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能力论文

高中化学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能力论文

高中化学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能力摘要:在我国教育体制中,教师是授课的主导,教师通过一定方式的组织和研究,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有效教学。

经过多年的教育体制改革,课堂实现了角色转变,把以教师为主的课堂转变成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在化学教学上逐渐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文从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矛盾入手,探索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式与途径。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培养方式学生能力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与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矛盾1、单一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效率产生矛盾。

当前,多数高中学校的化学课堂,表现为老师在课堂上单纯的传授知识,学生以记忆为主,被动接受知识。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知识表面,并没有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课堂成了灌输式的教学。

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是经过国家教委认真选取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讲解,忽略实验。

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和发展了很多年,但是,课堂仍然是素质教育无法攻克的阵地,单一的教学方法,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课堂上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教师的指导方法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产生矛盾。

化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当前的高中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的指导方法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养成,高中化学教学中,夸大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不能进行自主学习,而化学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训练中得到能力的迅速提高。

3、知识学习与科学的学习方法产生矛盾。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独立参阅教材中的道理和意义,发现知识的实质内容。

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在知识传授方面付出较大努力,但是在教授科学的学生方法上,不能够得到充分认识。

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习到科学的方法呢,这就取决于学校教学模式的设定。

知识是学生思考的重点,但是科学的学习方法才是培养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根本。

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原则是什么?

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原则是什么?

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原则是什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而化学实验则是我们进行研究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是化学科学赖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基础。

“以实验为基础”不仅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也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准确把握“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学科特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例如,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来学习化学;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或者说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高中新课程化学教学基本原则的确立,既要突出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又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更要符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基本原则供大家参考。

(1) 启发性与探究性相结合的原则。

启发式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卓有成效的教学方式。

当代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重在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于启发式教学之中。

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学习,是提高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有责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开展科学探究,“启发”是教师“调动”、“引导”学生的最适宜的方法。

将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探究”紧密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促进作用,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扬教学民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简述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育模式

简述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育模式

简述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育模式“新课改”是根据时代的发展与现实的需要而有建设性地提出的一个概念与要求,高中化学不仅对教材进行了改革,还潜在地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师生在新教材的使用中,共同发现解决并研究问题,再于实践中深刻地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还有一个最的特点,新课改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生产发展的联系,从学生身边的化学现象再到科学生产中,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新的教育模式有它存在的必要。

1 教材模式的改变教材教学模块的变换适应了当前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学习兴趣的偏向等实际问题,让学生有了选择性。

教材的改变会让有的老师特别是有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式的资深老师提出质疑,认为教材脱离了实际教学情况,必修模块的内容太少,大多知识太浅显,而考试时多数题都有难度,使得考生考得差,进而致使所谓的“教学质量”下降。

其实不然,我们应正确客观地认识这样的模块安排,尽管必修课时减少,但它的内容设计是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它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化学基础原理和化学实验的操作,体现出绿色化学思想理念,突显出化学对现实生活水平的提升、科技进步和社会的长足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选修部分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设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及学生未来的深入发展而构想的,重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样的模块设计,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执行的平台,为学生潜能的生长提供了沃土,学生可能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学习,体现更多的人文性。

2 教师与学生的转变其实很早就在提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而一个转变的方式、方案总是晚于观念晚于口号,让有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很迷茫,因为以往的教材知识性强,难点多,如若没有老师对基本知识点的讲解就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无疑会浪费很多教学时间,这样的话就会陷于两难境地。

而新课改下的化学教材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两个模块的安排给教师提供了施教的模式,提供了一种思路,多种栏目的设置,也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性学习的舞台。

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总结(3篇)

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深知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总结,现将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二、教学实践总结1. 教学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探究式教学。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活动,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内容(1)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2)强化实验技能的培养。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3)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拓展化学知识。

介绍化学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总结性评价。

通过考试、测试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

(3)学生自评。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三、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高中化学教学建议

高中化学教学建议

高中化学教学建议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以高中化学教学为核心,旨在为高中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化学学习指导。

教学任务包括: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特别是对化学学科有一定兴趣但学习过程中存在困惑的学生。

此外,本教学设计还适用于希望在化学学科上提高成绩、培养学科素养的高中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和需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如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能量转化等;(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解释等;(3)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能力,如分类与归纳、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4)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信息素养,能够查阅化学文献,了解化学发展动态,为继续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化学实验、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科学研究方法;(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严谨、勤奋、创新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教育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5)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化学家的贡献,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心得体会: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心得体会: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心得体会:如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和提升,特别是在高中教育阶段,如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已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目标。

在我长期的化学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的心得体会,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作为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秉持正确的教育理念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等多方面的能力,秉持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化学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育原则,使教学更加有效。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高中化学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授课、实验、讨论、活动等不同的形式。

相信每位老师都知道,鲜花和掌声有时是顶不过鼓动学生内心积极性的,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活动设计,诉求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团队合作、探究思考等实际操作活动,进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克服枯燥的语言描述,让他们有所收获,达到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注重基础知识的铺垫高中化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铺垫,让学生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以便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化学老师要有意识地以详略得当的方式为学生传授知识,钉牢枝叶再到根部的知识链条,在视觉、听觉、语言等多个方面营造多维度的学习环境,令学生受益于科学安排的知识体系。

四、讲故事,激发兴趣化学教学内容繁多,抽象、难以理解,让学生产生乏味、难以入手的感受。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老师可以通过化学的历史典故、生动有趣的举例、科学家的经历等教材之外的故事增加化学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学习的方向和方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注重知识细节的讲解高中化学知识数量较多,细节复杂,化学老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讲解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细节的讲解。

老师应该更注重自己分析的分类,便于学生将来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自己理清思路,剖析问题,抓住关键,从较高视角分析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开这他们的思考、探究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成长和提高水平。

高中化学教学理念

高中化学教学理念

高中化学教学理念高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环节,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万物、认识自然、发展思维能力、掌握实验技能、独立思考的基础。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创设多元化的学习场景。

一、以学生为主体高中化学教学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辅导与引导的角色,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意意识。

教师要开展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潜能、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学思路、方法和手段,实现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行为。

二、以探究为核心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探究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常常性地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并作出相应的反思,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

探究是轻松愉悦的,学生是在“探究教学”中主动地、发现性地学习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及思维方式,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中的冷暖、痛快和重要性。

三、以实践为基础高中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实践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的操作,使学生上手操作、观察、归纳和反思,让他们在实践中熟悉化学实验技巧和化学实验方法的要求,掌握实验技能,提高观察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在学习中逐步将理论融入实践,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四、强调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高中化学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和探究,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学科认知,同时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他们广泛地参与学习活动,发掘自身的潜能和特长,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自信和勇气,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高中化学教学理念强调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因材施教巧分层 化学教学显高效

因材施教巧分层 化学教学显高效

2020年第16期教育教学3SCIENCE FANS 因材施教巧分层 化学教学显高效颜庆喜(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民族高级中学,广西 百色 533000)【摘 要】分层教学是以因材施教为基础,强调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分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活动。

对于教师来说,借助分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目前,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虽然有了一定的创新,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学生缺乏化学学习兴趣、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等。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坚持在因材施教原则下开展分层教学,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

本文结合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几点分层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181-02高中化学是抽象性、操作性学科,注重化学实验活动。

在高中化学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鼓励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

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中,缺少师生互动与交流,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无趣,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学生分层,奠定分层教学基础学生分层是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开展的基础。

作为教师,需要明确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成绩并非唯一的标准,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作业情况等,将学生合理分成三个小组。

化学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学习积极、作业完成好的学生为A组;化学基础一般、学习能力一般、学习态度好以及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为B组;化学学习能力较差、上课学习不认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的学生为C组。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略论论文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略论论文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略论【摘要】从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和要求、实施的思路和突出学科素质教育几个方面,简单的分析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教育方针要求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人才。

现根据化学新课程学科特点略述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化学课堂教学应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和要求1、两全性。

即“面向全体、全面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方针。

化学课堂教育应切实贯彻“两全”方针和因材施教原则,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热情帮助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也要鼓励爱好化学和学有所长的学生脱颖而出。

化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针对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出发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结合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分层制定教育目标。

善于发现并抓住每个学生的某一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对厌学学生要积极创造转化条件,因势利导,激励树立信心,促进其主动学习。

2、主体性。

素质教育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能掌握主动权,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善思获知,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是师生互动,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诱导学生自觉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使主导与主体作用达到和谐的统一,使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主体性。

3、双基性。

双基性是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

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成才打基础,所以化学课堂教学要把加强基础教学和推进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融入素质教育。

让教师在教学中心情愉悦,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使双基内容保质保量地完成。

二、化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思路化学学科的素质教育,要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在教学中应做到“一渗透”、“二统一”、“三调整”、“四改革”、“五狠抓”的改革思路。

高中化学《新课标》解析

高中化学《新课标》解析

高中化学《新课标》解析前言《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是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指导文件,旨在明确高中化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等。

本文将详细解析《新课标》的主要内容,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一、课程理念《新课标》强调高中化学课程应遵循以下理念:1. 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2. 科学素养:强调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 重视学科交叉:强调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为:1. 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其科学素养。

三、课程内容《新课标》将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必修模块:包括化学必修1和化学必修2,主要介绍化学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选择性必修模块:包括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等,涵盖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领域。

3. 选修课程:包括化学实验、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等,注重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建议《新课标》针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以下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2. 强化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4. 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竞赛、研究性学习等,提高其学科素养。

5.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评价与检测《新课标》强调高中化学课程评价应注重以下方面: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其知识、能力、素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品质培养[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品质培养[论文]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品质的培养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中化学新课标的普及,社会对高中化学学科的学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它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倡导其学以致用,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其整体素质。

关键词:新课标;素质教育;学习习惯;学习品质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145-01随着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和普及,它体现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民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我们的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品质,令其成为课堂的主人。

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在化学科目中,培养高中生的品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自主性学习品质——高中生的必备素质自主性学习品质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其创造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高中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所学教师要把其作为教学重点,一定要引导学生发挥其自主性。

1、教师要明确正确的学生观,以学生为本。

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潜能,并相信其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进步发展的个体,我们要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一堂课下来,要求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性学习品质是高中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其在化学的学习中学得新知,学有所获,并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自主从生活中去搜集化学资料。

2、高中化学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要与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

这种关系要求教师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与学生平等交流,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参加到教学中来。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把学生推到课堂中央,让其成为教学的主体。

课堂因势利导 内容因材施教——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有感

课堂因势利导 内容因材施教——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有感

课堂因势利导㊀内容因材施教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有感何清松(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学㊀351100)摘㊀要:新的课程改革让教育教学更具有信息时代性.随着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ꎬ基于大数据思维ꎬ拓展大数据应用ꎬ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当前精准教学的一种引领方向.学校倡导并推行了极课大数据教学系统ꎬ通过极课大数据常态化的采集过程及数据的精细化分析过程ꎬ使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因势利导和因材施教的学习过程变成可能ꎬ构建了适合不同班级的化学习题库平台ꎬ同时也拓展了教师的专业视野.介绍了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关键词:极课ꎻ大数据ꎻ因材施教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6-0090-02收稿日期:2020-11-25作者简介:何清松(1984.9-)ꎬ男ꎬ福建省莆田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福建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7年度课题«基于极课大数据的中学化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编号:FJDJ17030)成果㊀㊀新的课程改革让教育教学更具有信息时代性.当前ꎬ信息数据无所不在ꎬ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ꎬ传统教育中众多不能计量的信息都可以在计算机程序中进行数据储存和分析.笔者所在校倡导并推行了极课大数据教学系统ꎬ以苏教版必修1专题4第二单元生活生产中的氮的化合物中的氮的氧化物教学为例ꎬ通过 极课大数据 平台ꎬ就做到了使课堂教学从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知识板块的经验性判断走向了客观数据化ꎬ让教师随时可以科学地调整课堂教学策略ꎬ比如ꎬ是使用演示实验还是Flash动画教学手段㊁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作为教学重点还是将氮的氧化物与氧气混合气体与水的反应计算作为教学重点等ꎬ在数据的分析下就可以找到学生兴趣点ꎬ从而引发学生探究与思考.因此ꎬ通过极课大数据平台的数据ꎬ就轻而易举的实现了科学的㊁精准的㊁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㊀㊀一㊁构建了教师解读习题㊁认知学生的信息化平台㊀㊀一份练习㊁一张试卷ꎬ通过极课大数据平台ꎬ就可以得到许多相关的数据:每一道习题的平均得分率ꎬ其中每一小问的平均得分率ꎬ每一道习题学生主要出错在哪里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这些信息ꎬ比一个分数更具有实际意义.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了上述统计数据的想法ꎬ无奈由于学生四五十人ꎬ加上教师工作任务繁重ꎬ想要精确到每一份平时练习㊁每一次测试都进行这样的数据统计确实不现实ꎬ因此ꎬ传统的教学只有在大型的考试ꎬ如期中或期末考试等才做这项工作.然而ꎬ借助极课信息化平台教学之后ꎬ这些大数据就能够一目了然.1.快速课后练习的具体信息课后练习是最为常规的教学检验和知识巩固过程.例如ꎬ在氮的氧化物的练习中选择题的第3道题 将24mLNO2和O2混合气体通入倒立在水槽中盛满水的量筒中ꎬ测定属于气体是4mLꎬ原混合气体中的NO2是mL.借助极课大数据平台就可以看出某班学生的作答情况数据ꎬ见表1.表1名单正确率正确答案ˑˑ0.5Aˑˑ00ˑˑ1AB全班0.32㊀㊀从表1中可以得出:第3题的正确率是0.32ꎬ回答错误的学生是ˑˑ ꎬ出现错误答案在哪里.在习题讲评过程中ꎬ第3题的正确率是0.32ꎬ课堂上就可以直接对集中性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的点拨.这道习题主要考查的是氮的氧化物与O2即水反应的化学计算ꎬ学生出现错误大都是以下情况:(1)没有考虑NO2与水反应ꎬ误认为剩余气体是NO2的情况ꎻ(2)只考虑剩余气体是NO的情况ꎬ漏掉了剩余气体09是O2的情况ꎻ(3)只考虑剩余气体是O2的情况ꎬ漏掉了剩余气体是NO的情况.基于此因ꎬ在后续教学实践中ꎬ笔者就重点放在NO2与水反应的性质和问题讨论上ꎬ在详细的点拨下建立 3NO2ң1NO㊁4NO+3O2 的计算模式ꎬ同时从题库随机调取更多类似的习题进行练习ꎬ让学生真正熟练掌握计算技巧.2.通过大数据分析不同班级统一测试的情况统一测试是学校检查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水平的一种手段.例如2019年6月份的月考化学学科 硫㊁氮和持续发展 成绩数据见表2.表2班级人数80分以上60分以上40分以上优秀率及格率教师1362534360.690.94ˑˑ2382837360.740.93ˑˑ㊀㊀再结合两份班级各小题得分数据(类似于表1ꎬ这里略去)ꎬ对该次化学月考测试后各班进行对比分析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1~8题基础题的得分率均1班略低于2班ꎬ9~16题中等题的得分率1班和2班基本相同ꎬ可见班级不同ꎬ学生在化学学习上认知水平的差异性没有那么明显.但是ꎬ可以发现1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没有2班的好ꎬ因此ꎬ在后一段的教学中应对1班着重在夯实基础ꎬ熟练掌握概念上下功夫.(2)虽然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明显ꎬ然而ꎬ仍然存在学习规范上的区别ꎬ如听课时是否集中精力程度㊁课后是否及时复习㊁存疑是否做到必纠等方面ꎬ这些差别就决定了基础题的得分率的高低.在一些平行班中中等题拉不开得分差距ꎬ而是基础题的正确率很大程度决定了班级的优秀率.所以ꎬ在期末复习时ꎬ应该更严格地规范学生的做题习惯ꎬ强化基础题的专项训练ꎬ让学生作基础题时不失一分.(3)在较难的19题和21题上ꎬ这是测试卷的压轴题ꎬ两个班里中得分的学生不在少数ꎬ这说明学生进入高中后对化学的兴趣极为好感ꎬ在期末复习中可以给这些学生适当的增加一些拔高的训练ꎬ做到因材施教ꎬ分层教学.(4)将表中两个班级进行比较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平行班级在每次测试中也会产生较小的差异ꎬ通过对每个题目的得分分析就可以直接找到产生差距的原因ꎬ在平常教学中1班上课多在2班之前ꎬ可能在讲解某些知识点时在2班强调了的要多一些ꎬ或是在1班课上少讲了某些概念的拓展.因此ꎬ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ꎬ教师要将化学概念的易错点和重难点做到精准把握ꎬ对每一次练习的数据分析都要进行相应的教学反思ꎬ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㊀㊀二㊁搭建学生高效学习㊁形成个性化的信息平台㊀㊀教师都喜欢以纲扣本的课堂模式ꎬ通过与学生的沟通㊁对学生的督促㊁情感交流等ꎬ都会墨守成规地走完课堂教学环节.当然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着自身的优势ꎬ能够有计划㊁有步骤实施课堂教学ꎬ让课堂有条不紊ꎬ但在某种程度上认为的创设了学生的思维框架ꎬ限定了学生个性发展方向ꎬ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很难得到正常提升.经过上述分析ꎬ极课大数据平台可以提供教师参考大样本数据ꎬ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阶段性的学习情况.当然ꎬ所提供学生的个案数据ꎬ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去查看自己在各个阶段的排名和趋势ꎬ指导教师替学生找准成绩起伏的根源ꎬ以及在不同章节知识点的所需掌握方向ꎬ从而有效地制定今后的学习计划和任务.毋容置疑ꎬ极课大数据反馈的信息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具有针对性ꎬ让学习效率倍增.最典型案例的就体现在极课大数据对错题处理的应用.在过去的教学中ꎬ化学学科同其它理科一样习惯于让学生手抄错题ꎬ最简单的方法是剪裁粘贴ꎬ整理成错题本ꎬ旨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使用.反思㊁纠错㊁再反思㊁再纠错ꎬ这是对知识学习的循序渐进过程ꎬ然而ꎬ很大一部分学生ꎬ却在整理化学错题时ꎬ化学题干长ꎬ而且图文并茂ꎬ抄写㊁画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很多学生整理完的纠错本即成为 收藏版 ꎬ不再翻阅ꎬ让纠错成为沉睡的历史.极课大数据平台则是不同ꎬ它能够直接将学生作业及测试中的错题进行抽样并建立错题库ꎬ再通过输出打印ꎬ无需重新抄题ꎬ学生重做错题ꎬ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做题了.因此ꎬ在极课大数据平台上构建起来学生个人的 错题本 即可以做到学生本人课时纠㊁单元纠㊁模块纠㊁随时纠ꎬ让这种 错题本 真正伴随学生成长.总而言之ꎬ通过极课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信息ꎬ教师的教有了明确的目的ꎬ可以在课堂上因势利导ꎬ因材施教ꎻ学生的学有了可靠的保障ꎬ可以依据错题查漏补缺ꎬ循序渐进.㊀㊀参考文献:[1]梁峰丽. 极课大数据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化学教与学ꎬ2015(9):20-21.[2]刘涛ꎬ董洪丹ꎬ郭斌ꎬ等.应用大数据ꎬ实现精准化教学 «大数据背景下的极课教育创新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简述[J].教育科学论坛ꎬ2017(23):41-43.[3]李雄凡.极课大数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ꎬ2017(6):1-2.[责任编辑:季春阳]19。

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高中生不比中小学生,他们自我思维意识强烈,独立性强,逆反心理严重。

特别是新校区的学生,面对复杂抽象、枯燥难懂的理科知识和开放性强、记忆量大的文科知识,容易兴趣索然,产生抵触情绪,面对新校区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的情况,因此需要老师们积极开动学生脑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带领学生融入到快乐的高中学习中,让老师们的课堂成为一潭活水。

一、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养、充分备课、幽默风趣、吸引学生。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作为高中教师的我们首先就应该提高自己的素养,让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述的知识,并将其学以致用。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看法,首先上好一节课,调动学生积极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第一堂课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想法设法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平时要备课充分,语言幽默风趣,与学生近距离接触,聆听学生的心声,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喜欢学习你这个学科。

还应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口诀记忆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趣味记忆、联想记忆等。

老师在教学中尽量每堂课都让学生有笑声,幽默风趣,举几个生活例子等,让学生喜欢学习本学科,让他们感受到学以致用。

1.用激励的语言,推进学生学习欲望,适时鼓励评价学生。

面对新校区的同学,我们应该多说赞美之词,少打击批评。

多说“你真棒”、“有潜质”、“好榜样”等。

其实,高中生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心理阶段,更需要适时的鼓励评价语言,来激励他们不断自我满足的提高。

我们还应想更多的激励鼓励办法,让学生有新鲜感。

从科学角度讲,现代教育理论提出: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应当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避免引起学生的厌学的情绪和态度,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吝啬“激励语言”,因为正确运用激励政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的主动性就提高了,成绩也就上升了。

新高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3篇)

新高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化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新高考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化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高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

一、更新教学观念1. 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化学素养的培养化学素养是化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包括化学知识、化学思维、化学方法、化学价值观等方面。

教师要关注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将化学知识融入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联系。

3.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新高考强调实践能力,化学教师应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化学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化学案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2.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

化学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

化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

化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新高考强调过程性评价,化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

通过过程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规范(2024年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规范(2024年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规范(2024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规范(2024年版)1. 引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结合我国普通高中化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以指导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实施。

本规范旨在:-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求。

2. 课程目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应达到以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实验技能;- 了解化学在自然界、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能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探究。

2.2 过程与方法- 学会科学探究方法,培养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方法;- 培养创新意识,发展科学思维。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化学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化学观念;- 培养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

3. 课程结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层次。

3.1 必修课程包括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四个模块,共计6学分。

3.2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反应原理、化学实验技能四个模块,共计6学分。

3.3 选修课程包括化学与技术、化学与生命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化学与环境保护等四个领域,学生可根据兴趣和需求选择,每门课程2学分。

4. 教学建议4.1 教学内容- 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结合生活实际,突出化学学科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 关注学科前沿,介绍化学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4.2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方面内容。

前三者所体现出来的是化学学科特质的思想与方法。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所起的作用是从实践层面鼓励创新。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所代表的是化学学习过程中需要的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

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当前教学目标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动化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动力。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无论哪一学科,在课程教学中都必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与监督作用,深入贯彻新课改理念。

2、因材施教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有所差异,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必然也会有所不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因材施教是提升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之一。

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可以使学生各显其长,更容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好每一个学生的动态,发现问题后,及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已是课堂的主人,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及专业技能。

3、设计流程(1)温故知新方法:设计学案,通过回顾往期教学内容以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点,同时根据提纲自学教材。

采用问题的形式,抽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状况和新知识的自学情况。

(2)新课引入在新课引入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生活实例,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常识联系起来。

例如: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每一个公民都需要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把知识点与这些内容相结合,突出“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教育。

再如,在进行“铝单质的性质”教学中可以先把铝制品的发展史给学生们做一个介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铝制的餐具不宜长时间放酸性或碱性的食物。

引出问题,让学生去探索铝的性质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到化学与人体健康状况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内容,体验化学的实用性。

【高中化学】浅析学习化学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高中化学】浅析学习化学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高中化学】浅析学习化学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

它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安全利用中起到非常关键性作用,同时它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和生存安全的有效保障。

但是,对于如此重要的一门学科,许多中学生却陷入了学习困境。

在此,笔者就中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及提出应对的措施。

一、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1. 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中学生年龄偏小,对于社会没有足够的认知度和评价度,所以对化学学科的重要性理解不深。

对学习化学学科来说仅仅限于兴趣,缺乏远大理想和进取心,进而放任自流,就会形成化学学习能力低下,行为习惯落后的状况,学习起来自然困难。

客观原因:教学条件不足,有的学校学生一年都没做过一次化学实验, 没进过化学实验室,各种仪器、药品、实验都配置不全;其次还有教学环境差,教学方法不得当等因素。

2. 学科原因化学学科学习与其他理科学科学习有所不同:它需要记忆的知识多,有的需要死记,如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等化学用语;有的需要理解记忆,如概念和定义、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律等。

不能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会给自己今后的化学学习造成一定的障碍。

二、应对措施鉴于以上原因,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根据学生好动和化学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强化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适当采取一定的电教化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挂图、表格、模型,将教材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通过提问学生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以及怎样清洗?进而让学生通过思考后分别采用自己的做法进行解决问题,最后总结出硬水及其软化的方法。

(2)结合教材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化学课外兴趣小组。

如开展实验装置拆分和重装比赛,使一些动手能力强而不愿意学化学的学生,转变了对化学的学习态度;同时组织学生对一些必须记忆的知识进行攻关,如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存在着记忆困难,在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编顺口溜:一价钠钾银氢(哪家迎亲),二价镁钙锌钡(没盖新被)、三铝四硅记在心……以增强学生的记忆深度。

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化学实施策略分层教学,简而言之,就是教师针对全体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策略,包括课前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协调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教学中针对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如提问分层、练习分层),课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尽可能使得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相互适应(如作业分层、检测分层),促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等特点,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积极的意义。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学生的分层学生分层有两方面的依据。

首先是学生的化学成绩在班内所处的层次。

这是首选的原则,但不是唯一的,因为考试成绩往往具有偶然性,不能以此片面地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好坏,但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参考因素之一。

其次要观察学生平时的表现。

学生课堂上提问、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组织归纳能力,在实验中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分层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留心观察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的综合水平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科学地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划分层次,层次按高低可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即可。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目标的分层,主要是指教师要仔细、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明确教学要求,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制定出有利于促进各个层次学生全面发展的而又有所不同的学习目标。

教师可将教学目标划为三个层次,I层为基础目标,II为提高目标,III为拓展目标,分别对应于C,B,A三个层次的学生,低层次的学生不强求达到高一级层次的教学目标,可自主选择是否完成。

如“气体摩尔体积”一节的分层目标可以这样设计:基础性目标:知道影响固体、液体、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会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教学工作中因材施教的几点做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给所有的学生都创造成功的机会,就需要教师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也就是说教学目标既要有全体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要求,也要有层次有坡度的分类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努力范围内专心致志的思考,深入钻研自己范围的题目,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够成功。

因此我根据班里学生的不同情况做了如下几点。

(一)、针对高一新生指导学习方法,解决学习困难教学过程中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并不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对此我认为除了学习环境、知识内容等外部因素外,学生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改进学法。

在这一方面我给学生做了如下引导。

1、认识高中阶段学习的特点。

高中知识是初中知识产权的提高和深化,初中阶段在教材表达上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结论,静态的,有定论的,而高中教材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系统性,变化性强。

学生有了这些认识就为迅速转入高中阶段学习创造了前提。

2、“以自己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

知识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能依着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

3、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而“生疑”,“带着问题”听课,通过老师的点拨、讲解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果。

4、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老师常把思考留给学生,这就要同学们多动脑,勤动手,。

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典型问题,应善于合作,各抒己见,互相讨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可主动与老师交流,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老师的点拨中,成功的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过渡。

(二)针对差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差生的形成,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差生学习成绩之所以差,与他们学习动机不稳定、学习意志薄弱、自制能力差等有关,也与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差生特点,采用不适合差生学习的方法有关。

根据差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第一、克服方法和要求的单一化,使之多样化和层次化。

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功能应使差生也包括在这个网络之中。

为使课堂教学真正面向中差生,我尝试了以下方法: 1 改变课堂训练的结构变单纯的整体训练为分层次训练和个别训练。

主要指课堂教学从讲授、提问、练习到作业诸环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内容和要求。

2建立序列训练程序,就是将所学知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

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用不同形式设计出一个题目序列,让学生按序列要求训练。

这种训练使差生每前进一步都有坚实的基础,都有一个小小的突破。

序列训练有口答、填写、改错、选择、判断等形式。

第二、抓反复、反复抓。

解决差生遗忘率高的问题。

差生反映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听就会,一做就错,一问就忘”。

简言之,也就是遗忘率高。

为此,教学中我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1)差生接受知识缓慢,习惯于模仿,机械记忆,思维呆板,希望得到现存的东西。

教学中有意识地克服差生这种依赖心理和思维定势,培养他们的记忆品质和方法,使记忆逐渐由机械型转化到理解型。

(2)教学中注意对知识体系、结构和规律的研究,使单一的知识融汇在知识的整体之中,形成知识的链、网的结构,给学生以整体的观念,因为整体化和规律化了的记忆才是高效和深刻的。

(3)抓反复、反复抓。

抓反复是通过多次再现已学知识的方法。

对一般好学生一次可接受的知识,对差生可多次反复。

通过连续强化,在差生的头脑中打深记忆的烙印。

对差生出现的反复,以理解和关怀的态度,注意通过感情渠道的沟通,了解差生反复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补救措施。

第三、掌握信息反馈,精心设计练习。

在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掌握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一堂课内安排两次反馈,第一次反馈——尝试练习。

如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讲解,起强化、调节作用。

第二次反馈——课堂作业,如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

这对差生特别有利,课内补强于课外补,大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三)根据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供风格相配的教学方式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深的体会到,当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比如,对于喜好图像表征的学生用图式来讲解概念效果最好,喜欢静的学生不要将他安排在靠近门口的位置等。

由于任何认知风格都不会适用于所有的知识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坚守某一种认知风格,势必会在一些不适于自己风格的学科学习中失败。

个体的学习风格是一种习惯,后天经验和训练起着很大的作用。

因此,我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及时进行调节。

另外,教师不仅自己要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风格,而且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特点,促使学生把学习风格转化为学习策略。

因为,当学生学习的某个学科的材料要求与其认知风格相匹配时,由于这些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学习风格与材料结构的匹配性,所以作出了相应较高的预期,便能够作出主动的努力,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设计个性化作业,培养相关的技能作业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培养相关的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过程“是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的生成过程”;学生通过作业可以“在主体实践中消除困惑、解决或生成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以及展示自我、升华自我”。

目前,学生作业主要有小练习、大综合、试卷等形式,要求统一,评价也同一标准,这种程式化的作业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因此,我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安排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任务。

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中,有意识地改变了过去的那种命令式,强制式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学困生的接受能力,设计多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的主动性。

个性化作业既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又要符合学科学习的要求,因此高中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主题性原则。

我每次布置作业只有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要求学生采取不同的作业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采取一个主题,一是教学的需要,因为教学内容是固定的,课程标准是所有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二是作业评价的需要,因为只有同样内容,评价的信度才比较高。

(2)选择性原则。

我在设计个性化作业时,提出多种完成作业的形式供学生选择,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否则学生就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发展。

(3)操作性原则。

我在设计个性化作业的各种形式时,注重方法和手段的指导,告诉学生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来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4)探究性原则。

我在布置作业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主,使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成功的机遇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在教学中注意编选内容的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知识结构内在的逻辑美、语言的简洁美、思想方法的奇异美等,来激发差生学习的兴趣使设计的教法符合学生的学法,持之以恒地结合知识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引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求知识的钥匙,使学生领略到知识中特有的美的风采,激发学生学习的无穷乐趣和欲望。

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重在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施教者予以其有类别的教育,使之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业和能力及思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伴随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我们在传承古代教育精髓的同时,应开拓创新,厚重其内涵,拓展其外延。

让它与时代同行与发展同步,赋予它鲜明的时代感。

在因材施教的同时,也注意“因性而教”,“因龄而教”,因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

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发展蓝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面向全体,给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和“标新立异”的机会,培养全面之“才”、特色之‘才”、和谐之“才”。

个性化学习的研究因材施教与学生摘要:“因材施教”这个概念是宋代朱熹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出来的。

孔子一生的教学实践都贯穿着这个教学原则。

这一理论发展为今天的个性教育和个性教学,是一种有创意的教育方法,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从因材施教的概念、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的要求等几方面加以分析,粗浅地论述了教师应该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施行因材施教。

关键词:教师施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教师站在讲台上时,面对的是一群个性迥异的学生,他们有各自不同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面对这样一群完全不同的个体,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做的是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学习活动,并尽自己所能的满足他们每个人发展的需要。

而这中间包涵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个性差异。

所谓个性,是指社会实践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而个性特征是指人们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

它包括气质差异、性格差异、能力差异和性别差异等。

每个不同个体间,甚至同一个个体内,都会不可避免的存在个性差异,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随着人的意识的转移而转移,因此我们只能而且必须重视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并且根据其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是很有必要的。

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

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

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学习上苦下功夫,锲而不舍,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成果。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注意设置一定的困难,有意识地磨练学生的意志,使设计的提问或练习,并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并且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