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明代宦官资料

合集下载

明代宦官

明代宦官

明代宦官宦官又名太监。

是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员。

史书又称寺人、阉人、奄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

宦官本属内廷侍从,不能干预政事,但其上层分子往往凭藉与皇帝朝夕相处的机会,博取宠信,窃夺权柄,广树党羽,凌驾百司,操纵朝政,形成宦官专权局面。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延续时间最长、为害最烈的朝代之一。

明代的宦官机构明代宦官机构主要为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宦官二十四衙门,此外,还没有内府供用库、司钥库、内承运库、御药房、御茶房、牲口房、文书房等。

洪武时十二监各设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六品),长随、奉御(无定员,从六品),后渐更革。

各监的设置和职司为:司礼监,设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及掌司、典簿等。

提督掌管皇城内一应礼仪刑名及钤束长随、当差、听事各役,关防门禁,催督光禄供应等事。

其中掌印太监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

内官监,设掌印太监及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等,掌木、石、瓦、土、塔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小作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国家营造宫室、陵墓铜锡妆奁、器用及冰窖诸事。

御用监,设掌印、把总、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掌造办御用围屏、床榻诸木器,及紫檀、象牙、乌木、螺甸诸玩器,其仁智殿监工掌武英殿中书承旨所写书籍画册等奏进御前。

司设监,设掌印太监及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等,掌卤簿、仪仗、帷幔诸事。

御马监,设掌印、监督、提督等太监,掌腾骧四卫营并管皇城内外草场、大坝等二十四马房。

神官监,设掌印太监及佥书、掌司等,掌太庙洒扫、香灯等事。

尚膳监,设掌印太监及提督、总理、管理、佥书、掌司等,掌御膳及宫内食用并筵宴等事。

尚宝监,设掌印太监及佥书、掌司等,掌宝玺、敕符、将军印信。

印绶监,设掌印太监及佥书、掌司等,掌古今通集库,并铁券、诰敕、帖黄、印信、勘合、符验、信符诸事。

明朝太监:明朝有哪些出名的太监

明朝太监:明朝有哪些出名的太监


汪直

汪直是明代权宦之一。广西大藤峡瑶族人,入宫后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 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 营”。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 劾,贬往南京。
沈阳万佳癫痫病医院:/wjdxyy/ 长春治疗癫痫病最好的医院:/ 沈阳万佳癫痫病医院:/ 太原癫痫病医院:/tyyy/ 郑州首大癫痫医学研究院:/zzsdyy/ 儿童癫痫病能治愈吗:/dianxian/xedxb/ 西安康杰医院怎么样:/ 太原癫痫病医院哪家好:/tydxbyynjh/ 长春癫痫病医院哪个好:/ 长春成方中西医结合医院:/cccfdxbyy/ 哈尔滨癫痫病医院哪家好:/hljdxbyy/ 北京武警三院中医癫痫科:/bjwjsy/ 沈阳万佳医院癫痫科:/ 陕西西安康杰医院:/xakjyy/ 黑龙江中亚医院颠痫科:/ 郑州癫痫病医院哪家好:/dianxian/zzdxb/ 合肥癫痫病医院:/dianxian/hfdxbyy/ 兰州癫痫病医院哪家好:/dianxian/gsdxb/ 南宁癫痫病医院:/dianxian/gxdxbyy/ 银川治疗癫痫病最好的医院:/ycdxbyy/ 银川癫痫病医院哪家好:/ycdxbyy/ 沈阳万佳癫痫医院:/ 长春成方癫痫病医院:/ 黑龙江癫痫医院:/

明朝宦官以用事之久、握权之广着称,明朝的宦官们插手朝政、把持国 家政治经济各领域,将阉宦之患发展到叁千年历史之极致。那么明朝有哪些 出名的太监呢?明朝出名的太监有刘瑾、魏忠贤、郑和、汪直、王振、冯保等。

郑和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历来为人称道,其实郑和也是一名太监。郑和,是道 衍和尚菩萨戒的弟子,也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塬名马叁保,生于1371年, 死于 1433年。10岁时,马叁保被掳进皇宫成了太监,后来进入朱棣的燕王 府。在靖难之变中,为朱棣立下战功。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 叁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叁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 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1405年—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 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1431年钦封郑和为叁宝太监。

明代最高宦官官职-司礼监掌印太监

明代最高宦官官职-司礼监掌印太监

明代最高宦官官职-司礼监掌印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明朝十二监中最具权势的太监职位,负责完成明朝国家决策中“批红”的部分。

事实上,几乎所有明代的著名太监都出自司礼监。

职位概述司礼监,官署名。

明置,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

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

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但最让这个机构出名的还是“批红”的权利。

明代司礼监设“掌印太监一员,秉笔、随堂太监八员,或四五员……司礼监提督一员,秩在监官之上,于本衙门居住,职掌古今书籍、名画、册叶、手卷、笔、砚、墨、绫纱、绢布、纸剖,各有库贮之。

选监工之老成勤敏者掌其锁钥。

所属掌司四员或六七员,佐理之。

并内书堂亦属之。

又经厂掌司四员或六七员,在经厂居住,只管一应经书印板及印成书籍、佛、道藏、蕃藏,皆佐理之”。

可见司礼监下属的经厂,完全是一个掌管刻书及书籍版片的专门机构。

其规模随着司礼监权力的不断扩大而扩大。

如果有幸能干到司礼监掌印太监,那说明太监生涯已经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为了太监中的佼佼者,是太监中的成功人士。

如果当年有名监展览馆,司礼监必然是所挂画像最多的地方。

历史背景明朝明宣宗时期,明宣宗为了压制内阁的权势,将国家决策分为“票拟”“批红”两个部分,票拟是内阁阁员拟定对事情的处理意见,以蓝笔书写。

呈上后请皇帝审批,由于皇帝审批用红笔,所以叫“批红”,然而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都懒于政事,于是“批红”的权力落到了太监手里。

司礼监秉笔太监,负责用红笔批示处理意见是否可以执行。

然而秉笔太监却不是说了算的,因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要再次审核一次,如果认为可以,就盖上公章。

如果认为不好,有权打回去重新批红。

所以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太监中的一号人物,如果大臣要反对也没办法,因为他们送上去的奏章都要经过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审核,他们告的人偏偏就是审核的人,所以当然必输无疑。

如刘瑾、冯保、魏忠贤等人就是司礼监的佼佼者,他们可以说是权倾天下。

宦官史

宦官史
阉割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无麻醉剂)
• 心理上:
古人有浓厚的孝的观念,“人之发 肤,受之 父母”,连头发都不得随便剪;“不孝有三,无 后为大”。
宦官的来源
• 宦官不一定都是阉割过的人担任,有极少 数是天阉。先天性发育不良。 • 如秦朝大宦官赵高 • 宦官的主要来源有:
• 1 自宫 • 即自行宫术,不是刑法所致。最早出现于 西汉。明代刮起“自宫风“。 • 2 罪人 • 古代不是一人犯罪一人当,有时会牵连全 家及九族,宾客好友。 • 如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而受宫刑。唐代高 力士因父亲犯罪而受牵连受宫刑。
• 3 战俘 •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朝代更替或社会动荡时期。 • 如秦朝在统一六国的征战中,经常对战俘进行阉 割,据史书记载有70万囚徒都是受过宫刑的人。 • 4 进贡 • 这种情况以唐代和明代最突出。边远地区和属国 为了讨好中央政府,每年进贡土特产,奇珍异宝, 阉人也是贡物之一。
二 宦官的发展
• 先秦的宦官 • 夏商时期史料中找不到关于宦官的记载。 周朝对宦官记载也是片言只语。 • 《周礼》的《天官。冢宰》记载:酒人, 阉十人。 • 《周礼》还记载”寺人,内竖“等称呼。
回主頁
• 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于东西厂之外设立「內 厂」,权势更大更大。
明武宗 刘瑾 坐皇帝 立皇帝 朱皇帝 刘皇帝
• 明熹宗时,魏忠贤操天下生杀大权,全国陷 入恐怖時代。
回主頁
东林党人与宦官之爭
• 神宗時,大臣顾宪成在无锡与高攀龍等人在 东林书院讲学,批评宦官的暴政, 形成「东 林党」。 • 朝廷另一些官員則依附宦官, 与东林党对立。
• 太监与宦官 • 宦官称“太监”,是隋唐以后的事。太监 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 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宦官亦通称为 太监。 到了明代,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 把所有宦官都尊称“太监”,太监也就称 为宦官代名词了。

16明代宦官资料

16明代宦官资料

▪ [18]薛王宣、李时勉:薛王宣(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明代学者、文学家。永乐进 士,宣德时授官御史。因得罪王振,下狱论死,后免死戍边。景帝嗣位,起任大理寺丞、南京大理寺卿。 英宗复位后,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他以刚正闻名,所学宗于程、朱,有河东学派之称。 著作有《读书录》、《薛文清集》。李时勉,即李懋,字时勉,汉西安福人。永乐进士,正统时任国子 监祭酒。因不趋附王振,颇有名气。王振借故令人抬枷到国子监门口,以示侮辱。著有《古廉集》。
内容进行考证、分析和评论,是清朝中叶的考史名著。
▪ 《明代宦官》选自《廿二史札记》卷三五。皇帝的家奴用宦官充任,是封建君主专制所造成的畸形现象。 而宦官跋扈乃至控制朝政,更是封建专制统治腐朽程度的反映。本篇作者因不懂出现宦官专权的实际原因, 而惋惜皇权的旁落,可是他由《明史》内钩稽出的大量史料,集中暴露了明朝统治集团内部的黑暗。
永乐十八年成祖在京师东安门北设置东厂令宦官掌管专门从事监督缉访官民谋逆的特务活动并包揽案件诸事直接向皇帝奏报权力高于锦衣卫
16明代宦官资料
▪ 【重点】 ▪ 赵翼的史学成就与特点。 ▪ 【难点】 ▪ 赵翼治学的局限性。 ▪ 【解题】 ▪ 《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清赵翼撰。本书用读书笔记的形式,对我国历代正史的编撰、体裁和主要
▪ [21]商辂、刘翊:商辂(1414─1486),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正统进士, 景泰时历任兵部尚书、 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土木之变时反对南迁,力主抗战。英宗复位后被革职为民,宪宗即位复起用。 入阁十年。因不满宦官汪直专权,屡劾无望,于成化十三年辞官归居。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 毅公集》、《蔗山笔尘》等。刘翊(?─1490),字叔温,号古直,山东寿光人。官至吏部尚书、谨身殿 大学士。曾多次上疏弹劾宦官汪直专权。

明朝宦官

明朝宦官

明朝宦官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

他本来是一个极为失败的教书先生,自阉进宫,当起宦官,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开始和邹东来擅权,结党营私,干涉朝政,揭开了太监帝国的序幕。

白痴的王振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根本不知作战为何物的他,怂恿皇帝亲征来犯的也先,而且在指挥大军时一意孤行,竟不准备粮食。

一错再错,致使明军十分疲劳,怨声载道,在土木堡被瓦剌骑兵大破,结果是皇帝做了俘虏,自己也搭上了性命。

汪直:明代权宦之一。

广西大藤峡瑶族人。

自幼入宫,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

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

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

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

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

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明武宗时的太监,从正德元年到五年,操纵朝政,是明代严重的权宦之一,当时有“立的皇帝”之称。

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

孝宗时,犯死罪,得免。

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

他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合成“八虎”,正德五年(1510年)被凌迟处死。

魏忠贤:明末宦官,明熹宗即位后,开始平步青云,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一时厂卫之毒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魏忠贤的官员士子惨死狱中;一大批无耻之徒都先后阿附于他,更有某些阿泱之臣到处为他修建生祠,耗费民财数千万。

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明崇祯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彻底肃清。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马三宝。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

马三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

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明朝宦官刘瑾

明朝宦官刘瑾

明朝宦官刘瑾刘瑾是明代最值得注意的太监。

一方面,在他当权期间,制度为之大变,“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居内阁上”①。

另一方面,他执政所包含的内容,比他之前的王振和他之后的魏忠贤都要丰富得多,史家对刘瑾执政也要比对魏忠贤、王振专制更加重视。

“八虎”之首景泰二年(1451),陕西兴平县一个姓谈的农民家中,生下一个男儿,几年以后,他被净身送入宫中,投靠一刘姓太监,按照当时的习惯,改姓刘,这就是刘瑾。

关于刘瑾在孝宗以前的活动,记载甚少。

或曰,他在内臣李广引荐下,选入东宫,侍奉皇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武宗②。

也有说他曾“坐内臣李广奸党充南京海子口军,夤缘起用。

乾清宫灾,复发配,又召回佥书”③。

在朱厚照的周围,有八个对他有影响的太监,即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和刘瑾。

朱厚照即帝位,这些人立即受到重用,称八党或“八虎”。

或去高凤,张永改张兴,称“七党”。

刘瑾任钟鼓司太监、不久,升为内宫监太监,总督团营。

正德元年(1506)六月,提督十二营操练。

“八虎”以游戏引诱武宗,日进鹰犬、歌舞、角觝等,又引导武宗微服出宫,把武宗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

这一点很为外朝官僚忌讳和反感。

由英国公张懋领衔,五府六部等衙门官联名上疏谏劝武宗,工科给事中陶谐也因灾陈言:“陛下当夙夜恐惧,增修德政,以回天意。

奈何视为泛常,倾耳于太监丘聚、魏彬、马永成之流。

”①陶谐的疏中未专门提到刘瑾,显然,这时刘瑾的权势尚未显赫。

刘瑾的才干高于其他人。

王鏊《震泽纪闻》中有两段记载,一段说,刘瑾“不甚识文义,徒利口耳”。

一段说,刘瑾“少狡狯,颇识字书,略知古今,特称为利嘴耳”。

不甚识文义和颇识字书,有些矛盾,利嘴则是一致的,这是刘瑾的一个特点,在他后来的官场中大有用场。

刘瑾的另一个特点是他有强烈的权力欲,“尝慕王振之为人,在孝庙时愤郁不得志,每切齿”②。

群臣的弹劾给刘瑾创造了机会。

他对其他宦官说:“使瑾入司礼,可使科道结舌,文臣拱手。

郑和: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郑和: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精心整理郑和: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郑和: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来源:名人资料网作者:名人郑和,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宝山乡知代村人。

明代138130军中做秀童。

后来,进入南京宫中,在14岁那年来到北平的燕王府。

燕王朱棣见马和聪明、伶俐,便把马和留在身边,成为燕王的亲信,为了提高身边服务亲随的文化水平,朱棣不仅挑选学识丰富的官员到府中授课,而且还让他们随意阅读府中的大量藏书。

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马和很快便成了学识渊博的人。

由于马和身材魁梧,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出色地完成燕王委派他的使命,得到朱棣的器重,内侍中无出其右,尤其是在帮助朱棣登基称帝的过程中,马和立下大功,更为朱棣所赏识。

在永乐二年正月初一,朱棣以赐姓授职的方式表达他对有功之臣封赏与恩宠时,马和被赐姓郑,从此便改称为郑和。

同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官员。

史称三宝太监。

第二,郑和知识丰富,熟悉西洋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

在郑和下西洋前,郑和曾出使暹罗、日本,有进行外交活动经验。

特别是永乐二年出使日本,通过郑和的外交活动,使得日本国主动出兵清剿在中国沿海的倭寇,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签订贸易条约。

这些外交成果使朱棣皇帝十分满意,并为下西洋解除了后顾之忧。

正是由于郑和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才促使朱棣皇帝把下西洋重任交托给郑和。

在郑和下西洋途中,郑和不辞辛劳,往返于西洋各国之间,妥善处理各种外交事务,解决了一系列棘手问题,化解了矛盾,稳定了国际关系,提高了中国威信。

这充分证明郑和娴熟的外交手腕和卓越的外交才能。

第三,郑和具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识。

郑和从小就从其父亲那里得到有关的航海1405年7月11日34岁奉成祖命,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初二回国。

1407年10月1336岁回国后,立即与王景弘、侯显等率船队第二次下西洋,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

明朝宦官制度

明朝宦官制度
另外,御马监还具有财政职能。这一 点主要体现在管理御马草料场上。
这样,御马监由于具有军事和经济两 方面的权力成大为家好太监机构中的第二热 13 门。
锦衣卫的由来:
锦衣卫,则规模颇大,其人数最多
时达至六万人。该卫于前身为拱卫司,于
洪武元年设立。洪武十五年(1382年),
出于打击权臣的需要,改为锦衣卫,为上
的所有设置和权力。
自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立,
经过中间短暂取消到永乐元年(1403
年)重设,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
)明朝灭亡,锦衣卫才退出历史舞台
, 前后共存在了大2家0好0 多年。
15
明成祖时期:
宦官在明成祖争权的时候立
下赫赫战功,例如:狗儿、郑和。
策略:“以为忠于己,即位后遂
多所委任”。
主子效劳。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抵御瓦剌对
明朝的战争中,王振挟英宗御驾亲征,由
于行军过慢,贻误战机,导致英宗被瓦剌
所俘,王振也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锤杀死
,这即是“土木堡之变”。经横行一时的
大宦官王振随着英宗被俘而断送了性命,
但宦官专权的局面尚且刚刚开始。
大家好
21
明宪宗时期:
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又设立了 西缉事厂(简称西厂),由大宦 官汪直提督厂事,所领官校倍 于东厂,掌东厂太监尚铭听其 指挥,锦衣卫千户吴缓为其爪 牙,权势远在东厂及锦衣卫之 上。汪直利用职权,屡兴大狱 ,任意捕杀臣民,冤死者不计 其数,一时权倾天下。
正统七年(1442年),他除去了太祖在
宫中所立的“内臣不准干预政事”的禁牌
,名正言顺的权揽朝政。凡对其不满不敬
的大臣,或下狱致死,或流戍边地;凡对

中国历史故事-明代宦官李广简介 李广结局为何自杀?

中国历史故事-明代宦官李广简介 李广结局为何自杀?

中国历史故事-明代宦官李广简介李广结局为何自杀?明朝明孝宗在位时期,有一个名叫李广的宦官很是受宠,但他的结局却非常凄惨,死后还被明孝宗追究治罪!明孝宗是明朝历史乃至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位精明能干的皇帝,自他继位以后,明朝迎来了“弘治中兴”,而且他还是古代唯一一个只娶了一位妻子的皇帝。

可是最后,明孝宗的一世英名全都毁在这个叫做李广的宦官身上。

明孝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他的童年过得十分坎坷,几次三番都差点死掉。

当时,明孝宗的生母纪氏被明宪宗宠幸了一次就怀上了身孕,可明宪宗的宠妃万贵妃却派宫女强迫纪氏堕胎。

宫女心软,故意编织谎言称纪氏只是肚子里长了瘤子,这才让纪氏逃过一劫。

纪氏躲起来生下了明孝宗,但是这件事又被万贵妃知道了,万贵妃派张敏杀掉这个小婴儿,张敏却冒着极大的风险将孩子藏了起来。

最后,明孝宗被张敏和吴皇后秘密的抚养长大,到了六岁时才被明宪宗认祖归宗。

明孝宗是明宪宗唯一的儿子,明宪宗死后,他就继承了皇位,接手的时候明朝是一个烂摊子,在他的精心治理下,明朝才逐渐焕发生机。

因为童年时期生活条件很差,所以明孝宗的身体非常差,这也导致了他非常迷信,李广就是凭借会作符咒和祈祷祭祀才受到孝宗宠爱的。

李广得势以后,许多人都找关系巴结他,他们给李广送钱、送地,总之,李广自得了圣宠以来,他名下的产业翻了几番,京畿以内的民田和贩盐之利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李广为了给自己修建繁华的府邸,还专门引玉泉山水将整个房子围绕起来。

朝中正直的官员看不过去,就上书弹劾李广,谁知孝宗却一概置之不理。

明孝宗认为,李广不但知神鬼事,李广家中说不定还藏着天书呢,但是他屡次向李广索要都没有结果。

后来,李广劝明孝宗修建毓秀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亭子刚修好,孝宗的小公主就夭折了,于是大家都说是李广做的事得罪了天神,所以上天降罪了。

李广感到害怕,回家就自杀了。

孝宗听闻李广已死,他非常高兴,但不是因为死了一个奸佞小人,而是因为他终于有机会得到李广家中的天书了。

怀恩(明代宦官)

怀恩(明代宦官)

怀恩(明代宦官)成化三年(1467),户部尚书马昂等清理京营,礼部尚书奏称必得内臣共事,始可铲除宿弊,并力荐怀恩担当此任,得到允准。

四年(1468),讨满四时,又与太监黄赐,兵部尚书白圭等参与商议军事。

怀恩又敢于保护朝中正直的大臣,有个叫阿九的宦官,其兄担任京卫经历时,因犯了罪,被刘大夏笞打责罚。

阿九向宪宗诬告,捕刘大夏进诏狱,全靠怀恩力救,才得释出。

员外郎林俊弹劾梁芳及僧继晓,被逮下诏狱,宪宗想处死林俊。

怀恩一再冒死力谏,宪宗大怒,用墨砚掷他,把他轰出去。

怀恩一面遣人斥责镇抚司谄媚梁芳,倾陷林俊的丑行,警告他们不得杀害林俊,一面称病不出任事。

宪宗只得派太医去为他诊治,林俊亦终于被释放。

时梁芳与僧继晓、李孜省等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取中旨授千人以传奉官,有白衣骤至太常卿者。

刚好遇上星变,诏撤诸传奉官,时御马监王敏请留马房传奉,已经由皇帝允准,怀恩仍痛骂王敏一顿。

有个章瑾进贡宝石,求为锦衣卫镇抚,怀恩坚决反对,拒绝传旨,说,“镇抚掌管诏狱之事,怎么能够以贿用人”,并让兵部尚书余子俊等在外廷谏止,但余子俊不敢。

成化十四年(1478),辽东巡抚陈钺以掩杀冒功激变兵士,权宦汪直欲自己前往平定以邀功。

宪宗命怀恩等七人到内阁会兵部商议。

怀恩知汪直前往必然生事,遂提出派大臣前往,以阻止汪直,得到马文升迅速响应,怀恩即入奏,派马文升往宣玺书抚慰,避免了发生事故。

汪直主持西厂之为患,亦因怀恩能据实奏闻大学士商辂等的意见,才得停罢。

成化十七年(1481),还奉旨同法司录囚,开每五年遣内臣审录之例。

怀恩还有过人之胆识,不迷信怪异。

据《明史·五行志》载,成化十二年(1476),京师天变,“有物金睛修尾,状如犬狸,负黑气入窗,直抵密室,至则人昏迷”,以致遍城惊扰。

一天,宪宗上朝,奉天门侍卫见怪物而哗,连皇帝都要逃跑了,怀恩却能镇静地护持皇帝。

成化末年,万贵妃(万贞儿)与梁芳等勾结,谋废太子,立兴王,怀恩力争,被明宪宗斥逐到凤阳孝陵司香。

明朝的宦官制度

明朝的宦官制度

明朝的宦官制度
宦官任职机构膨胀,宫廷中设有司礼、内官、御用、司设、御马等12监。

惜薪、钟鼓、宝钞、混堂等4司及兵仗、银作等8局,总称为二十四衙门,各设专职掌印太监。

宦官人数激增,至明末多达数万之众。

英宗时,掌权宦官王振网罗部分官僚为党羽,形成阉党,开明代宦官专政先声。

此后,宦官之祸迭起。

成化年间的汪直、武宗时期的刘瑾、熹宗时期的魏忠贤等,都是权倾朝野、势力显赫的权宦。

他们专横跋扈,排斥异己,巧取豪夺,屡兴大狱,加剧了明朝政治上的腐败,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扩展资料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管理较严,规定宦官不得识字,压低其官阶,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职衔,并悬铁牌于宫门上,明示不许干政的警戒。

从永乐朝始,宦官渐受重用。

皇帝亲信的太监经常被派出巡出洋,担任监军。

永乐十八年(1420)设东厂,由宦官执掌,从事特务活动,诸事直接报告皇帝。

宣宗时,改太监不得识字的祖制,在宫内设内书堂。

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

成化十三年(1477)在东厂外另设西厂,以宦官任提督,加强特务统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宦官
1。

宦官魏忠贤的历史

宦官魏忠贤的历史

宦官魏忠贤的历史宦官魏忠贤的简介: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原名李进忠。

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魏忠贤。

明朝末期宦官。

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在魏忠贤和客氏方面,却根本不想让信王朱由检当皇帝,甚至还另有图谋!为什么呢?大约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魏忠贤的耳目告诉他,信王的行为举止向来隐秘,说话不多而且滴水不漏。

据《崇祯长编》卷一和其他史料《三朝野记》卷四,崇祯朝纪事说:“帝初虑不为忠贤所容,深自韬晦,常称病不朝。

”据明代郑逵的《野史无文》卷三·烈皇帝遗事上说:信王朱由检在日常公开的活动中,“衣冠不整,不见内侍,坐不倚侧,目不旁视,不疾言,不苟笑。

”由于信王朱由检一贯玩“韬晦”,在魏忠贤看来,信王心深似海,神秘难测,似乎不像熹宗那样可以轻易驾驭!是否由信王继位,魏忠贤的态度是:既然吃不准,干脆就不要!这是魏忠贤阻碍朱由检当皇帝的动机之一。

第二个原因是魏忠贤对朝政有觊觎之心;有野心。

这野心是什么?不外乎两点:一是取彼而代之;一是继续扶持傀儡,保持大权在握的现状。

关于第一点,取彼而代之。

据谈迁《国榷》卷八十八·天启七年八月乙卯载:在熹宗病危时,魏忠贤曾召见手握宫廷禁卫大权的锦衣卫都督田尔耕,秘密商量发动宫廷政变的事。

这事太可怕了,吓得田尔耕只能唯唯诺诺,而不敢明确表态。

这期间,魏忠贤又同他的死党、兵部尚书崔呈秀商量此事,崔呈秀吓得不敢说话,再魏忠贤一再追问下,才说了一句话:“恐外有义兵。

”大概因为崔呈秀的胆小怕事和消极态度,才使魏忠贤打消了政变夺权的念头。

接下来,魏忠贤又会怎么样应对呢?魏忠贤想,既然通过政变而夺权难以实行,那么,就采取第二种办法来继续掌控权力。

明朝最牛掰的十大太监你认识几个

明朝最牛掰的十大太监你认识几个

明朝最牛掰的十大太监,你认识几个?提供不浪费时间的阅读Time来源〡在下王焱ID:wxb1217022491作者〡王焱太监,又称宦官。

专指男子被阉割后,丧失了性能力,成为不男不女的阴阳人,烂屁股。

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太监一直被视为封建政权的毒瘤。

鉴于历史,明太祖朱元璋唯恐宦官专权,于是在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十七年,老朱专门铸造了一块铁牌,悬挂在宫门上。

上书十一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但老朱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呕心沥血创建的大明王朝,恰恰被耻笑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明朝自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朝太监逐渐得势算起,一直到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皇帝缢死煤山。

二百多年间,太监们熙熙攘攘,你来我往,活跃在大明王朝的朝堂之上,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剧。

01、郑和,明朝著名航海家、外交家郑和(1371年-1433年),原名马和,小名马三宝,回族,云南昆阳人。

郑和出生于洪武四年,十岁时被进攻云南的明军副统帅蓝玉(就是那个给朱元璋带了绿帽子,最终被朱元璋以谋反罪五马分尸的一代名将)掠到南京,阉割成太监后,进了燕王朱棣府上当差。

靖难之役中,郑和为朱棣立下战功。

永乐二年,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郑和为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

并升任郑和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朱棣对他十分信赖。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六年,明宣宗朱瞻基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金庸在修改《笑傲江湖》时,将“葵花宝典”的作者改为三宝太监)。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02、王振,大明王朝第一个专权乱政的太监王振(?-1449),汉族,河北蔚县人。

王振这货是个知识分子,识文断字,做过教官。

但这哥们觉得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自己而言有些不靠谱。

于是乎便挥刀自宫做了太监。

历史趣谈:魏忠贤简介 中国明朝末期宦官九千岁魏忠贤生平

历史趣谈:魏忠贤简介 中国明朝末期宦官九千岁魏忠贤生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魏忠贤简介中国明朝末期宦官九千岁魏忠贤生平导语: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别称魏四,原名李进忠。

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忠贤,表字完吾。

明朝末期宦官。

北直隶肃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别称魏四,原名李进忠。

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忠贤,表字完吾。

明朝末期宦官。

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

魏忠贤,中国明朝末期宦官,原名李进忠,北直隶肃宁(今属河北滦南)人。

出身于市井无赖,父母为街头杂耍艺人或小手工业者,好赌成性,曾卖掉自己的女儿作为赌债。

认魏朝作为“干父”而改名换姓(据《明清宫廷秘史》)。

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

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太监宫女之间的婚配)。

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

泰昌元年(公元1621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年号天启。

魏升为司礼秉笔太监。

明熹宗是个“木匠天才”,喜欢刀锯斧凿油漆的工作,“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

他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巧夺天工。

魏忠贤总是乘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重要的奏章去请他批阅,熹宗随口说:“朕已悉矣!汝辈好自为之”。

魏忠贤逐渐专擅朝政。

时东林党人士吏部尚书赵南星,在朝廷中排斥反对派,于是非东林派愤而结交魏忠贤。

1624年,魏忠贤遭到杨涟的弹劾,但幸免于难,于是开始大规模迫害镇压东林党人士。

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借熊廷弼事件,诬陷东林党的左光斗、杨涟、周起元、周顺昌、缪昌期等人有贪赃之罪,史称“六君子之狱”,大肆搜捕东林党人。

天启六年,生活常识分享。

明朝四大宦官简介

明朝四大宦官简介
● 弘治年间,刘瑾犯罪,被赦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照。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厚照即位,命刘瑾执掌钟鼓司, 与其他七名受宠太监合称“八虎”,他居首位。刘瑾弄出各种花样供朱厚照消遣,深得朱厚照宠幸,很快便 升至内官监掌印太监。正德元年(1506年)初,受命掌控京师三大营之一的“三千营”。此外,刘瑾还借皇 帝之名圈占了三百多处皇庄。这些做法引起了朝臣们的警惕,刘瑾不断受到弹劾,但不仅毫发无损,还升任 司礼监掌印太监,在外廷以大学士焦芳为爪牙,大肆迫害曾反对他的朝臣。自正德二年(1507年)起,刘瑾 开始掌控文武百官的升降和任免,百官见他纷纷跪拜,贪污不计其数,权势炙手可热,被时人称为“立皇 帝”,而朱厚照则被称为“坐皇帝”,寓意掌握大权的人是刘瑾而非朱厚照。
● 据传刘瑾相信术士余曰明之言,以为自己的侄子(一说从孙)刘二汉会当皇帝,便私藏兵甲。由于他树敌太 多,导致“八虎”另一成员张永与朝臣杨一清联手合作,于正德五年(1510年)平息宁夏安化王之乱后呈上 被刘瑾隐匿的安化王檄文,其中提到刘瑾图谋不轨,刘瑾遂被逮捕,在抄家过程中发现了兵甲、玉玺和藏着 匕首的扇子,坐实其谋逆罪状,刘瑾被凌迟处死。
魏忠贤
●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明朝末 期宦官。与明英宗时的王振、明宪宗时的汪直、明武宗时的刘瑾并称为“明朝四大宦官”。
● 魏忠贤自宫后改名叫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明熹宗时期,魏忠贤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改回原 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 “只贤十大罪。天启七年 (1627年)十一月,命锦衣卫逮捕魏忠贤,押回北京审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行到阜城时上 吊自杀,其余党亦被肃清。
● 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钰下令将王振家族一律处斩,并籍没其家产。天顺元年(1457 年),英宗复辟后,下诏为王振正名,并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在京师智化寺北院建旌 忠祠,以祭祀亡灵。

刘瑾(明朝宦官)—搜狗百科

刘瑾(明朝宦官)—搜狗百科

刘瑾(明朝宦官)—搜狗百科诈得权位刘瑾在明孝宗在位时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对这个难得的机会很知道珍惜,因为他知道太子将来登基即位后他这个日夜服侍的太监就是功臣了,权势与富贵唾手可得。

于是,刘瑾便千方百计地讨好太子,侍奉当时只有十多岁的太子。

在公元1505年,即弘治十八年,明孝宗因病去世,太子顺利即位,这就是明武宗。

刘瑾和马永成、高凤等七名太监得到了新皇帝的宠爱,被称为“八虎”,刘瑾则是“八虎”之王。

在刘瑾的领导下,这些宦官想方设法地鼓动武宗游玩享乐,他们则专权跋扈,隐瞒着皇帝为非作歹。

刘瑾最受武宗的信任,在内宫监任职,而且掌管着京城的精锐守卫部队。

第二年,为国忧虑的大臣们见武宗被宦官们搞得不理朝政,便纷纷劝谏。

开始武宗听不进去,直到被告知天象有变,是上天在警示他,武宗这才有所表示。

武宗打算将刘瑾先贬到南京。

但大臣们则坚决要求杀掉这个祸根。

为了让皇帝下决心除掉刘瑾,大臣们联合了当时的京城主要官员,准备第二天一起劝谏武宗杀掉刘瑾。

但吏部尚书焦芳却在当天晚上向刘瑾透漏了消息,刘瑾一听,大惊失色,赶忙召集其他七人连夜到武宗面前哭诉求情。

武宗念及刘瑾以前的忠心照顾,竟赦免了他们,而且在他们的怂恿下将司礼监、东厂、西厂也让他们分别掌管。

司礼监在当时是很重要的内宫官署,有掌印太监一名,秉笔太监八至九名。

在明朝,百官向皇帝上书,要先送内阁,由内阁辅臣做出初步的处理意见,叫做“票拟”,再交给皇帝批阅。

皇帝用朱笔在奏章上批示,叫做“批红”。

有的皇帝如果不勤于政事,便让司礼监宠信的太监代笔,这就给太监的胡作非为提供了可能性。

另外,司礼监的太监还有一个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特权:传达皇帝旨意。

有时由秉笔太监记录下皇帝的话,然后让内阁起草,或者由太监口头传达给有关大臣。

这种制度直接给宦官造成了篡改圣旨的机会。

刘瑾就是司礼监的主管,这是他专横跋扈的重要资本。

刘瑾变法刘瑾并非无能之辈,也未曾将国事当作儿戏。

史载,刘瑾将奏章带回私第后,都与他的妹婿礼部司务孙聪及华亭人张文冕商量参决,再由大学士焦芳润色,内阁李东阳审核之后颁发,还是颇为慎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7
3
▪ [说明]
▪ 本篇选自《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五。
▪ 作者赵翼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 为人正直,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他从《明 史》中钩稽出大量史料,作《明代宦官》篇, 对明朝宦官控制朝廷,贪污受贿,敲诈勒索, 残害人民的种种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 据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校正本《廿二史札记》
巡按、御使等迎拜马首,巡抚亦戎装谒路, 王越、陈钺[20]等结为奥援。然阁臣商辂、刘 翊[21]尚连章劾奏,尚书项中、马文升[22]等 亦薄之,而为所陷;则士大夫之气,犹不尽屈 也。至刘瑾,则焦芳、刘宇、张綵[23]等为之
腹心,戕贼善类,征责贿赂,流毒几遍天下。
然瑾恶翰林不屈,而以《通鉴纂要》誊写不
正统以后,则边方镇守,京营掌兵,经理仓
场,提督营造,珠池、银矿、市舶、织造, 无处无之。
2021/2/7
5
▪ 何元朗[9]云:“嘉靖中有内官语朱象元[10]云: ‘昔日张先生(璁)[11]进朝,我们要打恭;后夏 先生(言)[12],我们平眼看他;今严先生 (嵩)[13],与我们拱手抬进去。’”案世宗驭 内侍最严,四十余年间,未尝任以事,故嘉靖 中内官最敛戢,然已先后不同如此,何况正德、 天启等朝乎!稗史[14]载:永乐中差内官到五 府、六部[15],俱离府、部官一丈作揖;途遇 公、侯、驸马,皆下马旁立。今则呼唤府、
2021/2/7
9
▪ 然正统之初,三杨[37]当国,振尚心惮之,未 敢逞;迨三杨相继殁,而后跋扈不可制。天启 之初,众正盈朝,忠贤亦未大横。四年以后, 叶向高、赵南星、高攀龙、杨涟、左光斗[38] 等相继去,而后肆其毒痡[39]。计振、忠贤 之擅权,多不过六七年,少仅三四年,而祸 败已如是。设令正统、天启之初,二竖[40] 即大权在握,其祸更有不可胜言者。然则广 树正人,以端政本而防乱源,固有天下者之 要务哉!
2021/2/7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案明代宦官擅权,其富亦骇人听闻。今见于记 载者:王振时,每朝觐官来见者,以百金为率 [41];千金者始得醉饱而出(《稗史类编》)。
是时贿赂初开,千金已为厚礼。然振籍没时,
金银六十余库,玉盘百,珊瑚高六七尺者二 十余株(《明史·振传》),则其富已不訾矣!李 广[42]殁后,孝宗得其贿籍,文武大臣馈黄
谨,谴谪诸纂修官,可见是时廷臣尚未靡然 从风。
2021/2/7
7
▪ 且王振、汪直好延揽名士:振慕薛王宣、陈继 忠[24]之名,特物色之;直慕杨继忠[25]之名, 亲征吊之;瑾慕康海[26]之名,因其救李梦 阳[27]一言,而立出之狱,是亦尚不敢奴隶 朝臣也。迨魏忠贤窃权,而三案[28]被劾,
察典被谪诸人,欲借其力以倾正人,遂群起
部官如属吏;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
避之,且称以“翁父”;至大臣,则并叩头 跪拜矣!此可见有明一代宦官权势之大概也。
2021/2/7
6
▪ 总而论之,明代宦官擅权,自王振[16]始。然 其时廷臣附之者,惟王骥、王佑[17]等数人, 其他尚不肯俯首,故薛王宣、李时勉[18]皆被 诬害。及汪直[19]擅权,附之者渐多。奉使出,
白米各千百石。帝曰:“广食几何,乃受米 如许?”左右曰:“隐语耳!黄者金,白者银 也。”(《广传》)则视振已更甚。刘瑾时, 天下三司[43]官入觐,例索千金,甚至有四 五千金者(《蒋钦传》)。科道[44]出使归,例 有重贿。
2021/2/7
11
▪ 给事中周爚勘事归,淮安知府赵俊许贷千金, 既而不与,爚计无所出,至桃源自刎死(《许 天赐传》)。偶一出使,即需重贿,其他可知 也。稗史又记布政使须纳二万金,则更不止四 五千金矣!瑾败后,籍没之数,据王鏊《笔 记》,大玉带八十束,黄金二百五十万两,银 五千万余两,他珍宝无算。计瑾窃柄不过六七 年,而所积已如此。 其后钱宁[45]籍没时, 黄金十余万两,白银三千箱。玉带二千五百束 (《宁传》),亦仅及瑾之半。至魏忠贤窃柄, 史虽不载其籍没之数,然其权胜于瑾,则其富 更胜于瑾可知也。……
2021/2/7
4
▪ 有明一代宦官之祸,视唐虽稍轻,然至刘瑾、 魏宗贤[1],亦不减东汉末造矣!
▪ 初,明祖著令,内官不得与政事,秩不过四 品。永乐中,遣郑和[2]下西洋,侯显[3]使西 番,马骐[4]镇交趾;且以西北诸将多洪武旧人, 不能无疑虑,乃设镇守之官,以中人[5]参之; 京师内又设东厂[6]侦事,宦官始进用。宣宗 时,中使[7]四出,取花鸟及诸珍异亦多。然 袁琦、裴可烈[8]等,有犯辄诛,故不敢肆。
▪ 明代宦官
2021/2/7
1
▪ 【重点】
▪ 赵翼的史学成就与特点。 ▪ 【难点】
▪ 赵翼治学的局限性。 ▪ 【解题】
▪ 《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清赵翼撰。本书 用读书笔记的形式,对我国历代正史的编撰、 体裁和主要内容进行考证、分析和评论,是清 朝中叶的考史名著。
2021/2/7
2
▪ 《明代宦官》选自《廿二史札记》卷三五。皇 帝的家奴用宦官充任,是封建君主专制所造成的 畸形现象。而宦官跋扈乃至控制朝政,更是封 建专制统治腐朽程度的反映。本篇作者因不懂 出现宦官专权的实际原因,而惋惜皇权的旁落, 可是他由《明史》内钩稽出的大量史料,集中 暴露了明朝统治集团内部的黑暗。
8
▪ 《明史》载太祖制:内官不许读书识字。宣宗 始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33]教 之,遂为定制,用是[34]多通文义。数传之后, 势成积重云。然考其致祸之由,亦不尽由于 通文义也。王振、汪直、刘瑾,固稍知文墨, 魏忠贤则目不识丁,而祸更烈。大概总由于 人主童昏[35],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 窃威权。如宪宗稍能自主,则汪直始虽肆恣, 后终一斥不用。武宗之于瑾,亦能擒而戮之。 惟英、熹二朝,皆以冲龄[36]嗣位,故振、忠 贤得肆行无忌。
附之。文臣则崔呈秀、田吉、吴谆夫、李龙、 倪文焕[29],号“五虎”;武臣则田尔耕、 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30],号 “五彪”;又尚书周应秋、卿寺曹钦程[31]
等,号“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
孙”之号。自内阁、六部,至四方督抚,无 非逆党,駸駸[32]乎可成篡弑之祸矣!
202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