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和再利用研究_高怀军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的领导机构, 所 以政策 的下达都有法律的保 障。资源型城市一旦 开始 进 行 转 型 , 可 能 会使 来 中央各 部 门之 间 , 地 方各 级 政 府之 间 , 中 央 和 地方 政 府 之 间 的利 益 冲 突 不断 , 这样 的情 况 下 , 领 导机 构 的创 立有 助 于 调 和各 方矛 盾 。 因为 具 有法 律 效 力 的领 导 机 构 , 具 有权 利 的同时还得承担义务。领导机构成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领域 的专 家, 这 样 能 够 在学 习其 他 资 源 枯 竭 型 城市 的转 型 经 验 的 同 时 , 又 能 联系本地区的具体实 际, 提 出确切可行的转 型方案战略方法 。总结 这些城市的成功成长经验 ,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环境治理的同时 地方领导的关注和措施的得 当, 使得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越来越好 的贯 彻 和 实施 。 3 . 2 国 家应 给 予必 要 的政 策 支 持 资 源 型 城 市 自出现 之 日起 就 为 我 国 的经 济 发 展 做 出 了 巨大 贡 献, 但是资源型城市 的 自我调节能力有 限, 针对资源型城市 的这种 状况 , 国 家应 该 制 订 相 关 的 法 规 政策 , 指 导 和促 进 资 源 型 城 市 特 别 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 。 国家可 以设立专门为 以资源为主导的企 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专项使用资金 , 使资源型企业方便 变革 , 转型为 高新技术产业。 国家一方面可以利用积极的宏观调控手段促进资源 枯 竭 型城 市 的经 济 结 构调 整 , 另 一 方 面 国家 还 可 以引 导 一些 其 他 产 业 主 导 的企 业 向 资源 枯竭 型 城 市进 行 转 移 , 最起 码 成 本 较其 他 城 市 相 比 比较 低 。 3 _ 3 完善 我 国 资源 法制 建 设 全 国人 民代 表 大会 是 国家 的立 法 机关 , 有权 利 制 定 国家 的基 本 法。 在我国, 资源型城市根据其 自身的地埋位置 、 发展状况和资源存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1. 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废弃资源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废弃资源,变废为宝,成为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要课题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不仅有助于缓解资源短缺压力,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废弃资源分类、综合利用方式、关键技术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探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在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中的应用2. 废弃资源分类与综合利用方式2.1 废弃资源分类废弃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建筑废弃物:如混凝土、砖瓦、塑料等2.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炉渣、矿渣等3.农业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等4.生活废弃物:如塑料、纸张、玻璃等5.其它废弃物: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等2.2 综合利用方式1.建筑废弃物:可用于制备再生混凝土、砖瓦等建筑材料,也可用于填埋场填充、路基铺设等2.工业废弃物:可用于制备再生钢材、水泥等工业材料,也可用于土壤改良、园林绿化等3.农业废弃物:可用于生物质能源、有机肥、生物炭等,也可用于土壤改良、饲料加工等4.生活废弃物:可通过回收、分类、资源化利用等方式,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5.其它废弃物:可通过回收、处理、再生利用等方式,实现资源化利用3. 关键技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包括:1.废弃物收集与运输:建立完善的废弃物收集体系,提高废弃物回收率2.废弃物分类与处理: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3.再生产品制备:采用先进技术制备高品质的再生产品,满足市场需求4.技术创新与研发: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5.政策支持与监管: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监管,推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4. 政策建议为推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在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政策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认识和参与度2.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3.完善废弃物回收体系,提高废弃物回收率4.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推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的提升5.强化监管,确保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质量和效果5. 结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是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分类、处理、再生利用等方式,废弃资源可以转化为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的宝贵资源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作出贡献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绿色生态景观建设1. 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这些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如何有效处理和利用这些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成为城市绿色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方式、关键技术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与方式2.1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节约资源:废弃物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资源,通过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2.减少污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废弃物填埋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3.促进循环经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4.提升城市形象: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提升城市绿色生态景观建设水平,提高城市形象2.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式1.废弃物分类:将废弃物按照种类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资源化利用2.回收利用:将废弃物中的可回收物质进行回收,如废金属、废纸、塑料等3.再生利用:将废弃物经过处理后,用于生产新的产品,如再生混凝土、再生砖等4.填埋和焚烧:对于无法回收和再生的废弃物,采取填埋或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3.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包括:1.废弃物分类与收集: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分类收集系统,提高废弃物的回收率2.废弃物处理与净化: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3.再生产品制备:利用高新技术,生产出质量优良的再生产品,满足市场需求4.技术创新与研发: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5.政策支持与监管:制定优惠政策,加强监管,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4. 政策建议为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城市绿色生态景观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政策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认识和参与度2.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3.完善废弃物回收体系,提高废弃物回收率4.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的提升5.强化监管,确保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的质量和效果5. 结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城市绿色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再生等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绿色生态景观建设作出贡献应用场合1.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在公园、绿地、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中,利用废弃资源构建生态景观,如利用建筑废弃物铺设路径,使用工业废弃物制作公共艺术装置,或利用农业废弃物营造自然景观2.生态恢复项目:在矿山、荒地、退化土地等生态脆弱区域,采用废弃物填充和土壤改良技术,促进生态恢复,种植适生植物,构建生态公园或湿地公园3.城市固废处理设施:在垃圾处理场、填埋场周边,利用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建设绿色隔离带,美化环境,减少污染扩散4.教育与展示:在学校、社区、展览馆等场所,通过设置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展示区,教育公众环保知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5.工业区域绿化:在工业区周边,利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建设绿地、花园,改善工作环境,提升企业形象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使用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如再生混凝土、再生砖等,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注意事项1.废弃物分类:在进行资源化利用前,必须对废弃物进行准确分类,确保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得到正确处理2.环境保护: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粉尘、噪音、废水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3.技术适宜性:根据废弃物的特性和处理需求,选择适宜的技术和工艺,确保资源化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4.政策法规: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5.经济性考量:在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确保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经济可行性6.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废弃物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7.持续监测: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进行长期监测,评估其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8.质量控制:对资源化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不影响城市绿色空间和生态景观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在城市绿色空间与生态景观建设中合理应用废弃物资源化产品,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必须注意上述提到的各种情况和细节,确保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请结合案例说明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的实施方法和手段
请结合案例说明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的实施方法
和手段
随着我国各级部门、企业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系统恢复与改善力度加大,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有显著提高。
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效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有助于加快资源开采区生态恢复技术与方法制定。
针对我国煤炭开采型城市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选取典型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采用实地调查、遥感影像对比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计算法,对其重点采煤沉陷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前后的对比分析。
特别是瞄准企业所采用的采煤沉陷区生态恢复实际措施,采用2001年与2011年两期ETM和TM遥感影像图对其进行人工解译与变化监测,进而分析了煤矿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对其成功的治理煤矸石山,改造沉陷区,建立煤矿地质公园,将沉陷区改善为生态湿地等活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进行了全面定量化评价。
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生态恢复措施研究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前价值为8.05×10元,恢复后的价值为2.15×10°元,其差值为1.34×10°元,恢复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升高。
2、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本研究认为石嘴山矿山恢复可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小开展,可得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小排序:湿地>煤炭地质公园>林地>住宅用地>荒漠草原>沉陷区>工矿用地效益。
3、在改善过程中建立煤炭地成公园,利用沉陷区改造休闲湿地小公园,将沉陷区居民大量的搬迁,使得群众满意度大幅度的提高。
4、通过土地修复,采矿迹地的生态恢复能够提高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0倍左右,特别是其环境美学功能受到社会广泛认同。
东部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地融合导向的工矿废弃地修复策略:以徐州市工矿废弃地为例
2017年,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原国土资源厅)发布 《关于创新矿地融合工作的意见》,界定了矿地融合
的内涵:矿地融合是促进地质矿产和土地资源在调
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利用、监测以及成果信息
服务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协同一体化发展凹&目前国
内学者对于矿地融合有矿地统筹、矿地一体化、矿区
可持续发展几种不同的理解,矿地统筹偏重考虑资
MENG Chao1 , HOU Huping112 , ZHANG Shaoliang112 , Mljiaxin】,HU Yulin1 , ZHANG Tong3 , GU Chunfen3 , ZONG Bo3
(1 SchoolofEnvironmentandSpatialInformatic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2 Research Base of Jiangsu Natural Resources ThinkTanki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 China; 3. Xuzhou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 Xuzhou 221018, China)
系,探索工矿废弃地修复新思路,并结合东部资源型
城徐
矿地
现提
矿
地
策
略,科学的开展工矿废弃地修复,实现矿地融合发 展,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矿地融合内涵
融合从哲学角度探讨事物之间联系、人类发展 的融合趋势4&信息时代开始研究数据融合,后来 延伸到技术融合、市场融合、产业融合等目前在 区域协调发展中也开始使用“融合发展”,如城乡融 合发展6、新疆兵地融合7、油地融合发展8等&
17067209_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研究
L i a o n i n gE c o n o my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及研究现状分析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支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抚顺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又属于资源耗尽型城市,长期以工业为主导产业面临许多困境。
若再依靠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城市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
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摆在抚顺市乃至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目前,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转型对策、转型模式以及智慧化城市转型等方面已有相关研究。
但是,仍缺乏多层面、多维度视角下的系统化集成体系的研究。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架构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架构如图所示。
主要包括: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 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定位;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各个子系统建设路径规划;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建设路径进行系统协同优化;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建立等。
三、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要素分解(一)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 分析外部机遇主要包括:国家发展战略重视;沈抚同城发展战略;新一轮东北振兴;“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中韩自贸区建设;辽宁省委提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等。
外部威胁包括:抚顺市面临着经济增速、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力等方面更大的竞争压力。
内部优势包括:经济基础与实力较强、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发展空间稳步拓展、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等。
内部劣势包括: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
(二)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定位包括抚顺资源枯竭的现状、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等方面;个性化近期与远期目标定位;依据的创新导向、协调导向、绿色导向、开放导向、共享导向等原则。
(三)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建设路径规划新型城镇化与空间发展子系统建设。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寻——以石嘴山市为例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寻——以石嘴山市为例俞冰;罗桂霞;任德靖【摘要】when natural resource is consumed or exhausted, ecosystem has been seriou:sly damag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rban ecological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soft environment and build ci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nvironment is commc,n task for resource - ex- hausted cities.%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耗尽或濒临枯竭的时候,生态系统就已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如何改善生态软环境、建设文明的城市生态环境,就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共同目标任务。
【期刊名称】《宁夏党校学报》【年(卷),期】2012(014)004【总页数】3页(P83-85)【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生态文明建设【作者】俞冰;罗桂霞;任德靖【作者单位】中共石嘴山市委党校《石嘴山论坛》编辑部,宁夏石嘴山753000;中共石嘴山市委党校《石嘴山论坛》编辑部,宁夏石嘴山753000;中共石嘴山市委党校《石嘴山论坛》编辑部,宁夏石嘴山7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412.6在世界经济发展浪潮中,一些地区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兴起并发展了一批资源型城市。
这些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具备可持续性,在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时候就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
2000年我国约有178座矿业城市,其中约95座对矿业的依赖程度极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4%。
生态城市“城市资源”再利用解析
生态城市“城市资源”再利用解析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生态城市中生活垃圾的收运方式和处理系统举例进行解读。
一般城市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而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建立在生态学原理基础上,更加注重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活垃圾表面看上去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但是经过科学系统的处理,他就会变成“城市资源”为市民服务。
而处理系统的核心就是资源管理中心,唐山湾生态城资源管理中心包括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厂各一座。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较难处理的污泥拟送至垃圾处理厂进行生物处理,而垃圾处理过程中难以解决的渗滤液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妥善处理,实现两种处理方法的优势互补。
资源管理中心工程道路、供水、供电、燃气、通信、排水及生产管理等系统均可共用,可充分发挥唐山湾生态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方式、处理系统、资源管理中心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如何有效的利用城市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本文中的“城市资源”具体指的是城市生活垃圾。
生态城市的生活垃圾该如何收集和处理?使其变废为宝,再生利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链条呢!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举例进行解读和分析。
1生活垃圾的分类我们日常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对这五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
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一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王树义;郭少青
【期刊名称】《中国软科学》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截止2009年,我国已有44个城市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其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主体产业衰退、失业及贫困人口较多等方面的困境.本文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生的原因和面临的困境进行较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扶持和立法保障两方面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总页数】13页(P1-13)
【作者】王树义;郭少青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97
【相关文献】
1.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代旭
2.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J], 张淑珍
3.关于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r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常春光;张文强;高振东
4.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J], 崔宁
5.我国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9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析 [J], 张秀生;陈慧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法, 但没有完整应用 于实践研究 。国内对城市生态 系 统健康的研究刚起步不久 , 至今没有一个统一 的方法和 评价指标体系 , 肖风劲等 、 郭秀锐等” 和杨位飞等 、
胡 廷 兰 等 、 晓 兰等 、 戴 颜文 涛 等 … 分 别 用 指 标 综 述 法 、 糊评 价 法 、 合 指 数 评 价 法 、 元 可 拓 模 型 法 和 属 模 综 物 性 综 合评 价 法对 不 同城 市 的生 态 系 统 健 康 进 行 了评 价 。 但 对 于典 型 资 源枯 竭 型 城 市 这 个 十 分 重 要 且 具 有 特 殊 性 的 系统 的 研究 , 关 文 献 还 比较 少 。 作 者 以 典 型 资 源 相 枯 竭 型城 市 为研 究 对 象 , 这 些 城 市 的 生 态 系 统 健 康 进 对
相 关 领域 的研究 热 点 。
1 研 究 方 法
模糊综合评 价法是处理 现实世 界 中客 观存在 的模
对 于一 般性 城 市 生 态 系 统 健 康 的 定 量 评 价 , 内外 国 许 多 学者 已经从 不 同角 度 作 过 一 些 深 入 的研 究 , 要 是 主 通 过 构建 相 应 的指 标 体 系 , 立适 宜 的模 型 进 行 评 价 。 建
康 ) 城市 生 态 系 统 内人 类 种 群 的健 康 。 近 年 来 , 和 由
行综合评价 , 从而 为这些城市 制定 资源 、 境管理决 策 环
及 区 域可 持 续 发展 战 略 提供 科 学依 据 。
于环 境 的不 断恶 化 , 市 生 态 系 统 健 康 评 价 研 究 已成 为 城
( 中原 工 学 院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州 4 00 ) 郑 5 0 7
摘要 :资 源枯竭和环境 恶化 影响着典型资源枯竭型城 市的发展 。根据 “ 力一 态一 压 状 响应” 型 , 模 构建 了一个度
城市可持续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建与修复技术与策略研究及评价
城市可持续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建与修复技术与策略研究及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日益严重。
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重建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建与修复技术与策略,并对其进行评价。
一、生态系统重建与修复的必要性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开发和建设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破碎化。
这不仅破坏了生物多样性,还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土壤侵蚀等问题。
因此,重建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二、自然生态系统重建与修复的技术与策略1. 绿地建设绿地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建设公园、花园、绿化带等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增加城市的景观价值。
同时,绿地还可以吸收雨水,减少城市的洪涝灾害风险。
2. 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对水资源的净化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保护和修复湿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修复湿地,可以提高城市的水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3.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可以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 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
通过建设循环经济体系,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再利用,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
例如,通过推广废物分类和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废物的排放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重建与修复技术与策略的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建与修复技术与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技术和策略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
同时,它们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然而,城市可持续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建与修复仍面临一些挑战。
选择性必修2 第2章 第29讲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第29讲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程标准素养要求1.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2.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1.掌握生态脆弱区的分布及其土地退化的表现。
(区域认知)2.理解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分析地区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综合案例,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繁荣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
(综合思维)3.理解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的措施;总结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人地协调观)4.结合具体案例,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地理实践力)一、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1.鲁尔区的繁荣与兴衰有何特点?(1)鲁尔区的位置与主要城市:位于德国西部,由50多个大小城镇组成,主要城市有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
(2)鲁尔区的繁荣①资源条件: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质好,煤种全,品位高。
②重工业区形成形成19世纪上半叶,依托煤炭资源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机械为核心的重工业区地位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0%,在德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械、化肥、建材、纺织、服装、啤酒等工业。
(3)鲁尔区的衰落①煤炭工业衰落: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外廉价石油和低成本煤炭的大量输入,出现“煤炭危机”。
②钢铁工业衰落:20世纪60年代,钢铁市场需求萎缩,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其他国家竞争力的增强和新材料的出现,钢铁产业陷入危机。
③相对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障碍。
④长期发展重化工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内因是生产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老化;外因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新技术革命既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
(1)鲁尔区全面转型的三个阶段阶段时间主要内容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制定方案,对传统产业进行清理改造,对落后企业进行归并整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对钢铁、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企业进行改造,积极发展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引进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新型工业和服务业,使区域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①原先的煤炭、钢铁工业多已全面改造,电力、化学、石油、军事等工业部门在欧洲占据突出地位。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
W ih Da eo b ipr v n e a x m p e t y f Hu e o i c se a l
H U A N G a, PENG u Xi Y n
( h n ie st f o ce c s ( u a ) C i a Un v r iy o Ge s in e W h n ,W u a 3 0 4 , C i a hn4 0 7 hn )
Absr c :Thee o o c le vion e e ou c s e a t d cte sde tuc e e iusy.Be a s ta t c l gia n r m ntofr s r e — xh us e iis wa s r t d s ro l c u eof
Th t d o s a ls m e to c l g c lc m p n a i n e su y f re t b ih n fe o o i a o e s to m e h n s fr s u c - x a se ii s c a im o e o r e e h u t d cte
b e k n u r q e ty r a i g o tf e u n l .Th r r n b t ce n t e e t b ih n fe o o i a c mp n a i n me h — e e a e ma y o s a ls i h sa l me to c l gc l o e s t c a s o
a l r e n mb r o r d t r a g u e f p e a o y,wh c e O s me g o o ia ia t r ,s c s t e c l p e o n d o t ih ld t o e lg c ld s s e s u h a h o l s f mi e — u , a
城市生态恢复:方法与效果分析
城市生态恢复:方法与效果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逐渐遭受破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地纷纷开展城市生态恢复工作。
本文旨在分析城市生态恢复的方法与效果,并探讨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生态恢复的方法1. 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建设公园、种植花草等措施,可以增加城市的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促进水土保持,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2. 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持水质、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生态恢复中的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包括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湿地污染、防止湿地退化等措施,旨在保护湿地资源,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3. 水体治理与恢复城市水体的污染是当前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水体治理与恢复包括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进行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提高水体的水质和水生态环境。
4. 城市农业与生态农业发展城市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供城市居民的粮食需求,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改善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发展城市农业与生态农业,可以实现农业与城市的良性互动,促进城市生态的恢复与发展。
二、城市生态恢复的效果1. 空气质量改善城市绿化和湿地恢复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和颗粒物,有效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研究表明,适度的绿化可以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减少20%以上。
2. 生物多样性增加城市生态恢复可以为各类动植物提供合适的栖息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通过湿地保护与修复、植树造林等措施,城市中的鸟类、昆虫、植物等生物种类逐渐增多,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
3. 水环境质量提升水体治理与恢复可以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恢复水体的水质和水生态系统。
通过对污水进行处理和清理,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水质逐渐改善,水生生物得到保护,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清洁的水资源。
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方法研究——以唐山南湖生态城为例
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方法研究——以唐山南湖生态城为例文/高怀军【摘要】煤矿区经过长期采煤后,由于地质条件发生改变,形成局部区域塌陷,既造成了城市环境的破坏,又给城市建设带来重大安全隐患,探索塌陷区治理方案,修复生态环境势在必然。
本文以唐山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建设南湖生态城为例,从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文化传承等方面对塌陷区治理进行了研究,以期通过该实证研究对各地塌陷区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唐山南湖【作者简介】高怀军,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研究生,唐山路南区人民政府,研究方向:城市规划及管理研究。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更加注重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
唐山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多年的煤炭开采给城市带来了巨大财富,但同时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为改善城市环境现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2021年底,唐山市市委、市政府经过组织现场调研、专家论证后,最终决定启动采煤塌陷区治理工作,对塌陷区进行全面改造,建设南湖生态城。
该区域规划总面积约105平方公里。
其中包括28平方公里的南湖生态城风景区和77平方公里的四个生活片区和商业区。
一、以安全评价为基础,合理确定治理目标对煤矿塌陷废弃地的治理利用,安全问题是全部工作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1.对规划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专项评估。
由河北省地勘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做出了《开滦唐山矿地质灾害性评估报告》。
该报告分别对拟治理区域的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等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对规划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估,根据以上几项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和治理建议。
2.编制了采煤沉降区及周边区域地震小区划。
由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编制了《开滦唐山矿采煤沉降区及周边区域地震小区划》,对断裂带活动性、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结论。
3.对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的可行性进行整体评价。
公园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问题研究
公园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问题研究公园的建设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与建设的一部分。
公园的建设能够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提供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然而,公园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问题也是亟需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公园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修复的关系公园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修复的一种重要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水体的污染、土壤的退化、植被的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
公园建设能够通过绿化、湿地修复、植被恢复等手段,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城市中修建公园湖泊可以净化城市的水环境,恢复水资源的功能。
在公园中种植大量的树木和草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通过公园绿化和植被修复,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的质量。
二、公园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问题1. 植物选择与配置问题:公园的建设需要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以保证公园的生态功能。
不同的植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有些植物对污染物敏感,有些植物对水质要求高。
在公园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城市的气候、土壤和水质状况,选择适合的植物,并合理配置,以实现最佳的生态效益。
2. 湿地修复问题: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水环境、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湿地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公园城市建设中,应该注重湿地的修复和保护,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提供给城市居民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3. 土壤修复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土壤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土壤的质量下降,土壤的肥力减弱。
在公园城市建设中,需要重视土壤质量的修复。
通过土壤改良和施肥措施,培育土壤微生物群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抗逆性,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4. 垃圾处理问题:城市的垃圾处理是公园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关于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r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r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常春光;张文强;高振东【摘要】本文分析了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其所面临的困境,从新型城镇化与空间发展,矿区改造治理与再利用,产业淘汰,转型与升级,生态文明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出发,提出系统规划性对策;从政策扶持、人才资源、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管理制度等方面出发,提出基础保障性对策.【期刊名称】《辽宁经济》【年(卷),期】2018(000)007【总页数】2页(P28-29)【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抚顺市;可持续发展【作者】常春光;张文强;高振东【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沈阳建筑大学计划财务处【正文语种】中文国家重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又制定了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辽宁地区的城市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抚顺市的未来发展面临许多困难。
对于抚顺乃至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如何制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十分紧迫。
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对策方面,覃剑通过分析美国匹兹堡等三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一些启示。
张文忠归纳出当前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相关对策。
刘悦等针对阜新、石嘴山等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经验进行梳理,提出相关建议。
张进等研究了金融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模式选择与政策建议。
宋歌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研究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转型升级的综合路径。
目前,针对抚顺市自身特点,从系统规划、基础保障两个视角相结合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还较为缺乏。
一、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1.城镇化与空间发展不足。
一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还有待于提升。
二是特色小镇在全国的知名度还有待于提高。
三是未来发展的整体规划与布局还有待于优化。
2.矿区锁定效应解除困难。
抚顺长期以矿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矿区的经济发展被打上坚实的“采矿”烙印。
随着一些矿区的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矿区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矿区锁定效应解除困难。
资源型城市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研究
资源型城市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研究
彭王星
【期刊名称】《绿色科技》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指出了传统的能源地区的工业一般采用“能源-产品-污染”这种模式,大多数的能源地区都采用开采或者开发非再生资源,这种模式往往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稳定,环境也遭到严重的污染。
对资源型城市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总页数】2页(P212-213)
【作者】彭王星
【作者单位】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贵阳55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5
【相关文献】
1.汾河水库及其上游水源地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研究 [J], 王晓宇
2.转型期资源型城市环境协同治理研究r——以榆林市为例 [J], 魏娟
3.黑龙江省矿山公园建设与地质环境治理研究——以四个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煤矿山为例 [J], 郑元福;何葵
4.转型期资源型城市再生及其规制与治理研究--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课题与途径 [J], 郑重;于光
5.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型城市矿区地质环境问题与治理研究 [J], 秦玉玲;樊树启;陈建信;乔振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第2期HONG GUAN JING JI GUAN LI○高怀军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和再利用研究摘要: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应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从宏观层面加快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生态修复和再利用水平和效率;通过树立城市品牌和政策引导等加快替代产业发展。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再利用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仅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推动工业化进程起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但是,资源型城市中均不同程度存在地表塌陷面积扩大、大量城市废弃地出现、矿山废弃物排放量激增、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各类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等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生态修复和再利用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突出问题2008年至今,我国分3批次陆续确定资源型城市262个,其中有资源枯竭型城市69个。
这些城市普遍面临着大气、水土和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
资料表明,我国截至2000年受采矿业影响的土地约为300万公顷。
自上世纪80年代,各地方政府开始着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生态修复和再利用工作,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得到修复的矿区仅占6.7%。
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政府和矿产开采主体对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职责和义务,要求将环境修复和再利用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
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和再利用工作被提上新的高度,并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模式。
目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1.地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
多数矿产资源型企业在开采当初只注重经济效益,并未考虑生态效益并重。
由于开采粗放、效能低下,造成生态环境紊乱,城市污染严重。
待资源枯竭时,带来的不仅仅是城市生产资料的缺乏,更重要的是城市环境的恶化。
地表塌陷,造成地面建筑及城市基础设施变形或破坏,直接影响人身安全,降低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
水土流失严重、有害气体及矿物灰尘大量排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造成雾霾天气频繁、水资源和土壤等受到各类重金属污染等。
由于采矿后塌陷的土地在很长时期内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继而成为城市垃圾场,造成植被不生、细菌繁殖,致使城市生态环境十分恶劣。
2.采矿废弃物总量巨大,城市土地浪费严重。
几次局部采矿废弃物的统计资料表明,各种采矿废弃物数量极为巨大。
全国仅煤矸石堆积占地超过1亿平方米,且每年仍然以3%以上的速度增加。
目前,我国冶金矿山尾矿库和废石场占地已超过100余万亩,绝大多数土地没有进行复垦。
国有矿山土地复垦率为26.83%,但集体和个体矿山的复垦率仅为9.18%。
与此同时,因采矿造成的地表塌陷面积约有84万公顷需要治理。
3.产业结构序次低,缺乏后续产业支撑。
资源型城市的共同特点是“一业独大”。
这不仅造成城市产业结构风险大,而且极其不容易转型。
从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工业经济情况看,矿产资源开发所创造的增加值大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倍左右;第三产业比重普遍偏低,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
由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且开采缺乏长期规划性,往往造成产业链前重后轻,即采掘业发达,而下游加工业薄弱,产品科技含量低,主要生产廉价的初级产品,缺乏精深加工的高端产品。
由于绿色发展502015年第2期HONG GUAN JING JI GUAN LI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污染、高排放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产业序次较低,链条短,生态产业缺失严重,接续替代产业(如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发展滞后,如不加快转型,则“矿竭城衰”无法避免。
这种发展模式,不但造成资源型城市自身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且影响了全国产业结构布局的优化。
二、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和再利用经验1.国际经验。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首先提出了生态修复工程。
2002年通过了废弃地再生法案,通过法律授权联邦政府资助州的废弃地再开发项目,包括为废弃地进行评价和修复提供贷款。
上世纪80年代,欧洲国家也逐渐重视此项工作,荷兰、德国、英国等均通过政府投资进行土壤修复和净化工作。
如德国鲁尔地区曾经是该国典型的煤铁基地和重工业聚集区,随着开采殆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转型迫在眉睫。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政府便开始重视该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修建污水处理厂,加强森林绿化的修建和养护,使鲁尔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显着改善。
英国威尔士(煤城)通过改善地方经营环境,给予优惠政策措施,引进高新技术和旅游产业等大项目,成为高新技术和旅游产业发达的地区,如将废旧高炉进行改造变为供游人攀高远望的观景台;将废旧高架桥改造成公园中的游步道。
美国匹兹堡(钢城)通过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建成替代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
这些国家的矿业城市并没有随着矿业的消亡而衰落,而是通过法律政策进行约束和支持、建立环境税收制度和生态保障金制度等进行政策引导,改善环境,修复生态,培育替代产业等措施,合理解决矿业城市的历史遗留问题,成功进行了经济转型,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2.国内探索。
新世纪以来,我国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工作机制,一些城市取得了很好的转型经验和成效。
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唐山,依煤而建、因钢而兴。
但长期高强度的资源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
自2008年以来,唐山市对30平方公里的开滦采煤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以生态修复、景观建设、功能配套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开发和建设,使昔日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塌陷区,改造成了风光秀美、景色怡人、游人如织的生态风景区。
环境的改善,带动了周边的发展,居住、商业、文化项目纷纷落户,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价值,也同时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安徽淮北市通过对塌陷区土地进行复垦和综合利用,实现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为重点,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发展模式。
同时,实现加强采矿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使废物变为资源,为经济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随着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各地区逐渐在因地制宜、借势发展上大做文章,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和再利用工作起步虽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正以独有的形式和自身特点砥砺前行。
3.国内外对比。
我国工业化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资源枯竭型城市产生较晚;在启动对该型城市生态修复和再利用研究工作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同时,我国资源型城市受政策、经济、人文和社会影响较大,生态环境受破坏程度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为后期研究治理带来相对难度。
国内外在治理该型城市生态修复时均采取政府主导、资源企业紧密配合的方式,西方发达国家偏重法律法规、税收支持和就地改造为主,而我国目前多以因地制宜、产业调整、整体改造为主。
在改造方式上,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较高,很多废物得以有效利用,工矿区堆积的矿渣焦炭等用作植物生长的介质或生产道路建筑材料,对废弃工厂改造成游乐场和植物园;我国相对单一,多以建设生态景观区为主,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城市转型有千篇一律现象。
三、对策建议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城市生态修复和再利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具有有限性的特点,包括空间有限(对人的容量)、资源有限(对人的物质需求满足程度)、调节能力有限(对污染的自然调节)。
因此,应坚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资源型企业为辅助,社会各方资源积极参与的有机统一(见图1)。
1.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立法和体制机制建设。
明确资源开发企业作为责任主体,应依法承担资源补偿、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等相关责任。
将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本内化为企业生产,使利益主体与责任主体利责对等,确保生态修复切实到位。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通过完善产权机制、价格机制,交易机制、市场机制等,引导生态环境资源供求,使生态利益主体关系更加科学紧密。
加快建立国民经济绿色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成本核算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成本,经济增长率应充分考虑环境效应。
尽快加强绿色发展512015年第2期HONG GUAN JING JI GUAN LI! " # $ % &"图1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使资源开发效率与城市生态环境相挂钩,实现可持续发展预警与监管,促进资源开发和城市发展相协调。
2.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生态修复的政策支持力度。
对资源枯竭的城市应给予政策倾斜,中央、省和地方各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生态修复资金和相关政策支持。
建立完善生态效益地区转移支付办法,确定重点生态修复区域和转移支付领域,突出重点生态地区转移支付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重点生态修复区建设。
引导和推动各级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鼓励引导跨省之间的转移支付,实施跨省生态保护和生态共建。
东部沿海省份,可通过实物转移支付(如技术、设备、资产转移等)和价值转移支付政策予以西部省份对口支援共建。
实施生态补偿税(费)制度,建立生态建设基金。
中央和地方将生态税费收入专项资金全部用于支持生态建设,支持矿山土地复垦,使矿山损毁的土地得以恢复利用;支持污染源减排,通过污染排放治理,使空气、水源及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支持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
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使废弃物变废为宝,在增加生产原料的同时,改善并优化生态环境;加快对废弃采矿坑和沉陷区综合治理,控制和消除地质灾害和隐患,为城市建设拓展空间。
3.加强科技支持,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引入科技元素,发展资源回收、再生性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改造高消耗的传统产业,实现资源型城市在传统产业中的绿色生态转型。
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替代资源能源开发、降低污染物排放、废弃物转化等方面,也应加工技术,以降低生态修复成本,增加再利用可行性。
目前,由于国内各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范围广、分布不均,科技差异也较大,应坚持生态技术由东向西延伸、由沿海向内地拓展、落后地区因地制宜创新等做法。
4.树立城市品牌,助推替代产业发展。
应遵循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找准时期及定位,在制定转型方向时,切实以城市实际、历史沿袭、地理区位和产业市场为导向,明确自身优劣势,找准转型突破口,坚持产业结构高端化、合理化、生态化。
推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共建模式,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在产业培育和产业选择上,突出生态原则,根据自身实际鼓励扶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使各类生产要素向接续替代产业集聚,逐步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国家在交通、电力、能源等重大产业项目布局中,适当考虑向资源枯竭型城市倾斜,避免因城市兴衰的巨大变化引起重要社会问题,使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平稳过度。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引导和推动作用,积极参考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和循环原理,在不同产业之间构建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系统,以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减少废物和污染的产生,消除产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逐步将整个产业结构对环境的负外部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