平面镜对称,如图所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关键是要知道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5.小华用火柴排了一个三位数,它通过平面镜看到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小华所排的三位数应该是A.515 B.212C.512 D.215【答案】B【详解】将显示的像数字依次左右互换并将每一个数字左右反转,得到数字为212;故选B.【点睛】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来解答此题.6.清明节,平静的镜湖水面上有数只白鹭,它们或俯冲嬉戏,或悠闲漂浮.下列关于白鹭在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与白鹭等大的实像B.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C.白鹭从空中俯冲向水面,水中的倒影变大D.若湖水深3米,漂浮在水面的白鹭与水中倒影之间距离为6米【答案】B【详解】A. 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B. 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C. 白鹭在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所以白鹭从空中俯冲向水面,水中的倒影不变,故C错误;D.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而与湖水深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睛】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7.我们都知道猴子捞不起水中的“月亮”,如图所示,对水中的“月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答案】C【详解】A. 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的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月亮的像在水面下,故A错误;B. C. 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的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水中月亮的深度与真实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与井深无关,故B错误,C正确;D. 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无关,故D错误;故选C.8.在比较狭小的房间内挂一面大镜子,会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这主要是利用平面镜的哪个特点A.能成虚像的特点B.物像距离总是物镜距离2倍的特点C.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特点D.能成正立像的特点【答案】B【详解】解:ACD选项的内容只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但并不能让狭小的空间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而平面镜正是利用了B选项的特点,使空间增大,故选B.点睛:这些选项中都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根据可以让狭小的空间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可以对每个选项进行一一排除.三、填空题9.如图所示的盘山公路,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由于光的_______,司机看不到BC 路段的情况;为了能看到BC路段的情况,可以在公路急拐弯B处装上_______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答案】直线传播凸面.【详解】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凸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BC路段上的物体反射出的光线,射到凸面镜上,经过凸面镜的反射射向AB路段,从而使人在AB路段上能够看清楚BC路段的情况.【点睛】人能看到BC路段的情况,是该路段上的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为了是光线BC路段上的物体反射的光线能够射到AB路段上,就需要改变其传播方向,因此要安装一个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装置:凸面镜.10.星期天,李华在公园游玩.看到一只小鸟在湖水上方大约2m高处飞行,则小鸟在湖中的像离小鸟的距离为________m;小鸟遇到游船迅速向高空飞去,则小鸟在水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 4 不变【详解】小鸟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即平面镜成像;像与小鸟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所以该“倒影”距湖面为4m,当小鸟冲向湖面时,它在水中的像不变.【点睛】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11.位于我市市中心的迎宾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_____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反射虚像【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详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柳树的枝叶挡住了光线的传播,形成了树荫;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树反射的光照到水面上,形成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12.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_________ (填“平面镜”或“白纸”)比较亮,此时平面镜发生了___反射;如果手电筒离平面镜0.3 m,则它在镜中的像离手电筒____m.【答案】白纸镜面0.6【详解】(1)如图,当手电筒垂直照射白纸和平面镜,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垂直反射,从侧面看时,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感觉平面镜是暗的;光线垂直照射到白纸上,白纸表面是粗糙的,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从侧面看时,有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感觉白纸是亮的.(2)由于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手电离镜0.3m,所以手电的像离镜也是0.3m,则它在镜中的像离手电,0.3m+0.3m=0.6m.【点睛】(1)人看物体的条件是物体发出的光线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进入眼睛的光越多,感觉越亮,进入的越少感觉越暗;平行光线射向平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平行光线射向粗糙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2)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距离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13.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米,它的“倒影“距桥面_____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答案】 6 7:25【详解】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倒影距桥面也是3m,所以距桥面6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7:25.点睛: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答即可,难度不大.14.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是_____(选填器材名称),放在“烛焰”上的手指_____(选填“会”或“不会”)被烧痛.【答案】玻璃板不会【详解】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既可以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因此图中A是平板玻璃.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因此放在“烛焰”上的手指不会被烧痛.四、作图题15.如图所示,画出小丑帽子顶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小丑眼睛的光路图(画出进入一只眼睛的光线即可,保留作图痕迹)。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的应用与作图》同步练习(答案版)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的应用与作图》同步练习(答案版)

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2课时平面镜成像的应用与作图1.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所以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物距〕大小无关,因此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不变。

选C。

2.平面镜中像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的放置C.物体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答案】C【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所以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的大小由物体的大小决定。

选C。

3.以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选项是〔〕【答案】C【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选C。

4.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张凤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

他做一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A.站在原地下蹲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要想看到镜中的新鞋,就要使眼睛看到新鞋成的像;也就是说鞋子反射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必须能进入人的眼中。

A.由图可以看出:站在原地下蹲,可以看到镜中的鞋,A正确。

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如果原来看不到,靠近后依然无法看到,B错。

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入射角减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反射光线偏低〕,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C错。

D.假设人离镜子远一些,像也会离镜子远一些,同时入射角减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反射光线偏低〕,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D错。

选A。

5.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

以下能改变像位置的是〔〕A.竖直上移玩具鸟 B.竖直下移平面镜C.人向平面镜靠近 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答案】A【解析】A.竖直上移玩具鸟,玩具鸟和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所以像的位置也改变,A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

4.3 平面镜成像一.选择题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决定于()A.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B.平面镜本身的大小C.物体本身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看到镜后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选择与物等大的另一物体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采用“等效替代”的研究方法C.将白纸放在像的位置,透过玻璃看到白纸上有像,由此说明白纸能接收平面镜所成的像D.平板玻璃放置时应与桌面垂直3.小明同学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12:01B.10:21C.10:51D.21:104.高度为160厘米的人站在离平面镜150厘米处,他要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站立时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长度至少应该是()A.160厘米B.150厘米C.80厘米D.任意长度5.平面镜M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移向点光源S,运动中镜面始终保持与运动方向垂直(如图所示),则S在镜中的像S′移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A.以速度v水平向左移动B.以速度v水平向右移动C.以速度2v水平向左移动D.以速度2v水平向右移动6.如图是某一时刻从平面镜里看到的一块运行准确的手表的像,由表针的位置可知现在的时刻是()A.10:24B.7:10C.4:50D.7:207.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屋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向平面镜张望,则()A.甲能看到乙,乙看不到甲B.甲乙互相都可以看到对方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D.甲看不到乙,乙能看到甲8.如图所示为平面镜所成的一块手表的像,则手表所指的时间是()A.4:45B.5:45C.7:15D.3:359.牙医检查病人牙齿时,常把一面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下,然后再伸入病人口腔,可以检查牙齿的背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主要目的是消毒B.提高镜面温度,防止口中的水蒸气液化C.此小镜子利用了光镜面反射传播的D.通过小镜子看到的是牙齿背面的虚像10.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呢?小明开动脑筋,想到了所有可能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基础训练和提高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基础训练和提高训练有答案)

第3节平面镜成像学校班级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内)基础训练1.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冬冬同学身高1.65m,她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她在镜中的像高为 m,像与她相距 m。

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

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3.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m,湖水深7m,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距离湖面m。

4.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5.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

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下图中的()6.当你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仪表时,成像的大小取决于()A.镜的大小B.你本身的大小C.镜放置的高低D.你离镜的距离7.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A.平面镜发出的B.像s′发出的C.平面镜反射的D.人的眼睛发出的课时达标8.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里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9. 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A.竖直向上运动B. 竖直向下运动C.水平向左运动D.水平向右运动10.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如右图所示,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2m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6m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4m1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右图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B’。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同步练习(答案版)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同步练习(答案版)

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以下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答案】C【解析】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A错。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是虚像,B错。

C正确。

D.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D错。

选C。

2.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答案】C【解析】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管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A正确。

B.在比拟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

所以在比拟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B正确。

C.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 的像;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D正确。

选C。

3.张凤同学逐渐靠近家里竖直放置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张凤的像逐渐变大B.张凤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那么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C.张凤在平面镜中看见了李凰,那么李凰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张凤D.张凤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答案】B【解析】A.穿衣镜实际是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张凤的像的大小不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会保持与他自身一样的大小,A错。

B.如以下图所示,平面镜刚好位于人、像构成的三角形的中位线上,所以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至少要有升高的一半高才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 第4章第3节 平面镜成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 第4章第3节 平面镜成像

4.3 平面镜成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 “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可使“大黄鸭”通过湖面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关于湖面对称,只有C符合条件。

故选C。

2.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解析】选C。

本题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答问题。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当用右手握笔时,在平面镜中看到的是用左手握笔;当握笔的手向右移动时,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就是这只手向左移动。

3. 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B.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C.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解析】选C。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原理和实验方案。

实验中选用两根相同的蜡烛A和B,目的是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在实验中必须将玻璃板竖直摆放,才能确保蜡烛与像完全重合,才能使实验达到效果;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光屏放在虚像的位置上,光屏上不会承接到平面镜成的像,C选项的说法错误。

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烛焰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故选C。

4 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了一双新鞋在垂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他应该( )A.弯腰或下蹲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C.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D.把穿着鞋的脚抬高一些【解析】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1.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B.乙只能看到甲的眼睛
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D.乙可能看到甲的全身
2.如图,小虎利用玻璃板观察平面镜成像,B是蜡烛A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玻璃板的位置,A和B之间的距离一定会改变
B.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会使B更清晰
C.看到像,是因为B发光进入人眼
D.整个过程中,B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3.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成像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竖直上移玩具鸟,则玩具鸟的像将上移
B.若竖直下移平面镜,则玩具鸟的像将下移
C.若人向平面镜靠近,则玩具鸟的像的大小将会变大
D.若在像与镜间放一木板,则平面镜中就不再成像了
4.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平移一段距离
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平移一段距离
C.只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
D.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O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
5.如图所示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图。

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 远,该视力表要求距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应坐在视力表前m的地方,如果将平面镜往上调整一些,则被测者看到镜中视力表的像的位置将(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变”)。

6.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坐标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点燃的蜡烛A 在玻璃板的一端,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的像A'
(1)为了确定像A′的位置,拿一支与A相同的(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坐标纸面上来回移动,直到蜡烛B与像A′,分别记录像与物在坐标纸上对应点的位置。

经过多次实验后,记录情况如图乙所示,接下来,同学在坐标纸上的操作应该是。

(2)根据“坐标纸”上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3)若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则在蜡烛A侧观察不到的是(选填“像A′”或“蜡烛B”)。

7.如图所示是点光源A和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并完成相关光路图。

答案与解析
1.AD 解析:根据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既然乙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能经过平面镜的反射后进入甲的眼睛,那么逆着这束光线,光路仍然是成立的,也就是从甲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经平面镜的反射后会进入乙的眼睛,所以乙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乙在看到甲的眼睛的同时,也有可能看到甲的身体更大的范围,但这还受镜面的大小、距离的远近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因此,只是存在看到全身的可能性,不一定能看到全身。

2.AD
3.A 解析: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故若竖直上移玩具鸟,则玩具鸟的像将上移,故A正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故竖直下移平面镜,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B错误;像与物大小相等,故若人向平面镜靠近,玩具鸟的像的大小将不变,故C错误;平面镜成虚像,故像与镜间放一木板,平面镜中仍能成像,故D错误。

4.B 解析: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可以射中新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中目标,故B 符合题意;只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入射角变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随之变大,则入射点向右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能中目标,故C不符合题意;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O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入射点向右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能中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

5.1;不变解析:(1)视力表距离平面镜3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之间的距离是6m,检查视力时眼睛离视力表的像距离是5m,所以人站在平面镜和视力表之间,视力表在人身后1m的地方。

(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如果将平面镜往上调整一些,则被测者看到镜中视力表的像的位置将不变。

6.(1)未点燃;完全重合;分别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2)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蜡烛B。

7.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