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培养技术

合集下载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及接种、培养技术ppt课件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及接种、培养技术ppt课件
20
目的要求
掌握从环境中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从 而获得若干种细菌纯培养技能。 掌握几种接种技术。
21
实验材料
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10套、无菌移液管1mL2
支、10mL1支。
营养琼脂培养基1瓶,活性污泥或土壤或湖水1瓶, 无菌稀释水90mL1瓶、9mL5管。 其它:接种环、酒精灯、恒温箱。
22
c. 第三次蒸煮之后基本无菌,但为了确保无菌仍要放 在37℃恒温条件下培养24h,确定无菌才能使用。
18
实验程序4
(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的灭菌方法)
过滤除菌法: 不能用加热灭菌的 液体物质(如维生 素、血清),一般 可用细菌过滤器进 行除菌。
19
第二部分 细菌纯种分离、培养和接
种技术
目的要求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9
实 验 程 序2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步骤) 3. 调pH值:用10% NaOH调pH至7.6,用精 密pH试纸对照。 4. 分装:将培养基分装于5支试管,其余全部 倒入250mL锥形瓶中,分别塞上棉塞。注意 不要污染棉塞和瓶口。 5. 包扎成捆,挂上标签,注明何种培养基。 6. 灭菌备用:培养基灭菌后必须在37℃下恒 温培养24h,确定无菌生长,方可使用。
实验二
细菌培养基的配制、灭 菌及接种、培养技术
1
第一部分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灭菌
目的要求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2
目的要求
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和灭菌前的准备。 掌握培养基和无菌水的制备方法。 掌握高压蒸气灭菌技术。
3
实验材料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蒸馏水等。
高压蒸气灭菌锅、烘箱、细菌过滤器、酒精灯。 其它:培养皿、试管、移液管、锥形瓶、烧杯、玻 璃珠等。

细菌分离培养、接种技术及培养方法-精品医学课件

细菌分离培养、接种技术及培养方法-精品医学课件

革兰染色法
Gram staining
临床微生物与免疫学检验教研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细菌涂片制作方法; 2.掌握革兰染色法和细菌的基本形态; 3.了解革兰染色法的临床意义。
二、革兰染色原理
原理
细胞壁学说 等电点学说 化学学说
革兰阳性菌 细胞壁肽聚糖形成网状 结构,乙醇处理时,脱水 引起网状结构孔径变小, 通透性降低,结晶紫-碘 复合物不易脱去
实验步骤和方法
1)连续划线分离法:①将接种环火焰灭菌,待冷后取标 本少许;②左手持平板,五指固定平皿盖边缘,向外反 转手掌,装有培养基的平板于手掌内用拇指、小指和 无名指固定,并将平板边缘稍微提高呈现30~45度角, 置酒精灯前上方5~6cm;③右手持已取材的接种环, 先在平板一端涂布,然后快速大幅度左右来回以密而 不重的曲线形式作连续划线接种,使整个平板布满曲 线④划线完毕,将平板作好标记,置35℃孵育18-
革兰阴性菌
细胞壁肽聚糖含量低, 脂类物质含量高,乙醇处 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 胞壁的通透性增加,结晶 紫-碘复合物易脱去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
1.标本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培养物。 2.试剂 :革兰染液。 3.其他 :载玻片、生理盐水、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
四、操作步骤
1. 细菌涂片制备 ⑴涂片:取洁净载玻片一张,按无菌的方法取1~2环生 理盐水于载玻片上,按无菌的方法各取葡萄球菌和大肠埃 菌 培养物少许,在生理盐水中均匀研磨,涂好的菌膜直径 1cm左右。 ⑵干燥:室温下自然干燥或于酒精火焰半尺高处烘干。 ⑶固定:火焰加热法。目的是杀死细菌,并使菌体与载 玻片粘附牢固,染色时不致于被染液和水冲掉。
培养方法
2 二氧化碳培养法 (1)二氧化碳孵箱:能自动调节二氧化碳的含量和温度, 使用较为方便。 (2)烛缸法:取有盖磨口标本缸或玻璃干燥器,在盖及磨 口处涂以凡士林。将接种细菌的培养基放入缸中,点燃 缸内蜡烛,加盖密封。当蜡烛燃烧时会消耗缸内氧气并 产生CO2,随着缸内氧气的逐渐减少,蜡烛会自行熄 灭,此时缸内CO2浓度约为5%左右。 (3)化学法(重碳酸钠一盐酸法):(自学)

细菌培养方法

细菌培养方法

细菌培养方法
细菌培养是微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用于研究细菌的生长特性、代谢活动、耐受性等。

在实验室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细菌培养来获取大量的细菌菌落,以便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培养基。

培养基的选择要根据所研究的细菌种类和研究目的来确定,常见的培养基有富养基和简易培养基两种。

富养基适用于大多数细菌的培养,而简易培养基则适用于特定细菌的培养,比如兰氏培养基适用于肠道菌的培养。

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配制,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以确保培养基的无菌。

其次,我们需要进行细菌的接种。

接种是将细菌菌种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平板法、液体培养法和深层培养法。

平板法是将细菌菌种均匀涂布在富养基琼脂平板上,使细菌在琼脂表面形成菌落;液体培养法是将细菌菌种接种在含有培养基的试管或烧瓶中,进行液体培养;深层培养法则是将细菌菌种均匀混合到含有琼脂的试管中,使细菌在琼脂内部形成菌落。

接种后,需要将培养皿或试管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培养条件的控制。

细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气氛。

一般来说,细菌的培养温度在25-37摄氏度之间,不同的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也不同。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条件,以促进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细菌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掌握好细菌培养方法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介绍的几种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相信大家对细菌培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对大家的科研工作有所帮助。

细菌分离培养的原理

细菌分离培养的原理

细菌分离培养的原理细菌分离培养是通过实验室的技术手段,将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中的不同细菌种类分离出来,进而纯化和培养单个菌株。

这项技术的原理主要涉及到菌群和细菌生长规律、培养基制备和处理等方面。

首先,细菌分离培养的前提是了解菌群的组成和特性,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培养法和间接培养法。

直接培养法是将样品直接接种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着重培养优势菌群;间接培养法则是依靠特定的筛选条件,如温度、p H值、氧气需求、营养偏好等,有选择性地培养和分离细菌种类。

其次,培养基制备十分关键。

培养基是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必须提供其所需的营养物质。

常见培养基包括富含碳源(如葡萄糖)、氮源(如氨基酸)、微量元素(如铁、镁、锌等)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液体培养基,以及大肠杆菌培养基(含蛋白胨、牛肉膏等)等。

培养基的选择要根据细菌的喜好和所需营养物质的特点,以满足细菌生长所需的最佳环境条件。

细菌分离培养的实验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样品采集:从所需环境中采集细菌样品,如土壤、水体、空气中等。

2.稀释和接种:将样品进行稀释,以防止细菌过于密集导致难以分离。

然后将稀释后的样品接种于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3.若样品中含有大量不同的细菌,可通过串连稀释的方法,将不同营养短缺、培养温度不同的培养基上进行平板层叠和表面拟轻涂抹,从而进一步稀释细菌的浓度和分离不同菌株。

4.增殖和分离: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细菌落。

通常细菌落是由单个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的。

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以及环境因子对细菌增殖和分离有着重要影响。

在细菌落呈现出较好单一性时,可采用拇指方法进行分离。

即使用铂铑环、火柴棒或细菌环形杆等工具,在落中划线或蘸取细菌后在新的培养基上移植。

5.纯化和纯种保存:通过不断重复分离和移植,直到最后获得单一菌株后,即可获得纯种菌株。

纯种菌株经过培养和筛选后,可以保存在冷冻保存条件下,如冰箱-80℃、液氮等,以备进一步实验和应用。

细菌培养技术中常见的 pH 值调节方法介绍

细菌培养技术中常见的 pH 值调节方法介绍

细菌培养技术中常见的 pH 值调节方法介绍细菌培养技术中常见的pH值调节方法介绍细菌培养是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常用的实验手段之一。

在细菌培养过程中,pH值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不同pH值对细菌生长和代谢有着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细菌培养中常见的pH值调节方法。

一、添加缓冲液调节pH值添加缓冲液是常见的调节细菌培养液pH值的方法之一。

缓冲液能够稳定溶液的pH值,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常见的缓冲液有磷酸盐缓冲液、乙酸盐缓冲液和黄原胶缓冲液等。

在细菌培养中使用缓冲液时,需要根据所需的pH值选择适当的缓冲液,并按照比例加入到培养液中,使其达到所需的pH值。

二、酸碱溶液调节pH值除了添加缓冲液,细菌培养中也常使用酸碱溶液来调节pH值。

一般来说,细菌培养液pH值的调节范围为5.5-8.0,酸和碱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进行调整。

常见的酸碱溶液有盐酸、硝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等。

在酸碱溶液调节pH值时,需要根据所需的调节量,逐渐添加到培养液中,并不断搅拌,直到达到所需的pH 值。

三、气体调节pH值在某些情况下,细菌培养过程中pH值的调节也可以通过气体来实现。

例如,当细菌培养进行厌氧条件下时,可以通过氮气或氢气的通入来调节pH值。

通常情况下,氨气生成的氨基酸代谢过程会影响培养液的pH值,因此在厌氧条件下,通入氮气或氢气可以减少氨气的生成,从而调节pH值。

四、自动控制pH值除了人工调节外,还可以使用自动控制系统来调节细菌培养液的pH值。

这种方法通过传感器监测培养液的pH值,并由自动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范围进行调节。

自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pH传感器、控制器和酸碱液供给装置等。

通过自动控制pH值,可以有效地保持细菌培养液的酸碱平衡,提高培养效率。

综上所述,细菌培养中常见的pH值调节方法有添加缓冲液、酸碱溶液调节、气体调节和自动控制pH值等。

在选择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验需求和条件来进行选择,并注意调节过程中的搅拌和控制条件,以保证细菌培养的成功进行。

(完整版)细菌培养技术

(完整版)细菌培养技术

第二节细菌培养检测技术节概述细菌的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实验中基本技术之一。

大多数细菌均可用人工方法培养,只有将细菌培养出来才能对它进行研究和鉴定知识点导航一.培养基的种类培养基(culture medium)是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人工制品。

适宜的培养基能使细菌在体外迅速生长繁殖,便于对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别。

可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菌用培养基和特殊培养基。

(一)基础培养基只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最基本营养成分,应用最广泛,为制备多种培养基的基础,常见的有肉汤培养基、琼脂培养基。

(二)营养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腹水或酵母浸膏等有机物,可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需要或增菌用。

如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中添加鸡蛋、马铃薯、甘油等。

(三)选择培养基利用不同种类细菌对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而制成,使分离菌大量繁殖而抑制其它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培养基中含有的抑制剂能抑制非目的菌生长或使其生长不佳,有利于目的菌的检出和识别。

选择培养基多为固体平板,用于从标本中分离某些特定的细菌。

(四)鉴别培养基培养基中加有某些特定成分,如糖、醇类和指示剂等,用于检查细菌的各种生化反应,以资鉴别和鉴定细菌。

(五)厌氧菌用培养基专性厌氧菌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故需在培养基中加入半胱氨酸、硫乙醇酸钠等还原剂,降低培养基中氧化还原电势,并应与外界空气隔绝,使培养基本身为无氧的环境。

(六)特殊培养基为某些需要在特殊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培养之用。

如高渗盐增菌培养基、高渗糖增菌培养基、改良Kagan氏培养基等。

二.培养基的制备制备一般培养基的主要过程基本相似,包括调配、溶化、调整pH、过滤、分装、灭菌及检定和保存。

三.细菌检验室的注意事项及无菌技术细菌培养必须随时为防止污染和病原菌的扩散而进行操作,即无菌操作。

细菌检验室的注意事项如下:1.细菌的培养应在接种罩或无菌室内进行。

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

细菌的人工培养技术操作方法

细菌的人工培养技术操作方法

细菌的人工培养技术操作方法
细菌的人工培养技术操作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培养基: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如琼脂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等,并根据需要添加适当的营养物质和抗生素。

2. 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使用无菌工具和无菌培养器具,并对培养瓶、试管等容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通过过滤器灭菌。

3. 接种菌液:将需要培养的细菌菌株接入培养基中,可以通过接种环、接种棒等工具在培养基表面均匀涂抹或在培养液中加入适量菌液。

4. 培养条件控制:根据所培养菌株的需求,调整适当的培养条件,如温度、氧气浓度、光照周期等。

5. 培养时间控制:根据所培养菌株的生长速度和特性,确定适当的培养时间,通常在培养基上培养24小时以上。

6. 观察生长情况:定期观察培养物的生长情况,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显微镜观察细菌的数量和形态。

7. 存储和分离:根据需要,可以对培养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液氮或低温冷
冻保存细菌菌株。

注意事项: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防止外界的细菌污染。

- 对于不同的细菌菌株,根据其生长特性和需要,进行适当的培养条件的调整。

- 定期清理培养器具和培养环境,防止细菌过度生长或污染。

- 在操作培养菌液时要小心避免产生溅射和气溶胶,防止细菌感染。

- 对于属于生物安全级别2以上的病原菌,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和实验室条件。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 考点◇ 基本条件◇ 细菌的接种与分离技术◇ 细菌培养的方法◇ 细菌的生长现象◇ 细菌L型的检查【内容讲解】细菌培养是将细菌接种到培养基内,并在适当的环境内,使细菌生长和繁殖。

分离培养是指从标本中培养出细菌或者从混有多种细菌的标本中将各个菌种分别同时培养出来。

一、基本条件(一)细菌实验室(二)无菌实验室(三)基本设备和器具(一)细菌实验室标本接种、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等工作都要在此完成。

1.细菌室必须安装严密的门窗,以防室内环境受到外界的污染。

且室内禁用风扇,避免细菌的播散。

2.细菌室必须安装供空气消毒的紫外线灯,置于操作台上面lm处,每天开始工作前照射20min。

对其消毒效果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失效的灯管。

3.室内应备有消毒剂,用于试验中发生菌液洒溅时的及时消毒处理。

同时还应备有供工作人员浸手用的盛有消毒剂的水盆、肥皂及自来水源等。

4.室内操作台须每日用消毒剂擦洗,地面至少一周用消毒剂擦洗l次。

5.对接收的标本、无菌器具、用过的物品等应明显分开并放在指定位置。

同时要对用过的物品及时进行灭菌处理。

6.细菌室根据当地的气温特点,安装空调机,以适合细菌实验工作。

同时室内应设置必要的消防设备。

(二)无菌实验室无菌实验室是细菌实验室内用于无菌操作的小室,其内部装饰、消毒条件要求更严格。

1.无菌室应完全封闭,人员出入应有两道门,其间应隔有缓冲区。

2.用前应以紫外线消毒30min,定期用乳酸或甲醛熏蒸,彻底消毒。

3.在无菌室中一般仅限于分装无菌的培养基及传染性强的细菌的接种,不进行有菌标本的分离及其他操作。

4.无菌室内应仅限操作人员进入,而且进入无菌室应着隔离衣和专用鞋,操作时戴口罩,随时保证室内的无菌状态。

5.条件有限的实验室,可用超净工作台代替无菌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操作。

超净工作台应选择垂直气流通风方式。

6.无菌室应配备空调设备,保证不因室温而影响工作。

(三)基本设备和器具温箱、C02培养箱、厌氧培养设备;显微镜;高压蒸气灭菌器、干烤箱;冰箱和冷藏柜;接种器具,包括接种环和接种针;pH计;火焰灯或酒精灯;平皿、试管、吸管等玻璃器皿,以及离心机、天平等。

细菌培养与鉴定

细菌培养与鉴定

细菌培养与鉴定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等。

细菌的培养与鉴定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许多生物学实验的基础。

通过细菌的培养与鉴定,我们可以了解细菌的形态、生长特性、代谢特点以及对它们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为科研与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细菌培养技术细菌的培养是指将细菌微量悬浮液转移到富含适宜营养物的培养基中,通过提供适宜的温度、pH值和氧气氛等条件,使细菌能够进行正常的生长和繁殖。

细菌培养技术包括无菌操作、选用适宜培养基、菌液接种、培养条件控制等环节。

1. 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培养细菌的前提,也是避免培养中出现杂菌的关键步骤。

无菌操作要求工作台、培养器具和培养基等都必须经过高压灭菌或酒精消毒处理。

实施无菌操作时,操作者需穿戴手套、口罩和实验服,严格遵守无菌区域的规范。

2. 选用适宜培养基培养基是细菌生长所必需的有机和无机物质的混合物,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包括琼脂培养基和石蜡培养基,而液体培养基包括大量种类,如肉汤培养基、蛋白胨培养基等。

在选择培养基时,要根据所培养的细菌种类和所需研究目的来确定。

3. 菌液接种菌液接种是将细菌悬浮液接种到培养基上的过程。

在接种前,需要用火焰对接种环或接种棒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取适量的细菌悬浮液接种到培养基表面或混合物中。

接种完毕后,要立即将培养皿上的接种环或接种棒再次进行灭菌处理。

4. 培养条件控制细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温度、pH值和氧气氛等。

不同细菌对这些条件的要求各有不同,因此在培养细菌时,要根据所培养细菌的特性进行合理的控制。

一般来说,细菌的培养温度在25-37摄氏度之间,pH值为7左右,氧气氛可以是无需氧、微需氧或需氧等。

二、细菌鉴定技术细菌鉴定是通过对细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遗传特征进行观察和检验,以确定细菌属种的过程。

细菌鉴定的技术手段包括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

玻璃器皿灭菌前的准备
玻璃器皿在清洗、干燥后必须经正确的 包裹和加塞后才能进行灭菌处理。
培养基的成分和作用
培养基:是指人工
配制的适合细菌生
长繁殖的综合营养
基质。

01
03
抑制剂
05
02
04
06
营养物质:蛋白胨、 肉浸液、牛肉膏、 糖醇类、血液、鸡 蛋和动物血清、生 长因子、无机盐类
凝固剂:琼脂、明 胶
假设2ml培养基矫正pH至7.4时需0.1mol/L NaOH 0.12ml,现有培养基1000ml,求需 加NaOH的量。
设需加NaOH的量为Xml。
2:1000=0.12:X
X=
0.12×1000
= 60ml 0.1mol/L NaOH
2
60÷10=6ml 1mol/L NaOH
细菌的接种与培养
05
第三区划线
02
灭菌接种环
04
灭菌接种环
06
灭菌接种环
连续划线法
细菌培养法
一般培养(需氧培 养):
○ 培养温度: 35℃(采用恒 温培养箱)
○ 培养时间: 18~24h
二氧化碳培养法: 烛缸法、二氧化 碳培养箱
厌氧培养法:厌 氧培养箱、厌氧 袋、厌氧罐、疱 肉培养法、硫乙 醇酸盐法等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细菌接种法
平板划线接种法: ★目的:使混合的细菌呈单个分散生长,形成
单个菌落,以便获得纯菌。 ★方法: ★分区划线法:适用于含菌量较多的标本 ★连续划线法:适用于含菌量较少的标本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穿刺接种法 :用于观察细菌动力 斜面接种法 倾注培养法:用于细菌计数
分区划线法

细菌培养技术

细菌培养技术
无鞭毛细菌:
只沿穿刺线生长,穿刺线边缘清晰。
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无动力 现象
有动力 现象
(四)接种方法
6.倾注培养法:用于细菌计数。
将上述已接种细菌的培养基置37℃恒温 培养箱中孵育18~24h,观察细菌的生 长现象。
三、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1、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菌落
定义:指单个细菌在平板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形成单一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菌落特征:大小、形状、边缘、颜色、表面、 透明度、湿润度、黏度、溶血性。
细菌培养技术
南华大学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内容
常用细菌培养方法。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 细菌生长现象观察。
一、常用细菌培养方法
需氧培养法(一般培养)
适用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培养。 培养温度:37℃(采用恒温培养箱)。 培养时间:18~24h。
二氧化碳培养法
适用于奈瑟菌属和布鲁菌属等苛养菌培养。 可采用烛缸法、二氧化碳培养箱。
接种
接种后灭菌接种环
(四)接种方法
1.平板划线接种法:
目的:使混合的细菌呈单个分
散生长,形成单个菌落,以便 获得纯菌。
方法:
分区划线法:适用于含菌量 较多的标本。
连续划线法:适用于含菌量 较少的标本。
分区划线法
第一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第二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第三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连续划线法
一、常用细菌培养方法
微需氧培养法
适用于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微需氧菌 培养。
可采用抽气换气法。
厌氧培养法
适用于专性厌氧菌培养。 厌氧培养箱、厌氧袋、厌氧罐、疱肉培养法、
硫乙醇酸盐法等。

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

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

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一、常用培养基的制备(一)肉膏汤培养基 (broth medium)1、成分牛肉浸膏3~5g 蛋白胨10g 氯化钠5g 蒸馏水1000ml2、制法(1)于1000ml蒸馏水中加入上述成份,混合加热溶解。

(2)调整pH为7.4~7.6,煮沸3~5min,用滤纸过滤。

(3)分装于适当容器内,高压灭菌103.43Kpa 20min ,置阴暗处或冰箱中贮存备用。

3、用途供一般细菌培养之用,亦可制备糖发酵管及琼脂培养基用。

(二)肉浸汤培养基(infusion medium)1、成分⑴新鲜牛肉(去脂绞碎)500g 蛋白胨10g⑵氯化钠5g 蒸馏水1000ml2、制法(1)取新鲜牛肉(兔肉)除去肌键、肌膜及脂肪,切成小块后用绞肉机绞碎或用刀剁碎,置于糖瓷或铝制锅中,每500g碎肉加水1000ml混合后置冰箱中过夜。

(2)次日取出肉浸液,搅拌均匀,煮沸30min并常搅拌以免沉淀烧焦。

如蛋白质已凝固,即停止加温,补足失去水分。

(3)用纱布或绒布挤压过滤,使所有肉汁尽量挤出,再用脱脂棉滤入大三角烧瓶内。

(4)在滤液中加入蛋白胨(10g/L)、氯化钠(5g/L),再加热使其全部溶解。

(5)调整pH至7.6~7.8,煮沸10min,以滤纸过滤。

(6)分装三角烧瓶,塞好棉塞,再用厚纸将瓶口扎好,高压灭菌103.43KPa 20min,冷却后置阴暗或冰箱中保存备用。

3、用途供作基础培养基用,营养较肉膏汤好。

一般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均能生长。

(三)普通琼脂培养基(agar medium)1、成分牛肉浸膏3~5g 蛋白胨10g 氯化钠5g 琼脂20~25g蒸馏水1000ml2、制法⑴将上述成分置于三角烧瓶中,煮沸使其溶解(须防止外溢),并补足由于蒸发失去的水分。

⑵趁热调整pH至7.6,以绒布过滤,分装试管或烧瓶内,高压灭菌103.43KPa 15min。

⑶琼脂斜面培养基制法:高压灭菌后,趁琼脂尚未凝固前,将其分装在已灭菌的试管内,斜放在台面上,待凝固后即成琼脂斜面培养基。

细菌的纯培养技术—消毒与灭菌

细菌的纯培养技术—消毒与灭菌

理化因素对微生物作用的方式 理化因素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式包括杀菌、溶菌、抑菌。 OD值
活菌计数
影响理化因子作用效果的因素:理化因子的强度或浓度、 作用时间长短、 微生物种类、 微生物生理状态等。
一、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常用的物理因素:加热法、过滤法和辐射法
(一)加热灭菌
当温度超过微生 物的最高生长温 度时,就会出现 致死效应。高温 可引起蛋白质、 核酸和脂肪等重 要生物大分子降 解或改变其空间 结构等,从而使 其功能丧失。
(b)膜滤器(不耐热的液体成分,如 酶或维生素溶液、血清等)由硝酸纤维 素或醋酸纤维素制成。
(c)核孔滤器(液 体过滤)
(a)深度滤器(进 入发酵罐的空气) 介质:棉花、玻璃纤 维、石棉、多层滤纸 等。
优点:不破坏营养成 分和物质的化学性质 缺点:病毒除不掉 (0.22um孔径的滤膜)
膜滤器
超净台
防止措施: 1)特殊加热灭菌法 分别灭菌(糖液;磷酸盐等); 低压灭菌(含糖类等培养基采用115 ℃灭菌15min) 间歇灭菌 2)其他方法 加入0.01%EDTA或0.01%NTA等螯合剂到培养基中,防止 金属离子发生沉淀; 用气体灭菌剂如环氧乙烷等对个别成分进行灭菌; 过滤除菌法
(二) 辐射灭菌
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抗微生物剂 (Antimicrobial agent)
生物合成的天然产物 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一类能够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
化学物 质的抗 微生物 能力的 测定
液体培养法 最低抑制浓度(MIC)试验 最低抑制浓度:抑制某病原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平板培养法 抑菌圈(zone of inhibition)试验
工业生产常用的消毒剂

微生物检验学之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能技术总结

微生物检验学之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能技术总结

精心整理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一、基本条件二、细菌的接种与分离技术三、细菌培养的方法四、细菌的生长现象五、细菌L 型的检查一、基本条件(一)细菌实验室1.2.3. 4. 5.菌处理。

6.7. 1. 2. 3.4. 5. pH二、细菌的接种与分离技术(一)平板划线分离法在被检标本中,常混杂有多种细菌,平板划线分离法可使这多种细菌在培养基表面分散生长,各自形成菌落,以便根据菌落的形态及特征,挑选单个菌落进行纯培养。

常用的平板划线分离法有以下两种: 1.连续划线分离法杂菌不多的标本。

2.分区划线分离法杂菌量较多的标本。

(二)斜面接种法该法主要用于单个菌落的纯培养、保存菌种或观察细菌的某些特性。

(三)液体接种法多用于一些液体生化试验管的接种。

(四)穿刺接种法此法主要用于半固体培养基、明胶及双糖管的接种。

(五)倾注平板法测定牛乳、饮水和尿液等标本细菌数时常用此方法。

(六)涂布接种法常用于纸片法药物敏感性测定,也可用于被检标本中的细菌计数。

三、细菌培养的方法根据临床初步诊断及待检细菌的种类,可选用不同环境条件进行培养。

常用的有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培养瓶置35℃6~18h后,用肉眼观察其生长现象,如:溶血、产生气体或混浊度等。

应每天肉眼检查细菌生长情况,若为生长阳性应做进一步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若为生长阴性,应孵至第7天弃去。

有些细菌如奈瑟菌属和嗜血杆菌属的菌株,心杆菌属、放线杆菌属的细菌都需要较长时间培养。

血培养孵育24h后,肉眼观察阴性的血培养瓶,一般不需做常规显微镜检查,因培养物中有105菌落形成单位CFU/ml,才能通过革兰染色检出细菌。

(三)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半固体培养基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有动力的细菌除了在穿刺接种的穿刺线上生长外,在穿刺线的两侧均可见有混浊或细菌生长的小菌落。

五、细菌L型的检查细菌L型是细胞壁缺陷从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的一种细菌,是细菌在不利环境下种系保存的一种形式。

细菌培养的名词解释

细菌培养的名词解释

细菌培养的名词解释细菌培养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和增殖细菌。

在细菌学和微生物学领域,细菌培养是一项基础而关键的技术,有助于深入了解细菌的特性、生命周期、代谢途径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细菌培养基细菌培养基是细菌在实验室中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的组合。

它提供了细菌所需的碳源、氮源、矿物盐、维生素和其他生长因子。

根据不同的细菌要求,培养基可以分为富含和贫含营养物质的两类。

富营养基适用于大多数细菌的培养,而贫营养基则有助于筛选特定细菌或检测其特定能力。

二、细菌培养技术1. 纯培养细菌的纯培养是指在无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条件下,培养单一种类的细菌。

这对于研究细菌纯系的特性和行为至关重要。

纯培养可以通过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立菌落,然后分离菌落进行单独培养实现。

2. 静态培养静态培养是将细菌接种在不搅拌的培养容器中,让其在静态条件下生长。

这种培养方式适用于需要深入研究细菌生长特性、生产代谢产物的研究以及某些微生物学实验。

3. 摇床培养摇床培养是将培养容器放置在摇床上,通过摇晃来提供均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细菌的生长。

这种培养方式适用于细菌的批量培养和大规模生产。

4. 连续培养连续培养是一种维持细菌生存的方式,通过保持稳定的微生物生境来实现。

在连续培养中,培养物中的细菌会连续地流过培养设备,同时新的营养物质不断添加,废弃物也会被移除。

这种培养方式适用于维持微生物种群和研究微生物生命周期。

三、细菌培养的应用领域1. 药物研发细菌培养在药物研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细菌,研究人员可以测试和筛选抗生素、抗菌药物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有效性。

细菌培养还可以用于寻找新型抗生素或其他化合物,以解决细菌耐药性的问题。

2. 食品安全细菌培养在食品安全领域也非常重要。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培养细菌来检测食品样品中的病原菌和致病细菌。

这有助于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防止食品中毒等食品卫生问题。

3. 生物技术细菌培养在生物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细菌的培养和分离

细菌的培养和分离
(1)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代谢类型为____,应从富含 有机质的土壤表层取土样。 (2)为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应该用____ 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并加入___指示剂进行鉴别。 (3)若取土样5g,应加入__ml的无菌水配制成稀释10 倍土壤溶液。因土壤中细菌密度很大,需要不断加以稀 释,配制成如图14所示的不同浓度的土壤溶液。取样稀 释前,一定要___以减少误差。将103-107倍的稀释 液分别吸取0.1mL加入到固体培养基上,用____将 菌液铺平。这种接种方法称为____。
二.接种技术(分离纯化技术)
方法 用具
方法
平板划线法
接种环或接种针
分区划线,形成单细 胞菌落。划线前后和 两次划线之要间灭菌
稀释涂布平板法 移液管,涂布器
将菌液进行梯度稀释 后(每次稀释10倍) , 取样,用涂布器涂
用途
分离,鉴别
分离,鉴别,计数
梯度(系列)稀释:(1)方法:取样品1ml,放入9ml无 菌水中,每次稀释10倍,重复操作。
第二部分.细菌的培养技术 (分离和计数)
第一节.细菌的培养技术(分离和计数)
一.培养基的配制技术 (一)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
种类
功能
碳 无机: CO2、NaHCO3 提供碳骨架,用于合成 源 有机: 糖类,脂肪,蛋白质 有机物,提供能源物质
氮 无机: 铵盐、硝酸盐、N2 源 有机: 尿素,牛肉膏,蛋白胨
实验4:将突变体a1和a2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 数日后出现菌落。 探究实验4中出现菌落的原因(要求:提出问题, 提出假说,设计实验程序,预期实验结果,分析相 应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
第一节.细菌的培养技术(分离和计数)
(三)固体平板培养基配制程序 1.称量:天平 2.溶解:加热 3.调PH值:PH试纸、NaOH、HCl。 4.包扎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5.倒平板:培养皿,超净台 6.固体平板培养基应倒置存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需氧培养法
适用于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微需氧菌 培养。 可采用抽气换气法。
厌氧培养法
适用于专性厌氧菌培养。 厌氧培养箱、厌氧袋、厌氧罐、疱肉培养法、 硫乙醇酸盐法等。
二、细菌的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 (一)接种工具
接种针和接种环:由三部分组组成,即环 (针)、金属柄和绝缘柄。接种前后都要过 火灭菌。接种针用于穿刺接种细菌,接种环 用于固体、液体培养基的细菌接种。 L型玻璃棒:用于琼脂平板涂布接种细菌。
接种
接种后灭菌接种环
(四)接种方法
1.平板划线接种法:
目的:使混合的细菌呈单个分
散生长,形成单个菌落,以便 获得纯菌。
方法:
分区划线法:适用于含菌量 较多的标本。 连续划线法:适用于含菌量 较少的标本。
分区划线法
第一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第二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第三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连续划线法
在培养基中沿穿刺线并向外扩散生长,穿刺 线边缘模糊。
无鞭毛细菌:
只沿穿刺线生长,穿刺线边缘清晰。
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无动力 现象
有动力 现象
(四)接种方法
6.倾注培养法:用于细菌计数。
将上述已接种细菌的培养基置37℃恒温 培养箱中孵育18~24h,观察细菌的生 长现象。
三、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1、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固体
菌落
定义:指单个细菌在平板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形成单一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菌落特征:大小、形状、边缘、颜色、表面、 透明度、湿润度、黏度、溶血性。
实验内容
常用细菌培养方法。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 细菌生长现象观察。
一、常用细菌培养方法
需氧培养法(一般培养)
适用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培养。 培养温度:37℃(采恒温培养箱)。 培养时间:18~24h。
二氧化碳培养法
适用于奈瑟菌属和布鲁菌属等苛养菌培养。 可采用烛缸法、二氧化碳培养箱。
一、常用细菌培养方法
(二)接种环境
操作需在接种罩、超净工作 台或无菌室内进行。
(三)细菌接种的基本程序
灭菌接种环 沾取标本 杀灭接种环沾染的细菌, 杀灭接种环沾染的细菌,以免污染标本
接种
灭菌接种环
杀灭接种环沾染的细菌, 杀灭接种环沾染的细菌,以免污染环境
细菌接种的基本程序
灭菌接种环
取菌种试管和待 接种的斜面试管
沾取标本
(四)接种方法
2.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可观察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或用 作生化反应实验。
(四)接种方法
3.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法:
穿刺接种法 ,用于保存菌 种或观察细菌动力。
1 1
(四)接种方法
4.斜面接种法:
用于鉴定和保存菌种。
(四)接种方法
5.涂布接种法:
用于测定标本中活菌数和药敏实验细菌接种。
细菌培养技术
南华大学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高等医学院校卫生检验专业学生 实验课时: 实验课时:4学时 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专业实验课 课程要求: 课程要求:必修 每组人数: 每组人数:2人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细菌的培养方法。 掌握平板划线法、斜面、液体和半固体培养基等 各种接种方法。 熟悉接种工具、接种环境要求和无菌操作要领。 学会观察平板、斜面、液体、半固体培养基中细 菌的生长现象。
菌苔:指多个菌落融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菌 堆积物。
菌落
菌苔
菌落与菌苔
2、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液体 混浊 沉淀:多见于链状排列的细菌。 菌膜:多见于厌氧菌。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菌膜
对照
菌沉淀
均匀浑浊
3、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半固体 有鞭毛细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