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合集下载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中山外校
根吸收进来的水,绝大 部分都散失掉了。这不是 一种很大的浪费吗? 那么,蒸腾作用对植物的 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中山外校
① 有效地降低叶片温度
蒸腾作用同样可以降低植物体的 温度, 温度,使植物体不至于在炎热的夏 天受高温的伤害。这是因为通过植 天受高温的伤害。 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带走了植物体 内一部分热量的缘故
中山外校
课堂练习:
1.植物体由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 A ) A.蒸腾活动 B.生命活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2.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 B ) A.上表皮 B.下表皮 C.叶脉 D.叶柄
中山外校
课堂练习:
3.对蒸腾作用有调节功能的是 ( A ) A.气孔 B.导管 C.筛管 D.叶肉 4.移栽植物时,去掉部份枝叶是为了 ( B ) A.控制光合作用 B.减少蒸腾作用 C.降低呼吸作用 D.增加根的呼吸作用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 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 做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 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 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地进行
中山外校
中山外校
中山外校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叶脉 上表皮
叶肉
下表皮 气孔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 体交换的“窗口” 体交换的“窗口”。
中山外校
我们知道叶片表皮是透明的, 我们知道叶片表皮是透明的,但 我们看到的叶子是绿色的, 我们看到的叶子是绿色的,这些绿色是 谁的颜色? 谁的颜色? 请大家观察叶片, 请大家观察叶片,你发现是上面颜 色深还是下面颜色深?你认为原因是么? 色深还是下面颜色深?你认为原因是么? 秋天的落叶,一般是哪面朝上? 秋天的落叶,一般是哪面朝上?你 认为原因是什么? 认为原因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件(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件(人教版)
腾作用拉动的。( )
2、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 剪去了大量的枝叶,这是为什么?
• 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 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水而死 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叶。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根吸收水分的特点: •大量的根毛能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 高根吸水的能力。
增加降雨量。
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 保护森林 义不容辞
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这 是一种浪费。 ( ) (2)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 的水分很少。 ( ) (3)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
•2.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大部 分用于__•蒸__腾___作用。
•叶片结构示意图
•上、下表皮——有气孔(保卫细胞) •叶片的结构 •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叶脉
自主学习:
1、对照课本P112,观察气孔是什么样子的?组成气孔的 细胞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形状的? 2、组成气孔的细胞,内侧壁和外壁有什么不同?这与气 孔的开闭有什么关系?
•主 页
Hale Waihona Puke •资料分析:•1、树皮里面有昆虫 的幼虫。树、昆虫的 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 关系是怎样的?
•2、腐烂的树桩最终 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 植物、动物和真菌分 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植物:
•生产者
• •
生 态 系 统
生 物 部 分
•动物:
•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三者关系: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知识清单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知识清单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清单一、水循环的概念和重要性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一系列过程,不断地进行着周而复始的运动。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地球上的生物来说至关重要。

水循环不仅维持着地球上水分的平衡,使得各个地区都能获得适量的水资源,还调节着气候,将热量从一个地区传递到另一个地区,影响着全球的温度分布。

同时,水循环也是许多物质循环的载体,例如碳、氮等元素的循环都依赖于水的流动。

二、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1、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将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能够促进根部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并将这些物质向上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一棵大树每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可以达到几十千克甚至上百千克。

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的蒸腾作用更是非常强烈,对当地的气候和降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保持水土绿色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植物的枝叶可以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根系则能够抓住土壤颗粒,防止土壤被水流带走。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植被的破坏往往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会给下游地区带来洪涝灾害等问题。

3、增加空气湿度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

在干燥的季节和地区,绿色植物能够通过蒸腾作用为周围环境提供水分,改善局部的小气候。

例如,在城市中种植大量的树木和花草,可以有效地增加空气湿度,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

4、影响降水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会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从而可能影响降水的形成和分布。

在一些地区,植被丰富的地方往往降水相对较多,而植被稀少的地区则降水较少。

三、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1、蒸腾作用的过程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行。

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部的水分通过气孔扩散到大气中。

同时,气孔的张开和关闭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的呢?
观察与思考:取一段带叶的芹菜茎,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放在水里
剪断。然后将靠顶端的那一段迅速放入滴有几滴红墨水
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 3-4 小时。你会发现,叶脉红
了,整个叶片都有些红了,而茎的表面并没有出现红色。
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运到叶片中的呢?
1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
水,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思考问题: 如果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能进行吗? 教师总结:1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 度,增加降水,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2 稳定了水循环 3 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 面的冲刷;落叶像海绵一样能够吸收大量的雨水,也使 大量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可以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的水库,我们应该好 好保护森林! 问: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运输到茎、叶、花等器官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生物
教学课例名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 教材分析
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
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
2 稳定了水循环
3 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
面的冲刷;落叶像海绵一样能够吸收大量的雨水,也使
大量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可以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的水库,我们应该好
好保护森林!
课例研究综
将课堂的主动权充分下放到学生的手上,提高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更好提高效率。
们的一个难点。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一节位于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是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之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实验,介绍叶片的结构以及叶片上气孔的开闭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蒸腾作用及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过程。

最后深入探讨绿色植物是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认识森林对促进水循环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2、教材地位:本章教材共分三节,三节课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首先从多个角度阐明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接着介绍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本节内容则是对前两节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引导学生从理性上认识蒸腾作用的意义和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为第六章《爱护植物绿化祖国》埋下伏笔。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生物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解释气孔的开闭机制说出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和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珍惜水源的意识。

4、教学重点及难点:解释气孔的开闭机制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5、课前准备:(1)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2)课前调查:利用干湿计测量裸地、林地空气湿度,并进行比较(3)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有关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水循环,保持水土方面的资料二、说教法:根据教情和学情,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本节课通过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的横切面装片,蚕豆下表皮装片及CAI课件的使用,使得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

2、引导发现法: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现代课堂教学原则之一。

苏科版生物八上18.1《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课件(共35张PPT)

苏科版生物八上18.1《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课件(共35张PPT)

小提示
1、设计实验时需控制单一变量 2、设计实验时需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
3、可供参考的实验器材
参考书本p75-76页,小组讨论完成学案【新探知】
提出问题 绿色植物通过什么器官将水分散失到空气中的?
作出假设 绿色植物通过叶片将水分散失到空气中的。
制定计划
实验组_____ 对照组__


生物圈的水循环






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 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
生长期中 总吸水量 204.228Kg
组成成分 的水量 1.872Kg
100% 0.92%
维持生理 过程的水量

0.250Kg 0.12% 202.106Kg 98.96%
撕取下表皮(无色透明薄膜) 2)用低倍镜观察叶表皮 3)深入观察,小组讨论完成学案【动动手】
深入观察
3、气孔是如何开闭的? 2、 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 有何特点? 1、 你观察到气孔了吗? 你知道气孔是怎么构成的吗?
气孔是怎么构成的?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气孔
半月形的细胞(保卫 细胞)有何特点?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 蒸腾作用消耗的水
204.228kg 1.872kg 0.250kg
202.106kg
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
100% 0.92% 0.12% 98.96%
蒸腾作用的意义
实例一:
炎热的夏天,人如果在太阳下暴 晒皮肤会灼伤,而植物的叶却不
会被灼伤。
意义一:
学以致用
为什么热带雨林经常降雨,而沙 漠戈壁却难得降雨呢?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1.大自然是我们的课堂。

当你和同学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时,会觉得空气特别地清新湿润,此时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滕作用D.蒸滕作用和运输作用【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其次,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因此漫步在白塔公园的树丛中时,会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和湿润.故选:C【考点】光合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夏日,当你走进翠绿的果园,顿感空气清新湿润,这得益于绿色植物的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和吸收作用【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使人感觉空气清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使人感觉空气湿润.所以夏日走进翠绿的果园,顿感空气清新湿润,这得益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考点】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蒸腾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的概念3.将一片刚摘下的菠菜叶片浸在盛有70℃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数比正面多。

该现象说明菠菜叶片的A.背面气孔数较多B.背面颜色较深C.正面气孔数较多D.正面颜色较深【答案】A【解析】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设计的实验可以得知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孔处有气泡形成,一般来说会在气孔形成一个气泡,一个气泡代表一个气孔.所以发现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气孔数目多.【考点】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4.在移栽植物体时,往往要剪去一部分枝叶,其目的是为了减少()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渗透作用【答案】C【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5.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大量地散失掉了,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浪费。

6.18.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2024年)

6.18.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2024年)

17-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描述气孔的组成。

(3)列举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2. 能力目标(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2)通过安排自学、观察、讨论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互帮的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及主要器官,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同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对自身的意义,养成爱绿护绿的美好情感。

二、学习过程:【环节一】自学激动力自学书本P75-P79的课本内容并思考以下3个问题1、什么是植物的蒸腾作用?2、植物是如何进行蒸腾作用的?3、植物为什么要进行蒸腾作用?【环节二】互动显活力(一)、什么是植物的蒸腾作用?探究活动1: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1)A塑料袋内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2)如果植物外没有套上塑料袋,我们能不能看到小水珠?说明水分是以什么状态散发出来的?(3)B装置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4)从这个实验现象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蒸腾作用概念:(二)、植物如何进行蒸腾作用?探究活动2: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1)自学P87信息库《气孔的开闭》,说一说保卫细胞的特点以及气孔开闭的原理。

保卫细胞:吸水:失水:(2)气孔在蒸腾作用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气孔是叶片_________以及与外界进行_________的“____”。

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可以__________________,使植物体内经常保持着适量的水分。

(3)联系生活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要剪去一些枝叶,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三)、植物为什么要进行蒸腾作用?1、植物吸收的水分有_以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2、意义:(1)(2)【环节三】反馈长能力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1、绿色植物吸收的水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大气中?又通过什么形式返回地面?2、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雨量充沛,昼夜温差不大,而沙漠戈壁地区却有着“早穿棉袄午穿纱”的说法。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PPT课件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PPT课件

四个过程:
①根吸收水分;②通过气孔散发到空气中;③通过
导管输送到叶;④水变为水蒸气( B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2.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D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3. 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 ℃的热水中,会发现叶片表面
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
高大的树木根部吸收的水分是怎样到达 树梢的呢?
1 植物的蒸腾作用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 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 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练习徒手切片
刀片 培养皿
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培养皿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撕取叶的下表皮
叶的下表面
透明薄膜---下表皮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下表皮细胞染色 吸水纸
水水

水水 水 水

水水
水 水
水 水水水
水 水水
水水 水
水 水

植物吸收的水分, 通过根、茎、叶中的导 管运送到叶肉细胞,其 中的一部分被叶肉细胞 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 动,其余的绝大部分通 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 中。
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促进植物体内水分、 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②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避免因气温过高而被灼 伤。 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 降水。
气孔 保卫细胞
叶的表皮结构图
表皮细胞
叶脉 上表皮 叶肉 下表皮 气孔
叶片有表皮、叶肉与叶脉三部分组成。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 体交换的“窗口”。
白天
夜晚
白天气孔张开,空气进入气孔为光合作用提供二 氧化碳,水蒸气也从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夜晚气孔 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减弱。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要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塑料瓶、空花盆、土壤、浇水器2.实验材料:自来水、苦菜种子3.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图片或视频素材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入生态系统和水循环的概念,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如何形成,以及水循环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2.理论讲解(20分钟)介绍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动,并解释这些过程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同时,讲解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植物对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

3.实验设计(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每组学生设计一个小型实验,通过观察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4.实验操作(40分钟)每组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现的现象和结果。

5.结果展示和讨论(15分钟)每组学生向全班展示实验结果,讨论不同实验结果的原因,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解释。

6.总结与归纳(15分钟)通过讨论整理出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并总结出水循环的要素和重要性。

7.实物展示(10分钟)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了解植物对土壤保水的作用,加深理解。

8.拓展延伸(20分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素材或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法,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四、教学评价:1.实验设计环节的评价:根据学生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估。

2.实验结果展示和讨论环节的评价:根据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进行评估。

3.课堂讨论和总结归纳环节的评价: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进行评估。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吕河初中肖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并能解释气孔对水分和气体进出叶片的控制机制;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临时切片;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能运用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等知识,解释生活中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以及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情感和意识。

二、教学重点描述叶片的结构;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保护森林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通过制作临时切片和观察,建立植物叶片的立体结构模型。

2、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能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进出叶片的机制。

3、认识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树立保护森林的观念。

四、教具叶片的结构永久切片、课件、气球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大屏幕展示一株玉米、水稻、大豆等植物生长旺盛时一天的需水量及干旱季节抽水机抽水灌溉农民挑水灌溉的画面。

提问:植物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水呢?它们每天喝这么多水到哪里去了呢?如果你想知道答案,请跟老师一起进入今天的课题。

(二)、师生合作学习:你想知道植物吸收的水到哪里去了吗?先让我们了解叶片的结构。

设计学生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目的:强化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先让学生观看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的演示实验,同时发给每组一些菠菜叶做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他们正确实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和永久切片,教师提问:你们做的切片与永久切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你们能找出原因吗?多媒体展示叶片结构示意图,在显微镜下分清表皮、叶肉、叶脉,上下表皮的细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解答。

初二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做法不利于移栽植物成活的是()A.带土移栽B.选择阴雨天移栽C.剪去部分枝叶移栽D.选光照最强时移栽【答案】D【解析】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花,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据;选择阴雨天移交栽和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尽量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以保证移栽的植物成活。

如果选光照最强时移栽,植物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损失,导致植物死亡,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此题考查植物蒸腾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蒸腾作用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2.夏日,当我们走进茂密的森林,顿感空气清新湿润,这主要得益于绿色植物的A.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D.茂盛的林木遮住了大部分阳光【答案】A【解析】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其次,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因此走进茂密的森林,会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和湿润,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对环境的影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植物进行的生理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3.“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而在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动的。

这主要是靠什么来拉动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答案】C【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蒸腾作用的意义。

初三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它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运输作用【答案】C【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2.植物从土壤中吸水的动力来自于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运输作用【答案】A【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因此,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促进了地球的水循环,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蒸腾作用的意义。

3.(5分)如图一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A、B两项生理活动,图二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在光照充足时,图一中植物叶片吸收的气体主要是.(2)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填“光合”或“呼吸”)作用.(3)图二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乙曲线与图一中的(填“A”或“B”)生理活动相对应.(4)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图一中(填“A”或“B”)生理活动的效率.【答案】(1)二氧化碳.(2)呼吸.(3)甲;A.(4)C.【解析】(1)在光照充足时,植物体光合作用旺盛,掩盖了呼吸作用,因此,图一中植物叶片吸收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2)光合作用只能白天进行,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3)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二中曲线甲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甲曲线表示光合作用;乙曲线表示呼吸作用,与图一中的A生理活动相对应.(4)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图一中C光合作用的效率.【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4.下图为某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开放和关闭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某种物质进出保卫细胞导致开合的情况。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1.蚕豆叶片的气孔位于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C.基本组织D.机械组织【答案】A【解析】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门户,位于植物叶片表皮上,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表皮属于保护组织.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2.热带雨林降雨频繁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蒸腾量大,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B.热带雨林靠近海洋,海洋蒸发了大量的水,增加了降水C.植物繁茂,呼吸作用旺盛,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增加了降水D.热带雨林周围湖泊多,湖泊蒸发了大量的水,增加了降水【答案】A【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热带雨林中森林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蒸腾作用的意义。

3.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后,常常在树苗上方加装黑色网罩以提高成活率。

该做法应用的原理是A.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B.提高呼吸作用的效率C.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D.降低光合作用的强度【答案】C【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开闭,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后,常常在树苗上方加装黑色网罩,就使得光照不是很强,不利于气孔的开启,影响水蒸气的外出,降低了蒸腾作用,使植物不会因大量失水而出现萎蔫现象,提高了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

4.在观察了叶片的结构后,晓东将刚摘下的叶片放人70度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A.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B.叶片上表面含叶绿体比下表面的多C.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D.叶片下表面的气孔多【解析】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设计的实验可以得知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孔处有气泡形成,一般来说会在气孔形成一个气泡,一个气泡代表一个气孔.所以发现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气孔数目多.【考点】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5.移栽植物时,人们常常去掉几片叶子,这样做是为了()。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0.92% 0.12% 99% 100%
从自身来讲:
1、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2、为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提供动力;
从生物圈来讲:
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 增加了降水量。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了什么作用? 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了什么作用?
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 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需要 消耗200kg以上的水。这200kg(200000g)水 的用途大致如下: 用途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蒸腾作用消耗的水 生长期总用水量
用量
百分比
1872 250 202106 204228
绿色植物在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 分,绝大部分的水通过蒸腾作用的方 式散失了, 式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考考你
1、作为组成成分和维持生理过程的水总共占了总 水量的多少比例?只占 只占1% 2、绝大部分的被用于 蒸腾作用 3、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叶片 。 。
4、移栽树木的时候,园林工人一般会把大部分的 枝叶减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叶片的结构
气孔的结构
保卫细胞
保卫细胞
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
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细胞失水收缩,气孔闭合
猜猜看
叶片上的气孔,是上表面多呢,还是下表面 多?为什么? 现象: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更多! 原因: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
不同植物的气孔形状、数量和

初中生物_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运用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等知识,解释生活中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以及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情感和意识。

【评价设计】1、借用观察气孔的实验,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预习作业,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过程,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

4、通过动画演示,锻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分析的能力。

【课前、课外学习活动设计】1、预习课本内容,熟悉插图和文字,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

2、完成课前准备内容,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完成。

3、你又能在老师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来,请你记录下来,上课时咱们一起探究。

4、要求上课认真听课,仔细观察多媒体动画演示,理解重难点: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尤其注意:你课前没有理解的内容更要集中精力学习,力求理解并掌握。

【评测工具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评测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动画演示,评测学生的观察与理解能力;通过达标检测评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整堂课的综合评测来检测教师教的能力与学习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领,激趣导入(预设时间3分钟)同学们,今天在上课之前我首先和大家一起探索一下植物界的一个“大奥妙”看大家能不能做一个“小科学家”帮老师解答以下的问题好,现在请大家运用所学的“水分在体内散失”的相关知识解释这课玉米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究竟哪里去了?(设计意图:从分析资料分析导入,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研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兴趣。

)二、探究质疑,合作双赢(20分钟)探究一:蒸腾作用1、完成课本49-50内容2、学生活动:(1)小组交流讨论、完善有关内容,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完善自己的答案,记录有疑惑的问题。

第三章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三章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播放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加深理解。
教师解释甘油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的推理气孔的开闭机制。
3.练习绘图。
提示绘图的要求。
想一想,对植物体来说,蒸腾作用还有没有其他意义?”归纳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引导观察、构建水循环图表。鼓励各组同学展示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人小组制作新鲜的菠菜叶上、下表皮的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比较归纳结论
1.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主动发现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
进一步了解叶片的结构。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鼓励大胆猜想,及时地点拨、充分地肯定,树立学生自信心。
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设计
题目
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总课时
1
学校
星火一中
教者
孙亚东
年级

学科
生物
设计来源

六年级生物下册3.3.2《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件1鲁科版五四制

六年级生物下册3.3.2《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件1鲁科版五四制
• 1. 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 • 2. 去掉部分叶片 • 3.对移栽幼苗进行遮阴 运用蒸腾作用的知识加以解释.
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吗?
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700C 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叶片表面会不 会产生气泡。如果有,请比较叶片正面 和背面气泡的数目。尝试对你所观察到 的现象进行解释。
保卫细胞 气孔 表皮细胞 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保卫细胞



内壁(薄)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 气孔张开
气体进出气孔,水分也会 通过气孔散失。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 气孔闭合
叶片的生产活动停止, 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根吸收进来的水,绝大部分都随 蒸腾作用散失掉了。这不是一种很大 的浪费吗?
结果.( √ )
课堂练习
1、根吸收的水分用于什么最多?( D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细胞生长作用
D 蒸腾作用
2、在生物圈水循环中,下列哪项犹如“绿色水库”,
“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C

A 海洋 B 草地 C 森林 D 岩石
3、下列哪项既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又是气
体交换的“窗口”? B(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 二、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的作用:
双基训练
• 一.填空
• 1.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叶片 ). • 2.气孔的开关是由( 保卫)细胞控制的.
• 二.判断 • 1.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是一种极其严重的浪费
现象.( × )
• 2.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是蒸腾作用形成拉力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蒸腾作用是一个什么过程,在什么地方发 生?(描述蒸腾作用发生的过程) • 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
蒸腾作用的概念
• 蒸腾作用 -------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 (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 的过程.
用透明干燥的 塑料袋将一株生长 旺盛的盆栽植物罩 起来,在茎部扎紧。 放在阳光下照射, 请学生观察塑料袋 内壁上有什么现象 出现? 说明什么?
3.观察叶片的结构
材料用具:(略)
目的要求: 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方法步骤: 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__撕取叶的下表皮
叶的下 表 面
透明薄膜 _ 下表皮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气孔能张开,又能闭合。 注:气孔白天张开,夜晚闭合。
叶 5.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___ 的_____________散失的。 蒸腾作用
思考:1.植物蒸腾作用的主.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 于_______作用。
蒸腾
6.当细胞___________时, 失水收缩 _____________都拉直,使 内外壁 闭合 气孔______。
1.用镊子取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横切的方向,迅 速切割。 3.刀片的夹缝中存有切下的薄片。要多切几次。把 切下的薄片放入培养皿中。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练习徒手切片
刀 片
培养皿
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培养皿
2.观察叶片的结构
目的要求: 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这是一种浪 费。( )
× ×
(2)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 小。( )
(3)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 动的。( )

2、在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了大 量的枝叶,这是为什么? 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 导致树苗因缺水而死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 叶。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 水循环
一.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解释气孔的开闭机制 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师提供资 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推理能 力。 (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 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 3.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讨论题,不要求得出一 致的结论。以下提示仅供参考。提示:在 草原适度种树,可以保持水土;但是如果 种树过多,叶片的蒸腾作用会带走大量的 地下水。 • 4.山水相依,唇亡齿寒。治水必须先治山, 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能够防治水土流失, 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同时,植物的蒸 腾作用还能促进降水,改善小气候。这对 防止或减少洪、涝、旱灾的发生有很重要 的意义。
水分以气体形 式散失到大气 中的过程叫蒸 腾作用
观察叶片的结构
目的要求: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 的临时装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三、观察叶片的上、下表皮。
实验: 观察叶片的结构
1.
注意:
气孔是氧、二氧化碳、水 出入植物体的门户。
7.叶片的结构
(1).叶片的结构包括: 表皮、叶肉、叶脉
气孔 (2).叶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____,它的关闭是由________ 控制的, 保卫细胞 该细胞结构的特点是:
细胞壁厚薄不均匀,靠气孔腔 的外壁厚,背气孔腔的内壁薄。
(3)图中属于保护组织的 上、下表皮 是:_________ 。 属于营养组织的是 _______________。 叶肉 属于输导组织的是: 叶脉 _______________。
叶片的结构
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角质层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观察叶片的结构
取镜和安放




讨论:
• 1. 保卫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在结构上 有什么不同? • 保卫细胞的这种结构特点对蒸腾作用 有什么意义?
• 保卫细胞呈半月形,靠近气孔一侧的壁厚,远离 气孔一侧的壁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 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 • 当太阳升起,温度升高时,气孔张开,植物的蒸 腾作用加强,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避免叶片被 阳光灼伤。同时,随着水分的散失,使水向上运 输的动力增大,促进植物根部吸水,使植物能够 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当夜幕降临时,气温下降,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逐渐减弱,甚至停止,这 时,大多数气孔也关闭了。
植物吸收的水哪里去了?
• 一株向日葵一生耗水约30千克左右;一亩 稻田,在整个生长期间耗水大约30万千克 左右,1株玉米从出苗到收获需消耗约250 千克水。
• 植物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水 呢?
• 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 哪里去了呢?水是从哪儿散 失的呢?
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 水分
讨论:2.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 会进行吗?
如果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仍然可以进行。 海洋、湖泊等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中,形 成云,继而形成雨、雪,再回到海洋或陆地。 但是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会受到一定影响,如陆地的降雨会减少;降 雨造成的地表径流会增多、加快,等等。
1. 取两棵同样大小的新鲜芹菜,分别插在 甲、乙两个玻璃瓶中,瓶中放同样多的水, 封严瓶口,将这两棵芹菜都放在阳光下, 其中甲瓶用电风扇吹风。一段时间后,请 分析比较:
__下表皮细胞染色
吸水纸


保卫细胞
气 孔 表皮细胞
叶的表皮结构图
1.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2.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能进行吗?
讨论:1.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 什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 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 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 进行。
B
A.甲比乙高B.乙比甲高C.甲和乙一样高D.不能确定
2、叶片正面和背面散失的水分一样 多吗?为什么?
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以上 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并讨论 得出结论:
植物通过气孔散失水分,一般叶片的上、 下表皮都有气孔,而且下表皮气孔数目多 于上表皮。
知识汇总:
1、据测算:1/15公顷松树林一个夏 季向空中蒸腾水分142公斤,使200— —300米的周围空气湿度增加15—— 20%,气温下降3——4度。那么你知道 植物通过什么部位散失水分吗?它的结 构如何? 2、如果没有办法缓解植物蒸腾作用 的速度,最终植物将因失水萎蔫甚至死 亡。幸运的是,植物自身有调节蒸腾作 用的机制。请你谈一谈对“机制”的认 识?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 森林的意识。 难点: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吸收200 千克的水。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生长期中 204228 总吸水量 克 100%
作为组成 1872克 0.92% 成分的水 0.12% 维持生理 250克 过程的水 ? ? 202106 ?99% 蒸腾作用 克
1、叶的结构由 表 皮
叶肉 ,
叶脉
组成。
2、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 门 户 ” ,也是气体交 窗” 。 口 换的“ 的形态变化可以控 保卫细胞 制气孔的开闭。 3、植物通过 蒸腾作用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 换的窗口。
半月 形的——__________围 保卫细胞 气孔由一对______ 成的空腔。保卫细胞的_____ 是能够调节的, 形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